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意义及作用(精选8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及作用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各国间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人力优势,是各国提高国际竞争的关键。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和全民族的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倡导终生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涉及众多因素,诸如: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文化价值的取向,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终生教育被普遍认同是社会发展的综合结果,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终生教育的实践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一、远程教育为终身教育搭建了平台
1、以学习者为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
教育技术的界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把人推到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人必须学会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地选择学习,否则就无法生存。
2、学习材料的个性化的设计
既然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那么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就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之所能,从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出发,考虑下述因素: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需求;不同学习主体对学习时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发展、老化程度和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时间的要求;学习内容对虚拟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对学习媒体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与远程学习形式、过程的相适应,以及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等。这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材料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注重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
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更具学习个别化的特征,学习由学习者控制,学习过程的设计特别要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支助的设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学习支助,不仅仅是狭义的学习支助,只是答疑和批改作业,还要努力含对学习全过程多方面的的指导。一是要有比较详细的对个别详细进行指导的详细指南。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的难点,指导如何控制学习过程,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二是要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不同的内容宜采用的不同学习技巧,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和以教师为资源的学习。这要求学习过程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多种途径和形式的交互设计。三是要帮助学习者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者要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这样,以使每个学习者学会学习,对学习过程的选择都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4、促进了终生学习体系的构建
终生学习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十分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因现代远程教育能打破时空的局限,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设计,有效的学习支助系统,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使终生学习成为可能;现代远程教育还因其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人们选择远程的方式进行学习,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学习不再是在学校才能完成的事,也不用再跋山涉水地到外地求学。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听课时间和质量。像我从事小学教育,平时烦琐的事情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参加自考时经常由于书看得不透而不能通过,远程教育让我可以合理的调配时间,让我在继续学习上获得了信心。
5、远程教育为学习增添了色彩
远程教学自身的优点为原本沉闷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学或互学的关系,同时远程教学也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二、远程教育为终身教育提供了舞台
1、教材实用性强
远程学习所选取的教材,其实用性很强,对于一个业余学习者来讲,如果能够完全吃透教材的内容,将使我们有很大的提高,在这些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那么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我在远程教育中获得知识的实用性,使我在工作上如鱼得水,能够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工作当中,这样就让我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我必须随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最终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我所选择的远程教育方式正好适合我的需要,这也是适应不断发展最适合大众口味的教育方式。
2、接受教育多渠道
远程教育的另外一大优点就是,它除了靠主观自学、固定时间参加面授之外,还可以利用一切媒介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力提倡远程教育,中央教育台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安排了英语讲座。这样,即使我们没有时间参加英语面授,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固定的时间里通过电视讲座理解、吃透平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网络也是我们学习的好助手,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我可以每周抽出时间来访问学校网站,并通过它获取我近期需要获得的内容,所以即使无法与辅导教师做面对面的对话,依然可以通过网络把我的想法和辅导老师一一交流。网络是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它正好提供了良好的再学习机会,是身处闹市,有工作压力,面对激烈竞争的我们,能够成为学习的专者和智者。
3、实现学习社会化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每个人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它一方面要形成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而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打破分割状态,相互衔接、沟通,构建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成人教育网络,从而使学习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并伴随每个人的终生,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4、推进了学习的个性化
“因材施教”的提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终身奋斗的目标。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从古到今,这些观念反映到教学和学习上是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实现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体现终生学习的要义。远程教育因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的极大丰富和多重组合,学习手段的多元选择、学习支助的日趋完善等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大大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授课中,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却基本相同,“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而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授课中,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却基本相同,“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而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个性教育。
5、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常常用减少理论教学时数的办法加强实践性教学,往往造成实践条件差而影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现代远程教育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能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整个过程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呈现整个或局部、每一个知识点和应知应会点,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同时,可设计出虚拟实验室,无法实现的实验项目都可以搬进“电脑”,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各种实践操作步骤。做完后,可以接受测验及保留结果,还可以将结果传给老师和同学,并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6、实现了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流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以全球共享。由于语言的障碍,至少可以做到用同一语言制作的学习材料在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中共享。中国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教育和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衡,远程教育能让经济、教育落后地区的人们也能和发达地区的人们一样享有最好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得到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三、远程教育为创新学习提供了主渠道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
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四、远程教育应克服的困难
1、如何挤出时间自学及预习
这是大家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职人员,大多有了自己的家庭,白天在单位工作,晚间到家还有繁重的家务,坚持自学的确很不容易。在入学初我就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日计划;同时给自己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如平日在单位抽空阅读书籍,晚上回到家每天必保一小时的自学时间,主要是学习教材,看一些教学视频,参与网上资源中心和视频语音讨论室的一些讨论。有时的确太累了,不能完成学习计划,也有过想对付的念头,可又想到,这样一个学习和提高机会很难得,在成功指南中也学到过:要学好远程教育一定要有自信、毅力和恒心。一想到这便也就重新打起精神坚持下来。
2、如何解决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现在的中小学平时的教学工作都很紧张,尤其是中学,除了白天上课,有时还要晚坐班,晚值班,这样也就难免出现撞车的现象。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在本组学习时要辅导学生,因而晚间的学习计划受到了冲击,当时我也一度陷入困境。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学习环境是孤立的,平时少有人来督促你学习,此时敷衍式的学习也完全可以,但却不是远程教育所希望产生的附带品,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更强的学习自律性。因此,我们学员需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律性,才能有所收益。
21世纪使以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 拓宽了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因此, 在实践中认清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才能让广大体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 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2.1 有助于大学生体育前沿知识的掌握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了解体育健身的方法, 实施科学的健身方式。这样, 高校体育教师就需要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最新体育信息的基础上, 及时地转变教育方式, 更新教育技术, 以优化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给学生呈现出更为直观的知识信息,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检索和搜集信息,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样形势下, 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时数较少的现象较为普遍, 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主要是在实践课程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拓宽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结构, 以有效规避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与理论课程时数不足的现象。
2.3 有助于改变旧的教学思想观念
我们把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称之为旧的教育观, 也就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这样学生知识的学习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实现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进而实现了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向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2.4 改善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各种新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走进了体育课堂, 并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 无论是对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正在逐步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对于体育理论课大力推广CAI教学, 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在实践课程当中, 通过摄像机和摄像仪, 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 为学生建立更为直观的运动技能表象,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5 促进师生互动, 提高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发展前提,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更为直观的动作技术和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 也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 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3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 这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生的好奇心, 进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活跃学生思维, 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经常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造成学习注意的转移。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 让学生的神经系统在保持适度兴奋的基础上, 接受直观的刺激, 在学生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进而克服学生注意的转移。
3.3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要求。
3.4 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 以建立个别化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 通过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集体纠正, 为探索式教学、合作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创造了条件。这样教师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任务就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是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样才能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来分析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4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体育教学的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讲台和体育场, 教学的内容也实现了单一的知识讲授走向了声像并茂。另外, 大学生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络资源以丰富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结构, 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综合来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需求, 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姜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2) .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英语教学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在设置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精神,尤其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英语课程标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中学英语如何探索和应用新的途径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的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大批具有新世纪英语学习技能、创新思维、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作交流,分享学习资源。从阅读英语书籍到欣赏经典的外国电影,从搜索信息到传输信息,都让学生深深地感到知识是无边界的,资源共享使英语学习有了极大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情绪容易改变。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愉快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新课程标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只有依据教学规律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
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学的改革。①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②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③多媒体、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多样,不仅可以运用图形、文字及各种动态形象表达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声音模拟进行教学,集图、文、声于一体,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⑤通过网络,使学习者能够互相交往,共享系统的资源,能够及时为老师提供教学信息并能及时测定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和作出反应,提供及时反应和强化,从而有效地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交互式教学。
四、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应用
当今社会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而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等优势。选择和使用现代媒体省时、有效并且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把现代教学传媒技术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媒体日新月异,其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因而现代教学传媒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着人类教育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多维发展。
1.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传统的、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且媒体资料传播的速度快、随意性强,和时代联系紧密,使学生在兴趣阅读中,巩固和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实现自动化的语言应用技能。
2.现代教学传媒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和互动空间。将单纯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配合多媒体教学,实现学生网上学习平台,教师网上指导答疑,相互交流,促进互动。
3.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对教学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再利用起到积极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便于教师共享和随时随地不断更新,可以根据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需要,不断吸收经验、更新完善。
摘要:零符号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被人们大量使用,其能指形式在《李尔王》中主要有三种:数字0、货币和女性身体私处,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悲剧的成因。但综合来看,零符号的主导作用是勾勒戏剧的结构和轮廓,并形成了以“nothing”为核心的元语言,与另一个以“nature”为核心的元语言构成“解释的漩涡”。莎士比亚的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使该剧显得抽象而难以理解。
关键词:零符号;莎士比亚;《李尔王》;能指;元语言;“解释漩涡”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3?A228?A6
一、前言
零符号是一种特殊的符号①,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所谓零符号,就是能指为零,或者所指为零的符号。前者如文学艺术中的空白、建筑中的空间间隔等;后者如幽灵、上帝、零余人、数字0等。在汉语中能指形式为:零、无、没有、空等,在英文中能指形式为“nothing”“null”“naught”等,文化符号中的大量能指,如上帝、幽灵、影子等也都是零符号。零符号可以是实在的空间及事物,也可以是人造的代码。在莎士比亚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莎士比亚对零符号及其代码――数字“0”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在喜剧《无事生非》和悲剧《哈姆雷特》中使用“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来捧哏逗哏,活跃剧场气氛。在悲剧《李尔王》中,悲剧始于“nothing”,正是“nothing”让考狄利娅停止了对父亲的谄媚,而且把李尔步步逼向疯狂,并最终走向毁灭。
对应于零符号,西方人最常用的词是“空”(null),来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nulla figura。在零符号传入西方之前,零符号曾引起希腊人的恐惧和不安,亚里士多德拒绝使用零符号。零符号在西方的广泛传播,首先是因为阿拉伯数字的引入,在货币计算中使用阿拉伯数字来控制资本的生产与扩张。十三世纪时,阿拉伯数字在西方被广泛应用在贸易和商业中,复杂的罗马数字被驱逐,这标志着封建古典秩序的死亡和商品
经济的来临。李尔的名言“零只能产生自零”表明了李尔精通新的计算方法,悲剧始于李尔的买卖和交易。李尔:“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1](5)用最多的爱去换取相应的领土面积,这是典型的商人逻辑和思维。可惜,这场交易在价值上是不对等的,过程是虚伪的,结果李尔亏了本,还搭上自己的命。由此我们看到金钱在悲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金钱作为无价值的价值符号,是典型的零符号。
二、《李尔王》中零符号的能指形式
及其意义
在悲剧《李尔王》中,零符号及其能指形式“nothing”出现的频率颇高,还有一些具有零符号意义的代码和意象,如李尔的影子、葛罗斯特空洞的眼睛、光秃秃的脑袋,或者直接使用数字“0”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字0:一个元符号
计算理性或工具理性是现代性的思维方式,给予这个计算方便的正是数字0,没有0,就没有现代的计算方式。数字0发明以前,人们使用算盘来计算,数字0实际上就是算盘上的空位。印度人知道如何运用数字0来加、减、乘、除,这种计算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熟练无声的操作会带你走进算术
收稿日期:2013ㄢ231;修回日期:2014?A3㈢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5104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民族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李兵(1974),男,云南嵩明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外国文学
计算的最高境界,这里充满了荣耀――但是你一旦超越这个境界,你就会进入代数和其他数学领域,在那里,思想通过符号来表达,这些符号甚至可以用来讨论自己本身。”[2](136)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开始在货币计算中使用印度数字,在复式簿记中使用数字0来记账。一开始,数字0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信任,一个重要原因是0可以被改写成6或9。在《李尔王》中,到处充斥了赤裸裸的计算,从悲剧开场的领土分割,到李尔变得一无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道德、伦理、行动等无不可用计算的方式来衡量。
弄人,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是活生生的零符号的写照,他自身的位置使他能区分零符号作为元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李尔不理解“无”的含义,他不能区别沉默和“无”、符号与元符号之间的差异,他仅仅把“nothing”理解为数量0。而考狄莉娅的“nothing”含义是多重的,如可以理解为爱是无价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可以理解为不会说,即口才不好;还可以理解为不想说,因为她憎恶虚伪的漂亮话,等等。当李尔要求考狄利娅收回刚才的话时,她解释说:“……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姊姊一样再去嫁人的。”[1](9)这种回答方式在李尔看来是计算式的,反而印证了李尔对“nothing”含义的判断,认为自己的尊严被蔑视,大怒之下剥夺了考狄利亚的继承权。在考狄利娅被驱逐之后,弄人成为了她的替身。不管李尔处境如何,始终不离不弃,并且充当着李尔启蒙者的角色。在剧中,对当时机关算尽的语言和李尔的交易,弄人多次使用零符号来嘲讽。比如,肯特在听完弄人的打油诗后,说了一句:“这些话一点意思也没有。”傻瓜接过话来直接嘲弄李尔:“老伯伯,你不能从没有意思的中间,探求出一点意思来吗?”[1](51)李尔:“Why, no boy;nothing can be made out of nothing.”[1](50)朱生豪译为:“啊,不,孩子,垃圾里是淘不出金子来的。”[1](51)这种译法虽然增加了文采,但零符号的形态和意义均被遮蔽了。从原文看,李尔是在重复先前与考狄利娅对话时的计算公式:关于零的任何计算结果只能是零。至此,李尔仍然不理解“nothing”一词的真正含义。为了让李尔明白“nothing”的元符号意义,弄人只好返回零符号的最初的形状,用鸡蛋的蛋壳比拟李尔的皇冠,然后直接点明李尔的脑袋是个空荡荡的处所:“你把你的聪明从两边削掉了,削得中间不剩一点东西。”[1](55)最后,弄人锋芒毕露:“……now thou art an 0 without a figure: I am better than thou art now;I am a fool, thou art nothing.”[1](54)朱生豪把这句翻译为:“可是现在你却变成一个孤零零的圆圈圈儿了。你还比不上我;我是个傻瓜,你简直不是东西。”[1](55)此处明显误译,理由有两个,一是把数字0译为“圆圈圈儿”,二是把“nothing”译为不是东西,在汉语的语境中,这是骂人的话,显然弄人是在帮助李尔,而不是打击他。梁实秋翻译为:“……现在你不过是个零。我现在还比你强;我是个傻子,你却什么也不是。”[3](39)这是正确的译法。根据符号学家诺特曼的考证,莎士比亚时代人们已经懂得运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两位剧作家(琼森和莎士比亚)在大约30年前上学的时候就知道阿拉伯数字,他们是英国知晓罗伯特??克德传授的数字0的英国第1代儿童,他的教学混合了新的十进制思想和古老的算盘操作。”[4](78)所以这里的圆圈圈就是数字0,“0 without a figure”意思是没有一个数字的0,表明了数字0的元符号性质,零作为一个元符号,其意义是作为一个名称以此暗示其他符号1、2、……9等的不在场,其价值是被用来给其他数字赋值。从这时起,高纳里尔和里根开始把李尔消减为零。高纳里尔和里根开始逐步缩减李尔的随从,先缩减为50,然后是25,10,1,0。李尔向高纳里尔说:“你的五十个人还比她的二十五个人多上一倍,你的孝心也比她大一倍。”[1](119)李尔用商品买卖的计算标准来衡量人的孝心,把人看成了交易的物品,李尔从数字上变成零的时候,疯癫开始了。零符号的悲剧在葛洛斯特的副线情节里被重演,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性毁灭的悲剧。
(二)货币:无价值的符号
货币是无价值的符号,这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观点,他说:“因为金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其他的价值,只不过是可以作为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的保证,而只是由于它们的数量,它们才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所以很明显,在商业中使用的金银的内在价值,不是别的,只是它们的数量。”[5](19)洛克的这个观点虽然被批犯了名目论的错误,但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
《李尔王》的故事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新兴商人变得比贵族更加富有,并大量购置土地,造成许多贵族空有头衔却无地。加之詹姆斯一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肆贩卖贵族头衔给新兴商人,贵族头衔的价值遭到空前的贬值。于是出现了两种价值体系的严重对立,对于看重内在价值传统的贵族阶级而言,金钱只是无价值的零符号,反之,从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的角度看,市场交换决定价值的多少。当李尔试图通过市场交换的原则来衡量女儿的孝心时,遭到了考狄利娅的拒绝,她的回答是“nothing”,因为外在价值在她看来就是“nothing”,她提醒李尔注意市场意识破坏了贵族的价值体系。迈克尔莱恩认为:“考狄利娅的反叛代表了重新肯定恰当的关于效忠的贵族理想的努力。”[6](70)通过贬低金钱的价值来强调贵族自身价值的重要,这成了许多没落贵族的标志。莎士比亚通过法兰西国王之口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最美丽的考狄利娅!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可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的怜爱。”[1](21)此言显示了考狄利娅与众不同的天然高贵的品质,这种品质明显与贵族的血统紧密相连,而一旦考狄利娅被剥夺了土地,按市场规则,其市场价格就变为零。
传统的看法认为,货币的功能在于价值的贮藏和转移,但这并非是货币的首要功能,齐美尔认为货币的本质是“结合于这种功能之中的那种远远超越了货币物质符号意义的观念”[7](198)。这表明货币只是用来交换的符号形式,目的是用来计算。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抽象概念很清楚,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无论何处都可用以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东西。”[8](20)意即货币之有价值,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有价值,其功能依赖的是约定俗成的力量。由此看来,货币本身没有价值,或者说,货币的力量是空洞的、虚构的,货币就是典型的零符号。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的价值最终被金钱的力量空洞化,所有的操劳最终变得毫无意义。这就是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的感叹,所有东西都被nothing打败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莎士比亚让位于现实主义的莎士比亚。
布雷德利敏锐地看到货币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认为《李尔王》的“悲剧力量十分接近于《奥瑟罗》,但在精神和实质方面,却显然与《雅典的泰门》的联系更为密切”[9](227)。在随后创作的悲剧《雅典的泰门》中,莎士比亚的思想更加成熟,对金钱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魔力看得更清楚,他说:“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10](62)马克思据此认为莎士比亚道出了货币的两个特性:“它使一切人和自然的特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它是人尽可夫的娼妇。”[11](144)在《李尔王》中,人被分成截然相反的两类,好人坏人各占一半,特别是一母所生的考狄莉亚姐妹为何会如此不同?发生了什么畸变?如果仅从人物的内心寻找不到答案,那么答案只能在外部,在于新兴资产阶级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腐蚀了人的心灵。所以,剧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才会如此怪诞,如此异于常人。李尔感叹:“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1](61)奥本尼也惊呼:“你这变化做女人的形状、掩蔽住你的蛇蝎般的真相的魔鬼,不要露出你的狰狞的面目来吧!”[1](191)
除了这些畸形的形象外,莎氏还使用大量动物的意象,剧中共有133处提到动物,涉及64种不同的动物。在剧中人也被直接比作一种动物,如奥斯华德是杂种老母狗生出的小杂种,等等。人不再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却是在向动物蜕变,而推动这个蜕变的,只能是外部力量,尤其金钱的力量――无价值的价值符号。这些抽象的含义,观众难以理解,戏剧的观赏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而考狄莉亚得以保持善良的天性,这当然跟莎氏的人文主义理想有关,或者说这是莎氏用想象力对人性进行分析和抽象化的结果。
(三)身体私处:隐晦的性含义
莎士比亚是善于描写性的高手,其作品中许多双关语带有性的色彩。据统计,莎士比亚作品中涉及女性身体私处的双关语有180多种,比如“nothing”“O”“水井”“指环”“花园”“玫瑰”等,此外还有700多种其他带有淫秽色彩的词句,莎士比亚的每个毛孔都流淌着性②。《李尔王》的两条情节线索,都从“nothing”开始,此故事可以看作是“nothing”的故事,是有待解码的“零”、性别差异的奥秘,甚至带有狂欢化的色彩。
当考狄利娅和埃德蒙都用“nothing”来回答他们父亲的问题时,莎士比亚时代的观众显然都能意识到其中的性含义,因为“nothing”一词在伊丽莎白时代是表示阴道的俚语,莎士比亚戏中大量使用带有性含义的俚语和符号,这显然继承了中世纪宗教滑稽剧的遗风。在戏剧效果上,《李尔王》作为悲剧,过多的悲伤和沉思则会让观众难以忍受,而这些粗俗的俚语则让人忍俊不禁,暂时忘却生活的悲伤。莎士比亚并不只是在玩弄低级的文字游戏,在《李尔王》中,零符号“nothing”还揭示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层内容。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说法,性器期的男孩会有恋母情节,女孩会有恋父情节。麦金认为王后的不在场是灾难的源头,他说:“她的不在场是明显的,在戏中是一个巨大的虚无,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戏中到处她形成的真空,并成为所有空无的源头。”[12](113)李尔的三个女儿由于母亲早逝,都对父亲充满了强烈的爱恋与依赖,反过来,女儿们实际上也早就在扮演母亲的角色,弗洛伊德认为:“她们是母亲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出现的三种形式,母亲本人,根据母亲形象所选择的爱人,最后,是重归于其中的大地母亲。”[13](195)由此看来,李尔与三个女儿的爱非同寻常,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出嫁,顺利解决了恋父问题。李尔设计的爱的考验似乎只是幻觉或假象,因为他已经事先做好安排,准备和自己最喜爱的小女儿度过余生。李尔坚信女儿们对自己的爱,这是一厢情愿的幻觉。戏中爱的荒唐考验,表明幻觉是其政策的基础。而这对考狄利娅而言,则是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当考狄利娅回答说:“父亲,我没有话说。”李尔:“没有?”考狄莉亚:“没有。”李尔:“没有只能换到没有;重新说过。”[1](9)虽然她在发言前就已经知道自己获得的份额是三份中最好的一份,但仍然拒绝了李尔对自己的加冕。“当李尔转身听取她的表白时,她已然登基为王,这并非不列颠的王位,而是大自然为胸怀卓越美德的人们准备的看不见的皇冠。”[14](122)这个回答表明考狄利娅挣脱“恋父”,独立成长的开始,而“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似乎也在暗示父亲对自己的欲望有过分的地方。面对考狄利娅近乎赤裸的回答,李尔发现自己对小女儿的欲望被当面识破,于是恼羞成怒。
李尔发疯之后,满脑子都是性的繁衍的念头,并始终追随着李尔的疯狂之旅,再次证明了零符号“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以及李尔对女儿们的欲望。李尔说:“我赦免那个人的死罪。你犯的是什么案子?奸淫吗?你不用死;为了奸淫而犯死罪,不,小鸟儿都在干那把戏,金苍蝇当着我的面也会公然交合哩。让通奸的人多子多孙吧。”[1](215)这里,我们看到李尔试图去分辨自然性爱与非法奸淫的不同,显然他不能区分二者,尘俗的欲望似乎压倒了神性之爱。李尔本人的悲剧始于“nothing”,最终也在对雌性动物“nothing”的臭气的厌恶与谩骂中死去。所以,两个女儿的不仁不义只是李尔的疯狂的导火索,而李尔本人的幻觉以及疯狂的不伦之爱才是悲剧的根源。
“nothing”一词用来指性器官,为指向下部的民间狂欢活动所固有。巴赫金认为在民间节庆活动中:“向下,反常,翻转,颠倒,贯穿所有这些形式的运动就是这样的。它们把东西抛掷下去,翻转过来,置于头顶;它们上下换位,前后颠倒,无论在直接空间意义上,还是在隐喻意义上,都是如此。”[15](430)在巴赫金看来,“nothing”是不折不扣的零符号,是狂欢的来源,也是地狱的入口,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由此,在“nothing”狂欢中,秩序颠倒了,暗示着李尔的脱冕与降格。当李尔脱下王冠,戴上杂草编织的草冠出现在荒野上时,李尔完成了精神上的蜕变,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旧秩序的代表李尔必然死去,外部秩序才能得以重组,重新回归和谐。
三、元语言之间的冲突:“nothing”
还是“nature”
麦金认为数字0并不是零符号的主要形态,他说:“和虚无思想的出现相比,数学并不是本剧的主题,而我认为零符号的作用是勾勒了戏剧结构的更加抽象的轮廓。”[12](118)此判断表明零符号在戏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零符号的抽象含义形成了以零符号为核心的元语言系统。有人认为《李尔王》是部“一个词”的戏,这个词到底是“nothing”还是“nature”,有很多争论,这其实是不同角度介入文本产生的不同的元语言,因为“文化符号活动的特点是元语言集合变动不居,针对同一个符号文本不存在一套固定的‘元语言’”[16](228)。由此可见,“nothing”以及“nature”是由同层次不同元语言形成的不同的元符号,二者的关系颇为微妙和复杂,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既对立又统一,形成所谓的“解释漩涡”,这导致了剧中看似不合情理的事件“在数量和程度上都大大超过莎翁其他几部伟大的悲剧”[9](236)。
“nature”及其同根词在《李尔王》中共出现51次之多,而“nothing”及其相近的零符号出现频率与前者相近③。作为戏中的两个高频词,其中必然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有些意义可能连作者都没有意识到,是潜意识使然。“nothing”一词的含义除了上面讨论的三种之外,还有宇宙和自然起源于“无”的观点,人的自然本性是“nothing”等的观点。关于“nature”,黄文中归纳了其在戏中的五种含义:“1.宇宙运行和万物繁衍的力量。2.自然现象:如雷、日蚀和下雨。3.没有精神和道德含义的物理世界。4.人的体力、身体或生命。5.个体的内在气质和品质,人的本质特 性。”[17](27㈢8)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的具体所指不一样,有时表现为有序的、正常的法则,有时又好像显得冷漠无情、充满敌意。
从词频统计来看,“nothing”一词在第一幕出现的频率最高,达20次之多,“nature”仅10次,随后的几幕中,“nothing”出现频率减弱,“nature”出现频率逐渐取代“nothing”,在最后一幕中,两个词均销声匿迹。由此,悲剧的起因与“nothing”有关,此词的可怕力量让李尔、考狄利娅卷入了命运的漩涡。在戏剧的发展和高潮阶段,“nature”的高频出现,再结合中文译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基本字(词),如“孝、无情、善良、可怜”等,这些词明显与戏剧主旨有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个高频词(短语):可怜的汤姆、疯。“可怜的汤姆”是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疯癫形象,两者相加,成为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词,“疯”表示自然秩序失衡,人伦失常,道德沦丧。所以,“nature”一词的主导含义应该表示社会与自然得以运行的秩序、规律,英国莎评家丹比也认为:“在正统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人的思想里,自然就是人类行为的规范。”[18](229)而当时社会却是乱了套,“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 现在只有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追随在我们的背后,把我们赶下坟墓里去”[1](31)。秩序失衡,是社会新陈代谢必然出现的现象。
中世纪社会保持统一的意识形态,其元语言系统是静态的、固定的。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社会的分化,不同意识形态形成了不同的元语言,于是社会秩序开始失衡。“nothing”的基本含义“无”表示社会能量的熵变,而“nature”代表着生命的本真和深度。两者形成了冲突,自然秩序失衡。“nothing”在戏的第一幕占有绝对优势,造成了“疯子带着瞎子走路”的社会病态,经历了爱与善的牺牲磨练后,自然秩序得以恢复。丹比认为悲剧是由考狄利娅为代表的“仁爱自然”与高纳里尔和里根为代表的“残酷自然”之间的斗争引起的,但他的分析显然是矛盾的,他把自然视为秩序与规范,视为美好的安排,同时又将其分为善恶两种自然观。如果说考狄利娅代表着一个原则、一种社会,那么这个原则只能是自然,而埃德蒙、高纳里尔和里根则应该是零符号熵变力量的代表。吊诡的是,前者生命本真的真诚却以语言上的缺失“nothing”亮相,后者如埃德蒙却自称是大自然之子,这恰恰是元语言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之一。
总之,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不采取简单的二分法,而是看到了两套元语言之间对立与融合的趋势,他将“nothing”与“nature”的多重含义融合在一个有机整体中,“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使多元化倾向和宽容精神成为可能,并在经历一段痛苦的磨合期后成为英国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特点。正是对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的反抗才催生了社会的共识和妥协的艺术”[19](263)。莎士比亚这种充满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是社会元语言冲突变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莎士比亚之所以说不尽的原因所在。
注释:
① 在西方,零符号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和使用要早于符号学的研究。20世纪初,索绪尔认为语言中容许有与无的对立,可以用非物质性符号表达观念。1939年,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用零符号(zero sign)来表示词格形式中的零词尾现象。之后,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把能指的欠缺但本身起能指作用的符号称为零记号,但他没有对零记号的意义和作用展开系统的讨论。符号学家诺特曼(Brian Rotman)认为数字0是典型的零符号,现代性起源于零符号。在中国,零符号的使用和研究比西方更为久远,如《易传》中太极的思想,老庄哲学对有无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王希杰、韦世林等人提出了“空符号”(blank-sign)的概念,但他们的研究局限于语言学或哲学领域,而且其定义暗中排除了数字0,不能涵盖文化符号中的大量能指,如幽灵、上帝等。鉴于此,笔者重新界定了零符号的涵义,认为零符号的涵义可以涵括空符号,而空符号不能涵括零符号,并把零符号的探讨引入到文艺学中来。
② 英国的莎学家宝琳?I尔南在她的著作《咸湿莎士比亚》(Filthy Shakespeare)中,认为莎士比亚善于使用双关语来暗示女性的身体私处,其中就包括了零符号“nothing”。小白在《好色的哈姆雷特》(《书城》2007年第7期)一文中引用了基尔南的研究成果,本文这里的统计数字来源于小白的文章。梁实秋的小品文《莎士比亚与性》(《雅舍菁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也提到莎士比亚剧中语义双关的淫秽之词是借用文字来游戏,可惜朱生豪的译文删除了原作中大量的猥亵之语。
③ 本文所列的词频数目均为笔者自己统计,主要参考文献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的《李尔王》(英汉对照版),也参考了其他的英文版本,所以数目上可能会略有出入。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李尔王[M].朱生豪译,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2] 罗伯特愠湓??.零的历史[M].冯振杰等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5.[3] 莎士比亚.李尔王[M].梁实秋译, 台北: 远东图书公司, 1976.[4] Rotman, Brian.Signifying Nothing: The Semiotics of Zero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5] 约翰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M].徐式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6] 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M].赵炎秋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 Simmel, Georg.The Philosophy of Money [M].Trans.by Tom Bottomore & David Frisb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8.[8]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M].安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9] 安??布雷德利.莎士比亚悲剧[M].张国强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10]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11] 卡尔?峥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12] McGinn, Colin.Shakespeare’s Philosophy [M].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6.[1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14] 阿兰布鲁姆, 哈瑞雅法.莎士比亚的政治[M].潘望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15] 巴赫金M.M.巴赫金全集(第6卷)[M].李兆林等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16]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 Hwang, Wen-chung.Language in King Lear [M].Taipei: Bookman Books, 1986.[18] 丹比J.F.两种自然[A].殷宝书译, 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19] 杰曼格里尔.思想家莎士比亚[M].毛亮译, 北京: 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Meaning and function of zero-sign in King Lear
LI B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655011, China)
Abstract: In Shakespeare’s times, Zero-sign was used much.There are three main forms of the Signifier in King Lear, namely, number 0, money and private parts of female body, which explain causes of traged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On the whole, Zero-sign plays a main role in outlining dramatic frame, forming meta-language centering on “nothing.” It creates interpretative whirlpool with another meta-language centering on “nature.” Owing to Shakespeare’s ways of thinking filled with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is play appears abstract and inexplicable.Key Words: Zero-sign;Shakespeare;King Lear;Signifier;Meta-language;Interpretative Whirlpool
浅谈计算机在现代教学办公中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技术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信息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信息科学即计算机科学,虽然只有短短五十多年的历史,却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速度迅速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方面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与进步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当代教务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资源。Yingyong: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学办公的有效结合但是,这并不过不意味着融入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代教学教务技术就可以停滞不前,因为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也随之日趋复杂,与此同时给网络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课题。以学校教务教学为例,学生数量日趋增多,用户数量不断发展壮大,教务系统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随之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日益庞大的教务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证所有的教务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减少网络维护费用,相应的,作为支撑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革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此,我们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首先,就是更加具有开放性,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学生人群数量的增加,由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教务系统将面向更多的学生用户,这也就意味着迅速增加了大量的资源,这必将引起网络系统容量需求的极大增长,从而推动学校计算机教务网络系统向更大容量发展,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也是教务系统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特性;其次,就是更加便捷化,现代化和智能化,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将其成果合理地运用于教务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务教学工作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录入管理检索更加的便捷和高效,这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减少日常教务教学工作过程中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的投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也将会更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飞速发展。目前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活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作为一名教务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因为只有新的计算机教务教学网络管理技术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才能最终使管理系统不断的向前发展!
作者:苏小茹
单位:万宁市大同中学 邮编:571523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含义,同时重点论述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装备
教育教学 作用
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而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等问题,它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机器及片、带、课件为媒体,来传递教与学的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等特点,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运用它,对发展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指一个专门的学科时,是一个学科的名词,是名词性的;作为这个学科的行为时,是动词性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可以理解为:在教育活动中,支持承载教育活动的物质(配备物)、技术和使这种物质、技术获得的行为过程。教育技术装备具体地表述为: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物质设施(包括教学仪器、教学设备设施、教学资料包括软件、工具和教育教学的环境)。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媒体—教育技术装备,都代表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并且在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它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
下,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毋庸置疑,教育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是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客观要求,是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渠道,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打赢教育质量攻坚战的必要条件。
可见,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使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教育技术装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指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其中,教育技术装备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是严格的,但是,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与技能日新月异,学会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事实上,我看到许多教师没有学会学习,他们凭着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想用上一辈子。而教育技术装备所特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技术性,对教师的终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要求。教育技术装备是一种技术与工具,本身并不会改变教师的什么和改变教育教学。但是当教师学会了如何使用技术和工具,并将技术与工具作为构建知识的方法与工具,用于交流和合作、用于媒体组成、课堂仿真和建模等,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技术装备才有价值。而要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价值,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学会学习。教育技术装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术与工具,而是不断创新和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它的使用者,也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2、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于教学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在活动课时间对学生开放;将部分演示实验扩展为学生分组实验;对学生自主实验进行尝试和探索等。同时,学校图书室、计算机室课余时间也对学生免费开放,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上畅游。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负担,增长了教学容量,使教学质量实现了集约型增长。因为现代教学技术装备应用于教育教学,依靠改进教育设施,增加先进的技术装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如果用传统的教法,一支粉笔、一把尺子,在讲台上很难把所授的教学内容讲清楚。往往教师讲的越起劲,学生听的越糊涂,由此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如果使用电视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那就不同了。电视技术的主要配备是电视机、录像机、VCD、远程教育接收器、录像带、光盘等,它在课堂中以声、像并存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它不仅能将复杂的理论形象化,还能把呆板单一的理论显得生动具体,学生在课堂上倾听那标准动听的解说,看着那逼真生动的画面,情景交触,丰富多彩,课堂学习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起来。这样,学生在愉快欢悦的情绪中把老师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轻松地接受,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
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虽然管理理念在不断创新,但是管理的技术与手段却依然是传统型的。原因是学校的管理者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与功能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运用。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都装备了校园网,但是校园网用来干什么呢?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网的现代化技术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方便快捷,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4、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开拓教育教学新视野
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网络系统把世界联结起来,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以往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网络也渗入教育教学领域,可利用网络查询教学所需的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并创新教学。利用网络灵活性、主动性、创造性、互动性来丰富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如果不懂网络,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能适应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一) 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成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篇的开宗明义。其大意就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弘扬善良的道德品质, 使人们思想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的伦理型的文化。它要求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同时, 更要注重奋发向上、修身养性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因此, 传统文化之中的那些重学、自省、克己等修身方法值得成人借鉴学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宽容精神、“仁者博爱”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精神、“勤俭节约”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意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等, 都蕴涵着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这些都对成人优良的德性、高尚的情操的陶冶、道德境界的提升、完善人格的树立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 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成人的爱国意识得以激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精神追求、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价值信仰。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自强不息的林则徐, 都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 历史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和爱国志士, 例如, 舍身报国的戚继光、经历磨难只为开通丝绸之路的张骞、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无怨言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为唤醒沉睡麻痹的国民而献身的戊戌六君子等。因此,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成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激发成人有为的进取精神, 有利于学校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 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成人的民族自尊心和信心
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才会立于世界, 才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 使得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 并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进而改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因此造成了整个局面的多元化、复杂化。大多数人面临这样的一种局面时往往缺乏鉴别能力。盲目地“崇洋媚外”进而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样一来, 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难免会受到打击。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引导成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之产生钦佩心理, 从而增强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祖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才会立于世界之林。
(四) 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成人的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要摆脱愚昧落后, 就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同样的道理, 如果人们不想掉入科学技术落后而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 就不能缺少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想要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就离不开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全方位人才。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日益完善的科学技术的确在促进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中起到了很主要的作用, 但是这也深化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人们内心的地位。相对的, 人文主义和道德伦理观念却在淡化。两个矛盾体正在相互冲撞着。这样一来, 人们的信仰便出现了危机, 也丧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是国家栋梁的输送基地。学校应该在注重科技教育的同时, 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成人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去。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会成人去注重人生的伦理价值、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品位、善于自我修养的提高、拥有自己合理正确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理解中国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消极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一) 消极传统阻碍着成人学校对成人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往往是感性的成分大于理性的成分, 例如, “网开一面”、“人情债”、“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 往往会误导成人的理解, 从而淡化了成人的法制观念。再如, 那些封建社会残留的男尊女卑、师长如父、三教九流等思想, 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会破坏成人的民主意识, 失去主见, 只会服从, 重男轻女。这样的注重道德轻视法律的传统文化不利于成人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二) 消极传统文化阻碍着成人的权利意识的培养
对于视道德价值至高无上的传统文化, 一切的付出都是义务, 极度轻视人的自主权益。以至于封建社会中很多人有很多义务却没有任何的权利。这种忽视人权的做法使得权利观念在传统文化中没有立足之处。虽然这样的文化能够培养我们的使命感、责任感, 却让我们丧失了应有的个人权利。这样一来, 人们正常的需求、正常的欲望受到了压制, 也因此成人进入社会后便丧失了正常的市场权益意识和正确的利益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没用的。
(三) 消极的传统文化阻碍成人的竞争意识培养
传统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总是崇尚着“和气”, 例如, 我们经常说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都是最好的例证。人与人之间存有和气不是我们所反对的。但是万事都要有限度, 一味地讲究和气的话, 人就会缺少竞争意识, 缺少了竞争意识就没有了必要的上进思想。这样对成人在残酷的社会里拼搏奋斗是十分不利的。
(四) 消极的传统文化阻碍着成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的文化要求我们把个体淹没于整体, 个体要完全服从整体, 以大体为重顾全大局。这样的社会取向就会要求我们明确一种家族的取向、权威的力量和他人的取向, 努力求同舍异。这样一来便会对成人心理上的健康产生阻碍。
三、发挥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既有大量的积极意义和有价值的思想观念, 也有大量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切实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选择以下的传统文化弘扬手段:
(一) 广泛应用传媒进行教育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 计算机、网络普及。这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计算机下载、观看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影像资料来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感, 树立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过去在图书馆要借阅相关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十分麻烦, 有时候还会借阅不到, 然而现在便利的电子图书给我们提供了便捷。无论多古老的图书多长的书卷, 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文化涵养,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境界, 有利于情操的陶冶和精神文化的丰富。
(二)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积极作用
也许很多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会让人觉得传统文化比较抽象、枯燥和乏味, 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如果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站,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形象的感官形象元素相结合, 刺激成人的积极性, 使得成人变枯燥为乐趣, 把自己置身于那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中, 以至于提高成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觉性, 乐于学习相关的抽象理论。这样一来成人便会在知识完善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成人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资源, 改革创新则是时代变迁对当代成人的要求。只有成人在拥有了良好的精神品德后才能更好地和时代精神结合, 合理的竞争意识教会成人如何去争取如何去奋斗, 正确的法治精神会引导成人走向正确的道路用正当的途径去创新去竞争, 拥有正确的合作精神才会使成人在当今的社会中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才会为改革创新添砖加瓦。同样, 成人拥有了创新改革的时代精神才会知道在传统文化中如何取舍, 怎么把握传统文化的度。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成人才会独立科学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实现自身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成人自身道德观念形成和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培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引导、熏陶、渗透使成人可以重新自我定位, 找到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成人思想道德状况, 实施人文关怀战略, 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成人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基石, 是成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自我, 突破自我, 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激励过程和养成环节。因此, 在新形势下, 对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是有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的。
摘要: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 并且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向上的影响。优秀的文化有其深远的意义, 提升成人思想道德境界, 激发其爱国主义感情, 增强民族自尊心以及信心, 提高人文素质等。然而, 传统文化之中的消极思想观念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人
参考文献
[1]张长胜.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意义[J].教育与职业, 2010, (15) .
[2]洪家义.早期儒学人格思想与中国21世纪人格重塑[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3]杜道明.通向和谐之路——中国和谐文化与和谐美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0.
关键词:化学史知识;化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88-01
一、化学史趣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初中化学绪言课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古代从事炼丹术和炼金术的人企图通过化学方法“点石成金”,但最终以徒劳而告终,使人们逐渐确信,点石成金只能是幻想。然而本世纪初,元素放射性的相继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揭秘,巨型粒子加速器的发明与使用,使人类数千年的人造黄金梦变成了现实。1941年美国哈佛大学班布里奇博士利用“慢中子技术”成功地将汞变成了金。1980年,美国劳伦斯伯克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一次把铋变成了金。尽管用此法获得黄金是得不偿失,然而人类能人工制造黄金这件事本身说明,只要肯钻研,世界上没有攻克不了的科学堡垒。
二、化学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获取
化学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教科书中的化学理论和定律,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没有介绍理论和定律的发展历程和化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原始,若是在教学中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过程,把其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追溯到它的来源和演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阶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例如对于电离概念的教学,若是直接用现成的结论去解释,说明它是“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教学也没有什么困难,学生也能接受,但是很难深入领会,教师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经历电离学说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电离学说的建立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举例说明包括门捷列夫等在内的一些化学家在当时都没有弄清楚电离和电解的本质区别,通过这样的正误对比,使学生在认识的矛盾冲突中自我构建知识。
三、化学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是陶器和瓷器的故乡,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3000年前已开始出现原始的瓷器。到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已发展到成熟阶段,生产了许多稀世珍品,为此,西方把瓷器称为“china”。冶炼青铜技术的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商代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它造型瑰丽、浑厚,鼎外布满花纹,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冶炼及熔铸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科技水平。早在公元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在技术上又作了重大改进。造纸术在7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12世纪传入欧洲。这项化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黑火药最先发明于我国唐代,它在唐末已在军事上得到应用,是人们实现从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先声。此外,我国古代在酿造、冶铁、医药化学、煤和石油的开发等方面都有许多贡献。
即使在近代,也有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世纪初,各国碱厂大都采用新兴的苏尔维法代替陈旧的路布兰法,但苏尔维法被外国公司垄断。当时在美留学的侯德榜对这一现实十分愤慨,他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返回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碱厂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汇集素材,联系相关的内容,适当地加以展开,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感情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四、结合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求实执着的精神
中学化学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化学家的故事,从他们身上能够学习到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例如: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由于它性格暴烈,有剧毒及令人毛骨悚然的伤害作用而被称为“死亡元素”。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一共经历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有些科学家为制取它而健康受到损害,还有些科学家为此而献出了生命,可以称得上是化学史上一段最悲壮的历史。而当时年轻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看到制备单质氟难倒了那么多的化学家,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下了更大的决心攻克这一难关。在艰苦的实验过程中,他本人因砷中毒不得不把实验暂时停顿下来,但在他的健康状况稍有好转时又开始致力于单质氟的制备。经过不懈的努力,1886年莫瓦桑成功地制备出“死亡元素”氟。由于在研究氟的制备和氟的化合物上卓有成效,他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但为此他的身体也受到极大的损害,他不得不承认“氟夺走了我十年的生命。”1907年这位在化学实验科学上闪烁着光芒的科学家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年仅55岁。莫瓦桑的名言是:“一个人应该永远为自己树立一个努力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只有这样做的时候,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前进。”
化学家活动的历史构成了化学的历史。诸如此类科学家为科学而献身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介绍有关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一定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艳丽,任志鹏.中学化学中化学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5,10.
[2] 李有琴.化学史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意义及作用】推荐阅读: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1-02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8
微课在现代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6-12
论艺术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06-20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09-21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09-23
《春》教学设计及资源应用计划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