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共8篇)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篇1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问题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是人类未出现就有的,物质先于人类而产生。世界的一切来源于物质,人和动物都来源于物质,所以世界万物都可以称之为物质。而客观物质世界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这也是物质世界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各种想象,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到生物运动,都是以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着的,而人类社会则是一定的主观目的、理想、情感和意志,其活动都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见,自然界的自在形式与人类社会的自为形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这都的客观物质世界自身的形式,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再一次部分。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历史过程。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和有力的证明,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如水、火、气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天才的猜测成分,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形而上徐唯物主义在坚持按世界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方面作出过一定贡献,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过重大作用。它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非历史性和不彻底性。其根本缺陷在于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直观地看待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特别是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最完备形态。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辩证法。

④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人类的产生来看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资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如果要追溯人类的起源,最早的是原始食虫类,古猴,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时候的产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我们人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看到,劳动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劳动把人类从动物当中区分开来。

2.从人类的存在来看

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他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发展和分布都是客观的。而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跟你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两者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就像人的脚和鞋子,鞋子如果不适应你的脚,你就走不快。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人可是吃过大亏的,大跃进的时候,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中国人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事情。有一个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炸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这是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大跃进不仅没有使我们超英赶美,反而使中国倒退了好几年。所以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是物质的。因此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客观的物质体系,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没有选择的余地。

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客观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曾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辩证的过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对于马克思的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我们同样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①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已经说过,人们的利益来自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利益需求,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饥饿、会寒冷、会疲倦、且懒得走路等等,所以我们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整个的物质利益体系。而我们的身体的产生则是大自然的长期演化的产物,不是有我们来决定的,因为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出现。而大自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产生于自然。

②人类的实现利益的方式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方式、运动方式。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利益需求主要的或全部都是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而我们从相关物质环境中创造物质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讲,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方法无非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规律新创造的物质形态和根据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形成的。简单的讲就是物质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使用方式,我们的使用方式是根据物质本身固有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确立的。例如:我们都知道更牛和铁犁造就了比奴隶制时代多得多的物质财富,而人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创造财富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相关物质环境中存在耕牛和铁犁等等这些具体的物质结构,其次是因为铁的结构导致的轻便、坚硬、耐用等特性和牛的结构导致的的力气大,脾气好、易于驯养等运动特性,然后我们才能够组织起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式是由相关物质环境中的具体的物质的结构和运动决定的。当然了农业生产当然不止这一种方式,现代化的机械化作业也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但即便是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是物质性的,因为机械化的生产工具是用具体的物质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也是根据物质的运动原理制造出来的,例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石油的相关的化学性质,钢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制造出来的,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生产。还有现在人们用核电站进行发电,人们只所以能够这样做,还是因为物质世界中存在核燃料及相关的运动方式。总而言之,人们实现物质利益的方式是根据相关物质环境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结构及运动方式建立起来的,人们的实现利益的方式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方式也同样如此,因为既然生产力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生产力决定了主要的社会结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社会的演变也是物质性的。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从产生、存在、发展来看都具有物质性。

(三)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以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和认识,和对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的认识,构成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世界有统一的基础;其二,这个基础是物质的。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紧密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肯定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是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二元论都是根本对立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对于物质来说是本原的,因而断言世界统一于精神。也有一些人采取折衷主义的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而“存在”是既可以归结为物质也可以归结为精神的含糊不清的概念。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篇2

一、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科学地揭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例如在教学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内容时, 我们要学生理解,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的得电子、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与还原剂的失电子、化合价降低、被氧化是相对立的概念。但是又不能孤立地去看它们, 它们的存在以对方为基础。不存在氧化剂也就没有还原剂, 没有得电子也就无所谓失电子, 这二者是统一的。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章节里, 应充分注意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碱金属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这是碱金属元素的共性。它对于这一类事物来说可以叫做矛盾的普遍性。而各种元素的性质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可以叫做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烷烃的性质可以在甲烷、乙烷、丙烷等的性质中找到。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 且每个C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 都达到了“饱和”。这样的烃才叫烷烃, 否则就不是烷烃。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由于内在矛盾性或内在否定性的力量, 促使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尔后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 即否定之否定。使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探索原子世界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美国的化学家道尔顿, 他在研究中发现了倍比定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论, 在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元, 它们是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真的是不可再分割的微小粒子吗?这个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896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生用一只特制的阴极射线管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利用实验结果和物理学知识算出了电子的荷质比, 并推算出电子的质量应是氢原子质量的1/1836。由此, 汤姆生揭开了原子世界的面纱。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原子模型”在10多年后被他的学生卢瑟福所推翻, 他进行了著名的散射实验, 即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实验结果, 他重新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子模型。人们称之为“行星模型”。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与当时的电磁场理论发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是玻尔。他作了两个假设: (1) 氢原子的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绕核旋转, (2) 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 能量差以光的形式放出。利用这两个假设, 玻尔解开了氢原子的光谱之谜。但玻尔的理论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概念, 如轨道等。直到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从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方程式, 这深刻的反映出原子世界的运动规律, 后来人们把它称为薛定谔方程。在这些认识过程中, 每一种新的学说的诞生都是对前一种学说的否定, 但前一种学说中合理的思想又得以保留下来, 在不断的经历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周期。

三、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化学领域里量变质变规律以更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就是由于构成方式的变化而形成的质的差别。如金刚石和石墨, 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就完全不同, 金刚石坚硬无比, 可做切割玻璃的利刃;而石墨则比较松软, 能作铅笔芯。化学的化合和分解, 就是由于吸引 (亲和力) 和排斥力 (离析力) 两种对立的力量彼此消长的结果。

结束语:

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客观世界的时期, 化学教学则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适当的把化学的知识同哲学原理相联系, 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篇3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世界物质的统一性》中《物质》一节中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然而,各种物质形态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引起运动。”在日常教学中,千万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否则将适得其反,还累得够呛。如果只强调英语成绩,而忽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还包括生活、交际、娱乐等许多其他方面。如果能在枯燥乏味的单词、语法中加入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视频,学生参与的西方影视名剧的表演等活动,介绍西方积极健康的文化,则学生会更有兴趣。但现在的英语教学只一味强调学,忽略了这些软环境,学生能不烦吗?

《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又说:“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本身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没有低级运动形式,就不可能产生高级的运动形式。”所以,许多人只看到优生今天的成绩高,殊不知他们也是从小学时的一无所知,知之甚少,努力学习,逐渐积累,到今天的成绩好。所以,依据这个原理,对那些“差生”鞭策他们努力学习,就会从现在的一无所知,知之甚少,到将来也很可能会成绩很高。所以,应该运动地看学生的发展,不能只对优等生重视,而忽略“差生”。

但是,《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又说:“形而上学割裂了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或者只承认时空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性,陷入了绝对主义。”我认为这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人们只看到某个学生的成绩的暂时的高与低,便打上一个一成不变的标签:优生与“差生”,快班与慢班,这种划分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学生,许多案例表明,优等生或快班成绩不一定再上升,反而下降,“差生”或慢班由于受到误导,自认为低人一等,看不到希望,不知自己经过努力能改变目前状况,成绩大部分更下降。第二种表现,流行在教育界的一句口号:“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认为这更是犯了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错误。现在全国的各个班级,都有几个无论如何努力成绩也上升不了的学生,由于个人生长发育的原因,导致智力障碍,这不能怪他们,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凡是孩子都能教好的歪理,就是在无情地逼迫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做他办不到的事情,岂不是残忍?是不是违反人权?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中的《意识的本质》说:“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在反应客观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性质。”毛泽东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仿真,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这方面,我认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做得更好。他们上课不只是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思考、回答问题。但这还不够,他们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学好外语是为国家美好未来和为个人将来更好生活的远大抱负,树立远大目标,从现在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学生学习就有动力,成绩节节提高。而那些没有经验的教学新手,只强调上课的知识灌输,时间一长,学生肯定乏味,成绩下降。这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说:“矛盾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存在三大矛盾,学生厌学与教师强迫学的矛盾,英语背诵需耗费大量时间与学习时间少的矛盾,想学好外语但不知如何学的矛盾。我认为,矛盾可以互相转化,关键是采取何种手段。对于学生厌学与教师强迫学的矛盾,要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与老师忙得教不过来的矛盾,教师应该采取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对于英语背诵需耗费大量时间与学习时间少的矛盾,要转化为英语背诵时间化整为零和学习时间有富余的矛盾。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如何速记,如何节省时间背诵,如何快速提高成绩,如何利用点滴时间的方法,这样学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绰绰有余。这正好解决了想学好外语但不知如何学的矛盾。但是需要教师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中说:“当量变达到关节点时即突破了度的限制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旧质消失,新质产生。”我认为这对于学习英语太重要了。英语学科,即使一个月不太努力学,成绩也不会太下降,若即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连续两个月不学,则后果很严重,成绩大幅度下滑,而且一直报持到从初一直到高三,下滑成绩永不可能恢复到原有成绩。相似地,如果努力学习一个月,成绩也不会上升,如果连续努力学两个月,成绩则会大幅上升,而且一旦上升,只要继续努力,就永不会降下来。但是现实是悲惨的,许多学生、家长,老师不懂这个道理,由于外语背诵枯燥乏味,短期不可能见到效果。但许多人只盯着目前的成绩看。许多“差生”要么努力一个月不见成效,主观上放弃了,失去了永远升成绩的机会。许多优等生连续一个月英语荒废,月考发现未下降,麻痹大意,于是再荒废一个月,结果真的永远下降了。他们不知一个月,量变已在悄悄进行,只是只有两个月才能突破度,达到质变。所以学习外语能够坚持下来才是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启示 篇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科学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之所以是 科学的唯物论,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彻底的唯物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论之前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大都是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庸俗的唯物论,不是彻底的唯物论。

个人观点:唯物论就是一种以物为本的观点,以人的思维的前提与唯心论相对立的认识论。既然唯物论成立,那么唯心论也成立。两者并无什么对错的差别。为什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都是感官与思维的统一体。物质是唯物论的基本前提,而物质是抽象的,它只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真实存在和运动的都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不是物质概念可以完全解释的。

比如一场活动。如果仅仅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就只是一些具体的人体和三维的道具;如果仅仅从唯心论的角度,就只是一些人的思维的痕迹和时间的影子。两者都不能单独构成一个真实完整的认识对象,并加以真实的说明。这个两种认识论的结合就是辩证法了。从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辩证法讲究三段论。“正、反、合”是辩证法的基本过程。辩证法也是一种认识论。正和反,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事物的一个方面去认识它,得到的结果叫正的话。那么,我们从事物的另一个相反方面去认识它,得到的结果就叫做反。而辩证法的要求,就是将这正反两个方面的认识结合起来,“合”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打个比方说,一般说来,人要进食才能维持生命,但食物不等于人本身。因此,辩证法真正的特征,不是三个环节的全部,而是第三个环节“合”。辩证法相当于是一个全面的思维合成器。当然,离开了前两个环节,辩证法也“合”不起来,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合”。唯物论与唯心论都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辩证法的思维合成,人们才能得到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篇5

马克思是我最崇拜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和恩格斯一起,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惊人的勤奋毅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2章和第3章,作者阐述了他的新的唯物辩证法。物质:他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每时每刻都是运动发展的,我们把相对静止和变化不明显的事物称之为静止,它只是相对静止的。他认为什么物质之间都有它的统一性,斗争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存在联系的,联系有多样性,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的发展的时候要用联系的问题看待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也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延伸的过程,联系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区别。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概念:他阐明了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的定义就是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把事物独立看待,即使形而上学,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把事物看作混沌的状态旧叫相对主义,两个之间都是片面的看待问题。

怎样看待问题: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单纯的部分相家就不是组成整体的,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协作达到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他还阐述了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决定事物的变化,而偶然性是决定,偶然性只是事物的导火线,他们两个之间是相互转化的。他还说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就说要联系实际干事,就是实事求是,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

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生活中我们得到的很多,失去的也不少;自然世界里的白天与黑夜;小到人内心的争斗等等。矛盾无处不在,是普遍存在于宇宙当中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许多诱惑,但是从小我们所学的告诉我们要正直,不能贪婪,此时我们的内心产生了矛盾,脑袋里有两个想法:一算了吧什么正直,什么两袖清风,都见鬼去吧,金钱重要;二从小妈妈就教我们长大后要做个好人。二者在现实生活这一特定的条件下,互相渗透,互相贯通,有互相转化的趋势。就说现在的腐败问题吧,可以说清官就像中大奖概率那么低,然而那些贪官无处不在,在这里我不由自主的谈论下,对于贪官上面第二种想法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处于支配地位前,我想二者在他内心里面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斗争,但是我们也知道二者也具有统一性,从而我们也论证了矛盾即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关系,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式辩证的。由一个出来匝道的官场新手,当初的理想和正直,随着时光的推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迷失了自己。还是上面两种想:正直还是迷失自己。二者在他的内心里既统一又对立的,二者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最终矛盾双方斗争的激化,一方克服一方,贪官就是后者战胜前者的,我想那就需要看一个人内在品质的高低了。

学了一个学期马克思哲学我有以下见解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我们工作的根本要求

2、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

4、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题 篇6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世界观是

A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 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 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 哲学就是世界观

D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的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 D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 4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 尼采哲学是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唯实论

D 唯意志论【】 6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实践第一观点 C 经验论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 7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C 是否承认世界的矛盾性

D 是否承认世界的存在性【】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联系问题上的

A 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1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3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A 肯定和否定

B 量变和质变 C 运动和静止

D 同一和斗争【】 1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15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B 真象和假象关系的一对范畴

C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 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D 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17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A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 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 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 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相对真理是指

A 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 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D 暂时正确的真理【】 19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 社会关系

B 社会意识

C 生产劳动

D 地理环境【】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B 提高人口的素质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

D 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1 决定一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A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

B 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22 下列选项中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下列选项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A 为大众谋福利

B 保卫世界和平

C 镇压敌人反抗

D 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 24 国家的起源是

A 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 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C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5 劳动资料包括

A 生产资料的总和 B 土地和人

C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

D 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A 在政治上的根本对立

B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社会分工不同【】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和社会科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物质关系领域【】 30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B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E 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

A 重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 社会历史根源

C 阶级根源

D 认识根源

E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B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凝固不变的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D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

E 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D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E 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

A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C 本质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D 现象只能用抽象思维把握

E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6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A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 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 认为概念、范畴是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先验东西【】 37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A 群众路线的核心

B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功失败的标准

C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 一切实际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E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 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在于

A 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 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E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三、简答题

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42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简述道德特点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

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专家预测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B

5D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 A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B 22D 23D 24D 25C 26D 27C 28D 29 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ABE 32BCD 33ABE 34  ABCD 35  AB 36ABCDE 37CD 38ABCD 39 ABCDE 40  CDE

三、41 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的观点的总和。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是研究物质的共性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个性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哲学物质范畴所反映的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的,是相对的、可变的。

(3)哲学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又以哲学物质范畴为指导。哲学物质范畴不断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样地,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要以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答:(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根本无法存在的。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3)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思想路线体系中,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具体表现为:

①物质世界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这就决定了一切认识和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或书本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符合实际。

②物质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透过其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权威,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和惟一标准。

④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集中群众实践所形成的正确意见,并回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答:(1)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或规范,它既包括道德思想观点,又包括在道德思想指导下的情感、情操和品格等道德品质。从客观方面看,是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则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从主观方面看,包括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2)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不是由国家强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通过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社会关系。道德是在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情感和信息,自觉地按照维护整体利益的原则,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从而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四、论述题

答:(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论证了实践在认识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又规定了它的彻底的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它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彻底完备的哲学理论;其次还表现为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还表现为它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阶级基础和保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一致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正确、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发挥它的革命作用,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保证它的科学性;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能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答:(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具有多样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联系,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2)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规律的高度揭示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和本质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本质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所以,只有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才能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一件工作,必须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中,具体分析它的联系形式和特点,才能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它的运动发展方向和规律,才能做好工作。

(3)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①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答:(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样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是要被淘汰的。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篇7

一、两部教材具体内容的递进性和重复性比较分析及处理建议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2)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在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中专门以“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框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框题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和“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 高中教材阐述和大学教材阐述差不多, 而且难度也不大, 所以可以考虑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学。而要重点介绍和详细论证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所以, 中学所学的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充分理解大学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下的分观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关于其他方面的分观点中学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 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大学思政课教师,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在这一点上多加分析, 加强理论传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与之相关知识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 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本单元主要设置了三课。前两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关系, 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三单元与第二单元的主题相同: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只是本单元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这一主题, 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本单元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

经过比较发现, 除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外, 其他内容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都有详细阐述。所以大学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抓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点说细说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章的学习, 为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打下理论基础。高中已经详细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带来的学习厌倦, 建议大学教师不要局限于具体知识点的说明上, 而着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章的论证思路和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本质。

(3)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7)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高中知识是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学习的。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通过比照发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知识点, 高中《生活与哲学》没有提及。而且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要求辩证思维能力较强, 尤其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对待真理的态度, 直接关系着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所以, 大学政治教师在本章其他知识点略讲的同时, 建议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而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几节课内完成, 更不可能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这节课上一下子铸就。我们的思政课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时, 就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忌讳纯理论讲述, 建议选取学生身边的、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使学生处于价值取舍的两难境地的真实场景, 让学生畅所欲言, 从而发现问题, 做到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与《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关联的部分就在于绪论和前三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四章到第七章内容, 与高中课程也有交叉, 但散落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内容中, 我将在其他文章中作论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及其意义。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知识相衔接的高中知识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单元设置了两课内容:第一课介绍社会历史观, 第二课专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经过比较发现, 其中, 第一课学习的理论与大学教材直接一致。而第二课内容大学教材是渗透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学中的, 所以就没有再单独设置一章。这种思路也符合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这部分知识方面, 论证思想非常一致, 重点难点也相差无几, 只是在个别问题上与高中教材有详略差异。

第一, 关于社会发展状态问题。《生活与哲学》是直接点明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介绍的“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观点。作为老师, 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 尤其是介绍社会形态的内涵时, 一定要说细说透。只有概念清晰, 才能有效理解和分析相应问题。

另外, 虽然这里提到的观点在中学教材里没有明确提出过, 但观点论证所用的史实和道理, 高中生却早已掌握。所以, 突破这一重点, 建议教师在讲清概念, 观看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反映的哲学观点。

第二,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对高中毕业生来说, 科技的重要作用非常熟悉, 但不是《生活与哲学》中强调的, 而是在学习其他课程中获得的。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 “科技的作用”这一命题是一个经济命题, 而不是一个哲学命题。所以, 大学教师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哲学意识。

第三,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生活与哲学》是在“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问题下提到了个人, 但也只是强调:个人离不开社会, 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所以, 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的作用, 不仅仅要向学生讲明白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信服,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对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建议

(1) 树立资源观, 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但作为大学政治教师,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要求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大学政治教师应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而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时, 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收集编辑更多的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将书本内容与生活事件结合起来, 在指导生活中落实教材知识点, 在教学知识点时指导生活,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

(2) 树立学生观, 把学生当做教学中心。

教学, 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起主导作用。但是, 教学的效果却不是看教师状况如何, 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依据。所以, 大学教师要树立学生观, 时刻把学生的状况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树立实践观, 注重身体力行。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来源考证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实践观点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14-02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容

(一)实践的作用。

实践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上,而且体现在人的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上。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基本哲学关系,即人与自然(唯物论)、人与意识(认识论)以及人与社会(历史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创立的。也就是说,实践包含着现实世界的一切秘密,现实世界在实践里面被包含了,而且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矛盾有机体都是从实践而来。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现实感性世界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出来的客观世界,包含着人类的全部感性活动。”①并且,马克思把对象、现实、感性等这一类问题当做实践在现实世界的反映。

实践活动既包括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矛盾的运动,而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既有物质客观运动,也有主体创造活动。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矛盾运动来完成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自然观里,实践是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其次在历史观里,实践被认为是人的本质标志和人的存在方式,它实现了人与社会的统一;再次是在辩证法里,实践被认为是除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外的另一种辩证法——实践辩证法,这是因为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否定之否定的性质;最后在认识论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和价值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物质基础。

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起点,也是一切唯物主义旧哲学的终点。“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后来自己对他们新哲学的称谓,②但这并不是说把实践就是本体,就是世界的本原了。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无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如何大的作用,但首先必须要承认的一个前提就是“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只是单纯的改造世界,必须要认清的一点是,“物质”被没有创造,改变的只是“物质的形态”而已;而且,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并不是随意妄为,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实践主体自身的状况和前人的实践成果等,这些都制约着人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既不能忽视实践作为与旧哲学分界线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但也不能离开“自然界优先存在”这个前提,把实践理解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就会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来源

(一)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目的蕴含在实践自身的活动中,实践活动本身是不能充当任何手段的。实践的自我实现就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思辨作为实践的最高形式。马克思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地方在于,他把关于创制的活动放到了他实践观的基础地位上,并把物质生产的活动看作实践的本质,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说明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活动被看成是价值目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作为人和动物区别的标志,就在于人有能力使劳动成为目的活动,并且劳动是人生存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在马克思那里,劳动的价值具有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一样的地位,二人都把劳动看作是目的本身的活动。可以看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把实践看成是自由的劳动和劳动的自由,而且马克思把“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目的”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达到统一。马克思主要在创制的意义上来使用实践,并使实践与理论最终统一于实践。

(二)马克思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继承与发展。

哲学总是与时代有关。要理解某一哲学家的思想,就要回到当时的那个时代。马克思与康德同属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进行了彻底地剖析:“18世纪末德国的社会状况是完全能够透彻地反映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观点中的。因为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已经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且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同时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而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同时,也让工业发生了革命并且在政治上已经实际控制了印度,而在商业上已经控制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的许多地方,相比英国,大部分德国市民却只有‘善良意志而已。康德心安理得地谈论这‘善良意志,即使这个善良意志是那么的毫无效果。康德认为只有在彼岸世界,善良意志才能完美实现以及到达善良意志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完美协调。”③在这里面,康德所倡导的“实践理性”的意义,正如黑格尔在《小逻辑》里面告诉我们的:“康德所倡导的实践理性指的是一种能思维的实践意志,也就是指根据普遍的原则自己决定自己的意志理性。实践理性的现实任务正是在于建立具有命令性的、客观性的自由规律,这也就是说,指示行为应该如何实践的规律。”④意志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这也就决定了意志这种非理性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生命的冲动动力。康德在這里把实践理性理性化,让意志按照善良意志的要求来行事,来实践,并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理性的绝对命令。所以,那些不遵从或者说不按照善良意志力的绝对命令来实践的行为,在康德那里都是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马克思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中受到启发,借鉴实践概念的同时,又发展了实践概念,重新解释实践概念。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马克思赋予的实践新含义,是由于他对“主体”这一概念范畴的深刻理解,而这一理解也是来源于被康德自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原则中。这一原则的创举是实现了认识过程的革命,使认识主体脱离了认识对象,实现了认识主体的自由,提高了认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从中受到启发,主张要理解外部世界的现象就要从认识主体的实践出发。由此可见,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提出和从主体概念来理解外部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都与康德哲学传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把康德与马克思联系起来,并且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这个联系是巨大的。

(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哲学里,主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正是受到了康德的启发,在肯定主体的同时,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经过费希特哲学的改造,建立了由纯思维的“绝对自我”与“非我”(感性世界)的本体论哲学,然后到谢林那里主客体统一于精神,再到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提出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最后费尔巴哈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地位,找到了自然中感性的人类这一主体。从上面的简短分析可以知道,德国古典哲学的先哲们,在对实践方面的探索作出了许多努力。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首先批判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原则,从而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秘密在于市民社会这一范畴,而市民社会要到政治经济学里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的角度看,康德哲学虽然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调和,并且认识论上陷入唯心主义,但是康德哲学对主体作用的确立,对于马克思却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康德主张对知识的产生进行辩证地思考,这种形而上学的批判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从康德到马克思,再从马克思又回到康德。马克思在终结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认识论原则的同时,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这种哲学变革的方式具有现代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正是由于其自身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特征。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未来

(一)实践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思维方式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具有其它理论所不具有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实践思维方式本身。马克思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实践为其理论切入点,创立了实践哲学。他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了那些离开主体去理解人的感性活动,同时还批判那些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在批判中确立了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本原则。

其次,毫不夸张的说,理解了实践思维方式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和要义,因为实践思维方式贯穿在马克思整个哲学理论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中,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中,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区别旧哲学辩证法的新实践辩证法的内涵中。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既有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也有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实践的辩证法由于实践的矛盾二重性所以是批判性的也是革命性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实践是认识论的核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吸收当代最新理论成果的原因就在于实践思维方式所体现的内涵。马克思用实践思维方式对旧哲学进行了彻底地批判,用实践思维方式,消除了唯心主义和就唯物主义理论的缺陷,最终在实践那里达到了思维的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相统一的高度。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同时,又用实践思维方式去作为一个尺度吸取旧哲学的积极成果。实践思维方式以其独有的特性,既是批判旧哲学理论的武器,又是新哲学立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实践二重性,只会使它的理论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不是停滞不前被时代所淘汰。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批判一切理论,在批判中扬弃,在否定中肯定,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应该学习的。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视域——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新时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提供新的视角,他把道德实践的地位又提高了,这对于我们信仰的确立有很大帮助。他认为人的行为可以被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集中在生产领域的目的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借助于工具理性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这种实践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那么人的主体性特点就不能合理完美地发挥;第二种是以行动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为目标的规范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以人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世界中的价值认同和规范遵守为重要标志;第三种是与培根‘剧场假象理论相类似的戏剧性行为,虽然这种行为特点同样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这种行为。而为了解决前面三种不合理的行为,他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第四种是以实用语言和非语言作为理解交往行动的工具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可以协调自身与行为达成一致。它是具有合理性的行为”⑦。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有理解功能、合作功能、社会化功能和社会转型功能。他的目的在于想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二战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与马克思、列宁所处时代比较,已经发生新的变化,所以要适应现时代的要求,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应对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挑战。第二,为社会学提供独特思路,建立新的解释原则;第三,为适应资本主义的新时代转型,继续解决人的异化问题,最终让人得到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机遇。

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明确实践的世界观高度,他把实践范畴看成是拯救当时那个时代的唯一方式,哲学任务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出适合时代的桥梁。重回马克思,就是要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其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否定一切权威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时代最强音。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78页.

②同上,第三卷,第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11—212页.

④黑格尔.小逻辑,第142页.

⑤同上,第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121页.

⑦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3—150页.

参考文献

[1]曼弗雷德·库恩著,黄添盛译.康德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克洛纳著,关子尹译.论康德与黑格尔[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衣俊卿.从康德到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契機[J].学习与探究,1990(6)

[5]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析下一篇:村生态村创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