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精选11篇)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篇1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陈珊:*** QQ364599618关键词:中美教育课程文化创新培养

内容摘要:在这次“天元区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中零距离接触和感受到美方教师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英语的课堂活动,亲身体验纯美式课堂,直观了解美式教育的特色所在。“愉快学习、创新培养、关注健康幸福成长”的美式教育理念与我们天元区教师正在经历的新一轮活力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次活动让我们可以不出国门在家门口直观感受到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以及相关的教育机制,在这样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中对比我们正在经历的活力教育课程改革很容易产生许多的感慨,而这些感慨经过反思沉淀之后或许就是一种学习收获,这些思考与发现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也将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惠及到我们的学生„„

正文:

2011年暑假里天元区教育局联合株洲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了“中美小学学科课程文化交流活动”。天元区100余名小学生15天内在11位美国教师带领下全方位领悟美国小学教育。此次活动的授课地点设在天元区北师大附小教室,美国老师将教室布局进行了许多改变——20个学生被分成4个小组,五张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教室前面摆放课桌的位置是学习区域,教室后面地上铺了垫子、摆放了许多课外书籍的位置是活动区域。老师要求学生们上课前都要先向自己的同桌、组内的同伴们问好。这次活动分三个年级:本地1、2年级学生学习美国小学的一年级课程;

3、4年级学习美国小学的三年级课程;

5、6年级学习美国小学的四年级课程。教学按美国课程设置开课,主要课程有社会、科学、阅读、写作、艺术、音乐、体育。教案、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具都由美方教师提供。美方教师担任各班的班主任,各班以美方教师名字命名。美国教师授课时,由一名中方助教或中方学科老师协助完成授课任务。教学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英语的课堂活动,让中方教育者、家长和孩子们亲身体验纯美式课堂,直观了解美式教育的特色所在。

这次活动不仅安排了我们这些参与活动的天元区一线教师进入到美方老师的课堂听课学习,还安排了中美双方专业教育人士零距离课程文化交流互动的活动——举办学术讲座、教学研讨交流会、观看两国小学生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比较和探讨中美双方教育教学方式的异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取长补短。让我们不出国门就现场了解到美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美方教育人士也同样通过此次活动亲身体验到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感受一: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

在这次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美国情的不同造就了中美教育机制的差异,以及中美教师教育心态、教育理念的不同。曾赴美担任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易文老师告诉我们——她在美国任教3年,美国小学教育比较鼓励个体发展,允许差异化,没有下课铃声,老师觉得可以休息了,就休息,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是通过试卷来进行的,而是通过完成课题等模式。教师跪着给学生发课本、与学生交流,校长不再威严不是权威而只是名为老师们和学生们服务的学校工作者,校长、老师、学生总能那么自由和谐地“混”在一起说说笑笑、唱唱跳跳,这一些被我们中国媒体所报道的特别的教育现象在他们国家或许都不是什么新闻了。在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许多令我感到惊奇和诧异的教育现象,有惊喜有收获有羡慕,然而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面对着各项精细化的、等第森严的评价机制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又不免产生了些许无奈——有些东西想学学不来,有些东西学了用不上。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次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的确是给我们老师的一个福利,在这样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中对比我们正在实践的活力课堂教学让我产生许多思考与发现——

发现一:课堂的活跃,课余的秩序

美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自由快乐与随性是在参加这次体验活动之前就通过一些教育杂志、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所认识了,于是就片面地以为美国孩子好比是“野草”,言行举止都是自由涣散不讲秩序的,以为美国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是没有纪律要求的。从美方教师带来的视频资料中看到他们的学生课堂上的坐姿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学生的打扮允许自由个性甚至是稀奇古怪的,课间在走廊上他们的学生却总是规规矩矩的,总是能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课间一切集体活动都是那么的有秩序,食堂里、走道上、厕所外不管有多少学生在一起都能做到不抢不挤、谦和礼让、井然有序„„ 走进这次美国教师的课堂,看到他们带领我们中国的孩子们排队喝水、上厕所,总是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组织教育,从这些细节中我感受到美国教师对“内容”的关注多过于对“形式”的关注。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事无巨细”。学生一进校园,各种外表、行为规范无处不在。我们过多地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我们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我也从这一现象中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我们的学生训练得规规矩矩到了课间没有老师管理时学生会那么的喧闹无序了——孩子自由的天性总是需要释放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把孩子管教得愈发规矩课间孩子便会显得愈发的喧闹。而美国教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有的是舒展身心、表现自我的机会,孩子自由奔放的天性没有在课堂上受到任何束缚,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一个有点截然不同的中美教育现象。

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美教育视频交流时,Nolan校长说,“在1925年时,美国教育也被国人诟病,被认为没希望。经过改革后,以创新、质疑、自主、探究等为特色的建构活动式的教学得到普遍好评,成为了一种特色。中国的教育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自己原有的那些好的传统!” 我们授课的班级是四五十人的大班额,不能像美国教师那样太过放松对孩子们的课堂纪律要求,我们期待的学生思维的活跃,张弛有度的活跃。

发现二:师生的平等,快乐的教学

2011年7月12日,在北师大附小教学楼一楼中央的空地上,来此体验美国小学教育的孩子们正进行每日晨会。晨会上,每个班级的小孩子每人手拿一个彩色气球,在倒数声中,集体放手,欢呼着,看着气球冲到空中。然后,在10位外教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大声唱英文歌《The Small World》,在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对唱中,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临近中午时分,似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在外教Sam老师的班上,50多岁的Nolan校长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教材,双膝跪行到每个孩子的课桌前和孩子交流,并双手郑重地送上一本教材。为什么要跪着给孩子送书?Nolan校长说:“孩子在看到陌生的大人时,觉得太高,会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当我们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平行时,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最有效的。”这样一些教育现象让我感受到美国教师的师生平等观念是如此深刻,他们不是刻意地将师生平等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而好似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果没有经过课前的听课指导培训而茫然地走进美方教师的课堂我会看不懂他们好似有些散乱的课堂,不明白美国老师们到底想要在课堂上教授给孩子们什么,会错误地偏执地以为美方教师的课堂仅仅让学生有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凌乱的活跃的感官体验活动,没有具体知识的习得。虽然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也越来越强调知识的体验与运用,但我们课堂上的体验性学习的目的性总是很明确的。结果是——在我们的课堂下孩子们体验到的学习乐趣总是有限的,最终留下的只是知识的记忆碎片;美方教师的课堂中总是不漏痕迹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与现实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新的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让孩子在学

校中学到的知识受用终身。教师所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而是一种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分析问题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态度、观点与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态度与方式。

思考一:培养创新与打好基础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各州、郡甚至学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内容广但不深,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种类繁多,多达上百种,主要是依据学生升学、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去选择,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

比较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大一统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则,灵活与个性不够。目前我们施行的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地位相当突出,教学时数多,知识要求高,统一的课标,甚至是统一的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思考二:“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做太多的作业,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基本上不会鼓励和挖掘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反观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14时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即便是考试,老师也不会给学生排名次,学生们也从不在意谁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个孩子有某种特长,则会受到其它同学的羡慕和尊敬。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远远比那些书本上枯燥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抽象理论重要得多。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的立论之一,就是中国的学生常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拿金牌。但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打造”出结果来的,所谓的成绩,也只是集中在学科的解题技巧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和发明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只是局限在做题,解题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试想,如果我们把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戏的题海上,那么,他们勇于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篇2

中国相对安静、内向、保守, 他们是集体主义者, 奉行中庸之道, 而且极其重视“面子”、“名声”;而美国则往往外向、活泼、开放、直率, 是注重实际利益的个人主义者。

1.1直率与中庸

美国人总是直击要点、直奔主题, 这种直率也是他们显著特征之一。他们重视予以公开讨论所遇到的问题, 虽然这种公开方式会使其他人陷入尴尬境地。他们绝不屈从折衷的方式, 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和自己意见相悖的人争论。源自希腊的美国文化注重现实, 他们关于自然法的知识来自于一些假设, 在寻求验证的过程中, 更关注演绎和推理。由于在区别事物及对立面方面有悠久的历史, “one or the other”已成为他们的思维模式, 很少会有“both…and…”的说法。

长久以来奉行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华民族,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极其注重和谐与平衡。在不破坏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他们往往会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双方利益以避免出现内部矛盾。

著名作家鲁迅曾提到过一个典型例子:如果有一个人觉得屋里光线太暗想开一个天窗, 那么肯定所有人都会反对他。然而, 如果他是想把整个房顶掀掉, 那么那些人将会尽力劝说他开一个天窗。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也就是避免走极端。孔子说过的“执两用中”, 以及“过犹不及”等也都是阐述的这个道理。 (1)

以上因素都导致中国人个性比较温和、圆滑。中国人是用保守和模糊的词语迂回曲折的把观点表述出来。他们通常长于谈话艺术而且会照顾到对手的面子给对方留一些余地。就像古谚中提到的“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 都是这种观念的写照。

1.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崇尚个人至上的美国人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而活。集体主义不能超越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利益;人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没有人可以干涉或控制;寻求个人发展、谋取个人利益是合情合理。

个人主义带来另一个特征:独立。独立对美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孩子很小就被培养独立意识, 被鼓励独立吃饭、穿衣、挣钱等。在美国家庭家长几乎从不为孩子做决定, 只和他们进行讨论并给出一些建议。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负责,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支配的命运。 (2)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者, 认为社会利益、民族利益甚至家庭整体利益远远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在必要的情况下, 应该舍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受推崇, 拥护集体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于到家庭这个小集体而言, 家庭和父母是年轻人的生活中心。为了方便照顾老人, 年轻人喜欢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也不可能早早地使孩子独立门户, 尊老爱幼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不可避免的干涉孩子隐私, 这就导致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 自然独立性就稍差。

中国有谚曰:“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也说明了相互依靠、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二.中美文化的起源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度, 与具有悠久古老文明历史的中国不同。美国由外来移民组成, 有源自希腊的文化, 因此, 在分析中美民族性格差异的起因时, 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渊源—希腊文化做比较。

2.1中国文化的起源

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来看, 华夏文明多发源于各大河支流土壤肥沃的三角洲地带, 这也是我们祖先选择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原因。 (3) 中国的大陆性气候进一步确保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发展。农业活动要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辛苦, 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 使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 因此, 他们的内心活动更多些。

由于地理因素, 奴隶社会的农业经济首先在中国产生, 手工业、商业处于辅助补充地位。在古代由于对农业的依赖性, 使其地位远远高于商业。认为商业会带来贫穷, 涉及财。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古代, 兴修水利关系到农业的丰收, 农民的温饱, 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单个家庭无法完成, 优于农户的社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基于血缘、姻缘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 (4) 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 人们在自家的土地上耕作, 对土地的依赖性也加强了个体对家庭的依赖性。中国人从捕猎转向农业, 同时为了避免所有物被外族抢掠, 住在紧密的社区中迅速繁衍。

2.2美国文化的起源

美国文化源自希腊, 可以首先从希腊文化的特征来寻求影响美国民族性格的各个因素。

希腊临地中海, 其海面相对平静, 由于每个海域距陆地不足50里, 可以说是航行的天然训练基地。即使古代装备简陋, 船员自由航行也很方便。海洋是希腊和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这种天然便利对希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商业化倡导的自由、开放、自主极为盛行, 商业文化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航行时, 人们必须同巨浪及恶劣天气作斗争, 这也是美国人热衷寻求自我发展, 及冒险精神的重要原因。商人同外界频繁交往时获得了丰富的阅历, 使他们乐于接受一切有价值的事物。商业的繁荣同样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 这也是美国人关注个人利益的渊源。商业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能力, 因此美国等西方人急于求成, 想迅速赢得利益以展示自我能力。

中美民族性格有很大差异, 但差异不能作为评论文化优劣的标准。文明程度、民族性格并没因此产生高低之别, 文化也并非亘古不变。 (5) 因此双方要取长补短, 提高合作水平,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

摘要:中美民族性格存在着极大差异, 前者相对安静、内向、保守, 他们是集体主义者, 奉行中庸之道, 而且极其重视“面子”、“名声”;后者则往往外向、活泼、开放、直率, 是注重实际利益的个人主义者。了解两国民族性格差异, 才能更好的从文化起源上进行分析, 增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关键词:中美,民族性格,直率与中庸,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起源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恩铭.美国文化和社会.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3]何东亮.浅析民族性格的成因.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5.2.

[4]张凯.美国人和中国人.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3.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渗透;内涵;渲染;品味

笔者怀揣着对美术的喜好和追求,考入了美术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农村初中的美术教育课程工作。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本人所在的海门又是素质教育的排头兵。于此,很多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维中,也不断的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海门地区现在大力实施和推广的就是让教师过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首先提出并得到实践和推广的,我们海门就是重点的实验区,也是成果颇为丰硕的一个地区。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就是新教育研究成果之一。笔者在这么多年的学校核心文化建设中发现,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美育课程教育的渗透和落实,能非常有效的服务于学校的文化建设,能非常有效的提升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第一、美育课程多层面渗透,提升内在文化内涵。

美育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多层面的渗透,旨在丰富整个学校核心文化的内容,提升整个核心文化的内容。具体可以服务于以下三个层面。

1.学校层面。美育课程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后勤职工。因为,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对象是整个学校整体,学校每一个成员文化素养都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效果。美育课程可以作为学校校本研修的课程的一个分支,让课程的价值得以体现和落实。比如全体师生应该具有必要的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而这些方法的确立,能力的提升和达成都需要美育课程来完成,美术专业老师、普通教师员工、每个学生个体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和能力。

2.学生层面。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标标准把美育素养达成分层四个阶段,而初中阶段无论是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还是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或是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等,都应该得到较高的提升,学生在整个学习和表达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固有美育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式和方法。

3.课程层面。美术课程不仅仅为了服务于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更为了服务于全民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评述能力的提升,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美育课程以成为社会个体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味的一种固有元素,缺之不可的调味剂、催化剂、粘合剂。那么,学校作为社会公共体的一部分,教师、学生等,都是社会个体的一部分,这些部分的素养提升都离不开美育课程的渗透,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内涵的提升。

第二、美育课程多元化渲染,提升外在文化品味。

美育课程的重视和渗透,首先促动的是整个外在文化品味和底蕴的提升,提升了整个学校文化的品味,为整个核心文化酿造了很好的环境氛围。

1.学生仪表着装。学生因为美育教育的渗透,能从审美角度、鉴赏角度、表述角度提升自己的美育素养。学生的美育素养提升了,学生的仪容仪表也会随之而提升,学生不仅能从“美”的角度提升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性,还能潜意识的提升自己提升仪容仪表的品味,提升中学生应有的青春、活力、积极、奔放。

2.班级文化布置。完美教室构建的核心就包括班级的文化布置,班级文化布置的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都必须考虑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环境的匹配性,让文化环境布置充分体现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比如,百合花班,其布置的特点要吻合百合花的习性特征,要吻合班级所有成员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努力,反应整个百合班成员的生活点滴、酸甜苦辣。而良好的班级文化布置肯定离不开美育教育的深远影响。

3.学校文化布置。学校核心文化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布置来得以体现,学校核心文化的科学合理的布置,不仅是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一张名片,更是陶冶师生情操、渲染学生学习、工作、休息氛围的精神食粮。学生在富有积极向上、寓意深远的环境中学习,会变得更幸福。而教师在文化的引领下,用自己的智慧挥洒爱的汗水,那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比如,笔者曾经的工作单位,海门市四甲初级中学,那就是一所以弘儒文化为学校核心文化特色的学校,从学校孔子铜像,到弘儒文化橱窗布置,到弘儒文化墙的墙壁文化的布置,在表达文化价值引导的效果的同时,也给人以美感,这正是美育在学校文化布置方面起到的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美育虽然不是学校核心文化的所有,也不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但是我们经过分析可以深刻感受到美育课程的有效渗透,对学校文化的建设的提升和渗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核心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美术教师要为美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价值付出更多的是思考,其中不仅包括坚持不懈的实践研究,还包括深入学习的理论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提升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篇4

题目:中美学生对比看文化差异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101姓名:彭丁祥学号:2011010900指导教师:周方元

2013年3月4日

中美学生对比看文化差异

摘要: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不仅科学技术长期执世界之牛耳,高等教育自二战以后也被公认为世界最佳。只要注意一下科学界的“金牌” — 诺贝尔奖每年的得主多半为美国人,且多数为大学教授,即可说明这一点。中国跟美国文化和制度上都存在差异,美国的制度和文化也正是值得我吗去研究和学习的,大学作为人才的发源地,那么美国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和中国的有什么区别了?本文将从美国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跟中国大学学生的差别来探讨中美文化差别。

关键词:中国;美国;学习制度;文化差异

正文:

一 美国大学生的作息和学习

由于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完全的”学分制,一学期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当然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和数量要求),因此大学生没有整齐划一的作息时间,也绝没有熄灯制。如果第二天早8点无课,那么愿起早还是睡懒觉完全是个人自由,即使住在学校的Dorm(学生宿舍)里也不会有人干涉(大学生可以住在学校的Dorm,也可以住在校外的Apartment或家里,学生宿舍通常不超过3人,有书桌、书柜、床和卫生间)。除了宿舍人数,及宿舍内的设施差别外,这方面跟国内大部分大学大学生的状况基本一致

美国大学生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有关:美国大学没有11:30准时吃中饭,5:30准时吃晚饭这样的固定安排,有的课可能持续到12:30,而1:00可能又有另一堂课。自助餐厅、图书馆、计算机房、各办公室都是全天服务,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甚至二十四小时开放!美国大学几乎都有一个巨大的学生活动中心(Student Center),包括一个或多个自助餐厅、学习室、休息室、娱乐室(如电子游戏厅和台球室)、多功能的书店以及商店等。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不仅提供餐饮,也是谈天、会友、休息的地方。

小结:美国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作息制度跟中国大学存在很大差别,中国文化在作息时间上讲究的是规律,上课时间基本都是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阶段,而且时间都很有规律。另外中国大学里边的学生活动中心跟美国的也有差异,中国大学里的活动中心一般就是些体育设施或者干脆就是什么都没有以供学校举行活动用,不会出现如休息室、娱乐室之类的,更加不会有游戏厅。这其中体现的就是中美文化对个人的态度,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主义,学校大部分设施主要以学校为,而美国文化里边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生活质量。

二 美国大学生看待学位证书的态度

学位证书固然很重要,它是你受过并完成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里每年夏天举行的毕业典礼,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庆典,典礼之后还要大宴宾朋,包括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和

亲属。美国大学毕业生此时的心情大概与中国的高中生考上大学时相当,中国学生的关键是能否通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而美国大学宽进严出,关键却是能否大学毕业。另一方面,美国是个讲求实际的国家,美国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偶学位还未拿到,就已经在公司里上班,薪水当然是与其学位相当的。

美国社会既重视学位,更重视实际能力。美国技术部门用人(或大学教授招研究生),不仅看其成绩单优秀与否,还要看其是否学过某些重要的课程,同时给一技术问题令其在一两周内解决,最后还要判断其是否能和同事融洽相处。但是,在一时难以分辨高下时,当然是以学历、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历来决定取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学生普遍认为,上大学、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当听到很多中国学生上不了大学,感到不理解。因此美国大学生多数都很努力,因为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学到本领、拿到学位证书,就意味着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小结:这体现了中美文化中教育目的差异

1、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不高

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期望值不高,所以美国父母 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个性中的积极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

2、中国家庭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出于这个目的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专心。

三 美国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美国是充分开放的社会,包括性开放。美国青年谈恋爱较早,高中生即开始date(约会),据说高中毕业的女生中处女已经不多。但多数美国大学生还是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因为获得大学学历是通往未来幸福的重要桥梁,美国大学教授对功课要求又非常严格,每门课都经常有不及格的学生,功课不及格要重修、重交学费,多科不及格则拿不到学位。因此将学业视为儿戏,早恋早婚的学生并不多。何况在那样开放的社会里,男女之间已没有多少神秘可言。另外美国社会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和自由,男女关系恐怕是头号隐私(政界人士则除外)。因此大学校方不大过问学生这方面的事,而且也无权过问。无论同居、还是早婚,都是学生自己的责任,如有违法,则是司法部门的事。

小结:这其中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婚姻观的差异,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很残忍的,这都体现了美国崇尚个性自由的天性。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会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

四 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言谈举止的纪律约束

在美国很少听到纪律(discipline, obedience)这类单词,在各种场合美国人强调更多的是责任(responsibility, duty),纪律这个词在美国恐怕主要用于军队而不是平民。美国大学生与校方的关系有些象买卖双方,学生付学费买教育,学校则负责提供优良的设备和教学,二者之间似乎不存在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双方各负自己的职责。学生必须达到学业要求,否则留级,毕不了业,只能是自己吃亏。校方不用督促学生去努力学习,只用制度管理,即在规定的范围内选课,完成若干个学分,平均达到C以上(相当于60分),即可获

得学位。若想进一步深造,特别是转入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并获得奖学金,那么每门功课成绩都要尽量争取A,这样才有机会。另一方面,教授必须认真备课,提高讲课水平,认真答疑。每门课结束前,往往由学生填一份无记名调查表,为任课教师的各方面打分,包括讲课内容对学生是否有益、学生课堂理解程度、作业量的适中度等,然后送到学院。从而双方互相制约。

美国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被视为个人隐私,任课教师不得将其公布于众,更不得以此随意将学生排队划线,而是由学校将成绩直接寄到本人住处。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依个人爱好和特长发展并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这大概是美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美国,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个人自由,但有一个前提,即不得妨碍他人。因此在教室里当然不能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吸烟,否则教授有权令其出去,胡闹的可以立刻叫警察来,因为那样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在宿舍里同样不能大声喧闹,否则其他同学可以报告宿舍管理人员。遗憾的是美国有时也“法不责众”,周末晚上的喧闹和摇滚乐有时也无人过问,只好忍耐。至于打架斗殴,现实生活中极为少见,只有好莱坞电影里常出现。打架的结果则是立刻被警察带走,弄不好吃一场官司,赔一大笔钱。美国的学校和主流舆论的教育是,“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性别、肤色、贫富,一律平等。”这些语言,常常堂而皇之地挂在各种政府机关例如移民局最醒目的地方,如同我们宣扬的“为人民服务”一样。因此,人们表面上彼此尊重,但也保持一定距离,同学之间互相欺辱的现象很少发生,也绝不能嘲笑别人身体的缺 陷(如胖瘦、高矮、残疾等)。在大学校园里常看到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一起上课,健康学生帮助残疾学生上下电梯和楼梯是很正常的现象。美国人走到哪里都自觉排队,在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大声喧哗,一般不会为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一脚而辱骂,或者有失身份地抢座位。美国大学生主要是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依靠个人教养和个人约束力来支配自己的言行,而不是靠“纪律”。

小结:这些都体现了美国人的平等意识和自由的天性,而这更是中国人最缺少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美国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的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结束语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美国在国际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我们正确理解美国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对于中美间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对待两国文化的差异。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中西文化,成为21世纪的交际强者!

参考文献

【1】端木义万,英美报刊[J],南京大学出版社1900(2):92-94

【2】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上卷,1994(1):116

【3】邢 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M]上卷,1997:.74-76

【4】中国教育报[J],中国教育报刊社,2003:14

餐桌体现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5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所见过的记载,喂孩子到最大年纪是十一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儿子。现在国内许多机关单位,中午也只有一个钟头午餐时间,许多做父母的一到点,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饱。

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国家困难时期,好不容易买一毛钱肥肉,父母绝对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给孩子,看着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鸡鸭鱼肉早已吃腻,山珍海味也不新鲜,还能找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呢?据说国内小学生就开始吃人参或燕窝等补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哪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坚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好像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矿,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不论哪个国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顿饭。所以大人在饭桌上的行为,每天至少重复三次,在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自然比学校的功课还要深刻。学校每天不过一节算术,一节语文,历史或政治课还不是每天上。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不上学,可是照样要吃饭,一顿不少。所以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际是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不管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总而言之。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间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标志等等之外,吃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儿童教育。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国家长们的注意。

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怎么个吃法,所谓吃相。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管得特别严格,绝不放过一次过错。孩子从小自己吃饭,拿刀叉就得训练。美国人吃饭,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也绝对不允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肉骨头、鸡鸭、鱼虾之类,不可以嘴里咬一口,再放骨头,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练到能够在盘中剥掉虾皮,只叉虾仁入口的水平。而且还不许在瓷盘上切出声响,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赶紧要道歉。

如此之难,好不容易吃在嘴里,却不能尽情享受。美国人吃饭,最要紧的一条规矩,是不许出声。所以绝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双唇作响。也不允许离嘴一寸远,大声吸面条、稀饭、鸡汤、茶或者酒。就是再烫再辣,也不可以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声,只有受苦。更不许可含着满嘴饭菜,边咀嚼边讲话,那是美国人饭桌上的大忌。美国孩子从懂事那天起,就会记得嘴里有物不准讲话。他们见到大人有谁犯规,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认错。

三方面介绍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6

1、美国留学学生要关注中美思想观念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情味十足,比较重视他人感受,而在美国人的思维中,更多的是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他们崇尚独立,崇尚自由;中国传统思想相对稳重内敛,顾及他人及自己的面子,美国人则相对奔放外露,喜欢求新与冒险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对刚踏上美国国土的留美学子带来困扰。出国前更多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历史,在出国后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广交朋友,敢于尝试新事物。

2、美国留学学生要关注中美生活交际上的文化差异

对于留美学子来说,踏上美国的第一步是去面对生活交际上的`跨文化差异。在交际习惯上,令中国学生感触很深的一点是,美国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崇尚开放交流和对独立人格及隐私的尊重。开放交流要求更直接,更坦诚地交往。中国的谦虚内敛在这里并不十分受欢迎。独立性在美国学生的思想里是个非常重要而广泛使用的词语,这个理念影响了他们一生。所以要想在异国得心应手的生活,必须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学会慢慢打开自己的交际圈,一旦遇到问题,主动找同学或亲友沟通。一个人的力量会显得微不足道,为了求学过程的顺利,就必须学会依靠周围环境和朋友,充分保障求学及生活安全。

3、美国留学学生要关注中美道德上的文化差异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篇7

一、中美写作教学课程的差异

首先, 本人在犹他州立大学听课过程中, 发现其高度重视英语写作课。英语写作课是在校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 其所选用的教材内容丰富, 系统性强。通过完成所学内容, 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写作方法, 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而在我国, 除了在大学英语专业开设有专门的英语写作课外, 多数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写作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大学所使用的教材为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精读教材和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视听说教材, 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大学英语写作课。

其次, 在美国的写作课堂上, 教师在第一节课时, 就会给学生发放一个本学期的课程大纲, 将一学期所要讲授的内容和重点难点告知学生。与此同时, 教师会将教学大纲的电子版的详细说明和课程讲义传到学校的一个数字化教学化平台canvas系统里, 以便学生随时可以查阅。师生可以通过此教学平台, 双方可以在课下随时进行互动, 当学生有任何疑问和写作方面的困难时, 教师可及时给与指导和反馈, 师生之间在此平台上的沟通十分便利, 顺畅, 这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在我国, 虽然英语教师也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但是其对于写作课程的要求和内容往往不够详尽。教师对于课程的介绍也一般是口头上的表述, 数字化教学平台没有全面普及。所以有些学生对于英语写作课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模糊的理解。

再者,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有着完备的写作课的支撑体系。除了各个专业都安排了写作课的教学, 课下还有专门的写作辅导老师, 这些辅导教师有固定的指导写作办公室 (writing center) , 在此免费辅导前来咨询的学生, 并会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多方面的指导。通过这种专门性的辅导, 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均会有很大的提高。

而在我国, 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 能够建立这种英语写作指导中心的学校还是极少数的。那么许多在英语写作方面有困难的学生, 想在短时间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还是有困难的。

另外, 美方教师在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 较为重视学生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他们首先关注学生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 内容是否符合主题。其次才是关注学生文字表述方面的错误。

而在我国, 许多英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文章的语法及词汇错误, 其次才是对学生文章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的把握的理解。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就像做改错练习。不能够很好地发现其文章结构和整体方面的错误, 只关注语言知识点上的问题。

二、中美写作课程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应该重视对于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师应系统地将英语写作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讲授写作知识, 另一方面, 通教师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对于学生的辅导。我校为提高教师对于学生课下时间的辅导, 特别引进雅信达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此平台, 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辅导资料, 课下需要阅读的相关写作资料全部置于该数字化平台上, 学生对于写作课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内容可以在此找到参考资料, 如若有写作方面的问题, 也可在此平台上及时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因此学生对于英语写作课可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其写作方面的问题也能得到高效率的解答。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证明其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了解中美写作课教学方面的差异, 及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部特别加强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专门指导, 每周安排几名教师利用一天的午休时间在固定教室给予学生指导。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专门性的辅导答疑及写作指导, 诸多学生深感受益匪浅。因此, 即使学校条件有限, 作为英语教师也可利用教研室建立一个流动性的写作中心, 为学生提供这种面对面, 一对一的指导机会。与此同时, 我校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特别建立了教学平台, 在此教学平台上学生也能够得到很多写作方面的指导和教师及时的反馈。

另外, 英语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 不要过于关注给予学生多少分的成绩, 而要注重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给予其整体性的指导和帮助。在注重学生写作内容的词汇语法方面之外, 多加强学生在写作逻辑性方面的培养。

三、结语

中美写作课教学方面的有着许多的差异, 笔者通过对其中几个方面的分析, 让广大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美国写作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 从而给我们带来一些写作教学方面的启示, 进而能够取长补短, 更好地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水平, 提升教学效果。

浅析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中美 饮食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6-0085-01

1 历史来源

中式烹调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品类、众多的流派,凝结着中国数千年的智慧。中式烹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中华饮食文化”。同时中式烹饪又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不仅影响着亚洲,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烹饪。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式菜谱来源于中国各个地区的菜肴。

而美国自1776年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至今只有230年的历史,美国最原始的居民——印第安人,在到达美洲之后,就拼命寻找赖以生存的食物,希望获得能让自己及家人维持生命的食物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欲望去创造发明什么美食,更不可能开创口味独特的菜肴了。由于在美国的移民中,英国人占了多数,所以美式菜基本上就是以英式菜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美国当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农牧产品,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上好食材,再加上美国人的创新精神,于是就形成了獨特的美国饮食文化,这种文化集众家之长,既有英国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也有欧洲其他移民生活习惯,这种饮食文化被称为“西方饮食文化新贵”。

2 用料

烹饪最主要的就是食材和作料。中国人在食品上发明之多,食域之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中式烹饪中常用的用料就有3000多种。从常见的鸡肉、鱼肉、牛肉以及各式蔬菜,再到特色海鲜,可以称得上应有尽有。中式菜肴之所以品种众多、风格各异,菜品丰富,就是因为它有着极其广泛的食谱。美味佳肴首先来源于原料的本味,在烹饪的时候,中国人更多的喜欢本味煮食。中国在顷刻吃饭的时候必须要荤素搭配,这样才能尽显地主之谊。相比之下,美国人的食物种类则要少很多,美国菜的特色就像传统的美国人——粗犷实在。美国菜式的主要结构是一二三四制,如同金字塔状,最常见的食材一是牛肉,二是鸡肉、鱼肉,三是猪肉、羊肉和虾,四是面粉、马铃薯、玉米和蔬菜。食材种类不多,做法也单一。传统常见的就是土豆泥、煎牛排、鸡排、汉堡包……

3 烹饪方法

略懂厨艺的人都知道,炒菜的时候,火候很重要,它是形成美味可口菜肴的最重要条件。火候会改变食材的质感,会使食材中的物质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解和挥发。火候掌握得好,可以充分提取食材的美味,去除异味。因此,中式烹饪特别讲究用火。除用火之外,中式烹饪还讲究调料的选用。因调料和火候的不同使用,可以对于同一种食材有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烹法。中国菜烹法品种繁多、方法奇特、方式灵活变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菜式无法比拟的。

而美国菜的烹法,一言以贯之,就是电气化、机械化程度颇高,说到底主要就是烧烤一类。所以美国烹饪在用火的功夫上则远不及中国烹饪,因此品种之多就更谈不上了。

中国菜还讲究一个“味”字,调味料多达500种。既有单一味的调料,又有复合味调料。中式烹饪擅长味道的调和,能使多种原料、多种调味的物质相互烹调,或标新立异创出造新的美味,或别具匠心巧妙消除原料的异味。而美国人不喜欢添加剂,调味料,他们崇尚原生态,极力保持食物原汁原味,不管是烤、煎还是炸都没有很复杂的工序,也不讲究用细火慢慢炖(除了少部分的地方菜肴),通常把各种原料分别用清水煮制,然后摆放在一个盘子里,淋上烧好的调味汁。而且美国人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做菜,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不下味精。

4 饮食保健

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结构就是粮菜结合,其中主食是米饭,副食是菜,菜包括蔬菜和鱼肉等荤菜。中国最讲究养生,认为荤素搭配对身体最有利。西式烹饪的最大优点是讲究营养,它用现代营养学理论做依据,而他们的烹调主料是肉、禽、蛋、奶。但使人们想不到的是,据研究调查发现,西方人患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几率竟比东方人高出几倍。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推崇东方式的“金字塔式的饮食结构”,号召“为了健康拿起筷子”。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式烹饪与美式烹饪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古代人的思想、生活方式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更是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烹饪技术的研究与改进,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但是,从人健康的角度去考虑,中式烹饪应该向西方学习,注意要减少煎、炸的使用频率,注意营养,而西方烹饪也要从东方烹饪里吸取有用的经验,两方取长补短,更好的让人们的味蕾得到最大的享受。

中美教育差异 篇9

夏莹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5月25日

【人物小传】

夏莹,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工作,历任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获得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和获奖论文26篇,主编、参编教材等12本。【开场】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美国基础教育。

由于工作缘故,我经常有机会接触美国的校长和老师,特别是近些年我的很多学生到美国学习,我们几乎每天交换教育方面的信息。我还曾两次带队到美国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第一次是在2000年中,带中学生夏令营;第二次是2012年底,带“高中多样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课题培训团。两次都是二十多天,行程紧凑,一路边看边想,收获不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能从美国教育发展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看清并推动我们正在逐步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美国基础教育内容很多,在这里我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各位交流。“美式课堂”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班主任,德育怎么抓

初到美国的人,很快会注意到这里的学校大都没有大门和围墙,校园与街区、社区相融。当然,这只是表象上的差异。走进校园、深入班级,你就会发现,在内核部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很大。先来看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

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动,非常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并非通过一些形式上轰轰烈烈的活动或者以教材为载体进行课程教育。对于基本规范,美国老师更讲究“行动”而不提倡“苦口婆心”。让孩子从教训中学会尊重社会法则。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他们毫不让步。我问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中国老师与美国老师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中国老师什么都管,说话经常凶巴巴的。美国老师管得很少,说话和颜悦色。而一旦我们犯错了,如迟交作业,中国老师会说:‘下不为例。’美国老师说:‘这次作业零分。’”

另外一个特点是,美国中小学不设学生处,没有班主任。

中国的中小学学生按班上课,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管理中最关键而最基础的一环。美国学校不设班主任,而是在每个年级配备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老师。学生的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问题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

上次美国行,我接触到瓦萨中学的高二学生戴旭刚,他高一从福建转学过来。他说:“我最喜欢顾问老师,她非常关心我。”我问:“你在国内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不关心你吗?”他想了想说:“当然,班主任老师也很关心我,但他们关心的方式不一样。班主任说你应该这样,你必须那样,美国的顾问老师说我能帮你什么吗?”

在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注重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学生一起坐下,平和地说:“说说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会耐心听完双方陈述。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

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德育,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是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现在,我们该对学生宽容关爱的时候,做得有些不近情理甚至苛刻;该对学生严格教育的时候,有时又底气不足或摇摆不定。老师如此,家长也是这样。

二是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道德是高度情境化的东西,把它从各种生活的体验中、各科知识的蕴藏中抽离出来,依靠单独的诸如政治课、班会课等课程,配备专职的德育教师,设立专门的如政教处、学生处等机构实施德育,结果把德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教师、某一个机构在某一规定时间内的任务。这样的教育主观目的性太强、人为设计的痕迹太明显,学生们往往有防范抵触的心理,效果并不理想。

最近,有个学生发给我一条微博笑话,內容是:“上帝缺手机,于是乔布斯去了。上帝缺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杀手,于是本·拉登去了。万能的主啊,你缺班主任不?缺的话就把我们班主任带走吧!” 一笑之后,满腹心酸。

教育vs孩子,谁适应谁

近年来,“补课”“重点班”让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们都很纠结。听说补课在美国也很盛行,我带着好奇仔细观察了一番。

在中美校长交流中,美国校长都谈道:“对于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或者假期补习为学生补课。”当然,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达标,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按照联邦政府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近年来,美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以“缩小差距”为目标,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择校”问题同样也非常值得关注。

美国教育是多元体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全美共有公立学校9.7万所,有5000万学生在公立教育系统内读书;私立学校共有2.8万所,有600万名学生。

考察中,我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每一所学校中。公立学校对本学区的学生是不收费的,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年陆续推出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这些学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学术拔尖型学校。即使家境贫寒,如果孩子有很好的天资,一样可以得到特别的培养,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我们去考察的牛津中学是一所公立学校,4年前通过申请转为特许学校。艾伦校长介绍说:“我们每年先在本区报名者中筛选申请学生材料,选中者由学校组织集中考试。我们择优录取,录取率大约20%。现在几乎所有考试,牛津中学在本学区都是第一。学区致力打造它为品牌学校。” 我查阅了资料,美国所有50州都立法规定:必须进行天才教育,让智商超高的2-5%学生进入“天才班”。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多来自“天才班”。

即使不是特许学校,美国的课程安排也给资优生提高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美国的小学实行包班制,中学开始实行跑班制。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全校1000个学生,就有1000份不同的课表。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梅克教授提出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让教育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教育。她认为,教育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不仅尊重一般的差异,而且尊重特殊的差异。真正的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而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其实,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并不陌生,孔子的“因材施教”说古已有之。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难点。

占有知识,还是生成知识

在美国,并非所有学校的硬件条件都很好。

几年前,有一本书风靡中国教育界,书名《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任教于一所条件欠佳、雨天甚至教室漏雨的社区学校,一人包揽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学,长达28年。几乎所有从他教室里出来的学生都发生神奇的变化,自信儒雅、多才多艺、成绩出众。上次美国行,我专门拜访了雷夫,听了半天他的课程。此后,也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旁听美国中小学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教师授课非常灵活。课桌不是整齐排列的,学生也没有固定的“坐姿”,教师上课教态很轻松。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统一模式,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师生讨论、辩论、实验、项目研究等。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不用起立。

通常,每堂课教师讲解不多,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思考、操作、查阅有关资料等自主学习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或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一节有关“美国起源”的历史课上,有这些讨论题:

1、哥伦布为什么想航海去印度?

2、这位探险家在何地登陆?为什么误把“新陆地”称作“Indies”,误将土著美国人叫成“印第安人”?

3、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形的”,这与传统的“地球是平面的”观点针锋相对,人们刚开始对他的看法反应如何? 课后作业,分组完成一项:

1、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缩小,用纸模仿制作帆船。

2、以哥伦布的身份写一篇讲话稿,出发前告诉人们你想做些什么,或者回来后告诉人们你做了些什么。

3、用面包、乳酪、纸等材料分别做出船、帆和海员戴的帽子。

4、学唱《克里斯托夫·哥伦布》、《节日之歌》等歌曲。

美国课堂教学不是占有知识,而是要生成知识。课程设计是综合的、多变的,提问和讨论十分活跃。老师传递给学生明确的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思维能力。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篇10

上课时间:周四晚上 班级:工管0902 姓名:蔡川露

[摘要] 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企业文化呈现出各异特色。文章从观念意识、企业精神、企业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企业文化。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企业文化 比较

企业文化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劳伦斯。米勒在文献中写道:“公司唯有发展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成功”。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源,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社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不断学习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西文化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有15%左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不稳定占主要成分。中美双方的社会制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文化冲突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观念意识的比较

中国企业强调集体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紧密。中国企业强调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十分注重和谐,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强调以企业的利益、荣誉为重。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鼓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注重培养职工良好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例如海尔企业文化便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条。

美国企业奉行个人主义,政治对经济的干预较小。美国企业提倡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强调个人作用,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被发挥到极致,及其注重和突出个人的作用,奉行个人主义。他们尊重个人隐私,强调自由,注重个人表现。他们在尊重个人价值、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了,为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企业精神的比较

中国企业缺乏企业精神。在中国的企业里常常会用到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拼搏这些词语,但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是缺乏企业精神的。实用、功力、形式、经验主义对中国的企业影响较深,许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常持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功利特征明显,形式主义泛滥,凭经验和感觉行事,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而就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竞争力不强,生命力不足。

美国企业精神鲜明。美国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美国的企业文化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变革的创新文化,他们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竞争。美国企业不满足于现状,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一项基本保证。正如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所说:“可持续竞争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致谢创新理念都把争创一流、永不落后、追求更高更新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员工和企业奋斗的目标,并以此来引导企业的组织变革和战略规划。 企业制度文化的比较

中国企业以“情”为特征,实行“人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中国的企业文化从总体上来看表现出很强的“人治”特色,缺乏追求理性和“法治”的精神。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企业的员工很注意与同事和领导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情感交流较多,比较重视感情投资,讲究人际关系的协调强调群体和谐,员工之间关系融洽,易于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

浅析中美公路电影的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 公路电影    中外文化    喜剧片    文化差异

一、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作为一种较晚出现的电影类型,一般讲述的是由于主角遇到一些问题而不得不踏上一段旅途,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之后他们自己也会跟着发生一些变化。公路片(road movie)是以公路作为基本空间背景的电影,通常以逃亡、流浪或寻找为主题,反映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怀疑或者对自由的向往,从而显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地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心世界(邵培仁,方玲玲,2006(6):99)。公路电影是通过在旅途中设计一些情节,产生一系列戏剧冲突,从而最终使主人公实现完成一段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或者是性格的塑造。

最早的公路片是《逍遥骑士》,在1969年诞生于美国,疯狂卖座,并永远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己国家的方式,由此便产生了叫做公路片的这种“准类型电影”。这部电影被誉为最伟大的公路电影,是公路电影的开山之作,之后比较有名的有:1984年上映的《德克萨斯的巴黎》主题是对故去爱情的一次乌托邦式寻找,再是1988年上映的《午夜狂奔》被誉为影史上最有趣的公路电影。

中国的第一部公路片出现得比较晚,是由施润玖导演的《走到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片上映后票房一直惨淡,之后有2007年上映的由赵本山主演的《落叶归根》,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展现了地道的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获得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丰收。再是2010年上映的《人在囧途》,将美式公路片的套路与中国社会现实巧妙结合;再是2012年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获得了很高票房;2013年上映的《无人区》将西部片与公路片相结合,然后是2014年上映获得较高的票房纪录的《心花怒放》及《后会无期》。其中《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泰囧》和《午夜狂奔》都是深受欢迎的喜剧片,而且前者参考了后者影片中的两人行,另外一人总跟着捣乱的套路。此外,为了在旅途中产生较大矛盾冲突,电影在两人的身份设置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国的公路电影对国外电影有所吸收。但是这两部电影在表达的内容、主题上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中国的公路电影在借鉴国外公路电影之后,进行了一个融于中国文化的改造。因此,中外公路电影的差异背后蕴含的是彼此的文化差异。

二、外国公路电影所蕴含的文化

1.以犯罪为题材

外国公路电影的题材一般都是围绕犯罪。在《午夜狂奔》中,“赏金猎人”杰克是为了把盗用公款的会计押回洛杉矶而踏上旅途,黑帮分子和联邦调查局也加入到了追捕的队伍之中。电影中的被追捕对象乔纳森是一名犯罪分子,是由于被追捕而踏上了旅途,并在旅途中多次躲开了黑帮分子的追杀,以及联邦调查局的追捕。像《完美的世界》、《逃狱三王》、《末路狂花》等都是以犯罪为题材的,讲述主角们的逃亡之旅。

2.运用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作者往往使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物个体的丑陋、阴暗、畸形等特征放大,伴随犯罪、暴力、血腥、惊悚、悬疑等元素,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群体的不满(闽媛春,2014(12):36)。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在影片中,主角杰克因为不愿接受黑帮的贿赂而退出警界,成为一名赏金猎人。他的薪资微薄,生活穷困潦倒,中途居然还向九年未曾谋面的前妻借钱,一系列情节反映了他身上带有的悲剧色彩,但是剧中又不乏喜剧的桥段,最后也以喜剧结尾。黑色幽默不是纯粹地呈现出喜剧色彩,而是添加了与之相对的悲剧色彩,在对立中,能令观众深思,而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上。

3.运用暴力美学

暴力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早、最持久的观影记忆。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说法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从美学的范畴说,“暴力美学”是指把相关的媒体表现﹙电子游戏、漫画、动画、平面设计、广告等﹚中的暴力元素提取出来,创造纯粹的形式主义美感;同时包括对艺术加工过的“暴力展现”的审美体会(尹洪等,2008(2):3)。电影中总是出现各种激烈枪战,是外国电影留给中国观众最深的印象之一。外国的公路电影很多都是关于逃亡的,那么暴力镜头的出现更是无可避免的,比如《邦妮与克莱德》被誉为影史上最著名的“雌雄大盗”,其最后一幕是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一群鸽子飞上树梢,两人正欣赏一刹那的美。告密者忽然钻到车底下。男女主角对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车中,但此时乱枪已起,两人被打成蜂窝。

三、中国公路电影所蕴含的文化

1.传统的中庸文化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倡导中庸。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国人比较注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的公路电影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这也是中国公路电影和外国公路电影的截然不同之处。相比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人物选择一般归于社会、归于传统,而并非与社会彻底决裂。这种选择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文化特点所决定的(王亮,242)。《泰囧》中主人公徐朗发现自己一直研究的油霸产品居然有毒,然后撕毁了授权书,放弃了自己想追求的“成功”,他慢慢地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最终回归到了家庭。《人在囧途》也一样,主人公李成功最终没有选择小三,而是选择了妻女和家人,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中国的公路电影的主题不像国外的那样大多数主角走上逃离和反叛的不归路。

2.更强调人与人的分离与团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中国的诗句中借“月”、“杨柳”表达离愁别绪的不胜其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素关注人生中诸多的悲欢离合,而公路所象征的旅途往往能较为确切地与离合结合起来。从这方面看,中国人注重的悲欢离合与中国公路片不谋而合。中国电影的叙事特别注重悲欢离合的事件,在悲喜交集的情景中,赚取观众的眼泪、获得憎恨或同情的情感认同(岳晓英,2010:6)。在《泰囧》中的开头,徐朗为得到授权书而上路,同时面临妻离子散的危机,在旅途中重新认识到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东西,最终与妻子破镜重圆,这是典型的分离——相聚过程。

四、结语

每个国家都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公路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不同国家的公路片的身上都带有其所在国家的文化烙印。传统的国外公路片中的嬉皮、毒品、犯罪、汽车文化反映的是外国人注重个性自由,电影中的主角也倾向于逃离和反叛。而与之相反,中国人讲究中庸及和文化,中国公路电影的人物一般最终选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在表达方式上,他们也会选择更加平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闽媛春.解析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无人区》的影像审美风格[J].中国电影评论,2014(12):36.

[2]邵培仁,方玲玲.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J].当代电影,2006(6):99.

[3]王亮.《人再囧途之泰囧》对“公路喜剧的本土化改造”[J].华夏文化论坛,2012(2):242.

[4]尹洪,冷欣,程辉.试论“暴力美学”及其特征[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岳晓英.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药品代理医药公司合作合同样板下一篇: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求职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