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改革典型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总结(精选10篇)
“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方向)的学生第三学期起开设的一门必选课。该课程以教授基本的教学理论为切入点,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将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学期都用课程总学时的30%组织实践课程。本学期,实践课的安排尤其丰富。
1. 到教育学院听专家讲座。我们定期安排教学方法的专家讲座,聘请过大连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就教学法和教师艺术进行过讲座,也聘请过具备外国专家资格的加拿大教师Ken就如何更好地教授听力课和口语课进行了两次讲座,从英语的本土语言者的角度把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和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2. 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我校的实践活动集中安排在三个小学,分别是大连市试验小学,大连市五四路小学,大连市解放小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我校学生上公开课,同时由其他同学听课评课。这类活动实用性很强,对于正在当英语教师的学生而言是个交流的好机会,对于从未当过老师的同学而言,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邀请中学生到我校参加我校学生的微型课堂观摩课。我们邀请到新华中学初三的学生30名到我校的新二教室进行微型课堂的观摩课,由我校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本科学生为他们进行微型授课(即每个内容15分钟)。这个活动可以为多个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相对比较集中。针对这次微型课堂的观摩课,我们还专门进行了一次教学研讨会,对学生们的教学情况予以研讨,深受广大同学的喜欢。
这门课程的实践的实用意义之一还在于它也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之一。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是进行教学设计,在公开课上的一些想法和疑问正为学生的论文开题提供了思路,鼓励了他们的教学法研讨。
一、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教学概述
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想要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其中工程学以及机械工艺方面的知识。
就目前的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的学生情况来看,其年龄结构均呈现较小的状态,相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言,这一部分学生无论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是抽象思维能力均无法达到相应的水平,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想要使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就必须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特点实行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学校及教师还应对考核制度进行创新,这对于保证教学改革过程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
二、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在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值得肯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其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目前我国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专业在对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过于繁琐,其对于知识点的阐述不够系统,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也就对其实践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例如,在学习间歇运动机构时,教材内容便存在过于繁琐的状况,同时针对这一机构的图形也不够全面,这一点需要被完善。
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是这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将主体地位让位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去实现对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手段符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均会产生阻碍,因此必须及时解决。
三、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
教材选择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其中每一个章节均带有习题的内容,同时还要对知识的整合程度进行考查,要保证知识的衔接能够更加紧密,这能够为学生对下一节知识的掌握提供理论基础。另外,教材中还应存在实践步骤的内容,同时要通过与图像的配合,使零件的结构能够充分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能够对其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其实践水平的培养提供保证。例如,在进行轴承、齿轮以及其他典型零件的教学时,便应该选择其构成图较为完整的教材。具体需要教材选择人员按照不同的情况来具体确定。
(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学生应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困难与问题时对其进行指导,换句话说,教师应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可以将小的实践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将机械机构中的轴承、齿轮、垫片带到课堂中来,并引导所有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同时说出自己对于实物的种种认识。这样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应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学生带到实际车间中,在参观的同时针对种种零件的作用以及传动流程对学生进行讲解,继而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课下的时间对齿轮等进行设计,通过对各小组设计成果的评比,教师需要选择较为优秀的小组作为榜样,以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就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很多优点值得被肯定,但仍有些问题必须解决。其中,教材选择的偏差以及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便属于重要的两点,对于教学的创新阻力极大,因此,教师必须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效果。
摘要:目前,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以及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由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有所创新才能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领域同样需要如此。首先针对机械机构与典型零件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这一课程的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提供基础。
关键词:机械机构,典型零件,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64-02
近年来,我国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进行英语沟通,人们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也逐渐加深。高职院校学生主要通过英语课程进行英语学习,因而高职院校应强化英语教学,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推动英语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模式的完善。
一、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高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但整个过程往往以应试为主,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缺乏应有的重视。现阶段,高职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基础知识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如果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就能够进行英语四、六级考试,但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逐年下降,英语教育饱受诟病,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减少英语课时安排,开设的时间已经从三学期减到两学期。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英语教育,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当前英语教育现状亟须改变,教师应更加重视英语教学,学生应提升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改革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掌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进而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此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组织形式陈旧等问题,教师常常过于关注书本知识教学,对于和学生的沟通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也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很多教师通过提前考试复习让学生通过考试。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只有这样高职英语教学成效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进步。
二、改革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完善高职英语课程标准。高职英语课程应当在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条件下,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技能,尤其应将未来职业相关英语能力作为重点,这样基础英语服务于未来专业的宗旨才能够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由两个阶段构成,分别是行业阶段英语、基础阶段英语。行业阶段英语教学内容和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内容是相互融通的,教师应在教学全过程中渗透行业英语教学。在具体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安排,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能力,改革后的高职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在设定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而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英语。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具体专业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未来岗位对应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有机融合行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评价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二)教材建设的主创性和时新性。高职英语改革的重点是教材编纂,高职院校应当组织教师深入研究英语课程基础内容,同时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教材的自主编写。例如,教师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进行编写时,应当根据本校主要专业进行分册,进而适用于不同专业英语教学,如分为服装艺术专业册、经贸专业册、信息专业册、机电专业册等,教师在具体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应有效融入相关专业特色,这样行业特色才能够体现出来。高职院校教师还应对英语拓展教材进行编写,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自主学习材料,进而进行更加广泛且深入的学习,最终实现英语能力的拓展。WeChat和microblog是当前大学生最常使用的交友工具,教师可以在编写教材中对“WeChat change life”,“Weibo change the way of access information”进行探讨,让英语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整合教材内容,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应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并依据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以本课程培养目标为基础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还应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分别为翻译写作模块、阅读模块、听说模块,并将行业英语内容融入基础英语内容中,进而达到突出高职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听说模块由职业场景和生活场景下听说内容构成;阅读模块由快速阅读和精读内容构成,阅读文章主要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翻译写作模块由模拟套写和应用文翻译构成,三个模块的比例各为三分之一。例如在WeChat和microblog板块中,就可以融入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的内容,进行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的综合学习。
(四)调整评价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在分模块教学模式中应用的主要是任务型教学方法,同时还包括头脑风暴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所有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应用的目的是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对高职英语评价方案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并增加关于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教师应将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划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其中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作用是推动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习进步;总结性评价是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开展的全面考核,其主要目标是评价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核评价中的总评由50%的平时成绩和5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则由10%出勤、20%课堂表现、10%作业、30%写作测试、30%口试构成。
(五)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以先进教学理念为引导,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融合行业英语和基础英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先进教育技术,该模式改变了当前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能够进行文化导入、情景模拟,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给予学生,让他们在成果汇报、小组合作、两人合作过程中完成时间目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机会,进而实现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充分参与。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组织英语故事接龙,给出一个故事的开头“Jack and Tom travel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ogether”,同时通过多媒体给出两个人旅游的照片,让学生用英语对他们旅行过程进行描述,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能够获得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仿真语言环境,他们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听说能力,进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特色
第一,分层次、分模块的现代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开展分层次的英语教学,以学生英语基础为依据对教学班级进行A、B、C层次的划分,并设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同时,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是分模块的,包括翻译写作、阅读、听说三个模块,分别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
第二,采用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以实际工作项目或对话为基础。以英语教学规律和高职教学特点为基础,开展基于工作项目或对话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学习动力是工作任务、真实生活、学习任务,并通过项目成果或任务的展示达到体现学习成就的目的,通过交际达到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该模式任务设计围绕学生兴趣和爱好开展,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能力的最大限度提升。
第三,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对自己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学生个性和需求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开通网络课程栏目,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丰富的自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进而更加方便地开展学习。
总之,英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师应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英语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并对具体改革途径进行探究,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英语教职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视性,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完善,进而强化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林健刚,张晓明,冀文林,等.探索与实践体现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新模式—— 以天津职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1)
[2]顾林刚,魏东国,刘佳林,等.校企共同体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
[3]陈丽红,何葆青,赵洪明,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五年制高职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4JGB375)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3)、(7)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指导他们学习化学的方法。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学生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重要。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的装置,集气首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也可以,操作步骤7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过氧化氢制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常温可行节能源,操作安全又简单:“查装定收”只4字。”
再比如: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较难理解,我将之归纳为“构成物质有三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原子是根本,3条路径构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这3类,都由原子直接构。”“非金属原子先组合,构成分子种类多,多数物质分子构:双原子分子单质,非、非组成的化合物…”等等。
二、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例如,本学期我开的组内公开课《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学生动脑、动手,气氛严肃活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炼铁的原理是还原时,我让学生书写出换一种还原剂氢气或炭粉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明确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过关复习作业,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五、不足与反思。
本学期,我校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扎扎实实展开了课改工作。
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时间,我校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的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越来越少,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做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现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关注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教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让教学课堂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4.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课程教学“主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情况化已得到了落实。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景依次出现,相对独立)通过不断变换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用“因过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况的出现是前一情况的结果。
从设计情况的内容选择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从情境的使用目的上,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则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徐涵(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改革影响较大的六种典型模式进行了阐释与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典型模式;评价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而课程改革也一直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关注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深受普通教育的影响,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课程结构上,实行“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致使学生接触职业世界较晚,不能理解自己所学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二是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的是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尽管学科课程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却缺乏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而这两类知识却是职业教育内容的核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
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三十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三个阶段。但是各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分水岭,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拿来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但所采用的课程模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的课程体系,与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这就迫切需要先进经验和示范模式的指导。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和经济界首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德国双元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经验,进行改革传统职教模式的探索和典型试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加广泛的国际社会,并且把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陆续引入国内,如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英国的BTEC等等,并在职业院校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典型试验。
在最初的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原则。比较典型的是:从1983年开始,中国与德国在技术合作的框架内建立的30余个冠以双元制模式之名的企业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这些职业教育机构进行的基本上是“原型”模式的改革试验。在该类改革模式中,德方提供实验经费、教学设备、教学文件、并派遣专家;中方则按照德国的培训条例、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也基本上采用引进的德国原型。例如南京的建筑培训中心、十堰的二汽技工学校、上海的电子工业学校、北京的精密机械培训中心均属这一类型,可称为“原型”的典型试验。尽管它与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真正原型仍有区别,(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德国的实训教学完全由企业承担,而这在我国无法实现,我们的企业培训只能起到一个“相宜工厂”的作用,实训的基本立足点仍在学校内。但在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基本上采用了原型模式。原型模式的改革探索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条件的要求很高,因此其改革经验很难在国内其他职业院校推广。尽管如此,原型模式中的某些元素,如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企业的需求等等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
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了“国外经验,本土化的探索”历程。例如:20世纪90年代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在辽宁省13个市的13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机械类、电类、农业类及工商管理类的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的典型试验,20世纪90年代各职业院校开展的CBE课程模式的试验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部推行的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试验等均属于这一类型。该类型的实践探索关注是如何使国外经验的核心精神,如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注重根据中国的实际对原型经验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在该类模式的探索中,国外先进经验的核心理念在课程模式的改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模块化的课程、综合性的课程等对中国本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丰富与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进入到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阶段。如20世纪90年代由蒋乃平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21世纪初由教育部颁布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由上海市推行的“项目课程”等均属于这一类型。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符合中国实际的自主模式,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六种典型模式及评价
在我国近30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方案,其中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综合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改革传统职教模式的探索和典型试验,主要有三种类型:
(1中国与德国在技术合作的框架内建立的冠以双元制模式之称的企业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所开展的双元制模式的典型试验;
(2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由苏州、无锡、常州、沈阳、芜湖、沙市等六个城市开展的区域性的借鉴双元制经验的探索;
(3在三个职业教育研究所指导下,由多所职业学校开展的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的典型试验。
在上述三类典型试验中,无论从试验规模还是从试验效果看,影响最大的是由三个职业教育研究所指导开展的典型试验。该典型试验从1993年开始直至2000年结束,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与企业合作共同确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加宽了专业学习面,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并强化了环保意识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精减了课程门类,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综合化的课程;确立了“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新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引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进行了改革。该典型试验尽管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要在中国推广双元制教学与课程方面的经验也有较大困难,体现在:一是师资队伍难以适应,教师习惯传授式的理论教学,缺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经验,难以接受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教师职业实践经验较少,实践能力欠缺。二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普遍缺乏企业支持情况下解决教学设备设施投入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包括建立可行的产教结合和资源共享的模式。三是教学辅助材料和媒体的缺乏是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另一障碍。
(二)借鉴CBE课程模式,进行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的CBE模式被引入我国,它的课程模式的理念及其开发方法迅速被我国职教界所接受,并在全国多个省份的职业院校进行了改革实验。其中以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借鉴CBE课程模式进行的名为“10181工程”的课程改革影响较大。CBE以其对“工作任务胜任力”的突出强调,以及从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出发开发课程的特有思想,特别是该模式的课程开发方法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BE的课程模式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目的是识别出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从而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构提供客观基础,其结果就是著名的DACUM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这也是该模式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的原因所在。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致
命的弱点:一是把劳动科学中的工作活动分析简单地移植到了课程开发中的工作分析中,使得对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的内在联系在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的过程中消失了。在职业分析过程中,将所观察的工作行为分解为具体的能力点,而这种由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研究方式,忽视了人类劳动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二是缺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合方式的理论依据,致使人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虽然运用职业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组合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对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序列化的标准,又导致人们按学科体系对这些内容进行组合,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大规模的CBE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按照DACUM方法进行的课程开发,几乎没有见到教学设计的成功案例。尽管如此,通过借鉴CBE课程模式的改革,职业院校的教师接受了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即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模块化的课程。这些基本理念的确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探索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CBE、MES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进行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转换和职业适应能力。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应是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人员,同时具备继续学习的基础,使学生 适应技术进步和职业变换的需要。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宽基础”面向职业群。强调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注重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宽基础”是由四大板块,即德育文化类板块、工具类板块、社会能力类板块和职业群专业类板块组成。德育文化类板块由德育、数学、语文等科目组成;工具类板块指外语和计算机两科;社会能力板块由公关能力训练和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两门课程所构成,通过这两门课程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群专业类板块是由一组针对一个职业群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模块构成,是毕业生在一个职业群中就业、转岗和晋升的基础。二是“活模块”面向工作岗位。侧重强化从业能力,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对应。学习内容既考虑就业方向,也注重学生个性,更着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强化训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
“宽基础”、“活模块”两阶式的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覆盖面窄,适应性差的问题。但是,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中,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建构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之间的联系很少被考虑到。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宽基础,活模块”的课
程模式就会发现,该模式是把传统的各类课程归类于不同的模块之中,而具体的课程的主体内容仍然是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依据什么选择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按照什么标准和方式进行组合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82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
20世纪末新世纪之初,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职成教司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系列文件。新《目录》把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分为农林、资源与环境、能源、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商贸与旅游、财经、文化艺术与体育、社会公共事务和其他等13个大类,共设有270个专业,减少了原有几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数量,调整、合并了原有的面向较窄的专业,拓宽了专业业务范围,克服了专业学科教育的弊端,使专业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在调整专业的基础上,为创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教育部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开发了82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按照《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的要求,教育部组织有关出版单位,以82个重点建设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和主干专业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开发编写了1000种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国家规划教材和100种多媒体课件。
新开发的教学指导方案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实际对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新的教学指导方案一是更加关注企业的需求,把对职业岗位的分析作为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更加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专业覆盖面拓宽了,注重学生职业基础能力的训练,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课程结构也由传统的三段式向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转变,这表明人们在制订新的教学指导方案时试图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并且把实践导向作为建构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但是,由于新的教学指导方案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全面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五)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探索
针对劳动力市场对数控、汽车、护理等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2004年教育部公布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该方案是新世纪在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开发的一揽子教学改革方案。与以往的教学改革文件相比,该方案在引进先进理念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实践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1.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
《指导方案》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既把提高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又提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生产组织变革和工作关系等提高技术素养的教育目标,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等关键能力,以期实现毕业生不但能在短时间内顶岗工作,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同时,《指导方案》还将“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知识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把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正式纳入了课程方案。
2.建立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综合化和案例性课程,关注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直接联系 《指导方案》把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根据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确立了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置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3.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指导方案》明确提出了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要求,指出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为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以及开发和探究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相比,《指导方案》试图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而该模式的实施是以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基础的。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的探索
项目课程是借鉴德国最新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思想,结合我国实际自主研发的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该模式目前在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得以广泛推广与运用。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1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置课程。项目课程不仅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求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设置课程。(2突出职业能力。项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要落实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3项目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更加关注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经验。(4推行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成为实施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课程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但该模式的实施需要较高的框架条件,一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师资队伍,二是较好的实训教学条件以及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因此,该模式目前主要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试验与推广。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其代表, 无论从人数还是从规模上来看, 高职教育几乎占据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 相比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只是个新生儿, 无论是在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还是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都相对滞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沿用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 的教材, 即便是高职专用教材, 在编排形式和内容上大多数与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 所使用的教材雷同, 其教学设计还是主要采用“老师课堂授课, 学生课后练习”这一传统方式。笔者曾经在澳大利亚一所职业技术学院Chislom学习考察过一段时间, 潜心研究了国外高职院校的教材和教学模式。经过对比发现, 国外高职院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极其强调在相应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功能, 确定目标, 结合实训, 边学边用, 学以致用。笔者任教的学校与澳方Chislom学院合作办学, 刚开始澳方原打算选用中国教材, 但苦于找不到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材, 只好把澳方教材拿到中国复印。由此可见,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及其编排以及教学设计开始。
1 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内容及其编排
指导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是“6+2”基本原则。“6”指的是: (1) 工学结合, 职业活动导向; (2) 突出能力目标; (3) 项目任务载体; (4) 能力实训; (5) 学生主体; (6) 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2”指的是: (1) 某些课程教学内容 (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等) 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 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 (2) 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必须更注意采取“滲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 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的方式。[1]因此, 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及其编排应该遵循上述“6+2”基本原则, 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及其编排亦不例外。它应该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 即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 为一定的培养目标服务, 边学边用, 学以致用, 也就是说, 不以语法为纲, 也不以句型为纲, 而以学生在学习过程、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见的, 和他们关系最大的语言素材来组织、编排教材。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应体现以下两个的特点:
(1) 教材内容注重“渗透”, 切合实际。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应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内容组织相应的英文材料, 在进度上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授课计划大致相符,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对所学过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内容有所巩固。还可以诸如“Tips”等方式增加国家各行业总公司要求其下属员工必须掌握的相关基础知识;以诸如“Conversation”等方式加入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以及学生潜在工作岗位的相关内容;并以各种“任务”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
(2) 教材编排注重创新设计。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应依据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课改要求, 并借鉴国外职业院校所使用的语言类教材的编排模式, 以课内任务—能力—知识—课外任务为主线设计每一单元, 从而突破传统英语教材一直沿用的那种课文—语法讲解—习题的编排模式。
2 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型教学设计。教师以抽象的知识概念导入课堂, 讲解新材料、新语言点、进行语法推导和归类, 然后学生通过练习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知识讲解完毕, 验证完毕, 老师再进一步介绍知识的应用实例。“先学后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手段是问答、习题和练习, 所以教学和学习中通过大量题目来巩固知识、练习解题技巧和归纳解题方法。这种教学设计的特点是:教师给学生讲书, 即教师围绕通用知识体系、知识点、重点、难点讲书, 理论与实践完全脱离。但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不能如此照搬, 必须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和主要的课堂活动, 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 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 以此安排课程的内容和顺序, 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尽可能一体化进行, 尽量避免许多相互无关的并行小练习; (2) 教学过程考核设计要突出能力目标。考核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 想要突出能力目标就应当研究如何突破单纯的知识考核, 怎样体现能力考核的要求, 因此, 在考核设计中就不能仅仅进行概念问题的考核, 而是要采用任务考核。下面笔者根据上述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育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进行的一次机械专业英语课《The Views of Engineering Drafting》[2]的教学设计。
I、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The Views of Engineering Drafting》, 授课班级:略, 上课时间:2课时 (90分钟) , 上课地点:略。
教学目标:能力 (技能目标)
(1) 能够口头用英语描述金工实习时认识的机床及相关零部件。 (2) 能够根据已给英文段落, 从所给英文词汇中选择正确单词填空。 (3) 通过阅读英文材料, 能够分辨出英文中的正视图、剖视图和辅助视图。 (4) 通过阅读英文材料, 能够了解辅助视图的特点, 并在课余的小组活动中, 每组画出一张辅助视图。 (5) 能够阅读工程制图方面的英文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知识目标: (1) 掌握与机床及相关零部件相关的英文单词; (2) 掌握与机械制图相关的英文单词; (3) 掌握科技英文词汇的一些基本构词方法; (4) 掌握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之一:客观性; (5) 巩固已学过的工程制图方面的知识。
II、教学设计
3 结束语
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及其编排和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 但不是教改内容的全部。好的教材和教学设计还需要好的实施机制配合才能取得实效。因此, 改革传统的督导标准和课程评价方式, 以确保先进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 确保教改成果得到巩固, 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职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这需要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努力探索, 不断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 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伍中杰.机械专业英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英语教学中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体系。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而国际上教学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从评价教师的“教”转向评价学生的“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来审视教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对教学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而是要对教师在对待自己的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等方面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必须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我们应该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国内外对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的评价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学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价在英语课程发展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评价改革是英语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当前,英语教育界对评价的论述很多,涉及到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问题。笔者对这些论述进行了梳理,以便教师了解教学评价并参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基础教育者的职责应当是: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其成长的环境;对学习者提供更有利于其成长的指导;鼓励学习者去做更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事情。未来的基础教育应当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它能够引导孩子们,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体验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我们探讨教育评价问题,必须基于上面所阐述的理念。基础英语的评价体系应当成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支持系统。
2.促进课程改革
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评价,传统的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英语教学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能满足课程或教学活动要求的评价方式。否则,将旧的评价方式运用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就仿佛用旧框框来衡量新事物,结果只能是失败。美国上世纪60年代新课程改革的受挫经历已经明确地告知我们,评价方式的改革本应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评价方式必须与课程方向的变化相吻合。我们非常需要那种对教学与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优化与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整合作用并体现出高质量的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3.促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种种弊端:课堂教学重选拔与鉴别、轻改进与激励,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业、轻品质,重知识、轻能力,等等,结果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牺牲了学生在学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将体现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意图,最终会促进包括考试制度在内的整个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二、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评价要自始至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和鼓励性的原则,要有利于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结果既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现状,又要反映出学生的发展潜能。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应在学生最终总体评价中占主导地位,把用英语完成现实生活任务作为评价的主要目标。评价的形式应多种多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其发展。
(4)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的评价方法,提倡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并重。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不同,他们所认同的评价方法也必然不一样。应允许学生选择评价方法,如对本次成绩不满意,可在准备后再来一次,充分体现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5)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积极的评价应密切配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与形式的改革,推动学生学习。教师通过评价可反馈各种信息,如评价是否帮助学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是否促进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是否反映学生学习成绩高低,是否反映了教学的成败,是否反映了学生的问题,等等。根据反馈,教师可对症下药,调整教学方法。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合作的学习精神。终结性评价指的是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它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课程评价是保证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但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负担。例如,教师合理使用形成性评价,既要避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又要防止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造成评价流于形式。此外,同一种评价方法也不宜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
2.评价形式
(1)测试型:也称终结性评价。它是为了考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而进行的测试,主要包括口试、笔试、听力考试等。它可以是结业测试,可以是期中、期末测试,也可以是在每月末或每单元结束时进行的测试。这种测试应尽量客观、科学,以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此评价形式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作出相应调整。
(2)非测试型:即形成性评价。它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课业记分、学期积分、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累积、个人言语报告、小组讨论、平时测验、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等。这种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应以正面鼓励和激励为主。
无论采用哪种评价形式,都应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可采用表格、问卷、档案袋以及评价手册等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其学会全面评价自己、全面评价同学、客观分析评价结果,并逐步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勤于评价、乐于评价,最终达到得益于评价的目的。
评价标准:
①动态、弹性:水平不同,标准不同,不强求一致。
②意义先行:重在理解,不求面面俱到。
③应用为主:能用语言做事情,作出反应,不求百分百正确。
④重视策略:强调学习策略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⑤控制记分:注重能力,不对分数作统一要求,不求人人满分。
3.基础英语评价的主要方法
(1)开发性评定:通过信息收集与分析、分析报告和教学决策等来实现。参与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伙伴。
(2)制订任务目标:①语言应用目标——打招呼,简要介绍家庭情况,认知日常事物,评价同学学习,日常交流、购物,等等。②学习策略目标——固定自己的学习习惯,坚持记笔记,能够查阅信息,开展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求教,评价自我学习,描述本人学习情况等。
(3)研究环境条件:通过问卷、个案研究、实地考察、访谈等手段,完成对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的研究并加以评价,对具体教学实施很有帮助。
(4)进行情境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育对策,进行情境分析,包括作业活动情境、学习效果情境、家庭背景等。
(5)实施课堂观察:学生的听讲情绪如何,有多少人专心致志,多少人心不在焉,一节课上主动发言的学生有多少人,小组活动情况怎样,等等。
(6)学生自我监控: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来实现。
(7)作课业报告:形式应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书面或口头报告,也可以是画画、制作、表演、比赛、对话报告,等等。
(8)改造量化评价:不局限于测试,应将学生的表现量化。量化应多维、全面、注重能力、体现激励和人性化的评价,改变试题的单一和冷漠。
三、结语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有序地全面展开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作出鉴定,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是否展现作出的评价,它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
21世纪需要的是具备各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村”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为学生创建一个易于自己主动安排的、民主的、富有弹性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在这项改革中,教学评价的理念、内容、设计方式、实施机制、参与者角色、工具应用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新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学转型的最强有力的保证。英语教学评价的核心不仅强调英语的实用和交际功能,而且强调英语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我们构建新的英语课程体系,需要同时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无论从宏观角度看,还是从微观角度看,加强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验都具有深远意义。
为了培养“具有高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创新型研究生”,使研究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工具,促进研究生专业学习、科研和国际交流,决定对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进行改革,通过课堂英语教学和考核提高我校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教学计划增加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的内容,任课教师于开课初给研究生布置撰写英文论文和讲解论文的课外作业;
2、研究生第一学期(英语课程学期)写一篇英文论文,论文要求如下:(1)结构完整,跟专业相关度不限。
(2)字数要求:入学前未过六级的硕士研究生1000-2000,入学前已过六级的硕士研究生2000-3000,博士研究生3000以上。
(3)发现论文抄袭,课程成绩记为0分。
3、研究生根据自己撰写的英文论文做多媒体讲解材料,在任课教师规定的应用能力考核时间内对论文进行讲解,硕士研究生每人讲解时间不低于5分钟、博士研究生不低于15分钟。
4、英语应用能力考核:(1)考核时间
任课教师在学期末对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时间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人数自定;
(2)考核依据
英语读写:提交论文 英语听说:讲解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跨文化交流: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国际学术交流: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科技英语写作与翻译: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英语演讲: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博士研究生英语:按提交的论文和讲解情况综合评定 注:同一研究生有两门讲解课程的讲解内容可相同
(3)任课教师检查研究生的论文、根据每个人的讲解情况做好考核记录并评分。未参加应用能力考核的研究生不能取得相应课程的成绩。
5、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成绩由三项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考查)成绩40%、应用能力考核30%。
6、该改革方案从2013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
舟山市岱山县高亭初级中学
岱山县高亭初级中学是岱山县初中教育教学的传统学校,也是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保障,方案先行。
组织和制度是课程实施的保障。为确保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
(一)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其它领导为副组长,加强决策和部署,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要求以教导处为主体,协调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其中,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政教团委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
(二)根据初中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制订高亭中学《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等系列方案,从而确立起一套可操作的管理系统,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培训,更新理念。
(一)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一贯重视学习,每学期有理论学习计划,每月有学习主题,每次有具体安排。在此期间,先后学习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实施新课程教师缺什么?》等20余篇文章和有关文件,使广大教师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
(二)多渠道开放式培训。学校通过各种会议、校报、校园网、家长会等渠道,通过专家报告、外出学习等形式,及时全面地宣传课程理念。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新课程培训活动,如安吉昆铜的预学导学教学模式、仙居二中的全国教改新理念与课堂设计培训会等,仅2015年就有100人次教师到外地考察、参观、学习。
(三)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学习意识。学校开设了教师论坛,全校教师参与论坛,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表演说,谈经验、说感受、诉疑惑。
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之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人本管理,优质高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思想,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真正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
三、完善课程设置,培养综合素质。
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按要求开设知识拓展、艺术特长、实践活动三类课程,按规定执行拓展性课程课时的比例、知识拓展类课程课时的比例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要整合学生社团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丰富艺体工作的深度、广度。
(一)坚持合科教学。继续坚持以合科的方式实施科学课程,同时允许学校分科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作为补充。
(二)加强实验实践。坚持实验科学的本质,扩大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重视学段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目标要求,加强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
(四)深化评价改革。探索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四、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
(一)明确学段目标。初中科学课程重视实验探究,重点学习科学思想与方法,同时关注与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课程的衔接,把这个目标落实到位。
(二)合理安排课时。初中科学基础性课程三年合计480课时,周课时数可安排4–5课时。在不增加课时总量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年、学期和周课时数。
五、积极建设拓展性课程。
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积极探索分层走班教学,积极探索个别化教学。积极研究质量管理、评价和班级管理的新方式。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
(一)建设拓展性课程。结合现代科技与生活生产实际,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开发多样化的拓展性课程。
1.研究实践课程。通过科学观察、科技活动、调查探究等活动,加强学科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中探究自然、生产和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2.应用技术课程。关注科学与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将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天文、现代农业、气象等内容引入课程。建设将科学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
(二)推广选择修习。根据《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我校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积极开发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拓展课程。
本学期开始,学校遵循“家长知情、教师走教、动态分层”的原则,尝试对九年级数学、科学二门学科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操作办法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每周数学、科学各二节课的时间,对每二个平行班级的学生重新划分为A、B两班,原则上不上新课,由原来的任课教师对A班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对B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基础知识辅导。在管理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B班学生更加重视,加强个别辅导和心理辅导。建立了学习成绩的跟踪制度,并进行动态分层,以后结合期中、期末成绩和平时学生的表现,对A、B班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提高。
(三)拓宽课程资源渠道。拓展性课程建设要与实验室、图书室、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布置等相结合,有机整合学校附近企业、社区、科技场馆、科研院校及科技工作者等社会性科学教育资源,建构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拓展性科学课程。
六、改进教与学方式。
我们认为要促进学校发展,必须从改变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着手。可以这么说,这次课改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它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工作习惯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课改促进对学生的评价从而转变原有的育人模式。再是通过课改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两个基本价值取向能够达成,我们在借鉴昆铜中学模式下,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预学.导学帮助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以创建“学习、生活合作小组”为平台,构建学校、班级有效管理单元。
(二)以“四环三查”教学流程为主线,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在《预学·导学稿》引领下,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改变学生先听后做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现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自学能力。第二环:课堂内小组助学(小展示),体现为同等学习程度学生间的交流和强者带弱者。这一环节主要给每个学生以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还课堂于学生。第三环:课堂展示环节(大展示)。小组自行分工,派代表依次上台进行有序、有逻辑地展示。并由此激发学生的质疑、辩论,形成浓厚的讨论气氛。这一环节综合体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第四环:当堂效果检测。学生当堂独立完成《预学·导学稿》上的巩固练习,以检测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及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
所谓“三查”,“第一查”在“第一环节”之后,即在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即时批阅《预学·导学稿》,了解学生预学情况,并据此做出第一次教学调整。“第二查”是在“第二环节”后,检查学生的组内展示情况,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动态,实现以学定教。“第三查”即是“第四环”的当堂效果检测。学生当堂独立完成《预学·导学稿》上的巩固练习,以检测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及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下一堂课的教学调整备案。
(三)以编制“预学.导学稿”为抓手,促学与教的高效。
七、改革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完善学科评价方法。改变以一张试卷来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习惯做法,建立实验操作与纸笔测验相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体现科学课程性质的学习活动。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综合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常态开展面对真实任务、体现科学思维的实验操作考查。
八、加强科研,提高水平。
“以教研为基础,以教改为契机,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开辟科研强校之路”,这是我校的共识。
(一)学校专人负责教研工作,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一是坚持进行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二是进行课堂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此外,还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改革展评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学校制定《听课评课制度》,对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听课评课有明确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定期开展备课检查、作业检查,实行作业量审批汇报制度。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三)科研引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九、困惑与思考。
我们学校实施《预学、导学帮助式教学》模式以来,从形式的整合到模式的确立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确实很大。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一部分教师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动上仍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实施《预学、导学帮助式教学》模式的精神和理念,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形态还基本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层次上,导致《预学、导学帮助式教学》模式无法有效释放出其应有的能量和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下三点
(一)教师对课改认识不足,难以驱动教师对课改的热情。
观念上的冲突,从其本质上分析,是我们的教师不愿接受新的思想,不想改变自己,这是长期以来养成的一种惰性。鉴于行政推动的力度不够和学校领导力不强,这种态势还将延续。
再强势的外力推进也敌不过内力的驱动,我们要在实际工作的推进中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使教师想明白,让教师们自觉自愿地做好这项工作,这才是根本,才是保证。
(二)教师专业能力缺失,成为课改的“软肋”。
在推进学校课改的进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原先传统课堂中上课好的教师,现在的课堂仍然能够胜任,然那些责任心不强、课上不好的教师就面临着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到我们所期望的课堂中来,更可悲的是他们还以“这样的课改不行”作为他们的借口,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该怎样去组织这样的课堂,那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缺乏对模式的理性思考,课改难以深化。
我们发现,在统一的模式下,针对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科无法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简单的时间控制或环节规定无法适应丰富类型的学科教学;即使是同一学科也会因课时不同而教学内容不同,不同的课型自然会存在不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模式教学等等,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由此产生了很多的声音。
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管理机制不革新,评价体系不改革,质量监测不跟上,教学改革将难以维继。我们将不负众望,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教学模式改革典型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总结】推荐阅读:
配合MOOCs元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10-04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10-01
课程设计教学模式07-08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09-09
沟通技巧课程教学改革11-06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模式探讨论文10-31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模式10-09
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学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