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精选9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1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学科,它是一门文化课,也是一门思想教育课。“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递知识,同时也担负着思想教育的任务,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论文试图从语文课程目标和知识内容的人文性,以及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如何实现育人的角度加以剖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 人文性 实现 策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言之,教师的职业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照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自学地把教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学科,它是一门文化课,也是一门思想教育课。“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递知识,同时也担负着思想教育的任务,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课程目标和知识内容体现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

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总是以所教的知识及一定的信仰、追求,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言行,对学生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意志性格等,施加一定的影响,起着形成学生整个精神面貌和思想体系的作用,语文这一点上尤为突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所有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语文和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不同,它反映着政治倾向和感情色彩。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总把一定的观念、思想、感情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仅学会了知识技能,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阅读教学离不开育人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的依据是课文和课外读物。课文是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现行的语文课文,思想内容健康,主题深刻而明确。有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一课》);有的包含爱心教育(《背景》、《送小龟回家》)有的揭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纪念白求恩》);有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的进行意志品质教育(《谈骨气》);有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所谓“文道合一”。文章中蕴含着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当学生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文章的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观点和情感。这是性质上和自然科学迥然不同的地方。所以阅读课文与培养观念和陶冶情操不可分。因此,作为教师应发挥语文教育的导航作用,借助阅读及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要具体做好以下两点:

1、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

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他集中了生理的和心理的,智力的行为的,认知策略的和操作的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往往会使理解课文各有千秋,不完全为文本所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认知能力的不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有心去了解,并把学习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让学生感到语言的学习就是生活的再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要刻意寻求“统一答案”、“标准答案”,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创设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感情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提到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核心。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为语言发展提供借鉴。

三、作文教学中包含着育人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作文是学生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作文与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感情体验有着不可分割的。而学生的一篇作文,往往是他的立场观点,人生态度、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的集中表现。因此,教学生作文,实际是教他们做人。看朱自清先生说得好:“固然,写作文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而实际上,学生作文,除了那些应用文之外,一般是评判是非、褒贬美丑、抒发感情、勉励个人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学生作文“思想健康”。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这块阵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作文批语中时时有“心灵的对话”,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这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便自然会有净化思想、陶冶性情的作用,达到了教书

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包含着育人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乐说、乐写,激发个性作文。在实践教学中建议努力做到: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乐说。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由此可见,口语表达应该是学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对于作文水平相对低下的初学者而言,口语交际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自觉地突破各类文体僵化的藩篱,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动口,再动笔,非常重要。

2、巧妙渗入,引导学生乐写。亚里斯多德说过:“人从儿童时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知识,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写作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写作活动、游戏等激发学生写作举。

3、丰富素材,激发个性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觉得无话可说。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照搬照抄地套用别人的话。有老师讲:“玩得痛快,才能写得有味。”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活,才能从生活中提取大量的素材。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带学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带学生去春游,去发现春天。秋天,带他们去秋游。冬天,带他们去感受寒冷。学生发现光秃秃的墙壁上长出一颗草,发现大树杆上寄生的草开着一朵小野花,发现一块小石头很奇怪,他们都会很惊喜。无论他们发现了什么,我都会表扬他们。只要他们肯去观察,肯去发现,就会有收获,他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四、语文活动中渗透着育人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育人目标的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光靠讲读几篇

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要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课外知识。“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及时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建成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年龄的活动方案。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容忽视。格言、警句、座右铭、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迹等,往往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阅读和抄写名言警句,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意志。搞演讲比赛,让学生杂感、谈读书心得,对社会生活、周围世态有个更改的认识,学会以冷静、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如激发爱国情感的《国旗在我心中》和《心系祖国》,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踏着雷锋的足迹》等,促其具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准则,形成优良的品格。“经典诵读”也是不错的语文实践活动。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专长。一部分在学习成绩上有失落感的同学,在语文活动中找准了自己的闪光点,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自我肯定,增强了自信心。从这一点上讲,语文活动还具有“修复心灵”的功效。

由此可见,德育是灵魂,教书与育人不可分。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老师要从自身做起,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加强自身修养。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决定了语文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讲授教材,发挥教材本身内在的思想因素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思想觉悟、作风和道德品质,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是先进思想的化身的时候,他们受到思想影响和教育必然是深刻的。再就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由于思想性蕴含在知识之中,教师必须自觉地去挖掘、领会,然后才能想方设法传授给学生。做到有既定的方向,有既定的标准。

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所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有针对性地下面诱导,让他们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4]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5] 李山林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2

当今社会的中学生,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下养成娇气的习惯, 缺乏自控、自律能力, 做事只凭一时兴趣, 不能持之以恒。因此,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首先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其次从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 写什么, 怎样写, 放宽要求, 给学生一种自由, 无拘束的心理, 让学生随意从自己生活积累的小事选材写, 只要每次写了就好。此外, 从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方面做起, 创造作文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帮助学生校正不积跬步的思想偏差, 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这正像爱因斯坦所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 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 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可见, 如果能逐步引导学生从兴趣易逝、为时短暂的有趣阶段, 发展到基本上路、为时较长的乐趣阶段, 再上升到积极、自觉、受益终身的志趣阶段, 就会使他们在作文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享受到智力创造的成就感。

二、在积累作文素材中育人

教学中, 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素材———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其实它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 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言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 观察自然, 以“我与大自然”、“我爱家乡的秋色”、“家乡的风貌”等话题积累有关素材, 并让学生讲述、交流, 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在积累素材中, 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人文思想。

当然, 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种素材, 如人际间的人情冷嘲热讽, 左邻右舍的叔伯婶母及父母之间的争执与和睦相处, 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社会现象。它们往往会触发学生产生一些感悟, 甚至会触发学生的喜怒哀乐。对于学生这样的想法及表现, 不论正确与否, 作为老师, 不但要求学生敢写、常写, 而且要求他们善写会写, 从中启发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观察中, 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做到“点、面”结合, 深入本质。例如:上学期期末考试, 有一位学生在考试时, 看见有一位同学作弊, 他心理极不平衡, 自己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后终于战胜自我, 考出了真实的成绩, 学生把这一事件写进作文, 写出了深刻的思想认识。

三、在作文评语中育人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 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 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 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 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反之, 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 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 难以“登堂入室”。

有很多语文老师当班主任, 往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周记、日记时, 能发挥时间、空间的优势, 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给予正确指导。好的评语在教会学生作文的同时, 更教会学生做人。作文批语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上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殊作用。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材料作文, 有一位家境贫寒、相貌和成绩均一般的容易伤感的女生, 她在作文中写了她的挫折、痛苦以及种种不如意的事。从作文内容来看是消沉的, 带有伤感的, 我看出这位学生内心的孤独与伤痛, 看出这位学生的自卑与迷茫。于是, 我在她的作文中写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 我被你优美、忧郁的文字深深打动了, 我多么希望你能从孤独、伤感、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呀, 为什么生活把这么多不如意的事降临在你身上?也许是对你的一种磨炼与考验吧!若干年后, 你再看一看这段经历, 也许这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 振作起来吧!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面对人生, 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学生看了评语后, 摆脱了心灵的阴影, 找回了自信心。

总之,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时, 总会用一定的观念、思想、情感影响学生。学生作文时也一定会涉及怎样做人的问题, 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定要利用好这块育人土地, 为祖国培养出优秀人才。

摘要:作文与育人的问题, 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见到有些教师只重视作文, 对怎样做人却强调不够。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二是教会学生怎样作文。这两方面关系密切, 缺一不可。本人就初中作文教学与育人的问题, 谈谈一些见解。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 篇3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书育人树立榜样 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师育人的实质就是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在这方面也有很多途径:

一、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要具有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

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着力提高自已的品质修养。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教师的行为准则、判断标准,往往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关心热爱学生。

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非班主任,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兴趣、特长、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后进生,要特别关心、爱护、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古人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记得上学年,我班有个后进生,她受社会影响,经常偷拿家长的钱去打游戏机,无心上学,成绩屡考不及格。当我发 现这一情况后,及时配合家长,对她耐心教育,使她深受感动,从此她改正了缺点,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看到学生的进步,我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要搞好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一种特殊的催化剂,那就是爱。

二 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一)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鲁迅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为什么要离开东京而去仙台?后来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体验革命先驱为寻找救国道路所做的种种努力,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教学《黄河颂》《我的祖国》《浪之歌》等课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通过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世态炎凉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三)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教《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生活的条件与作者宋濂小时侯的情况逐一对比,然后要求他们说说:宋濂小时候家境如此贫穷,成年后为什么能成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和“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通过讨论同学们会清楚现在的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宋濂小时候的情况好多了,进而会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会努力学习……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能用来对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当然要取得良好效果,还要我们语文老师抓准切入点,巧妙设计,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才能奏效。语文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绝不能忽略它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把这些思想内容灌输到学生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体育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 篇4

一、体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原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议(1966年)曾指出:“体育是形成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社会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美国确认“学校体育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教育力量。”芬兰提出体育“在道德和社会教育方面,能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派的品质。”新西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提出“体育不单限于身体的(范畴),而且在教育的范畴内把它做为更广泛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利用,体育不仅以肌肉发达为目的,更广泛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和他人比较,学习互相指导,互相帮助,赞扬对手的成功,获得自由支配身体的喜悦……

体育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而且在更广泛更全面的教育过程中占有一定位置”。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情况不尽相同,带有不同阶级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但都一致确认体育的教育因素,重视通过体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 个主要任务。体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长寿,而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把参加体育锻炼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相联系。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中的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由于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于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

不少国家对此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英国提出“养成用积极、快乐的态度渡过余暇”。美国提出“发展有益的而且有生气的身体娱乐活动,是当代社会的需要”。日本提出“培养和树立学生一生能够继续参加运动实践的能力和态度”。

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代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在高年级培养学生组织比赛和裁判能力”。我国在新的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中也提到了终身受益问题。这就给我们体育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就是要强调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没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深有稗益。

体育的终身受益的任务,还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要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以及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

学生步人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三、体育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并且强调身体发展在美学方面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5

华阳桥学校

金瑞芳

摘要:以《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示“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为抓手,探讨如何将“学科育人”的意识根植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中,继而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最终在教学效果中体现一定的育人价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又能够获得语言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关键词: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学科育人

学生发展

《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涵盖了英语课程的方方面面,但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理念首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对照新老课标的基本理念,这一点诠释得更为完善,且位于整个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承担着学科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也体现了英语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多重意义。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教和考的一致性,让教师先“学科”后“育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尚未消除的遗留问题,未能彻底改变教学中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学科教学领域中,有部分英语教师对本学科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只是停留在“传道解惑”上,教会学生单纯地去记忆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点英语单词,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语法知识。在课堂上,这些英语教师往往更多地去关注词汇与语法以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确保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在考试时不出差错,成绩优良;另有一些教师虽已有学科育人的崭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关注到学生语言方法与技能,甚至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学生的学科情感和学习态度、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思维意 识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则很少涉及。

(二)情感教育的形式化,让教师为“育人”而“育人”

教育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青年教师在传承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传承。有时候在观课的中途也曾多次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突然在多媒体课件上清晰展示如Animals are our friends.或是I love Shanghai.I love China.等清晰标语,感觉有点刻意而又不合调。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一直倡导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而有时又没有显性的育人目标,为了给自己的课光鲜地贴上育人的标签,戴上一顶育人“帽子”,不得不搞一个形式主义,以实现教学的“圆满”。育人,不再是渗透式的润物无声,而成为附带式的简单加法,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材中育人内容的隐性化,让教师“啃”教材为“育人”

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小学英语牛津教材,它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较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但是从它的呈现方式整体来看,主要关注度还是在于日常表达(Daily expressions)、语法(Grammar)、词汇(Vocabulary)、发音(Sounds)以及文本形式(Text types)等,没有对应的学科育人内容与目标的显性呈现,教师无法将现成的每课时育人内容写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这就造成了学科育人价值的隐性化。

英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一些符合自己学生的育人因素。如5BM1U3,单元主题为“How noisy”,整个单元都是围绕噪音展开,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噪音以及噪音王国里发生的故事,从模块主题“Using my five senses”来分析确实有一定育人内容的存在,但是如何跟学生讲清楚道明白,笔者认为教师确实在操作中很有难度。

二、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真正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途径

其实学科教学渗透育人理念,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不断融会贯通,并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进行不露痕迹的育人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学科育人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栽一条德育“尾巴”,作为教师因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学科 2 育人的痕迹,让学科育人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其渗透性和效果,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

(一)基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

上海小学英语牛津教材十分贴近生活,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习和心理需求,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插图,图文并茂,版面美观,有利于学生在轻松语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挖掘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并寻找出教材中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德育教育内涵,如5AM1U2主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蝴蝶、蚕宝宝以及青蛙的生长过程,特别是Little Justin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行进中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并能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加以表达,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能感悟不同动物不同的生长过程,这也是不同学科知识融合下学科育人的具体体现。这时候教师可以尝试把英语教材与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鼓励学生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又如,牛津教材3BM3U1 Shapes这一单元,主要的新授单词为:star, square, triangle, rectangle,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形状表述,正确朗读单词的同时能够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有形状。笔者在本课教学实践中,在Post-task 环节,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表示形状的若干词汇后,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教师给予的这些形状可以拼成怎样的图形,并根据图形结合所学句型进行描述,达到语用输出的效果。

如下图所示:

学生语用生成文本:

①I have four circles, two stars and two triangles.I can make a mouse.How lovely!②I have two circles, three squares, one triangle and two rectangles.I can make a dog.How nice!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充满了想象力,有学生自然会出现看似稀奇古怪的想法,教师应在英语课堂中引导学生大胆地开展基于生活的想象,不断地为学生增加语用的空间,珍视和善待学生的思维火花,这也是考量一个英语教师是否基于教材内容,进而有学科育人意识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基于学生,充分拓展教学中的育人内容

“学科育人”有着深远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它要求教师基于自己所教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完善的三维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建构课程资源、推进教学过程,渐进式地培养学生思维,科学指导学习方法、设计实施分层作业,无痕引导道德品质,全方位关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德性修养等方面的成长,其价值最终体现于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综合素养的发展中。

如2AM4U2中所涉及的母亲节(Mother’s Day),教师在教授学生赠予妈妈母亲节礼物(letter、balloon、carnation)时,可以适当拓展如(拥抱hug、亲吻kiss)等,增加语言知识量的同时进而让学生体会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应该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感谢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恩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又如在5AM3U1 Around the city的实际教学中,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将教材中各板块进行重组,确定了四个小话题:Different places、Asking the way、At the zoo和A visit to Changfeng Ocean World,特别是第4课时中,笔者将游玩地点拓展为上海长风海洋世界,让学生更为熟悉,更易引起共鸣,目的是将真实生活情境引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情景之 间进行无痕转换,给学生一种真实而轻松自然的心理情境,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继而与学生一同想办法解决如何去长风海洋世界,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一种理念,游玩前应学会做好充足的游玩攻略,即可以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其实也体现了育人教育的实践性。

在新授单词“shark”和“dolphin”的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学会这两个单词外,适当拓展鲨鱼和海豚的科普知识,如它们的居住地、食物以及拥有的能力等,不仅让单词学习更具有意义,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己习得海洋动物是那样的可爱和聪明,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海洋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观看海豚表演后,教师又提及了观看动物表演的规范性,即不可以在动物表演的时候进行拍摄,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基于学生适当拓展,这就体现了育人教育的延伸性。

(三)基于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在语言知识教授和语言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示范作用,教师本人的气质精神和在课堂内外的话语行为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试想,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始终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互动,需要时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说话的语调以及在教室里的站位等向学生传递自身对本课时内容的真实情感,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较自然地习得语言,这也体现了教师学科育人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体现。

如某一次借班上课前,笔者面带微笑跟学生打招呼:“Nice to meet you, children.Shall we begin our class now?”虽然话语简单,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面带笑容,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并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予及时评价,相信那一句句“Good.Well done.Super…”都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感到欣喜。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爱的过程。就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情绪化倾 5 向,学习的持久性和积极性也会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如教师甜甜的微笑,与学生眼神之间的亲切交流,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都能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时也将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学科具有特有的育人价值,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标,是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这也是迎合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笔者工作后总有这样一种感悟,老师所教的语言点(language points)多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遗忘,但是所教的英语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将伴随一生。如今笔者在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也会更加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及实效性的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策略、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等。

作为一线的教师,应以英语学科实现育人的价值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中不断渗透育人理念,以“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为抓手,基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基于学生,充分拓展教学中的育人内容;基于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综合素养的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口味、会体味、有人味的真正的人,也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有意义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研究课题组

《学科育人:本质功能和体系重构》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现代教学杂志编辑部出版

2013年Z2期

2.汤青

赵尚华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小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概述》

2013年(7):30 3.钱希洁

小学高年级余篇教学问题探析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6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经验介绍

山东省兖州市实验小学课题组 赵卫东

2006年,山东省兖州市实验小学以改革促管理,以优势促发展,以发展促特色,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教育科研取得了突出成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加强了内部设施建设,达到了多媒体进教室,建立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资源共享。为此,11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实验方案,并严格按实验程序进入了准备阶段,按计划开始实验。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必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教育的现代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前提。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研究作为信息技术极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应是时代的发展对学校的要求。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诸因素的深刻变革。因此,利用网络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而且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的特点是: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要求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前提。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多媒体网络已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课程资源、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位置上的教学方法受到冲击,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教会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教育是人学,是培养人的科学”。其体现在教学上,则是以学生个体未来更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群体社会和全人类在和谐的继承与创造中不断进步为出发点与归宿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去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维度主要是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课堂教学增加自我教育的成分,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的程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进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上教育理论都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供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校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改变教材呈现方式,从而促进师生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生命活力,同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学及相关教学行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使用更趋完善,形成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一流名校。

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⑴、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行为,提高教科研水平,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⑵、构建网络环境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⑶、利用网络开发课程资源。⑷、开发建设学校网络资源库。⑸、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6)、利用网络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三、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内容。

1、教师培训。学习打基础。教师对该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决定着实验完成的深度和广度。要搞好“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实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因此学校不仅扎扎实实落实实验工作,对每一位参与此项实验 的教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培训,要求实验成员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而且利用科研讲座、学术报告厅对全体教师进行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每位教师明白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实验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确保实验既扎扎实实,又卓有成效。要求以“学习发现”为主,同时“个人实践探索”。确立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论证。要求参与实验的每位教师做到六个一:读一本创新理论书籍,有一本学习笔记,有一节公开汇报课,有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有一次较成功的活动设计,有一套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前提下,转变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意识,根据承担的研究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探索性实践研究。培训促提高。聘请教科研专家办科研讲座,派出教师参加科研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确保实验顺利实施,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件制作技术)。我们制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进行培训。每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课余时间练习。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举行优质课评比时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一项内容,促进教师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回来后把学习内容、心得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全体教师传达,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活动推成果。实验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课件评比,创新优质课、论文、案例、反思评选,用活动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水平,强化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为实验积累了经验,推出了一大批实验成果。

2、实践研究。教师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特点选定具体实践内容,分学科、分阶段实施。合作实践探索,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

初步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验初,教科室搜集了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相关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体学习、个人学习、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加强了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利用现有优越条件(班班有多媒体、办公室有电脑、学校有课件制作室)设计、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组织实验教师对课件利用时机、脚本设计、最后效果作了初步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对新形势、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兴趣、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使实验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结构、网络的利用、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模式建构中的作用,在初步构建各科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施策略时注意了教与学的关系,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教师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用之于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有的将下载的资料进行重新组织再利用;有的制作课件共享,本教研组的其他教师直接利用或者再作修改;有的根据需要拍摄数码照片,制作幻灯片用于教学。实验中,实验教师不断探索、总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网络信息,制作课件、设 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素养,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语文---(1)创设情境,自读自悟。(2)读读议议,披文入情。(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4)联系生活,积累运用。体现了学习情景的生动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关系的多维互动,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过程中,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主动积极地完成各种学习目标,并实现迁移、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

品德与社会---(1)预习(活动)导航,(2)活动探究:①合作活动②反馈展示③探究拓展,(3)自我总结。目的是使学生不仅学会主动合作探究、活动体验感悟,还要会学。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寻求合作、探究、交流和接受老师的指导。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思想的碰撞,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学校网络资源信息平台、学校网络资源库。学校在完成校园网及班班多媒体工程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处的作用,组织专门人员参加建立网络资源库的有关知识学习及培训,集中力量,初步建立了网络资源库框架,并对学校各办公室、各处室负责人及班主任进行了网络资源库使用培训,让老师们会使用、会充实资料、会下载资料。达到了学校资源共享。

构建学校、家庭信息共享、交流、互动平台。开发利用家校通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生信息库。教师在家校通上向家长发布通知、学生表现、学习资源、学校事务。家长利用家校通下载学习资源、得到学生信息、和老师在线交流,学生利用家校通进行在线测试、登陆空中课堂学习。学校和家庭在学期结束进行阶段性成果交流、评选等促进了家校教育的互动。

3、总结提高。推出在课堂建构、策略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意的课例和可供借鉴的富有创新意义的网络环境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学校利用专门的教科研研究时间对他们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典型的案例进行总结、推广,让更多的老师学习他们的做法,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论文、课件、电教教材等资料整理工作。教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总结课堂教学实践情况,写出总结报告。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对理论学习成果和课堂教学建构成果进一步进行提高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总结研究,形成范式。

四、制度保障,创设良好实验氛围

实验开题后,我校由教科室组织,成立了校长曹其磊任组长、教科研领导及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组,这些成员都是在教育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教师,他们热心教科研工作,又担任着课堂教学任务,对完成这项实验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我们学校较早地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和课堂教学研究进行了探索。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德育教育都形成了特色,在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 教学”打下了理论基础。多媒体进教室后,学校要求教师尽量利用多媒体上课,促进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同时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处,配备了专职信息技术管理员和信息技术员,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的管理和培训,教室信息达到了班班通,资源共享。这些都为实验的开展创设了良好条件。

学校结合教科研实际情况加强了课题实验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实验课题申报制度、学期考核制度(纳入考核)、实验课题管理制度、成果申报制度、公开汇报课制度、课题组长责任制。二是强化了实验过程的管理。制订课题实验计划、总结做到三统一:统一格式、统一上交时间、统一检查。同时,每位实验教师随时用《课题实验工作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方法、收获、课例、经验、心得、教训、实验问题等。三是加强了评价管理。为了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并有效推广,要求实验教师除做好常规实验工作外,做到:一是推广自己的成果,利用说课、评课活动、公开课、研究课渗透课题实验成果。二是研讨,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实验心得交流、相互观摩、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课例评比等总结、研讨、观摩、评比活动。学期结束除对实验情况通过汇报、检查资料、测试学生进行打分量化,同时将推广成果及研讨情况作为重点纳入评价考核。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实施和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7

一、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建, 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从以下7个方面完善小组评价:1.参与是否积极;2.合作是否友好;3.任务完成是否好;4.倾听是否认真;5.纪律是否遵守;6.汇报效果是否好;7.小组成员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同时, 训练并教给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的有效方法, 逐步达到生生互动。

二、编写研究性学案

研究性学案是开展“先学后教提升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抓手。设计研究性学案的目的是将学生课前带入学习任务中, 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考, 带着想法、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课堂上学生再根据课前研究学习材料展开有序的汇报与交流。同时在设计中也提升教师对于课堂深度、广度的思考。

三、构建激励机制

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来。在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势头。采取组员自评、互评、科任老师参与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发展。

四、指导学生如何“先学”

“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实验中,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片面的、肤浅的, 不能体现“先学”的要求, 主要原因是缺乏教师的方法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基础知识的先学:所谓基础知识的先学, 也就是对课文中生字词读、写、记 (音形义) , 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划出重点句等。如:学习《难忘的一课》一文, 课前布置以下先学要求: (1) 正确拼读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划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

2.思考性先学:所谓思考性先学, 就是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试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习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如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之前, 我布置学生思考:“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这两个问题是这篇课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课前思考和讨论, 课堂上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另外我还设计了:读了这一课, 你还产生了哪些疑问?开放性的问题, 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富有个性化地思考, 从而得到自己独特的读书体会。

3.延伸性先学:所谓延伸性先学, 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 了解社会、历史背景, 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这一代的孩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 时代背景较陌生, 所以在学习课文时难以感受到作者对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憎恨也难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爱国热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做好搭桥,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 了解清朝政府的腐败与无能等, 并在小组内交流。

五、有效实施“后教”

在“后教”的过程中, 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该教的, 才教;当教的, 方教。教, 服务学生的学, 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 替代学生的学。这里, 我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让学生表现自我, 表达自己的行为, 表述自己的认知, 展示自己的精心准备, 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期末复习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选择一个单元, 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疑点、误点在课前进行关注并梳理, 课堂上用各种方式向同学展示成果。有的小组做好了精美的课件, 有的小组准备了单元重点知识抢答竞赛, 有的小组准备了有奖抽查背诵, 更有的小组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了单元知识点。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引导同学复习, 课堂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收到极佳的复习效果,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梳理知识能力。

2.适时点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互动学习中, 教师要给学生适时、适度的点拨与引导, 犹如给学生的学习画龙点睛。如:在学习《桂花雨》这一课, 学生对“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一句的理解有偏颇, 很多同学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确实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此时, 教师的“教”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我让他们去文中寻找答案, 对比描写家乡桂花与杭州桂花的句子, 仔细一读, 学生很快便能达成共识:杭州的小山上的桂花更香。作为教师马上追问一句:那母亲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联系上下文便能体会句子中表达的思乡之情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8

【关键词】 语文 阅读教学 对话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无疑是让我们语文教师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往往受旧观念和旧思维方式的支配,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许多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培养的学生是有创新意识、能主动学习、有合作精神的人。因此,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习惯就显得相当重要。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对话式”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角色

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控制着知识和信息的话语霸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目标。当然,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在转变角色。

笔者认为,在对话前,老师应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应做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什么是话题,设置怎样的话题,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话题,学生是否有话可说,设置这个话题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能收到怎样的效果等。只有教师能把这些问题了然于胸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倡导的“总设计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时,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喧闹的情景。教师要敏锐地弄清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在小组讨论时要格外留心,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情况。如在对话过程中生生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冷场等现象。教师要善于发挥主持人的机智,及时弄清讨论不下去的原因,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最后,教师还应是对话的参与者。教师作为对话参与者之一,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主要起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用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在这里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而是平等对话团体中的首席,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被确认,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二、巧设对话的话题

对话有三要素:说者、听者、话题。话题设置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到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设疑,使课堂时时激荡灵动之气。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我设置了师生情的话题,即:在你的读书生涯中,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学生都有切身感受。有了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双向的交流。这个话题的展开直接切入了文章中心,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投入,教师教得轻松。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因此,对话的话题除了由教师设置外,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设置。当然布置学生设置话题前,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提出一定的话题要求和必要的范围,注意与文本的联系,使话题既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又不脱离文本,让“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三、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相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所以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与平等就不可能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对话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对话中,由于对话双方在认识上多寡有别,在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上,双方的观点,会有偏差甚至会截然相反,这时教师不应肆意批判或否定,因为学生对文本乃至对现实的理解是多元的,在它后面往往会展现精彩的风景。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设置了由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点评的话题。这时就有一位平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高举着手。我示意让他回答后,他说:“这两个骗子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这一句回答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此时我环顾教室四周,微笑着示意让他接着回答:“为什么?”他冷静地说:“他们的骗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为自己编织的衣服定下了这样一个特性:任何不称职和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骗子这种敏捷的思维,善于洞察人们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话音刚落,一片热烈的掌声震耳欲聋,这表示同学们对这一答案的认同。学生的这一回答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回想备课前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想通过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揭示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倡导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高尚品质。学生这一富有创意的答案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此时,我便先肯定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其行为不值得我们学习。这位同学欣然接受了建议。我觉得,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对话,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解放,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得到协调发展,他们不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学习的主人,是掌握自己学习进程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对话式”教学不仅打破了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独语”状态,它还实现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能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6)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育人 篇9

自主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下面是笔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让学生明白人具有巨大的自主学习潜能,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时代的需求,能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各种能力,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求得生存。

但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能左右的,还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去感受,去大自然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细菌》之前,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食品放久了为什么会变质?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带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学生情感的楷模。教师应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激励的作用,对生物教学持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使学生在老师情感的熏陶中,逐步强化生物学习的情感,就会越来越喜爱对生物课的学习。其次,对学生施以爱。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生物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式”职高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相互协作——课堂小结。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适时地拿出标本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思考、建构意义的主体位置,但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话很少,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如在《分离规律》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即杂种形成配子时,相对基因的分离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必然结果。对这样的结果,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而学生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便进入一种心欲知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看似简单,又不知原因的矛盾状态。接着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态阅读课本,参与动手做实验、画图解,最后观察思考归纳

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四)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感

上一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下一篇:公共卫生材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