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教学理念与现代职教体系英语课程衔接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急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指出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不仅要整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优化中职教育布局结构,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为学生求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随着中职生升读高职、高职生升读本科的通道逐渐拓宽,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三个层次的学制衔接模式将逐渐明确并固定下来,譬如中高职学制衔接的对口招生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或3+2或3+3或4+2模式,专升本衔接的3+2模式[1]。学制衔接模式的发展推动课程调整或变革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英语课程贯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应当以语言教学的特点为根本,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英语课程的衔接设计。

2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2.1 内容教学理念内涵

内容教学理念(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沉浸式教学实验 ,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许多大学和教学机构都在不同程度地从不同方面进行CBI教学实验和实践。CBI理念将主题内容或学术内容与语言教学活动完全融合,把语言教学和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或学习者感兴趣的信息结合起来,具有以专业内容为核心、采用真实的语言和文本、关注特定学生群体的特定需求等三大特点,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特别有效。

2.2 CBI 教学模式

CBI是一种教学理念 ,而非教学方法 ,发展至今有多种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通常分为四种: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和专题模式[2]。

2.2.1主题模式 ,要求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选择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话题作为教学材料,适于基础阶段或用于无特殊需求的教学阶段,教学对象可以是任何希望提高外语水平的学习者,适合各种外语水平的学生, 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外语教师负责授课。

2.2.2课程模式 ,要求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及专业的接受能力选择目标语相应的各类专业课程, 适用于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的语言能力、有科研和学术要求的学习者,一般是由具有较强语言能力和学科知识的专业老师负责授课。

2.2.3辅助模式 , 即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的模式 , 需要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分别负责专业和配套语言课的教学,适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专业学习者。

2.2.4专题模式 , 要求授课内容与某一行业或专业有密切关系 ,通常从实际工作岗位或有关学科领域选择教学材料。这种模式常用于各种职业或团体的培训,为特殊岗位培养特殊人才。教学对象较为多样,即可以是在岗工作人员、职业学校学生、高等院校学生,也可以是有学术研究任务的研究人员等,也适合各种外语水平的学习者。通常是为不同教学对象安排不同教师授课,可以由专业教师主持教学,也可以由语言教师负责,还可以是一位外语教师加上一个某行业的专家和专业人员配合教学、共同负责。

3现代职教体系英语课程衔接现状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体现“职业技能”培养,英语课程不仅需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EGP)能力,而且培养专门用途英语(ESP)知识能力,如职业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等。职业英语围绕职场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情境开展语言教学,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必备的英语交际能力。行业英语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相关行业密切相关, 主要学习特定行业工作环境的工作语言和专门用语。专业英语是与特定学科相关的英语,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英语术语和知识开展相关的涉外交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等工作。[3]

中国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学习英语, 到了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基础英语式、公共英语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办学历史和理念的不同,中高职和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程衔接呈现三种情况:

3.1 中职 、高职和本科的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未能连贯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当前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的执行参照标准,是整合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测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尺。但是,三个标准之间缺乏对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递进式衔接设计, 缺乏对通用英语水平、职业英语或行业英语能力的逐级提升衔接设计,造成了中职、高职和本科三个层次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

以词汇量要求为例,中职的较高要求设定2200个单词和词组,高职的基础要求设定2500个单词和词组,高职的较高要求设定3500个英语单词, 而本科的一般要求设定5495个单词和词组。中职的最高要求与高职的基础要求、高职的较高要求与本科的一般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中职的词汇要求低于初中五级要求,高职的词汇要求远远低于普通高中八级要求[4],参照过低标准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中职生或高职生, 很难在高考或专升本的英语考试中达到录取标准。目前我国中高职学生学业上升空间狭小、缺乏升学途径[5],原因之一也在于三层次的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差距太大,培养的学生达不到上一级层次的录取要求。即使少部分中职生通过对口招生项目升入高职, 他们的英语水平会低于通过普通高考入学的高职生;而高职生入读本科后,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低于通过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对这些学生而言,升学后的英语课程必将又是一个学习难点。

3.2 中职 、高职和本科的英语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不均衡 。

调研广州地区十余所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数据显示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种类和学时普遍少于本科院校。例如,大部分中职在一二年级开设基础英语课程,每周2-4学时,少部分学校或在二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每周2-4学时。高职通常在大一开设公共英语课程,每周2-4学时,只有小部分专业在大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每周2学时,而普通本科院校在大一、大二均有英语课程,每周4学时。中职的英语学时远远低于高中,高职的英语学时远低于普通本科。中高职在三年级基本未开英语课, 当学生需要参加升高职或专升本考试时,只能以自学或参加校外培训辅导方式备考英语,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时配置不均衡,满足不了学生升学的学习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升学途径。

3.3 中职 、高职和本科的英语课程教材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重复、单一

由于中职、高职和本科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缺乏衔接设计, 中职和高职教材或教学内容往往是本科学习内容的压缩,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都自成系统,中职、高职和本科教材之间缺乏连贯统一,教学内容雷同、重复现象比较普遍。通用英语的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知识点在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英语教材中反复出现, 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中专业理论知识过全,未能体现中职到本科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渐进培养理念。

大部分中职、高职的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入职后才接触职业教育理念,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深受本科或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影响,而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雷同,使得英语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显著, 造成了三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4CBI 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英语课程衔接

如何让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逐级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 CBI理念的核心是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 在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中间寻找适当的结合点。以CBI理念指导的英语教学,应紧扣“知识和内容”,将专业知识融进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以语言为载体学习与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与工作或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增强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将CBI理念融入现代职教体系英语课程衔接设计时, 需要将语言学习活动和职业、行业、岗位和专业知识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对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三层次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衔接构想。

4.1 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

现代职教体系内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通用英语、职业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与能力为目标,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三层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应明确不同的英语能力培养重点,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分级递进。教学内容以两条主线贯穿其中:通用英语(EGP)知识和技能、专门用途英语(ESP)知识和技能。中职的通用英语教学内容应参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调整定位, 高职则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调整定位。设定职业英语、行业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以职业和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为将来提高职业英语能力奠定基础。

(1)中职阶段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英语和初级职业英语 ,教学目标是夯实学生通用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初级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2)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英语、中级职业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通用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中级职业英语和行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

(3)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可在通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围绕“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基于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融CBI理念,开发内容实用性强、职业性强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如高级职业英语、专业英语等,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交流技能。

4.2 英语课程设置的衔接

课程设置规定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设置中职、高职的英语课程时,根据学生基础水平、专业特色、就业目标等开设英语课,供学生选择。

(1)在中职阶段一年级时 ,各专业按照英语水平的高低 , 以基础班和提高班进行分层教学;二年级时,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就业目标选择不同教学班,开设职业英语(初级)和进阶英语,职业英语根据专业和行业岗位要求选择教学内容, 细分不同的教学目标, 进阶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和高职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衔接。

(2)高职的英语课程设置可借鉴中职做法 ,大一分基础班和提高班教学,大二开设职业英语、行业英语和高阶英语,高阶英语的教学内容朝着本科英语的教学目标靠拢衔接。

(3)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将通用英语的授课时间缩短至一学年,大二开设高级职业英语,大三年级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专业英语。中职、高职和本科阶段实现EGP和ESP课程的分层对接,有利于实现学分累积和校际学分转换制度,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

借鉴本科院校注重人文素养的特色, 中职和高职除了设置英语必修课程外,可适当开发英语选修课程,例如,英语与英美文化、英语学习策略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交际能力,掌握英语学习方法。

4.3 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衔接

英语是现代职教体系中贯穿始终的公共必修课, 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对英语的学习要求逐渐提高,单一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应为不同的学习层次选择对应合适的教学模式。

CBI理念所发展的四种常见模式 ,适用于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英语教学中。培养通用英语(EGP)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如基础英语、综合英语中,夯实或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教学模式首选主题模式,适用于各种外语水平的学生;培养专门用途英语(ESP)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如职业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培养学生在职场或工作中的英语交际能力,需要丰富的行业和专业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素材, 教学模式选择以专题模式或课程模式,适合职业学校学生、高等院校学生或中等以上语言能力的学习者。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可在课程模式和辅助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

4.4 英语课程教材的衔接

CBI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 , 教学选用地道的外语教材,并根据学生群体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英语教材作为教和学的工具,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需要根据三层次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衔接进行教材开发,以职业和岗位需求分析设定递进式学习模块, 将学科知识与行业、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学习融入到各学习模块中。编写通用英语(EGP)课程如基础英语、综合英语的教材时 ,词汇量、话题项目、语法知识点、语言技能点的设置应实现三层次的纵向衔接。编写专门用途(ESP)课程如职业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材时,实现学科知识与职业、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由宏观到微观、由通用到专用的渐进衔接。

4.5 师资队伍能力建设

CBI理念关注内容和专业知识学习 ,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CBI理念融入到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求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要求英语老师也应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将拓宽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升学通道, 英语教师将要面对更多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英语教师需变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各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应鼓励各层次院校英语教师的互动交流, 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的交流,提高中职、高职和本科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中职、高职和本科英语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衔接、教学模式衔接、教材内容衔接和教学评价机制衔接。

5结语

英语课程贯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将内容教学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和课程衔接设计中,实现职业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做好中高职英语课程的各项衔接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对英语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要,使英语教育富于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推动现代职教体系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健全、发展与完善。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通道,作为贯穿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各层次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不连贯统一,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不均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重复、单一。内容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内容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场情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合融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衔接设计之中,实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衔接,并推动师资队伍能力建设。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容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模式

上一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下一篇: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