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精选8篇)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1

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对比研究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

作 者:殷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委婉语   文化   对比研究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2

关键词:称谓词,职务称谓词,职业称谓词,通用称谓词,亲属称谓词

称谓指“对人的称呼。表示对不同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关系等的名称”(巢峰,2005)。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在人际交往中,恰如其分的称呼能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拉近彼此距离,起到“会说话,好办事”的功效。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的尴尬事,即所谓的“称谓困境”(李树新,2004)。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国际交流日益增加。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为了摆脱“称谓困境”,为了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有必要对中西方文化中目前使用的称谓词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假设是交际双方的权势、资历、年龄和亲疏关系会影响人们对称谓词的选择。研究通过访谈河南省宜阳县、美国辛辛那提市和英国伦敦市的当地政府、医院、企业、市场、学校、家庭,和观看快乐大本营、美国偶像、英国偶像等娱乐节目获取称谓词的相关信息。

1 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1 政府机构称谓词

访谈的结果表明,各国的政府都是严肃的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使用的称谓词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距,说明了在政府机构中,权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称谓词的选择。具体表现为,中国人用“姓+职务”称呼领导或资深同事,凸显了领导的地位和对资深同事的尊重。美国人和英国人除了称呼市长为“Mayor Mr.mayor”外,其他的上级统称为“Sir/Madam”,体现了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因为在西方文化中,“Sir/Madam”被下级用来称呼上级,晚辈称呼长辈,售货员称呼顾客,表现了很强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中国人根据与同事的亲疏关系,用“姓+职务”称呼同级别的同事,如果关系亲密直接叫名字,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等级观念或是亲疏关系。美英两个国家普遍使用“Mr.Mrs./Miss”等通用称谓词称呼同级别同事。中国人称呼下级叫名字或“小+姓”,表示对晚辈的亲近和喜爱。英国人对下级直呼其名或叫“Mr./Mrs./Miss”,而美国人通常直呼其名,因为美国人喜欢叫对方名字表示亲昵。在我们采访的宜阳县政府,人们用“姓+秘书”称呼其他单位的陪同领导的职务不详的工作人员,“秘书”这一称谓具有极强的政府机构特征。

1.2 医院称谓词

我们采访了宜阳县人民医院、辛辛那提大学医疗中心和伦敦皇家医院的医生,发现资历在医务人员选择称谓词时起了主导作用,权势也多多少少影响了称谓词的选择。在中国医院和美国医院里,称呼领导都可以用“姓+职务/job title+last name”,表明了在这两个医院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上下级观念;然而,美国医院的员工还可以直呼领导名字,以示关系亲密或地位平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医院内部称年龄大、资历深的医生为老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同时将双方置于“师生”关系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沟通了感情。英国医院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称呼取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资格的资深外科医生“Mr.+last name(姓+师傅)”,而称呼普通的医生或资历尚浅的外科医生“Doctor+last name”,这与医学技术发达,业务熟练的外科医生备受推崇有关。在三个国家的医院里,同等级别都称呼名字,英国医院也用“Doctor+last name”称呼对方。用医生所从事的职业称呼对方,充分说明医生这个职业在英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职业,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医院里,都用对方的名字称呼下级或年龄小的同事,表示双方关系亲密或相当熟悉。与此同时,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医院里,医生或者护士都用姓名称呼病人;中美两国门诊部和住院部的医务人员还会叫病人的挂号序号或床位号,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职业特征。中国的医务人员还根据病人的年龄,尊称老人为“老先生/老太太”,称小婴儿为“宝贝”;而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则根据病人的婚姻状况,使用通用称谓词“Mr.+last name/Mrs.+last name/Miss+last name”称呼病人。

1.3 企业称谓词

中西方称谓词的差异在企业方面尤为突出。中国企业的员工主要根据权势和资历选择称谓词;英国企业员工或多或少依据权势选择称谓词;而在美国的沃尔玛集团,对上级、同级或下级一律直呼其名,表明了在美国企业内部并没有明显的尊卑观念、等级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社会公民平等的思想。在英国企业内部,用敬称“Sir”称呼上级,充分体现了对上级的尊重。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社会地位在称谓词中又得到充分体现。无论称呼上级、同级或下级,都可以用“姓+职务”,例如,“刘总经理/王经理/张科长”等。称呼资历深的同事或同级别的同事还可以用“姓+职称”,如,“李工(工程师的简称)/马技师”等;还可称呼资历深的同事为“李姐/郝师傅”等。对年龄小的同事还可以用“小+姓”或直呼其名,表示关系亲密。我们还发现大阳公司内部流行两个带有企业特征的称谓词“某工/某师傅”,充分说明在以技术革新为企业生命的现代企业里,技术过硬的师傅和技术骨干是倍受人尊重的。

1.4 市场称谓词

通过分析和比较三个国家市场内的称谓词,我们发现称谓词的选择多与顾客年龄相关。而且商家称呼顾客都非常客气、有礼貌,因为售货员和顾客关系疏远,为了销售商品,他们必须通过称谓词与顾客建立融洽的关系。而且,在英美两个国家的市场内,都有根据婚姻状况称呼顾客的习惯。在美国市场,售货员用“Sir/Madam”称呼陌生顾客,用通用称谓词“Mr./Mrs.+last name”或顾客的名字称呼熟悉的顾客。在英国市场,售货员称呼年龄大的已婚女顾客为“Mrs.+last name/Ms+last name/Madam”,称呼年龄大的已婚男顾客为“Mr.+last name/Sir”。对年轻女顾客的称呼非常亲昵,有“Miss/My love/Darling”;同时,无论男女顾客婚否,都可以用“Mr.+last name/Ms/Miss”。中国的商家根据自己以及顾客的年龄称呼对方。中年店主称年老顾客“老先生、老太太”,称年龄稍大的顾客“老哥、姐”,称年轻顾客“小伙、小姑娘”,称年幼顾客“小朋友”。青年店家称老年顾客“爷爷、奶奶”,称中年顾客“叔叔、阿姨”,称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对同龄顾客,有时会叫“帅哥、美女”。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的商家非常擅长使用称谓词,用到昵称“老先生、小朋友”以及拟亲属称谓“爷爷、小弟弟”等,或称赞对方的称谓词“帅哥、美女”,使本来生疏的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拉近了许多,为交易成功做好了铺垫。

1.5 学校内部称谓词(教师)

中英两国老师选择称谓词都考虑到上下级关系,中国老师选择称谓词还考虑到年龄和双方的亲疏关系。英国和中国学校的老师都用“姓+职务/job title”来称呼领导。宜阳一高的老师用“姓+职务”称呼领导,如“王校长、李主任”等。伦敦商学院的老师可以叫领导名字或用“Mr.+last name/Ms+last name/Mrs.+last name”称呼领导。辛辛那提大学的老师直接喊领导名字,或用“Professor+last name”称呼领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美国家的等级观念比中国淡薄,也说明了在美国大学教授是倍受人尊重的职业。中国老师称呼同龄老师时直呼其名,称呼年龄较大的老师用“姓+老师”。称呼同龄老师时,美国和英国的老师直接叫名字,以示关系亲密平等。一般情况下,中国老师称呼下级或年龄小的同事全名,关系亲近的同事也会只叫名,不加姓。英美国家的老师通常叫同事的名字,表示友好亲密。

1.6 学校内部称谓词(学生)

中美两国学生都用职业称谓词称呼老师,而三个国家同学们之间的称呼多以亲疏关系为依据。在我们访谈的三个国家的学校里,学生称呼老师的方式很相似。中国学生用“老师、姓+老师、学科+老师”称呼老师,同学之间交流称班主任为“老班”。“老师”作为一个职业,转化为一个职业称谓,这表明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行业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美国大学生称老师“Professor/job title”,如,“Dean white/President Huston”等。在这三所学校,同学之间都直接叫名字。中国学生有时叫熟悉同学的外号、昵称或小名,不熟悉的叫名字或“同学、朋友、哥们儿”。美国的男同学也会用爱称“man/guys”称呼其他的男同学。中国学生有很多绰号,如“小胖、大脸猫、妖、领导、状元”,表现了某些同学的体态特征或是智力特征,也表达了同学们对他们的喜爱和期望。美国同学也有昵称,如“Jonathan—John;Amanda—Mandy”,叫起来简短明快,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英国的学生往往会嘲笑偶尔反应迟钝的同学,戏称他们为“Pig”。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三个学校的同学都发展了一定形式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同学们的可爱、机智、幽默也融入了称谓词中。

1.7 亲属称谓词

比较了三个国家家庭内部的称谓词,我们发现三个国家都依据家庭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来确定称呼。中国式的家庭是一个长幼有序、称呼明细的家族体系。父系称谓词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伯伯、伯母、叔叔、婶母、姑姑、姑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子、侄女”等。母系称谓词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阿姨、姨父、外甥、外甥女”等。姑姑、舅舅、阿姨的子女统称为“表哥/弟、表姐/妹”等。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看作是大逆不道。而英美国家则不同,他们并不区分父系与母系,比如,爷爷/外公(grandpa),奶奶/外婆(grandma),叔叔/姑父/姨夫(uncle),姑姑/阿姨/婶母(aunt),更不会区分堂兄/堂姐/堂弟/堂妹(cousin),侄子/外甥(nephew),侄女/外甥女(niece)等。英国和美国都有“Grandpa/Grandma;Mamma/Papa;Uncle/Uncle John/John;Aunt/Aunt Mary/Mary”等亲属称谓,与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晚辈可以喊长辈的名字,而在中国却是万万不能。在家里,中国父母往往会叫孩子小名。在非正式场合,英国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可以用爱称“Darling/Love/Sweetie/Sweet heart”表示亲昵;在正式场合,用不带姓的名字称呼对方。在非正式场合,美国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叫对方名字或“Honey”;在正式场合,非常正规地叫对方名字。

1.8 媒体称谓词

媒体称谓词的选择主要依据资历和年龄,英国和美国娱乐媒体使用的称谓词几乎不存在差别。在介绍评委或选手入场时,往往称呼其全名以表示隆重。在节目期间,往往只叫对方名字。在节目中,主持人会用到一些爱称来称呼选手,如英国偶像的主持人用“Charming/My friend/Boys/Girls”称呼参赛选手;美国偶像主持人用“Sweet heart/Sweetie/Man”等称呼参赛选手。中国娱乐节目中使用的称谓词表现出特定的中国文化。主持人尊称年长评委“老师”,年龄相仿的评委直接叫名字,用“姓+通用称谓词”称呼现场的陌生观众,如“王女士、赵大哥、刘小姐”等。比较了三国知名综艺节目主持人使用的称谓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持人通过使用适当的称谓词,或是表达了对评委老师和明星的尊重,或是活跃了现场气氛,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2 讨论

2.1 三个国家都存在固定的职务称谓词

英国和美国有“president、premier、mayor、dean、chairman、captain”,这表明在西方国家,部分单位存在尊卑意识和等级观念。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职务都可以用作称谓词。同时,中国人用“张校长、赵局长”等正职称谓来称呼副职领导;然而,在英美国家,人们直接用副职称谓词称呼副职领导,例如:“Vice president/Associate Dean”。这一现象反映了汉民族崇尚社会地位的价值观念。职务称谓文化根源于制度文化,职务称谓现象体现了双方的权势和社会地位差异。

2.2 三个国家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称谓词

例如,英美国家的“Doctor/Professor”,中国的“老师、医生”,职业称谓词用作称谓,说明了在这三个国家,(大学)教师和医生都是拥有社会地位的职业。

3 结束语

本研究虽然是中西文化称谓词现状对比研究,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访谈的个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收集到的亲属称谓词也只涉及父系和母系称谓词。因此,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巢峰.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3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根源;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8-01

《现代汉语词典》把“称谓”解释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呼”:把……叫做;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称谓语是对他人的介绍,表身份;称呼语是当面称呼他人,表彼此关系。实际使用中二者区别甚微。故本文没有区分它们,将亲属关系分为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

表1

一、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比较

(一)辈分关系。汉语亲属称谓辈分清晰。中国血亲关系素有“九族”之说,指上四代长辈和下四代晚辈加上自身。汉亲属称谓还用排行字表示同辈长幼之分,如伯仲叔季。现今最常用的是用数字如二弟。当血亲关系加上姻亲关系称谓双重化:在丈夫家族中妻子的称谓排行以丈夫排行为准;在妻子家族中丈夫的称谓排行以妻子排行为准。

英语亲属称谓简洁,辈分难体现,只有祖孙三代的称谓grandfather,myself,grandson,高祖等概念需用great或great重叠使用,如great great grandfather(高祖)。当血缘关系加上姻亲关系英语称谓依然简单,据表1用-in-law加在称谓词末就涵盖了所有姻亲称谓。如《红楼梦》一例:

凤姐儿想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正是过正月节……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沥搭拉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

杨宪益、戴乃迭将下划线部分译为:

There were the great-grandmother,grandmother,mothers-in-law,daughters-in-law, grand-daughters-in-law,great-granddaughters-in-law,grandsons,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t-great-grandsons,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 and sisters' sides.

由表1汉语主要亲属称谓58个,英语仅23个,可见汉语称谓复杂丰富多变,同胞兄弟姐妹称谓长幼分明。英语只讲辈分不分长幼,如sister可表姐、妹。

(二)性别特征。汉亲属称谓性别分明。爷爷、舅舅等有父、夫等字或父字旁、男字旁,示其为男性;姑妈、侄女等有妈、女等字或女字旁,示其为女性。英语性别区分不明显,不分父系母系、年龄性别。如汉语对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称谓,英语只用cousin表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

(三)宗族内外。汉亲属称谓内外有别,男有其宗女有其族。血亲和姻亲称谓俗称内亲和外亲。汉语把血亲同胞称兄长、胞弟等,称姻亲亲属为大舅哥、小姨子等。英语无浓厚的宗教观念,常把血亲与姻亲称谓混为一谈: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英语仅有uncle和aunt区分性别。

(四)面称呼语。汉语亲属称谓有面称和书面语两种语体。

表2

汉语面称语丰富多彩。关系亲密时省掉堂或表字,长辈称呼晚辈多直呼其名。西方少了众繁杂礼数,称谓截然不同,常不论辈分直呼他名。汉语中直呼长辈大名乃大不敬之举。

总之,汉语称谓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指称明确;英语称谓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较少、指称含糊。

二、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根源

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明显。只有了解差异究其原因方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的放矢。

(一)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决定中国人的社会存在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封建家族几代同堂关系复杂,称谓多变。天下一家亲、家和万事兴等社会心理也说明“家”的重要性。西方社会虽经历封建社会,但家庭成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家庭血缘观念淡薄,亲属关系松散。故在亲属称谓上也少了血亲或姻亲关系约束。

(二)宗族观念与法制思想。汉民族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影响下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族成员重视血缘宗亲关系。西方社会经历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主张自由平等法制思想,对宗族关系却看得越来越淡,宗法制度的影响愈来愈小,故英语亲属称谓简单得多。

(三)等级观念与社会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家庭内部亦男女有分长幼有别,反映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传统文化要求按照长幼、尊卑、亲疏等级处理人际关系,称谓因此不同。西方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推崇平等自由,称呼亲属时常直呼其名,不论是长对幼或幼对长,少以brother或sister相称。

(四)文化取向与礼貌原则。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强调自卑尊人礼貌原则,称谓语上爱贬己敬他,便产生了卑、鄙等自谦词和尊、令等敬他词。而今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尚存,大量敬语和谦语为人所用。西方资产阶级追求人人平等,重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在亲属称谓言语交际中常直呼大名,谦词敬语使用甚少。

三、结语

汉英亲属称谓在辈分关系等方面差异明显。究其原因,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亲属称谓不同。汉英语亲属称谓都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难分孰优孰劣。文化差异乃客观形成,我们要认识中西文化异同,筑起文化间相互认可借鉴融合、求同存异的跨文化交际观,最终在多元文化共处的现实中提升自我文化意识,完善本土文化,促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婷玉.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学研究,2011。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中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4

摘要:当今中国早已跻身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中西文化交往的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解屡见不鲜。中西文化博大精深,社会习俗文化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前言:社会习俗文化包括社会生活礼仪与节庆、生活方式等,是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反应,深刻揭示着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由于社会习俗范畴广泛,本文仅从觐礼、婚礼、葬礼、节日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文化,以窥全豹。鉴于中国式宗教意识淡薄的国家,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的,而西方国家基督教影响甚深,故社会习俗文化的宗教色彩深刻。

一、觐礼:下跪与屈膝

在古代中国一向是皇权至上的社会。因此,古代觐见皇帝时都要行下跪的礼仪,以表示对高高在上的皇权的尊重。这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高度集中的权力,使皇帝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有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华夷有别,万方来朝的虚荣心理。而西欧则相反。在西方,王权有限,对国王来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加上基督教的普世性,教皇才是权力的中心。西方国王与贵族大臣的契约关系并非像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出现了双方觐见礼的冲突。

二、婚礼:红色与白色

在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中,婚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作为社会习俗的婚礼,是最重要的礼仪。然而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婚礼的具体形式与文化内涵也就不同。具体上说,中国古典式的婚礼是“红色”的婚礼;西方古典式的婚礼是“白色”的婚礼。

(一)中国婚礼的红色寓意

中国古典婚礼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女双方全家族的盛大庆典,以及到处贴的红双“喜”,一对新人着红衣、红裤(红裙),新娘披着红盖头,桌上点着红蜡烛,床上摆着大红枣。在婚姻不能自主的封建时代,红红火火的婚礼主要不是对新婚夫妇个人的祝贺,而是对家族兴旺的集体联欢,对封建义务的重申。婚礼仪式中的“拜天地”的安排,但这里的“天”只是伦理化的“天”,是重申对天经地义的封建礼法的遵守承诺,完全是世俗性的行为。

古代中国的婚俗文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作为一项被古代中国人民长期接受的习俗,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在流动性较小的农耕社会中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结婚也要按照风俗履行必要的程序。定亲和迎亲这两种程序在不同程度上历来为人们所遵守,甚至在当代的中国也仍然会有体现。其次“明媒正娶,大办婚事”是中国又一重要的风俗。中国婚礼大张旗鼓的操办,其社会意义在于“公示”,以此获得“本地认同”,从而产生“本地身份”。这些对于地位卑贱低微的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媒正娶”的本质同样仍然是为家族共同体的集体荣光增加一道红色的光彩。

(二)西方婚礼的白色意蕴

西方婚礼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庄严的教堂和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婚纱在西方象征纯洁、忠诚、美丽。在西方人看来,婚姻是神圣的,西方的婚礼多灾教堂举行,由神父主导婚礼进行,庄严的婚礼誓词是婚姻当事人对对方终生的承诺,也是对上帝尊重的保证。婚礼沉浸在一篇宗教的圣洁气氛当中。

西方社会婚姻制度也是某种社会习俗的产物,尤其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当我们把视角投向基督教,不得不提到《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尽管上帝将人逐出伊甸园作为一种惩罚,然而他并没有拆散他们,而是令他们今生今世要相互扶持。其目的在于完成这种爱,在于延续生命。上帝将亚当和夏娃带到一起,从而设立了婚姻,那时婚姻是神圣的,基督徒对这种婚姻的看法也赋予了荣耀和尊严。白色的婚礼使得西方婚姻获得了圣洁的认证。

三、葬礼:厚葬与薄葬

(一)中国的厚葬风俗

中国古代素有厚葬的传统。中国各地博物馆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从历代墓葬出土的殉葬品占有相当比例。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乃伊、西安汉阳陵出土的佣群......殉葬品之多、之繁、之奢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无不显示着中华厚葬之风。不仅皇家贵族如此,中国民间也不逊色。虽然民间不会想皇族那样奢华,但也不敢怠慢。直至今天,尽管社会发达,大办丧事的习俗仍让留存了下来。现在不仅焚烧纸人,还焚烧纸马、纸电视、纸汽车、纸别墅。

中华厚葬之风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所谓的“孝”道,实质上并非真正对“人”的尊重,而是对规范——“礼制”的无条件服从。通过孝道来凝聚族人,以巩固社会秩序。而对死人的孝就体现在丧葬的厚薄和质量上。

中华厚葬风俗文化的世俗性关键在于中国人“视死如生”的看法,即把死人当作生人来供奉。丧礼设酒食、供品以祭,用整头宰杀的牛、羊、鸡等加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做祭品。从常识知道,死人是不会享用这些供品的,只是人们心理上认为原来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会享受得到,他们按世俗的办法祭奠供奉死人。

(二)西方的薄葬风俗

通过欧洲的电影电视,许多人对西方葬礼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十字架和黑色的丧服。墓地也十分简单,一个两米左右的长土坑。下葬时人们只是向墓碑献鲜花,不见有其他的殉葬品。参加葬礼的是死者的亲属与生前挚友,但不会是像中国那样的家族大聚会。西方的丧葬礼仪很简单,其形式基本上属宗教式的。葬礼与葬礼弥撒一般由神父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葬礼过程主要是为死者祈祷,祝灵魂早升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整个葬礼庄严肃穆,简单薄葬。

这种习俗主要还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灵魂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崇尚灵魂升华,因为肉体是肮脏的、有罪的。因此西方葬礼风俗重精神性的超升,而对肉身简丧薄葬。

四、节日:人节与鬼节

民族民间节日是重要的社会风俗文化。中国社会是宗教意识很淡薄的社会,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人的人生是“无宗教的人生”。所以中国传统节日多是世俗性的,是人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青年人也喜欢上了洋节。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较深,宗教氛围浓厚,故西方节日宗教性强,是鬼节。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的宗教性节日也已日趋世俗化。

(一)中国节日的世俗性——人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农业活动的节气有关,而农业活动又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协作,所以传统习俗要么与时令有关,要么与家族祖先祭拜有关。如在以团圆欢庆为核心的春节,仍要在饭前拜祭祖先,烧香烧纸钱。中国的传统节日提供了“天——地——人”合一的运行节律的时令节点,这些都是世俗性人的节日。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是译为它的一些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二)西方节日的宗教性——鬼节

基督教自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以来,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基督教不止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礼拜日为例。礼拜日也叫安息日,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工作了六天,第七日休息。因此,现代的西方人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古代西方的节日也是极具宗教色彩的,以复活节为例。复活节原本是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向信徒展示他作为复活的救世主,也让基督徒坚定信念不惧怕死亡。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复活节几乎丧失了宗教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淡忘。“假日”也是一个宗教术语,意为“神圣的日子”,这个术语源于中世纪。而如今在说英语的国家,‘假日’的使用越来越少宗教的含义。因此,当人们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说‘假日快乐’时,他们往往也只是表达一种问候,一个毫无宗教色彩的问候,一个与耶稣的诞生毫不相干的问候。

中国是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是海洋与商业文明。由于中西民族先民的自然条件、生存方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中国的宗教意识淡薄,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有无宗教信仰在中西方人民的社会习俗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化的,而西方社会习俗文化宗教色彩深刻。但很难说哪种文化就是“先进”,哪种文化就是“落后”,如果把“先进”的现代文化强行移植到“落后”国家,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是为了在比较中认识世界,更好地尊重彼此的文化。参考文献:

1.陈坤林、何强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5

进入2l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 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 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及其渊 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 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 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鳃和交际障碍。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 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 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 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 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拒绝使用昧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的化学产品;生吃的 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生菜,甚至是洋白菜、西 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 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 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

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2.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 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 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 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 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 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 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 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

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3.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 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 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而这导致 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 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 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 配料的准确,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 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其毫无创造 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 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 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 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 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 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 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 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 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毫无变化。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 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牛排就是牛 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这体现了

“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 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 制,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形式更是各吃各的,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5.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 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 “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 和”。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而当一切美 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 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 映为“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 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中国人把 做菜称之为“烹调”,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因 此中国人烹调不是“I+1=2”那么简单,而是应

该等于“3”甚至更多。

总之,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 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 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 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 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 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肯德基等西 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

二、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 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 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 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 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

同防止失礼于人。1.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 方人平日好动,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 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 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 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

根本差异。2.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 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 中,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有对传统的 继承,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 衣着,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可着中山装、夹克或 西服等,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这 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例证。

当今许多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 喝酒,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 酒。而在当今的中国,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有一 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 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 如泥的“陋习”,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但依 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 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 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

展,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3.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 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 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 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 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 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

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

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 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 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 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 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 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 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

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 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 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 诞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正 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 比研究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 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以“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6

As we all know,there are many different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Today I will focus 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myth of heroes part.I will talk the China fairy tales---HouYi shot the sun and the west fairy tale---Oidipous’s story.When the world were young,the sky ever appeared 10 suns together.Their mother was the wife of the emperor of heaven.She often putted her 10 children in the east blue where is the eastest bule in the world.After they had a bath, they stayed for a time in a big tree like a bird.9 suns stayed in the branches which were low.Another one stayed in the treetop.They changed every night.When the daybreak was coming, the sun which stayed in the treetop sat at the vehicle to pass through the sky.The 10 suns changed everyday to bring all living things bright and heat.At that time people lived in the earth happily.People and animals lived like friends and neighbours.Animals putted their children in the nest.They didn’t worry about people to hurt them.People kept the regular hours.They felt grateful for the suns brought them time,bright and happy.But one day, the 10 suns wanted that must real interesting if they visited the sky together.So 10 suns climbed the vehicle together to pass through the sky when the dawn was coming.The people and all living things sufferred disaster.The 10 suns just liked 10 globes with fire.The heat that they gave out baked the earth.The forests caught fire.Many animals died

from fire.And other animals that didn’t die from fire looked for food distractedly.Rivers and seas dried up.All fishes died.Many people and animals died of thirst, crops and fruits died away.And the food for people and animals cutted off.Some people who went out to look for food died of the high heat.People struggled in the fire ocean for survival.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young and handsome hero called HouYi.He was a markmanship.His every shot didi execution in battle.He saw the people who was living in the suffering.So he decided to help them shot another 9 suns.HouYi climbed over 99 mountains, stepped over 99 rivers and crossed over 99 gorages.It was a ocean on the foot of a mountain.HouYi opened a million pounds force crossbouw and a thousands catties heavy arrow.He aimed at the burning sun in the sky.And then the first sun was shot down.That’s all ,he shot 9 suns.The 9 suns which be shot couldn’t survive.They died one after another.Their bright and heat died away one after another.The sky became darker and darker.Finally it left the only sun.However, the only sun felt frightened.He hided behind the ocean quickly.There was no sun in the sky.The world became dark.People couldn’t survive.So they asked for the emperor of heaven to let the sun out.At the second day, the sun came from the blue.From then on, people lived a happy life.HouYi was made the heavenly general because of the contribution that he saved all people.Finally he married Change.They lived happily.The oidipous’s story:Laius ever robbed the king Pelops and his son Chrysippus in his young.So he suffered the curse that when his sonoidipous was born he woule be killed by his son.So in order to avoid the curse.Laius pricked the baby’s ankle and then throwed in the wild to let him wait for death.But the herdsman who got the assignment was relented.He sanded him to king of Corinth Polybus secretly.They regarded him as their natural son and brought him up.When oidipous growed, he knowed the curse that he would kill his father and marry his mother.He left Corinth and vowed he would never come back when he did not know Corinth’s king and queen is not his natural mother and father.He roved in the neighbouring of Thebes.He happened clash with some strangers in the fork.He killed people with careless, inculding his natural father.At that time Thebes was in trouble by the Sphinx.He woule catch every passer-by to answer his question.If people couldn’t answer his question he would eat the person.In order to escape Sphinx,Thebes announced that the one who could answer the question and save the country , he would succeed the kingship and married widow Jocasta.Finally oidipous answered Sphinx’s question and save the country.He succeed kingship and married his natural mother.They born two daughters and two sons.Later,the country controled by oidipous happened disaster one after another.The king asked the god the reason.Tiresias asked him he was the son of Laius.Finally he still

suffered the fate that he woule kill his father and marry his mother.The sad oidipous blinded his eyes.We can find that in China and Greek’ tale heroes can be ordinary persons or fairy.And from HouYi and oidipous we can see that they are hero and they are both brave.They all have strong responsibility,when they saw people was in trouble.They saved people.They were both respected by people.They have ability.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China and Greek’ tale.In China’ s tale the ordinary hero finally would become fairy,such as HouYi..He became the the heavenly general.He beame fairy from ordinary person.But oidipous just became a king.It can be seen that in China tale hero can become fairy but in Greek tale hero can be aspected but can’t become fairy.In Greek tale, the fairy and ordinary person are trenchant.And in most China’s tale,the hero will have a happy end.HouYi got the honour and married a beautiful wife.He lived happily.But in Greek’s tale ,the hero will have a sad end.Though oidipous got the kingship and marry,but finally he found he killed his father and married his mother,how sad.In the Greek’s tale,the hero most with the shadow of fatalism just like oidipous with the curse but finally he still couldn’t avoid the fatalism.And in China’ tale ,there are little fatalism.China and Greek are both old and famous nation.Their tale hero’s character respect east nation and west nation’ character.It makes sense to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篇7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研究者从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 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之间的交际, 即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三个基本目的[1]。其一, 培养人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 通过跨文化研究找出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 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从而客观地把握彼此文化的特性。在对跨文化差异的研究过程中, 也应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 从而在跨文化差异研究中做到有的放矢。其二, 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规模的扩大以及中国经济在最近二三十年的飞速发展, 出国深造与旅游的人愈来愈多, 而这些人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不可避免地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其三, 培养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的适应性。人们在与异域文化初次接触时, 往往因受文化冲击 (culture shock) 的影响, 产生某种不适应。在该情况下, 如若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延续,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饮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在跨文化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饮食文化可谓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占据不可磨灭的地位。中国饮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饮食风格。中国饮食文化以其独有的风格俨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 一些西方国家因其经济文化繁荣, 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 跟随移民一同而去的饮食习俗对这些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西方国家吸收了各国移民饮食文化的精华, 结合本国的饮食习俗, 形成了自己国家的饮食文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因此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对研究中西文化差异, 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2 文献回顾

尽管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存在历史也不过50年而已, 但中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杰出贡献。以下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尤其在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研究方面, 做出贡献的部分中外学者。

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跨文化的书, 比如《无声的语言》、《隐藏的空间》、《超越文化》。他的很多理论, 如“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时间的单一性和和时间的多样性”等对本文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在“Food and Culture in America” (Pamela and Kathryn, 1998) 一书中, 作者介绍了美国人及来自其他国家移民的饮食及饮食习惯。书中第九章对中国食物及中国人饮食习惯也作了介绍。

Chang, K.C在“Food in Chinese Culture”一书中, 讨论了中国饮食习惯的历史。书中一些观点和见解是很有趣和带有启发性的。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 提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宴会礼仪方面存在的差异。

另外, 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中讨论了非语言交际中的饮食文化。

如上面所提及的, 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做出了研究, 但对饮食文化差异作对比研究的学者很少。一些学者虽对此作了一些研究, 但都没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 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的关注。

3 文章主体

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 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底蕴中, 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 技术的高超, 菜式的多样, 造型的精致, 的确令人惊叹。而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 吸引了各国的移民, 因此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人类的饮食生活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由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在饮食结构、餐饮习惯及饮食营养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 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思维方式等。以下内容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菜品命名等方面跨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并揭示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3.1 饮食观念存在差异

3.1.1“泛食主义”与“食 (实) 用主义”

中国文化有一种“泛食主义”的文化现象, 就是把与“吃”无关的许多东西都看得与“吃”有关。中国的节日都与“吃”有关。 (有人把中国文化也叫做“吃”文化) 。吃饭可以谈政治、 (例如鸿门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谈生意、谈文学艺术等。有道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举杯换盏欲断魂, 借问公章何处盖, 众人遥指杏花村”。我们的汉语言中也体现了泛食主义的文化现象。如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2], 易中天先生对此种文化现象有着极为生动有趣的描述:“……如把人称为‘口’, 把职业称为‘饭碗’, 思索叫‘咀嚼’, 体验叫‘品味’, 嫉妒叫‘吃醋’, 幸福叫‘陶醉’, 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 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 学风浮躁叫‘浅尝辄止’, 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 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 深知熟记叫‘烂熟于胸’, 学习知识叫‘汲取营养’, 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此外, 如‘吃苦’、‘吃亏’、‘吃不消’、‘吃得开’、‘吃里扒外’、‘吃不了兜着走’、‘不吃那一套’, 以及‘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秀色可餐’、‘食古不化’等等, 都是见惯不怪的说法……”。

与中国饮食观念不同, 西方饮食则更为理性, 更讲究科学, 更追求健康。在饮食中, 西方人强调饮食的营养成分与价值, 很少关注食物的色香味。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碳水化合物等等才是西方人饮食中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追求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 营养成分能否被人体充分吸收。即便饮食味同嚼蜡、千篇一律, 西方人也会像享受美食一般将其吃下。西方饮食讲究营养, 很少或几乎不会把饮食和精神享受两者结合在一起。饮食上表现出很强的实用主义与功利性。西方民众普遍认为, 饮食仅仅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手段。从交际方面而言, 饮食及宴请活动在西方起的作用仅仅是答谢、庆祝或赢得客户的一种手段[3]171。因此不难发现, 饮食在西方人生活中虽固然重要, 但就其文化意义而言, 西方国家仅仅是进行简单交流、交际, 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圣神使命, 更谈不上是“众礼之源”。

3.1.2“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

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Clyde Kluckhohn认为, 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4]165。”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 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 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 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 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而西方流行的是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自助餐却打破了围坐欢饮的格局, 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 这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驰的。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出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3.2 宴会礼仪存在差异

虽然中西方都讲究宴会礼仪,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 最终导致中西方宴会礼仪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宴会礼仪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

3.2.1 饮食餐具存在差异:“筷子”与“刀叉”

对世界观方面的研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世界观指的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 包括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世界,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概念。仅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西方文化认为, 人是自然的主宰, 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使其为我所用。与之相反, 中国文化则认为, 人与自然应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人类对自然不能加以改造, 只能适应自然, 利用自然的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中西方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同观点在中西方宴会上有明显体现,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 即中西方人使用的饮食餐具截然不同。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 西方人则习惯使用刀叉。饮食餐具的不同绝非偶然现象, 而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 固本守己。这是因为以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 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 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而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 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 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 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 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 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中西方两种近乎相反的世界观反映在饮食中非常自然地就体现在了对餐具的选择及对食物的食用方式上。中国人使用筷子温文尔雅, 极少出现一些不雅动作, 对待食物也是相当温柔。相反, 西方人使用刀叉时风度尽失, 给人一种残忍印象, 对食物进行赤裸裸地践踏。虽然肉类对中国人也有极大的吸引力, 但中国人在食肉时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表现得血淋淋, 相反却表现得极为含蓄。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家和社会学家罗兰·巴尔特 (Roland Barthes) 对筷子也有其独到见解, 他认为筷子不像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戳, 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 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5]74。

3.2.2 出席宴会时间存在差异:“迟到”与`“准时”

“准时”似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 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得华·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 即“时间的单一性” (Monochronic-time或M-time) 和“时间的多样化” (Polychronictime或P-time) [6]92。时间单一性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严格遵守日程安排, 该干这个事情的时间必须用来干什么这个事情;持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没有安排日程的习惯, 做事情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霍尔还认为单一性时间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 多样化时间则是亚非拉地区的时间模式[6]92-93。在他看来, 时间犹如商品, 可以买卖、节省、花费、浪费、丢失、弥补和测算[7]142。因此, 在参加宴会时, 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中西方人在出席时间上的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中国宴会中, 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客人更倾向于“迟到”。对此, 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 往往会为准时到达的客人安排一些其他节目来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 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中, 正式的宴会要求参会者准时到达, 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礼貌, 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极大不尊重[8]。

3.2.3 席位安排存在差异:“男尊女卑”与“女士优先”

中西方在男女宾客位置的安排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在中国, 尤其是在古代, 正式宴席女性是不允许参加的,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是相吻合的。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甚至说:“始自原始时代, 中国人的血液中, 妇女就没有占据过应有的地位[9]201”。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虽然现在中国女性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但当“尊老”原则和“女士优先”原则发生碰撞时, 中国人选择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与此相反, “女士优先”在西方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 是社交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妇女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 尊重妇女的礼节在西方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

3.2.4 菜品命名方式存在差异

中餐讲究“作”, 西餐注重“吃”, 中菜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注重表情、联想功能, 寓情、寓意, 便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除少量大众化菜肴以原料直接命名外, 相当一部分菜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如“麻婆豆腐”, “叫花鸡”, “东坡肘子”, “宫爆鸡丁”, “贵妃鸡翅”, “佛跳墙”, “大救驾”等等都是其中经典的例子。这些菜名中包含了中国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与之相比, 西菜命名则直截了当, 往往一目了然, 突出原料, 极少使用类似中菜命名的修辞手段, 虽少了艺术性, 但多了实用性。以全球大型连锁快餐集团麦当劳为例, 其店中所卖汉堡包、炸薯条、麦乐鸡、麦辣鸡翅为例, 这些食品的命名都是采用原材料与烹饪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4 结束语

研究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饮食特点, 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饮食特征, 以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汲取一切先进的观念, 摒弃我们文化中的糟粕, 改善和提高我们的饮食品质。中国饮食应积极吸取西方饮食中合理一面, 做到饮食结构合理, 营养搭配均衡。西方饮食也应积极采纳中国饮食独具特色的一面, 做到饮食时温文尔雅, 菜单命名独具匠心。因此, 借助于这种总结和研究, 我们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传统, 使之不断得到更新与发展。综上所述, 中西方饮食方面存在的差异, 均可追溯到文化根源。当然, 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会逐渐缩小。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在今后人们生活中必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和生活习俗, 在交际过程中, 充分了解对方, 尊重对方的习俗, 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摘要:饮食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占据第一需要的地位,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出现不同, 并且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该文着重分析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菜品命名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 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阐明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篇8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文化的载体,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一直强调目标语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天的外语教学应该不仅要教学生目标语文化,更是要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在相关专业知识板块课程设置中明确要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教学要求(三)中,大纲提出了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 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大纲为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提供了直接依据。

杨自检先生[3]提出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变异性的双重品格,它既要自我保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自我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有效的交流,在于知己知彼,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改善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失语症”[4]现象,让学生不仅知“彼之文化”而且知“己之文化”,学会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当务之急。陈智淦、王育峰[5]认为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国情怀。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接触西方文化,看西方电影,听英语广播,容易造成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盲目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怀疑,容易处于精神西化,人格东方化,信仰缺失的夹缝之中,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已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许多学者也纷纷撰文对这门课的教学提出建议,如翟颖璐[6]提出对比教学和任务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马涛[7]提出的课堂讲授和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任海燕、曹波[8]提出的“阅读、讨论、写作”三位一体,以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授模式。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课程具有它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还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起到传播中国文化,充当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有鉴于此,浙师大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团队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

一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法的意义与原则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研究政治、历史、哲学、宗教、艺术、风俗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对比在我国开始和语言学习相结合,主要研究跨文化交际,翻译学和英汉双语词典编纂领域。同时在实践领域,中西文化对比也开始较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教学中的使用,在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法具有以下三点意义。

首先,在21世纪多元文化共存共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比学习有利于中国文化与时代接轨。学生在文化对比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明晰中西文化各自的精髓及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理性的文化观。

其次,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家巴特森[9]认为人类交际产生于对差异的观察,而差异是通过比较才得以察觉的,只有在发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交流的渴望。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中西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国文化在中西交流过程中得到传播。

最后,罗选民[10]认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从不同文化系统的差异中揭示出人类文化发展的个性。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本质与特性,滋生出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强化民族认同。

在中西文化对比中选择正确的对比原则是对比的首要前提。西方学术界部分人在对比时奉行欧洲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标准,以中国文化为陪衬,通过过分强调中西文化差异,来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贬低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出西方民主富强,中国愚昧落后,西方文明应该同化改造东方文明的侵略主义思想结论。而在我国也有人在对比中以盲目的“民族自豪感”为立足点,在对比过程中夜郎自大,奉行处处体现民族优越感的对比原则。这两种对比原则都是片面的,非理性的,不应该提倡的。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中使用中西文化对比首先应该坚持客观,理性的原则。杨自俭先生[11]提出在中西文化对比时应以人类共有的文化范畴和命题作尺度,看看它们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如何,是如何建构的,在比较中找出二者的共性和异性,分出优劣,以便取长补短,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这种立足于第三方(人类共有的范畴和命题)的对比方式可以摈弃对比中片面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对比教学中借鉴。

二 从显性对比到隐性对比的教学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于2010 年开始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该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根据此门课程的特点,中西文化对比教学主要分为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对比教学的主体阶段,主要是以中西文化共有的范畴对比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异性,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让学生把握中西文化交流契机,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国文化,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伸,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为学生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自主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创造条件。

(一)显性对比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中西方共有话题来对比中西文化在各个层面的异性与共性,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一阶段的对比是一般意义上的,常态的,发生在课堂上的显性对比。

中西文化可对比的范畴非常广泛,在教学中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话题,也可在自己对中国文化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自行选择。话题的选择要坚持趣味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不仅要给学生教授中国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性的文化观,教会学生探索中国文化精髓的方法。如“饮食文化”这一话题,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课前查找到了大量的中西菜肴,中国茶文化,西方咖啡文化,中西餐桌礼仪以及中西价值观,哲学观和中西饮食文化关系的资料,翻译整理后E-MAIL给老师,教师按照中西“代表饮食”,中西价值观与中西饮食文化关系,中西饮食文化异同对比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互动,随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从中西饮食文化对比学习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些关于中国饮食的英语表达方法和中国饮食习惯的知识,而是了解到中国是“重味”感性的饮食观,而西方则是“重用途”理性的饮食观;中国饮食文化坚持“人本主义”而西方饮食文化坚持“物本主义”,了解到了中西思维观念和哲学态度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影响,因此学生从表层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到了深层文化的探究与思考,通过这种对比更提高了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欲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可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文化观和浓厚的民族情怀。

(二)隐性对比阶段

学生在多年的外语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还会不断的输入,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通过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学生有能力且愿意在课堂外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开展有效跨文化交际,是没有体现在课堂上的,隐性的对比。

在这一阶段,浙师大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团队研讨开发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汉字解析环节。文字是人思维的外化,同时又反过来内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积累,几乎可以从中找寻出中国人所有的特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世界观的体现。解析汉字就是解析中国人的深层认识、思维特点及其性格特征,通过解析汉字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二是本土文化发掘环节。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国文化课堂上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传播家乡文化的使者,更进一步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主动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这两个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负责组织,引导和适度评价。汉字解析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合作完成3个自选汉字的解析,这一环节的学习后学生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也从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一个组的同学在对“舒”字追根溯源后,给出的最终理解是:“舍”and“予”mean dedicating oneself and giving to others, so in Chinese peoples view, only a person who is selfless to give, can he get comfort in his heart(舍和予的意思是奉献自己,给予他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一个人无私奉献时才能获得内心的舒展)。显然,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这种学习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是给了学生精神上的引领。在本土文化发掘环节,学生被要求制作8分钟的PPT来介绍自己的家乡文化。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选择话题,查资料,翻译,制作PPT,讲述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学会了自己家乡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增强了家乡文化自豪感,同时在相互交流间对其它地域的特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是本土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汉字解析,本土文化发掘两个环节来深化民族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沉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在第一阶段掌握的中西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中和跨文化交际中自发展开理性的对比,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和弘扬中国文化。

总之,专门教育固属重要,但专门教育必须建筑在良好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才不至于发生流弊。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于,真正理解教育的本来含义,实行通识教育[12]。“通识”更强调人的全面素质,它是“教育艺术的一个原理”,即:“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13]。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卓有成效,培养出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外语人才。目前我国以实用主义,技能主义为主导功利化的外语教育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的复兴是众望所归,中国文化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应该首当其冲。而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课既不同于语言类课程又不同于其它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的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填鸭似的教给学生一堆的文化知识和英语表达方式,学生学后就忘,甚至由于繁琐的记忆而产生厌恶情绪,根本无法达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从显性对比到隐性对比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性的文化视角,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使学生在对比中寻求跨文化交际的可能,让学生即具备了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又加深从内心产生传播的愿望。然而,目前由于院系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还不能满足这门课程发展的需要,本文的研究也还缺乏广度,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寻求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给这门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35-13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自俭.关于建立对比文化学的构想[J].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610-621.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们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陈智淦,王育峰.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50-55.

[6]翟颖璐.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2(13):145-146

[7]马涛.对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282

[8]任海燕,曹波.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115-118

[9]Basteson, G. and M. C. Bateson. 1987. Angels Fear. New

York: Macmillan

[10]罗选民.论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左飚·冲突 互补 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81-87.

[11]杨自俭.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几点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55-57.

[12]邹小华.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扰与道德教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下一篇:第三季度平安工地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