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英雄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会到。英雄观,正是其差异的一个最典型的表现。
所谓 “英”为才智,“雄”为胆识,二者兼备则称之为英雄,但这只是最简明的字典定义,一个被社会所公认的,真正的英雄,他就是这个社会的楷模,人们对英雄的定义——即英雄观,反映出的往往是这个社会人们的道德理念与理想追求,更深层次地说,英雄观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东西方在对英雄的定义上,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将从艺术类的虚构作品和现实生活这两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东西方英雄观。
一、东西方虚构作品中的英雄
美国的超级英雄片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影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经典英雄形象,如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美国队长等等。比较他们的设定,表面上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能力,但从内在精神来看,反映的都是西方的冒险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超级英雄电影中主角们或许失恋过,辍学过,工作失败过,或许曾经走错道路过,但在敌人面前,他们从不畏惧,也绝不会被彻底击败,也许一时会遇到挫折,剧情一波三折,但最后一定是其战胜了邪恶,独自一人救世界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达成圆满的结局,其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至。
以蜘蛛侠为例,剧中最经典的台词就是蜘蛛侠——彼得帕克叔叔对他说的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蜘蛛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小记者彼得帕克,其在高中时默默无闻,作为记者时也曾面对过事业的烦恼,和女友——玛丽·简的关系也落入过低谷,但面对邪恶势力时,他从未屈服,尽全力自己解决以维护社会治安、惩治恶人,有时也会身受重创,但他依旧会站起来,直到击败敌人。但在他惩恶扬善的同时,他也十分的无组织无纪律,独自行动还常常破坏公物、惹出麻烦,甚至在剧中还被人们所猜忌。蜘蛛侠这一英雄形象便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与冒险精神的深刻写照。
反观东方,在中国一提及英雄,首先联想到的是“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精忠报国”这类有关大义的成语,传统定义中的英雄往往富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集体主义,与西方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在虚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中的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原洪水泛滥时他父亲因治水不利被流放处死,而他则临危受命,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一心为天下黎明百姓治水,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见妻儿也不过挥手示意,没有与其团聚,可以说他把个人利益完全抛下,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最终拯救了天下苍生,被颂为英雄。再如金庸笔下的郭靖,侠之大义者,忧国忧民,也是家国思想的写照。若对比一下东西方英雄的生平,不难发现中国的英雄们都尽善尽美,做到超越人性的理性,从未犯过错,形象过于完美而脱离于现实,他们似乎从来不会过分感情用事,国家与民族危亡永远在第一位,而且做事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更多的,他们几乎都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二、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方英雄
在现实生活中,东西方都有其名为英雄的榜样,受世人敬仰,不像影视及文学等虚构类作品中那样,他们没有超能力,并不是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战胜一切,但他们以自己的实际作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为比较东西方在现实生活中的英雄观差异,我们引入一份2006年由美国人民评选出的“英雄榜”,榜单上的英雄们是由美国人民自己票选出来的,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人们的看法,其中不乏影星、球星、主持人,如美国著名的黑人脱口秀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丽,再如名列第二的身患帕金森症、支持干细胞研究的电影演员福克斯,但令一些中国人惊讶的是,在美国人评选出的十位生活中的英雄中,其中一位叫约翰·麦凯思,是越战军人,他在越南呆的六年中没有上战场厮杀,而是待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战争结束后回国的他受到礼遇,被授予勋章,奉为英雄,这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一个战俘为何能成为英雄?在东方文化中,英雄应该有一份骨气,宁死不屈,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不论这样做的价值,这份尊严是英雄必不可少的,是高于生命的。但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高于一切,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才能创造更多价值,悲壮牺牲并没有太大意义,在他们看来,东方历史故事中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这样轰轰烈烈的死反而是不可理喻的。总结
虚构作品中的英雄拯救世界,他们的价值观是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形象是人们所希望成为的形象,他们是人们心中理想的一个美好映射,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更具有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略窥一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英雄形象源于古代个人英雄主义、冒险精神,以及近代的民主革命现代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带来的追求自由和追求力量的潮流。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将人的生命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这一思想至今仍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之一,反映于诸多超级英雄电影中。而东方文化中,自古以来便以家国为重,国重于家,家重于个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其写照,强调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英雄的价值中心在中国人看来主要体现于能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具备这种奉献精神是成为英雄的基本条件,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悠久的东方文化,已将舍生取义的气节烙进了每个东方人的心中。纵观历史上记录的英雄形象,或虚构或真实,无不是以完美的正面形象出现,而不像西方的而英雄形象那样接纳了人性的完美与不完美。
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1.探究
《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辞海》 (1989年版) 的解释, “探究”则指“深入探讨, 反复研究”。[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 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 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 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 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 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2]
2.科学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之所以这样表述, 乃是由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探究有这么一段论述:“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还涉及到科学探究的认识, 如科学探究的特征。”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发现, 科学探究既是过程, 也是方法与能力。
3.施瓦布实验室探究三水平体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式, 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4]
施瓦布提出的实验室探究的三种水平:最简单的水平, 学生根据实验手册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以发现他们从书本中得不到的联系。第二种水平, 实验手册只提出问题, 而把方法和答案留给学生。该水平教师 (教材) 引导的少些,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第三种水平, 问题、方法、答案全部留给学生。学生面临的是“原始的现象”, 问题、方法等要自己研讨得出。[5]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科学探究指的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 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 会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他们不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自主意识、自学能力、探究精神。
二、认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具有轻个体重集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 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 看重人的自由, 看重个人价值, 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遵奉的信条。苏格拉底, 古希腊“三哲”之一, 是柏拉图的老师。关于如何“教”他们各有一则经典对话流传下来, 我们来比较一下。东西方传统文化有些什么差别, 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因材施教,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是科学求实的, 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但孔子作为老师的权威身份, 他用权威的口吻教诲学生, 用灌输的方式告诉学生, 只许他人接受, 不容他人怀疑。《论语》通篇是“子曰”, “告诉”是孔子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整个《论语》中看不到一处学生与孔子的争执、辩论, 更不用说设置情景, 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据说,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间曾有一次关于“什么是爱情和婚姻”的对话。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哪样权威地直接告诉柏拉图, 而是先设置相关情景, 让柏拉图自己去行动, 并通过行动的结果促使其自我思考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 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是错的, 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设置另外的情景引导学生再思考 (再发现问题) ,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继承, 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 不注重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科学探究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质疑的精神, 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 鼓励学生在与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用、学以致用、重整体的观念是东方的直觉的经验思维。东方的直观、经验思维与西方的重理论、重实验和实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思维具有直觉的、经验的、整体、模糊的思维特征, 西方思维具有分析、逻辑、实证、抽象、精确等特征。西方在发明和掌握了形式逻辑、数学思维工具和实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严密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人没有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形成逻辑体系, 使科学发现只能停留在经验直觉的层面上, 中国文化传统往往具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的传统。
三、理性实施科学探究的策略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 科学探究在我国实施受到传统文化 (当然还有考试制度等其他方面) 的影响, 全面快速推行, 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 我们应该采用逐步过渡, 理性实施的方式。
(一) 分批、反复培训———突破传统, 提升理念
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我们知道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不是控制课堂, 而是如何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学生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然而突破传统, 改变教学观念这一问题,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可真难啊,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我们总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因此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老师们一培训就会, 一会就懂, 一懂就能实施,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 分批、反复地进行培训。
(二) 分段、亲历过程———培养兴趣, 学习技能
学生的科学探究我们应分阶段进行, 开始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制作, 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 以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 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然后可安排一些科学主题式的科学探究, 课题要小一点, 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 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 就可以安排有关控制变量, 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包括完全的和开放的探究, 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数量也应由少到多。
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开发, 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对结论放宽要求, 不要统一答案, 允许不同结论, 鼓励每一位学生。
(三) 探究、传授互用———适时适度, 取长补短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 但是也不能排斥教师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传授式教学也非一无是处。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 能够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自省力。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 两者并不矛盾。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与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 需要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 可以采取讲授式教学;对于一些史料性的知识, 讲授往往会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3]罗星凯, 李萍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inquirylearning.htm.
[2][4]陆璟.探究性学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tanjiu.htm.
关键词: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16202
0前言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就已经看到社会轴心正逐步由政治、经济转向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成为社会组织经营和管理的有效工具。而作为专门研究文化现象的学科即文化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出现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六十年的历史。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与本民族的、历史的背景密切相联系。企业文化作为众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各民族不同传统文化的反映。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各个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由于文化特色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企业在一定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差异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长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不能不深深打上这种文化特色的印记,形成与该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大企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处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的美国和处于东亚儒教文化圈的日本。它们两国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早就了性格迥异的企业文化。
1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1.1民族心理的差异
民族心理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因素的总和。东方文明注重综合,整体思维比较发达,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时代局限性,细节容易被忽略。而西方文明注重分析,还原论和原子论的方法发达,分析的精密达到了十分深入的地步,但是具有形而上学机械的时代局限性,整体容易被忽略。东方文明注重和谐、同一,西方文明强调个体、对立。东方文明重系统、综合、内倾,西方文明重个体、分析和外倾。
1.2地理文化的差异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多发地带,经常出现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的自然灾害,这使得日本人形成了一种能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日本国土狭窄,可耕地只有十分之一,自然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十分不利,这就使得日本国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促使日本人不能固守本土而生存,而必须学习外来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这也是日本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文化根基本来就很浅,但正是这样就使得美国文化中缺少思想的禁锢和僵化的传统。美国幅员辽阔,人口较少,由于人口密度小,具备多次改变居住地的条件,多数美国人平均三到四年就迁徙一次。因此,美国人养成了喜欢多变的性格。另外美国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矿产资源,给美国人择业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美国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求得生存。
1.3文化渊源的差异
日本在整个弥生文化时期都是以农耕文明为积淀的国家,被界定在中国文化圈内。但是四世纪末,外来民族带来的游牧文明的闯入打破了这一局面。来自东北亚的骑猎民族进入日本,建立了所谓的“征服王朝”,形成了日本二元性的国家结构。农耕文明所具有的和平、内倾等特征与游牧文明的战斗、外倾等特征并存又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渊源。双重的文明渊源既造就了日本人的农耕文明的“柔性”,又造就了游牧文明的“刚性”。正如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所认为的:“菊花和大刀,是日本文化的象征。”说日本人是具有矛盾的国民性的民族,既喜欢菊花又崇拜大刀,既老实又狡猾。这种双重文明的社会结构也使得日本易于接受变革,这对日本文化以及属于亚文化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在的美国人大部分是当年移民的后裔,所以美国文化传统是当时最先进的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美国在整个移民过程中文化的整合,是以先进的欧洲文化对其他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熔炼”过程。可以说,美国人在建国伊始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文化起点上,而美国对欧洲传统的继承是一种高度选择后的继承,美国人吸收了欧洲文明的精华,而又摆脱了欧洲古老的制度束缚,这使得美国文化的发展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移民运动到十九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人都曾与恶劣的环境进行了十分艰苦的抗争。
2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西方学者试图突破传统观念,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做出更为深刻和合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这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上世纪的最大突破。于是,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科学和制度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是将科学的制度管理同尊重人的主体及价值相统一基础上的人本管理。西方学者的众多研究表明,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力和天赋,如何帮助人们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在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的千变万化中把共同目标一直继承下去。也就是说,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
被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公司在1990年盈利达6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1991年一年就亏损了将近30亿美元,1992年亏损达50亿美元,1993年亏损居然高达80亿美元。然而,Lou Gerstner1993年接管公司后,对公司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公司1994年便扭亏为盈,2001年便跻身于全球500强并居于前10名。Lou Gerstner对公司进行改革除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外,主要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东西方企业行为文化差异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的行为和员工的行为两个方面。在企业行为文化方面,东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决策方式上,日本企业大都采用自上而下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集体会议制。美国企业则大多采用强硬的个人主义的领导方式。
在员工行为方面,由于日本采用长期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因此企业凝聚力很强,对企业也有很强的归属感,愿意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而美国企业员工普遍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差,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跳槽,以寻求更好的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美国员工的责任心一般比较差,不如日本员工有工作积极性。
2.2东西方企业制度文化的差异
上世纪的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美国学者Pascak和Athos在《日本管理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他们认为,美国管理模式注重的是3个硬性的S指标,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和制度System。而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则是在3S管理模式上增加了4个软性的S指标,即:技能Skill、最高目标Supreme Goal、员工Staff和风格Style。
在选择和利用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美国以短期雇用方式为主,始终保持着50%左右的职工补缺率。在提升制度上,美国的做法是,只要认为某人具备某项能力,或者在某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就给予迅速的提升,把他提拔到相应的位置上,而不考虑这一举动对其他人的心理影响方面。其干部提升路线也是走的专业化经营道路。而日本企业在干部提升制度上采取缓慢的升级和评价制度,职工晋升采用员工序列制。日本员工享受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一方面造就了员工在企业内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两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员工的依赖性。
2.3东西方企业精神文化差异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次,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灵魂。日本企业一直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也是从日本企业开始的。日本企业文化主要受到本国武士精神和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日本企业文化主要是内部团队、社团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企业的价值取向方面,日本在企业内部提倡团结和团队精神。企业上至最高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以公司的目标为奋斗方向,形成了企业内部家族式的归属感和亲和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更能够激发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日本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充满了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和精诚团结的气氛。日本企业认为个人贡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团结合作,集体的合力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简单相加。
创新精神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日本的创新精神和美国创新精神有所不同。日本人善于将创新的风险留给他人,而自己则更愿意巩固和完善现有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企业节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避免创新周期过长带来的风险,却又能够带来更为稳定的收入。
“要不断更新自己”是美国微软集团成功的一个秘诀。微软集团曾投入20个亿运用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科学领域研究,如从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有线电视、因特网、商业软件,到企业内部网络、语言识别系统、三维制图技术及各种操作系统。微软集团还经常招收那些具有超出正常人智利、能够适应软件技术及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次革命的雇员。所以说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创新即意味着冒险,既然存在冒险就存在着很高的机会成本,但美国并不因此而压抑员工的创新意识,相反,它们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并对失败抱以非常宽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凯飞.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崔月琴.日美企业文化的源流及主要特征比较[J].东北亚论坛,1998,(4).
[3]徐金凤.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J].中外企业文化,2005,(12).
[4]田旭.美日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2,(6).
[5]司千字,高晓芹.中西企业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2).
随着中国的发展及日趋国际化,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西方社会及文化的理解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中西跨文化交际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在时间的使用上却很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
题目:中西方的浪漫婚礼系部:经济贸易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2010国际儒商班姓名:方飞鹰
学号:201002050237
2011-12-19
中西方的浪漫婚礼
摘要: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它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因而这些差异也明显的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婚礼的举行地点、服饰、色调、婚俗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谈中西方不同的婚礼文化。
关键字:婚礼文化差异比较婚俗分析
婚礼,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名词,它是情侣步入婚姻的大门,也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标志,婚礼是一个开始,从此夫妻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相守一生,因而,各种美好的祝愿也都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的珍贵。当然,随着祝福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婚俗,人们愿意将每一种仪式都赋予它特殊的意义,充满了浪漫和美好的气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些婚礼中的仪式和习俗在时间的累积中也渐渐有了差异,虽然随着经济和交流的全球化,许多的中西方的婚俗进行了混合,但是中西方的婚俗始终有不可替代的差异,下面就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浪漫婚礼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
婚礼举行地点比较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既是喜事当然要办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因而婚礼的地点当然也要是能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爽朗的笑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祥和与红火。在当代难以寻得过去的场院,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自然成了首选,与以往一样,从招待到入席,所有的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席间的欢歌笑语都体现了热闹这一传统。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为看重圣洁与庄重,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等安静的地方举行,进行发誓,显得非常的神圣,他们的婚礼井井有条,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婚礼那么热闹。
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新郎则是穿着笔挺的西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
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也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谓“中国红”,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也祝愿着希望新婚的夫妇生活能够红红火火。在传统婚礼中,女子还要穿凤冠霞披,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在中国人的心中龙凤是神圣而美好的,也是最好的婚配,所以古代女子的服饰上会绣凤,而在被褥上也会有龙凤绣。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门两边要贴红色的对联,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
结婚仪式比较
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纳吉时用。礼书:过礼之书。纳征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并非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
可以见得西方的婚礼习俗也很复杂,但无论是怎样的繁琐,其中蕴含的亲朋好友的美好的祝福是不会变的,所有的人都希望一对对新人能够相互依靠、白头偕老。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分析
从以上三大方面的差异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婚礼无论是在举行地点、服饰色调还是婚礼婚俗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的是仪式气氛,更为强调热闹、喜庆,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办喜事要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要让所有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都快乐。而西方人则是更加重视婚礼的感觉,他们的仪式更为庄重、严肃。有结婚誓词,有牧师的主持,婚礼从开始至结束,都是井井有条,一切都很庄重。那么这些差异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观点。
中西方人性格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漫长的封建统治对中国1
22007-1-11中国知网中西方文化浅析2008-08-206
人内在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切都讲“礼治”尤其在大事上,更是礼节繁琐,由这种“框架式”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中渐渐多了内省保守,谨慎顺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婚礼婚俗仪式的繁杂、仪式意义的多样,虽然现今中国人的婚礼不再像过去那样讲究,但是基本的“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虽名字、说法有些变化,但是在中国人婚礼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西方人虽然历史积淀不如中国深厚,但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的西方人的性格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崇尚自由,不受礼节规定的影响,更加注重本心的想法,随心而动,更为讲究感觉。所以在婚礼中他们的礼节显然不如中国的复杂,而婚礼中新人是焦点,大家都注视他们,一切活动有讲究一对新人之间的新婚感觉,例如亲吻。
中西方人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但更多人相信无神论,在中国人的心中祭神是一种仪式,人们相信神鬼精灵,比如龙凤的推崇。但是现如今婚礼婚俗中的拜神等讲究多半是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只是去沿用,而其内在的,发明这些仪式的最初对神的崇敬之情则有所减少。
但是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举行婚礼时也都按照自己信仰的教派的仪式来操办,他们坚信上帝,所以婚礼要让上帝见证,要有牧师的主持,要有结婚的誓词,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婚礼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重的,这也造成了中西方婚礼婚俗的差异。
三、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跨文化差异的体系,而且对中西方差异产生了兴趣,了解中西方差异的根基,精髓。中西方的差异和文化冲突显而易见。中方重视集体和谐,西方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中方思维是物性的,西方的思维是物质的。中方的文化有很强的感性化,西方的文化有较强的理性化。我们要不断去细细品味中西的差异,理解双方文化中的精华,互相补充,融合。培养国际化思维,理解文化,体味彼此文化中的酣甜。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到达交流的畅通,和谐,充满理性和感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此,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家庭生活东方之“家族为本,亲情至上”与西方之“个人为本,自由至上”
东方民族尤其信奉“血浓于水”这一传统观念,一项视家族礼仪为根本,所以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是血缘亲情。当多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多数人恐怕都会选择维护血缘关系的家庭利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的东方,敬老爱幼,古风依然。很多中国传统的家庭,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家长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家长终生操劳,从养育儿女到孙辈,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庞大的家庭结构虽然矛盾重重,但“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就足够了。重视家族的观念,还表现在对“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训诫的遵守方面。即便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也是念念不忘家乡,怀念亲友,千方百计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看来,国家、家乡都是家族概念的放大,人际关系都是家族关系的延伸。
在西方家庭中,人伦之情也是存在的,但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更注重人格上的平等,个人更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子女成年后对家庭的依靠也较少,主要靠的是个人的奋斗。表现在利益上,常有儿女成婚后父母在儿媳家或儿媳在父母家吃饭也必须在计算伙食费的情况发生。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动的反映了西方人在自己家里拥有的不受别人干扰的权利和自由。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预约便径直来拜访,都被看成不懂礼仪的行为。另外,想随便打听个人的隐私,未经许可就搀扶老人或残疾者,都有可能被视作失礼的表现。
二.日常交际东方之“谦虚自贬,含蓄自制”与西方之“交际务实,不重客套”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人视作千古不变的规律。因此,在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很少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同时,中国人还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被人视作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与率直、坦诚的西方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以送礼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交往习俗为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就各有千秋。在我国,多数送礼者选购礼品时追求其名贵,为了面子或迫不得已而不惜破费,对礼品的包装一般不太在意。尽管也曾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送礼时面对受礼者却总是谦逊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送给同事一本装帧精美的好书,或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即便是很普通的礼品也会用彩纸、丝带包装的精美别致,并会对受礼者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借以展示其重视和情谊。在接受礼品时,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更是泾渭分明。我们中国人收礼时常常会客气的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既显示自己不贪财,也避免对方因礼轻而难堪。西方人受礼时一般不推辞,接过礼品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以表示谢意和礼貌。
在西方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们办事讲究效率,不尚空谈,除了必要的礼仪外,一般来说礼仪形式有简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交际活动中不喜欢过分的谦虚和客套。比如一个西方人到他人家中做客,他如果说“谢谢,我不想喝茶了”,那他就是真的不想喝了;他如果想喝,他就会说“如果你正好沏茶,我也喝一杯”。对于中国人在交往中“自贬”一番的谦虚,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甚至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三.餐桌文化东方之“群体意识”与西方之“个体意识”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礼仪日臻成熟和完善,它们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在20世纪,由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形成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他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行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美味佳肴是放在一桌人的中心的,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在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则缺少了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思想差异东方之“承认现实,满足现状”与西方之“挑战当下,活出精彩”
大多数东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承认现实、满足现状的心态表现得日益突出。这一特点在他们对于“老”字心安理得的认可和着装渐趋保守等方面表现最为明显。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词,在称呼的前面冠以“老”字是一种尊称,如称一般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大娘,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吴老”、“钱老”等。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有时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因此,西方老人不愿意老、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喜欢被别人尊称为“老人”。同时一个“老”字,在东方与在西方的礼仪实践中却毁誉不一。
关于这一点,从着装、化妆方面的心态和做法也同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在服装选择上便逐渐趋于保守,一般不再选择鲜艳、亮丽的色彩,而偏重于中性色或中性偏冷色,如灰色、黑色等。这种选择并不一定说明不喜欢鲜艳、亮丽,而是担心别人说自己“老来俏”“老不正经”等。在化妆品的使用上,东方老人就更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了,西方在这方面与东方全然不同。在服饰的选择方面,西方老人比年轻人更大胆、更新潮,无论多么亮丽花艳的服装,只要他们喜欢都敢买来穿在身上。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更重视化妆,每天都要精心涂抹、装扮得焕然一新之后,才愿意在街头穿行,以示自己风韵犹存。
五.婚姻礼仪根源东方之“儒家思想”与西方之“基督教思想”
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 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 476-1640 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 明朝。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是:1.议婚,也就是“提亲”;2.纳采,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3.纳币,也就是所谓的“下聘”,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4.铺房,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5.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6.下轿利市,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7.拜堂,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8.喜宴,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9.坐帐,即迎新妇人新房;10.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11.合髻 又称“结发”;12.合卺,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13.闹房,即“闹洞房”;14.妇见舅姑,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15.回门,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示谢兼拜认女方亲属。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新郎接受她,当着教士的面,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然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1 爱情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武侠文化里, 侠客对爱情的态度及女性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历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国家间的征战是社会生活的主题, 男性作为征战的主体, 代表着力量, 是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 男性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女性。女性主要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影响日益深入, 逐步发展到“男女大防”的地步, 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社会地位更加鲜明, 致使整个社会形成男尊女卑的社会普遍认知与风尚。而源于现实生活的武侠世界中也就呈现出男尊女卑的特点。故事里的主要线索是侠客的侠义精神, 而爱情的有无, 甚至女性角色的有无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相容的。所以, 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侠客不娶妻室, 不近女色, 有的即使娶妻也不贪恋美色。相反, 贪恋美色或不正当男女关系会被描写成反面角色的特点及罪恶之源, 如:西门庆与潘金莲, 在众多作品中都出现的“采花大盗”等。随着时代变迁, 两性观念不断发展, 经清末、民国, 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后, 新派小说的创立, 男女爱情及女性角色的地位在武侠小说中得到了提高, 并频频出现在作品中, 如:金庸的《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等。但侠义精神在中国武侠文化中的地位并未动摇, 仍是贯穿整个武侠文化的主线。
西方骑士文化的爱情观与中国武侠文化是迥异的, 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说中国的侠客是“禁欲主义”者的话, 那么西方的骑士在对待爱情上无疑是大胆的、挚热的追求者。骑士们为了爱人及爱情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大有“只为红颜搏一笑”之势。所以, 在西方骑士文学作品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骑士雄壮俊美, 阳刚之气外露的同时又不失对所崇拜的贵妇人的百般体贴的阴柔之美;在功成名就之后, 却心甘情愿地成为所崇拜的贵妇人的仆人, 赢得贵妇人的欢心。可见, 爱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巨大动力。正如阿廖斯托所写:“我歌吟女人、骑士、武器、爱情, 豪爽大度和英勇行为”。骑士们出征时总要思慕远方的贵妇人, 对贵妇人的思慕成了骑士文学的一道风景, 使得骑士英雄的面孔上多添了忧郁的眼泪。 (令狐兆鹏, 2006)
2 代表阶层的不同
中国的侠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它所代表的阶层也有一个不断演化的历程, 并最终定格于平民化。
“侠”最早是从古代“士”阶层中逐步演变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秩序基本解体, 造成了社会人员在不同阶层间的流动。一部分贵族下降成为“士”, 一部分平民上升成为“士”。所以, 中国的“侠”最初的阶层定位, 是贵族和平民的混合体。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后, 对“豪侠”势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造成了“侠”的衰弱。而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国策, 更造成了贵族大姓中第一流人才的逐渐弃“侠”就“儒”, 这就直接导致了“侠”的贵族“基因”退化。经过其后的一千多年的“基因纯化”过程, 侠文化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平民文化烙印。这就与贵族文化形成了楚河汉界般分明的对峙。正是这种平民性, 中国侠文化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在武侠作品中, 经常会出现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情节。也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现实困境无法摆脱的情况下, 通过武侠作品或武侠情节抒发胸中的郁气, 达到调整心理状态, 求得内心平衡的目的。所以, 武侠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压迫与被压迫的深刻的阶级矛盾, 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是其平民性的根本性体现。
而西方的骑士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贵族文化, 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是。骑士文化的形成是基于骑士制度的确立。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是统治阶级的最低层级, 也是一种贵族封号, 是身份的象征, 获得骑士身份就意味着进入了上层社会, 从而获得了某种封建贵族的特权。而且骑士是采用世袭制度的。这就意味着平民阶层和骑士之间形成了一道人为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骑士的。即使是贵族子弟, 要成为真正的骑士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经过长期的服役, 并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隆重的仪式及其他宗教礼仪并宣誓后, 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
“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 可见骑士精神的贵族气质。它看重身份, 注意修养, 恪守誓约, 尊重法则, 是一种使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屠格涅夫, 1958) 这与中国武侠文化不同, 代表着不同的阶层。
3 对“义”理解的差异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可见,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侠”最初出自《韩非子·五》:“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可见, 侠从诞生就带有反叛的本质属性。这就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冲突, 也就与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统治阶级形成了对立。又由于“侠”本身的平民属性,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天然的、天生的。这个“义”是其心中认为合理的行为, 而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这就体现了“侠”人性化, 感性化得一面, 及对法律轻视的一面。
而骑士文化史基于骑士制度而建立的, 骑士制度的本质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及基督教的宗主地位的工具。所以, 骑士奉行的是:忠君、护教。也就是说, 骑士是有信仰的, 对封建领主及宗教是有责任和服从义务的。所以, 他们必然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在他们的观念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行为是正义的, 而对其的破坏是非正义的。从这个角度看, 骑士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这与中国的侠是截然不同的。
4 结语
中国武侠文化和西方骑士文化是根植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土壤中, 有其同质性的一面, 如:行侠仗义,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等等, 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差异。
中国的武侠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 也就是说中国人更注重的是心中认为是合理的行为, 是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认知。是一种内心的满足, 道德的满足。为了追求这种内心的义理, 真正的侠者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 而牺牲他人, 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正如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所说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可见, 中国的“侠”的高风亮节, 淡泊明志。
别林斯基曾指出:“ (骑士文化) 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 为被压迫者和被迫害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 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掌握。”深刻地揭示了骑士文化的精神内涵。虽然现在骑士文化已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其精神对西方文明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昔日的骑士形象已转化为绅士风度, 对正义的追求已转化成对公平竞争的维护。
中西方现代社会在法治化的道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已不在需要“侠”或“骑士”来维护正义、公平。但隐藏在其背后的善良的、向往美好的“基因”, 我们应义无反顾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2.
[2]令狐兆鹏.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3]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A].文艺理论译丛 (第三辑)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长期以来历史的熏陶。通常中国吃是一种“共享”,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桌上,主人的好客的问候下,提高筷子开始他们一起“消除”板块,场景很活泼,最后结账争相支付,这可能是“饮食所以请求”的结果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关闭”这个词是什么。这种“接近”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从“一个字,”“在这些,相依,咦,咦,等等,因为把所有的华人社区和文化。而在比较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聚餐时往往会人手一个盘子,点好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必考虑他人的喜好,再坐在一起享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在结账时也多采用AA制(all apart全部分开),自己付自己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明显差异。
二、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食物吃,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牛肉和其他“硬食物”。和中国菜美味的调味料等材料在中国烹饪,细腻,有多达几十个调味:许多西方人是弃儿,在中国优秀的原材料,如家禽、脚和内脏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个中国厨师的手,通过煎卤化物和其他进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饮食特征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为了节省时间,但营养不能比在中国使用新鲜食物美味的食物和味道是一样的。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吃肉比中国更一般的健康:身材高大,长腿,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但中国人一般薄,窄肩腿短,颜色黄色。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围着圆桌大家团团坐,共享一席。这是中国古代信奉的价值观,和齿轮。美味佳肴在圆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情感沟通的媒介。有深厚的酒文化,中国人民一直有或没有酒没有席位。人们彼此互相敬酒,食品,食物,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和解。
西方餐饮,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宴会的核心。该宴会的核心是友谊,通过与客人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宴会和舞蹈类比,所以它可以表示,中国宴会就像集体舞蹈,和西方宴会就像男人和女人跳舞。它也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中国宴会和西方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中国宴会更反映在梅里马克河交流,但西方宴会更多反映在邻近的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自助餐是把食物盘子放在桌子上,按照个人爱好自由获取食物。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需要把所有放在桌子上,也显示了西方人尊重个性,自我。但各有各的,互相不干扰,缺乏一些中国谈欢》的情调,没有吃饭。
四、饮食的地位不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中认为人生的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生存温饱问题,属于物质需求;“男女”则是康乐问题,属于精神需求。在中国,饮食已经是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寒暄时“你吃了没?”,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维是“咀嚼”,经验被称为“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是称为“醉”,常见的名字“常态”,容易叫“一块蛋糕”,饮食对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厨房里的桌子,但项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吃在表单包含丰富的心理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吃”也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升学要吃、结婚要吃、升职乔迁要吃,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要吃的觥筹交错,而且要大张锣鼓、欢天喜地地吃,甚至去世了“红白喜事”中摆酒也是必不可少得程序,而这时吃也渐渐流于形式,它的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现实意义。
而西方人则简单得多,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意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西方人仅仅认为吃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吃了才有营养工作和生活。饮食在西方同样也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但“吃”在交际过程中所承载的“使命”就少得多,吃多半为了感谢他人的优质服务或为庆祝一笔交易的顺利,单纯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五、饮食的气场不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显然比西方人要复杂的多。中国人也许最讲究气场的,对于设宴吃饭,主人的真实心态永远不是大家有没有吃饱,而是餐桌上的排场够不够足,够不够气派,只要给自己挣足了面子,这餐饭的目的便达到了。菜肴更加丰富,更珍贵更能体现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身份,和食品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主机和客人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结果,”冯生活废物,热情好客。这种“讲排场”的习惯。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饮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解决人的温饱,吃的形式和内容以是否吃饱、是否营养健康为标准。在美国,朋友之间聚餐则采用大家“凑饭”的形式,即每个人带一两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有特色的菜,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比如一个人带些印度菜、一个人带份比萨饼、另一个人则带些中国的广东菜,主人则提供一些简单的小菜酒水和甜点,大家就这样聚在一起分享丰富的菜肴了。可见,西方人吃一样的机会交流和聚会,是一个机会回顾旧的友谊,结交新朋友,和访问信息,吃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去狗和互相竞争。所以在西方宴会,主人会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充分利用宴会的机会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存在的差异但具有相对性。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碰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产生新的变化。它会更加帮助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Martin Boyle.《英国原来是这样》,外文出版社,2009.
[4]胡幸福.《欧洲旅游文化见解》.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推荐阅读:
东西方爱情诗研究比较09-19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11-19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09-19
东西方管理理论的差异10-22
道家文化与西方自由主义比较研究09-15
《东西方管理思想史》学习心得07-23
好吃的东西11-18
上街买东西作文06-14
吃东西作文150字05-31
《尖利的东西》教案参考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