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精选11篇)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2

文字及语言是作文的载体,强调作文的审美情趣,不是全盘否定写作技巧及写作方法的传统,而是学会两条腿走路。技巧及方法只是浅层面的手段,学会审美并且通过写作来反映美、创造语言文字美的意境,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所有活动中,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其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这一功能显得尤为突出。

一、审美情趣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是教学的中端目标,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皆是对学生个体健全人格品性的抽象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实验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审美教育要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要求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到写作教学,审美情趣培养的价值和功能就更为明显。

从传统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段法可以充分看出写作的重要性。写作的实质应该是个人生活阅历、文化水平、道德情感、个性特质等在语言文字上的综合反映,理应是发自内心和灵魂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再现。正如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如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独立新颖的思想呢?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写作的具体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学会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表达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从思想和心灵深处长出慧眼,就一定能够发现美,从而在自己的笔端流淌出美的思想、美的文字、美的旋律。

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是教师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课堂这个媒介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为这些情感所浸染,在心灵深处形成共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靠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讲授和操练是远远不够的。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媒介,语言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必须融入高尚的审美情趣,惟其如此,方能写出优美的文学作品。

1. 创设情境作铺垫

写作指导过程不是教师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刻板过程,而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联系生活、回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及生理和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身边发生的许多感悟不够深刻,亦或无法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连通师生情感,产生情感的和谐共鸣。比如在指导高一学生写景散文的写作中,我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优美文字、意境与作者精妙构思的抽象感受;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我自行拍摄的有关秋景的片段,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学生看完以后,顿觉“胸中有丘壑”,一篇以“秋”为主体的写景散文便文思泉涌、信手拈来,没有了往日写作文时的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再如在指导学生有关亲情的记叙文的写作中,为了避免学生再次“妈妈雨中送伞”、“爸爸深夜背我到医院”等“老调重弹”,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从报纸、杂志、电视上搜集来的有关亲情的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我与地坛》中有关母爱的段落。平常一些上课不太专心的学生也瞪大眼睛,整个教室似乎成了圣洁的殿堂,那种对亲情的深深感悟怎能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于是亲情抽象化为具体,细微化为伟大,流淌在笔端的再也不是矫揉造作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与作文相关的情境创设,实际是课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拓展及外延,只不过是各自的目的不同而已。适当的情境创设,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激情,这样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不落窠臼。

2. 发挥想象找空间

圆满是美,但缺憾有时候更美;直白是美,但有时候含蓄更美;喜剧是美,但是有时候悲剧却更为感人至深。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让其深刻了解这种辩证的关系。“月圆则亏”、“直白则泄”,一篇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作品绝对不是好作品。古往今来,无论是诗词、绘画、音乐,大凡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无不符合上述辩证的观点。“想象是审美的翅膀”,我们在艺术作品中能够发现的美,往往不是通过眼睛去看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心灵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知的,否则怎能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诗经》中的言犹未尽,《离骚》中的光怪陆离,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焉能真正感受?

作文过程是书写自己心灵思想、独自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但绝对不是自说自话,更为重要的是展示自我、与外部沟通的过程。通俗言之,就是要给别人看,要给同学看、老师看,如果发表,还要给不少读者看,所以话不能说尽、言不能太满。在作文中学会想象,既是写作的前提,更是审美情趣的衍生,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写作思维活跃、作品题材泛化,同时,审美情趣亦得到提高。

3. 抓好课堂作推手

审美教育在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它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变知识解构为情感熏陶,变理性说教为形象感知,变抽象分析为整体感知,变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除了在作文中的审美情趣培养之外,语文课堂更是一个展示美、感悟美、培养审美情趣的主阵地。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呈现更是异彩纷呈。所以,语文课堂的正常教学,特别是课文的学习和讲授,应该贯穿审美精神,这也是在为写作课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埋好伏笔、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针对目前客观存在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我们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在知识解构的前提下,更应该达成学生对课文的审美理解,不仅仅包括文字美、音韵美,更为重要的是情感美、人性美的强化。为了保证学生对美的理解,就要反复吟诵作品。吟诵不仅可以收到博闻强记、积累知识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文章的熏陶和感染,长期坚持不懈,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点和情感志趣。朗读易于形成师生审美共鸣,易于把文中静止的文字情感动感化,易于形成特定的情感审美意境。

课堂教学中的课文讲授教学,是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推手,因为从课型的安排比例来说,课文教学远远多于作文教学。将课文教学与审美情趣紧密结合,有助于作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还会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

4. 针对差异定准位

首先,认识的差异性决定了审美的差异性。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由于年龄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从语言文字中获得的审美形象必然存在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的差异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直面这样的现实。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要有正确的把握,既要对整个班级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对个别学生的微观察觉,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能整齐划一。

其次,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必须强调作文的实用价值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结合。普通中学为了应试而强化的一些作文训练形式,在中职阶段并不适用,例如: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取而代之的是强化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文字工作基础。正如赵本山小品中所说:“劳动是最美的。”同样,中职阶段的写作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就业实际,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唤起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李连宁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梁秀源.作文教学必须“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中学教学参考, 2009, (6) .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3

【摘要】翔实介绍了语文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达到了陶冶情操,启迪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培养

“教學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学艺术也以其特殊的魅力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节,深邃的语境,鲜亮的画面,都可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营造审美的意境呢?

一、.激情是营造意境的一种手段

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使学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刻的体验,用充沛的激情,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

(一)导语。一般说来,课始五分钟内,学生处于兴奋的初始阶段,呈上升状态。5一巧分中学生心理维持兴奋状态。15一25分钟内学生心里处于疲劳波谷,注意力下降。因此,导课环节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充分利用学生课始五分钟,利用学生第一兴奋点,营造美的氛围是必要的。如果导语的设计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就容易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导读冰心的《谈生命》:生命是一个抽象的词,同时也是许多活泼泼的现象。生命是那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生命是那红艳艳探出墙头的一枝红杏,生命是在车辙里欢快摇晃的棵棵小草,生命是黑色泥土中绽开的粒粒芽苞。同学们,也说说你目睹的生命现象,让我们与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做一次交流,好吗?这样的导语,以充满美感的排比句营造了生动的“生命”情境,这些情境极易唤起学生积极的对生命的体验,能够促发学生“说”的冲动,在学生说“生命”现象的同时,由物及人,由感性到理性,就可以很自然地进入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环节中来。

(二)提问。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美的意境,那么好的课堂提问更会延续这种美的意境。一个好的提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提问具有导向性,具有引导学生思维向某个方向发展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如教学《爱莲说》,文中写到:“予读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句的含义,可以提问“这难道只是在写莲花吗?”这种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另一个方面,即对文字深层含义的理解。提问的导向性还表现为引导学生对下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因为课堂上往往十几个问题先后出现,对前一个问题的解决,就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提问好比是穿针引线,很自然的把上一个环节与下一个环节缝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语言是学生体会美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即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朗读语言。朗读语言是一种高品位语言,它要求教师感情真挚、激荡,音韵和谐优美,节奏错落有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适合朗读的散文、诗文、童话,这些文章丰富深刻的内涵单靠“讲”是不行的,必须辅之以朗读。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有一个精彩设计:在朗读教学环节时,老师可问道:“童话是写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怎样读呢?”有的学生说:“我们读童话是应该有感情的读,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有的学生说:“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所以要充满感情来读。”还有的学生说:“童话是写给少年儿童的,应该用童音来读。”老师可以借机说:“可以这样读。”并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示范课文开头部分:“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的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衣服上去了·一”然后学生便快乐的大声“用童音来读”课文了。这样,老师以自己的语言和范读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读书和审美的佳境。

(二)演讲语言。演讲与朗读不同,朗诵在于表达感情,演讲在于阐明观点。朗读务必感人,适宜于抒情色彩浓厚的散文、诗歌;演讲务必服人,适宜于议论性较强的说理文。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一次演讲》《谈骨气》等篇目就不适宜朗读而适宜演讲。讲授《最后一次演讲》,如果把课堂当战场,把自己变成闻一多,怒视敌人,慷慨激昂的演讲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更易于进入情境教育。

(三)表演性语言。表演性语言的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揣摩人物心理,动用真切的语气,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讲授一些叙事性散文、小说时,师生如果都试着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分角色表演某些重要语段,用惟妙惟肖的语言直接对话,活灵活现地展示人物性格,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说书语言。凡听过刘兰芳、说书的人都被她的语言深深吸引,这就是说书语言的最大特点—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说书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把学生粘住。说书语言适宜于那些故事曲折生动的课文,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范进中举》《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等。如果教师能象说书人一样把课文说一遍,不采用传统的人物分析和情节分析的教法,那定会收到奇效。

教师语言的节奏如果能做到声音清脆,吐字清晰,音调有高有低,语气有强弱之别,语速有缓有疾,变化有致,那教师就能够利用语气节奏的变化使教学语言富于音乐美,从而调控学生的情绪与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令人高兴的记忆是难忘的,在愉快的心境中最容易接受新知,因而教师语言应尽力生动幽默,让“每堂课都有学生的笑声”,在笑声中营造审美的氛围。

三、巧用音乐营造语文课堂美的意境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有着难解之缘,听配乐朗诵课文,可以品味课文意境,达到人境,进而调控情绪,活化智力因素,提高认知能力。优美的音乐流入语文课堂,在营造了美的意境的同时,又会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禁锢在文字里,但在音乐所展现的虚邀的世界里,人们的想象可以自由驰骋,思维更具发散性。例如学习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如果不配人音乐,朗读的效果并不好,如果配入乐曲《沉思曲》进行朗读,乐曲沉静舒缓,如泣如诉,配上诗的旋律,诗的内容,学生的情绪会立刻调动起来,当读到“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时,朗读者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学生已完全融进了诗的意境里。我想,诗歌中所展现的总理的人格美,学生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

当然,音乐根据课文而选择。如《春》选择曲调优美,感觉轻松的乐曲;《紫藤萝瀑布》选择悠扬缓慢的乐曲:《安塞腰鼓》选择高昂雄厚、让人兴奋、音色深远、具有透明感的乐曲,都会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在美妙的音乐中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人主动学习,感受到学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必然有一颗美的心灵。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实在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4

【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本文我将结合《清平乐村居》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案例描述】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26课《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片段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词,词这种文体形成于唐,盛于宋朝。词分为上下片,由于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今天我们要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生:齐读课题。

师:“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才是它真正的题目,那么你知道“村居”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村是农村,乡村的意思,居是居住生活的意思。师:答得真好。农村大家去过吗? 生:去过的。

师:你在农村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一望无际的稻田,农民们在辛勤的耕作。

生:天也格外的蓝、空气也十分清新,有时可以看见炊烟袅袅。生:农村有耕牛,家家养狗养鸡。生:……

师:你说的真好,真美。那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反思之一】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第一首词。相对于诗,学生对词的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词牌名等相关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词有了初步的认知。随后,我改进了课堂教学策略,由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冲动。片段二:感悟田园风光。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老师朗读的兴趣。不过,我要提个小要求:就是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展开想象,你反复看到哪些景物?(师范读)生:我看到了茅草屋、小溪、豆田和莲蓬。师:答得真全啊,莲蓬就是…… 生:荷花啊。

师:嗯,难道你们的想象就仅限于书上的吗?再想想看? 生:哦,白云、青山、…… 【相机板书出示】

()的茅屋()的青草()的小溪()的白云()的豆田()的莲蓬()的荷花()的青山

师:真爱动脑筋,找得真全。看看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是那么的苍白,只有把它放到课文里才具有生命力。联系上下文,自由读一读课文,展开想象试着填空,让这些词语变得更具体。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上黑板填写。

(低矮)的茅屋(茂密)的青草(清澈)的小溪(变幻)的白云(碧绿)的豆田(青翠)的莲蓬(盛开)的荷花(连绵)的青山 师:这幅画面真美。但俗话说有声有色,可惜呀,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

生:我想象到了,淙淙的水声,像古筝的声音。师:真美!还有吗? 生:我听了鸟语,唧唧啾啾,好不开心啊!生:不对,这是夏季,应该听到的是蝉呜。生:我仿佛闻到了散发的淡淡花香。师:(相机补充)哦,正是(飘香)的莲蓬

师: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想象无极限嘛!看到这些词语,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听到了水声,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生:真是太美了。

生:真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啊!师:能读好吗?边读边想。生:齐读。反复读。【反思之二】

《清平乐村居》在描写手法上,作者没有一句浓笔艳墨,只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画。而在这部分教学中,我有效地扣住“有声有色”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展开联想,使这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画面立刻变得活泼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片段三:感悟田园生活。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醉”的? 生:我觉得他们生活的很自在,很悠闲,还能喝点小酒。生:我觉得这对老人很恩爱,在半醉半醒之间互相聊天

生:我认为这里的醉不仅仅是喝醉,还有陶醉的意思,陶醉于这种生活、陶醉于山水之中。

生:我觉得作者仿佛也陶醉其中……

师:是呀,一辈子风风雨雨就这样过来了,《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俩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读好它吧!生:自由读、齐读。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卧”的。

生:我觉得比躺、趴、侧、睡要好,想怎么卧就怎么卧。生:我仿佛看到他在卧的时候小腿晃动着,很悠闲自得。生:我来补充,他的小脚丫还在动来动去。

生:他的头也在摇摆着,哼着歌,剥着莲蓬美美地吃着,无忧无虑的。

师:——难怪是“最喜”啊!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吗?读出来-巴!生:齐读。

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一家。

生:和和美美、和睦温馨、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反思之三】

古典诗词的外在形式是语言文字。在诗词语言的表达中,往往包含着字面意义、文体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这三种意义里,情境意义是最不易为人所把握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普通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所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领会语言在有限的形式里表达的无限的内容。如该片断中“醉”“卧”等字,本人通过绘声绘色的渲染和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真正实现人情入境。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感情与诗歌寄于的感情产生共鸣,乐于进行交流。【案例分析】

该案例通过反复钻研教材及对学生学情充分的分析,本人对该课乃至古诗词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针对如何通过古诗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认识。

一、感受韵律美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诗词,大多讲究押韵,句式整齐匀称,句内节奏感强,此皆为古诗韵律美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示范朗读及表述,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理解词意,领会词情,增强记忆,感受诗词韵律之美。如该课“茅檐/低小(xiao),溪上/青青草(cao),醉里/吴音/相媚好(hao),白发/谁家/翁媪(ao)。”全诗明白如话,画面动静结合,辛弃疾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农村田园景象,呈现出一种宁馨、清新的风格。因此我在教学中则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感受韵律美。进一步说,学生在感受韵律美的同时,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生地浸润到内心深处,激起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品味意境美 1.理解语意,由点及面

中国的古诗词,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内涵悠远,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如果将这“点”再次还原 成“面”,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但这个前提必须是充分理解语意。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在充分理解语意基础上,我利用“通感”的手法,调动学生五官进行想象。学生由作品提到的几处景物联想到整个画面,不仅由点及面,而且达到了“有声有色”的境界,妙趣横生。2.情境交融,物我相忘

苏教版教材的收录的古诗词,以写景状物居多,作者用传神之笔为读者展示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的句子都会留下诗人感情过滤的痕迹,或触景生情,或寄情山水。例如《清平乐村居》,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段教学,本人积极创设情境,如利用插图,增强学生画面感;再者,通过品读文字展开联想,让学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深刻领悟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如“谁家翁媪”“醉里”“卧剥莲蓬”等),最终体会到诗人借景物描写使感情外化、物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达到心灵相通,物我相忘的境界,充分品味到这意境美。

三、实践创造美

要想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仅感悟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审美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创造的方法有很多,如续写、扩写、改写、表演等。相对于续写、扩写而言,改写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所谓改写,就是把文章体裁改换一种方式,例如: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如《清平乐村居》一课课后习题: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后,本人抓住词中“相媚好”这一留白之处顺水推舟:“翁媪醉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并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用想象、联想来充实古诗的“空白”,入境、人情、人心。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使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5

抒怀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语言具有凝练与和谐的特点。由此可见,诗歌是一种概括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总是兴趣不浓,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总是似是而非。而现在,面临一单元的诗歌教学,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想想新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短短几句话,看似简单,若付诸教学实践,又感到很难。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学习诗歌的水平和能力难以与课堂教学合拍,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想达到新课标的标准,那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成员决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们的设想是:本单元教学采取以读为主的模式,让读贯穿课堂始终。以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对课文的处理,采取以讲读带自读的模式。

我们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导入环节和读的环节。由于教学设备不同,我们决定用录音机来辅助教学,因而我们组成员分头寻找合适的配乐带,实在找不到、借不到,就自费到音像社去买,最终我们终于找到了五首适合配乐的曲子,同时我们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自制了一本范读带。

为了使课堂进展顺利,我们细留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

在讲读课上,我们不再向以往那样去讲诗,而是侧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去理解、去感受、去品味。同时,对学生进行朗读和赏析的方法指导。由于我们的精心准备,一周的诗歌讲读课都在一种诗情画意中进行。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美,尤其是,通过他们的朗读,把诗中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使同学们受到感染,这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感觉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的朗读欲望被激发了出来。教室里不再沉默了,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把诗歌再朗诵一遍。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就变得容易的多了。通过读使他们感受到了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且有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初步领悟了作品的内涵;通过读去感受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由于他有了自己的感受,让他说出自己的体验就不为难事;通过读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比任何其他的方式都好;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不难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就是不让学生背诵课文,熟读成诵也基本达到了。

这样的课堂,轻松愉悦,学习氛围好,学习效果也好,而且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做真正主人的滋味,我们大胆的把三课自读课文合并为一课进行。让学生课下自读、自析、自赏。然后针对他们最喜欢的一首诗仔细研读,要求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配乐朗读,查找有关作家作品及背景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进行赏析。建议大家采用合作的方式。再利用一堂课进行学习展示与交流,并把这堂课称之为现代诗歌赏析课。当我们把这个设想告诉学生们的时候,他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大有跃跃欲试之势,我们的话还未说完,他们就说出了一大堆设想,着实让我们大吃了一惊,但更吃惊的还在课堂上。

当我一走进教室,就被教室里的气氛感染了。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上课铃还未响,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而且争抢着第一个进行。无奈,我只好按照诗歌的顺序进行。即使这样,也还是不行,因为有一些同学准备的是同一首诗歌。所以课堂上常常出现几名同学、几组同学同时站起的情况,有时还互不相让,我只好请同学们发扬互相谦让的精神。还有的`同学虽然不说,但通过表情可以看出很失望的样子。课堂上同学们的这种争先恐后、积极踊跃的精神确实让我感到很吃惊,也让我很兴奋很感动,这时我真的感到我们的学生太可爱了。这仅是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不能不让我们老师刮目相看。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教材的挖掘丝毫不亚于老师。而他们“讲课”的形式新颖灵活。他们也象老师一样设计了板书,板书的设计各有特色。他们对诗歌的赏析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配乐朗诵入情入境、饱含感情,回回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通过他们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课下确实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朗读课文基本无错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查找并参考了许多资料;对诗歌的赏析,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用心去思考了。对五首诗歌的介绍,基本上符合我们老师的要求,而且他们的朗读、介绍、讲解有个人进行的、有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灵活多样,比我们老师做的要生动、形象、有趣的多。对于点点疏漏,我们老师稍加点拨即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收获很大,我也受益匪浅,我真正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而这堂自读课也完成了以讲读带自读的教学任务,整个知识迁移的过程令我们非常满意。我们也体验到了深入学习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乐趣,这更加激发了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趣。

这堂课,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40分钟真是太短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还有那么多同学急不可待的想展示自己,可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我又不想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因而又加了一节自习课,以满足同学们的心愿。

课下,同学们竟也尝试着写起了小诗。如常成同学的《月光》、王双识同学的《彩云》、岳希超同学的《夕阳色》《夕阳画》、赵琦的《火烧云》都是很精美的篇章。

这一单元的教学,我们彻底改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证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由此,我们感到我们应该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力。不仅诗歌单元如此,其他的内容也应该这样。因而,我们备课组将以新课标为我们教学的指导,继续学习、探讨其他内容教学的新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充实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附:

月     光

常    成(2.8)

一块块的碎银散落在湖面上,

那是天空赐予的神秘的彩礼。

伸手去抓,

它便潜进了湖底。

等危险过后,

在碧波的欢笑声中,

它又好奇的浮出水面,

欣赏那美丽的新奇。

彩       云

王双识(2.6)

夕阳西下,

大地已盖过了太阳的头。

只有几朵彩云,

还为色彩与太阳孤守。

在我眼中,

日落时的云并没有浪漫与温柔,

倒像一团烈火,

燃烧在天的尽头。

暗紫色的焰心,

坚定而沉重。

殷红的内焰,

随风轻舞跳动。

湛蓝的外焰,

飘渺神秘,如幻当空。

此外,

便是一片无边的夜。

我希望那团火会永远烧下去,

为我留下一角暖色的天空。

但,它渐渐失去了气力,

火光微弱,

最后熄灭在一片黑暗之中。

可我坚信,

它还会重新燃起,

烧得火红火红。

给我带来温暖,

带来万里晴空。

天大亮时,

便见它们换上雪白的盛装,

在光明中缓缓飘动。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6

李莉

摘要:审美情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教学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精品。笔者从氛围创设、品位词句、激发想象、感情美读四个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诗词审美情趣,以便让学生的心灵在古诗词的滋润中得以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文质兼美,脍炙人口,集各种美于一体,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古诗词的美,让古诗词教学激荡出美的旋律,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氛围,培养心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堂的情境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入了诗歌的“意境”,就等于和圣贤晤面,开始与诗歌进行对话。

1.巧用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理解。

古诗词的创作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教师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情境,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诗人王维在长安谋取功名,当时只有十七岁,恰逢重阳佳节,孤身漂泊于他乡,倍感孤独,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就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有些学生不了解重阳节,这时介绍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思乡的情感。

2.巧用多媒体,增强学习效果。

课标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在创设情境方面比传

统教学更有优势。例如笔者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一开始我便问:有谁知道庐山在哪里吗?然后马上幻灯片播放庐山的优美风景图,还配上了柔柔的音乐,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到景色迷人的庐山,让他们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接着让他们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由于刚看过图片,有很多话想说,必将争先发言。这时趁势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唐代诗人李白游了庐山后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马上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这就为整节课做好了铺垫。

又如教学《游子吟》时,课前直接播放歌曲《母亲》,学生通过音乐直观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为学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做好情感的铺垫。

二、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验语言的音乐美。

最早的诗歌合乎乐曲的节奏、韵律,讲究韵脚的平仄搭配,以及字数的整齐、均衡,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的歌唱。因此,诗歌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有一种乐感,让人感受到音韵美、节奏美。如《春晓》是一首人人皆知的五言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虽然押韵,但句子之内平仄交错,句子之间平仄相对,表现出语言的音韵美。当然,五言诗与七言诗节奏截然不同,由于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自然而然就显示出一种整齐匀称、缓急交替、疏密相间的节奏美。

2.体验语言的凝炼美。

由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所以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精当确切,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了诗人的精心推敲。如《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让人仿佛感觉有阵阵春雨扑面而来,再次展示了江南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中对字的锤炼被世人称道。又如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中反复琢磨,流传下了“推敲”的佳话。

3.体验语言风格的多样美。

不同的诗人或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杜甫诗歌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情怀,而李白的诗歌则浪漫豪放,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等,显示出诗人语言风格的不同之美。

三、激发想象,再创动态美

诗词的意境能让读者有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美,从而让他们置身于美好的境界之中。

1.以图配诗,图文融合美。

语文教材中有形象生动的插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利用插图理解古诗,并展开想象把“画外音”描绘出来。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时,一开始学生不大明白“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这时,我让学生观看图画,画中月上柳梢,茅屋前的两个小孩子提着灯笼在找什么,然后让他们展开想象两个孩子到底在找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就明白了在篱笆外的灯火下,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因此,诗歌教学中,以图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

2.增补情节,发挥想象美。

古诗由于字数凝练,常会省略有关细节或情节,这时如果充分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把细节情节补充出来,还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蕴。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更”字,表明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那这其中能否让学生通过想象他们一杯又一杯地劝酒的场景,从而让学生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联想共情,感悟生活美。

教学中让学生“将心比心”,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请学生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边听边将曲中描绘的景象组成一幅画。听完后,让学生说出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然会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去感悟在我们学习压力比较大的今天,趴在溪边剥着莲蓬的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是否让你特别喜爱,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你的心里是否特别愉悦。从而感悟宁静的乡村生活给

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作品带来的清新的自然美。

四、感情美读,表达情意美 1.认识形象美。

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诗词创造的是美的形象。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又绿江南岸”“天门中断楚江开”所显示的是自然美;而“相逢何必曾相识”“小园香径独徘徊”“不拘一格降人才”显示的是社会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美读时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读出大自然的意境和社会的环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古代伟人的光辉形象也有着一定的审美教育。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文天祥,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燮,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正能量,获得美的感受和美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

2.品悟意境美。

古诗词主要通过创造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达到情景交融,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因此优美的古诗词感染力特别强。学生在美读时通过想象与联想,可以赋予静态文本以鲜活的内涵。比如《山行》勾画的是一幅深秋的美景图,朗读时应该突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些意象,突出深秋景色的特点,把色彩明丽的古代山水画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如果只讲不读,是达不到一种共鸣效果的。不论是李白、苏轼的豪放,辛弃疾、杜甫的雄浑,还是刘永、李煜的婉约,只有在美读中才能悟出其中的滋味。3.领悟哲理美。

不少古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理,有的是创作时从说理的角度出发,有的经后人附会、引申而使之具有理趣。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表面上是写同根而生的豆和萁,实际上是比喻骨肉相残,生动形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这样两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意是说冬天烧了野草,春风一吹它又会长出来,诗人和朋友虽然现在离别了,也还有重逢的机会,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现在常常被引申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绝不是邪恶势力所能摧毁的。

中国古代诗词之美,揽天地之精华,借万物之灵气,令其它任何文学形式望尘莫及。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到古诗词的“千般神韵,万种风流”,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1年出版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7

一、创设优美情境,欣赏自然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的景物更精彩纷呈:山川草木、风云雨露、日月星辰、鸟兽鱼虫等,这些自然景物是绚丽多彩的。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就不乏以自然美描写见长的文章。如《西湖》、《庐山的云雾》、《黄山奇松》、《鼎湖山听泉》、《雾凇》、《泉城》等,它们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应利用课文内容固有的美,努力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移情大自然,帮助学生领悟自然美。

以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少年王冕》为例,文中的第五自然段精心描绘大雨过后那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简直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但是由于学生和这幅“雨后美景图”的距离相差甚远,枯燥的学习使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更别说领悟其中的自然美。于是,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生动性,创设优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艺术感受,唤起他们对这幅“雨后美景图”美的思考。我创设了和王冕一起放牛的情境,一听———伴着抒情的语调,听抑扬顿挫的朗读,以引导学生“亲临其境”产生“身在画中”之感。二看———伴着柔美的音乐,看“雨后美景图”: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天空”———“山上”———“湖里”。黑云边上镶了白云,山上或青或紫,山下树木“青翠欲滴”,湖里荷花、荷苞上水珠“晶莹透亮”,各显风采,这一切构成一幅美得动人的天然图画,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那儿的美。三说———各抒己见,说感受,谈看法。说画面色彩丰富,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彼此协调。谈景物错落有致,山上树木葱茏,湖里荷花斗艳……学生无不为之折服,无不感叹大自然的美,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在听、看、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的情感因素被激起,大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何乐而不为呢?

二、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语言美

各种体裁的文章,其语言都独具特色。诗歌用字凝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以发现语言美。

在《少年王冕》这篇课文中,以第五自然段雨后美景的描写为例,如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找得湖水通红……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镶”、“透”、“洗”这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的动态十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当母亲送王冕去秦家放牛时,替王冕“理理衣服”并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我让我牵挂。”走时母亲是“含着眼泪”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深情的叮嘱,道出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之情及自己无奈的心理,这是何等传神。

像这样的地方,教师都应善于捕捉、发现,并反复指导学生品读,体味其美的韵味。此外,对于课文中传神的字眼、含义深刻而丰富的句子,以及人物极富个性的对话,都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美。因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语言艺术美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金钥匙,更是提高民族人文素质的奠基石。

三、凭借人物言行领悟品格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向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学习,用真善美的人性感染人、教育人。苏教版小语课文中出现不少普通的人物,但他们又有独特的“不凡”之处。例如不畏艰难险阻劈山救母的沉香;为了治水三次经过而不入家门的大禹;为写《国榷》奋斗二十多年的谈迁;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白衣战士叶欣等,这些形象都是感人的、美的,他们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细细品味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到这些人物金子般的心灵。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发掘这些美的形象,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增强识别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的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品格的目的。

在《少年王冕》一文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特点,通过想象重现人物形象,感受少年王冕独特的性格特点。对少年王冕人物特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少年王冕可说是孝敬长辈、勤奋好学的,学生要体会到这一点,必须紧扣少年王冕的行为。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少年王冕言行的句子。在母亲无可奈何之下, 他去隔壁人家放牛,他反倒安慰起母亲“我在学堂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在放牛时,他不忘读书学习,点心钱“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偷空”买几本“旧书”;学画他决心大,信心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他攒下钱来,“托人”买颜料学画,学成后得了钱也不忘“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找到相关的句子后,再引导学生深深地体会这些语句, 品悟少年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体验,对少年王冕的形象有更深刻的感受。我认为,对于像少年王冕这些优秀形象的挖掘,能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 受到美的震撼,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受到深刻的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深入挖掘这类课文中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 使其正确地辨别社会上的真善美假恶丑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8

一、巧设情境,渲染美

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契机。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采取有效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的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

1. 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课堂上,无论是导入课文还是分析课文,教师的语言、音调、表情都应充满审美魅力。如教《三峡》时,为创设情境,可设计这样的导语:“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古往今来,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不知迷倒了多少骚人墨客。而面对这一奇观异景,又有哪一个热血男儿能无动于衷李白曾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来表达遇赦的欣喜欢快之情;毛泽东曾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样生动的笔法赞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现代作家刘白羽则用‘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来形容自己强烈而神奇的感受。是啊,美丽的景色让人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番景色。”事实证明,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2. 借助多媒体,渲染美的氛围。如教课文《废墟的召唤》时,教师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并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1860年10月6日那天,三千多英法侵略者闯进了圆明园,他们烧、杀、劫、掠,最后,把这座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化为灰烬。”如此,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之中。然后,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看到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什么?问什么?如果我们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这些设问,深入其境,意切情真,有利于激发学生铭记历史、发奋图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的训练,从语言形式的变幻、语音节奏的强弱、用词造句的色彩、情调和风格等方面提高语感,使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直接的感知,并正确认识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魅力。诵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处理方法的指导,如学习《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能使学生更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体会邓颖超对周恩来的深情以及对他深深的思念,因此,指导朗读时,应提醒学生语速要放慢,语调要放轻,用饱含思念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情感。

三、细嚼课文,品味美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领会那种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因此,不仅要指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把隐藏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体会出来。教师要从文艺修饰的角度,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注意修辞的美妙动人之处,深刻感知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注意其形象美、情趣美、意蕴美。

指导学生咀嚼、揣摩语言,就要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张济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最现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话和听话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当然,揣摩语言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并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理解其中滋味。如此,对文章的领悟必然会更加深入,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必然会更加贴紧。其间的美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9

一、养成诵读习惯。加强审美体验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通过课文诵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语言的优美,进而延伸出审美认识。小学语文教材聚集了大量朗朗上口的诗歌以及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些作为加强学生审美体验的载体无疑是最具利用价值的。I;L~n《江南春》这样的写景名诗,在学生的反复诵读中,无论是对巧妙韵律的揣摩,还是对江南风光的勾勒都能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之美,品味语言之美。

二、展开情境想象,培养审美意识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情境烘托 以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来还原直人心灵的语境。如《威尼斯的小艇》以细致的描述和场景的生动渲染呈现出一番别具风味的异国风情,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展示引人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其境,完成对语境的赏析。让欣赏成为一种意识,形成一种概念,如此学生才能够领悟文字艺术的深度。

三、深入内涵剖析,建立审美情感

语文审美不仅仅是对文字和语言的欣赏,还包括对情感的认知,情感美是审美的深层日标,是文字的升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审美方向是语文教学的意义之一。在这过程中,需要强化课文的内涵建设,让学生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更多一份可取的价值认识和人生思考。例如《狼牙LIJ五壮士》就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课文,通过紧张激昂的文字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描述,加上教师的深度剖析,学生们能够有效获得情感共鸣,进入灵魂层次的审美。

四、重视写作锻炼,提升审美创造

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文字,学会对审美的操控。写作则是最主要的锻炼渠道。小学阶段的学生从最初的看图写话至 简单日记、作文是必不可少的实践。通过写作,学生能够锤炼语言的优美度、拓展情感的深度、丰富审美概念的具体度。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篇10

真善是美育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写作文是吐露自己心声的最好方法,写作最主要的不只是语言的华丽,而是要有真情实感,要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一直记得老师的话,也喜欢作文课。”这是学生小玉给自己的《作文集锦》写的前言中的一句话。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总是对我的作文指导给予褒奖。我在一次次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教会学生用眼观察生活,用心体会生活,用手写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现实教学中,学生苦于生活面不广,没有新颖独特的材料可写,怎么才能捕捉到耳目一新的材料呢?这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每次同学们看到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如在写《第一次……》时,家庭生活水平一般的刘莹写了她《第一次体验买菜》,心里描写真实感人;家庭文化氛围浓的云轩写了《第一次作诗》,他的开头这样写到:“挠挠挠,我挠了半天头,也没写出一个字,我心想大诗人李白的头肯定挠破了,才写出两千多首诗句…….”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六百多字。出生于做生意家庭的小凡写的是《第一次当小老板》,家庭条件优越的小东写的是《第一次坐飞机》等。

在习作中我常常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记得我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时候,安排学生参观一个二百亩的果园,我选择的是果树开花的季节。首先对学生进行如何用眼观察的指导,然后实地指导学生捕捉精彩画面,回来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语言文字润色指导,学生的这篇作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丽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呈现在学生笔端,写得好美,好细腻,生动形象。我感受到,不是学生写不出美景,而是学生缺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实践和锻炼。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从三年级我就安排学生做小广播员,每天中午铃声响后,安排两名学生说说“你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哪些难忘的或美好的发现或感受?”。长期坚持,学生就习惯了用眼去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用耳去听、去感受各种美的话语、优美的文章、趣闻等。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就不愁习作时“巧媳妇难做无米粥了”。

二、作文教学要恰当融入阅读教学中,在读写中感受真实情感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专家精选出来的内容。语文教师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优势,阅读教学时,写作犹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教学中,讲在课堂练在课堂,充分发挥札记本,小练笔的作用,让每堂课都渗透作文指导,不论是写作方法还是表达方法,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修辞手法运用等,不受时间,内容,篇幅长短的限制。一学期,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完成习作小练笔几十篇,习作兴趣和能力同步提升。

如学习了童话,我指导学生学习写《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我身边》、《大桥的故事》、《鸟儿的心声》、《假如我有一支尼尔斯的鹅》等。篇篇融入,学生丰富,大胆想象也寄托他们美好的愿望。学生写得丰富而投入。

如学习《开国大典》中的1、3自然段,我就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文字,描写曾让你激动的一个场面;学习《秋天的怀念》当讲到一位癌症晚期的母亲在告别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时”。我出示了引领句“母亲是雨中小花伞”,并限时五分钟,同学们写到:母亲是沙漠中的绿洲,冬日的阳光,黑暗中的一束光,口渴时的清泉等等。这赋予情感的练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我布置学生晚上给妈妈洗一次脚,第二天进行十分钟的交流,十分钟指导,十分钟写作。并只写嗅觉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我训练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解决怎么把内容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学习朱自清的《匆匆》,让学生学习书中句式,同时进行模仿写作

练习。学生写到:是啊,在闲聊的时候日子从嘴边飞快溜去,跳皮筋时,日子从…….,打电子游戏时……,这样长期进行看得到,摸得着的习作训练,培养了学生习作兴趣,提升了习作能力,同时让小学生养成了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和习惯。

三、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小事、小人物,用小故事讲大道理

我鼓励学生写小事,平凡的人。如小宇的一篇《不讲理的妈妈》就利用一件小事写出了妈妈遇事不讲理的家长作风,反映出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霸道、不讲理的一面。

小倩《给妈妈打工》就写了帮妈妈做家务,妈妈付给她的小费。她感受到自己也能通过劳动挣钱了。小涵写的自己抱着演出服,慌忙上楼,不小心把一件演出服落在楼梯上,等她返回找时,校长拿着演出服在那儿等她的事。这几篇被选登载在“吴忠日报”校园专栏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经常鼓励学生写小事,那是因为这些事真实、具体,小中见大,再现了生活中的一个个场景,这样的习作,就是一篇特写,这样的文章也常常是最有生命力的。

四、捕捉写作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及时表达真善美的感受

写作不受时间、环境、人为因素的制约,要捕捉写作的最佳时机,抓住学生写作兴奋点,写在随时随刻,写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下雪了,我让学生观察雪,写雪景;夏天太热,我就让学生写一段描写天气热,一个学生写道:盛夏的一个晚上天气又热又闷,空气像停止了流动,没有一丝风,小狗热的吐着舌头,尽管电扇呼呼吹的起劲,但也是无济于事,我还是热的汗流浃背。

冬天描写天气寒冷,学生这样形容:清晨,空气冻的凝固了,月亮冻的只露了半个脸,星星冻的直哆嗦,树木冻的直挺挺的,鸟儿冻的出不了窝,路旁水沟里的水冻得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甲;秋天树叶落到了操场上。

我组织学生拣树叶,常翔的《战树叶》把同学捡树叶有趣的场面写得生动具体。孩子高兴了,我让他们写“那一次,我笑了”,伤心激动时,我让他们写“那一次,我流泪了”。

四川汶川地震后,我让学生进行系列写作练笔:《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特别的爱》、《地震中美丽的瞬间》等,在写作中,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珍贵,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等。

此外。我常常让学生以“语文是什么”这种句式写话,后来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就用到这样的句式:“文明是随手捡起一片纸屑。文明是关住流着的水龙头…..文明是一句对不起,文明是……”学了就用,在多次的表达写作训练中,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和能力。

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神色异常,有的捂着嘴,有的扭过头,有的在怪怪的笑。原来,不知哪个班的捣蛋鬼把教室当成了卫生间,也就在这时,文静同学很快处理完了一切。于是,我随即决定指导学生写这件事,通过写作、思考,感受真、善、美,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写得各有千秋,特别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自己心理描写及所见所思所感,把这件事表达的中心明确、具体感人,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智慧应当生活中的各类突发事情,善于分辨美丑,积极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生

活的美好。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文学鉴赏

G633.3

教学是一种体验生活美的过程。尤其是语文,丰富的文字和精彩的表达,处处都能体现美的意识。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积极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1]。通过对文言文审美因素的挖掘,可以把理性的文字内容和感性的体会,抽象的概念和鲜活的形象进行有机的结合,真正使传授知识和体验美感完美统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文言文的理解水平。

1.影响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我国文言文通常都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在艺术形式上属于典范文章,被纳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化精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的载体[2]。但很多高中学生缺乏这种意识,总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看到文言文就深感头痛,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就是高中教材文言文的内容涉及的历史年代久远,文言文中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文化制度,都和现代学生存在很人的时间、时空的距离。加上文言文中隐藏的各种微言大义,更是增加学生认知和掌握的难度,学生因陌生、艰涩、畏难而出现排斥和疏离。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拿着文言文的对照译注和教学参考书,泛泛地讲解课文,造成课堂气氛枯燥压抑,这无形也加深了学生排斥叛逆的心理。

2. 审美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要改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局面,最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审美教育对文言文进行教学,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3]。因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感知美、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中学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心理上已经开始学会独立进行理性的思考及判断,他们情感丰富,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能够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美好的事例来感染激励他们,审美情操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大量的实践表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入地认识并掌握文言文的价值,并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3.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3.1 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诱发审美想象文言文语言体现着我国汉语言的魅力,凝练精准和形象的语言,通常都有表现张力,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往往简短的几字就能够把偌大的情境展现给读者,从而产生无限美好的意境[4]。如教材中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高峰入石,清流见底",描写了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就写出白石、高山和流水三种景物的特征,"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动静结合,惟妙惟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文体的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并与学生共同品味揣摩,探讨其中蕴含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从而加深其对文章的认识与掌握。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让学生陶醉在文言文的文辞、音韵和节奏美中,陶冶情操,享受文言文带来的唯美情趣。

3.2 采用多媒体教学,重现文章的意境美在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境美,高尚且真挚的情感溢言于表,并且结构也多种多样,语言异彩纷呈,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这样写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描绘蜀道奇丽惊险的山川,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景象。该课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形式,把文言文描写的景象搬到荧幕上来,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审美意识。通过多媒体,把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等场面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

3.3 注重营造文言文课堂的审美氛围教师的自身形象与语言魅力,能够营造出审美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字体的苍劲飞扬,普通话标准且抑扬顿挫,谦和温柔的教态,幽默得体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美,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并影响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中美的想像[5]。在课堂中,教师不要琐碎地逐字句进行翻译,应当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努力创造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审美修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养成,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强化对美的追求,体现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要善于运用,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一定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水平,并且更好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柏圣涛.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1,16(07):219

[2]吴艳.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美育途径[J].六盘水师范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12,18(01):178

[3]王卫琴.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叶宝金.如何让高中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活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8(02):331

上一篇:孤独也是一种美丽作文下一篇:统计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