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法律文化是共同制约法律制度并且决定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是与整个文化具有有机联系的有血有肉的习惯,而不是某个社会可以选择或购买因而不具有任何特定社会遗传标志的中性人造品。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中国和西方由于在国家的起源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

第一篇: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浅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摘 要】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的不同,中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差异。本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中西方之间酒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差异;中国;西方;酒文化

1.引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它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的饮品。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酒,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品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2.酒文化的起源不同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有着各种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上天造酒说。但明间更多的是是倾向于“杜康造酒说”,相传杜康是个放牧人,于放牧时不小心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失而复得,他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于是杜康停止放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名扬天下,从此,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则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技术,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

3.酒的种类不同

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的酒大多都是由粮食制成。

在西方,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因此西方人们用葡萄制酒,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西方的酒种主要是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4.饮酒器具不同

中国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文明。中国酒器以外形优美,装饰华丽著称。而且中国酒器大多都是成套出现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美丽动人。另外还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等。在现代,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瓷器或者是西洋酒器。

西方的酒器大多数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所使用。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用什么酒具。在欧洲,尤其是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用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直酒樽,一套水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至今最受欧洲人欢迎的酒杯还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5.饮酒礼仪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很大差异。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首要位置。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再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6.饮酒习俗不同

中国人通常在节日里呼朋唤友,开怀畅饮,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庆祝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婚嫁酒俗、丧葬酒俗、生育酒俗、寿辰酒俗等等饮酒习俗。还有好多少数民族的饮酒习惯,如女真族酒宴,幺佬族重阳酒,毛南族,傈僳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在西方,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酒俗。在澳大地亚,只有在下午6时后,才准喝酒。如果在冬天,则要向后延迟一小时,至于新年及节日,饮酒的时间要到11时才能开始。在加拿大,则因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如魁北克进餐时饮酒是被允许的,但在多伦多,则除却在鸡尾酒会之外,其它场合一律禁止进餐时饮酒。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与密西西比州,只准人们喝无甜味的酒。在瑞典,男子每月只准喝3公斤。保加利亚、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于选举时间,会有个短暂的酒禁,其所以有如此措施,乃为防止选民因酒醉而滋事。在法国,饮酒通常不受限制,所以在周末到深夜,你可以见到许多醉鬼,歪七倒八地躺在路边。饮酒的时间,每天长达19小时。阿拉伯国家在3000年前,就已获得酿酒之道,但是他们现在如要喝酒,除了到地下酒吧之外,别无它法可以过过酒瘾。在印度,喝酒只能在酒市时,始准一尝“杯中物”。在德国,有许多地方,只许居民喝啤酒,其它烈酒均在禁止之列。

7.小结

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各有特色。只有遵守中西方酒文化的异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与西方民族交往时充分发挥酒在交往中应起的作用,以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江丽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守国.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藜月(1989—),女,陕西汉中人,现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陈藜月

第二篇: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要真正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具备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对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影响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够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使得学生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方面

1.生活礼仪方面。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另外还有称呼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我们的学生常常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这并不符合英语称呼表达习惯,再比如称呼一位王叔叔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称呼习惯套用英语的现象,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人称“Uncle Smith”“Aunt Bush”,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一般不带姓、只带名。

2.价值观方面。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另外,他们还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3.思维方式方面。直接性与间接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别人的邀请或问候通常不直接的回答,尤其是在作否定回答时,通常不给予直截了当的否定回答,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会伤害双方的感情。

思考问题逻辑顺序: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当汉语用来描述人或物时,往往先说定语和状语。例如,他每天早晨7点钟起床。先强调了主语“他”,然后先说定语和状语,最后才提及动词“起床”。

二、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敏感性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敏感性和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着他们对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他们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理解,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该成为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意施教的内容,应该成为显性课程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能够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自身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理解,并奠定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

三、如何应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来进行英语教学

1.首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 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力。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3.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生活礼仪、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语文化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张显.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对文化差异策略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

作者:王光雄

第三篇: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法律文化是共同制约法律制度并且决定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是与整个文化具有有机联系的有血有肉的习惯,而不是某个社会可以选择或购买因而不具有任何特定社会遗传标志的中性人造品。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中国和西方由于在国家的起源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比较和探究中西法律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文化;法治;法律价值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律文化既是一门新的法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法学概念。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各国学者众说纷纭。其见解不一而足。1969年,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在《法律与社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他认为“法律文化是共同制约法律制度并且决定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弗里德曼将法律文化界定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在他看来法律文化是与整个文化具有有机联系的有血有肉的习惯,而不是某个社会可以选择或购买因而不具有任何特定社会遗传标志的中性人造品。所以,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法律文化。没有两种法律文化完全相同,正如没有两个社会政治、社会结构和一般文化完全相同。虽然“法律文化”这个概念后来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所接受,但在对“法律文化”的定义上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美国的另一位法学家梅里曼使用了与法律文化极其相似的概念——法律传统,即关于法律的性质、关于法律在社会与政治体中的地位、关于法律制度的专有组织和应用以及关于法律实际或应该被如何制定、适用、研究、完善及教授的一整套植根深远、并为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观念。法律传统将法律制度与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文化联系起来。他认为法律文化是凝结在法律制度中的文化因素,是传递行为传统的重要工具,起着联系个体意愿和法律制度并使其发挥功效额定纽带作用。前苏联法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则认为“法律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它表现在法的调整素质。积累起来的法的价值以及法和法律技术中。法律文化属于社会精神文明。”叫也并没有对法律文化做具体描述,只是指出了法律文化是一种表现在与法有关的一系列事物之中的精神财富,把法律文化与对法的价值的描述,和法律价值的存在与发展联系起来。所以说,要想给“法律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难的。既然法律文化是一种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景象,人们就有理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去分辨它、理解它,用来说明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在本文中,对于法律文化,我们用以指法律意识领域,即一般意义的法律文化观,不涉及属于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方面的内容,仅限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受到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对法的性质、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他法律现象的看法和评价,是渗透到法律生活当中的思想传统、思维模式。

二、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外显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以“天人合一”和伦理中心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商业文明条件下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依“礼”和依“习惯”而治,国家制定的法律与民众的生活经验脱离,法律只是人治的辅助工具。西方有着悠久的法治文化传统,法治思想已经成为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核心思想。并与西方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分别支撑人治与法治传统的中西法律文化有诸多的差异,我们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1.“权力至上”传统与“法律至上”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的内在超越,法律只是一种辅助德礼之所不及的工具。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施政要以道德教化为主,以刑法为辅。《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虽强调“缘法而治”,但是,在法家思想里,法律仅仅是控制臣民的一种手段。可见,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君权”大于“法”。“法”自君出,主要作用表现在刑法领域,成为暴力维护“礼”所代表的道德伦常等级秩序的手段。法律成为统治者治民驭民的工具。缺乏自然法的超验批判,不能拥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地位,没有走进人心,贴近社会。相反,民众对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民俗、伦理、道德等更感兴趣,更有所偏好和亲近。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天高皇帝远”,作为治民驭民工具的法律远离熟人社会的日常生活,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实行“礼治秩序”、“长老统治”。“这样的社会里。法律是用不上的,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于社区中规矩的熟悉和他们服腐于传统的习惯来保证”。老人权威、族权的外演和推之极至便是皇权独尊,至高无上。家长式等级制的政治权力垄断整个社会,模铸了中国人对世俗政治权力的极端神化和超常崇拜。积淀而形成了“权大于法”、权力就是真理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传统。自古代希腊罗马以降,西方人一直深受自然法观念的影响。相信法由上帝或理性创造的,是上帝或自然的某种更高级命令在人间的体现,人既由上帝创造,就必须服从上帝所立之法,因此,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法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对上帝的信仰,而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人只是发现法律而不是创制法律。宗教信仰在西方价值系统中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确立并且巩固了法的神圣与权威。这一切,都是法律成为“统治者”、法律拥有正义和获得“至高无上”地位所必须的价值基础和文化来源,使后来的法治与宪政的发展成为可能。

2.人治的特殊性、等级性精神与法治的普遍性、平等性原则。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的“礼”或礼教伦理维系的社会,“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礼记·大传》所云:“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由此可见,“礼”特别强调等差,强调差别,用《荀子·富国》的话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因此,儒家强调特殊性原则的“礼”,讲究私人关系、主张家庭伦理等级、强调道德标准内外有别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的二元化特质与“法治”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强调法律平等适用于任何人的理念全然不同。西方从来没有建立过像中国古代那样严密的伦常观念基础。而是较多地把犯罪置于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的因素上。以侵犯家庭、亲属的犯罪为例,西方传统法律固然有子女虐待父母罪,但同时还有父母虐待子女罪,亲属间的犯罪是双向的。西方法律文化注重主体间订立的契约,在契约关系中,各主体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一旦同其他个体建立契约关系后,彼此的权利义务非常明确。并因此受到相互制约。显然,契约型社会关系就

比较适合现代法治的精确和非人格化特征。

3.法律的工具性取向与人权、自由原则。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无论是主张“缘法而治”的法家理论还是儒家法律文化传统。在理论上都以尊君、卑臣和愚民为前提。以维护家天下的专制统治、为专制君主服务为目的,不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秦律》到《大清律例》,数千年来官方制定和颁布的全部法律规程,都以惩罚、镇压和恐怖的严刑峻法特征,以义务性、压制型法而非权利性、救济型法为主要导向。古代西方文明的正义观念中包含个人权利的思想。即视个人权利为正当的、合理的。个人权利实质上是个人自由本性在法律上的体现,因此,古代西方文明的正义观念中蕴涵着人类自由本性的因子。权利论与契约论结合。充分表达了一种个体的而非群体的观念。这种个人主义观念既与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精神相契合,更是整个西方文化自近代以来的主导观念,它充分倡扬了个体的地位、尊严、权利、价值和自由,符合现代“法治”理论所体现的人道、自由、平等和博爱等人本主义观念。

三、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从国家起源的方式比较。中国的国家雏形,是以家族为根基并通过氏族间的战争来完成的,法不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协调与分配,而是执行镇压职能。西方国家是在打破血缘家族关系之后形成的。并且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因此法在一开始就是为了协调、分配权利和义务。中国是在氏族社会没有充分解体时进入文明社会的,因此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就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而产生的。家族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国家又不断强化家族,形成稳固的宗法家长制,家族内部家长制的统治和家族的内聚力,不但是家族兴旺的依据,也是国家统治的前提;二是国家的雏形是通过氏族间的战争来完成的。在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的讨伐过程中,胜利者逐渐成为国家统治者,并以国家的名义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加给被征服者,即所谓“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样一来,也就自然产生了一个结果,即我们传统的法律,从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的观念基础上的。说明传统中国的法律,从一开始就是专事镇压的,法与“刑”同义,而不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协调与分配。

西方以雅典为代表的国家起源方式,与中国恰恰不同。雅典是在打破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之后,以居住地和财产划分阶级而后形成国家的,因此家族相对来说,远没有中国那样重要。另外,在西方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虽然也有大量民族之间的征战讨伐,但总的来说,国家形成主要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激烈斗争和不断妥协的结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欧洲国家最初是在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后。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的,并且国家的产生是因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西方的这种国家起源方式。一开始就孕育着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并发展为用法律来分配权利和义务,以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借以建立起国家的“秩序”。这样的法律虽然也具有镇压职能。但同时也是确认和保护自由民的权利的重要手段。

2.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比较。法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和适应物。是随着经济的需要产生并发展的。在古希腊、古罗马国家。手工业相当发达,商品交换相当频繁,出现了商人阶层和商业城市。这时商业利益对罗马举足轻重,以至影响国家政策。适应市场的需要,罗马的法律发展很快,多样化的贸易关系促进了契约法的逐渐完善。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商品经济本身就孕育着自由、平等的理念。它为高扬个人价值提供了经济上的基础,而罗马法的一些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市场主体地位平等、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和契约自由、公平交易和有偿互利、诚实信用和损害赔偿。西方人认为失去了法律便失去了自由和平等。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或用“重义轻利”的道德说教,或用强本抑末的暴力措施,驱使人们依附于土地,安居乐业,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没有商品观念、交换观念。便不会产生平等观念。因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更多地反映农本主义思想,重视人们的守法观念,重义轻利。民众只能服从国家的安排而不能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与西方的重商类型的法律文化形成鲜明的差别。

3.从社会结构状况比较。中国的传统法文化,与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状况相适应。维护着宗法等级秩序和封建专制集权体系,呈现着“人治”的特点。西方的法文化与西方开放式的社会结构适应。强调人的自主、平等,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强调权力制衡,表现出“法治”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国家起源方式影响。长期主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亲、尊尊意识去维系的。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又利用儒家文化,通过明亲疏贵贱、别父子夫妇的纲常礼教。把人们进一步置于宗法等级秩序和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家庭和宗族范围内,建立起主尊奴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关系;在国家和社会范围内,确立了以皇权为顶点,以各级官僚为中层,以广大民众为底层的金字塔式的专制集权体系。与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又建构了极端专制的封建法统,以家族宗法为依托,以官僚法制为支撑,极力维护着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体系和结构。

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打破了氏族血缘关系,形成较为开放的社会结构,因此相对来说。家族血缘关系并不十分重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城邦之间,更多地是表现为契约关系。契约关系以个人自主、平等为前提,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主体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增强。西方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时西方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充斥整个社会,并进而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即要求建立起一种能够保持社会有机制衡的政治法律制度,以避免公共权力为专制独裁利用。避免专制势力粗暴干涉平等的自由竞争。此外。近代西方广泛崇尚的理性思维。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法治,国家便将腐化堕落”。本着这一精神,近代西方国家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制度,并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基本原则。近代西方的法文化。之所以能够极大

地促进和保障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使西方形成了能够推动社会平稳发展、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内乱的权力制衡和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围绕着民主和法治展开,并促成了西方社会的“法治”化。

4.从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比较。传统中国的法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司法伦理化,并由此使社会产生了普遍的厌讼心理。而在西方的法文化中。法律一开始就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与伦理道德有着严格的界线。并且诉讼作为一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传统中国是典型的伦理社会,其突出的特点是伦理和政治一体化。在传统中国社会。调整家族关系和个人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往往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统治者往往把施加给社会的外在强制性规范,变为要人们自觉遵守的内在的道德约束。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社会特点,对传统中国的法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按照儒家礼教要求,和睦无争即为“合礼”。人们应当静心养性以实现“中和”,应通过积极的内心修养。去达到对专制秩序的绝对服从。因此在古代中国,诉讼活动增多。不被认为是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而被认为是世风日下和官吏德化不足、缺乏政绩的表现,需要强化治理,这样,社会就产生了普遍的“厌讼”心理。西方社会的情况则不一样。首先,西方的伦理思想认为利即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标准,认为本性自私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公利,因此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就是合乎道德的。西方伦理思想的这种义利价值观,显然反映了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而同样反映这一要求的西方的法律。也是从来就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其次,法律在西方一开始就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被独立研究,并获得独立发展,西方因此也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法律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影响了西方的法文化,也影响了世界。在西方的法律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之间,虽然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渗透。但是在追求法的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中,法律和道德有着严格的界线。二者各有独立的原则和作用范围,不存在主辅和隶属关系。

参考文献:

[1]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2]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李琼英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阿列克谢耶夫.法的一般理论(上册)[M].黄良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5]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A].王铭铭.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责任编辑 肖利

作者:丁志

第四篇: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探析

摘 要 中西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互相交往的结果。但中西方体育由于文化基础不同,因而在表现形式、发展过程都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本文通过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比较,准确的把握两者的根本差异,从而找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 中西体育 比较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独立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的文明,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主流。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文化也是不例外的,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作为东方体育代表的中国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有利于加强不同背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世界体育文化,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只有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并不停的向前发展,展示出自己的新东西,才不会跟在别人后面成为附庸[2]。对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确定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 体育文化的定义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1]。它是人性和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依赖性、娱乐性等特征。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体育文化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东西半球不同文化脉络中的产物,二者构成了世界体育中两支艳丽的奇葩。因此,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体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刻认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比较

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异质性为世人所有目共睹。中国文化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通过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有相似的地方,通过对中西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可以证实:中西方的体育起源相似;对体育发展有密切联系的祭祀的信仰、仪式相近;运动项目近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一)中西体育文化产生和依存的社会环境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含蓄的、因循的体育思想,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这就使得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之日起就走上了反省内求的道路,人们对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的结果则是关于如何,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等一系列养生思想及其在治国安邦等现实社会中物化而来的体育内容。

(二)中西文化特质的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核心特质是竞争,同时,体现出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尺度客观、评价准确,诱人勤奋进取的文化特征。它是以工业生产、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一种体育文化。一般意义上的东方文化则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如重和谐轻竞争,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等。中国传统早在人类文明的“元典时代”就已构筑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道家)、人文(儒家)和科学(墨家)为一体的文化模式,而自然、人文和科学三重文化价值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奔腾向前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素是统一、中和、中庸,重在养身的内向性、兼容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三)中西体育文化在对待追求目标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文化精神相适应,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运动目的上看,中国体育主要表现为运动主体的修身养性和内部完善,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身心的平和状态;西方体育则表现为运动的客体技术与技能的完善,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实现身心的超越;从运动根据上中国体育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重在健身、养生,是重在通过外在的形体锻炼而达到内在的精神修养,是内外俱练,形神兼顾;西方体育则表现出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它更讲究天人相对、天人有别。

(四)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医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西方哲学讲究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温、良、恭、俭、让);西方人则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辩。西方文化的特殊贡献在于科学方法,而中国文明之特殊功绩在于合理的人生观。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的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相互交融及互补,也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都是不断摆脱民族性、地区性而走向世界性、全球性的过程[11]。文化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因此,中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必然性的汇合与互补。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同样是优秀的,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两种体育文化自然可以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高速发展。文化多样化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只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化。

(一)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用开放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弱点,善用异种文化的特质弥补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才能为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在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融及互补中找到出路,具体表现在:

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在当今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中国体育中的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项目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我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

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四、结束语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并根据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西方体育文化;要将西方体育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改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体育文化。如果我们不加考虑的把西方体育文化全部移植到民族体育文化当中,那么我们就失掉了民族体育文化的根本,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51.

[2] 江洪.从中西体育的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学术论坛.2009(14).

[3] 郑国华,薄雪松,肖正,等.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4] 陈长礼,高鸿辉.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与学.2007(1).

[5] 郑雪荣.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探究体育的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

[6] 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体育学刊.2005.3.

[7] 张继顺,郝玉峰等.论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歧与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8] 龚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9] 孟峰年.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1).

[10] 韩坤.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8.15(5).

[1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 宋亨国,李瑜.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兼论"入世"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

作者:阿桂婷 尹金萍

第五篇: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从事西式餐饮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便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3、中西钦食方式、餐具及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4、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是一个旨在供给维持生命的营养。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从这两种饮食观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日趋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变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作者:刘立新 王 东

上一篇:职业道德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