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共8篇)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篇1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二)

玉溪一中 龚华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或许会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学习,关于家庭消费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消费是个人行为、家庭行为,这其中有什么学问吗?(设计此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于家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以便理解家庭消费的意义)

消费首先是个人行为,是家庭行为,但消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消费状况、消费水平都不可能离开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试想一下,封建社会的帝王无论怎样穷奢极欲,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吗?还有,最近有的大商场推出网上购物,这种做法的前景很看好,但目前社会反应却平平。为什么呢?当然都是由于受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制约。所以,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与人类的其他行为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研究。这节课先学习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

一、家庭消费的内容(板书)

消费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任何社会的任何个人都要吃、穿、住、用,都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都要从满足物质的需要发展到满足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因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

1、家庭消费的含义(板书)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是人们恢复劳动力的消耗并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它包括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消费,也包括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劳动服务方面的消费。教材明确地告诉我们,家庭消费的目的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家庭消费的途径是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消费对象是消费资料和相应的服务;消费结果是生产出了新的劳动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

2、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板书)

1)按消费内容区分,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板书)

①物质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人们在吃、穿、住、用、行等消费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因而称为物质生活消费。它是其他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基本的家庭消费方式,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用、行,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和劳动,也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6页第2段,这里讲的是什么消费呢?

显然,这里讲的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消费。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远不止于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吃的水平提高了,不仅仅要满足温饱,还要讲究合理、均衡和营养;穿的水平也提高了,穿衣不仅为御寒,还要具有审美价值;住、用、行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和水平。这些消费的结果就在于更好地再生产出了人的体力和智力。虽然如此,这种消费也仅仅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需求。

②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主要是用于娱乐身心,发展提高自身的各种消费。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者是人类特有的`消费现象。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必然要求学习和娱乐。人们要认识社会和自己,需要学习和研究;人们要调整身心,就需要休闲、娱乐;人们要从各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在精神上不断有新的追求;除了自身的发展,人们还有教育子女后代的义务……;这些都属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使用物质资料,用更有效、更合理的消费方式达到再生产和发展自身的目的。

③劳务消费。劳务消费也是人类独有的消费现象。劳务消费是家庭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如修理、旅游、请家庭教师、请保姆等等。而且劳务消费水平也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同学们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不存在劳务消费的可能性。劳务消费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在近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务部门才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经离不开劳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了。

下面请同学们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议论并回答:

1)生活消费中哪些属于劳务消费?

2)劳务消费对于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了解到,生活中已经是劳务无处不在了。除理发、修理等传统劳务外,还有搬家、接送孩子上学、钟点工、净菜配送等新兴劳务不断涌现。劳务消费方便了消费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可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劳务消费还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从大量的、琐碎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其它有利于自身和经济发展的活动。这是仅就生活中的劳务消费而言。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劳务消费,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劳务消费还推动了整体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可见,劳务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美化家庭生活,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务消费不仅是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也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可以从课本第76页右下侧的图表中了解到这个情况。

(投影下面图表)

物质生活消费——吃、穿、住、用、行等的消费

精神文化生活消——娱乐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消费。

劳务消费——各种服务性消费。

按消费内容分类

2)按消费目的分类,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板书)

①生存资料消费。同学们看书第76页第4段,77页第1、第2段及恩格斯的话。由此可认识到,生存资料消费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起码一物质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是基本的生活需要。生存资料消费是指家庭生活消费中用于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它既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相关的劳务消费。

请同学们注意生存资料消费含义中的两个关键词:“必要”和“相关”,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存资料并不是物质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的总和,而只是包括维持生活所必须的条件,如物质生活消费中的食品、服装、住房等及劳务消费中的理发、洗、染、修理、医疗等。目前,住房体制的改革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有人将购买住房理解为是购买享受资料,这是错误的。须知住房也是基本的生存需要。

请同学们看书第78页的插图。这些人在购买什么?是属于生存资料吗?显然,他们所购买的是发展资料。什么是发展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再请同学们看书第72页第3、4段。

②发展资料消费。家庭生活中用于满足人们德、智、体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就是发展资料消费。人们仅有生存资料还无法满足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就需要有发展资料的消费。每个人由于个体状况的不同,需要发展的方面不同,所需要的发展资料也不大相同。有文体特长的就需要相应的资料消费发展自己的特长;有绘画、音乐、艺术特长的,也需要与此相应的资料消费以得到发展;有科研能力较强的,就需要有不断读书学习的费用……等等,可以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资料。总之,凡用于满足自身的发展、表现个性需要的消费,就是发展资料的消费,在内容上可表现为多种多样,既有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劳务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资料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

同学们都喜欢听音乐,有的同学在这方面消费还不少;还有许多同学夏天要游泳,冬天要滑冰;有条件的,假期里还要外出旅游等等。有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快,这主要不是因为外国旅客增多,而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要出境旅游、听音乐会、欣赏芭蕾舞、看电影……。《泰坦尼克号》尽管票价不菲,在中国引起的火爆情景,我们仍记忆犹新。这些消费显然既不是生存资料消费,也不是发展资料消费。也就是说,这些消费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而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得到满足以后对于享受资料的消费。因此,其伸缩性、变动性较大。

(投影下面图表)

按消费目的分类

生存资料消费: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满足自身、发展提高自身(或个性)的需要

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消费

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消费

补充:(“恩格尔定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就一国而言,一个国家越穷,在居民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增加,尽管食品费用支出的绝对量也会增长,但它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贫困状态的消费;50%-59%为勉强度日的消费;20%-40%为富裕状态的消费;占20%以下的为极富裕状态的消费。据权威部门测算,到今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800美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标志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人民生活质量发生质的飞跃。)

以上情况说明,家庭消费是具有变动性和发展性的。从宏观上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一般情况下,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的层次递进。从微观上看,每个家庭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其消费状况也不同。影响家庭消费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3页至第75页后回答。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板书)

(1)根本因素

影响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高级递进发展的,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收入比较少的情况下,人们首先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一旦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享受和发展的消费就会逐渐增加。例如,在解放前,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一般人来讲,能生活下去,有口饭吃就很不错了。解放后,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了,学习知识、掌握科学文化成了人们新的追求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们的观念又不同了,人们开始注重“享受”生活。欣赏高雅音乐,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国旅游等等。由此可见,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的。

(2)其它因素

①收入水平(板书)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收入水平决定支出水平,而支出水平又代表着一定的购买力,购买力越大,人们能购买的家庭消费资料也就越多,反之也就越少。

要清楚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不断增加收入)(可找学生回答第80页“议一议”中的问题)收入水平与家庭消费水平成正比。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收入。

②物价水平(板书)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软着路”,人们对于物价问题表现得不是非常敏感了。可是在前几年,物价问题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所以也是持续了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什么呢?由于前几年物价上涨,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水平。所以,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用公式表示就是:消费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物价水平成反比。物价水平上升多少,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要下降多少。因此要维持正常的消费水平就必须控制通货膨胀率。

③人口数量(板书)

为什么我们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为什么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而人均却居世界第一百位以后,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在达了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世界206个国家中,排名第140位。这都是因为我国人口太多,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800美元,课本第80页第5段从一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就一个家庭而言,在收入问题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消费水平=收入总量/人口数量。由此可见,一个家庭的供养人口越多,平均消费水平就越低;供养人口越少,平均消费水平就越高。很多农村家庭由于旧观念的影响,不控制生育,直接的结果就是家庭消费水平的长期低位徘徊。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投影下面图表)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根本因素:国家的发展水平

其它因素:

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人口数量——对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非常重要

巩固新课

(小结本课知识,复习提问)

物质消费

劳务消费

精神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吃、穿、住、用、行

理发、洗、染、修理、医疗等

听音乐、受教育、旅游

吃、穿、住、用、理发、洗澡

看书、上学、进修

打保龄球、享受高级化装品

1、什么是家庭消费?家庭消费的内容有哪些?

2、家庭消费的目的是什么?与消费内容有什么关系?

家庭规模、家庭构成与阅读消费 篇2

[关键词] 家庭规模 家庭构成 规模经济 阅读消费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2-0093-04

1 引 言

家庭规模和家庭构成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家庭规模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家庭规模经济源于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空间和设施等方面消费品的共享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1-2]。家庭构成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家庭成员消费方式不同[3]。个人在生命历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根据消费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将一生的预期收入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最优配置,以取得跨期效用最大化[4]。报纸、书籍和杂志等纸质阅读消费是家庭传统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5]。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阅读消费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构成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对阅读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家庭人口学特征变化趋势对阅读消费的影响,为从家庭角度认识消费模式和行为提供参考。

2 美国家庭阅读消费的人口学特征

2.1 美国家庭阅读消费基本趋势

根据美国劳工部组织的消费者支出调查(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家庭阅读消费支出规模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按可比价格计算[6],如图1所示,1985—1989年每个家庭阅读消费支出129美元,2006—2010年下降到53美元;1985—1989年全国家庭阅读消费年均支出总额为109亿美元,2006—2011年下降到64亿美元。阅读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985年占0.6%,2010年下降到0.2%。这种变化主要因为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质阅读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导致家庭纸质阅读消费下降。

2.2 家庭规模与阅读消费需求变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口年增长率为1.7%,20世纪70年代初下降到1%以下,此后虽有缓慢上升,但是基本没有超过1%。伴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如图2所示,1950年,美国家庭平均人口数为3.37人,2000年为2.62人,2012年下降到2.55人。随着家庭规模下降,家庭数量呈现上升趋势。1950年,美国家庭数量为0.436亿户,2000年增加到1.05亿户,2012年增加到1.21亿户。

图3数据显示,1人户的家庭阅读消费支出最少,两人户最高,这可能与两人户一般为成年人相关。以2011年为例,1人户家庭的阅读消费支出为40美元,两人户为65.4美元,3人户为52美元,4人户为49.8美元,5人和以上为40.9美元。在规模经济作用下,随着家庭成员增加,人均消费下降。2011年,1人户家庭人均阅读消费支出40美元,两人户32.7美元,3人户17.3美元,4人户12.4美元,5人及以上户8.2美元。这种差异源于阅读消费具有较高的公共品性质,家庭成员可以共享。

家庭构成可以通过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年龄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口具有不同的就业、收入、婚姻状态,能够综合反映家庭各种状态。从图4看出,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25岁以下年龄的阅读消费最低,35—54岁年龄段最高,55岁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也在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55—64岁人群的消费相对增加。1984年,户主年龄在25岁以下家庭的阅读消费支出为59.7美元,25—34岁的家庭为128美元,35—44岁的家庭为156.9美元,45—54岁的家庭为155美元, 55—64岁家庭人均为135.7美元,65岁及以上家庭为99.6美元。而2011年,户主年龄在25岁以下家庭的阅读消费支出为20美元,25—34岁的家庭为32.9美元,35—44岁的家庭为44.5美元,45—54岁的家庭为50.2美元, 55—64岁的家庭为66.2美元, 65岁及以上的家庭为69.8美元。

3 家庭阅读消费的规模经济程度估计

从前面的分析中大致看出,阅读消费具有规模经济。家庭规模越大,人均消费越低。但是,对于其规模经济的程度,不能直接从家庭规模和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上得到,因为不同规模家庭有不同的成员构成。为此,本文从家庭成员消费差异的角度测量阅读消费的规模经济程度。设nc、na、ne分别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18岁以下)、成年人(18—64岁)和老年人(65岁及以上)数量,sc、sa、se分别是独自居住的未成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对阅读的平均消费[7], c表示家庭阅读消费支出,则有:

c=(ncsc+nasa+nese)1-€%a+€%^(1)

其中,€%a表示由共同居住产生的对阅读消费的规模经济参数,€%a大于0表示共同居住产生了规模经济,€%a小于0表示共同居住产生规模不经济,€%a越大表示规模经济程度越高。€%^为误差项。对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规模经济参数€%a。

所用数据来自1984—2011年美国消费者支出调查数据。为了考察不同时期家庭阅读消费的规模经济,把样本数据划分为5个时期:1985—1990年(样本量为422个),1991—1995年(样本量为363个),1996—2000年(样本量为436个),2001—2006年(样本量为476个),2006—2011年(样本量为582个)。阅读消费支出均用可比价格进行换算。数据描述性统计见表1。

利用SPSS20.0 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家庭成员的消费能力不同。不同时期的结果均显示,Sc为负值,这表明未成年人阅读消费能力小于成年人和老年人。比较成年人和老年人,1985—2005年,Sa大于Se,这表明处于就业年龄的成年人的阅读消费大于老年人,但是其相对差距处于缩小趋势。具体来说,1985—1990年,

nlc202309021043

Sa是Se的2.15倍;1991—1995年,Sa是Se的1.68倍;1996—2000年,Sa是Se的1.46倍;2001—2005年,Sa是Se 的1.1倍;而2006—2010年,Sa是Se的78.4%。这说明老年人对阅读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升高。从规模经济程度看,阅读消费的规模经济参数均大于0且小于1,这表明家庭阅读消费有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规模经济参数总体趋于下降。2000年之前的三个时期的阅读消费规模经济参数分别为0.347、0.284、0.352,均值为0.328;2001—2005年,规模经济参数下降到0.232, 2006—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0.189。

接下来估计不同规模和构成家庭的阅读消费水平。设Hm{nmc,nma,nme}是一个规模为m的家庭集合, 其中,nmc、nma、nme分别表示规模为m的家庭中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数量,并且满足nmc+nma+nme=m,nma+nme≥1[8]。Hm{nc,na,ne}由若干子集Hmj组成。例如,当m=2时,满足要求的子集有三个,即:H21 (0,1,1)、H22(0,2,0)、H23(0,0,2),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其中,H21(0,1,1)表示家庭中有1个成年人和1个老年人,H22(0,2,0)表示家庭中只有2个成年人,H23(0,0,2)表示家庭中只有2个老年人。与Hmj相对应的家庭阅读消费cmj可以表示为:

cmj=(ncsc+ nasa+ nese)1-€%a(2)

由于不同时期的规模经济参数不同,本文取2006—2011年的规模经济参数,测算不同类型家庭的消费(结果见图5)。

随着家庭规模增大,家庭阅读消费总支出呈现上升趋势。规模分别为1—5的家庭,不同构成家庭总消费最高值分别为43美元、75美元、104美元、131美元、157美元。由于家庭成员构成不同,相同规模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不相同。以规模为3的家庭为例,当家庭成员全部是成年人时,人均阅读消费28美元;全部是老年人时,人均消费35美元;当有1个未成年人和两个成年人时,人均消费17美元;当有1个未成年人和两个老年人时,人均消费22美元。由于规模经济作用,家庭成员构成比例相同的家庭,其人均消费随着家庭规模增加而下降。例如,当家庭中成年人和老年人数量相同时,家庭规模为两人、4人的家庭人均消费分别为34美元、30美元。当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数量之比为1:1:1时,规模分别为3人、6人的家庭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9美元、17美元。

注 释

[1]Singh, Balvir. On th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es of Scale In Household Consumption[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2,13: 257-270

[2]Angus Deaton and Chiristina Paxson. Economies of Scale, Household Size, and the Demand for Foo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 897-930

[3]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 —2004[J].经济研究,2008,(7): 118-129

[4]Modigliani, F. and Brumberg, R.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oss-Section Data[A]. In Kenneth K. Kurihara, ed.,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4, 388-436

[5]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的阅读消费均指纸质阅读消费。

[6]本文所有的可比价格均以1984年的价格为基准价格。

[7]一般来说,未成年不独自居住。因此,Sc是一个虚拟的相对值,用以反映儿童相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消费水平。

[8]nma+nme≥1意味着家庭中至少有1个成年人,因为我们假设未成年人不单独居住。

离婚协议的内容无效示例 篇3

生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生育与不生育子女的自由,不因与他人的协商行为而受到限制。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禁止生育条款,是对公民生育权的人为限制,违反了公民享有生育权的法律规定。因此,离婚协议中相关禁止生育的条款是无效的.。

2、限定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

继承权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开始的权利,法定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只能由被继承人自己取消,不能由他人干涉。除非是被继承人以遗嘱的形式予以取消某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因而,夫妻离婚时限定一方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既违反法律规定,也无实际意义。

3、离婚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再婚

婚姻自由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婚姻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婚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离婚协议中约定的限制再婚条款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4、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

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实为对子女的赠与。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涉及不动产大赠与,以办理所有权变更手续为准。因此,若离婚协议只约定房产赠与子女却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任何一方反悔均可致子女日后无法取得房屋产权。

5、约定的子女抚育费至子女18周岁以后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该义务有时间限定,即在子女18周岁以前,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子女18周岁以后,若子女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况出现,父母的法定义务即告解除。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篇4

1.全面开展乡村规划与设计是协调解决农村城镇化与保持田野风光的重要手段。下列内容符合乡村规划的是( )

A.乡村是农村区域的地方性中心

B.乡村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的面貌与发展

C.乡村规划是要使乡村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D.好的乡村规划可以给农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有关城市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在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B.只指某一区域的经济功能

C.只指某一区域的文化生活作用

D.只指某一区域的政治功能

3.预测人口规模过大或过小,对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是( )

A.人口规模预测得过大,则用地规模也会偏大,相应的建设投资也会偏高,造成浪费

B.人口规模预测得过大,有利于城市迅速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C.人口规模预测得过小,往往有利于城市布局紧凑,节约建设投资,提高效率

D.人口规模预测得过小,虽然会造成城市用地紧张状况,但城市各项设施标准费用低,可促进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4.下列说法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是( )

A.青岛市主要的发展规划方向是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

B.某城市的人口规模应控制在200万以下

C.合肥市城市空间形态继续保持以老城区为轴心

D.城区某地块的建筑物最高不超过25米

1992年7月1日,矗立了80年的济南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的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起因是某官员说:“它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的绿顶子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据此回答5~6题。

5.城乡规划可以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上述做法( )

A.不利于协调城乡发展

B.不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C.不利于保护城乡安全

D.不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6.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物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目前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和景观热衷的一大误区。标志性建筑的内涵应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变。这说明在确定城市性质时( )

①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实 ②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 ③在具体表述上要突出城市的特色 ④不考虑城市的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是某古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方案中仓储用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省道改线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比评价。

(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为______规划图,是______(总体或详细)规划。

(2)该规划图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等原则。

(3)该规划对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参考答案:

1.D [本题主要考查乡村和小城镇的区别。小城镇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通常是所在农村区域的地方性中心。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的面貌与发展。小城镇规划必须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一个好的乡村规划可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并引导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给乡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A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性质的定义,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在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明确每个城市的城市性质,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3.A

4.D [详细规划用以直接指导和安排各项用地与建设,分为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点是“修建”,是在近期要开发建设的用地范围内,把所要建设的房屋、道路、绿地、基础设施作出具体的布置。某建筑物最高不超过25米是一个详细规划,某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城市形态是属于城乡总体规划。]

5.D [在城乡规划中,要注重对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对历史名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的保护;要详细规划出城乡历史文物、场所、遗存、历史性建筑、街区和地段,甚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整个城区的`保护,并注重对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特色的保护,使人类的文化遗产长久相传,永续发展。]

6.A [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在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明确每个城市的城市性质,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在确定城市性质时要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城市的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地降低,在具体表述上要突出城市的特色。]

7.(1)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货物运输量大

(2)保护古镇;提高省道交通流量;减轻古镇交通污染

(3)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方案一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布局原则的理解。并在方案的优化比较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仓储用地的选择要考虑方便货物的输入输出,并要减少交通运输量,应选择在交通干线或枢纽地带。

(2)交通线路的设计要考虑通行方便、联系居民点同时减少对耕地占用、保护土地资源,避免破坏文物古迹、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减少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

(3)从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对耕地占用看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综合考虑对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及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布局原则,方案一更有利于该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8.(1)乡村 详细

(2)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 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3)合理利用土地 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数字化引发的家庭与消费的革命 篇5

家庭革命与消费革命就是这样,它不是指昨天用了一只白瓷碗,今天改成塑料碗,那只是你买了新的东西;革命是类似这样的事情:你昨天用的碗是别人生产的,但今天的碗是你用3D打印机自己制作出来的。

换句话说,家庭革命与消费革命不是指产品更替,而是家庭和消费本身的变化,是指生活方式的本质改变。

在数字化可能带来的种种变化中,让我们按照这样的标准过滤一下。大部分变化,就象地球上每天发生的1.37万次地震一样,鸡毛蒜皮到不值得人们去感觉出来;但有些变化,虽然我们同样感觉不明显,但放在历史尺度看,却明显改变地貌,比如青藏高原的崛起。

数字革命的千高原,正在家庭和消费领域不知不觉的变化中,改变着人类信息空间的地貌。产品更替,变的只是这场革命表面的树木,是树木上果实的变化;让我们跳出来看整个森林,以及森林下面地貌的变化。

第一场革命:产消逆转

产消逆转是日本野村研究所预言的互联网将在2014年前引发的重大革命。被称为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十大爆炸趋势之一。通俗的解释,产消逆转就是阿里巴巴提出的C2B。

产消逆转的革命性表现在,几百年来从生产到消费这个过程(B2C),被倒了过来,逆转为从消费到生产这个过程(C2B)。与这场颠倒两极的革命比较起来,厂家的产品更替只能说是过家家、“逗你玩”。

2012年12月26日,海尔集团发布了“基于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经济的模式”的网络化战略。张瑞敏指出:“传统市场,企业广告决定用户的选择,但网络化市场已转为用户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在海尔,这场革命一开始就表现为颠覆是非,提出“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正应了我17年前在山沟里预言互联网说的,革命就是颠覆黑白,混淆是非。

海尔把消费提高到“道”的高度。提出“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把消费当作至高无上的“一”来固持。要求“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不是生产(万物)决定消费(一),而是消费决定生产。

为此,海尔采取了一个“四大皆空”式的震撼性的三无政策: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海尔将集团自我粉碎为由1780个自主经营体构成的碎片,张瑞敏敦促企业尽快实现“群龙无首”。这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最激进的组织变革,引起欧美广泛轰动。

在运营上,三无带来产品围着消费者转的效果。以海尔1169自主经营体的运营模式来说,当初以服务店的形式,提供单一产品服务时,销售业绩只有5万元;升级为销售服务一体化,提高到30万元;再从服务升级为体验店,提高到150万元,而提供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后,销售业绩规模达到400万。

这说明,真正的消费体验更象电影胶片一秒24张连贯播放,没有消费者愿意到不同商家,分别拍24张照片,回到家自己组合。在当前兴起的数字家居等现象背后,反映这种变化。

第二场:消费资本化

来自消费的第二场革命是消费资本化。它虽然没有产消逆转那样惊天动地鸣锣开道,但也在紧锣密鼓蕴育之中。

自工业革命以来,消费是从来是不会获得利息的。人们习惯成自然。生产有利息刺激,消费却没有利息刺激,结果自然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只好发动战争来刺激需求。人类为此白送了几千万条命。

单从名称,就可以想见消费资本化这场革命的份量。当年生产资本化,带来工业革命面貌的根本改变。消费资本化,也将带来信息革命上一个大台阶。

如果说,产消逆转解决生产与消费谁为主导的问题;消费资本化则把消费的主导作用,从商品层面,提升到资本层面,成倍放大消费的力量。

记得上个世纪最后一个冬天,一位会气功、整个冬天只穿一件衬衫的的企业家找到我,讨论消费资本化问题。后来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们合作的《消费资本论纲》一书。消费经济学的泰斗刘方域也是作者之一。

《消费资本论纲》核心探讨的是以积分为消费货币,将消费转化为抽象价值,再进一步资本化,通过消费资本的“利率”与“存款准备金比率”,与生产资本对称地调节需求,以启动内需。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移动互联网前沿,当年的理论设想,竟一步一步兑现为人们自发的实践。

我们在中国移动的网页上,看到这样的页面。

在这里,消费积分是指按当月客户话费账单中的“费用合计”计算的积分。消费一元积一分。奖励积分是指在当月客户消费积分之外,每月赠送给客户的积分。主要包括品牌奖励积分、网龄奖励积分。比如,全球通钻石卡规定消费200%,1消费积分赠送2分。消费资本产生出“利息”机制,这对于启动内需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

在苹果、谷歌衰落后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中,消费资本化将以优惠券等多种形式,此文读者的孙子(不是骂人,是真孙子)将可能这样赚钱:按照当年的理论设想,第一步是解决具体消费价值转化为抽象消费价值的问题。对应的是实践,就是积分从不可通兑,变为跨企业、跨商城通兑。第二步是解决消费的M1与M2的分离,实现消费的扩大再生产,并根据供求形势进行调节。

有了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大数据和情境定价(Contextual Pricing,下一代定价模式)支持下,下一代马云们将完成社会化对价与个性化对价的锚定(Anchoring),使广告业消失,在今天优惠券基础上,发展出智能化的按单定制需求显示和激励系统,从而在体制上消除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生产过剩现象。

第三场革命:非生产性消费

消除了世界大战产生的经济根源,人类并不会消失,消费还会继续革命。

继续革命的方向,是围绕幸福的供给与需求,增进快乐消费。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越发展,就越感性化、娱乐化的原因。3D流媒体、体感技术的兴起,为新一代消费者越来越娱乐化,创造了技术条件;但娱乐化的真正动力,还在人本身的发展上,是人的消费本身发生了革命。

消费继续革命的理论,是由巴塔耶最早提出的。巴塔耶是经济学的尼采。巴塔耶《普遍经济学》一书,颠覆了经济学的上帝,相当于宣布“上帝死了”,主张以消费取而代之。

由于巴塔耶的经济思想过于深奥,至今没有一位专业经济学家读懂他,甚至绝大多数经济家没听说过他。他至少超前了互联网几个时代。他的《普遍经济学》一书,会成为指导未来互联网经济的名著(可惜没人翻译这本书)。

巴塔耶将消费区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提出“两种消费”的革命性理论。生产性消费,是指工业化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非生产性消费,是指网络化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

生产性消费,是依附于生产的消费,是作为生产手段的消费。这种消费的目的在于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典型就是张瑞敏说的“传统市场,企业广告决定用户的选择”。比如美国电影许多都是汽车软广告,汽车在故事里追来追去,占据了电影中大部分“广告”时间。这些汽车软广告在于从心理上暗示人们,要扩大消费,以支持汽车厂生产。

非生产性消费,是作为消费者个人目的实现的消费,是消费为本意义上的消费,即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不是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而是以消费本身为目的,决定是否消费。比如,不是根据谁来做饭,决定吃不吃饭,而是根据自己饿不饿来决定吃不吃饭。

非生产性消费的革命性在于,它把人们从物质消费中解放出来,进入文化消费的更高阶段。一般这场革命发生在人均收入5000美元 之后,对中国来说,也就是现在。不仅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否则一个社会就会普遍出现“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问题。

第四场革命:产消合一,在家办公

围绕消费发生的第四场革命,是产消合一。

产消合一是托夫勒在2006年《财富的革命》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就是指消费者即生产者,生产者即消费者。

与上述几场革命不同。产消逆转、消费资本化和非生产性消费,主要是生产内部或消费内部的变革,而产消合一发生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八十年代曾提出“产消合一者”(Prosumer)的概念,

例如当前很热的DIY+3D打印,就是消费者直接在自己的打印机上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他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这不仅是消费的革命,也是家庭的革命。在工业时代,家庭只是消费单位,但在创客的活法中,家庭既是消费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家庭的性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消费和家庭的这种改变,一个深远的影响,是把生产的创造性与自我实现的需求统一于自主劳动。以往,经济学把所有需求,不管是高级需求(如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精神文化需求),还是低级需求(如满足温饱),统统还原为同质化的物质欲望;而把生产,归给毫无创造性的劳动力。产消合一与在家办公,将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使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篇6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做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好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孩子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由家庭给他的,家庭直接造成了一个孩子今后的发展。而现在的社会往往注重学校的责任,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家长道德观念、责任观念越来越淡薄,比如一些家长随意的离婚,给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阴影。因此,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家庭非常重要。

有了一个好氛围的家庭环境还要有一个很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这些只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并不是有了这样的条件就能够满足了。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许许多的措施和方法。教育不同类型的孩子要适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归纳了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类型一:爱玩、爱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孩子

这类孩子采取的教育方法:管教适度,适当放手,管教太严,往往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的自由和活动空间并且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和他交朋友等方式,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如我们班的郑思雨同学,刚上初中时就这样,他妈妈找到我,我们一起针对他的特点研究对策,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开学一个来月他变化非常大,由原来的不爱学习,不听话变得现在学习勤奋,非常懂事,班级的事情也积极主动的承担。

类型二,追求享受,讲吃穿,好与别人攀比,乱花钱。

针对这类孩子,我建议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首先,家长把父母每月的收入情况和规划、支出计划情况告诉孩子。同时,也让孩子适当的作一天爸爸或妈妈,可以利用双休日,让孩子管一天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包括买菜做饭。让他体验一下家庭成员的责任。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适当的给他讲一讲名人伟人艰苦朴素的故事,也可以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钱,让他计划去花等等。

类型三,不尊重长辈,不听长辈话

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做父母的要让他理解长辈的苦心,千万不要大道理讲起没完,可以举实例。沟通时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让他接受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受到教育,同时,也让他表述自己的想法,说出原因和理由,哪怕错误的不真实的,然后再一起疏导,千万别指望一两次就能达到目的。要耐心,要学会等待,要给孩子改正的时间。

类型四,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这类孩了学习被动,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应以平时家务事开始训练,让孩子给父母盛饭、打扫卫生、洗碗等,再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再就是从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类型五,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孩子

对于这类孩子可以从做算术题训练准确度或者让孩子记电话号码等方法,改掉做事马虎的习惯,要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让他认真听并且看着你的眼睛。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篇7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总体状况

随着金融危机的远去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河南省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遭受危机洗礼的河南人用信心和力量,战危机、保增长,齐力破困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村经济领域已经逆势飘红,为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少的力量。据可靠数据显示,河南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8000多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1.9万亿元,仍居全国第五位,已经转变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农村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半壁江山。2009年度数据显示,农村农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农民收入继续提高。

目前,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3.97%以上,农民消费者占河南省消费者的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前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曾强调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只有毫不动摇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全力以赴地促进农民增收,才能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国内需求,潜力后劲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也十分重视农村农业问题,自来到河南担任省委书记后,已经先后奔赴垒省多个地区深入基层,到漯河,到焦作,到周口,调研农村农业问题。他指出,“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垒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农业特别是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切实把粮食生产摆到突出位置,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田问走一走,到农户看一看,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使国内企业开始将企业的市场转向农村,加上国家促进农村捎费的政策出台,以及我国存在的广阔的农村潜在市场,都使得农村成为众多企业竟相角逐的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说,撬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尤其要大力开发农村消费。目前城乡消费差距较大,河南情况也是如此。河南2100万农民一年外出务工带回来的资金是1600多亿。如果说这1600多亿都投入消费,拉动经济效果将非常明显。而在农村的消费中,家庭无疑是消费最重要的主体。掌握农村家庭的发展新变化,深入了解农村家庭消费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真正满足农村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金钥匙。

农民消费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河南来说,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庞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农民家庭,必然成为我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家庭的消费欲望、产生购买行为,农民家庭消费动机模式又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本课题组将重点研究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区域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后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农村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引导农村家庭健康消费、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质量作贡献,为政府和商家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设性意见,为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调查方法

1.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北郊的城乡结合区——郑州柳林乡(经济状况较好),豫东——虞城县(国家级贫困县)、豫北——武陟县(乡镇经济状况较好)等,分别从三个地方中各随机抽取200户农村家庭以及家庭中的主要经济决策人。

2.研究工具

(1)农村家庭消费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试的个人信息和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第二部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消费者的购买特征:购买者、购买什么、为何购买、如何购买、何地购买、何时购买等。(问卷见附录)

(2)访谈法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家庭消费行为中的一些观念和想法以便更好的分析其消费购买行为特征,我们进行了选择性访谈。

3.问卷施测及数据处理

本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对个人进行施测,由家庭中主要经济决策人配合完成问卷填写(若被试不识字则由主试协助完成填写)以及访谈工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96份,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为98.67%,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数据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的现状

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消费所能够达到的、并能维持的一种状态,是以货币购买力表示的人均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它直接反映居民消费状况。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在逐年上涨,200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44.21元,是2004年的1.8倍,并且吃、穿、住、用等方面消费额都有大幅度增长,交通通讯支出的增长速度最快,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也有较大的增长(各年具体消费情况如表1所示)。

2.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为饥寒,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国政府对小康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界定为50%。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79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恩格尔系数为60.7%,而到2008年时,我省农村家庭人均恩格尔系数为38.3%,达到富裕水平。从具体的饮食消费支出结构看,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开始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类、鲜奶、糖果、瓜果及制品的消费比重在逐步加大。

3.住房和衣着消费的装飾性特征凸显,家庭日用品消费步入普及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住房和衣着消费的支出金额从低收入户到高收人户基本呈递增趋势。并且不仅要有住房,并讲求装饰、美观。人们对着装要求也开始重视时尚性、美观性。

在衣着方面,河南省农村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由2004年的108.08元上升到2008年的209.75元,净增了101.67元,在居住方面,出现支出比重不减、建房热持续不退的现象,这主要是

由于农民缺乏有利的投资空间,所以农民在收入增加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建房,再加上农村住房一直是私有财产,所以农户特别愿意在建房上投资,在家用设备方面,人均消费支出由2004年的63.68元上升到2008年的169.51元,其中,新型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持续增长,如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视机、空调机等(见表2),就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拥有量快速增长并迅速普及。

4.交通通讯普及率显著提高交通通讯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新亮点。随着农村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农民人均交通通讯费也随之迅速增加。2004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121.17元,到2006年时,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为290.79元,比2004年增加了69.62元。到2008年末,河南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交通工具的拥有量为:自行车136.12辆,比2004年的151.67辆减少了15.55辆;摩托车48.76辆,比2004年增加22.52辆。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户的现代通讯手段发展非常迅速,农民家庭电话普及率在逐年上升,2008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的移动电话已高达到114.14部。但是在家用电脑的普及上面,相对其他交通通讯的普及来说,差距还很大。

5.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方面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2008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费支出215.00元,比2004年增加119.78元,增长125%;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2008年比2004年增加了46.34元,充分表明农民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农民文化娱乐用品拥有量的增加,说明农民精神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6.家庭消费观念的转变

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未来收入的良好预期改变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观念,家庭以往的重存储、轻消费、自给自足不消费、过年过节婚庆等大事集中消费的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消费的非计划性增强。一部分农村的中青年消费者开始接受贷款的方式,投资农产品或事业经营,提前消费的形式也能得到一部分农村消费者的认同。农村消费者也不再拘泥于自给自足,在勤俭节约的同时也有不少农村消费者开始对新颖时尚独特的商品充满了购买欲望,并在购买力允许下进行购买。

7.消费品质逐步提升,开始重质量、重品牌

农村消费的档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价格与质量的认识也逐渐合理,在消费时选择经济能力以内的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在消费时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的意识增强,当然由于现有农村市场的不规范,很多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流通,而农村部分老年消费者无法辨别。

8.消费渠道的选择重关系和信誉

农村家庭消费选择的渠道多是居住区的熟悉商店,选择的原因主要为价格合理、关系密切、信誉度高,购买时甚至可以赊销。由于消费者之间互相熟悉,农村消费者更看重口碑传播。

9.家庭角色的转变

农村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年人逐渐退出了决策者的地位,一般不再管理一个家庭的财政,主要的经济决策由夫妻双方承担。另外随着妇女地位的上升,女性在家庭中日常消费以及大型消费中都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作为一个家庭唯一的小孩也逐渐在消费中有着发言权。家庭角色的转变,在经济水平较好的郑州柳林乡更加突出。

四、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柳林乡、虞城县和武陟县这三个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我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散性

从以上三个地区农村家庭消费交易的規模和方式来看,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购买者众多,市场分散,成交次数频繁,但交易数量零星,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是通过中间商销售,以方便农村家庭消费者购买。这在虞城县和武陟县这两个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而对郑州柳林乡来说,由于距离郑州市区相对较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部分家庭选择去郑州市区的商场或超市进行购物或交易,其分散性的特点相对弱一些。

2.差异性

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是对农村家庭提供生活消费用产品的市场,购买者是受众多不同因素影响的个人或家庭,因而市场需求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多样性。这些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性格、生活经历、习惯偏好、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家庭环境等。随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农村家庭更加注重个性选择、家庭个性化消费,新的消费细分市场不断涌现,需求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在郑州柳林乡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郑州柳林乡的农村家庭在对待购买家用电脑上面,受到收入水平限制的因素相对较少,同时更多的考虑是电脑的品牌、性能、家用型或商务型等个性化因素。

3.多变性

自20世纪后半叶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此新技术应用到消费品生产领域,使得新产品层出不穷,连同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者开始追随消费潮流,更加关注产品性能质量、外表款式乃至产品品位,而对一成不变的商品感到厌倦。多变性与接受信息的通畅度紧密相关,距离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最近的郑州柳林乡接受信息的能力比位置相对偏远的虞城县和武陟县占有优势。

4.替代性

农村消费者市场产品各类繁多,不同产品之间往往可以相互替代。例如,河南是国家实施“家电下乡”的三个试点省之一,随着近年来各种功能齐全的摩托车的陆续上市,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如嘉陵摩托和大运摩托;又如近年来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太阳能逐渐在农村市场兴起,如四季沐歌太阳能和樱花太阳能也都可以进行相互替代。因此,消费者经常在替代品之间进行购买选择,导致购买力在不同消费品、品牌、和企业之间流动。

5.非专业性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篇8

【关键词】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对比;特点

一、纵向对比:教育消费增速逐渐平稳,比重逐渐回落

教育支出突出于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阶段。本世纪初,西安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迎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高校的扩招,教育事业体现出了产业发展的特征,推动了居民教育支出快速增长。2002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幅度维持在10%以内,年均增幅达到9%,同期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同比增幅基本维持在10%以上,年均增幅达到10%,教育消费平均增幅高于消费性支出1个百分点。五年中,其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在10.8%到12.9%之间,仅次于食品消费位居第二位,体现出“民以食为天且以学为重”的特点。

教育支出跟随于消费性支出的稳定增长阶段。2007年以后的五年间,教育消费的高增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其相关支出开始走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2007年至2011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3%,而同期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增幅开始平稳回落,年均增长10.3%,其增幅低于消费性支出2.7个百分点。五年中,教育占消費性支出比重平均为8.1%,较前五年降低了3.6个百分点,位居食品、居住、衣着,交通通讯等支出之后。

二、横向对比:教育消费支出高位盘旋,比重位居首位

消费性支出居低位。2011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457.8元,低于广州、深圳8000-12000元,位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13位,与长春、哈尔滨相近。

教育支出居高位。2011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性支出1239.5元,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低于第一位的宁波市289.5元,与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的广州、南京、深圳基本持平,高于最低的的成都市596.4元。

教育消费比重过高。2011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7.5%,为十年间最低的一年,比最高的2003年低5.4个百分点,但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仍位居第一位,并且在数年数据对比中比重始终处于第一位,而其它城市教育消费所占比重一般都在5%左右。

三、教育消费内部构成呈现新特点

幼儿学前教育支出较高。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逐年攀升,且收费名目繁多,增加了托幼费支出。据调查,近五年来西安大部分幼儿园收费都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2007年以前的收费标准。西安城镇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2002-2006年,全市人均托幼费支出分别为23.9元、21.8元、43.5元、20.5元、13.7元;2007-2011年,全市人均托幼费支出达34元、50.1元、58.4元、72.3元、108.4元,最近五年内人均托幼支出比前五年高出50元左右。

学生学校教育支出降低。在教育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学生在校学杂费费用表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2002-2006年,学生的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大幅度增长,从2002年的329.4元增加到2007年的474元;在2007-2011年,学生的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却在逐年减少,降到2011年的300.5元。而义务教育学杂费从2002年起开始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105.1元下降到2011年的36.4元。这两项费用主要构成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费用,十年中,两项费用合计支出减少97.6元,其所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59.7%下降到2011年的27.2%。

学生社会教育支出暴涨。除了政府提供的学校教育外,社会提供的校外教育市场也如火如荼,各种名目的教育机构,家教团队拉长了教育的产业链条,丰富了教育产业内容。学生的培训班和家教费支出逐年增长,从2002年的39.7元增加到2011年的335.7元,十年间增长了7.5倍,增幅在教育费用中最高也最显眼,所占比重也从5.5%上升到27.1%,成为继学校学杂费用之外的另一项重要支出,也成为一项最抢眼的教育消费支出。 据相关调查:从参加培训班的种类看,市场划分很细,39%的孩子参加了奥数、英语、作文等学习提高班;17.6%的孩子参加了绘画、器乐、舞蹈等兴趣特长班和棋类、球类、游泳等智体促进班;还有12.9%的学生参与了全套文化课程班。

成人社会教育支出大增。为提高个人能力,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得城镇居民在成人教育方面更加有理由跟进。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成人教育支出由2002年的31.2元增加到2006年的63.1元,又经过了几年的增长达到2011年的96.2元,十年间人均成人教育支出增长了2倍。其所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从2002年的4.3%提高到2011年的7.8%,较十年前增长了3.5个百分点,成为教育费用中一个重要支出领域。成人教育支出增长主要原因为:一是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之初有进一步补足学校学历教育与工作实践之间专业不对口的愿望。二是离开学校较久的人,知识需要更新扩充,选择参加培训班,学英语、考各类证书、读在职研究生等方式提高自己。三是退休人员为丰富业余生活,纷纷走进老年大学,学习一些相关的艺术项目。四是考驾照是成人教育中最火的一项支出,也是成人教育支出中的一项比较大的支出。多方面因素促进成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比重逐年上升。

择校费用支出暗流涌动。择校是最近几年中令城镇居民头疼的一件大事,在城镇居民家庭支出中是除购房、购车以外最大的一笔消费。择校费支出多则7、8万元,少则1、2万元,西安城镇居民择校费用从2002年的人均86.5元增加到2011年的236元,10年中人均增加了149.5元,其所占比重也从2002年的11.9%提高到2011年的19.0%。

教材支出增长较平稳。西安城镇居民人均课本及参考书支出从2002年的83.6元增加到2011年的90.4元,10年中一直在80元左右徘徊,教材属于变化最小的教育支出内容。

四、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成为入学难的主要屏障。目前,西安市城六区拥有小学397所,中学201所,但中小学分布不均衡且教育资源差异较大。小学数量和中学数量成为一种“金字塔”形状,对幼儿入小学、小升初产生了压力,也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带来了“入学难”的屏障。为使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往往通过课外培训班、家教等手段“拔高”孩子的成绩。据调查:在小学三四年级以后,孩子身上背负的课外辅导班少不了英语、奥数、奥语这几门功课,大约55%的家长期待通过增强课外补习达到择校的目的。

低收入群体教育消费能力较弱产生教育差异。西安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差异性较明显。2011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五组等分排队中,占20%的低收入组人均教育消费878.7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6.9%,其中:低收入组的学校学杂费费用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4%,社会教育中的培训班消费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1.3%。低收入家庭尚能承受学杂费等基本教育消费,而高昂的择校费等软性教育消费却让中低收入户难以承受。低收入家庭擇校支出仅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9%,成人教育支出仅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41.6%。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一是低收入组家庭选择收费较低的学校,学杂费支出较少。二是很少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降低了高昂的家教支出。三是还有一部分低保户可以享受到教育补助。

“两免一补”政策不足以平抑择校的暗伤。择校以及择校费问题偏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在最近几年政府增加了教育投入,居民家庭学杂费支出减少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择校费的存在和居高不下,学杂费降低的空间没有择校费上涨的空间大,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总负担仍没减轻。

幼儿教育收费标准之高直追高等教育收费。目前供养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大约在15000元-20000元,而供养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一年大约支出12000元,甚至更多,在整个教育链条上是仅次于高等教育的又一项昂贵消费,幼儿教育的投入成本与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西安家庭教育消费负担相比其它城市较重。西安市属于西部省会城市,从消费性支出的排序上看,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第13位左右,而教育消费却排在前列。2011年西安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绝对数高于平均水平的城市约300元,教育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高于平均水平5%的比重约3个百分点,西安教育消费较消费性支出增长的差异性主要缘于一是西安市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教育需求旺盛。二是我市的教育消费环境与其它城市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育市场有效供给力不足,值得进一一步研究和思考。

五、几点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大学区计划落实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教育不公平和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全社会教育总供给能力,逐步解决西安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之间的矛盾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治本之策。希望以即将落实的“西安教育大学区计划”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和交流力度,积极探索校长和骨干教师在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定期轮岗制,形成制度化、规模化、长期化,促进教育系统内人力资源的流动、优化,保证师资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二)建立合理渠道,增强升学考试公开性

入小学和小升初虽然不经过统一考试,但是各学校自立门槛,尤其是名校的“章法”变化多端,家长不得不投其所好,揣摩、打探各个学校的招生方案、时间、人数等,走马灯似地带着孩子参加多所学校的考试,给家长和学生都增加了很大的思想压力,因此要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升学渠道,做到信息、渠道的公开、公正、透明,避免一些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

(三)增加财政投入,扶持软硬件较差的学校

近几年,西安市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尽管增大财力使很多学校的硬件环境上了一个层次,但是软件管理上仍然参差不齐。政府应继续发挥财政在教育投资中主渠道的作用,在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上向普通学校倾斜,使学校之间均衡发展,以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四)强化价格引导,规范幼教收费标准

2011年下半年开始,西安市对幼儿园大班免除托幼费,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托幼费的不断上涨,减轻了市民的压力。据调查被免除的费用只占整个费用的一小部分,其它的如伙食费等收费项目仍然高居不下。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要远远高于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相关部门要加强督管,规范幼儿教育的二级类收费项目,让虚高的托幼收费降到合理的区间。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先进基层党支部事迹材料下一篇:我最欣赏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