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精选5篇)
在文化中,价值观是根本,怎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习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这么讲?习总书记阐述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就是源于中华文化”;所以“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核心价值观同道德联系起来,就使隐藏在人们认识和行为选择背后的抽象的价值观的落实有了“抓手”。习总书记讲,“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道德是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一个人只有修好了德行,价值观就有了外在的体现。习总书记引用古语说:“‘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他强调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最好的揭示和继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用道德来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是最丰富的。正如习总书记讲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孙中山先生也曾经指出过:“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大的单位、一个大的团体也是这样。春秋时代叔孙豹所论的“三不朽”中,“立德”被排在首位;“立言”、“立功”也只有弥漫着“德性”的光环、贯穿着道德的境界,才能更恒久、更长远。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Sapir 99-100) , "Idiom is a phrase, construction or expression that is recognized as a unit in the usage of a given language and either differs from the usual syntactic patterns or has a meaning that differs from the literal meaning of its parts taken together".The definition shows that idioms are a number of words which, put together, mean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individual words of the idioms when they are alone.
2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Idioms Origins
2.1 Different living circumstance
Environment including geographical position, climate, ecological condition is something that plays contributor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2.1.1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People who live along seacoast and whose livelihood is dependent on the sea will have idioms about water, sailing, island and fish.For example, we speak in Chinese挥金如土, but we should render it into English as"spend money like water".There are a lot of English idioms about ship, water and fish:"as close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 , "sail under false colors" (欺世盗名) .
On the other hand, the Han People live on land, they belong to an agrarian society that plac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t the top of the national agenda,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farm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accumulated large numbers of farmers'idioms, like二人同心, 黄土变金 (When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even clay may be changed into gold) , 上无片瓦, 下无寸土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
2.1.2 Climate
Britain is located in western hemisphere, with North Temperate Zone and marine climate, so"west wind"is the symbol of spring.So Britain abounds in rain can be proved in some idioms concerning rain:"to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趁热打铁) "rainy day" (穷困时期) , "to rain or shine" (无论如何) , etc.
In Chinese culture, "east wind"is"the wind of spring"spring is warm and colorful, 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beginning of all lives.There are many idioms in China, which refer to spring:春暖花开 (in warm spring, all the blossoms are in ful bloom.) , 一年之计在于春 (the whole year's work consists in a good start in spring
2.2 Different historical allusion
Different countries possess different history cultur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llusion, myths, poems,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etc.
2.2.1 Historical events
Many Chinese idioms are from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are well-known by Chinese people.For instance,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be in an extremely nervous state in which one is frightened by the slightest sound) is from the defeat of Fu Jian's (苻坚) army a Feishui River during the East Jin Dynasty;卧薪尝胆 (to 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to undergo self-imposed hardships so as to strengthen one's resolve to wipe out a national humiliation) comes from The Historical Records Yue's State Emperor Gou Jian's Noble Family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English language has much less idioms from historica events than the Chinese languag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or example, "to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is from the defea of Napoleon at Waterloo in 1815, which means 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The idiom"Dunkirk evacuation" (敦刻尔克撤退) comes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originally meant the retreat o the English-French troops forced by the German.
2.2.2 Fables and mythologies
Most English allusions come from the Bible and the Greek Roman Myth.Let's take a glance at the following idioms:"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 which means the origin of all evils is also from Greek mythology and"Penelope's web" (铂涅罗铂的织物, 指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 Greek mythology, refers to work never ends.
Most of the following Chinese idioms are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works and ancient fables and fairy tales.They are vivid with profound meanings.For example:拔苗助长:try to help seeding grow by pulling them---spoil things by undue haste;囫囵吞枣:swallow a date wholly without chewing or tasting it---uncritical acceptance without real comprehension of what one reads or studies.
2.2.3 Literary works
In English literature, Shakespeare plays a very importan role;his dramas are the major source of this kind:"applaud one to the echo" (掌声雷动) , "die in harness" (因公殉职) , come from Macbeth;"to claim one's pound of flesh" (割某人的一磅肉) are fro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Chinese idioms like精卫填海 (the mythical bird trying to fil up the sea with pebbles, a person with strong will) and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too much cunning in plotting and scheming is the cause of her own undoing are from《山海经》and《红楼梦》
2.3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beliefs
China is a multi-religious country, and Buddhism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in Chinese culture.The large number of words and idioms derived from Buddhism i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 its influence, such as半路出家 (switch to a new trade withou solid foundation)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A butcher becomes a Buddha the moment he drops his cleaver---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he gives up evil) .
In contrast to the Chinese, most of the westerners are Christians, who believe that the world was created by God, and tha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rranged and disposed of according to God's will.Therefore, numerous idioms have come into people's colloquial speech:"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 "old Adam" (本性的罪恶) .
2.4 Different traditions and custom
Culture is long acquired from customs and habits.These customs and habit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way of living of a certain speech community and they are mirrored in the habitua speaking of the language.
2.4.1 Food and cooking
Food is one of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are reflected in English idioms.Bread and butter are usual kind of food in daily meals."to earn one a bread"means"to make a living"."To 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 may"to 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is used to mean"to obtain an comfortable living".
In China, most of the areas especially the south grow rice so many idioms have to do with rice: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He who takes charge knows the responsibility) .
2.4.2 Animals
English people have a high opinion of the dog and think a dog to be a faithful friend, thus there are many canine idioms in English, most of which have a commendatory sense such as"clever dog"---clever boy or clever guy;"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to help a person in trouble.
However, In China, people often despise such an animal therefore, a dog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 derogatory sense:狗血喷头 (a torrent of abuse) , 狗眼看人低 (be damned snobbish) .
Another case in this point is dragon.Chinese people admire and worship this imagined animal.It is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But in English, when seeing this word in English, people always think of cruelty, devilishness and viciousness.But Chinese idioms such as望子成龙, 龙子龙孙, 龙凤呈祥express Chinese people's appreciation and love to dragon.
3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lively, 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 examples of idioms to help us underst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In the cours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we are supposed to master the language and the habitual pattern of thinking as we do in our native language.We are encouraged to g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 the foreign language better and also understand our native language better through contrast.It can help us to get rid of the big barrier to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
参考文献
[1] Sapir, Edward.Language[M].New York:Harcout, Brace, 1921.
[2] Smith, Logn P. Words and Idioms[M].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 1943.
[3] 江瑞.从文化视角看英汉习语的差异[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2 (3) :110.
[4] 朱丽玲.从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看民族文化差异[J].益阳师 专学报, 2000, 1 (21) :99.
[5] 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 陶三琴.中英习语对比[D].苏州大学, 2002:23.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 E. 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着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四、结语
摘要:饮食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价值取向。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有着天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而不同的饮食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
关键字:饮食文化 中西方 差异 价值观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在黄土地上崛起的民族,千百年来,翻腾的黄河和肥沃的土地供养了亿万炎黄子孙,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耕种和捕猎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饮食文化,并在一代代人的学习和传承中将其保留并发展了下来。饮食文化是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距离神州大地千万里之远的西方世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由于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西方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主要是以放牧、打猎为主的游牧民族。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中以动物性食品为主,这一点从根本上与中国人以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完全不同。而这些饮食文化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中西方文明,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中西方的价值观。
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食材、口味、烹饪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一定程度的差异。也正是有了这些差异,饮食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思想与观念,而不同的思想与观念又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总体可以从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礼仪和饮食方式这四个方面来讨论,并通过这四方面的论述来阐明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点。
首先,从饮食观念上来看,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中国菜肴极其重视“味”,其次才是“色”与“香”。所以中国的厨师都善于应用各种调味料,对菜肴的味道的把握有着极高的水平和自我要求。这一特点在川菜和湘菜这两个菜系中尤为突出。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从中餐追求“味”和西餐重视“营养”这一差异可以看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的更多的是对美和愉悦的追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对美性的向往。而西方饮食文化则从理性出发,坚持食物的营养大于一切,偏爱食物的原汁原味,这充分表现出西方人价值观中爱科学、重理性的精神。
其次,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国土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饮食来源丰富。但也正因为地域广阔,不同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饮食结构,但总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性食物还是占据了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大部分,这一点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是相同的。在中国古老而漫长的历史中,谷物作为主食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作为受赠者的我们,也对这种谷物产生天然的感情。正是这种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使得“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在古老的中国一直经久不衰。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从古至今,大多数中国人都向往和平、无争和安定的生活,这种情感也逐渐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扎根下来,并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的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民族,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这种通过饮食文化衍生出来的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及推崇使得中国人天生就有着与人友好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这也是中华文明的立世的旗帜。然而,在西方世界,由于自然气候等地理条件的不同,西方人在历史演进中产生了不同于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前者使得人们在饮食结构中更偏向于动物性食品为主,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西方人探险与征服自然的性格特点。这两种文明可以说直接影响了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在西方人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是牛奶面包和肉类食物,他们对动物性食品的依赖如同中国人离不开五谷杂粮一样。然而这种饮食结构上对动物性食品的高程度依赖使得西方人不得不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生存再去寻找资源的根源所在。而这便激发了西方人传统价值观里征服自然的思想。西方人认为人高于自然,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创造改变自然,从而获得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这种从饮食文化里反射出来的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在西方人的价值观里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根深蒂固,成为西方文明的鲜明旗帜。
从饮食结构的差异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的价值观不同,前者是与谷物为伴,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后者则是崇尚食肉者的竞争文化,宣扬征服自然的精神。
再次,从饮食方式上看,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不同餐具的使用。
很明显,选择不同的餐具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中西方不同价值取向的反映。根据克拉克洪的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文化取向:(1)认为人类屈服于自然;(2)认为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3)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这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使用筷子的人们因为没有刺、戳的不文雅行为而显得比较优雅、有教养,他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也显得文雅、温和。著名的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曾经谈到筷子的使用,他说,筷子不像刀叉被用来切、刺或戳食物,因此食物不再是人类暴力下的牺牲品而变成了人们通过筷子和谐传递的物质。事实上,在这种意义上,筷子已经成为人与食物之间文雅的媒介,而且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从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筷子我们便可以知道中国是奉行第二种价值取向的国家。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中国人行事时力求与自然平衡,尽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强烈反对并尽量避免攻击或侵略。
克拉克洪的第三种价值取向在许多西方国家得以体现,在这些国家,人们相信自然界是要被人类控制、驯化和征服的。由于生态或历史的原因,许多西方国家的祖先靠打猎为生。肉就成了人们的基本食物来源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为了在严峻、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人们必须擅长狩猎即使用如刀、叉、剑、矛等武器与动物搏斗或杀死动物,这就导致了他们侵略与冒险的性情。与筷子相比,刀叉代表着暴力、残忍和对食物的毫不掩饰的毁坏。事实上,西方国家的饮食方式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从对餐具的不同选择可以折射出两种文明的不同价值观,即中华文明的重和谐尚儒雅的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冒险与征服的精神。
Abstract: It is a fact that the diet cultur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culture for the reason that it influences both our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To some extent,the diet culture can reflect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history and values of a nation.Due to so many differences exist in die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their values are very different form each other.Key words: diet cul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ulture differences values 参考文献:
杜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英)罗伯茨(Roberts,J.A.G.).《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
《中外饮食文化》 隗静秋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 蔡德贵 世界知识出版社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 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 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1) 习语是特定的民族在其特有文化中经过历史的熔炼形成的语言精华, 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习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 了解中英习语形成的历史原因, 背后的文化内涵, 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用好中英习语, 翻译好习语。
2 中英习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正如习语的概念中所陈述:习语是文化的载体,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似明镜, 反映民族的特征。中英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 有着明显的东西方差异;汉语和英语也是两个很不相同的语言体系, 无论是在拼写和发音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中英习语也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笔者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三个范畴来探讨中英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对中英习语形成产生的影响。
2.1 物质文化
2.1.1 地理环境
由于中英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 使部分中英习语的产生平台存在差异。中国是以一个内陆为主的国家, 虽有绵长的海岸线, 但是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生活在内地, 在山区, 在高原, 就算是战争也多为国内战争或远距离的马背上的征战。辽阔的地域, 多样的生活环境, 让人们在总结习语时更多使用地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字眼, 如:跋山涉水, 挥金如土, 寿比南山, 一马平川等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发达的渔业和航海业为“日不落帝国”的美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 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语在英语习语中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如:half sea over酩酊大醉;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Fish begins to stink with its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2.1.2 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 汉语习语中出现了许多与农业有关的成语和谚语, 如:瓜熟蒂落、枯木逢春、拔苗助长、斩草除根、瑞雪兆丰年等。在农耕中帮助了人们的动植物, 甚至天气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闻鸡起舞;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英国人善渔善航海, 少农耕, 因此在英语习语中基本没有和农耕相关的词汇, 多为大海, 捕鱼类的词汇, 如:plain/smooth sailing一帆风顺;trim the sails随风转舵;drink like a fish一饮而尽,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 (意指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在英国, 夜生活非常流行, 人们不会早起, 不会像中国人“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因此早起的习语很少见。Dressed to the nines打扮得令人倾倒 (晚会一般九点开始, 为晚会盛装出席) 。
2.2 制度文化
2.2.1 动物
中国为农耕国家, 一切与农耕相关, 与农民生活相关的动物在习语中有着一席之地。如, 耕地的牛, 在中国人眼中牛是勤苦工作的象征, 是老实肯干的象征, 是憨厚可信任的象征:力大如牛, 甘为孺子牛, 汗牛充栋。报晓, 生蛋的鸡:公鸡报晓, 闻鸡起舞, 鸡鸣犬吠。
神秘而令人敬仰的龙:真龙天子, 卧虎藏龙,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等。
在英国, 人们不用耕地, 牛不是主要生产力, 所以, 同样是“力大如牛”这样的表达, 在英文中, 代表的动物则是马, as strong as a horse。马在英国非常重要, 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骑马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与马相关的习语非常多:work like a horse辛苦的干活;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be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clothes horse爱打扮, 赶时髦的人,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不但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而且有的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牛, ox, 在英语中涉及的不多, ox-eyed形容眼睛大的人;The black ox has trod on sb’s foot表示灾祸已降临到某人头上。鸡, cock, 在英语中指首领, 头目, 神气十足的人, 常见的习语有:cock of the walk支配别人的人;live like fighting cock生活很好, 尤指吃得好;cock-andbull story荒诞的故事, 无稽之谈。龙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 中文习语中与龙相关的多为褒义, 但在英语中, 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 且多为贬义: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蝙蝠 (bat) 在汉语中因“蝠”与“福”同音, 代表吉祥、幸福。而在英语中bat是一种瞎眼、丑陋、凶恶的动物。人们迷信bat与巫婆有关, 认为bat是闯入私宅象征死亡的凶兆:as blind as a bat眼力不行, have bats in the belfry思想古怪, be bats发疯等。在中国文化里喜鹊 (magpie) 是吉祥之鸟, 报喜之鸟, “喜鹊登枝好事到”。但在英语中magpie却是一种叫声呱噪, 爱往巢里叼乱七八糟东西的鸟, 常用来指饶舌或喜欢收藏破烂、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实际是有“爱嚼舌、传播小道消息”的内涵”。
2.2.2 植物
中国崇尚礼仪, 泱泱大国, 礼仪之邦;翩翩风度, 君子之仪。梅兰竹菊用来比喻人们的品德高尚, 性格正直坚强, 行为光明磊落, 人格坦坦荡荡。梅妻鹤子、踏雪寻梅、兰心蕙质、竹报平安、胸有成竹、秋菊傲霜等。英国地区不产竹, 英语中bamboo一词也是源自马来语, 英语中就鲜有和竹子有关的习语。雨后春笋这样的表达在英语中是这样完成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 反映了各自的生态特征。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出自“黑莓遍地, 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 (2) 玫瑰花是英国人的心头好, 历史上有著名的红白玫瑰之战the Wars of the Roses;roses all the way诸事顺利;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无刺的玫瑰;世上没有完全的幸福;有乐必有苦;a bed of roses, 非常适合的工作, 安逸的生活。由此可见, 简单的一两株植物往往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其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极为丰富, 往往无法在翻译中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2.2.3 食物
中国物产丰富, 食物种类多, 可食用的东西不胜枚举。从常用的习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文里关于食物的成语覆盖面从谷物到动物, 从水果到海鲜, 比如:桂酒椒浆、五谷丰登、酒池肉林、膏梁锦绣、蕉叶覆鹿、望梅止渴, 不可谓不博大精深。
在英语文化中, 英国人的食物比较单一。他们喜食土豆, 把土豆当作主食。根据土豆的形状, Jacket Potato皮夹克土豆;根据土豆的制作方式, Mash potato烤土豆;土豆泥;根据土豆的外形, 引申出了couch potato窝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的人;根据土豆的特性hot potato难题、棘手的问题、难以应付的局面或人, 它的意思是说热的土豆固然好吃, 但它会烫手, 一旦烫手, 你会想法子马上甩掉它。Small potato则用来比喻小人物或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当然, 英国人还有其他食物, 比如:as cool as a cucumber极其冷静, full of beans精力旺盛;活泼欢乐的, not worth a hill of beans一个人一钱不值, bean brain白痴, 笨蛋。
2.3 精神文化
2.3.1 宗教信仰
佛教和道教对汉语文化有着重大影响。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 对整个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佛、道、儒的结合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 汉语中的不少习语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有关。如“五体投地”原为佛教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 后表示人们对人或事心悦诚服;“心心相印”源自佛教禅宗, 前心指“佛心”, 后心指“人心”, 指以佛心印证众生之心, 后表示人与人之间情投意合, 尤指情侣;此外还有“借花献佛、流芳百世、立地成佛、大慈大悲、醍醐灌顶、舌绽莲花、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等等, 可见佛教文化对中文习语影响深远。“灵丹妙药、仙风道骨、脱胎换骨、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无中生有、天长地久”等成语则来自道教。在儒家思想的习语中, 人们熟知的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否极泰来、盛极必衰。”
3 结束语
虽然英汉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 但是中英人民毕竟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人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有其共性, 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认识经验也有共通之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也有着星星点点的相同。因此在中英习语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表达。例如, 在古代, 因科学的不发达, 神话传说故事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精神支柱和知识来源。两个民族的人民都把“心脏” (heart) 看做是人灵魂、思维、情感的中枢, 大量与“心脏”相关的习语由此产生。with a hard heart (心情沉重) 、heart and soul (全心全意) 、heart to heart (心心相印) 。
此外, 相似的劳动经历也使中英人民得出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验: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穿石) ;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mov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似双鸟在林)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就连“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中国人民耳熟能详, 老幼皆知的道理在英文中也有着相似的表达: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因此, 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的探究, 不仅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所赋予的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还对于激发双方学习对方的语言的兴趣和跨文化交际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新政.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 2010, 31 (2) .
[2]赵朝永.英语习语源来如此.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3]冯野凌.浅谈语音室相关的中英习语及其文化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 2011 (5) .
[4]李静.英汉饮食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推荐阅读: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0-05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06-01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12-03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2-10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09-11
口译习语谚语10-01
谚语习语翻译12-08
从中国梦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