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推荐8篇)
中国与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一直以来,我心中都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学生可以屡屡在国际数学奥赛上取得辉煌的成绩,却少有人在数学界取得突破,至今也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钱学森之问”让我们不禁深思,为何中国一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我仅对中西中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比较
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国家兴办教育,都是培养接班人,促进国家发展。
异:
1、从社会来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被迫让位于为着分数的纯学科教学这个现状下,中国的数学老师多认为,教数学知识最重要,教数学思想方法最重要。尽管国家一直坚持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考试分数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时,德与体便退居其次了,很多教师便将自己的学科教学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割裂开来,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完全推给“品德”课程。相反,西方美国教师认为教学是为教育服务的,“人的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懂得感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学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会问为什么,让学生懂数学。他们认为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坚持学术追求、维护社会公正、尊重多元文化。学科教育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我一直以为美国的课堂是人声鼎沸的、热闹的、纪律难以调控的。但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告诉我美国的课堂是安静的、有秩序的,即便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是如此,从中我看到了学生自幼形成的对公共环境秩序的尊重。我还了解到当学生刚入学时,美国教师通常会用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教学生在学校应遵循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在工作环境中所应遵循的规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些规则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奠定了基础。
对照美国的这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目前最缺乏的是教育意识,是教学为教育服务的意识。我们要思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高分学生吗?存在脱离社会活动的素质教育吗?
2、从家庭来看,由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寄予厚望,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个别关注较多,管教较严。而美国家庭多数都有几个孩子,家长较平等对待子女,子女学习压力小,环境较宽松。
3、从学生个人来看,中国低龄儿童很少是因为兴趣学习,有时是为了取悦父母或者老师而学习。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以改变命运的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那些想通过考大学进入城市的农村孩子,即所谓“跳出农门”。而美国儿童则较在乎自我感受,由于经济发达,就业压力小,更多从兴趣出发进行学习。
二·关于教育方式的比较
同:(1)教学程序基本一致。各国中学数学讲授新课基本上采用这样的程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预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测所学的知识。
(2)讲授法是各国中学数学教学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不论中国还是美国,或者西方其他发达国家,数学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助。
(3)普遍重视启发式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学教学也不例外。通过教育改革各国都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尤其重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异:(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关系和作用不同。
中国大部分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有“重教轻学”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努力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中考、高考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很大,使得大多数学校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记住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较深、较难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3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的数学知识。但弊端是很明显的,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应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自愿,学生享受学习的充分自由,学习比较轻松愉快。
数学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同也造成教学气氛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中,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是朋友关系,可以互相自由地交往、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导提示的作用。课堂上老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有时老师甚至可以别出心裁地把课本搬到野外与学生们一起在明媚的阳光下、柔和的清风中愉悦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快乐,减轻学生压力,造成欢快的教学气氛,但中国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严格的课堂管理中,强调教室、强调自己的座位,老师也不敢放开,担心过分放松,会造成课堂上活泼有余、严肃不足和自由散漫的混乱场面,因为学习到底不是娱乐。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不同,在严重“尊师” 思想的影响下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严肃,学生过分紧张,再加上数学不同于文科,故事性的内容少,更加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懈怠,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把学习数学当成是服“若役”。
(2)对培养能力与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在发达国家中强调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因而分层次个体教学方法使用得比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较多。比如他们在教改中提出的非学校论的教学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教学法(把所要学的知识编成程序,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自学)。这些方法强调自学,注重因材施教,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使学生很少听到老师主动的讲解,难以与同学进行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此外使学生很少接触到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影响学生的社会化。我国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集中型吃“大锅饭”的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教师易于把握节奏。但是容易造成优差生的严重分化,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实际上忽视了个性的差异。
在国外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如美国一些学校使用的教学日记法,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教学中的思维过程、心理状况,使学生与教师能经常通过日记进行交谈,教师易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兴趣及个人思维风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教师能从学生的这些资料中综合出各种学生的成就抱负水平、焦虑水平、意志水平,从而设计出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而我国教师过分注重智力因素,相对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少,自然而然在他们之间形成隔膜,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动机、兴趣难以了解,无法得到反馈,学生的焦虑、交际需要等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盲目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应用数学教育的思想存在差异。国外的教学方法一般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重视应用数学教育,具体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反映在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日本的CRM教学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如果过分地联系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内我国的教育目标虽然说重视应用教育,但至今未有与之协调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成了纸上谈兵,仍然只是从数学本身的结构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造成曲高和寡的情形。另一方面,中国当前的教育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非常有效,善解题是中国教学方法中比较突出的特点,这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可以看出。
(4)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教学媒体也存在着差异。国外由于经济和科技发达,直观教学手段有了极大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各类教学媒体普遍被使用。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中国也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多媒体的普及远远不是近期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学习效果的比较
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超过美国学生,这一点可从国际数学竞赛、水平测试的成绩看到。这是中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甚至以学习兴趣的丧失为代价所获得的。虽然通过大量练习获得一定的知识,但能力水平不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低。
因为课堂生动有趣,作业也较少,压力很小,国外学生多是比较喜欢数学课的
国内的小学生甚至用旅行箱用作书包,他们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无聊的课堂,成堆的作业,家长老师不断施加的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不仅虐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易导致厌学情绪。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精确和严密,忽视了给学生留下开放的想象空间,这又极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四·国内外小学数学教育差异成因分析 文化传统与思维习惯不同。我们偏爱语文,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善于归纳,不长于演绎论证。虽然在中外融通的今天,我们的数学与国外的数学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但思维上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神、权威的态度不同。中国人对于前人的崇拜的情怀是相当深厚的,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对于权威的质疑,我们还是少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积累知识,不重视探索发现中国人热衷于尊崇前人,而不喜欢质疑自然和已有的知识中国人的思维,缺乏质疑精神和创造性。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很好的处理了师生之间与追求真理的关系。美国的历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7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史短,再加上其倡导的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人口等国情不同。中国有着13亿的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人们就业的门槛竞争,高中和大学的门坎依然立着,学子们躲不过去科举考试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情节,寒窗苦读数十载乃至更长。到了今天的中、高考,古人的身影依旧,只不过每人鼻梁上多了一幅幅眼镜罢了。穷怕了的中国人明白,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有学上,有好学校上,毕业后会有好工作,活的会比自己好,能出人头地。而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也较少,就业压力比较小,也就没有一定要通过读书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种观念。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对中西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为弥补国内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更好的开展中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美国小学数学教育考察报告.《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5期
[2]国内和国外小学数学教育简略比较.《小学教学设计》,2001 [3] 史炳星《我所见到的美国数学教育·学科教育》,1998 [4] 杨泽恒《透过第三次国际数学及科学研究看美国数学教育·大理文学院 陈释然 101010001
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师专学报》,2000 [5]许新海《走进澳洲小学数学课堂》,2005 [6] 周序《新世纪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比较分析》,2006 [7] 杨泽恒·付卓如《美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几个特点·比较教育研究》,2001 [8] 李雪梅·赵国良《国外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 [9]《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10]《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
一、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 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 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 家长都要仔细考虑,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 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 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 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 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
其对策当然不能照搬西方的态度和观念, 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以人为本”, 这个基本思想也应该贯穿到养育孩子的观念中来。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即使孩子不懂事, 但应该凡事都与孩子商量, 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这个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百益而无一害。
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差异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 即从孩子生下来, 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所谓不放任, 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 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 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 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 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如孩子想预支某些零用钱, 家长会断然拒绝, 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第三, 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 更不袒护, 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西方国家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 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 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 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 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 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 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第三, 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 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连经济拮据的家庭, 家长也要勒紧腰带, 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 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 随要随给。
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 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 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 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 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 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与此相反, 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 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 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立意识, 依赖性强, 做事被动, 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 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 只要求别人照顾, 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 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几个方面, 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 那么心理素质的几要素:情感、意志、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这棵树的根系。假若一棵树的根系不顽强、不健全, 不能和谐地在“社会”沃土中滋生旺长, 这棵树就很难顶天立地, 成为栋梁。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被西方家庭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 不是靠说教, 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 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 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 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儿童, 值得别人尊重, 他就会朝着目标中的“更优秀”发展。而这时, 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 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 大多数父母都认同这个观点并予以实施。他们认为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锻炼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锻炼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宽和容众的协作精神也被列入重中之重。因为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需要众人通过协作来完成, 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与他人态度平和地相处、协调地配合, 长大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
然而, 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 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 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 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 动辄离家出走, 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 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 更确切地说, 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中国传统的家庭抚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首先表现为对孩子采取严厉与宠爱相交织的态度。父母一般对孩子都寄予极高的期望, 因而, 很容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未来发展。当孩子的作用符合父母的期望, 自然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当孩子的行为偏离父母预设的轨道, 就要对孩子严加管教了。当前, 家庭的抚养方式存在一些引人关注的问题, 如对孩子宠爱过度, 只宠不教;望子成龙、期望过重;利他主义倾向削弱等。
四、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 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 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 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 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 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 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 若能装回, 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 若是装不回, 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 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 就算自己能装回, 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为什么中国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比美国孩子好得多, 中学生也连连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金牌, 而华裔人获诺贝尔奖金的人数这样少呢?这不是社会政治体制问题, 而在于文化传统。和中国有相似文化传统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没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所谓的“博闻强记”, 注重脑的操作和训练, 强调繁琐、复杂、脱离实际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国人12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活, 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就是“死记硬背, 勤学苦练”,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 人的内在兴趣、动机和自发行为, 受到严重的压抑, 而这些却是获得诺贝尔奖 (即高水平的发明创造) 所必需的。在整个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 家庭教育一直“紧密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 使青少年的创造力被压制得没有“生产”和“翻身”的机会。对这点我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摘要:针对家庭教育中, 中西方对孩子基本态度、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和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等几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 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关键词:中国,西方,家庭教育,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美]戴蒙、勒纳著.林崇德等主译.儿童心理学手册 (第六版.第四卷) ——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8-156.
[2]许建辉.从素质教育看想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1) .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3-126.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中西文化 跨文化比较
引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处于最基础地位。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说它是艺术,是由于面对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深入,西方教育思想不断传入我国,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加以比较。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了解中国家庭教育与西方家庭相比优势和不足在哪里,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究竟有哪些。
一、中西相同点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首先我们看看中西家庭教育的诸多相似之处。
1.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在著作《理想国》中,曾借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口强调这样的教育内容:年轻人看到年长者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
比柏拉图早出生100多年的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在他的弟子们编辑的言论集《论语》中早已表达了同样的教育思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意是孔子说,孩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恭敬长者,谨慎,讲信用,对所有人都关心,有爱心。这些事情都干好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再来学习文化知识。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才能为以后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积蓄能量。
2.重视家教,从小做起。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第一个提出学龄前社会教育思想,指出游戏在学龄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选择童话材料,承认歌唱,讲故事的教育意义。一般认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是柏拉图。他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体和谐发展,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以后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同样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从婴孩教育抓起。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教开始。也就是说在儿童刚能分辨外界事物的时候,就加以诱导。为什么家教要及早进行呢?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勉学》)。人在幼年时期,童心未泯,天性纯真,可塑性强,对新事物特别容易接受,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为一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与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的发展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父亲被赋予“权威者”的角色,这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父亲被社会赋予了权力,父亲是家庭权力的行使者。现代社会中,情况没有太大变化,旧时代那个“威严的父亲”变成了“保持距离的父亲”。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中的名篇。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关于绅士教育的理论。他认为良好的德行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感到喜悦,或者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下两个好习惯:热爱求知的习惯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习惯。
古代的中国父母同样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陈鹤琴(1892年~1982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意习惯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5.重视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特别重视“言传”,强调“言而有信”。曾子杀猪和孟母买肉的故事曾流传千古。在重视言教的基础上,又重视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行于后者也”,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此外,父母还要积极建设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信任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关系。所以,不论中国家庭还是西方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生活中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活动中无意识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灌输有效得多。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四五岁时是培养其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主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长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真诚的氛围。家长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
二、中西不同点
尽管我们了解了一些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但由于中西方在地域上相隔颇远,各自有着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我们更要剖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处,有助于我们比较双方的优势和不足,以达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的效果。中西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概括如下:
1.家庭教育目的不同
进行中西学生素质对比时,常常发现:中国学生有三好——考试成绩好、书本知识掌握好、基本功好,西方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两种文化的家庭教育目的和定位有关。
与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不同,西方父母希望把孩子锻炼成独立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几千年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被赋予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做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家长最喜欢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或摇头晃脑地背诵,或趴在书桌上演习。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实践中学习。
3.家庭教育主体与重点不同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塑造,影响孩子个性建构。注意自身形象,忽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发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情感教育与体罚
中国家庭通常信奉“玉不雕,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除了用否定词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对孩子说“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
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语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构建与培育展开。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沟通。西方国家体罚是触犯法律的。另外,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职责与义务。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社会职能,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传统中国家庭中,“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个人。
6.科学教育与宗教思想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内在精神价值。西方的教会学校因此曾一度盛行。家庭教育中父母很重视宗教这种精神信仰。如就餐前要感谢上帝,周末家庭全体成员要去教堂做弥撒,以永远保持心灵的净土。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当然分析是次要的,学习才是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家庭教育的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改革。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父母要不断学习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既要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教传统,又要不断借鉴西方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先进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8.
[2]吴玉琦,王秀霞.注译.颜氏家训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1.
[3]张霭堂,译注.颜之推全集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4,9.
[4]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8.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1996.
【摘要】中、西方对比研究表明, 中西教学各有特点: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发式”。而我们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 是一种“满堂灌”。本文就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中西方教学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一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去培养,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 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各自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历史渊源的不同, 必然导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意识、生活习惯、道德标准、教育观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存在很多差异。
在教学方法上,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任务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 培养能力, 以人为本, 而我们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本, 统一大纲和要求, 教学方法单一, 多为满堂灌, 死记硬背, 应试教学。表现在课堂上, 我们实行严格稳定的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安排固定的教室和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体, 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讲授为中心, 强调应试教育和记忆模仿;教师习惯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 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西方则是不同, 学生是教学主体, 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以活动为中心, 强调学习的理解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优秀人才, 我们必须要重视改变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在英国学习的感受拟就中西方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分析, 以便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二
我们国内教学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应试型的讲授型教
学方式。具体表现为,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统一大纲和要求, 教学方法单一, 多为满堂灌, 死记硬背, 实
行严格稳定的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安排固定的教室和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体, 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讲授为中心, 强调应试教育和记忆模仿;教师习惯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 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在课堂教学中, 通常是教师按照课课本及大纲要求授课, 把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 学生上课做笔记, 课后做练习, 老师们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吸收和消化本课的重点、难点。从小学到大学, 无论理解与否, 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大量地背书。这种学习方法也有它的处, 那就是把难点和要点通过训练记忆和掌握的很牢固, 教学中知识容量大, 对学生要求高, 教学的严谨性, 在知识上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
缺点也显而易见, 学习气氛紧张、教学方法单调、学习内容枯燥,学生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被动学习, 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课堂上老师常常讲得满头大汉, 学生抄得筋疲力尽, 课堂死气沉沉。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过多地依赖教师和课本, 缺乏一种自主学习能力。三
相比而言, 西方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素质型的启发式教学。西方教育体制可以被称作是素质型的。他们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国内的记忆式学习方法正相反的是, 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推行侧重于学生理解的讨论式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 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 英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师讲得很少, 把时间交给学生。课堂更像个讨论会场,教师巧妙引导, 学生积极思维, 进行热烈生动的讨论, 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会培养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 西方学校强调学生应多思考, 多提问题, 鼓励学生难倒教师, 乃至超过教师。提问内容可以是课内的, 也可以是课外的。他们认为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好的、有意义的。西方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讨论中学会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问题并掌握了大量知识, 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应该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在教学中, 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法, 提倡课堂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 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变“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的方法”, 将目标重点转移到“学习如何学习”上。古人云: 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学生今后立足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 落实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教学方法, 过去太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因材施教,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性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内容要灵活多样, 考试内容应从简单检查对学生现有知识的掌握过渡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我们的考试一般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死抠标准化答案和终结性评价, 重结果轻过程, 一考定终身, 以考试分数论成败;而西方一般注重能力题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运用和创力而不是考背功, 鼓励开放性的答案, 重过程轻结果。因此, 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 除笔试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论文、实际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行每学期一门课多次考试方法。
总之, 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要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只要我们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也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 1] 严新平主编,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辑),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 於奇, 中西方教育教学方式比较研究, 教育探索,2006(8).[ 3] 蒋霞高校教学模式的探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01.英语二班
09510143
摘 要: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当前,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作用逐渐被强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要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需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以人为本
一、美国、日本、印度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具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其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的印度企业文化独树一帜。
1.美国
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最多且最具竞争力,而每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他们创造出适合企业发展、能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重视个人价值实现。如,苹果电脑公司认为,应开发每个员工智慧的潜力,寻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不断开发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产品。在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企业整体的发展。美国的企业文化提倡奉献和竞争。企业员工只有具有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将个人发展和企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企业员工只有展开竞争才能有效益、出成果、出人才。同时,美国企业又非常重视为员工搭建良性竞争的平台,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提倡创新和利益共享是美国企业文化的另一特点。美国的IT公司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秉承创新、激励创新的传统,使公司的产品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利益共享方面,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给员工配股,提高他们在企业的地位,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
2.日本
日本企业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魂洋才”。“和魂”指日本的民族精神,“洋才”指欧美的技术。“和魂”和“洋才”结合,成为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二是家族主义是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家族主义把家庭的伦理道德转移到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保持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协调,维护大家庭的利益,充分发挥大家庭的力量。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表现为团队精神,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多方面协调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将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劳资和谐,提高员工的主体意识。
3.印度
印度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家族文化、精英文化、信用文化。印度前任财政部长亚什万特?辛哈曾说:“印度有三种经济,一种是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一种是砖瓦泥匠代表的旧经济,还有一种就是老牛车代表的更加陈旧的经济。”无论哪种经济都是私营企业占多数,家族企业多,但他们又不迷信家族接班制度,如果家族培养不出精英,可将产业交给家族外的精英来处理。家族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优势互补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印度企业认为信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信用不仅体现在同其他企业的交往中,同时在员工待遇上也讲求信用,严格遵守员工合同,为员工谋求利益,听取并采纳员工意见,这是印度企业中的人本文化。印度企业广泛加入行业协会,团结一致,注重在行业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另外,行业规范严谨,重视企业的社会效应,提倡回报社会并以此提高企业的荣誉。
4.美国、日本和印度企业文化的共同点
首先,他们的文化都根植于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国一向崇尚个人主义。因此,企业文化将实现个人价值放在首位,重视发掘员工价值,人尽其才,扩大员工的发展空间。而日本和印度的企业文化家族观念较重,他们将家族主义融入企业管理中,成为一种文化,这降低了管理难度,保证企业策略的一致性。其次,这些国家的优秀企业无不将回报社会视为己任。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企业只有在社会的支持下才能长期盈利、获得发展。同时,企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得到社会更大的支持。企业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企业,又造福于社会。最后,这三国的企业文化都重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提倡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甘心为企业奉献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二、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随着企业的生存环境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工厂制转向公司制,我国企业竞争也从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深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与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1.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形式、忽视内涵
当下,我国许多公司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这些“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口号,并没有真正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中,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特色。如,有的企业虽然打着“务实、责任”的口号,但员工工作不严谨、消极怠工,有的员工不爱惜公司财物,没有责任心。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文化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员工的心里。
2.企业文化创建缺乏创新
企业文化理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加入WTO后,许多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被我国企业采用,而我国部分企业纷纷模仿西方国家管理模式,不顾企业自身生存环境,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事实上,这样的管理理念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发展,因为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我们所吸收的文化必须与我国企业文化相融合,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文化差异是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条件,失去这个差异就等于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发展不利。因此,我国企业一定不能照搬西方企业文化理念,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政治化倾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者是党组织,企业文化建设也基本上等同于思想政治建设。虽然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国家也在大力推行政企分开,但从思想政治着手建设企业文化的意识仍存在,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拥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认真发掘,融入到我国企业文化中。企业应看清自身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软件”设施。
1.传承传统,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美国、日本、印度的企业文化都是在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国家的传统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本国社会文化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中的信义应成为企业活动的准则。而儒家思想中的“家国天下”也可解读为:企业承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强大企业才有坚实的后盾。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将《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带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企业文化:“管理无小事”、“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日事日毕,日清日新”。他倡导的企业精神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并追求“敬业报国”的信念。这些与我国优秀文化结合的海尔文化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海尔业绩。目前,海尔模式已被写入哈佛大学MBA课程,成为中国型企业文化的典范。
2.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人性化是强调企业管理者通过道德修养感化职工,领导以身作则,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员工的评判标准中。标准化指企业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证员工明确职责,提高工作的目的性。但一些企业常常将二者割裂开或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只有标准化和人性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过于强调人性化,忽略制度建设,会导致工作懈怠、管理无方,往往会忽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反之,只强调标准化建设,不注重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不体谅员工,就会使管理过于形式化,企业也就失去持续上升的动力。以海信集团为例,该企业是从十几人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海信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敬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海信集团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明确的奖惩制度,并要求人人遵守。同时海信的企业文化倡导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怀,有浓厚的人情味,让很多员工对海信都不忍割舍、放弃高报酬的其他工作机会。海信将标准化与人性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员工人人争先,在把握创新和质量两个关口后,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3.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也就是人的管理。美国的企业文化强调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为员工构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发掘他们的潜力。日本企业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促进团队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印度企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人本文化无不将人推到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因此,我国企业应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企业文化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我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万科公司始终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董事长王石认为,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万科始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不惜成本建设人才培训机制,良好的人才储备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要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家。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企业文化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知名企业都具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重形式、轻内涵和缺乏创新等问题。需发掘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中义.企业发展文化为基[J].四川建筑.2006
[2]魏中龙,张慧.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功能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
[4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03
[6]张藕香.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
[7]赵铁成.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
[8]张奇.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J].建设科技.2005
[9]李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民用航空.2007
人际关系模式与管理的中西比较
对中西人际关系模式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的人际关系模式为伦理型的人际关系,西方的人际关系模式为契约型的人际关系,它们对管理组织和管理活动导致了不同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所应确立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中国当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 者:刘唐宇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刊 名: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1) 分类号:B21 B5 C93-02 关键词:人际关系模式 管理 中西比较1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 是把教师作为代表儒家伦理纲常之“道”的化身而展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 教师的社会角色却被定格为一位安贫乐道的“传道者”角色。直到现代中国社会, 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 而教师也备感责任重大, 双方都背负着很大的社会角色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的来源之一就是受传统师道观的深入骨髓的影响。韩愈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实以现在的现实看来, 并非是“不传”, 而是缺少了创新。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围绕着“求道”而展开。首先, “师”与“道”是不能分开的。儒家的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间一脉相承。但是在孟子之后, 这个道统便有日渐衰微的危险。韩愈也感叹“师道之不复可知也”。因此, 道统的捍卫需要后来的儒者和教师来承担, 后来的教师也就成了“道”的继承者, 成了“道”的化身。
其次, 还是以上一点的延续。师是道的载体, 无师则不足以传道;道是师的依归, 无道则师无以自存。韩愈因此说过“师之所存, 道之所存”。而道, 在古代中国, 主要指维持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秩序;在现代中国, 主要指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做人道理”。
第三,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 强调“师严然后道尊”。不仅师不能叛道, 并且因为师乃道的化身, 也要求生不能叛师。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 (叛) ,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背) 。倍畔之人, 明君不纳, 朝士大夫遇诸涂而不与言。”可见, 师生之间因为道的缘故, 师生关系也变得严肃而紧张。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 在如此强调道统和尊严的前提下, 师生关系是严肃和抽象, 由于教师是“道”的化身, 师生间等级关系明显, 因而师生之间是无法建立现代教育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
2 西方国家关于为师之道的认识
西方教师一词是由“教仆”一词演化而来, 教仆是专门侍侯和陪伴贵族奴隶主子女上学的奴隶, 后来也多由被释放的奴隶担任。到中世纪的时候, 教师均由僧侣担任。直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随着教育的制度化, 教师逐渐变成一种专业人员。
在西方, 关于教师使命的观点, 最为人熟知的可算是亚里士多德所倡言的“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也曾经说过:“美德即知识”。可见, 西方的传统是把对知识, 对真理的追求, 放在对教师的尊重上面。而德国学者韦伯更是鲜明地指出:“教师不应该是领袖!”在他看来, (大学) 教师不应在一个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被要求保持沉默的课堂上, 扮演一种政治鼓动者或道德领袖的角色。如果他一定要这么做, 那么, 他就应该离开教室, 走到 (大学) 教室外面无论他喜欢的什么地方去。在韦伯看来, 教师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科学素养上面的教益。他认为, 教师可以做的, 是以下三点:首先, 向学生传授一些技术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的方法, 以便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对生活进行更好的控制;其次, 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以及掌握这些思维方法所必需的手段和训练;最后, 尽可能使学生形成“头脑的清明”, 即培养学生在达到特定目的时, 能够为自己选择所需手段的合理性提供经验性证明的能力。可见, 韦伯观点的实质是, 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 而不应该介入到学生的价值选择过程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反对教师干涉他人的价值选择, 他的哲学立场是“自由选择, 自己负责”。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 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任。教师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职业, 并没有因此便赋予比学生具有更高人格地位的内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知识上的传承, 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因此, 西方的师道观中并没有类似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历史传统。西方的师道观更加注重教师教师“知识论”价值, 教师更多的是的知识的传播载体, 而不是传道者的角色。可见, 西方的师道观和中国的师道观在深层次的内涵上是大异其趣的。
3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中西师道观的融合创新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向西方学习, 学习西方的器物之学, 学习西方的制度, 但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学习幅度却不见得有多大的进步。张之洞提出的“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的思想, 遭到清末维新派的强烈批判。但是, 维新派最终还是失败了, 传统的强大势力不允许中国进行深入骨髓的改革。作为维新派所留下的唯一硕果也是走了样的京师大学堂。西方文化对古老中国文化的不断冲击, 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才能应对的问题。改革已经不可避免, 如何在保存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更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文化, 是每一个思考中国前途问题的人士所绕不过的问题。而教育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社会机制, 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如何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如何正确定位教师的历史使命或者说是社会职责?如何观照师生关系?等等一系列有关师道观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西化。完全西化更是数典忘祖且埋葬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传统。为此, 在现代化、全球化及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现实面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运用辩证法的眼光分析问题, 无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或是西方文化, 都必须有扬弃的精神。扬什么?弃什么?就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没有扬弃的过程, 谈不上融合创新。比如, 中国传统师道观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我们是必须继承的。孔子所说的“三人行, 必有吾师”, 闻道有先后, 只要对方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即可作为自己的老师。在这一点上, 也颇有西方知识论的色彩。总之, 我们应该继承的是求知的态度, 而不是超越了知识层次的价值体认。
在知识的领域内, 教师可以做一个求取学问的“引路人”, 而不是“道”的载体。教师可以在传授相关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清明的理智判断能力。
在价值的领域内, 教师可以做一个遭遇价值困境学生的平等的“对话者”。教师不应该时时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去做, 但是他可以与学生一起对价值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的价值选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鼓励学生勇于选择, 并对自己所选择的承担责任。
4 结语
近年来, 我国的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了社会一个热点问题。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考独木桥、教育致贫等现象为社会大众批评、争议许久。这些问题的凸显, 固然有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原因, 但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校教育问题, 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但其中的主要矛盾, 笔者认为, 师资水平是决定性的原因之一。师资的水平, 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更取决于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和教学过程的认知水平。因此, “师道观”的研究, 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 而是对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理论。形成正确的“师道观”,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师资水平, 推动学校的本真职能的发挥——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 真正使学校教育成为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2]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关键词】语言教育规划 中西方大学 英语教育
目前,我国没有一种可以适应和满足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语言教育规划,这便导致大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教育全球化发展进程,也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语言是人类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的产物,这便导致其在发展中必须受到历史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中国英语教育与西方英语教育存在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导致中西方大学英语教育在教育理念、环境、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便基于语言教育规划视角对上述几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西方国家的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会注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考试成绩,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一个在国内考试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会广受教师认可,但是在国外教师只会承认学生的考试能力较强,但是不会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唯一评价标准。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都十分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的准确性,但国内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出错误的答案是不被接受的,但是西式教育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的正确性,他们更加关注学生通过思考来找到问题正确答案这一过程,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的错误是能够被容忍的,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来提出问题,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向教师提出合理的挑战。本文认为,西方这种教育理念虽无法照搬到国内大学英语教育中,但是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理念的优化及完善还是有很多可借鉴性。
二、教学环境的不同
教学环境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成效,而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有力保障。但是,国内的教学环境是影响高等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国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作者通过自身体验发现,西方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都是以小班授课为主,由于学生人数比国内要少,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部分西方的高校都配备设施完善的语音室,语音室的电脑上都有英语教学和自主学习英语的软件,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有利资源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国内只有一些专业的语言学校和少部分高等院校配备软件资源完善的语音室,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只能依靠自身来调节,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软件来帮助学生去量化与评价学习效果。国内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数普遍较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会影响一部分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本文认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要彻底克服掉对传统拷贝式英语教学方法的依赖,在院校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基础上,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现状,还要了解到不同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实际需求,并且通过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大学英语语言环境。
三、教学内容的不同
中式英语教育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系统性以及权威性,而且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大多都采用单一、固定的知识,语言知识的比例远远大于社会交际的应用,在课堂中对学生语法的重视会导致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应用需求。西式英语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并且会针对课堂英语教学内容来创建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使学生通过这些方式迅速、有效的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应以真实性、规范性以及交际性为主,并要注重中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上的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可以有效应用到所掌握的英语知识。
四、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大学英语教育方法的差异,国内的大学英语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学生学习英语和掌握英语应用能力的这一过程重视不足,而西式英语教育与中式英语教育恰恰相反,西式英语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过程。西方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明确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引导、鼓励过生多练、多说,但是中式英语教育中教师处于权威的领导地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严重缺乏合理、有效的互动,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看法是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本文认为,这种满堂灌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英语教育发展需求,教师不应该把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一项说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现状来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出引导、鼓励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推荐阅读:
中西方教育比较11-01
中西家庭观念差异06-22
中西方文化比较12-31
中西古建筑文化比较09-27
比较中西饮食文化论文12-12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习心得10-20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09-11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12-08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06-29
中西方节日的对比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