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体育文化(精选8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剖析两种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面,并加以探讨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文化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西方
前言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文化具有非遗传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阶段性。文化有三个层次构成,及外层的物质层次,核心部的心理层次,中间的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体质的层次)。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解、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包括四层含义:第一,体育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第二,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第三,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第四,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体育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我们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着互补。两者虽然形成的体系、内涵不同,但都是人类的财富。
1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而发展的。中国体育文化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三个阶段。中国原始体育文化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在生产极其低下的社会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学会了攀登、爬越、泅水等生产和生活技能并将其直接服务于社会形成了“体育”的雏形。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医学知识的积累,养生思想的出现,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体育在原始萌芽状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从而脱离了生产劳动,与军事教育、祭祀、礼仪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明显社会职能的初级形态。尤其到了唐朝,当时经济的繁荣为体育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对军事训练的重视和武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盛行。宋代以骑射为中心的武艺训练得到了完善,民间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体育组织相继出现,马球、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性方向发展,文人对养生的研习、道家对导引的编著在气功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随着导引养生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发展成为多种门派。中国近代体育文化是1840~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在自然延续演变过程中逐步退出了其主导地位而流行于民间;而西方近代体育随着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主流。中国现代体育文化是70年代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和政府在加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其更加蓬勃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并不失时机地抓提高,集中力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举办大规模的运动竞赛,扩大国际体育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竞技运动的水平,增进了同世界人民的友谊。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竞技运动的空前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轰轰烈烈的奥运战略使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神权统治着欧洲大地。14~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使欧洲中世纪强调精神摧残身体的思想向近代体育转变,揭开了欧洲近代体育文化的序幕。德国、瑞典、英国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地,三国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诞生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的户外运动是构成现代体育运动的三大基石。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性发展,英国的户外运动从17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到18世纪的中产阶级变革,由于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大量向外扩张,首先在世界上建立霸权主义。经济的繁荣使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娱乐,于是产生大量的娱乐项目。最初兴起的是板球,后来出现足球、划船、橄榄球、田径等,英国人民走到哪里这些项目就带到哪里。户外运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帝国主义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体育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尽管存在着战争,各大洲、各国还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各自的活动。因此,20世纪是欧洲现代体育的成熟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体育文化领域内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奥林匹克运动重新振兴后,这种体育文化便具有了世界意义,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干。中国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由于地域环境、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国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将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之道(温、良、俭、让);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剖层究。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辩。由于以上原因,产生西方文化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中国封闭的农业基础、自给自足、缺少更高文化竞争等方面产生了崇尚经验、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稳健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也孕育出了“养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通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五脏通达;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意念的作用和内部修炼,对动作的把握靠直观顿悟,动作简单,但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神韵,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由于对人体外在形态的淡化,因而中国很少有肌肉激烈收缩运动的活动方式。西方体育注重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健壮,注重对人体外形的称颂,强调身体的外部活动;许多活动方式均要求大肌肉群参与,且肌肉活动激烈;提倡对人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训练,锻炼各部位的机能水平,美化人体的形象,获得精神充实感的满足。
中国传统体育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主要靠自身的修炼领悟来完成,不借助外力和与外界相比较,具有自娱性的特点。不提倡互相争斗,相互对抗,也不追求对自然的超越。在古人看来,那些力量、速度、灵敏、技巧等外在表现都只是低层次的,而高手之交则是较心较智,人格的高度。西方体育则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对抗和竞争,追求超越自我,超越自然。西方把竞技场上的妓皎者视为英雄、偶像。他们认为竟技场上的结果、名次成绩直接影响到做人的价值以及人本身的尊严,成绩好坏是他一生成功与否的标志,成功与失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价值取向就是胜利。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触合是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体育的互相迁移已非一日之举,从近、现代世界体育发展看,主要表现在现代体育的一些体育思想、观念被东方体育所接受。西方现代体育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不同程度上为东方和全世界人民接受,从而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世界体育的和谐、统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除此之外,中国体育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养生思想,如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不仅逐步为西方体育文化不同程度的融摄,而且也成为现代和未来世界体育发展新动力和宝贵财富。
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各个国家对世界文化的苛求。由于技术的革新使地球日益“缩小”为地球村,文化间的阻隔,日益自由地流动。同样,由于技术层面的发展,体育文化才能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身居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接触以西文为主体、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受其影响,并逐渐地将其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正是由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迁移与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华民族的祖先长期生活在大河流域,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由于近代大部分时间闭关自守的生活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在古代所形成的兴旺发达的状况在近代有所减弱,从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停滞不前,甚至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方社会的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上与西方的差距逐步缩小, 这使得东方体育在与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西方体育的相互碰撞、交汇、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就中国而言,经过世代的传承、嬗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体育的独特风格和特质,它以养生健体、陶冶情操、培养道德为主要目的的特质,独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体系。
众所周知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历经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锻造,在工业生产、市场竞争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是以竞赛、争胜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殖民主义的侵略,把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确立了西方体育文化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目前,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体育文化正在不断地吸收、融合东方体育文化中的精髓,表现出极其强烈的互动交融之势。
从源头上看,传统的中华文明与古希腊的文明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对传统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发现,二者的起源都与祭祀有关,但是由于二者所信奉的神灵,性格内涵以及由此传递的文化形式的天壤之别,其祭祀过程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化轨迹。
中华文明主张“身心合一”“形神兼备”,重视“反求诸己”,认识规律,顺应自然,不把人类自身对立于自然。虽然射御、蹴鞠、武艺、龙舟等项目都极具竞技性,但由于等级制度、人文精神的内敛性等客观因素的束缚,没能形成古希腊奥林匹克式的竞技运动体系。相反,西方文明崇尚和赞美“力”与“美”,认为灵与肉、身与心分属两个世界,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成为竞技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他们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的和谐就是通过对抗、竞争、挑战自我,战胜对手才能实现超越生命本身的价值。
当然中西体育文明在宗旨上也有不谋而合的地方。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清静无为”的人生观,重视人格的修炼与养成。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两者的契合处毋庸讳言。
二、中西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灭的古老文明。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育文化必然具有中华文化的典型特质,开放出绚丽的奇葩。
1.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
与众多的西方国家比较,中华民族具有更悠久的历史传承。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体育文化在历史长河的千淘万漉中,积聚了完美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人性化、多样化、规范化的风格特征。导引、气功、太极拳等项目的传承就是最好的明证。
同时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性、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体育文化,而各种文化的碰撞、交融,也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武术、摔跤,还是龙舟等等,都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展示。因此中华民族体育更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2.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尽管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极其重要的一点,终究不外乎 “一天人,合内外”。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活动形式,正所谓发于内,形于外。因此它所受的传统哲学的影响必然根深蒂固。“天人合一”的理念,“身心一元”的精神,构成了传统体育的运动思维模式。所谓 “天人合一”的含义就是,宇宙与人具有相同的运动法则和变化规律,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身健体的同时,调节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在精神上,强调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尤其重视通过形而下的身体活动,完成形而上崇高人格的塑造。正是因为基于这样宏观的认识论基础上,中国传统体育才真正具备了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体系。
3.中国传统体育的基本模式
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物质的传承固然重要,但精神的传承才是用之不竭财富。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传统体育形成了传统养生文化。 出现了以导引、吐纳、静坐为代表的“静以养身”,以及武术等多种动态运动为代表的“动以养身”的养生模式。
由于“中国哲学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即便像武术这样具有技击特点的项目,也止于“切磋技艺,点到为止”。因此,很多运动便展示了娱乐性、表演性,如踏歌起舞的“蹴鞠舞”等。
4.中国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
当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大体反映了传统体育“重人伦,轻胜负”的价值取向。由于对“中庸之道” 理解的偏颇,人们把“好好先生”当成了“不偏不倚”的典范,忽视了执着于“不偏不倚”恰恰背离了“允执厥中”的原则,形成了礼让、宽厚、和平的价值取向。同时道家“守雌,处下、无为”的思想也对这一价值取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使得中国体育文化更多强调整体和谐,淡化体育的竞争性,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忽视体育的实用价值。这也是近代中国体育羸弱的原因之一。
(二)西方体育的文化特征
西方体育文化诞生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传承了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形成了重视外形,崇尚健美,追求外在统一和拼搏进取的主要风格。西方文化的开放性,促进了它对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接纳,从而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拓展了其外延。战胜神权后的西方,摆脱了束缚,把变化、超越、革新当成了风尚,形成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文化精神。
1.重视人的本位
西方文化极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它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突显人的对象性存在和人的主体地位,视自然为改造和超越的对象,因此,建立在唯物哲学思想上的西方体育文化,更重视体育的竞技性,肯定人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的竞争,对自我的超越,崇尚“更快、更高、更强”的竞争精神,主张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征服自然,克服困难,从而实现人的生物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2.文化价值多元化
商品社会的经济特点是互通有无,因此被深深打上了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烙印。这种经济基础所孕育出来的西方体育文化也势必具有同样的显性特征。开放与外向的民族个性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使得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辉映,构筑了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并成为了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西方多元化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三、中西体育文化的展望
西方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中风光无限的重要文化形态, 其大无畏的拼搏竞争精神、进取精神、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自由精神,引领风骚数百年。尤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结束神学时代,进入科学时代后,人们迷恋于科学探索财富,忽视了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竞技运动价值观的异化,造成灵与肉的再次分离,导致奥林匹克运动被商业阴云所笼罩。
中华文化凝聚了祖先的智慧,集儒释道之精华,效法天地,修持德行,崇尚人文精神,关注自然与人类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视运动中的修身养性,立足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更多地赋予了体育伦理价值。
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果有一天东西方体育文化能够珠联,人文精神与竞争意识能够璧合,世界体育文化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审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aesthetic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WANG Yu-ling LIU L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boxing and martial arts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natur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 etiquette and life attitude, to show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heterogonous countries with rich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various industry school was its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 of the ordinary, In the sports aesthetic proces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idea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also inevitable by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Westerners tend to" dare" ( sense ), the Chinese with "ceremony" of lead, two does not divide the merits, ultimately forming a unique sports aesthetics.
【Keywords】Sports aesthetics,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Culture difference
谈到体育审美情趣,首先要提到的是体育美感,作为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美感同其他美感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育美感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直觉性,即它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从而获得美感。体育审美恰恰是对体育美感的一个感受过程。
体育审美,首先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系统或听觉系统,逐渐过渡到整个感官系统,而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最终使审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使心情愉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1〕。而审美者通过感官系统接受体育,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是随着各人的喜好、心情和文化结构而产生的。
中西方文化的主干像两条腾飞的蛟龙,自成体系,相互交融。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在《原始文化》(1871年)的书中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2〕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些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形成人们在关于体育审美情趣中的判定标准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也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3〕。二者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在诸多方面:
1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在篮球中的表现
西方文化的家庭教育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4〕。而这种从小锻炼出来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可以从美国的NBA中窥见一斑。美国的篮球队员主张个人荣誉、以自我为中心更重视自己的独立进攻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强调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特别欣赏团队精神,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5〕。
2中西方社会文化导致性格差异在足球中的表现
足球是一种激烈的,使人如痴如醉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就像中西方对音乐的欣赏,西方人沉醉于高雅而神圣的古典音乐,中国人却钟情于现实的生活化的小品一样,体育作为一种审美力量的生成与发展,也同样取决于从事体育运动的主体——人,取决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西方或足球文化先进的国家,人们为其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为它欢呼、为它流泪、甚至为它疯狂到去死,进入一种痴迷的境界。而中国人却理性地把其视作一种愉悦身心,放松自我,宣泄情绪的方式,热情过后便会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日常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带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6〕。它体现在中国人的性格上,就是在审美的过程中以理性来具体规范感情,使人的感情心理与社会行为处于平静和谐之中,施拉普那在中国不停呼唤豹子精神,国人却以理智的面容面对他,而西方人对足球却主动地呈现出忘我的投入,他们把自己的智慧、激情,淋漓尽致的投入到对运动员带球、传球、射门的欣赏中,创造了丰富的球场文化。他们在欣赏过程中,高度亢奋而紧张的情绪自然进入到一种疯狂的状态。相对而言,我们中国人在这一过程中虽说并不是没有上述情况的出现,但相对于西方或足球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我们对足球的审美情趣要理性并缺少较多冲劲的。
3中西方传统礼仪的差异在武术中的表现
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所表现出的“礼节”和“谦让”都是中国人的美德,尤其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理”(礼)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代中国人对体育的欣赏便也以“礼”为重要思想指导,如现代体育中的武术比赛负方展示了主流的赛事风格和超凡的人类品格,即使失利后仍然可以说“虽败犹容”获世人称赞,从而使比赛呈现出双赢的局面,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人在欣赏体育活动与竞赛多么地重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西方人对待赛程认真较劲,一板一眼,绝不低头认输,对于赛事拼尽全力,可谓拼命三郎之说。中国的体育审美观因带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神深刻的烙印,而缺少了西方典型的激烈的竞争以及西方竞技体育的那种撼人心魄的对抗场面。
4中西方生活态度的差异在拳击中的表现
在规定的区域中同场竞技的强烈对抗性项目,并且身体的接触、冲撞频繁,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是双方具有排斥性的体育项目就是拳击了。它意味着力量、冲撞、对抗、身体接触,是一种对抗性极强的体育项目,激烈的对抗与冲撞,健的身躯,充满激情的呐喊,吸引着成千上万大的西方观众的眼球。激烈的竞争中冲斥浓重的火药味,表现了西方人张扬的个性,打破平衡冲破束缚的风格及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对拳击的分析中我们更多的发现西方古代体育崇尚竞争、敢于竞争、乐于竞争,以竞争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显示自己的优劣。而判定比赛胜负的唯一标准就是运动员在场上的比赛成绩,不会以贫贱高贵来定输赢。他们的文化思想更多的体现在对抗激烈的体育运动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古代传统文化区别太大,使得带有中国理性实用文化及以“礼”的思想为文化结构生活态度,对这种激烈的对抗的体育项目无法接受,审美也无从谈起,观之国内拳击类项目的普及程度,通过电视台对此类比赛项目的播出率可知一二。但我们以对抗性擂台节目《武林风栏目》却正在慢慢的兴起。
5中西方自然文化差异在乒乓球中的表现
有“国球”美誉小小乒乓球,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是作为外交手段与人沟通的,这与西方十分盛行的网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内敛、含蓄故将西方的网球引进的中国的同时,不是照原有的场地大小制作,而是缩小很多倍,并抬到桌面上进行。这一点,不仅体现了中西方自然文化的基本观点的不同,也同样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态势的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从中国对乒乓球的普及状况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体育审美的过程中形成体验自然、和谐的旋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的审美情趣。而西方的网球,橄榄球甚至有棒球、曲棍球都在向我们展示古代西方体育的那种崇尚竞争、敢于竞争、乐于竞争。
6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审美中的表现还有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敢”(感)性,中国人以“礼”(理)性为重要指导思想。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的很多差异直接影响了体育审美情趣上的差异。但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中西方体育审美情趣的文化差异促使中西方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体育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玲,王凯.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现代体育审美观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3):85-86.
〔2〕于连水,赵志明,许丽红.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J〕.商业现代化2009,(563):204.
〔3〕邓绍建.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J〕.价值工程.2010,(5):220.
〔4〕石亮.浅谈中西方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差异〔M〕.华章.2009,5:90.
〔5〕石勇CUBA折射出的校园篮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学教育的影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1):71-72.
〔6〕张延平,高景龙.现代体育审美浅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7.
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 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1.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 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超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1.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 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 浅谈中国礼仪文化
★ 乡镇年度文化体育工作总结
★ 会议总结模板
★ 会议总结范文
★ 会议总结如何写
★ 中国廉洁文化故事精选
★ 体育总结
★ 励志残疾人文化体育励志名言
★ 浅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文化教化功能的再认识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趣事,是说不同国家的人弄丢了一枚硬币后的反应,美国人只会摇摇头,不再回想,日本人会回家做一番深刻的反思,德国人会在丢失硬币的周围仔细寻找。从这则趣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心理,而不同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比如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伦理道德与群体意识的儒家文化,其次就是宁静恬淡的道家文化。因此,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教化的中国人,在青年时期追求立足社会与实现个人理想,采取的是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在老年退休,要求减轻或摆脱精神痛苦与求助心切之时,便倾向接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与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并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群体与个体,保守与求新,讲“礼”与平等。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中国人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说法,就是群体观念的典型反映。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人更倾向于不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自己行事为人。因此西方人推崇个体文化心理。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庸中的“中”字意味着“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庸的意思是“平常”。《论语·率雍》也写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国,标新立异是不被肯定的,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众人所排斥。这种拒绝变化的儒家精神在中国造成强大的保守意识,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西方个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正是这种追求“差异”和“多样化”的“求变”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那种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西方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中国人信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出来。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男女老少等等。中国人推崇“抑己尊人”的处世原则,谈话时有意抬高他人地位而使自己显得卑微,因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谦称和敬称。汉语自称谦词古代有:仆、小人、愚、鄙人等,近现代有:学生、晚辈等。自称亲人谦词有:家父、家母、内人、犬子等,敬称对方亲人有:令尊、令堂、令夫人、令爱等。而西方文化心理强调平等。平等意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人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出平等观念。因此,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晚辈或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或观点与长辈或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顾忌后者的面子或权威。
摘要:当今中国早已跻身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中西文化交往的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解屡见不鲜。中西文化博大精深,社会习俗文化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前言:社会习俗文化包括社会生活礼仪与节庆、生活方式等,是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反应,深刻揭示着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由于社会习俗范畴广泛,本文仅从觐礼、婚礼、葬礼、节日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文化,以窥全豹。鉴于中国式宗教意识淡薄的国家,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的,而西方国家基督教影响甚深,故社会习俗文化的宗教色彩深刻。
一、觐礼:下跪与屈膝
在古代中国一向是皇权至上的社会。因此,古代觐见皇帝时都要行下跪的礼仪,以表示对高高在上的皇权的尊重。这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高度集中的权力,使皇帝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有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华夷有别,万方来朝的虚荣心理。而西欧则相反。在西方,王权有限,对国王来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加上基督教的普世性,教皇才是权力的中心。西方国王与贵族大臣的契约关系并非像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出现了双方觐见礼的冲突。
二、婚礼:红色与白色
在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中,婚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作为社会习俗的婚礼,是最重要的礼仪。然而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婚礼的具体形式与文化内涵也就不同。具体上说,中国古典式的婚礼是“红色”的婚礼;西方古典式的婚礼是“白色”的婚礼。
(一)中国婚礼的红色寓意
中国古典婚礼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女双方全家族的盛大庆典,以及到处贴的红双“喜”,一对新人着红衣、红裤(红裙),新娘披着红盖头,桌上点着红蜡烛,床上摆着大红枣。在婚姻不能自主的封建时代,红红火火的婚礼主要不是对新婚夫妇个人的祝贺,而是对家族兴旺的集体联欢,对封建义务的重申。婚礼仪式中的“拜天地”的安排,但这里的“天”只是伦理化的“天”,是重申对天经地义的封建礼法的遵守承诺,完全是世俗性的行为。
古代中国的婚俗文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作为一项被古代中国人民长期接受的习俗,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在流动性较小的农耕社会中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结婚也要按照风俗履行必要的程序。定亲和迎亲这两种程序在不同程度上历来为人们所遵守,甚至在当代的中国也仍然会有体现。其次“明媒正娶,大办婚事”是中国又一重要的风俗。中国婚礼大张旗鼓的操办,其社会意义在于“公示”,以此获得“本地认同”,从而产生“本地身份”。这些对于地位卑贱低微的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媒正娶”的本质同样仍然是为家族共同体的集体荣光增加一道红色的光彩。
(二)西方婚礼的白色意蕴
西方婚礼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庄严的教堂和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婚纱在西方象征纯洁、忠诚、美丽。在西方人看来,婚姻是神圣的,西方的婚礼多灾教堂举行,由神父主导婚礼进行,庄严的婚礼誓词是婚姻当事人对对方终生的承诺,也是对上帝尊重的保证。婚礼沉浸在一篇宗教的圣洁气氛当中。
西方社会婚姻制度也是某种社会习俗的产物,尤其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当我们把视角投向基督教,不得不提到《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尽管上帝将人逐出伊甸园作为一种惩罚,然而他并没有拆散他们,而是令他们今生今世要相互扶持。其目的在于完成这种爱,在于延续生命。上帝将亚当和夏娃带到一起,从而设立了婚姻,那时婚姻是神圣的,基督徒对这种婚姻的看法也赋予了荣耀和尊严。白色的婚礼使得西方婚姻获得了圣洁的认证。
三、葬礼:厚葬与薄葬
(一)中国的厚葬风俗
中国古代素有厚葬的传统。中国各地博物馆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从历代墓葬出土的殉葬品占有相当比例。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乃伊、西安汉阳陵出土的佣群......殉葬品之多、之繁、之奢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无不显示着中华厚葬之风。不仅皇家贵族如此,中国民间也不逊色。虽然民间不会想皇族那样奢华,但也不敢怠慢。直至今天,尽管社会发达,大办丧事的习俗仍让留存了下来。现在不仅焚烧纸人,还焚烧纸马、纸电视、纸汽车、纸别墅。
中华厚葬之风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所谓的“孝”道,实质上并非真正对“人”的尊重,而是对规范——“礼制”的无条件服从。通过孝道来凝聚族人,以巩固社会秩序。而对死人的孝就体现在丧葬的厚薄和质量上。
中华厚葬风俗文化的世俗性关键在于中国人“视死如生”的看法,即把死人当作生人来供奉。丧礼设酒食、供品以祭,用整头宰杀的牛、羊、鸡等加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做祭品。从常识知道,死人是不会享用这些供品的,只是人们心理上认为原来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会享受得到,他们按世俗的办法祭奠供奉死人。
(二)西方的薄葬风俗
通过欧洲的电影电视,许多人对西方葬礼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十字架和黑色的丧服。墓地也十分简单,一个两米左右的长土坑。下葬时人们只是向墓碑献鲜花,不见有其他的殉葬品。参加葬礼的是死者的亲属与生前挚友,但不会是像中国那样的家族大聚会。西方的丧葬礼仪很简单,其形式基本上属宗教式的。葬礼与葬礼弥撒一般由神父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葬礼过程主要是为死者祈祷,祝灵魂早升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整个葬礼庄严肃穆,简单薄葬。
这种习俗主要还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灵魂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崇尚灵魂升华,因为肉体是肮脏的、有罪的。因此西方葬礼风俗重精神性的超升,而对肉身简丧薄葬。
四、节日:人节与鬼节
民族民间节日是重要的社会风俗文化。中国社会是宗教意识很淡薄的社会,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人的人生是“无宗教的人生”。所以中国传统节日多是世俗性的,是人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青年人也喜欢上了洋节。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较深,宗教氛围浓厚,故西方节日宗教性强,是鬼节。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的宗教性节日也已日趋世俗化。
(一)中国节日的世俗性——人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农业活动的节气有关,而农业活动又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协作,所以传统习俗要么与时令有关,要么与家族祖先祭拜有关。如在以团圆欢庆为核心的春节,仍要在饭前拜祭祖先,烧香烧纸钱。中国的传统节日提供了“天——地——人”合一的运行节律的时令节点,这些都是世俗性人的节日。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是译为它的一些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二)西方节日的宗教性——鬼节
基督教自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以来,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基督教不止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礼拜日为例。礼拜日也叫安息日,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工作了六天,第七日休息。因此,现代的西方人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古代西方的节日也是极具宗教色彩的,以复活节为例。复活节原本是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向信徒展示他作为复活的救世主,也让基督徒坚定信念不惧怕死亡。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复活节几乎丧失了宗教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淡忘。“假日”也是一个宗教术语,意为“神圣的日子”,这个术语源于中世纪。而如今在说英语的国家,‘假日’的使用越来越少宗教的含义。因此,当人们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说‘假日快乐’时,他们往往也只是表达一种问候,一个毫无宗教色彩的问候,一个与耶稣的诞生毫不相干的问候。
中国是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是海洋与商业文明。由于中西民族先民的自然条件、生存方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中国的宗教意识淡薄,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有无宗教信仰在中西方人民的社会习俗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化的,而西方社会习俗文化宗教色彩深刻。但很难说哪种文化就是“先进”,哪种文化就是“落后”,如果把“先进”的现代文化强行移植到“落后”国家,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是为了在比较中认识世界,更好地尊重彼此的文化。参考文献:
1.陈坤林、何强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人类不同群体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不断认识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体育作为人类一种关注自身生命的特殊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两支奇葩,尽管它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体系,但是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层面上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循沿历史的轨迹,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方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会为我们深入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2 中西体育文化分殊之管窥
2.1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审理
2.1.1 强身健体与养生保健:中国传统体育的意义理解
中国传统体育是大陆(主要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的产物。其特质表现为:一方面以黄河流域农业文化为底蕴,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命观,以及正心、诚意、修身、养生的运动观;另一方面以封建宗法制度为文化基础的竞技运动多重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采取谨慎的嬉戏观、娱乐观以及注重竞技体育活动的个体性、技艺性和表演性。我们知道,在上古时期,由于人类认识和身体能力的极其低下,自然界的统治地位占据绝对优势,人们还得不出身体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这么说,当时人们参加各种健身和娱乐活动,目的是出于对身体感官的快乐和对自然神秘力量的虔诚和崇拜。这个时候的中国体育,还没有形成自己有独特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在公元前800—200年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积淀,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儒家“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态。[1]这种文化形态在外在形式与内在气度上主要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终极目的的养生和以保身护体、技击与套路相结合的武术为一体的内外合一和整体圆融。随后,由于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渗透,这种体育文化形态几千年如一日地延续着。直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体育还固守着这种形态。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隆隆炮声,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观和思想层面保守的弊病淋漓尽致地凸显在世人的面前。围绕这一问题,中国近代的传统体育文化思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过程。首先是从体育器物上感觉不足;其次是从体育制度上感觉不足;最后便是从体育文化上感觉不足。很显然,这个思考过程是以实用主义为逻辑起点的。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体育在近世工业革命宰制一切的社会化进程中,就这样逐渐遗失了话语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就在现代工业文明将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在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维护人类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抵抗大工业发展和信息革命对人的身心异化和精神分裂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
2.1.2 对抗与竞争: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
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以工业生产、市场竞争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其特质表现为:一方面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古代西方体育,主张“天人有别”和“天人相对”,采取对神秘力量虔诚膜拜的生命观;另一方面以自然科学为文化基础的竞技体育,重视人的生命的直观和展现,采取竞争、功利、超越、对抗的运动观;再一方面以艺术文化为基础的艺术体育,重视人对自由、美感的追求,采取开放、公正、民主的娱乐观。众所周知,中世纪以前的西方体育文化是以古希腊体育文化为代表的。古希腊社会尚力的酒神文化、纵欲享乐的世俗文化,发展了古希腊体育独特的人体审美标准———裸体之美(因为裸体除了显示身体之美外,更重要的是意味着生命力的旺盛和缔造生命时的酒醉)、娱乐意识以及追求“勇敢”、“健康”和“有力”的体育风尚。到了黑暗愚昧漫长的中世纪,由于宗教神权力量的至高无上,人性中的感性之美在宗教的压抑下渐渐地消失殆尽。人的世俗价值从根本上遭到否定,身体成了罪恶的源泉,体育被彻底禁忌和遗忘。尽管如此,历史的车轮在曲折迂回之后,还是依然地向前驶去。到了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时期,西方体育在追求主体对身体客体的征服和超越过程中,奠定了以主客二分、身心二分的科学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竞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之后不久,随着西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殖民扩张,这种体育形态便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形成了现在风靡全球的竞技运动。
2.2 中西方体育文化分殊的理论根源透析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在不同国家、民族土壤中产生的文化都是在相对分立状态下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各种文化的发展有其相似的一面,但也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众所周知,中西体育文化分别是在“河的赋予与海的磨砺”影响下,实现人们对自身生命不同层面的把握与展示。受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借助人的肢体运动实现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立统一,借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西方体育借助人的肢体运动企图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借以达到超越现实的目的。可见,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哲学文化基础的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是在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板块状大陆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其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制度和专制政体为基本形态,因而有别于其他重超越(希腊)的哲学文化类型。众所周知,中国哲学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人被推尊到很高地位,所谓“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体现在体育上就是对修身养性的追逐,我们知道,中国传统体育的典型项目就是导引、气功和太极之类,其动作结构以讲究模仿动物和平衡统一(如内外、神形、动静和刚柔之间的和谐)为精要。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协调,而不是西方那种个人个性的张扬和对自然的抗争。因而,从此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体育是一种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与此相反,由于西方哲学文化所具有的超越精神,致使西方体育无论从运动形式还是运动术语更多体现的是物理特性。如训练过程中所用到的强度、密度、负荷、幅度、频率等等;人体运动学方面的解剖学生理学术语等等。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体育形成了以物理科学的高速发展为支撑,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发展路向的、不断超越自身、挑战极限的现代竞技运动。因而,从某种角度上讲,西方体育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就是对生命的展现、超越和自我否定。
第二,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重整体轻个体,落脚在体育上就是淡化竞争,侧重精神层面的提升。毋庸置疑,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竞争与胜负占据次要地位,使得体育最为核心的竞争特征遭到弱化,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被放在首要地位。如民族传统武术中“武德”的强调,射箭比赛中的射礼的规训等。可见,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注重实用、追求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养成了中国人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的惰性。与此相反,西方传统文化则主张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体自由,崇尚个人与自我,尊重个体思维与体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对唤醒人的自由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方面反映在体育上,就是对极限、自我和卓越的不断挑战、超越和追求。
第三,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体育文化呈现出巨大的不同。这些差异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知道,中国的文明本质上属于“河流文明”,地处内陆,资源丰富,人们基本上能自给自足。正是这样一种文明,使得中国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体现在体育心理上,就是以“宽厚、礼让、平和”为其基本核心,以“重和谐、轻竞争,重适度、轻超越”为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这一心理结构,总体上抑制了人们追求卓越的激情。与之相对应的西方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海洋文明”,由于资源相对匮乏,促使他们海上的活动比较发达,进而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体现在体育心理上就是以“竞争、功利、超越、对抗”为其基本内容的运动观。这一心理结构总体上高扬了人的生命力的伟大与充沛,给人一种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畅感。
3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通
3.1 中西方体育文化融通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世纪之交的体育已经进入一个体育和体育人有国家、无国界的全球化新时代,体育资源的国际化将继续成为21世纪的潮流,并继续对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各国之间的体育活动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已经渐趋缩小,体现出强烈的同一化倾向。这一方面可从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中找到答案,另一方面也可从没有被纳入现代国际体育体系的活动日趋衰落的命运中窥见一斑。因而,不管人们的态度如何,全球化已经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世界,成为感性的事实存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化维度之一的体育文化,也必然会出现全球化的交融趋势。由此可见,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不是西方体育现代性的野蛮蔓延,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品位档次的自然诉求。
3.2 中西方体育文化融通的基础
近世工业文明,带给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基础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将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之中。人类愈来愈生活在一个“非自然”的文化世界之中,加之在近世文明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严重异化,体育作为一种主客体同一的文化形式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西方体育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携带人的主体性余威,开始了对自我身体的挑战。为了提高0.1米的距离和缩短0.1秒的时间,人们开始了科学体育的征程。如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每天摄入多少热量,消耗多少热量,甚至每天的运动负荷都要用科学公式加以精确度量;运动训练的过程通过电子计算机加以模拟并处理成线条异常清楚的几何“棍图”,以显示整个技术动作的运动环节和人体重心的全部变化轨迹,并以此提出修改方案。可见,西方体育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鼓舞和科学理性的驱使下,表现为一个不断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和不断追逐功利的过程。因而,西方体育在其辉煌的背后,早已埋下危机的种子。与此相反,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体育,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下,平心静气地追逐着自我修身养性之目的。此种格局几千年如一日地延续着,与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引起的人类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体育在缺乏“竞争、超越、功利”的内在驱使下,却在维护人类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抵抗大工业发展和信息革命对人的身心异化和精神分裂方面表现出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因而,中西方体育之于人的发展各有利弊,应互为补充。据有关专家预言,21世纪的体育将从泛机械化的知识功利体育走向解放身体、释放个性的艺术体育。那么为什么未来体育要向艺术体育的方向发展,我想这是现代人们对科学工具理性深刻反思的结果。在以物质欲望为幸福价值衡量标准的现代社会里,人变得越来越难认识自己。因而彷徨、困惑中的西方人猛然顿悟,未来的体育也许只有以内在真实为鹊的,以艺术精神、以境界的追求为旨趣的艺术体育才能拯救。因为只有以此为基点,现代西方体育才有可能走出物欲的羁绊,走向意义的敞明;中国传统体育才能彰显其追求审美境界和个人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现代价值。
4 结束语
中西方体育是在不同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形态、结构各异的文化形态。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传统体育在礼仪、表演和养生方面,西方体育在公平竞争、超越自我方面,都有其继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因而,两者在本质上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如此看来,面向未来,中西方体育应对自身的精华和对方的优秀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吸收和借鉴,进而创造出一种超越目前现代体育文化的新型体育文化体系,为未来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摘要:本文在考察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总体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殊做了一点简单的分析,其主旨在于厘清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通寻求合理的路向。
关键词:体育文化,价值取向,融通
参考文献
[1]于涛.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嬗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1):1-2.
[2]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7-48.
[3]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李述一,李小兵.文化的冲突与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望蜀,张新.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体育文化的走向[J].体育与科学,1989,(3).
[7]陈长礼,高鸿辉.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7,(1).
[8]熊斗寅.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交融—谈谈中国与现代奥运[J].体育与科学,2002,(3).
[9]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体育科学,1995,(4).
[10]宋亨国,李瑜.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兼论“入世”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2).
[11]郑国华,郎勇春,熊晓正.理解的艺术—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对比分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实上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文化源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所谓西方体育文化,事实上指的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源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中西体育文化的不同包含有母体文化体系和时代性的不同,虽然产生和形成的时代不同,但这两种文化还是可以比较的。我们可以从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自身内在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差别。
一、人与天(自然)的关系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天(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即相互依靠、相互成就的两个方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天人有统一性,靠天吃饭,不把天人看成是敌对的关系。这种观点有其现实性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的反映。以这种生产方式和文化模式形成的传统体育文化就严格以儒家的“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佛教的“克己复礼”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內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始终强调通过意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演练来“悟道”,并逐步达到“澄悟天机”的意境,进而“天乃通,道乃久,段身不殆”。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以实现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作为最高的境界。西方近代工业迅速崛起,造就了他们敢于冒险和扩张的民族性格。他们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的力量,从而使新教伦理中的“天人相对”“天人有别”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基础哲学思想。它始终强调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和超越,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因而,西方体育文化注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强调体格和肌肉的强健。可见,中西方体育文化在此问题上有不同的倾向,当然,这种倾向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二、人与人的关系
贯穿中国几千年的一个核心文化传统,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就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毫无例外地被纳入“不争”的节制之下,其目的始终是强调整体,突出精神或以其旋转为轴心,注重解决局部和整体,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西方民族讲究竞争、讲究斗争,就是要征服别的民族,这就使得竞争和超越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旋律,其目的始终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突出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即通过体育的规则、公平、公正等合理形式和内涵把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各种欲望释放出来,以实现“自由”的境界。简而言之,就是以我为主,突出个人的中心位置。
三、人自身内在的关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尽管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但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人的身体本身,对身体的发展并不作过高的要求,仅仅以养护生命、祛病、防病和延年益寿为主,注意保健养生和健康生命。这种价值观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人自由。在西方有一种观点,叫做“社会原子观点”,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我有我的权利,任何人不能侵犯。它突出个人自由、个人的独立性。这有其长处,但也有缺点。西方体育文化过于刚性的趋势和个人利益至上的发展观或许就是它产生各种“人文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过于强调整体和实现人的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也有其缺点,它导致了发展的迟缓乃至停滞。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重视人与天(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和对抗。关于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众多研究者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论述,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西方体育文化主动;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道德和精神的抽象升华,西方体育文化注重对机体的竞争,强调现实物质形态的超越等等。这些观点虽然从局部对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人为对立”的分析,但过于强调二者的绝对对立,非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二者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对立研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分析结果的片面性。因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也有讲动的,西方体育文化也有讲静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固然有精神文明,但也有物质形态的超越,西方体育文化固然注重物质形态的超越,但也强调精神的抽象升华。试想离开任何一极的纯粹传统体育文化或西方体育文化还具有存在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吗?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的区分。应该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注重和谐统一,西方体育文化比较重视对抗斗争。西方体育文化中也有和谐,它所蕴涵的公正、公平等品质本身就是和谐的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多讲和谐,但事实上不和谐的情况也很严重,武术中门派之争,统治阶级和平民阶级参与体育的不平等性等都与和谐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
[1]朱杰等.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76.
[2]崔乐泉.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14-15.
【中西方体育文化】推荐阅读:
中西方礼仪文化07-2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06-29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09-16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06-28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10-29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12-08
中西文化与哲学06-11
王琛--中西文化差异06-23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06-02
中西古建筑文化比较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