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精选8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1

--------浅谈大学生情绪与情感心理现状分析

学院:金融学院班级:11级金融工程1班姓名:章 惠学号:20112397

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朋友

在《心理学大词典》中对情绪是这样定义的:

情绪:广义包含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极其体验。有愉快、悲哀、愤怒、有余、赞同等不同形态,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情绪是人及动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而情感是比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表现感情的内容方面,既有稳定持久,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有积极、消极之分。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解决方法

1)嫉妒

通俗来讲,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情绪体验。相信大家对嫉妒的滋味应该不会陌生,那种看着别人功成名就时心底的丝丝酸楚,就是嫉妒的一种表现。它会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恐惧、怨恨、失望等。

其实每个人在这种情绪下的心里语言是不同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吧,看到别人学业社团一帆风顺的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的,一方面出于嫉妒的心理,我会认为:“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我做不到?”此时还会对自己默默责备一番。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也许我是一个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自己的自我期待很高,所以当现实与期待有落差的时候,我的心里出现了一种不平衡。但是当我心情平复之后,我会比较别人和我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断的敦促自己变得更优秀,能够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处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是也有人拥有比较偏激的心理状态。把一种对自己自身的不满投射到他人身上,这就是我们平日生活中听到的闲言碎语或者是诋毁,甚至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嫉妒之心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

嫉妒的危害远不是让你心里有些纠结就完了,而是会让人中日受到烦恼的折磨。嫉妒对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具有杀伤力,心存嫉妒的人感受不到人际交往的快乐,还常常会因嫉妒和别人争个你死我活。嫉妒还会带来各种负面情绪,让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一些人还会因为自己的极度产生罪恶感,看不起自己;另一方面又无法停止嫉妒别人,从而陷入更加巨大的痛苦当中。

以前总不好意思开口承认自己有嫉妒之心,总是把它冠上羡慕之名。但是老师说:适当的嫉妒并不是什么坏事,它有助于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己的最终目标。要战胜嫉妒首先我们要认正确认识到:别人的成功对你没有什么伤害。很多人的嫉妒源于这样的误解,认为只要承认别人的成绩相当于否定自己的努力,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其次,要见贤思齐,而不是见贤就生疑。把别人的成绩视为激励你继续努力的动力,因为他们的成功其实是在鼓励你:只要奋斗,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取得成功!

2)自尊情感

此外,人还有一种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绪,即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一种感觉。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你这个人没有价值,作为人不合格等,就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感情。当自尊感情受到伤害时,人就会愤怒,这是保护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种行为。

自尊感情高的人,对于别人的侮辱也可以宽容对待。正因为自尊感情高,所以不管别人

怎么说自己,也不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不会生气。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点不适当的评价,马上就会发怒。自尊感情低的人无法尊敬自己,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别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无法尊敬自己,于是便就发怒了。因此,如果平时就能够多冷静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会动不动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生气了。

在这里我想说,别人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心中对自我的认可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就说明他的自我认识是相对客观的,而且依据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不仅能够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谐稳定,往往还能够制定出现实可行的计划,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获得成功。

3)空虚

有没有觉得你琐事缠身却无从下手?这些让人毫无头绪的琐事像水草一样难以理清,于是你想着“算了,休息一下”,顺手打开电脑,聊聊天,逛逛微博、看看动漫…无忧无虑挨完一天,然后在晚上睡觉前猛地睁大眼睛---哎呀,我今天什么也没做!我想每个人都这样的时候,每每答应自己今天下午只在电脑上花一个小时,等到傍晚时才发现我已经在不断地网页链接中白白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也会有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忙,却根本提不起精神来做。后来我找到治好自己这个毛病的方法:看一个著名人物的演讲,比如我自己很喜欢TED演讲,然后自己心中被埋没很久的理想又重新燃起,接着就有动力去完成手头上的事情啦!

空虚不是空闲,而是一种内心的空洞,是心里的不到充实,不管手上有没有事可做都觉得百无聊赖,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有时我们身边堆满了各种事情,但却好像连戳鼠标的力气都没有,身体在放假,而心灵却在被焦虑折磨着。或者明明忙到昏天暗地,却无法从奔波忙碌得到快乐,不知道自己为何拼搏。空虚就像是隐形的杀手,不知不觉将你的志向、你的追求、你的行动力扼杀掉,还会成为滋生抑郁症、孤独症的温床。空虚的人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不空虚,就好像站在一片空白之中,不知道哪里才有出口,从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沮丧,形成恶性循环。

要驱逐空虚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起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你就有驱动力,你就会开始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当你努力向目标冲刺的时候,空虚自然就会灰溜溜地离开!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去听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可以锻炼自己的比赛,在这种活动中获取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重新审视自己,为自己添加新的动力。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好就列张书单,一本一本地读,用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启发自己,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圈。

三、深厚而久远的情感---友谊

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友谊的心理学定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它而变得丰富多彩。友谊是你心力疲惫之师最温馨的港湾;就是你受到伤害受到委屈之时最可靠的避风港;就是在你欢乐幸福之时尽情舞蹈的地方。痛苦之时有人分享,痛苦就会减半;欢乐之时有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有的人对身边的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即使是很小波澜在他(她)的心中都会产生很强烈的感受,他们可以把即使很小的故事在自己心中演绎成自己想象的摸样。所以他(她)们多数时候心中不会感觉到太多的孤独,这种人更爱幻想。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更愿意呆在自己建筑的内心世界中,而不积极与身边的人群沟通,极端的时候会养成性格孤僻、爱幻想、不易合群的性格。

在提到友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很令我们尴尬的词语“社交恐惧症”。他们害怕社交活动(如机会、会议或在公共场合进食、说话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与他人对视等);在人群中手足无措、全身颤抖、汗如雨下连话都说不清楚;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的情况。据调查,大约有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社交恐

惧时最极端的一种。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社交恐惧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不确定观念,对社交活动行程库管的认知,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而在行动上我们也需要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增加社会活动,这也对建立正确的人际观念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多一点社会互动:家里虽然舒服,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也要抽出时间会会朋友,逛逛街,建立和维持友谊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慢慢你就会发现,这些活动能给你一种特殊的快乐和愉悦,而这恰恰是电脑做不到的!积极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多和人群接触,减少自己的害羞情绪,坦然接受他人的邀请!

五、最近在网上看到以下十条非理性信念有些惊讶,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很多时候千万别让自己陷入苛责自己的牛角尖,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勇敢面对和承担,要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十条非理性信念包括以下十条

1)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与赞许;

2)每个人都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性的,为了他们的恶行,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4)假如发生的事情是自己不喜欢或不期待的,那么他是糟糕的、很可怕的,事情应该是自己喜欢与期待的那样。

5)人的不快乐是有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

6)一个人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物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考虑到它可能发生;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它们容易;

8)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9)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她目前的行为实际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曾影响一个人,它会继续,甚至永远持有同样的效果;

10)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妥当及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无法找到解决方法,那将是糟糕的事。

其实生活不是用了护发素的亮泽秀发,可以一顺到底。当你不幸和他们狭路相逢的时候,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和自己说“算了吧!”,“不要紧!”,“没关系!”。不管面对怎样的窘境,你都要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争取过了,不论结果如何都大可以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接受,不要再紧紧抓着失败不松手。参考文献

[1]莎伦·布雷姆 等﹒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2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有关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哈尔滨市与双丰镇某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420名学生。其中男生167人,女生253人;初一142人,初二146人,初三132人。

1.2 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等2008年编制,(6)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等1987年编制,(7)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

(3)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由王极盛于1998年编制,(8)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量表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和均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2 结果

2.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从表1可以看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0642,P≤0.001),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726,P≤0.001)。

为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心理弹性的五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中考察的三个变量间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问题,面对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学习压力和其他的生活压力事件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惩罚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父母或老师在与儿童的沟通的同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少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而引发的心理症状。另一方面,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情绪控制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学校和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Ackerman等人发现那些适应能力很强的个体,即使遇到危险的环境或者挫折时,他们有较少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情绪稳定。(9)

以往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受欺负儿童、(10)农村留守学生以及吸毒人员子女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心理弹性能够使更少表现出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本研究中的得出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1Luthar LutharS,ZelazoL.B.Research on resilience:an integrative review.In:Luthar(Eds.),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1,510-549.

2Weed,K.,Keogh,D.,&Borkowski,J.Predietors of resiliency in adolescent mothers.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21,207-231.

3Cowen,E.L.,Work,W.C.,Wyman,RA.,Parker,GR.,Wannon,M.,&Gribble,P.Test comparisons among stress-affected,stress-resilient,and nonclassified fourth-through six-grade urban childre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2,20,200-214.

4吴胜涛,李娟,祝卓宏.地震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及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杂志,2010.24(4):309-312.

5Luthar S.S.,Cicchetti,D.,&Beeker,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 for future work.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6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7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4-36.

8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行为科学,1997.4:15-20.

9Ackerman,B.P.,Izard,C.E.,Schoff,K.etal.Contextualrisk,Caregiveremotionality,and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six-and seven-year-old children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J].Child development,1999,70(6):1415-1427.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3

摘要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6.8%,抑郁心理与影响初中生的主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抑郁;生活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6-0044-03

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考察目前初中阶段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抑郁量表》和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抑郁与初中生生活事件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1所重点中学和3所普通中学的3个年级共24个教学班发放研究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2份,有效率为94.00%。所有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一、研究结果

1,初中生的抑郁状况

全体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为3521±12.59,总均分为1.76±0.63。根据《中学生抑郁量表》通常的判定标准,在1222名被试中,894人(占73.15%)无抑郁症状,256人(占20.95%)有轻度抑郁症状,60人(占4.91%)有中度抑郁症状,12人(占0.98%)有较严重抑郁。

2、影响初中生生活的主要事件

为了进一步考察影响初中生生活的主要事件,我们对选取的26项生活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发生频度作了分析(见表2)。

综合两方面的指标,对初中生影响程度较大且发生频度较高的生活事件有如下9项(见表3)。

3、抑郁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通过SPSS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与影响初中生生活的主要事件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见表4)。

二、结果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抑郁是一种在初中阶段发生率较高且较普遍的负面情绪,几类主要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心理的发生影响很大。

1、学习压力是初中生应激的最主要方面

对我国初中生来说,主要用学习成绩这个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其成就,容易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进而引发经常性的情绪低落,以致出现抑郁倾向。尤其是初三的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老师、家长的高期望,更容易产生较严重的抑郁情绪。

2、人际关系障碍也是造成初中生抑郁的重要原因

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与同学的关系。因心理的闭锁性、争强好胜、哥们义气等原因,他们往往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2)与父母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这个阶段的孩子碰到问题也不愿跟父母进行及时沟通,因自身的叛逆心理和父母的管束极易导致与父母关系的紧张,从而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3、适应不良也是导致初中生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之一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地位与角色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篇4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心理学与生活》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behavior: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可观察,显而易见)

心理学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的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 data: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适宜的分析水平,设计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1.每个水平的分析都产生心理学家希望最终得到的有关人性的复杂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机体变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因素。对人类而言,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绪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个人之外的事件)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试图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之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一个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一个因果预测详细地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小结: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的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Hermann Ebbinghous

Wilhelm Wundt1879德国莱比锡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结构主义stucturalism

Edward Tichener内省法,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铁钦纳强调“什么”是心理的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思维。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其目标: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解释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William James

John Dewey

美国心理协会http://美国心理学会

小结:早期的心理学家证明了心理过程是由决定论原则支配的——心理和躯体事件由特定的原因决定。一种早期的观点——结构主义,关注心理的内容以及行为的结构;另一种观点——机能主义,关注于行为的机能。

当代心理学混合了七种主要观点:生物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研究行为与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是由意识和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rspective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强调个体内在的实现个人成长的能力;认知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强调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进化的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为在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的适应性;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为及其含义。

心理学家们回答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心理学专业过去几十年中在范围上变得更加国际化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女性。

第二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现的背景

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如何评估心理现象的因果和心理现象的相关来帮助你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通过不断锻炼你有理想的怀疑态度,帮助你成为一个能够利用基于研究的结论来解决生活中面临问题的、更为老练的消费者。

理论theory 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

决定论determinism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这些因素被限定在个体环境或个人之内。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一般而言,假设总是被描述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主要指特定的结果是从特定的条件中得来的。

科学要求对任何结论持有开放的、批评的和怀疑的态度,直到它已经被独立的调查者所接受。

发现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者在研究阶段,运用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来形成新的想法和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力图理解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决定论关系。

二.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验证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证据拿来验证假设的研究阶段。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你以前进行观察的经验会影响你对现在看到东西的解释。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测验或实验条件的所有特征应该充分标准化以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一个实验中的所有变量必须给予操作性定义)

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被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它们操作一个自变量来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

当一些并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

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这种情况下,真正诱发观察到反应的是实验者的预期,而不是自变量)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医学上指的是由于个体对于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 一些力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除了那些与被验证的假设相关的)保持恒定的方法。(被试所经历的唯一不同应该是那些由自变量的不同条件)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 通过保证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双盲)哪名被试进行了哪项处理来消除偏见。(很多研究设计中,知道实验假设的人是不能来安排收集被试的数据的)

安慰剂控制placebo control 为了解释安慰剂效应,研究者通常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被试间设计between-designs 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接受一个或多个实验处理)和控制条件(不接受实验处理)下,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随机的安排是研究者力图消除潜在被试中和个体差异有关的混淆变量的主要步骤之一。

从样本sample来估计总体population

一个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特征非常匹配,就是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个被试作为他自己的参照。

A-B-A设计 A-B-A design 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境(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最后再回到基线(A)

小结:研究进程的第二个阶段是验证。为此,心理学家依赖科学的方法。研究者对数据的收集使用标准化的程序,用操作性定义来界定概念,以此来克服观察者偏见。实验的方法允许研究者宣称其发现的因果关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5

一、相关概念

1. 积极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理想机能,寻找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三者相互作用、影响:长期、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帮助个体感受更多积极、快乐、满足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良好的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两者。

2. 教育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只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的需要,才能凸显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的体验中加深认识,在生活的实践中运用知识。生活化教育、教育生活化是实现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最佳途径。

3. 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有别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类消极面,教师职业认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体对教师职业的积极体验,以期形成积极评价,付诸积极行动,做积极、幸福的教师。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高师范生将来从教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二、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引导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

1. 将理想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课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知识输入模式,转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立足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巧设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采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吸引学生深入主题,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延伸课题。例如,讲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时,可让学生回忆印象中爷爷奶奶曾经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的?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否有变、为什么会变、为理想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辨析,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愿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理想和“中国梦”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期待,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并及时将主题转移到师范生的身份上,提问:选择报考师范生是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真正热爱与认同?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自己选择读师范专业?读师范专业是不是自己目前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分析读师范专业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可能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也可能迫于家庭压力或经济问题,意识到读师范专业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在内心积极地呼唤自己逐渐爱上本专业,学好本专业。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开始:在积极学习中积累师范专业的丰富内容,发现作为师范生的各种优势,感受读师范专业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2. 将教师综合素养融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教师职业认知的主要课程。在学习“教师与学生”这个章节时,许多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颇,要善于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印象中最敬佩、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他/她令你敬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如实讲述并发表讨论,所有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最全面的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与回答获得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收获积极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开设多门其他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师综合技能,提高将来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无形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3. 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于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填写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质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挥优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盲目悲伤、否定自己,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劣势,或通过凸显优势来弥补劣势,让自己变得更富有积极性、发展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师范学习所培养的教师综合素质足以支撑个体因各种外界原因无法实现教师梦时成功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并不排他,拥有较强教师素养与能力的个体在其他领域也可成就事业,从而更包容乐观地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三、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隐性课程是学校隐含于课堂内外的、可能为学生习得的文化,包括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教师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不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而渗透影响,通常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被学生自然接受,虽不像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具有立竿见影的学术习得效果,但影响力更持久牢固。

1. 提升教师的自然性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滥用教师权威,要热爱教育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德树人、感召学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和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2. 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性条件,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加入与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角色,在愉悦放松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没有唠叨和训斥,没有强制和灌输,只有平等与尊重、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留恋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

3. 建立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外延伸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悟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更需要相关课外延伸体系的引导补充,如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讲座、教师素质拓展训练、情景剧、辩论会、读书交流会、文化长廊等,训练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

四、组织系统生活化,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收获满足与快乐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次上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系统是以家庭为细胞的生态系统,学校系统是使家庭、社会朝向美好的教育组织机构,快乐和谐的家庭系统、优质温馨的学校系统必定呈现和谐繁荣的社会系统。学校、家庭要为学生创造积极、温馨、民主、平等、尊重、友爱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推进“温馨工作进校园”“学情夜访”“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以温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全面推进以“德厚才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采取创新的管理措施激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积极扶持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学生倾诉渠道畅通,诉求反映及时。

五、生活化教育全面影响,塑造师范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正能量、促进团队合作,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助力其教师成长。团体辅导,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可以从塑造积极人格、增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心得 篇6

怀揣着对心理学神秘面纱的好奇,我开始了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在我的意识里“心理学”一门比较神奇甚至神秘的学科,然而我想在这学期的选修课中我初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课程期间老师图文并茂,讲解有序。让我们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有意思的当是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一系列心理学分析与实验,这些都很实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人心中脆弱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以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完善及维护。实际生活中,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在他人需要的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学习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人,关怀身边的人。我相信,学的这些知识,不仅以后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是个人觉得课程还有不足之处:举例多是一些外国心理学家针对外国人的一些实验与分析,因为文化﹑经济﹑教育方式等的差异这些结论或实验分析对现在的中国人同样适用吗?中国的心理学家们是不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呢?

下面我就张老师讲授的“从众依从和服从”专题谈谈我的具体体会。首先是“从众”,它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从众的身影,从众的意义在于其对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从众也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从众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信息压力﹑规范压力。从众类型有三种: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其次是“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通常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当人民认为是合法权利时及可以将责任转移时就会发生服从。

最后是“依从”,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依从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从众与依从的关系:

二者都是个体受到某种影响而产生的行为变化,其发生机制都不存在对权威

者的绝对服从。依从行为是由一个特定的影响对象对个体施加直接影响而产生的;从众没有特定的影响来源,是个体在一定的群体压力之下自发产生的一种跟从行为。

服从与依从的关系:

服从的引发,具有某种强制的特征,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存在着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服从的理由是外在的。依从的理由的内在的,请求者与依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面对请求者的请求,依从者必须有一定的认同,才会顺应其要求去行为。

从众依从和服从皆是双刃剑。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趋利避害,让其为人类需要服务。例如“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它达到我们学习、生活甚至商业的目标。再如“附加价值”策略、“相同处境”策略、“欲擒故纵法”、过度理由效应等都是本节的心理学知识在实际中的有效应用。

记得最清的是张老师讲的一个“用钱使小孩子们不再吵闹的事件”,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心理学应用,这位大叔正确的利用了由于人们维持认知平衡的自然心理需要,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的内心理由也会越少的心理特点,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目的。

心理学与生活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现代人的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期而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7

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次将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列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当前我国农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 同时许多新问题, 新矛盾层出不穷。农民心理和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赵志良 (2009) 研究表明, 不同性别、类型、省份、地区的农民心理和谐状况不同, 朱德超、徐晓琼 (2007) 研究发现, 农民的收入, 生活环境, 城乡收入等因素会影响农民的心理和谐, 刘国权、孙崇勇 (2008) 也认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这说明农民的生活质量对心理和谐有一定影响。但文献检索发现, 关于农民心理和谐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绝大部分属于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十分鲜见, 且尚未发现关于农民心理和谐和生活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因此, 为了更好地唤起社会对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状况的关注, 提高农民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力图探讨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云南和河南为例, 按照国家级贫困县和民族县标准, 抽取云南、河南两省份20个不同市 (州) 的38个县 (区) , 在38个县 (区) 中兼顾民族、性别、年龄、婚姻等状况抽取3700个样本作为被调查对象。回收问卷3332份, 删除问卷漏答项目达3项及以上者、重要人口学信息缺失者和问卷选项呈明显规律者, 最后保留有效问卷2637份。最终的有效样本, 男性1398人 (53.01%) , 女性1239人 (46.99%) ;云南29个县, 共1575人 (59.73%) , 河南9个县, 共1062人 (40.27%) 。

(二) 研究工具

1.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问卷。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问卷由李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以云南, 河南为例”课题组成员班永飞编制, 该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记分,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分别记1~5分, 分数越高表示对生活越满意。问卷共有40个题目, 包括3个分问卷, 8个维度。物质生活质量分问卷包括生活水平状况、身体健康和物质生活满意度3个维度;精神生活质量分问卷包括人际关系、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满意度3个维度;社会生活质量分问卷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安全2个维度。各维度的а系数在0.599~0.822之间, 各分问卷的а系数在0.779~0.855之间, 总问卷а系数达到0.924, 维度与分问卷、分问卷与总问卷、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均在0.632~0.928之间, 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中国心理和谐农民问卷。

中国农民心理和谐问卷由李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以云南, 河南为例”课题组赵志良编制, 该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记分,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分别记1~5分, 反向叙述题 (共9题) 则反向记分。问卷共有18个题目, 包括社会环境、人际氛围、生活环境、自我状态4个维度。各维度的а系数分别为0.879、0.630、0.828、0.804, 总问卷а系数达到0.880, 且各维度与总问卷相关较高, 在0.471~0.848之间, 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三、研究结果

(一)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现状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平均分为3.22, 根据农民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标准 (1) , 总体水平较高。

3个分问卷调查结果中, 精神生活质量得分最高 (平均分为3.59) , 其次是社会生活质量 (平均分为3.28) , 物质生活质量最低 (平均分为2.91) 。

对8个维度分析发现, 人际关系维度在8个维度中最高 (平均分为4.05) , 而物质生活满意度 (平均分为3.13) 和社会环境则是一般 (平均分为3.10) 。

(二) 中国农民心理和谐现状

根据农民心理和谐问卷中对中国农民心理和谐的程度的Likert 5点评估方法 (2) , 农民心理和谐 (平均得分为3.39) 接近但尚未达到比较和谐水平。其中“人际氛围”因素上达到比较和谐状态 (平均得分为4.05) , “自我状态”一般 (平均得分为3.34) , 社会环境 (平均得分为3.15) 和生活环境 (平均得分为3.15) 两个因素上的得分都较低。

(三)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见, (1)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问卷8个维度与中国农民心理和谐问卷4个维度的相关在0.142~0.922之间 (p值均小于0.05) , 相关平均为0.454, 这说明构成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的各维度具有相关性, 甚至部分维度有重合 (例如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都涉及人际、社会环境维度) ; (2) 生活质量中的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满意度、社会安全与心理和谐的相关性最高, 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734、0.718; (3)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3个分问卷与中国农民心理和谐总问卷相关分别0.766、0.750、0.868, 相比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相关程度更高; (4) 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虽然具体结构存在差异, 但整体相关达到0.908, 进一步揭示了二者的高度一致性。

四、探讨

(一) 农民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现状的探讨

调查结果表明, 农民总体生活质量虽较高, 但具有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群体不多, 大多处于中等水平, 这说明不同群体之间的农民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表明,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依然明显, 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 物价、医疗、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加之农村普遍存在看病难、农民子女教育难、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矛盾, 使得农民收入增加了, 但纯收入不高。

调查结果还表明, 农民心理和谐尚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程度, 仍处于中等水平。可见, 中央提出的“注重人的心理和谐”是非常及时而必要的。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心理和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 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奔小康的同时, 还要维护农民心理健康,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消解和抑制农民社会心理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 农民心理和谐和生活质量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第一, 人际关系较为和谐。我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的本土性, 是建立在血缘与地缘之上。村民之间交流更多体现在生产、生活环节中寻求互相支持, 如抵御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等, 村民们的相互合作保障农村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持续健康发展。第二, 由于农民们物质生活质量较低, 影响了他们物质生活满意度, 使得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尚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程度。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拉开, 贫富两极分化, 使得农民心理更加脆弱;第三, 农民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不甚满意。由此可见, 新农村建设的好坏, 会对农村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如对乡风、村容、管理等的全面整顿, 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当地环境的改善, 这样才能促进农民心理和谐。

(二) 农民心理和谐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

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各维度具有很高程度的内在一致性, 甚至部分维度有重合。例如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都涉及人际、社会环境维度。可见, 为农民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和社会环境是非常必要的。生活质量中的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满意度、社会安全与心理和谐的相关性最高, 因此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和谐的促进有赖于生活质量, 尤其是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安全的提高。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 但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仍较低, 许多农民还过着靠天吃饭, 生病拜佛的生活。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社会保障不健全, 农民的社会安全感较低。同时, 征地、污染等矛盾在一些乡村相当突出, 一些乡村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盛行, 使得部分农民的心理缺失, 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相比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相关程度更高。这说明当前社会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但也存在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第一, 农民面临边缘化的局面, 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仍没有多大好转;第二, 农民工受到歧视, 得不到认同;第三,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 截留新农村建设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贪污腐败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这些现象加剧了农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和谐程度。

(三) 构建农民心理和谐及生活质量的互动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 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整体相关达到高度一致性。物质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之间相辅相成。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心理和谐程度的提高, 农民心理和谐程度提高了, 对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心里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 在为农民创设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同时, 还要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满意度, 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心理和谐程度的提高。“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因素体现了农民对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感受和评价。这两个因素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建设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在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给农民营造一个安全、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同时, 还应具体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 如村庄整体建设规划, 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做好污染治理工作, 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改善教育、医疗条件,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切实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在农村里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和谐交往氛围的很有必要的, 传播心理调试的方法, 积极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使农民不满的情绪得到及时释放, 真正体验到内心和谐, 人际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6-10-19 (1) .

[2]赵志良.新农村背景下中国农民心理和谐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82.

[3]朱德超, 徐晓琼.心理和谐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3) :7333-7334.

[4]刘国权, 孙崇勇.农民心理健康与人格类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相关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8 (8) :100-101.

[5]班永飞.新农村背景下中国农民主观生活质量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43-56.

[6]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8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精神生活质量

分类号 B8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nlc202309090636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nlc202309090636

4.4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对“价值判断”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幸福体验”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心理成长”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总分有预测效果。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对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产生预测效果,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固然要结合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安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对其精神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更为明显的影响效果,根据上述压力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仅有助于直接缓解相关的心理压力,而且还间接对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车文博, 张林, 黄冬梅, 张旭东(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9(3), 3-9.

陈春雷(2012).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分析. 中国统计, (8), 57-58.

崔丽娜(2009).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葛操(2000).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 河南社会科学, (3), 114-117.

焦岚(2012). 心理生活质量——基于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李继兵, 周小宁(2008).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 思想教育研究, 10, 29-31.

李燕华(2001). 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 52-56.

刘春兵(2000). 大学生精神生活: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 45-47.

王宇(2007).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科纵横, 2, 250-252.

温梅, 吴子国, 赵艳萍(2007). 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中国成人教育, (5), 73-74.

吴子国, 路宝剑, 赵艳萍(2008). 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科教文汇, 14, 6-7.

张林, 车文博, 黎兵(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 心理学探新, (4), 46-51.

周林, 宋海娟(2013). 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犯罪研究, (2), 61-65.

周曼(20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23-125.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their spiritual life quality, 207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cal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scale.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as below medium level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as above medium level; the most of dimensions of the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academic pressure, employment pressure, interpersonal pressure and economic pressure we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and the academic pressur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were mo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Key words: polic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piritual life quality

上一篇:对企业的祝福语下一篇: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