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建设实践初探——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女性教育”建设实践提出的背景

2005年8月, 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白皮书中对如何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家机制以及妇女与经济、教育、健康、婚姻家庭等的关系作出了阐释。此时正值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周年[1]。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 中国大陆本科女生比例49.68%, 博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35.48%, 硕士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网络本科中女生的比例都超过男生。九年之间, 上升趋势甚为明显。

2013年1月25日, 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高达699万人, 女大学生就业同样面临着强大的压力。招聘单位设置的种种性别性限制也成为了女大学生求职的拦路虎。求职的压力将会间接甚至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在入职、组建家庭后的发展和角色定位。女性本身在生理以及社会传统角色定位上都存在与男性相对的劣势。作为女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高等教育, 已然成为了提升女性社会竞争力以及采取有针对性弥补社会歧视措施的重要平台。

2“女性教育”建设实践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由此看来, 进行性别区别教育, 特别是女性教育的深入讨论与践行是有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的。

中西方在女性教育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教育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轰轰烈烈展开的。从这一阶段开始, 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成分, 乘着人性解放的劲风, 成为了很多教育家观众的重点[2]。

西方的女性教育则与女权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以性别社会化、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为基本出发点的教育。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平等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女性主义的重点研究主题之一。

一切表面现象, 都有不可忽视的深层本质。当下高校女大学生所面临的众多问题, 正是当下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被忽视而导致的。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 如何强化健康的女性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以及如何通过女性教育使女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值得研究关注的课题。

3“女性教育”建设实践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在女性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来大体了解一下女性教育在当下高等教育中的存在形势和发展状况。

3.1 女大学生生活导师志愿者团队成立

2012年3月28日, 曲阜师大文学院女大学生生活导师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志愿团队自成立以来, 成功举办过多次活动, 例如:袁梅《美女是怎样炼成的》, 李敏《情感大学你毕业了吗?》, 以及张瑞英《且行且歌———大学生生活、学习、就业谈》等多场讲座, 给文学院女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感情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当然, 团队活动尚存在着形式较单一的问题。

3.2 相关课程的开设

在较为灵活的培养体制下, 学生有了较宽松、更机动的课程学习机会。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 我们发现《爱情心理学》、《家政学》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在授课内容上, 表现较强的女性色彩。而且, 这些课程也受到了众多女性学生们的亲睐, 成为学生眼中的“明星课程”。

需要提出的是, 这些课程基本上属于校内公选课程, 有着严格的人数限制和课次限制。所以, 在受众范围上, 这些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外, 由于其为校内公选课, 老师自行开设, 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往往不会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们的知识要求。

3.3 相关活动的举办

校园里针对女大学生的活动, 大多集中于丽人节。较多的社团, 利用这一节日的特殊性, 举办相关活动。活动形式大多是贴祝福卡等。但活动形式单一、长期影响不足等问题, 成为了类似活动的通病。

透过以上若干案例, 我们可以得出当前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的特点有:基本处于意识萌芽状态;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内容比较单薄;缺乏长效运转的机制。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女性教育在高等教育中, 势必要占到一定的分量。怎样完善并保证女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亟需尽快提上日程。

(1)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场所, 面对可能成为趋势的“女生潮”, 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改革开放以后, 目前很多高校还是按照上个世纪80年代的模式建设的, 从学生宿舍到娱乐设施大多以适应男生要求为主, 如学校里的活动场所只有适合男生的球场等, 适合女生活动的场所根本没有或少得可怜, “大学里的女生不是去图书馆, 就是去逛街, 没什么娱乐可言。”

(2) 课程设置是根本。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许并不是男女比例问题, 而是应该在具体的课程专业设置上注意引导, 注意发挥人才的能力, 从深层次看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女生一样有创造能力, 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会死记硬背的, 关键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3) 心理辅导成为女性教育关键环节。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征是趋于感性而且早熟, 对于感情投入度大, 因此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比男生多, 加强高校心理辅导特别是对女生的个性辅导, 是一个急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4 结论与展望

也许开放的社会心态已经让女大学生们得到了最好的洗礼。现代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强烈。她们很明白社会生存的法则, 学有所成, 才会增加自身的含金量, 才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并未减少。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宜未雨而筹谋, 勿临渴而掘井”。针对性地发展女性教育, 应当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学的应有之义。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的日趋增多, 其随之而产生的社会、家庭、教育等问题日趋显现。研究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发展显得如此迫切紧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女性教育,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H.萨默斯.投资于全民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教育问题[M].李燕生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

[2] 闫广芬.关于新时期女性高等教育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 18 (1) :1-3.

上一篇:广西三江县高友侗寨田野调查下一篇: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