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与哲学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狐假虎威”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发展、以往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教材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二者的合理内核、基本内核。

第一篇:生活与哲学论文

語言哲学与人和生活世界

摘要:語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語言是一种行为,語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密切,語言是一种关系、一种社会的技艺,谈论語言意义时不应忽视語言的人际性和行为性;所有过程、行为、事件都在世界中发生,語言不能脱离世界,語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語言和人、語言和生活世界之间联系密切,語言哲学研究有必要回归人本身和生活世界。

关键词:語言;人;生活世界;語言哲学

語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了解語言就是了解人的某种认识;語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語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語言、人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是語言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人和生活世界的研究存在于語言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語言是一种行为,对語言的哲学分析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一部分,語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分析哲学家认为語言哲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的哲学问题,語言是一种关系、一种社会的技艺,谈论語言意义时不应忽视語言的人际性和行为性;語言和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語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語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語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語言哲学与人和生活世界联系密切,語言哲学研究回归人本身和生活世界是非常必要的。

一、哲学的語言学转向:語言哲学发展历程

20世纪是哲学的語言转向,21世纪是語言的哲学转向。語言哲学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分析哲学的目的、任务和发展有助于語言哲学的研究。从理论上了解世界是哲学的目的,阿尔斯顿曾提到,获取对世界的基本结构的充分理解是哲学家的终极任务之一。語言与世界处于内在的关系之中,哲学家从理解語言的机制走向理解世界,語言的哲学分析得出的道理是世界的道理,不是語言的道理。西方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近代哲学注重的是认识论,到20世纪,哲学注重的是語言,語言问题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語言的研究已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在近代哲学中,康德以人的意识为中心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为我们把人的意识世界视为語言的意义世界奠定了基础。万德勒曾说:“哲学最终要获得的是自知,即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因为我们和我可能与他人不同。”现代哲学中的古典传统型哲学学派认为一切实在都属于心灵和精神的范畴、都是建立在心灵基础之上的。

对人和生活世界的研究存在于語言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語言哲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弗雷格、罗素、摩尔、早期维特根斯坦阶段为前期語言哲学;中期語言哲学大致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即中后期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小组、日常語言学派的全盛时期;1950年到现在,蒯因、达米特、普特南、克里普克、戴维森等人的哲学为后期語言哲学。

尽管传统語言哲学特别是早期語言哲学偏重逻辑研究,但也注重研究人与生活世界。弗雷格在关注科学的困惑的同时也关注人生的困惑。罗素在《逻辑原子论》中指出,对心灵、物质、意识、知识、经验、因果性、意志和时间之类的概念的分析属于哲学最重要的任务之列,这些概念不只是科学的概念,在日常的话語和思维中它们也起作用。罗素指出,研究面过于狭窄就无法创立对时代有用的哲学,必须兼容所有的生活领域和所有的科学学科。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考和逻辑研究发源于对人生的深刻困惑,他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感知以及他理智上的特殊天赋,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的深度。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有前、后期之分,其前期哲学以逻辑即以人的思维规律及其机制为中心,他在探索語言与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語言本体论;其后期哲学则是以日常語言的适用机制为中心。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一开始就勾勒出有关世界、語言和思想结构的一般性观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指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事物在事态中的可能关系和名称在有意义語句中的可能关系构成世界的逻辑形式,即本质;于是,語言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是同样的。冯•赖特在《分析哲学:一个批判的历史概括》一文中指出,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哲学明显是整体论的,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看做活动而不是看做学说。語言的可能性不需要得到解释,必须把語言用法和其产生的疑难描述为人在自然时所特有的生活形式的特性。在《战时笔记:1914—1917年》中的私人部分,记录了维特根斯坦参战期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与之平行的哲学部分,是他参战期间的纯哲学思考。无论是《战时笔记:1914—1917年》,还是《维特根斯坦笔记》,我们都无法切割维特根斯坦关于哲学和語言哲学的思考与他对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的体验与认知。正因此,他真正触及到了哲学的危机,他的工作不是为了提出一种哲学理论,而是为哲学的发展指出一条出路。他以非哲学的方式,即以語言游戏和活动摧毁哲学的方式来谈哲学。

在《分析哲学:一个批判的历史慨括》一文中冯•赖特还提道:在30年代,分析哲学的新变种——日常語言哲学与罗素和逻辑实证主义者所代表的思想明显不同,不过多的诉诸逻辑或科学的哲学,而更近似摩尔的思想方式,像摩尔一样,牛津分析家们感兴趣的是語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用法中的表层结构,而不是运用逻辑工具把数学和科学思维的深层结构形式化。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用法”、奥斯汀的“言語行为”、塞尔的“意向性”及格雷斯的“合作原则”研究,这些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发展并成为語言学研究主流的学派和领域,在研究上无不是以“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为中心。

后期語言哲学家普特南在《“意义”的意义》中指出,同多数传统哲学一样,传统的語言哲学往往把他人和世界抛在一边,事实上既不能陷入将认识当做纯粹个人事务的倾向,也不能忽视世界倾向,語言研究应该把两者都包括进来。

二、語言与人

每种語言都是一个复合系统,它具有三个主要功能:与别人交际,与本人交际,即进行思维;形成个人的人生观。我们使用語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陈述关于事物、关于人和关于时间的事实。語言是一种行为,对語言的哲学分析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一部分;語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分析哲学家认为語言哲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的哲学问题;語言是一种关系,語言是一种社会的技艺,谈论語言意义时不应忽视語言的人际性和行为性。

1.語言与人的行为

語言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行为,对語言的哲学分析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一部分。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最为活跃的哲学家之一塞尔认为,在語言行为和人类其他行为的背后更为基本的是人心中的意向性。这位以研究語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一直潜心研究奥斯汀提出的言語行为理论,更为重视这种理论基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塞尔在

《什么是言語行为》中指出,在包含了一个说者、一个听者和由说者说出的一个话語的典型言語情景中,存在许多与说者的表述相关联的行为,其中包括做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布命令、给出报告、问候和警告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奥斯汀称为是以言行事的行为。塞尔认为,語言交流必然包含着行为,任何語言交流的模式中都包含了語言行为;符号、語词、句子或它们的标记是語言交流活动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构成語言交流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在完成言語行为中给出标记,即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語句标记,就是言語行为。言語行为是語言交流活动的最小单位,研究言語行为在語言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語言与人的心灵

語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十分密切。苏格拉底把語言看做性格的表现、心灵美德的反映;培根曾说:“人们以为心智只会語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語言控制着人的心智。”

心的哲学在当代英美分析哲学的各个领域中是一直特别受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分析哲学家认为語言哲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的哲学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口語是心灵经验的符号,而文字是口語的符号,語言符号是一种有内容或有意义的声音,是心灵经验和概念的载体。冯•赖特认为,与词語对人的心智的所有模糊效应作斗争,是哲学的最高任务。z•文德勒在《思想》一文中指出言語本质上是思想的表达式,并对心理行为动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尽管存在没有被表达、没有被揭示、没有声音的思想,尽管说话和思维不是同一种东西,言語和思想之间存在对应性,言語的对象和思想的对象几乎普遍地同一。皮尔士说:“人和言語是相互培育的:在一个人身上的信息的任何增长都会带来和被带来某种言語信息的相应增长。”同杜威•詹姆士一样,蒯因坚持自然主义,认为知识、心灵、意义是它们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同一个世界的部分,应按照使自然科学充满生机的同样的经验精神对之加以研究。塞尔把語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结合起来,认为語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而心灵哲学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怎样表现世界上事物的状态。

研究人的心理对理解語句的意义非常重要。塞尔在《间接言語行为》中指出:说话者说出一个語句,在意谓他说出的东西的同时,还意谓更多的东西,比如在超市,身后的人对你说Excuse me时,这个語句不仅在表示打扰和道歉,还表达了希望你让道的请求;一个人可以通过询问听者的心理状态去完成一种间接以言行事行为。比如:顾客A想让服务生B给他添些水,A可对B说:“你能否为我再添些水?”结果是A通过这句问话,完成了让B帮他续水的行为。弗雷格在《论涵义和指称》中提道:我们几乎总是将相关思想和我们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联系起来,即使相关思想没有被表达出来,也通过听者依照心理规律与我们的词語联系起来。

3.語言与人际关系

語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杜威在上世纪20年代曾说,語言预设了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至少有说者和听者两个人,从中获得他们的言語习惯,而独白亦是与别人交流的产物和反映。词語的意义在上下文中甚至在語境中才能确定。杜威在谈论語言意义时始终强调人际性和行为性。尽管维特根斯坦曾提出私人語言理论,后期也拒绝了私人語言。

亚里士多德大概是系统探讨語言方方面面的第一人。他认为演说者首先要熟悉所讲的题材,比如政治演说者要了解各种政体的利弊,要熟悉财政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诉讼演说者要能分析害人的动机、受害人的性格,要能辨别正当与不正当的行动;演说者应了解听众的心理,以便激发或控制他们的情感。

蒯因在《本体论的相对性》一文中指出語言是一种社会的技艺,我们根据他人在公共可认识的环境下的外显行为来获得这种技艺。蒯因指出,知道一个词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語音部分,熟悉一个词的声音并能复制它,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完成的;另一部分是語义部分,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个词,学习一个词的語义部分要比学习語音部分复杂。

普特南在《“意义”的意义》中指出,有两种工具,一种工具是可以一个人用的,像螺丝刀和锤子,还有一种工具是需要人们合作才能使用的,比如轮船。語言活动是人类实践,是人类共同体和个体参与的行动。词项的外延不是由个体说话者头脑中的概念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只有说话者所属的那个語言共同体的集体的社会語言状态才决定该词项的外延,对外延起决定作用的两种贡献包括来自社会的贡献和来自真实世界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外延的确定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

三、語言与生活世界

語言不能脱离世界,語言研究不能把他人和世界抛在一边。所有过程、行为、事件都是在世界中发生的。洪堡指出:“語言是世界观”,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书讨论的是語言和世界的问题,一般认为語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語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首先,語言和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語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語言与生活世界是一体两面、相互构建的关系。一方面,語义的丰富和发展源自生活世界,語义产生于語言对生活世界的区分与联结,語义的准确、恰切的理解唯存于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又因語言而构建。综观20世纪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出两条发展的主线。一条是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哲学中的“語言转向”,另一条是现代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思维范式的转变。这一转变一扫近代哲学人与世界二分之对待世界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方式,转而面向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注重的是事物对人的价值关系,强调的是人的自主创造精神。語言哲学的研究逐步走向了生活世界,从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到塞尔再到哈贝马斯,語言哲学在生活世界中找到了不竭动力;生活世界的研究在20世纪从列斐伏尔、海德格尔、科西克、赫勒到哈贝马斯,語言在他们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既然两条主线发展到最后已基本重合,显然,語言和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語言不是直接改变现实的工具,而是述说、理解现实的工具。有一个实在的世界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語言和经验而独立存在;我们通过感官获得了直接进入实在世界的感知途径;我们語言中的词語一般都具有可被理解的清楚意义,通过这些意义,我们来指称和谈论世界中的真实对象;我们的陈述为真或为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世界上的事实相符合。

再者,語言的深层结构与世界的逻辑结构是同型的或同构的,語言的范围与生活世界的外延同一。亚里士多德认为,語言不仅是描述世界的工具,而且也是再现世界结构的工具。在《“意义”的意义》中普特南指出,传统的語言哲学就像多数传统哲学一样,把他人和世界抛在一边,事实上既不能陷入将认识当做纯粹个人事务的倾向,也不能忽视世界倾向,語言研究应该把两者都包括进来。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表明,語言不仅仅是任何意义上的交际

工具,还是一种同人、世界具有同等重要程度的特殊本体。語言与人的世界联系,語言哲学研究的世界只能是人的世界,語言学中的广义語境就是人的世界。从外延上看,語言与人的世界同一。将现象作为符号活动解释,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主要思想之一。符号的意义是由日常語言游戏的运作规则而不是由符号对应的外在物理世界或者叫做客观世界的自在之物及其广义特征确定。维特根斯坦引入語言游戏概念来取代统一的、理想的和普遍的語言概念,旨在允许語言实践和交际行为的多样性存在。维特根斯坦的游戏是对现实的偏离;换一种角度理解,也是对现实的建构。游戏,尤其是語言游戏,就是生活形式,人离不开游戏,人生活在游戏之中;語言游戏与生活形式、語言的范围与生活世界的外延同一。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人存在于語言中,人通过語言认识世界,語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与語言探索具有同一性。

另外,語言离开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生命。語言之所以具有它真实的存在,是由于世界再现于語言之中。語言是一种心灵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世界、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人与世界可以统一于人的語言,同語言对应的人的世界可划分为外在物理世界、内在隐秘世界和主观创造世界。語言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語言不能脱离人类社会,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語言。我们的思想、言谈和经验与实在世界是相关联的,当我们谈话时使用词語指称世界中的对象,当我们思考时,常常想到实在的事物,我们所说的话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世界上的事物的情况相符合。伽达默尔强调語言和世界是不可分的,語言不能脱离世界,語言的生命与世界不可分离。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的逻辑語言,而是回到了語言的日常使用。他认为,无论語词还是語句,其功能都不在于指称外部的对象和事实,而在于能在生活场景中起作用。学会一个表达式就是能用它来指挥、请求、描述、传达,能听懂一个表达式就是能服从、援助、寻找对象、理解事物,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理解其在各种語境中发挥何种作用。意义、命题都必须在生活场景中得到理解。“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被称为意义的使用理论。应该回到生活世界去把握語言,因为生活世界提供了领会語义的可能维度。語义的澄清机制在于生活世界,因为語言学的語义产生于語言对生活世界的区分与联结。

四、结论

回顾語言哲学的发展和部分語言哲学家的观点,不难发现,对人和世界的研究存在于語言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分析語言与人、語言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語言是一种行为,对語言的哲学分析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一部分,語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分析哲学家认为語言哲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的哲学问题,語言是一种关系、一种社会的技艺,谈论語言意义时不应忽视語言的人际性和行为性。語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語言与生活世界是一体两面、相互构建的关系,語言的深层结构与世界的逻辑结构是同型或同构的,語言的范围与生活世界的外延同一,語言离开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生命。

作者:赵芳

第二篇:《生活与哲学》复习之我见

摘 要:以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为例,《生活与哲学》复习备考,要厘清既往试题考点,重视漫画型试题,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以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材料与哲理的有机融合,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考点;漫画;素材;思维

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中,《生活与哲学》模块试题的量多、所占的分值比重大。如何根据哲学试题本身的特点,采取适切的复习方法提高其实效呢?

一、搞清既往试题考点

搞清哲学试题既往考点,是复习备考必做的案头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哲学试题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考点的广度

纵观这些年浙江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其考点覆盖面广,常考点主要集中在: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联系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实现人生价值等。

非常考点主要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世界的本质,意识的本质,实践及其特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

当然,常考点与非常考点的区分是相对的,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扎扎实实地对每一个考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三个角度进行复习,避免出现“死角”现象。

上述只是从纯考点复习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通过分析、概括、演绎等方式,将知识点与所给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考点的深度

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尤其是综合题,要求运用哲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把握好考点的深度。

【例1】 2012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40(2)题(背景材料略):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上题主要从“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三个角度去考查考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仅需要正确表述,更需要理解分析。遗憾的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对考点的理解和把握只注重从宏观、中观的角度分析,而没有从微观、深度等方面去理解,从而导致失分。

其他如“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特殊性”等考点,也不妨从考点深度的角度去把握,避免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二、重视漫画型试题

漫画型试题是浙江省高考文综卷思想政治试题中每年必考的题型,且很多情况下从哲学的角度去命制。近年来,漫画题的难度在下降,但我们在复习时仍须高度重视。

解答好漫画型试题,核心是揭示出漫画的寓意。答题的步骤主要是:

一要关注标题。标题既能让我们看懂漫画的表象,更能帮助我们揭示漫画的寓意,且很多情况下具有讽刺意味。如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0题,漫画的标题是“超常发挥”,结合画面、题干、选择肢的分析可知,漫画通过讽刺拜金主义者崇尚的金钱至上思想,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以之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要读懂画面。画面是漫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多幅,也可以是单幅。浙江卷中曾出现过四幅、二幅、一幅等漫画。就难度而言,一幅比较简单,而有二幅及以上画面的漫画,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一画面的内容,更要搞清前后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连贯起来,从整体上去把握寓意。

【例2】 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30题: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

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

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

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

正确作答上述题目,首先要读懂漫画的画面意思,第一幅主要是说明垂钓者在海水涨潮的时候,从岸边轻松地跳到礁石上,第二、三幅表明他是在稳健地钓鱼,哪怕水浅一点也没有关系,但第四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退潮了,他在礁石上就感到很害怕,把钓鱼竿也扔掉了。再从四幅图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垂钓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有的漫画中还有文字,我们也要充分利用。

【例3】 2012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30题: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述漫画题的寓意,通过文字的描述就更加清晰生动有效,有房者与无房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不同的判断,是根据现实做出的反映,也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为正确选项。

因此,我们要认真解读画面中的文字,并把文字与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画离不开字,字离不开画”,从而全面了解漫画的寓意,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平时我们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些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的漫画,试着用自己学过的哲学道理去分析漫画,提出正确的观点看法。这样,既有利于提升自己读懂漫画的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当然,也可以结合其他三个模块的相关考点进行有效的分析。

三、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

高考文科综合卷的命题思路是“提供材料,设置情景,考查能力”,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特定的素材和设问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回答问题,重点考查考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生活与哲学》模块的考查更是如此。

分析表1可知:

(一)背景素材具有广泛性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试题取材可以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等,几乎无所不包。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科技等领域 “那些事儿”。

(二)背景素材重点突出,特别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复习备考应紧密结合时政类素材,从哲学视角进行分析。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中央修订颁布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马会面,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经济由工业主导迈向服务业主导,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等等。

(三)科技类背景素材往往占有一席之地

浙江卷中每年均有关于科技类的哲学试题,将科技素材引入试题,不仅可以拓展取材视野,而且可以较好地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考查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科技方面的素材,弄清楚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如,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引力波等。

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需要我们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解读背景素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或者从所给的材料、设置的情景中总结概括出哲学道理,实现材料情景与哲学原理的有机融合,克服答题时哲理与素材“两张皮”的尴尬。

四、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所以是科学的,它较好地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统一,并且将此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领域中。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如,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复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的含义、方法论的要求;特殊性(个性)的含义、三种情形、方法论的要求。(2)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怎样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二者如何体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要求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我们复习《生活与哲学》模块,必须在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社会以及认识领域的各种现象。

【例4】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40(3)题(背景材料略):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解答好上题,首先,要认真解读材料呈现的基本信息(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关系);其次,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等)对此进行分析,但很多同学误解为如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失分;再次,要弄清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体现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把材料与考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考文综思想政治学科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考查目标。

总之,我们只有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才能在答题中避免“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绝对化倾向以及“以偏概全”的现象等,实现增分目标。

作者:钟涛

第三篇:生活与哲学教学必须克服的三个错误倾向

一、“狐假虎威”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发展、以往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教材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二者的合理内核、基本内核。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立过程中,全面地、系统地考察欧洲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批判地继承欧洲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还包括古希腊哲学、英法唯物主义哲学、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等等,这都体现在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中。所以,从哲学的发展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欧洲哲学发展的合乎逻辑的产物,是在它漫长演变的进程中得出的逻辑结论。

然而,不少教师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在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的同时,忽视其他哲学,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的欧洲哲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它们的轻视、不屑,甚至是诋毁。这就是所谓的“狐假虎威”的倾向。

一些教师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过程中,片面地将唯心主义哲学全盘否定,包括其“合理内核”。这是教师哲学素养不足的表现,严重制约了学生哲学素养的养成。导致学生今后学习哲学时,会预设这样的观念,即“唯物主义正确,唯心主义错误”。例如哲学大师黑格尔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因此黑格尔是错误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其他非马克思主義哲学,尊重、理解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内核,学习其中优秀的哲学素养及其哲学品质,而不是一味排斥,陷入“独断主义”。

二、“旧唯物论”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念的确定,即教材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后者仅仅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前者从主体及其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对象、形式、感性”,实践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必须承认,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教材分解为:唯物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仍然只是被理解为认识论范畴的观点,而实践的观点从唯物论、唯物史观的教学中“抽身而去”了,具有凝重的机械唯物主义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旧唯物论”的倾向。

一些教师在“世界的物质性”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的顺序是从“自然界的物质性”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他们颠倒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从社会到自然”的思维运行过程,变成了“从自然到社会”,即“既然自然界是这样的,那么社会也是这样”。这是一种“无中介”的直线式推演。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的实践,但由于“唯物论”缺少实践的观点,不少教师从“自然发展规律”推导出“社会发展规律”。因为“唯物论”的教学缺少实践观点,这样在“认识论”的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在学生理解上就被削弱,造成一种“旧唯物论”与“新唯物论”理解上的混乱。因此,教师必须把实践的观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始终,绝不能在逻辑方向、逻辑出发点上回到旧唯物论的错误中去。

三、“保守主义”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哲学总是要给人以方法论上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指导人对不合理的社会存在进行批判并且投身于人类解放的献身精神,它在本质上是革命批评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统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变成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这样几条简单结论相加的直观的辩证法,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局限在用“原理+方法论”解题的框架里,而不能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进行批判与创新。这就是所谓的“保守主义”的倾向。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哲学必须面向现实世界,认识和把握现实生活。哲学只有及时关注并回答现实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文明活的灵魂,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合理的社会存在、不完善的思想理论进行批判,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包含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等,这些课程内容既是学生得以批判的资源也是批判的对象,通过对社会现实及其理论的批判、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同时,批判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以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以免从“保守主义”陷入“极端主义”,并与创新、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者:徐楷森

第四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反思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作者:黄佳楠

第五篇:《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及特点初探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明确教材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从而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课程价值和特点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及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学科特点

一、 《生活与哲学》课程产生的背景、性质和课程价值

(一)

课程产生的背景

当代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思潮,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拜金女”“扶不起”“郭美美”等社会影响较大的道德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社会的发展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新课改的《生活与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 学科的性质

《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的重要教材,对于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并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相互衔接,与国家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三) 《生活与哲学》课程价值

课程价值就是就是某一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而《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就在于《生活与哲学》教育对于高中学生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基于《生活与哲学》的产生的背景和学科性质分析,其学科价值十分重要。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教化的功能

在高中教学中,哲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三观教育起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作用,是唯一的一门以三观理论教育为内容的学科。《哲学与生活》教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三观,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引发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生活与哲学》课程的设置,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构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育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民族自豪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为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指导,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却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哲学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当今社会不良现象对于高中生产的心理产生了冲击,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并处理这些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教育面临的问题,《生活与哲学》课程有效的提供了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些做法,对于中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积极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铺垫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 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为社会塑造合格的公民

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促使学生去不断地反思、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地思考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日益完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性又迫使学生去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帮助学生思考现实世界的一些问题,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自我角度和责任意识角度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历史的重担,担负起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有助于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未来国家的主人,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课程不仅对于学生自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特点

(一)

时代性,贴近国家的时政,把握时代的脉搏

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它产生的那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向前发展的航灯。作为当代中学生学习的内容,《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靠近国情,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这本教材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模块的设计来看,全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当代中国的思想结晶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反思我们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探究当代中国的政策法规,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

(二) 主体性,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日渐成熟的阶段,是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个特殊阶段。高中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的选择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富有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其学习主体性的地位日益得到体现。正是在分析了学生的情况基础上,《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内容选择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提升。教材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去研究、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哲学的意义。教材利用已有知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 生活化,贴近实际,讲求学以致用

哲学教学的突出问题就在于理論抽象枯燥,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教师上课讲的学生认为和自己离得太远,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这就需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这就是要把知识融入生活。《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以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紧抓住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生活,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为框架的生活化哲学,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追问和思考。教材的编排既立足学生的生活,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理论得到体验、丰满、形象、具体,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评价多元化,注重差异性

《生活与哲学》侧重于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这是学习型社会对各种人才需要的体现。教材的模块化教学要求改变对学生的单一知识性评价,在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多元目标评价方式,彰显了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充分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真正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生活与哲学》教材尊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力求体现哲学的时代意义,这就赋予了它很多优秀的特点。

作者简介:

张海涛,河北唐山市,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

作者:张海涛

上一篇:生物学导论论文下一篇:施工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