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精选8篇)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 篇1

摘 要:当代华人电影导演李安是惟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他的电影,题材跨越中西,成功打入美国电影市场,享誉世界。本文以李安的电影《喜宴》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认同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中的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非语言交际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分析,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探讨李安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寻求两种文化的沟通和认同。

关键词:喜宴;文化差异;文化认同

一、引言

电影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方式。作为媒体,电影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与符号,通过解读电影,尤其是那些反映不同文化特征的电影,可使人们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学会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最终接受这些差异。在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早期执导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与《饮食男女》)影片当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华人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矛盾冲突的经历与感受。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指出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希冀对李安电影的相关研究做出贡献。

二、李安与《喜宴》

(一)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

李安,美籍华人,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他是位“通才”,无论是现代片还是古代片,无论是以东方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影片,李安均能游刃有余地演绎出其独特的风格。他所创作的电影蜚声国际影坛,获得无数荣誉,票房更是让很多导演望尘莫及。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一方面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这些华语片外,另一方面也拍出了《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断背山》五部英语片。

李安在台湾读完中学后前往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的编辑工作,并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1992 年,他亲自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成功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生活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家庭成员之间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该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借由《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通过这部电影,李安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父权文化、家庭伦理观念等问题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电影,上映后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1994年,李安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饮食男女》,主要诠释了家庭矛盾和新旧冲突两个主题。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在1994 年台湾十佳华语片中位于榜首。

在成功地拍摄了这几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不得不说,李安自从屡获国际大奖后,评论界和学术界纷纷就开始了对他的关注和研究,而且热情高涨不减,几乎他的每部电影一经问世,便会激发评论界和广大观众极大的关注。

(二)《喜宴》的主要内容

高伟同,男,33 岁,未婚,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美国,并且有一位名叫赛门的同性恋爱人。然而,影片中高伟同的父母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家族观念,一直在催促他结婚。在高伟同的一所旧房子里,租住着一位从上海来美国打拼的女孩顾威威。由于拿不到绿卡,威威将要被赶回中国。高伟同知道了这一情况,在赛门的建议下,他决定和威威“假结婚”来安抚父母,同时也帮威威留在美国。知道儿子要结婚,父母特地赶到美国,婚礼就这样展开了。然而,婚礼结束后,威威怀孕了。知道了这一情况后,赛门和高伟同在吃早饭时用英语大吵一架。最后,伟同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向母亲说明事实真相以及自己与赛马同性恋的实情。尽管大为震惊,高母还是选择了宽容,但是得一直瞒着高父,因其身体不好,受不了打击。高父病愈出院后的一天,用英语对赛门说“生日快乐”,电影至此,大家才意识到高父懂得英语并且早已知道了真相,但由于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一直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伟同和威威把要孩子的想法向赛门和盘托出,请求他答应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赛门高兴地答应了。电影结尾,高伟同的父母在机场即将离开纽约,这三个年轻人以复杂的情感终于相拥在了一起。

三、父权文化

李安在前期的作品中,着重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其著名的“家庭三部曲”就是对父权文化的集中体现。本部分将对《喜宴》中李安关于父亲以及父权文化的解读进行分析,并探讨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体现的中西方关于父权文化的差异和父权主题的变化。

(一)父权的颠覆

在中国或者说在东方,传统的父亲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大大小小的事情,父亲都有权过问,妻子和儿子更是要对父亲表示尊敬和服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妇道和孝道。[1] “父权式家长的存在,是中国社会五千多年来因袭固守的父/家/国的统制权利模式”[2],绝大多数的人对这种模式采取默认甚至是推崇的态度。父权在东方,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殊权威,这必然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和封建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在西方,虽然也经历过父权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父权虽然存在却有些苟延残喘的味道。也就是说,在西方现代文明——民主与自由的召唤下,父权正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男性权利的隐性扩张,是变异了的父权文化。尽管男性依然主导历史的发展,依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7页.肖朵朵.《从“父亲三部曲”到<断背山>的精神源流》,《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年 01 期, 第72页.然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权利,但人们已经不再将父权当作圣旨来膜拜了。在中西方这两种文明下,对父亲和男权的崇拜皆有,但庄严和神圣的程度显然不同。在影片《喜宴》的开头,高伟同的母亲以录音带的形式将话带给在美国的儿子,言语之中除了对儿子的想念和关怀之外,也显示出其对作为师长的丈夫的服从和尊敬,从而奠定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突显出中国传统而浓重的父权文化。在高父高母来美国的第二天早晨,高伟同不再是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是陪着父亲走了一个小时的马路,一直跟随在父亲的身后,到家之后也耐心地叮嘱父亲多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尽显出对父亲的尊敬。然而,影片对美国本土生活的赛门的家庭的描述却是寥寥无几,我们仅仅是从他的言语中知道赛门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而他又不随其中的任何一位生活,没有过多的语言对其父亲进行描绘。同时,由于父权文化的程度差别,高伟同一直不敢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父亲和母亲,而赛门的父亲却早已知道儿子同性恋的情况,也并没涉嫌干预和阻止。

(二)父权的缺失

在中国,父亲是传统父权家庭中权力至上的家长,儿子则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并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因此,在电影《喜宴》中高父在遭受到来自同性恋挑战时,才会显得百般的不理解和无奈。这也就是高父明明熟悉英语,懂得儿子与赛门之间的谈话,看穿儿子与威威的“假结婚”,却又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因。

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现代西方世界,父权虽然存在,但远不及东方来的神圣和庄严。而且在现代西方,对父亲的认可更表现在崇拜而非服从,两代人之间更多的是平等的沟通和民主的对话。就像电影《推手》中朱老所说的:“你们在美国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有学问”。所以,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孩子可以对父母提出相反的意见,可以对父母的生活提出质疑,在一定限度范围之内,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因为个体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喜宴》充满其深掘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传统东方文化代表父亲角色的转变,并以此来表现他们置身于异国他乡,与生俱来的传统父权文化在远离国土后显得孤单和失落的情景。[3]同时,该影片使“传统上以父权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2]。这是李安对父亲多年来复杂情感的全面爆发,是他用自己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

四、家庭伦理观念

中西方文化氛围的不同造就了两者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以孝道为主的家庭道德观,西方文化却是以个人主义为主;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以孝为先,西方人的婚姻观念以爱为主。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不同 2孟捷.东西方语境下李安电影主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9.第8页.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J].华文文学, 2004年 02期.第26页.[3]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第126页.的家庭伦理观念进行比较,借以了解外国的本土文化、风俗习惯,并且达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孝道与个人主义

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看重孝道,而西方看重的则是个人主义。

自古以来,孝道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准则。孝道文化认为:万事以孝为先,提倡谨慎遵循先父再子,先君再臣,先老再幼等一系列准则。在家庭中,孝道意味着尊敬和爱戴老人,顺从他们的意志,这也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情感。根据文化学者朱永涛所言,“孝道的首要含义就是服从,意味着子女必须尊敬并遵循父母的意愿,其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维系家庭的传承。” [3] 这也就是说,子女们必须遵循祖先的意愿来延续家族姓氏,荣耀家庭,并代代相传。

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万事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片中,如果伟同让自己的父亲不抱孙子而抱憾而终,那么他将会是一个不孝子。于是,他接受了赛门的建议,那就是与自己的女性租客顾威威“假结婚”。尽管假结婚并不是什么好事,然而他的动机是出于好意,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病重的父亲并实现父母的愿望,遵循中国文化的孝道。中国人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与孝道息息相关的。

中国人看重血缘关系及亲情,并且家庭规模一般要比西方大,因此通常中国人会几代同堂成为一个整体。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规模正在缩小,家庭结构也在变化,但是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着更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尤其重视家庭的作用。在这样的思想之下,高伟同尽管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他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使他不能离开祖国文化的土壤,不能选择脱离家庭及父母的意愿。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感情,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很少受到父母或家庭的束缚,享受更多的是自由及个人权利。在西方国家,子女一旦年满 18周岁,父母就不会万事为他们付账。因此,一旦子女有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很少会插手父母的事情。赛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没有受到父母的督促来结婚,而是依赖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自由意味着有权利保护个人命运,不受政府或宗教的干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西方的年轻人很少受到家庭的干涉,随心所欲过着他们自由的生活。

(二)关于婚姻问题

中国文化相对传统保守,而西方文化注重多元与保守。在电影《喜宴》里,伟同的父母想要儿子结婚来传宗接代的思想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高伟同与赛门的结合则显示了西方开放与自由的婚姻观念,这些不同的婚姻观念可以作为不同文化特征的代表。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当儿子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之后,看着儿子娶妻生子自己抱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并没有让老人如愿。儿子高伟同是同性恋,并且在美国有个同性恋人,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也是电影里最主要的冲突所在。

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然而在中国确实是人们无法容忍的。当儿子高伟同无法再隐瞒事实的时候,他把真相告诉了母亲。高母极为震惊,但她还是要求大家把这件事瞒着高父。由于高母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同时她也深知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高父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父亲,无论怎样,高父是不会接受他的独子竟然是同性恋的事实。在传统的中国观念里,同性恋是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的,是不正常和不正确的行为。

然而,西方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是为了爱情而结婚,绝非为了秉承传统。他们认为爱人应该厮守在一起,结婚并且生下他们共同疼爱的孩子。婚姻关系及孩子都是爱的结晶,而绝非因为传统。只要两人相爱,他们即使没有注册登记的结婚证明也是可以在一起生活的。只要是真心相爱,即使是同性恋也是可以接受的。

五、非语言交际文化

在中西方文化交际研究中,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分析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语言的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大,而非语言交际行为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果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无法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本部分着重通过对比电影《喜宴》中的中美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来阐明两者之间非语言交际文化的差异。

(一)情绪的表达

中国人在生气、难过时,常常不藉由言语,而是选择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真正的心意,对亲密的人尤是如此。影片中第二天早餐时,当高父听到儿子说下午要公证结婚时,沉默不语,并不表示反对意见,相对于高母的强烈反对,伟同和威威均说结婚不需要注重形式的情况下,他反而说:“孩子已经长大,随他们自己办。”,于是便起身离开餐桌。尽管高父嘴上说反话,但由他的面部表情(脸色阴沉,眉头紧锁)和身体动作(起身离开餐桌)可看出他在生气。公证结婚全程中,从高父高母脸上表情可知他们并不高兴,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赛门想拍张照片来纪念这个高兴的时刻,高母才以“哭泣”来表现心中的难过,高父则仍旧一句话也不说。反观美国人,在情绪的表达上就相对直接、坦率。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当场大声与伟同争吵,也不顾高父高母在场。在高伟同因生气而离开餐桌时,赛门也追了出去,在外面依旧是强烈的争吵。美国人在生气不满时,往往会大声说出来,对亲密的人更是如此。

在赛门、伟同和威威三人争执时,略懂英文的高父其实早已知道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但他却没选择说破。从高伟同一直隐瞒父母的行为,可以看出身为传统中国人的高父高母,是无法接受同性恋的,然而高父却将这莫大的冲击,硬生生吞下腹中,以“沉默”作为响应,一切只为了抱孙子。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中国人将传统的价值观看得比自身还重要,宁可把悲伤压抑在心中,这对于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二)送礼情结

美国人一般很少送礼,只在圣诞节、生日、纪念日等节日才送礼,平时拜访是不用送礼的,而中国人却连亲属和朋友之间的日常拜访也要送礼。这两种不同的送礼情结深深地扎根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想要改变实属不易。当赛门送礼物给高父高母时,他们感到诧异,并认为自己的儿子麻烦他这个房东,应该他们送礼给赛门这个主人才对。而赛门之所以送礼给两老,是以儿媳妇自居。尽管这个身份不可公开,但略懂中国礼数的他,还是准备了礼物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老张在得知大少爷结婚的消息之后,说了句“结婚得送礼,就算补也得送”的话,深深地体现出送礼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至于礼物的种类,美国人倾向于偏重实用性。因此,赛门送血压计给高父,给高母保养面霜,完全是处于自己的孝心,然而中国人送礼往往会注意到其象征意义,所以高父高母收到礼物后脸色大变,认为赛门很失礼,摆明说他们已经老了。影片中,高母送给儿媳妇威威的珍珠、手镯、红珊瑚胸针等,从正面表达出中国人在送礼时注重华丽与体面的心理。在电影最后,高父找赛门单独谈话,告诉赛门他早已知道伟同与赛门的关系,并送红包给赛门并祝福赛门生日快乐,赛门明白红包所象征的意义,即使高父不说明,也知道高父已经承认他和高伟同恋爱的事实了。

(三)婚宴形式

相对于美国婚宴方式而言,中国的婚宴总是非常热闹。在电影中,伟同与威威的喜宴上,在场的美国人看到众人喧闹的情景,皆十分讶异,感到不妥,其中有位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和数学天才。”这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说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在喜宴上大声喧哗的行为,相当不解和不敢恭维。美国人的婚礼时常是一队汽车鸣笛前进,以示庆祝,然而在婚宴上,气氛虽是相当温馨愉快,却不会如中国婚宴般吵闹,除了轻松愉快的大笑声之外,美国人并不随意在公开场合大声喧闹,中国人在宴会上的高声喊叫,对美国人而言像是在吵架。

影片中,在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之前,有一对本土的美国新人结为夫妻,同时,也没有用过多的情节来描述美国人婚宴后的活动。与此相反,《喜宴》中以很长的剧情来展现中国人在婚宴后的情形。除了婚宴上伟同被要求当众亲吻新娘外,在二人回到宾馆后,众人却又提着灯笼、桌椅以及麻将来闹洞房的情节来展现出中国婚宴的喧闹,其中一个男子说:“这是中国的国粹,要在海外发扬光大。”透过迥异的婚宴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婚姻观念以及各自所追从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六、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云:“民者以食为天”,从中也可看出中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出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仅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部分通过对电影《喜宴》中饮食的不同,以及由饮食所隐喻的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一)饮食方式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不管是什么目的,一个中国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在《喜宴》中,由老张给伟同和威威举办的筵席所用的就是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同时,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的情节,体现了中国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及礼让的美德。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影片中,伟同和威威公证结婚的当晚,由赛门请客在曼哈顿最好的中国餐馆“中国宫”吃饭,也是为了缓解高母因儿子结婚寒碜而伤心的情绪,算是给高父高母的一份安慰,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想要增进彼此的友谊的意图。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西式宴会打破了围坐欢饮的格局,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这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驰的。然而,这种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的形式,缺乏中国人主宾同乐的情调。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式宴会是要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

(二)社交功能

在影片《喜宴》中,当高伟同的父母得知他要结婚时,特地从台湾带着钱去美国给他举办婚宴。但当他们发现儿子只是想按照美国人的风俗在教堂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时,就勃然大怒。他们认为伟同是自己的独子,无论如何都要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宴,这样脸上才有面子,况且他们单是礼金在台湾就收了3万美金,全部带来美国举办喜宴,如果不办的话,回去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后来在伟同父亲老部下老张的操办下,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宴,这才使得伟同的父母感到脸上有了光彩,回台湾后可以向亲朋好友有个交代了。这一情节突出反映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社交功能。

在中国文化中,吃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在中国吃饭有时候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个人行为,也是礼制精神的社会实现。中国人喜欢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应酬交际以饮食活动的方法体现出来,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客者希望通过请吃饭来增进与被请者的感情,而被请者也因为受到邀请而感到有面子,感觉自己受别人的重视,于是请客者与被请者皆大欢喜。婚丧嫁娶、生孩子要请客吃饭,谈生意、拉关系、托人办事更要请客吃饭,这是中国人社交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独有的特点。

西方人就很难理解这一特点。虽然西方人也把请客吃饭当成是一种增进彼此感情的一种方法,但远远没有中国人运用的频繁和熟练,且公私分明。对于因公请客,则按规定到餐馆去吃;如若是请好朋友吃饭,则多半会请到自己的家里去吃。基于这种不同,中国的餐馆,无论是高级酒店还是路边的小饭馆生意往往都很火爆,但在国外很多的西餐馆却生意冷清,惨淡经营。西方人注重简约,不喜欢太盛大的婚宴。

七、总结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 篇2

当一个人到一个和自己的文化有很大差异的地方, 往往会发现身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即使语言相通但仍可能不知道什么行为才是恰当的或礼貌的。甚至还会因为对规范的不了解而导致误会或冲突的发生, 就像“丹丹抱着打是亲骂是爱”的想法对待自己的好友而换来老师的严厉批评;大同的老板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同打丹丹是给自己“面子”——因为大同遵照中国人的逻辑和行为习惯;甚至电影中原告律师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激怒大同, 就在于他知道说大同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或父亲, 说“孙悟空是一只道德败坏的猴子”, 是中国文化所不能容忍的。大同的愤怒, 气势对来自异国文化的侮辱的抵抗, 这样的冲突, 是有文化差异所引起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律多元的世界中, 当相互接触时, 法律背后的文化观念差异和相互不了解就很可能导致法律或法律观的冲突。

《刮痧》以中医的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 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 后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是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感人故事。反映了海外华人的生活, 将主题集中在了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不理解上面, 引起了更多海外和国内华人的注意力甚至共鸣, 引起了人们反思, 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事的展开是以刮痧为线索的, 用许父的话讲是“刮痧, 这个是在中国几千年了, 这怎么到了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其实很简单, 因为在美国的文化里就没有一种要把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治疗方法, 就没有用“精”“气”“经”“脉”对人体生理系统进行解释的“科学”。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美国的法律就不可能为刮痧留下合法的位置, 哪一个人弄的伤痕累累, 不是虐待还是什么?法律不能创造出文化之外的东西, 因此刮痧“到了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在正常不过, 相反, 中国的法律也不可能把刮痧归为违法行为。只有当文化差异或者说文化盲区被认识后, 冲突才能解决。影片中, 大多的麻烦来源于他的老板, 儿童福利局的官员, 法官对刮痧的一种无所知来自于美国法律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盲点。而大同的转机则是与这些美国人逐渐认识、理解刮痧, 进而理解大同的行为。

文化是一套行为规则, 使人们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策略, 文化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依据, 我们按照文化来解释现象。因此, 人们的行为受文化指导和影响。规范的产生和文化有密切关系, 摆脱不了文化的限制。

这是一部典型的描写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电影, 实际的情况是, 我们在与西方人的接触过程中确实可以感觉到, 当对一个问题发生争论时, 西方人往往要弄出一个谁是谁非来, 而我们中国人往往首先考虑不是双方都各有是非。因此西方人更多崇尚法治的力量, 富有进攻性和竞争性, 而中国人往往更多崇尚道德的力量, 具有包容性, 提倡“和为贵”。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 而西方人则以自信为美德。中国人被表扬时, 总是谦让甚至自贬, 而西方人则会欣然接受, 说声谢谢。因此可见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 其中各有长短, 若能取长补短, 就会互有教益。

参考文献

[1]孙桂香.从“孝”的角度看电影《刮痧》所呈现出的文化差异和冲突[J].文教资料, 2009, (11) .

[2]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4) .

[3]杨慧.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 2011, (02) .

[4]张伯存.《刮痧》的文化分析[J].当代电影, 2002, (01) .

电影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电影;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从自然环境看。中国文化属内陆型文化,大部分与陆地接壤的地理环境使中国人封闭、保守、缺乏开放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的思维方式。同时,由于这种狭隘与封闭,培养了国人注重人情世故、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也使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保持了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西方文化源自海洋型文化,其地理位置大多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并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伦理取向是“重义轻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身取义,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轻视又容易使人思想狭隘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具体形态看,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重群体轻个体,寻觅中庸的处事途径。也造成了国民谦虚谨慎、含蓄内向、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柔弱的文化品格;而西方人认为自然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崇尚个人意志,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而又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的刚硬的文化品格。

二、中西电影不同的呈现方式折射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覆盖面广,影响深远,是最能透视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说来,电影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对立。

思维模式。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在中西方电影中,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人崇尚团结,反对特立独行,人与人相处注重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突出整体精神,不提倡个人重要性。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电影中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他们总是将自己放在核心地位。于是便有一大批《超人》、《蜘蛛侠》、《蝙蝠侠》、《007》等一系列凭借个人能力拯救世界的电影。

表现形式。东方人内敛含蓄,表现手法追求写意,在表达情感时经用景物来做铺垫和衬托,靠景色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环境的氛围。而西方人崇尚个性自我的表达,表现形式追求写实。比如港版《无间道》与美版《无间行者》的表现方式就突显了这种差别。在剧本方面,《无间道》剧本相对精简,保留了最重要的部分,人物设计精心雕琢,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电影基调哀伤凄美决绝,善于引导观众情绪。《无间行者》剧本的质量很高,剧情层层推进,人物真实饱满,不用过多的技巧来引导观众情绪,更多的是展现谋杀现场的真实性。电影基调冷酷无情,减少煽情元素。

技术层面。东方电影比较强调构图和色彩,注重色彩表达感情,电脑特效使用的程度与深度都是微乎其微的。而西方电影更加注重光影变化的运用,好莱坞电影的特效技术远远超过国产电影水平。近年来,中国导演在特效方面也做过多方尝试,比如《无极》、《美人鱼》都使用了较高水准的特效技巧,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认为过于炫目的特效影响了故事情节的表达效果。中国电影人认为,特效只能帮助完善电影,而不能成为电影的主体。因此,中国电影多是武侠、动作、历史片,没有像《哈利波特》、《变形金刚》、《阿凡达》那样特效挂帅的魔幻大片。

三、中西电影不同的题材内容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中西电影在题材选择、内容安排方面有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对家庭、子女的照顾,大到对国家、世界的看法。

对家庭。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和万事兴”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而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到家庭成员的关系中,他们认为父母、子女是平等的,父母很少为孩子决定什么事情,而是让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关于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做了最生动形象地刻画。电影《刮痧》中,许大同把父亲接到美国享受儿孙之乐,以尽孝心,为维护父亲,他甘愿替老父承受给儿子刮痧的 “罪名”,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远远超过了责任。这在西方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他们觉得许大同的“孝顺”属于“是非不分”、是“不诚实”的。

对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不是个人,而是社稷的昌盛和家族的繁衍,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从属于国家利益。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这种意志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与美国影片《第一滴血》都是描述退伍军人生活的题材。不同的是谷子地执着的是对失散部队的寻找,和为二十四位牺牲的战友寻回应得的名誉,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不是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相对而置。而兰博为之奋斗的是个人的权利,兰博在四处寻访战友的过程中,单枪匹马,制服刁蛮警长是个人对自己权利的捍卫和争取,与国家利益不挂钩。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4

文化是一种磁石,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吸引。文化如同年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一个地方的文化。

当两张非常明显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图放在我的面前时,我震惊了,一张是美国议会开会是,具有最高权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认真的聆听各位议员讨论,开会。而另一张是一个官员高高在上,接受着别人卑躬屈膝的奉承。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差距啊。

当我看到这两张图时,我有点点脸红,因为我为我们中国那无耻的等级制度而自卑,而羞愧。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欣赏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没有身份差距的文化。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就像东方文化中孔子所描述的那相信相爱的大同社会一样,人人都给予爱,人人都得到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因为等级的距离,而刻意忽视,或者特别的崇拜,奉承某人,人人都是平等的。

拥有了千年酝酿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过在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异的情况下,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倡导理性,无职观念,公平竞争这些优良的思想精髓深深的吸引我,使我如痴如醉。

在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平等待人是最重要和最受到别人肯定的,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而东方文化却强调等级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彻底丧失,虽然在东方文化中,孔子有说“仁”,孟老先生也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老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确是包含了所谓的“民主”,可是,他们提出所谓的民主的这些思想家们极力推崇君权神授,努力的坚强的维护着等级制度,把人与生俱来到可以享有的自由,民主都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从而使人民越来越卑躬屈膝的奉承,越来越脆弱的民主。

而西方文化呢,西方文化并没有像东方文化那么做作,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体现西方文化的民主,不!西方文化不像东方文化那么的虚伪,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只是让政府来行使一种权利而已,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可以对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可以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

或者在民主制度上,可能西方文化中还有些问题,但无论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中国那些选举真的是“民主选举”吗?

中国文化的等级制度进过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熏陶,可能还不能立刻改过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是为中国这样的等级制度默默痛心而已,希望可以在以后几年里中国的等级制度可以改变。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等级的差异,这就是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西方文化中没有等级观念,人人平等的观念很让人喜欢,希望以后中国也会如此,但愿~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构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公元前2,经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长达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构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

而此时的西方各国(那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期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所以,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所以,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异常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之后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

2、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构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而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3、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此刻宗教信仰上。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如《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构成也与其构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构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 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邦城,各国的统治者都期望经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所以,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期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教得到了发展。例如欧洲“宗教改革”。

4、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此刻对“爱”的诠释上,在中国文化里,对“爱”,强调的是“大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所以,在西方文化里的“爱”主要是对自我,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 5、文化差异根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一样。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构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构成与发展时期,所以,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往往经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所以,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构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所以,也就构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篇6

一:研究的背景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的人民遵守着各自不同的礼仪。中国的礼仪,使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曾一直和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着资本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经济于文化的发展,讲究文明礼貌,注重礼仪礼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讲礼貌、懂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修养水平的体现,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改善人际关系,败仗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之下依然熠熠生辉。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西方的礼仪和我国存在着诸多差异。在当前国际交往频繁的形式下,不论是国内接待外宾或出国访问旅游,不论是将要留学或常驻国外工作都有必要学习一下西方的礼仪。

礼仪、礼节、习俗是人类生活中带有规范作用的文化现象,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西方国家的礼仪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构成西方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要素,也越来越多流传到世界各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礼仪习俗于欧美国家有一定的相同性,共通性,当然也存在不少差异。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了解欧美国家的文明礼仪、熟悉他们的礼仪习俗,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遵守国际礼仪和确立的习惯做法,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三:研究的时间安排

1.2008年10月,邀请老师就本课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2.2008年10—11月,到图书馆和网站查阅有关中习礼仪文化差别的资料,掌握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别;

3.2008年11—2009年2月,走访外教、涉外办事旅游人员、归国留学生及华侨,掌握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真实资料;

4.2009年3月,课题小组成员汇总资料,就其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撰写论报,与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听取师生们的评议;

6.2009年5月,召开结题评议会。先课题组成员按总评项目进行自评,然后由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和小组进行评价。

四:研究的内容

1.中西问候礼仪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通常都会道:“你一路上辛苦了!”来表示对人的安慰。可是,如果我们用 “I a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这一语法正确的中式英文去迎接西方国家的客人时,他们回觉得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他们使用的问候语是 “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这类令人愉快的语句。

这让我们明白: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却不被采用。当然,这种差别不单单只有这些。如果你问侯一个西方人说“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说“Where have you been?”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方式他会想你再打听他的私事,实在是太失礼了,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候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ing”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通常会以“It is really a nice day.”

再者,如果你说“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可能会认为你想邀请他与你共进晚餐。因此,和西方人相处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方式。并且,许多美国人认为问候时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我国鞠躬则被视为一种尊重对方的问候方式。一般而言,它是我国人们相见时以行为代替语言向对方问候、致意的一种方式。称谓方面,在我国,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如你在向别人问好时,你可以说“Good afternoon,Mr.Belmont”或“Hi Mr.Belmont.”在西方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以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而这种现象,在我国是不会发生的。在西方,对所有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国家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同时,在中西方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这些,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但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 日康复”等。

这些就是中西方问候礼仪方面的几个差异。

2中西就餐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就餐礼仪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首先是入坐的位置,在中国,主人应等客人到齐后再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而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在我国,上菜的一般顺序是①汤②主食③餐酒 ④水果。西方是①菜和汤②水果③餐酒④主食⑤甜点和咖啡。

餐具方面,我们常用的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人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分汤匙,茶匙等。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再者,中西方表示停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在西方,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并且,在用餐的过程中,中西方也存在很多的细节差异。如:

1在入座的方法上:我国人们入座时并没有西方那么讲究,大多是按自己的意愿而入座的。而在西方,人们都是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才可以坐下来。

2.餐巾:传统的中餐并没有餐巾。只是在用餐完毕时才用温热的湿毛巾来擦洗一下便完了。在西餐中,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3.在餐具的使用方法上;我国人们一般用的都是筷子。首先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两只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按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紧贴着大拇指,小指向内曲。筷子开合幅度可用中指的活动来调整。西方人一般使用的是刀叉。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此外,中西方人的饭后习惯亦有不同。在西方,饭后极少使用牙签。如果于外国人一道就餐,你就要暂时摒弃这个习惯。且切记在餐桌上夸夸奇谈,尽量少说客套话。不要让你的客人看见或者猜到账单金额,绝不要讨论价格和对账单提出质疑。

3中西服饰礼仪的不同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感情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代替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好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的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的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内外和谐统一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西方服饰礼仪着重点即代表服饰

西方人重视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略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待变装饰是西装。

传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的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此外,中西方在结婚是所穿的服饰也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这是因为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中方新娘所穿的礼服上往往绣有凤的图案。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考虑的一个尺度。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4中西婚礼礼仪的差异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也代表著两个家族的结合,因此不同的地方也有著其独特的结婚习俗。这里我们拿中西方的婚礼礼仪做比较。

西式婚礼是证婚人(牧师,神父或主持婚礼的长辈)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新郎与主伴郎走到证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好,女傧相们站在左边,男傧相们站在右边.花童站在主伴娘的后面,戒童站在主伴郎的后面.婚礼进行曲奏响,新娘手捧鲜花,挽着父亲的手入场.在新教的婚礼上,新娘的父亲与女儿站在一起,牧师站在新人面前一两步的距离,询问:"是谁嫁出这位女子?“他的父亲把女儿的右手放在牧师的手上说:”是她的母亲和我.“然后父亲退到台阶下面前排左边的座位跟前,坐在自己妻子的旁边.牧师用右手举起新娘的手,再用左手举起新郎的手,并且非常庄重地将新娘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如果新娘既没有父亲,近亲中又没有男性长辈,她可以独自走上圣坛.在天主教的婚礼上,无需在神夫面前举行嫁女儿的仪式.当新娘走进圣坛时,新郎应上前迎接,并让新娘站在他的左边.此时,新娘的父亲收回自己的胳膊,新娘把右手伸给新郎,挎在他的左臂上.也可以手拉手或者肩并肩地站着,面向圣坛.证婚人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成为你的丈夫/妻子“,新人互相说完”我愿意“之后,宣读结婚誓言来表达他们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的决心.接下来新人互相交换戒指,并说到:”这枚戒指象征我们两人的结合.“ 这时候,证婚人宣布新人的结合生效,并示意新郎亲吻新娘.之后证婚人示意新人转向宾客,并宣读:”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想你们介绍XX先生和夫人."新人在人们的起立鼓掌中,重新走过婚礼甬道,走出婚礼会场.婚宴开始前,新人还未入场之际,通常有一段鸡尾酒时间.在新人及全体来宾馆到达婚宴地点的时候,新郎,新娘,傧相和新人家长要站在会场入口迎宾.当所有来宾入座后,主持人宣布新人及家长入场,并依次介绍入场者的姓名和身份.顺序如下:新娘父母,新郎父母,伴娘和伴郎,主伴郎和住伴娘,最后是新婚夫妇入场,全场来宾起立鼓掌.在有席位的婚宴上,人们一入座,就应上第一道菜.在吃完餐未甜点和水果后才跳舞.如果在下午的婚礼后立即举行招待会,使晚宴向后推延,就应在晚宴前请大家跳舞.如果是自助餐形式的招待会,新郎和新娘在恢复了迎宾疲劳之后,就应开始跳舞.在新娘新郎跳第一支舞时,所有的宾客都应观看,喝彩。新娘的第二个舞伴是她的公公,然后是她的父亲。同时,新郎邀请他的岳母跳舞,然后请自己的母亲跳舞。接着是新郎的父亲邀请新郎的母亲跳舞。当新郎开始与伴娘们一起跳舞时,客人们也开始找舞伴跳舞。当然,所有的男宾们都应设法请新娘跳舞。宴会接近尾声时,新娘请来宾中的未婚女士集中在楼梯下面或其他适合的地方,新娘在走下一半楼梯时,将花束扔给她们,抢到花束的女孩被认为是下一个结婚的姑娘。为了表示没有偏袒,新娘在扔花时,要转过身,从肩头往后扔。然后,新娘在母亲和伴娘的陪同下回房间换旅行装。新郎也在伴郎的陪同下来到预先安排好的房间换装。双方的家人聚集在门口,欢送新婚夫妇启程。新人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上车离去,踏上蜜月旅程。而中式礼仪则是吉日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男方至女方家迎亲,要先进雁为礼,以此表达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一人在最前边盛装骑马负责开路,然后依次是回避牌,吹鼓手,铡锣,缀灯,旌旗等,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新郎骑马或坐绿帏轿在前,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实威风凛凛,此时此地的新郎好比状元及第,难怪说结婚就是“小登科”了。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这叫拦门。男方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暄,男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都会有喜庆的意义.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张毡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轿的时辰一到,把花轿抬到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先向轿门作三个揖,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由伴娘搀新娘下轿.然后递给新娘一个小瓷瓶,瓶内装以五谷及黄白戒指两枚或四枚.新娘把宝瓶抱在怀里,然后由伴娘及送亲太太挽扶,姗姗而行,另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时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轻射三箭,借以驱除邪魔。射箭的姿势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火盆,这些礼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仪式也是一系列的。首先是坐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还要撒喜果于帐中,称为“撒帐”,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从女家带拉的。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然后是“合卺”酒,又称“交杯酒”。用一根红绳,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在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中举行的,然后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团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余宾客均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

5.中西宗教礼仪的不同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所谓宗教礼仪,在此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的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这里以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的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对象。基督教:与基督教信仰者打交道时,不已对其尊敬的上帝、圣母、基督以及其他圣徒、圣事说长道短,不宜任意使用圣象与其宗教标志。对神职人员,一般不应表现不敬之意。“666”在基督徒眼里代表魔鬼撒旦,“13”与“星期五”也被其视为不祥的事物,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对其敬而远之,因此不应有意令对方接触它们。

有些教派的基督徒有守斋之习。守斋时,他们绝对不食肉、不饮酒。在一般情况下,基督徒不食用蛇、鳝、鳅、鲶等无鳞无鳍的水生动物。就餐前,基督徒多进行祈祷。非基督徒虽然不必照此办理,但也不宜在其前面抢先而食。在基督教的专项仪式上,讲究着装典雅,神态庄严,举止检点。教堂为基督的圣殿。它允许非基督徒进入参观,但禁止在其中打闹、喧哗,或者举止有碍其宗教活动。佛教:佛门弟子及其居所的具体称呼有别。凡出家者,男称为僧,女称为尼。凡不出家者,则一律称为居士。僧之居所称为“寺”,尼之居所称为“庵”,有时统称二者为寺庙。对所有出家者,一律禁止称呼其原有的姓名。故民间有“僧不言名,道不言寿”之说。普通的佛教信徒为了“广种福田”,通常应向寺庙、僧尼或别人主动赠送财物,此举叫做“布施”。

佛教的基本礼节为合十礼,基本的礼颂用语是“佛祖保佑”。佛教信徒拜佛时,讲究行顶礼,即所谓“五体投地”。对于佛祖、佛像、寺庙以及僧尼,佛教均要求其信徒毕恭毕敬。不准攀登、侮辱佛像。不准触摸、辱骂僧尼,不得于僧尼“平起平坐”。进入寺庙时,宜慢步轻声,不乱动,不乱讲,不乱拍照等。

当正当的佛教仪式进行时,不应对其任意阻挠或者蓄意加以扰乱。我国的佛教各流派多属于“北传佛教”。它的关键性讲究有二:信徒应遵守“五戒”。即规定起信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饮食上忌食“五荤”。即禁止其信徒食用葱、蒜、韭菜等几种气味刺鼻的菜蔬。有些教派,还规定其僧尼“过午不食”

了解宗教的礼仪,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国人民精神生活和日常习俗的一把钥匙,也是在交际活动中对游客尊重和友好的表现。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网站等搜集关于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的资料; 2调查法:通过走访外教、涉外办事旅游人员、归国留学生及华侨,掌握中西礼仪文化差别的真实资料;

3讨论法:邀请语文教师、英语教师参与课题组讨论,实现材料与观点的交流与整合。

六.研究的成效

1.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粗略地了解了中西方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应尊重这些差异做到入乡随俗; 2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交际过程中的礼仪文化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体现着个人的品行修养;

3主观方面,我们了解了中西方在问候、待客、就餐、服饰及宗教方面的差异之后,对西方的文化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同时它让我们对西方的文化有了更深的兴趣,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七,研究后的困惑

1.中西方礼仪文化有无相似之处?

2.既然中西方礼仪文化存在这么多差异,那是否可以让他们融为一体,减少交际中中产生的摩擦呢?

3.西方礼仪文化对中国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的利弊。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 篇7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有其特殊性的, 但是它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会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笔者认为, 它应该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1 含有信息的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信息原则。观众希望从片名中获取电影的基本信息, 读懂影片的基本类型, 以便做出观看与否的选择。因此电影片名不仅要简洁精练更要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比如爱情片经典之作的“Ghost”, 如若被译为《鬼》或《幽灵》, 很难从片名中看出这是一部爱情片, 大都会误以为是恐怖片。影片最终译为《人鬼情未了》, 它把一对恋人苦苦相爱, 但阴阳陌路, 生死离别的画面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清楚的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

1.2 体现文化的原则

电影名称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的文化的特征。原语文化中的一些概念译入语文化中可能没有对等的概念。作为译者应该首先了解原语文化, 再把它融会贯通, 翻译成新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译出。如First Blood, 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其实这是个习语, 它的意思是指在拳击比赛或决斗中最先见血或在比赛中先得分, 占先的意思。如译为“首战告捷”则更佳。

1.3 蕴涵艺术性的原则

电影片名具有艺术性型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 要意境上充满艺术气息, 满足典雅优美的要求。因此电影译名要斟词酌句, 力求艺术之美。比如美国电影“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曾被直译为《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这个译名非常普通, 平淡无奇。有香港报纸曾把它译为“谁怕又贞又淫的女人”, 这种翻译太过庸俗, 没有一丝美感和艺术性。而公映时被译为《灵欲春宵》, 它把电影的内容体现的委婉得体, 同时给观众一种艺术的享受。

1.4 具有经济效益的原则

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 还要有商业看点, 能赚取商业利润, 产生经济效益。它必须走向市场, 走向观众。而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 只有当片名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时, 才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因此我们在实现电影片名一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力求实现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则。我们要寻求一种译名, 让其能吸引不同欣赏水平的观众。比如“Sound of Music”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 它参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做了些许改动, 虽极具艺术性, 但文学性太浓, 很难被大众理解。后来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 通俗易懂, 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 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电影片名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中国文化来说更加张扬, 更注重科学, 描写力求精确细微, 更富逻辑, 重实际, 一切求对, 语言上也更注重简洁美。而中国文化谦虚内敛, 重语文, 描写力求语言唯美, 暗示慎言, 重人伦, 重形式, 一切求好。这些文化在电影的命名上均所体现, 那么文化上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中西方电影片名也各有各的特点。

2.1 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

1) 英文电影名称大量使用男、女主人公的姓名, 事件发生地点或是影片所表现的主题来命名, 短小精悍。如:“Mr.and Mrs.Smith”, “Casablanca”, “Serendipity”等。

2) 很多采用名词词组命名。在英语中名词可以简化表达方式, 动作、变化、质量、情感均可以借助生动的英语抽象名词简单而且精准的表现。如:“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My Best Friend’s Wedding”等。

3) 片名中巧妙的使用修辞。比喻、拟人、讽刺、对比、押韵等等, 体现了西方人生动形象,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以及达到某种效果的方式。如:美国影片“Old Wives for New”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old和new的对比, 引人遐想, 勾起了观众的观赏欲。情感剧“Sense and Sensibility”运用押韵的修辞手法, 韵头相同, 读起来琅琅上口, 让人过目不忘。美国喜剧“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运用隐喻的方法, 用Cuckoo’s Nest隐喻疯人院, 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又使影片生动了起来, 增加了影片的文学色彩。

2.2 中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1) 中国人习惯在片名中使用动词。准确而恰当、贴切而精彩的动词能使片名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东京审判》, “审判”一词给观众展现了日本国民政府在被告席上被批判的场景, 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让子弹飞》把剧中子弹纷飞的场面提前展现在观众眼前, 激发了观众的观赏欲。

2) 中国的电影名习惯使用简单而凝练的词语, 经常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结构讲究, 短小精悍, 寓意深长。四字词组是是汉语的特色, 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如果将电影名译为四字短语, 就有了中国味, 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如:《纸醉金迷》、《纵横四海》、《不见不散》等。

3) 中国影片倾向于有艺术性、具有诗情画意或富有象征意义的片名, 注重唯美。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总之, 西方电影片名大都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单词来概括, 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 结构简单。中国电影片名大都注重汉语语言形式, 力求唯美。以上所举的例子各有各自的文化特色, 能迎合源语观众的品位及偏好。但如果把西片片名译为中文, 就一定要考虑怎样把它转化为中国观众接受和喜欢的方式。

3 中西方文化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3.1 人文文化对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一部在西方广受好评的片名, 直译成中文, “Speed”这部影片名称就是典型的西方电影片名。结构简单, 主题明确, 符合西方的人文文化特点。直译成中文就是“速度”, 但如果把《速度》这个词语作为电影的片名, 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不够唯美, 无法引起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但这个词却是整部电影的重点:一辆公共汽车被犯罪分子安上了炸弹, 只要车子的时速一超过每小时50英里就不能再减速, 否则便会引起爆炸。所以车子就只能一直在50英里以上的时速行驶, 整车乘客无法转移。汽车的速度决定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所以译者就采取了混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生死时速》。这个译名既忠实于原名, 还是四字词语, 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喜好, 又将电影紧张、危急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速度与生死相联系的主题也得到了体现。因此了解中西方人文文化的差异并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 才能译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片名, 吸引中国观众欣赏电影。

3.2 民族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各国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西方的某些妇孺皆知的文化对于中国人可能会是极其生僻、不常见的,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等的、贴切的翻译。这就是民族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例:电影“Amadeus”。这是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的中间名字。在拉丁语中, Amadeus的意思是“上帝的礼物”。把Amadeus作为电影名, 取得了的很好的效果。但翻译成中文时, 如果被译成“阿玛迪斯”就会使观众产生疑惑。中国人更孰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这个名字, 译为“莫扎特”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但是“上帝的礼物”这一层意思无法在翻译中表现出来, 这种遗憾有时是无法避免的。美国电影Lolita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疯狂地爱上了12岁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有译者直接音译为《洛丽塔》。这样的一个名字不会给中国观众留下什么印象。恰巧中国有一个典故与这部电影有相似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他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 “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 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其意境恰恰符合Lolita故事的内容, 译者把这部影片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 以委婉唯美的方式告诉中国观众影片的主要内容, 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翻译佳作。

3.3 宗教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宗教文化不仅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民族的信仰而且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而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人们对不同的宗教文化也不甚了解,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冲突。众所周知, 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 这对西方影片片名影响极大。而中国人对基督教中的耶稣, 上帝和《圣经》的内容不很了解, 这正如西方人也不能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和《三藏经》, 道教的“尊神”、“神仙”、“护法神将”和《道藏》。现以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为例, 这是一部反映《圣经》里七宗罪过的恐怖片。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 围绕天主教对gluttony (饕餮) 、greed (贪婪) 、sloth (懒惰) 、lust (淫欲) 、pride (骄傲) 、envy (嫉妒) 和wrath (暴怒) 这七大死罪的惩戒, 逐条杀人的犯罪故事。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 这部电影里“七”可谓无处不在, 这无处不在的“七”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对于西方观众来说, 看到“七”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它在西方宗教文化里的含义, 而不了解《圣经》的中国观众则很难从“七”里看出特殊意义, 还是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数字而已。电影增加了一些更有利于不同宗教文化观众理解的信息, 被译为《七宗罪》, 巧妙地把中国观众不熟悉的、含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转化为中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文字, 使影片主题变的鲜明起来, 引起观众的认同和好奇, 起到了一定商业宣传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宗教文化类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 需要作一些补充或进一步的说明以增进观众的理解。

正如包惠南所说, 电影的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 又要富有艺术魅力, 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 又要体现其语言特色, 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因此, 只有了解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并且深刻理解西方源文化, 才能真正了解影片片名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成中文时才能忠于原文。再把它与中国文化合理性、创造性的融合, 按照我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转化为中国观众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 这样创造出既忠于原文又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的片名翻译, 实现两种文化最完美的融合。

摘要: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翻译西方电影片名时, 会存在一些文化的流失甚至误解。该文以影片的翻译原则出发, 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阐述, 从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三种文化方向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以求在西方文化转化为中国文化时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翻译原则,电影片名,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7 (4) .

[3]汪福祥, 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4]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 篇8

【关键词】电影 《一个购物卡的自白》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03-02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社会人文学博士G.霍夫斯坦特教授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由于世界各国有着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种族制度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也会有差异,表现在认知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消费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继而产生文化差异。

2009年发行的由英国畅销书作家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系列小说改编、澳大利亚导演P.J.霍根执导的《一个购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取材于当今年轻女性常常面临的问题:热爱时尚,不遗余力购买时尚用品甚至是刷爆信用卡的问题。本影片通过幽默又深刻的语言,活泼可爱的购物狂丽贝卡(Rebecca)成为无数女性读者喜爱的角色。丽贝卡由于追求时尚购物成瘾欠下大量信用卡债而编造大量谎言欺骗追债人、男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最终在一次国家电视台做节目时被揭露而失去友情、爱情。经过沉痛的反思,她醒悟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并最终做出了改正。这使她重新赢回了友情、爱情和信任。该影片取材现代,体现出了西方社会生活文化的特色。就影片《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所体现的西方文化来看,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两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们道德的标准、行为的准则和思维的形式。

(一)消费文化的差异。女主人公Rebecca以刷信用卡购物来使自己获得快乐和满足。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花未来的钱刷信用卡这种消费的意识和消费观念是很普遍的,人们对于举债过好当下日子的态度都没有什么异议。

作为消费大国的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房地产、豪华汽车、游艇、私人飞机、奢侈品和大量消费物品等。“消费的民主化”变成美国经济政策不言而喻的目标,消费甚至被渲染成一种爱国责任。就算没钱,也可以借助于分期付款或借贷抵押的办法来消费。美国人争先恐后地消费,消费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时尚,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就国家而言,美国大量发行国债,2013还因为国债上限的问题引起国家行政部门的财政短缺,大量关闭国家财政补贴的公共场所。

在中国,人们往往是将今天的钱存起来,以备将来急需时使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特征和储蓄先行的消费倾向,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消费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在消费上,形成了重礼厚福、黜奢崇俭、敬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并且深深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行为依照,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数不断攀高而出现“超储蓄”的现象来看,中国整体上依然还是一个储蓄先行消费滞后的国家。

(二)投资文化的差异。影片中Rebecca作为《成功储蓄》(Successful Saving)杂志的专栏作者提出一个在美国很普遍的理财建议:将你的钱投资在你最喜欢的事物中去。她的父母因此将毕生的积蓄购买了她父亲一直向往与渴望的大型房车。而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Cost and worth are very different things.”(只要得到想要的,成本不必考虑。)更为体现出美国人对投资的一种态度。而在中国的投资理财文化中,投资理财就是将你的资金投入到金银、金融、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可以增值的方面,并力争手上资金的不贬值,追求的是利润或财富的增长,忽视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并有些观念认为如果将金钱投资到你个人的兴趣爱好中去,那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行为,是不提倡也是不可取的。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Rebecca为了公司接受电视台采访需要购买衣物,无意中将衣物放到戒购物瘾导师的车上,最终导师将衣物拿到福利合作社出售。Rebecca最后只能自己再次掏钱购买。这符合美国人的思维和处事习惯,物品一经捐献就不能再取回。这在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中是一件比较难以接受的事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1)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美国人偏好抽象思维。(2)中国人较多曲线式思维,美国人较多直线式思维。(3)中国人较多整体思维,而美国人则侧重分析思维。(4)中国人擅长感知,关注人们外表,对非语言行为要比美国人更为敏感。中国人在行动更多地依赖(整体)直觉来做出选择。美国人更多地依赖数字和语言信息等可测的、局部的、具体的、量化的事实,他们通常关心的是如何使事情得到解决。这种对人的行为所持的技术性态度,有些被称为技术主义,深深植根于大多数美国人的意识之中。

(四)道德标准的差异。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Rebecca由于欠债被追债人在电视台曝光后,黯然离开了工作的单位,离开爱人和朋友。作为一个丧失信用的借债人而颜面扫地,体现了美国对人的诚信和诚实的道德标准要求。经过反思改正后的Rebecca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赢回了爱情和友情,这体现出了美国人对人的宽容和爱护。反之,在中国,欠债不还、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人们对于犯错能改的人经常戴有色眼镜看人,宽容度和理解不够。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基督教教义“人人都有罪”。在一个人想要抨击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不要评断别人,上帝就不审判你们”。体现在谚语中,Physician, heal thyself.(医生,先治治你自己)。在英语的谚语中,同样的“棍棒”杀伤力骤减,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或者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决不会伤害我),而且,英语文化中把搬弄是非的人看得比贼还坏。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 (跟你说人坏话的人,背后也说你的坏话。)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金钱问题的纠缠,中国不愿看到的另一个原因是怕扯皮,拉不下脸。这就到了面子问题。 这个面子和上面讲到的名誉其实相似。名誉常常与道德连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会有好面子。只是不尽然。中国讲的“面子”有受人尊重的意思,衣冠不整,行为不当等小节不影响名誉,可还是会失去面子。

二、文化取向的差异

(一)颜色取向的差异。Rebecca对绿色围巾最后的竞拍获得者说了这样一句话:“Dont wear with yellow.”(绿围巾不要跟黄色衣服搭配),表明了美国人的颜色搭配取向是黄色与绿色不搭。中国人往往认为绿色与红色不搭。另外一句台词是:“The green scarf, the color of money, the lucky color.”了解美国钱币的读者都知道美国的钱币是以绿色作为底色的,因此剧中认为“绿色的头巾,是钱的颜色,幸运的颜色”。这表明了美国人对绿色的喜爱。中国人则会更喜欢红色作为吉祥的颜色,也是代表喜庆的颜色。“红茶”而美国人会说black tea(黑色的茶);“黄色电影”美国人则是blue film(蓝色电影);红眼病在美语为green-eyed。

(二)典故引用的差异。典故往往来源于历史、宗教、名著等,因此在典故引用上中国人与美国人存在明显的差异。

影片中说男主人公是“You are a Sherman”, 中国人则说:“你是个铁公鸡。”来形容某个人的吝啬和抠门。铁公鸡来自于中国民间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Sherman则是英美文化传统对这样的一类的形容,彼此之间有着相似缺选择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典故的表达差异性还可以用许多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曹操,曹操到”而英文的表达则为“Speak of the devil” (说恶魔,恶魔到)。中国人借用的是三国的历史人物曹操,而美国人则使用了“devil”这样一个词,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两者皆为令人害怕的人或事物。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影片中出现了Rebecca的衣服在福利社出售的情景,对于人们的捐献,福利社重新售卖,售卖所获将作为福利社的资金。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文化总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影片中也体现了许多相似的表达方式,如:I am doing exactly what you did to me.(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They are getting ant out there. (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等。

作为一部时尚影片,它的表达具有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进一步欣赏影片的语言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孟昕.大学英语文化差异教学的现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叶小军.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基于实证研究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3(8)

[3]周永红.论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农时华(1968-),女,壮族,教育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学习策略,语用学。

上一篇:渔船买卖合同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