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中西文化差异(精选7篇)
课程受益: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和工作沟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T***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利与工作交流,显得非常必要。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Q605556860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
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普及文化, 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民族兴旺的伟大事业, 更是开启个人智慧之门, 培养健全人格, 树立高尚理想和信念, 成为有用之才的必经之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 通过教育, 传递社会文化精髓, 培养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人。
从古至今, 先哲们对教育都有很深刻的见解, 教育是文化精髓得以提升和传递的唯一途径。孔子对教育的概括是:“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王国维关于“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 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进一步提出“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宗旨, 将王国维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 并突出了美育与德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 他提倡实用教育, 其思想精髓是创造教育, 目标是民主教育, 其红线是:“万年大计, 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 教育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教育要与时俱进, 符合社会需求, 符合社会本位思想。
二.中西方教育差异, 反映出文化的差异
(一) 中国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从1985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再到2010年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和提高, 其指导思想、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符合时代需求。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却未能与发展纲要相适应, 出现了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平衡、功利化教育等诸多弊病, 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也未能真正付诸实施。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而优则仕。目前我国教育有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 这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近20年, 然而几乎所有教育的理念依然是学而优则仕,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启疑”的创新型思维培训, 而在于考分, 为了各种证书和文凭, 教育就是为了取得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学校教育的目的在升学率, 教师教育目的在考分的高低, 家庭教育也是以孩子最终高考考分论成败, 学生自身学习的好坏也是拿一纸成绩单论英雄。这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更能说明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现象, 在这种思想导向的影响下, 作为国家教育支柱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下滑情况, 这几年的论文造假、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已屡见不鲜, 学习的好坏与取得的成就及做出的贡献没有关系, 学的东西与社会需求的东西出现明显脱离, 学的目的就是取得文凭, 大学教育的意义只是为了简单的就业, 更没有站到倡导社会文化方向的高度。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兴趣、创新、踏实、勤奋等则逐渐被遗忘, 在功利和享乐思想的驱使下, 教育的目的、意义已经被严重扭曲, 从家庭教育到社会倡导的都是趋向于眼前的“利”, 而淡化或漠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昌盛、文化的复兴。
2、止于知道的教育模式。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位置关系仍然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也要启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树立“学不可以已”的终身教育的理念。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目的依然只在于知识点的知道并牢记于心, 学校教育好坏的评判标准不是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 而是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全都知道、没有疑问、记住那唯一而统一的答案, 每当课后老师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时, 看到下面的学生都默不作声, 便认为是对自己教学的肯定, 学生认真听, 牢记于心, 考试成绩就有了保证。这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该教育止于知道, 重在学习经验, 提倡墨守成规,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二, 提倡长幼有序、敬畏天命、尊师重道, 提问被视为是没有认真听讲的原因, 对老师付出的不珍惜, 此教育形式的文化内涵是追求统一、服从、同化, 其目标是知礼法而不越雷池一步, 敬天而畏命, 符合中国伦理性政治文化的行为准则, 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素质教育旨在启疑、求真、重德、正气的宗旨理念, 而止于知道的教育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3、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在城市、农村、民族教育资源投入方面, 城市教育的硬件———学校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 投入到位, 同时民族教育也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植和投入, 这几年起色不少;而唯独农村教育,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人口基数大、资源贫乏, 政府投入有限而发展缓慢, 就地域来说西部较东部更落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很多农村人员已进城务工, 又形成了新的一种教育现象———条件很艰难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据统计, 现阶段农村应受义务教育人数为700万, 城市义务教育人数为300万, 而实际入学受教育人数为:农村500万, 城市300万, 入学率分别是50%和98%。为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源分布不均, 教育投资不均,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的关于义务教育投入的规定, 以及统分结合的农村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只注重眼前利益文化理念的影响, 使资源不愿投入到教育中去, 教育成果没有10年、20年是不会见到效果的, 而GDP的增长却是政府每年考核的主要因素, 有限的资源只能向眼前利益倾斜, 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暂时只能让位, 另一方面由于注重眼前利益和农村资源的匮乏使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愿回去建设家乡, 形成一种功利的恶性循环。
分析今天这些教育问题, 深入剖析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本应是授人以渔、引导启疑、启发智慧、培养兴趣、开拓创新、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而目前教育的问题就在于重理论、重形式、重权威、重秩序而轻实践、轻探索、轻个性, 其根源是“学而优则仕”、“长幼有序”、“三纲五常”、“科举选拔”、重书本而轻实践的“三教九流”的逐渐盛行, 只看见教育的政治功能, 而忽视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教育对象观上就是:强调共性, 压抑个性等, 这些都与几千年形成的“为学”不离“从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人伦”、“灭人欲”等封建意识有关。
现代教育应需要革新这种教育理念, 而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教育文化, 以实践、启疑、诚信为基石, 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变革, 从作为教育导向的大学教育入手,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 在体制层面改原有应试教育为结合实践的全方位教育, 全面学分制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育模式, 学分考核应包括基础知识内容、创新内容、实践内容和社交内容等, 高考指挥棒也应变革为学分制考核形式, 在保持原高考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增强灵活性, 增加实践考核内容, 从文化、体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入手, 引导整个社会走向基于实践, 引导启疑, 注重创新, 敢于质疑, 兴趣广泛而富有激情的素质教育方向。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 大学的增多, 以及其他各种职业学校, 技能学校、私立高校的出现, 大学精英教育已走向普及教育方向, 改革的基础已经具备, 70%的人可以走向大学, 剩余的30%也将进入各种其他可以获得一技之长的学校, 国家需要做的就是在制度层面进行引导和监管, 将资源分配更趋合理, 倾向需要更投资的农村, 做到公平公正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 西方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西方教育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然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却始于近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是自由主义 (Liberalism) 、共和主义 (Republicanism) 、社群主义 (Communitarianism) 的和多元文化论 (Multiculturalism) , 西方教育旨在培养有个性、独立意识具备自由、民主、创新精神的个体, 教育功能是启发 (或指引) 学习者产生兴趣、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过程。西方教育目的旨在“为我所用”, 其“己所不欲故施于人”的个人本位思想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富有侵略性的文化理念, 以同样教授历史为例, 西方的教育方式是将历史事件陈述给受教者, 然后由受教者进行讨论或模拟, 做出自己的判断, 重点是通过这种过程, 思考、判断历史事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主体所作的选择的正确性或值的借鉴的地方。西方教育一般以平等的圆桌方式进行, 授课方式较为随意, 授课气氛较为轻松而富有活力, 提倡平等、自由、个性, 西方教育以“启疑”为教育的核心目的, 用批判的方式引导受教者, 主动思考问题, 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或者发现事物的真相, 是一种求真的文化理念。对于中国的素质教育来讲, 其追求自由、平等、探索、求真、创新的教育理念值的我们借鉴和学习, 其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体现, 而探索、求真和创新是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培养和提倡的, 摈弃传统文化中重秩序轻怀疑、重服从轻探索、重功利轻求真的思想, 从教育抓起, 培养以传统文化为体, 西方先进文化为用的新型社会主义文化, 开启“启疑、重徳、强健、正气、和谐”新文化时代。
三.对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
西方文化究其本质和长远来看, 不是一种上善和和谐发展的文化, 但其求真、探索、自由的文化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 需要在继承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向上和谐共存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 积极吸收和贯彻“启疑、求真、探索、创新”的西方先进文化, 只有以中华民族浑厚的天人合一的承载文化为体, 以西方求真探索文化为用, 吸取精华, 摒弃糟粕, 才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真正走出困境, 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
改变以分数论英雄, 采用全面学分制, 让家庭、社会都参与到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中。改变关注和投入不均, 让每个应受教育的受教者都可以接收到平等的教育, 搞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使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
改变只重视理论教育, 轻视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实干教育的理念, 提倡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全之人物”。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而主导则应是官方的教育文化价值导向, 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 提倡启疑、求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思想, 使社会具有正行、正念、正语的氛围,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的不合理现状, 教育体制改革才能走向新的辉煌。
最后以几句古诗作为结束语: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不断进步, 但相应的文化教育水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至少发展乏力。从国家层面来说, 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 国家在经济软着陆, 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集约型方向发展的探索缺少文化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从每个个体来说, 如何更好提高自己, 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用更强大的文化理念武装自己, 以适应时代需求也成为当下需要社会迫切解决的问题, 而革新文化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 而要革新文化必先从教育开始, 教育是文化传承和革新的最重要的途径, 唯有教育变革才能从根本上革新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 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教育存在于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 本文拟从现代教育体系入手, 剖析探索教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同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 寻找其教育文化的根源, 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对现有教育革新的见解, 为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做抛砖引玉之小见。
关键词:中西文化,教育,差异,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教委2010.7.29
[2]丁延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连教育学院2006.8.18
[3]黄全愈《动一动中国教育基础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4]徐波《论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上海高教研究199425-29页
[5]余静《中国文化背景中的科技现代化》新乡学院学报2009.445-48页
[6]杨金梅, 《教育发展史》[J]海南出版社2001年
[7]王凌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学术讲座东北师范大学2008.10.26
(2014年8月)
东方娃幼儿园片党支部支委仁和幼儿园副园长王琛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反对“四风”的要求,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检查剖析。
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1、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现象,有重布置,轻督促,忽视检查的情况,解决问题有重形式轻实效现象,工作方式简单,不扎实细致。
2、学习不自觉,理论知识研读不深入。对党的知识学习不全面,不能学以致用。存在“现学现用”、“急用先学”的现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客观上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缺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服务意识不强,联系师生不广泛、不深入,在教学管理中,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主要在某些问题出现之后,有点被动,而不会主动积极地关心教师,特别是身体欠佳(长病假)、家庭特殊、条件困难的教师,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意识不强。
2、深入教学一线少,民主作风不强。服务意识较强,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有时在处理紧急而又纠结的情况时容易急躁,听取他人意见时缺乏耐心。
(三)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中存在怕得罪人、得过且过、推脱敷衍的现象。
2、在工作中存有惰性,面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有畏难情绪,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激情,怕苦怕累,存在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的现象。
(四)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勤俭节约方面意识不强。
2、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色彩,考虑个人得失多,放松了对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视。
二、个人整改措施:
“四风”问题的存在,不仅表明我在“四风”方面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我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足功夫、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从思想根源入手,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接受全园教职工的检验。
(一)形式主义方面的整改措施。
1、精简会议,提高会议效率。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会议要重点突出,会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有解决办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会后按时反馈落实情况。
2、一是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将学习作为提升自我、加强修养的途径,坚持每天学习、每天读书,并努力将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并感染带动老师们,真正实现“书香校园、智慧人生。”二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实现知识能力上的高水平。不断加强对幼教专业知识、幼儿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善于知识更新、大脑“充电”,做一个乐于读书、善于学习的人。
(二)官僚主义方面的整改措施。
1、要切实把为教职工办实事作为联系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健全“周五园长接待日”和“首问负责制度”等,接受群众的监督。
2、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周一推门课制度”、“周三分享日制度”,进一步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倾听群众的呼声,以人为本,多为群众着想、加强为民服务意识,摈弃长官习气,为民多办实事,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享乐主义方面的整改措施。
1、工作中大胆开拓、实事求是,创新实践,对待工作充满激情与热情,不做老好人,敢于对“不正之风”、“不良习气”说不。
2、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鼓励创新,积极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及其它的规章制度。
(四)奢靡之风方面的整改措施。
1、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共产党员本色: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勤俭节约,向榜样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和优秀的事迹学习。同时还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意识以及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加强对自身、对教师、幼儿及家长进行“八礼四仪”、勤俭节约、减少公物损坏以及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教育,用自己对的实际行动证明: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有困难迎难而上,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杜绝一切浪费现象。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理解行动学习
— 什么是行动学习
— 理论基础
— 行动学习体系
— 行动学习的三大类应用
— 行动学习六要素
— 行动学习的六个角色
第二部分 行动学习-研讨方法 — 头脑风暴法
— 团体列T***名法 — 团队共创法
— 六帽思考法
第三部分 理解催化
— 定义
— 催化师的信念系统
— 催化师行为
第四部分 催化师的核心技能 — 保持中立
— 倾听
— 发问
— 收集创意
— 解释澄清
— 推进日程
第五部分 行动学习-过程方法 — 行动学习的项目周期
— 次研讨Q605556860会的组织 — 解决问题十步法
— GROW模型
— 行动学习的七个步骤
第六部分 顶点行动学习质疑反思体系 — 对目标的质疑
— 对原因的质疑
— 对方案的质疑
图式 (schemata) 的概念最早由瑞士科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 提出, 是一种知识系统, 是个体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将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有序存储于头脑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知识构架。文化图式内容图式的一种,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结构。本将从三个层面对中西文化图式差异进行解析。
二、中西文化图式差异层面比较分析
中西文化图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生活、思维三个层面。
1、种族构成与民族层面差异 (race and nationality differences)
(1) 构成图式差异
中国惯以“民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和主流文化,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围绕其形成“一花冠芳、百花齐放”的局面。西方惯以“种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随着海外殖民扩张和外来移民过程而融入了许多外来种族文化形成“熔炉式”文化局面。
(2) 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民族关系体现的是“家长制”, 汉族是“家长”, 而其他55个民族如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一样, 而对于移民则抱着“主人待客”的态度。西方各种族关系体现的是“社区制”, 每个种族就像是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 每个社区具有某种共用的自我理解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即由共同的语言、历史、宗教活动、关系惯例、社会习惯所组成的紧密联系。
2、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层面差异 (way of life differences)
(1) 生活方式图式差异
中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生活方式图式的差异。中国图式中, 人与人之间强调“连通性 (connectedness) ”, 即错综复杂的“人脉”或“人际关系网”, 每个人的生活在建立网的过程中得以完成。西方图式中, 每个人被看作应运自然法则而生的独立个体, 在生活中有着明确的“我”和“他人”之分。
(2) 家庭图式差异
中西方家庭图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传统的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共同特点是“父权家庭”——即女人在家庭当中处于从属和低下的位置, 女人很多时候等同于男人的“财产”。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差异更加突出。中国家庭各代之间有着庞大而错综复杂的联系, 祖先是“根”, 而以男姓后裔为“分枝”编写的关系则“枝繁叶茂”地壮大开来。一个个小家庭便被这种“树干与分枝”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直接影响着日常家庭活动。西方的家庭则以“父方”和“母方”为区分建立起一个关系树。各代家庭之间较中国家庭联系更加松散而独立。
(3) 教育图式差异
中国教育图示在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中国的教育图式可以归结为“教书育人”四个字。学习能够使人自省也是自我提升的唯一出路, “金榜题名”是受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直接检验标准。因此中国人将大学等同于出人头地的关键, 也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悠久历史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盛况。西方对于教育和成功的关系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他们将教育基于人的基本“开化”和兴趣上面, 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对于成才和成功秉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念。
(4) 人与环境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人面对自然建立的是“和谐图式”, 强调“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当代中国秉持“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西方, 人与环境的关系图式是“征服与被征服”敌对关系, 主张“环境为我所用”, 与人相处强调“坚持自我立场”, “有主见”, 而不是一味地“趋同”和“妥协”。
3、思维与思想价值观念层面差异 (mentality differences)
(1) 思维图式差异
中国的思维图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综合式的“整体思维图式”, 这种思维图式源自于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强调各个局部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方式组成整体, 讲事情要先整体后局部, 构图强调整体意境而非局部特征, 在政治上体现为一党制的大一统。西方的思维图式是一种分析式的“个体思维图式”, 西方相对开放但不统一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古希腊松散的城邦制, 也直接孕育了现代西方政治上的自由民主, 艺术表现上注重细节和比例, 语言描述上遵循先小后大的规律。
(2) 价值规范与世界观图式差异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的范畴之一。它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观念预设之一, 所谓"太初有道"不仅为认识明确了终极的目标, 也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最根本的判断依据。两千多年来, 历代思想家通过对由一系列符号和文字组成的《周易》的研究和阐发, 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宇宙、社会乃至人生的观念和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以动态的、开放式的结构整合了人们观察世界的多种视角, 并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框架的主要的“元结构”。“太极图”表现了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气”的世界中追寻“阴”与“阳”的平衡。西方的哲学探索更倾向于科学的思维方式, 倾向于实证研究和不断地否定前人和自我否定。西方人不断地在“真假”、“有价值和无价值”之间选择, 因此常常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黑与白”、“善与恶”。
三、结语
关于文化图式的层次构成与分析是一个博大而庞杂的课题, 很难简单明了的加以界定和阐述, 但在现如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 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图示解析十分必要。本文对文化图式的层面划分仅基于个人的认识与研究, 有待完善与争论。
参考文献
[1]Blair, John G.McComack, Jerusha Hull.Western Civiliaztion with Chinese Comparisons[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Widdowso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0:102.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 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 是联络感情的手段, 沟通心灵的方式, 增进友谊的纽带, 所以, 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 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 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 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 别人无权干涉, 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 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 他们只说一声“Hello”, 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 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 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 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 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甚至置之不理, 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
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 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 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 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 在一般的社交场合, 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 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 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 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 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 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 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 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 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 关乎个人修养, 社会和谐, 文明高雅, 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 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 人们在称呼自己时, 习惯说“本人”或“鄙人”, 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 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 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 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 并与其姓连在一起, 如张局 (长) 、赵总 (经理) 、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 同我们不一样, 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 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 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 如先生、女士、小姐等, 但是, 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 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 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 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 而在西方, 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 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 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 人们却忌讳“老”字, 因为在他们看来, 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 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 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 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
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 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 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 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 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 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 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 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 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 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 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 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 那会非常的敏感, 或容易引起反感, 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 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 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 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 一般来说, 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 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 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 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 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
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 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 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 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 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 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 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 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往往很随意, 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 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边欣赏, 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 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 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
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 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 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 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 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 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 如“区区薄礼, 不成敬意, 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 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 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
赠送是友好的表示, 礼品是友好的象征, 所谓礼轻情意重, 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 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 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 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 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 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 因此在选择礼品时, 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 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 因为在他们看来, 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 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 礼品价值过高, 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 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 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 礼品要轻, 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 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 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 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 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 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 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
此外, 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 如在我国, 牡丹是国花, 表示富贵吉祥;菊花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 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 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 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 在国内口碑甚佳, 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菊花在西方系“葬礼之花”, 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 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 如此等等。因此, 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 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 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 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
中国人使用筷子, 饭也是用碗盛, 通常是圆桌, 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 用刀叉即切即吃, 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 既要好吃又要好看, 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 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 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 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 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 相互让菜, 劝酒, 甚至不醉不归, 为客人布菜, 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 讲究“4M”, 即Menu:精美的菜单, Mood:迷人的气氛, Music:动听的音乐, 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 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 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 即便是有公菜, 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 此外, 在西餐宴会上, 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 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
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 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 荤素搭配, 会准备满满一桌, 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 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 如果菜基本被吃完, 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 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 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 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 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 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 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 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 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 亲朋好友之间聚会, 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 但是在中国, 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 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 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 思维方式的不同。
从思维方式上看, 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 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是通过归纳推理, 演绎推导, 而是基于事实, 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 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 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 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 价值观不同。
从价值取向看,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重个人、重竞争, 因此,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 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 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 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 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 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 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 伦理道德观不同。
从伦理道德上看, 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 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 经济上必须独立, 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 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担心创新危险, 总要瞻前顾后, 权衡左右, 喜好事事而安, 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对待家庭, 喜欢大家团聚, 老人帮助照看儿孙, 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 但这种生活方式, 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 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 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 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 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 中西礼仪各有特点, 因文化背景而异, 无好坏之分, 只有不同, 可以相互借鉴, 但不能一味盲从,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文化在见面、谈吐、馈赠、用餐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 探讨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和风俗习惯。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11.
[2]何伟祥.公关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关键词:色彩词,文化内涵,中西文化差异
人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用色彩词来表达千色万彩。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表示颜色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因为“没有这种相应的学识和素养,就不能算是具备了适用中外交流所需要的交际能力”(李筱菊,1987)。以下,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列举几例并予以分析研究。
一、红色
red(红色)在英语中多含贬义,是危险、愤怒的象征,因而多用来表示“流血”、“暴力”、“亏损”,如:a red battle(血战),see red(怒不可遏),His ideas are red.(他的思想激进。)。为什么英美人习惯于将红色和血液的颜色连在一起,而没有将它与太阳、与火的颜色连在一起呢?也许这是因为作为西方世界的文化基石之一的基督教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上帝的产物,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深入,基督教国家的人们不再对任何自然现象存在崇拜心理,只把上帝耶和华当成他们唯一崇拜的主,所以他们对太阳和火的作用看得并不是很重。
但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民间的喜庆活动都要使用红颜色。例如春节时人们要挂红灯、披红布;长辈给未婚晚辈的压岁钱或长辈在初见新婚夫妇时赠送的见面礼金称为“红包”,都是为了图个吉利。中国民间把“红娘”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善良人的代称,尽管“红娘”源于《西厢记》中促成崔莺莺和张生结合的侍女红娘,与颜色词“红”并未有多少瓜葛,但是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个词,“红”字功不可没。结婚时,门上、床头贴的“囍”称为“红双喜”;现代的一个流行词“红色消费”即是指为了结婚而花的钱;“添丁得女,红白喜事”中的“红”即代表结婚这一喜事;旧俗定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称为“红定”,如佚名《鸳鸯被》三折:“当初也无红定,无媒证。”在中国生孩子当然也是件大喜事,所以民间生孩子的人家要用“红蛋”分送亲友。
二、黑色
black象征“非法的”,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黑市)等。black有“深色、暗淡、阴郁、怒气冲冲、邪恶、丢脸”等引申意义,如:a black future(暗淡的前途),be in black with anger(怒气冲冲),the black art(妖术),a black mark(污点)等。黑是夜晚的颜色,因此,让人感到恐惧、紧张、悲哀。所以black在习语中的象征意义常常是不好的,如:black sheep指家庭中的不孝子女,并不是指“黑羊”。例如:Tom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汤姆是败家子。)。black也并非在所有的习语中都表示贬义,请看下面的句子:Since Jack was made CEO, the company has been running in the black.这里的“in the black”指公司盈利,所以上句的正确译法是:“自从杰克当上总裁后,公司一直在赢利。”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黑色”象征着尊贵、刚毅、严正、憨直、深沉、神秘等褒义。黑色曾是夏代和秦代所崇尚的正色。因为黑色象征着尊贵和庄严,所以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蔡服都是黑色。因黑色和铁色相似,所以黑色往往象征刚毅、严正、铁面无私等。在戏剧脸谱艺术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如唐代的尉迟恭、宋代的包拯、李逵等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黑脸则表示坚持原则的人。
三、白色
在英语中,white象征着纯洁、美好、庄严、高雅,故“白宫”用以代表美国政府,而且西方妇女传统的结婚礼服为白色,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除此之外,white有其独特的引申意义,可表示“纯洁、谦卑、快乐、单纯、忠诚、懦弱”等象征意义等,如:a white day(吉日),white rage(震怒),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the white coffee(牛奶咖啡),a white man(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white-livered(怯懦的),white elephant(昂贵又无用之物),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懦弱、胆怯,这一表达方法来自斗鸡。当斗鸡想认输时,就竖起颈上长的一根长长的有点白色的羽毛)。
在中国的传统中,“白”总是同丧葬联系在一起。例如:“白事”、“白衣素食”、“素车白马”等。在中国古代,用颜色来表示贵贱尊卑的还有白色,如“白衣”、“白屋”、“白身”等就分别指称平民、茅草屋及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它们都可使人产生关于卑贱、清贫的联想。
四、黄色
汉语中的“黄袍加身”一说,指的是万人之上,做了皇帝。黄色被视为尊色在汉民族文化中由来以久。因此,除了天子,普通百姓是不敢使用黄色的。“黄袍”、“黄榜”、“黄门”等,都无一不同尊贵与荣耀联系在一起。黄色所具有的“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在许多英语习语中yellow表示的大都是贬义,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a yellow dog(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他太软弱,不敢起来斗争。);She had such yellow looks after the accident.(事故发生后,她脸色异常可怕。);He did such a thing.He was a yellow dog.(他做出这样的事情,他是一个卑鄙可耻的人。)。
从上述内容我们看出中西方文化中色彩词意义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深层都积淀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国俗及民俗语义。总之,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词义的影响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各种颜色词在不同民族中的联想与使用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毕竟各民族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文化、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因此,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地理背景及传统风俗,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英汉双语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昌炎,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 2001.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李春玲.汉语中红色词族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J].汉字文化, 2003.
[5]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6]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