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共8篇)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诸多重大转向,不仅仅是某一哲学流派或某一哲学理论的转向,而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理论范式的转换,即从现代性理论范式向后现代性理论范式的转换.马克思所开启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是西方当代哲学范式变革转换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均处于这一范式变革与转换的整体时代背景之中.正是在这一背景中,两者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内在关联;离开西方当代哲学范式转换的整体背景,就难以认清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实内容与意蕴,也难以看清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之间的历史关联;因而,也就无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时代超越性,无法认识马克思哲学对后现代理论题域所提出的诸多问题仍然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
作 者:宋一苇 Song Yiwei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110036刊 名:文艺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年,卷(期):2005“”(5)分类号:B0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西方哲学转向 现代性 后现代性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
(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普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关于实践哲学,从早期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再到当代的伽达默尔,都把实践哲学视为对人们的伦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规范研究。
马克思对实践哲学的探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实践哲学传统。作为实践哲学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最早从人的具体实践出发,把实践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来研究。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纯粹科学是一种关于不可改变并必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它是一种依赖于推理证明而能被人学习的演绎性知识而实践智慧是一种关于某种对象是可改变事物的人类践行并以在具体事物中的践行为自身的目的,它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的,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去实现人类最大的善”[1]。因此,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区分了理论哲学、实践哲学、技术哲学。
亚里士多德对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区分对马克思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马克思看来,理论与实践并非是平行的,一切理论的知识都根源于人的生活实践,同时,还都需要回到人的生活本身去检验、丰富和发展。
由于对实践概念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不同解读。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是指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人们的交往行动。马克思即使在分析生产劳动时,也是从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来考察生产劳动作为实践的意义的。实践是连接理论和客观对象的桥梁,是意识主体确证自己的必需途径。客观对象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实践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理论与实践
怎样看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有着不同的回答。在理论哲学中,理论与实践总是有分立和对峙。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区分了三种基本的知识:理论、实践、技术。理论研究的是不变的实在领域,而实践涉及的是变化现象领域。既然理论与实践处于不同的领域,所以,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理论并不与实践相对应。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此不同,他要改变理论哲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马克思哲学是源于大众生活世界的实践哲学,不是理论哲学先于实践,而是哲学理论来源于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实践就是包含人作用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实践是构成了人的活动世界。在这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体。实践不是改造现实的工具,而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活动。
马克思实践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又指导实践,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使得它能够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因此,学习理论的目的不在于仅仅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在于运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才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实践离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会失去方向,理论脱离实践就会失去目的。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过程,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所以,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理论与实践是本然统一的。
二、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理论与实践是本然统一的,实践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对许多高校而言,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再加上受实践教学实施人数多、经费紧张、场地不足等客观情况的限制,致使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开展不充分。
事实上,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习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的。教学实践环节,能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课堂教学跻身于教学实践之中。如社会调查,就明显地体现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鲜活的现实问题面前,要求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说明,切实地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这样的社会调查,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对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实践观视野下的教学实践,既有助于学生从哲学高度宏观地理解社会和人生,又有助于学生从现实出发微观地设计和塑造自己的未来。从而,必然能够促进学生朝着适应社会需要方面发展自己,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所以,实践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任何其他教学活动活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实践教学有力地巩固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的成果。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认为政治课难上,学生则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甚至认为政治课毫无用处。因此,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常常看到:一边老师苦口婆心讲原著、析理论,那边学生们或玩手机、或入梦乡,或看其他书籍、杂志。更有少数同学干脆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来。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常常缺乏实践教学的引导以及和学生的互动,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厌恶。这些问题可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导来解决。实践教学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参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试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整合路径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下,理论与实践是本然统一的。然而,我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坚持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那么,怎样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首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时间内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明显。当代大学生接触的事物多、知识面广,如果教师仍沿袭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学生成长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这种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课堂讲课等基本方式。比如根据学生身边一些的小事设计一个的课堂小调查,如:“你在食堂就餐有没有自觉排队?”“你有没有在学校乱扔垃圾乱吐痰的习惯?”等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发生在你我身边,可以影响我们自身形象的事情,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的行为中履行义务,遵守社会规范。
课堂实践教学与书本理论知识紧密联系,是理论教学的延伸。这种教学方法不必花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教育资源,而且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便于推广。
(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又联合下文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亲身体会来了解社会,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内化有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就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设计调研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和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社会阅历,丰富了生活体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调研过程中,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形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责任感。所以说,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方式。
摘要:马克思的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哲学。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的。因此,重视马克思实践哲学并以其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才能复归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3-315.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决人的现实生活问题并注重现存世界的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我们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继承和转变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创新等同起来,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有相同的历史渊源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他们哲学理论的共同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有共同的时代背景
他们都产生于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真正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的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明显,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有共同的自然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差异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哲学,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来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根本质性的区别。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密切相关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鼻祖,关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生活状况,并且力图通过他们的理论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压迫被剥削的问题,突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哲学,他们无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受其阶级局限性的束缚,他们的哲学理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改造世界的哲学,不可能为人类的彻底解放找到一条现实的途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任何其他哲学所不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基本矛盾。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近代哲学的批判扬弃,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人类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使唯物主义变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态度上,为了创立现代哲学理论形态,而把自己的哲学与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对立起来,并对之全盘否定,从而不能真正彻底地完成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所以在现代哲学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创新。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各自的优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点是坚持了实践性、科学性和群众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缺点是忽视部门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因而未能使自己建构成充分现代化的当代形态,更加完整和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难以形成。经过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了它的基本特色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形成了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科学体系,但它的部门哲学开展得很差,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显得单调贫乏,空洞抽象。现代西方哲学的优点和缺点正好相反。它的最大成就是开展了大量部门哲学的研究,哲学领域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但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否定世界观,特别是否定唯物主义世界观。回顾一下这些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是互补的。通过部门哲学,基础科学与社会实践可以得到一般指導,有利于提高基础科学的理论深度和社会实践的成功率,一般哲学则可汲取基础科学、社会实践、客观世界的丰富营养,有利于使自身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能解决现实问题。
四.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内在矛盾的世界观的反映,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其内容有合理性的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认识到的。西方哲学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这些都值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认真研究、去借鉴。今天中国新的实践也为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所对应的生活方式或实践方式是不一样的。“西方哲学对应的是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类型,其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回应这种生活方式所提出的问题,当中国处于一种准自然经济或半工商经济的计划经济的实践方式中,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匹配的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必定与现代西方哲学面临的问题极不相同”。[2]今天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显露出来,这就使得作为中国主流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与西方现代社会的问题有了相似或相同之处,而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一种深层思考,便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共同的问题域。正是这共同的问题域,在客观上使双方有了进行有意义对话的可能性,在寻求解决共同问题的努力中,不可避免地相互借鉴,相互发展,共同进步。[3]
参考文献
[1]黄楠森.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我见.学术月刊.2001
[2]王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意义的话何以可能[J].学术月刊.2005
[3]程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关系的新认识.滩坊学院学报.2006
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埃特加博登海默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整个法律理论归结为三个基本假设,即:法和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法和法律将会逐渐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之后,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所有上述假设是否代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或者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否必须被看作人们后来对马克思理论所作的教条性增改”。实际上,博登海默这里所提出的也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法哲学遗产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有何当代意义的问题。当代德国法哲学家赫尔德?克伦纳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留下了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今天不得不对此作出回答。
一、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已被历史所遮蔽
毫无疑问,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为什么会陷人被历史所遮蔽的命运?归纳起来看,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人现代性的话语,从而抹煞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性质,也混淆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看成现代性理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实证主义化。所谓实证主义化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降低到近代市民社会的水平,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实证科学。实际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与近代法哲学之间是有原则界限的,马克思对近代法哲学进行了根本的批判,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哲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入现代性话语并作实证主义化的解释,就必然混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也必然放弃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立场,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二、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教条主义化,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伦理主义的批判,同样曲解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及其目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其目的不是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本身,而是要批判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彻底颠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教条主义化,就必然造成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必然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沦为一种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异的乌托邦学说,这同样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三、按照传统的解释方式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必然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疏离,从而使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缺失。因为,教条主义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对现代法权本身的否定,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等同于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和拒斥。然而,无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自由、平等等现代法权体系大有复兴和发展的趋势。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甚至提出,当今的时代已经进人了“权利时代”。按照传统的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是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这就必然使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脱离。而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一旦缺乏了对现实的解释力,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必然迷失。
第四、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和民主政治实践上的失误,加剧了人们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误解,使人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根据产生怀疑,有人开始否认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甚至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仅仅限于对现代法权的批判和否定,仅仅限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而缺乏关于自由、民主、平等等法权体系的理论。例如R?海尔布隆纳就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自由”、“平等”这样的主要战场上“打了败仗”意大利学者L?科莱蒂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少一个真正的政治和法的理论”;于尔根?哈贝马斯在1990年写的一篇反思东欧剧变的论文中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法学传统,是左派应该牢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当代德国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则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尽管马克思作为哲学家无疑将与世长存”。
二、如何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无论如何,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诚然,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从来不是现成的东西,因此,既然它的当代意义是被历史遮蔽的,那么也必须在历史和时代中才能得到重新呈现。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以下方面不可忽视。
第一,“划定界限”是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根本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感性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澄清了近代法哲学以及现代法权的前提,并且由此划定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一句话,“划定界限,’指的是既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形而上学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又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乌托邦形态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原则界限。传统的实证主义和教条主义解释模式所造成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遮蔽,主要根源于这种界限的不清。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理论任务是要“划定界限”。
一条界限是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在马克思看来,近代法哲学从私有财产的既定前提出发,但是它们从来没有考察这个前提,更没有批判这个前提,因此,它把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范围内的权利冒充为普遍的权利,把历史的暂时的权利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权利,把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权利说成是“人权”,最终陷人法的形而上学。如果说在私有制和分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法的形而上学不可避免,那么,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私有制和旧分工的消灭,随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实现,法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必将被颠覆。马克思的法哲学与近代法的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是异常[楚的。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场上,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成了否定和批判的对象。
法的形而上学批判,或者说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否定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来的中心工作,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法哲学著作的始终。“德法年鉴”时期对公民权与人权之间矛盾的揭示,对“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类解放”的说明,对无产阶级所实现的“人类解放”的诉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初步解剖,对扬弃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初步展望;《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以后在社会存在理论基础上对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和扬弃,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证,如此等等,马克思所要达到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正是要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要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批判和否定,以便与法的形而上学划定界限。毫无疑问,马克思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个任务。“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创立意味着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
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就不能模糊这条界限,否则,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就会被遮蔽,就会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他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高举了批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旗帜,建立了不同于近代法哲学的法哲学形态。我们强调不能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沦为实证主义,强调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强调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作为批判形态出现的法哲学,其用意和根据正在于此。
另一条界限存在于马克思的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如果说,近代法哲学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是无批判的,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只是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抽象的批判和否定。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的理解中包含着肯定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法学观点和近代法哲学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即都离开现实的基础和物质前提,抽象和形式地谈论现代法权。差别仅仅在于近代法哲学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肯定,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否定。
马克思在对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这条界限也是异常清楚的。大致说来,马克思对“本质的矛盾”或“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的强调,对“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前提的强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和“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的强调,对“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和经济性质”的强调,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走向消亡的具体条件与途径及其长期性的强调,对“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的承认,对蒲鲁东等人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如此等等,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也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一旦模糊这条界限,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理解为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所进行的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理解为抽象的批判和否定,那么,必然陷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曾经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如何抵制和肃清它们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二,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在“返本”、“创新”、“对话”中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
归根结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是我们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归宿点。我国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和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有明显差距。马克思当年设想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过渡时期的国家,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即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将不断走向消亡。而当代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代法权体系在中国现阶段还将得到不断的支持和培植。加上我国封建传统特权的残余在目前仍然存在,如何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法权形式,以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来彻底摧毁封建特权的任务仍很艰巨。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来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当然,“建构”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相反,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仍然焉我们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同路人。因此,这里就有一个“返本”的问题。所谓“返不是说处于顽强的崇古意识而退回到马克思的原典上去,而是说要抛弃掉传统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的解释模式,要揭示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实现了法哲学史上的真正革命,他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的基础、本质及其历史,批判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返本”说到底,就是要借助对马克思法哲学“文本”的重新解读,认清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本质及其引起的法哲学革命,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离不开“创新”。“创新”当然不是简单刷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论断。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是在历史中迷失和遮蔽的,就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生成。因此,“创新”就是要联系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境域,具体说来,就是要联系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在这种具体的历史境域中得到呈现。
此外,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还离不开“对话”,即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的对话。当代西方法哲学学派林立,虽然它们总体上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为解决自由和平等的对立紧张状态而提出的各种法权体系方案,但是,它们提出的许多合理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吸纳。例如,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提出的关于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的设计,尤其是他在《正义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某种认肯,就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当然,“对话”不是在马克思法哲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强行寻找共同点,更不是回避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以及它们对马克思的责难。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与它们的对话,呈现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地平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任务。
第三,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精神,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体系
“认真对待权利”这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者罗纳德?德沃金重新提出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展开,“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将不断得到复兴。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也有一个如何“认真对待权利”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要“认真对待权利”就必须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精神,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马克思哲学本身就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反思批判精神。马克思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强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并且反对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一句话,体现新哲学原则的反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所一贯坚持和强调的。
马克思这种反思批判精神在法哲学领域体现得更加突出。反思批判精神也是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从而与作为现代形态的近代法哲学划定了界限。当然,马克思对现代法权的反思批判又不是抽象的形式的批判,而是历史的辩证的批判。因此,对待现代法权也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在对现代法权进行否定的理解时也要对它进行肯定的理解,既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崇拜。在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时,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
三、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
那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换言之,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究竟能够从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中得到什么启示?作为结论,归纳性的指证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第一、走出现代法权的神话学,要从存在于我国现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中去考察法权关系
马克思对法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过程,也就是破除现代法权的神话学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法权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存在于现实的人们的经济关系之中,经济关系产生法权关系,法权关系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和法的现实基础,法只不过是物质生活关系的“一种征兆”、“一种表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法权状况,我们也应该“经验的观察”我国现实中出现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法权体系,要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关系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联系,要走出法权问题上的神话学。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思:(1)如果离开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抽象地谈论现代法权的消亡,拒斥一切现代法权关系,那么,这就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后果不言自明;(2)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对现代法权关系的盲目迷信和崇拜,那么,这也是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危害也是我们应该蒈惕和避免的。
第二,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但并不是无价值的,因此,对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吸纳”和“超越”的双重任务。
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看来,在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是具有异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这样的话,我国现阶段应该 如何对待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就有了一个较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由于中国是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未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进行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是在现代民主制度和现代法权关系未获得典型发展的较落后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这种状况以及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反对封建特权的任务决定了,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按劳分配”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被消除,也不应该消除。相反,这些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被吸纳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又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对于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反思”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市民社会模式和法权体系标准,来作为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法权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据。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情以及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的法权体系的建构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肯定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即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分裂和截然对立的老路,而只能走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之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子。
第三,坚持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消除与现代法权的发展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原则,走发展现代法权与消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相统一的路子
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班级:思政101学号:1009011029姓名:周佳妮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阐述集中反映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因此,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探究具有永恒不变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
通过批判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剖析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这一转变首先集中反映在形成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在研究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以后,写下了异化劳动这一片段,在这一片段中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而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成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将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提法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相区分开来,同时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
一.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
(1)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黑格尔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他把人类理性客观唯心主义化当作世界的本体。黑格尔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本质决定了他的异化理论的根本性质,简要的说它是精神异化论。在他看来,发展或发生异化的本体,是以这种非人的,超人的客观精神,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
【】和人,甚至也不是人的思维因而它的整个哲学和辩证法神秘化了。1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象学》中出现的异化的各种不同形式,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
【】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涉及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各个领
域,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虽然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唯心的,但他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异化理论是同否定性辩证法同一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他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身的异化理论。在他的异化理论中最明显地的表现出人本主义精神,简而言之,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是人性异化论或人的本质异化论。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来说明宗教的人学根源,“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他的著名论断。虽然他从感性的人出发来谈异化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上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是极其贫乏抽象的,他所理解的人只是自然属性的人,缺乏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容。马克思曾今指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
【】系起来的同性。”3所以费尔巴哈找不到消除异化的实现道路,而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界和人
进行直观的过程中,即通过推行爱的宗教来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是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探讨异化的扬弃。
综上所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是在思想范围内谈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并对其进行了超越,从而构建了自己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
他的异化理论同以往的不同,是“劳动异化论”。这种人的劳动的异化理论是对一切以往异化理论的根本性的革命变革。
(2)突破并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建立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提供了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既然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之上的,那它的所有范畴和体系都是在这一框架之内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把握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联系,就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所以马克思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4随着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深入,他
从自己的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度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一些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批评,这些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这种私有财产,提出要取得平等的工资,但在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马克思指出,这些社会主义者看到的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因为二
【】者实际上是同一的。资本不过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工资也不过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5
所以即使是工资提高了,也“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
【】得人的身份和尊严。”6因此如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异化的问题,劳动者是没有办法真正
为自己正确到权利的。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彻底的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
二.异化劳动观的实践意义
如果我们要从异化的观点来考察当代生活的话,不难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异化所包围的世界。异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经济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文化上的异化,甚至是人自身的异化,今日之异化现象,实则已不再是哪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领域。然而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加上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异化现象在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激化着人们内部矛盾,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从历史之思的高度所指明的克服现代性异化、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道路,对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启示。异化劳动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张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国家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可能立即实现摆脱异化现象的情况。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到我们不能够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异化现象视为替遍化,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应该必须反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限度。必须寻找导致这些异化的各种根源。尤其要注意导致这些异化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不积极化解这种种异化,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的异化,异化,再异化。最后,异化就真的成为了人的真实存在!然而,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都不愿意想见的事实!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异化理论中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观点的思想来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将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社会中。在发展中以异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异化劳动观是马克思的杰出成就,我们都必须承认异化理论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们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无论是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极具永恒的价值。
[1]《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63页
[4]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究,求实出版社,第64页
[5] 《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一、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理论渊源
回顾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生活”始终是哲学关注的主题。在古希腊时期,虽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世界“本源”,尝试用水、火、气、土等实体性概念揭示世界“始基”,但同时也不乏关于人之生活问题的深度沉思。而在此时,哲学家们对生活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生活的类型与生活的“至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除了探讨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哲学王的统治)和价值追求(正义)之外,对生活的类型也有经典论述。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爱钱(利益)、爱敬(荣誉)和爱智(知识),而根据不同部分在心灵中所占的地位不同,人的基本类型分三类即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与这三种人相对应,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生活和三种不同的快乐。
二、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真意蕴
如果翻阅马克思的诸多文本,可以发现,有关“生活”的论断随处可见。无论是用抽象语言阐发“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还是深刻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无论是批判地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还是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学家的材料是人的生动活泼的生活”抑或是历史地说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都体现了马克思对“生活”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深度沉思。概言之,生活哲学蕴含于马克思的哲学追问之中。
“生活是世界的事实”,是马克思生活本体论的首要命题。生活本体论,是指把感性生活看作世界的“实存”,换言之,人的具体的、感性的生活才是客观的“事实”。正如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三、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民生启示
系统梳理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质内涵,不仅能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深刻理解,尤为重要的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话语范式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 黑格尔为集大成者, 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 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这些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起到一定作用, 其中作用突出的当属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1770-1831) , 最初在德国图宾根的新教神学院学习神学。作为哲学家, 黑格尔致力于建立一个普遍的体系, 尽管他的著作艰深得很, 他们却对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后世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就私人生活而言, 黑格尔过的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 先是作为家庭教师, 然后是中学校长, 最后从1818年开始在柏林担任教授。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 (1807) , 《逻辑学》 (1812-1816) , 以及《法哲学原理》 (1812) 。[1]
对于辩证法哲学来说, 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首个代表, 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创始人, 经过了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到了顶点。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 包括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阐述了对矛盾运动的认识, 他还对形而上学进行批判, 认为辩证法是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在认识问题。马克思说:“他第一个全面的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在黑格尔的哲学中, 贯穿了“绝对观念”, 是指在人类出现之前, 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一种精神或者理性, 绝对观念在不断运动发展, 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逻辑阶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产生以前的阶段, 在此阶段中, 其作为纯粹抽象的概念和范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然后, 绝对观念就否定它自身并且向着反方向发展, 从思维“外化”为自然界, 到达自然阶段;出现人类后, 绝对观念进入精神阶段, 摆脱自然物质形式, 回到与它相适应的精神形式, 在此, 绝对观念通过艺术、宗教、哲学完全认识了自己。虽然黑格尔的哲学是唯心的, 但在他的哲学中, 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合理内核”, “合理内核”正是他吸收了培根、洛克等归纳派的思想, 而用于修正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的思想, 即其辩证法。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 起了很直接的作用。黑格尔的哲学的是唯心的, 他一直在强调“绝对理念”, 这个“绝对理念”, 就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类似于“神”的东西。瓦勒斯对“绝对理念”的翻译, 理解为中文就是:就理念之为主观的和客观的理念的统一而言, 就是理念的概念, 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为对象, 而且从这一概念看来, 客观世界就是一理念——在这客观世界里一切规定均统一起来了。[2]绝对理念是思维着的纯思想的纯思想, 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 是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3]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 黑格尔是彻底的唯心论者。然而, 黑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的发展, 是很深刻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主客体同一性。黑格尔认同思维和存在时统一的, 存在是“绝对理念”的产物, 他就自然会把思维规律认为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黑格尔确实证明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 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正确些说, 不是证明了, 而是天才地猜测到了。”[4]第二, 运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世界上任何概念都是运动变化着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 不断发展的。黑格尔看到了“概念”间的运动、发展和变化, 看到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 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 批判了对认识过程的形而上学理解, 在《历史哲学》中指出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 把历史发展过程看成前后相随的。第三,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 对立统一规律经过马克思的发展, 成为辩证法的核心。否定之否定, 体现在他的辩证法是反基础主义的, 他认为并不能象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所说的那样, 能够一次性的找到普遍公理, 然后以其作为理论的基础。这表现在他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发展思想。第四, 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地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揭示了本质和现象、偶然性和必然性、自由和必然等范畴之间的辩证联系, 等等。
如果黑格尔让历史“用头来”站立 (唯心主义) , 而马克思则允许历史“站在脚上” (唯物主义) , 那么可以说, 历史当然应该用双脚来行走, 而用头脑来思考。换句话说, 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而是亦此亦彼的, 也就是说, 物质的-经济的因素和文化的-思想的因素都有各自的作用。作为辩证法家, 黑格尔和马克思在这点上观点是一致的。但黑格尔比马克思更强调文化的-思想的因素, 而马克思比黑格尔更强调物质的-经济的因素。[5]
2、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1804-1872) ,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学习神学, 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 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 不顾父亲的反对, 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 随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 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 他第一个指出黑格尔哲学头脚倒置。他认为“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第一性的东西, 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会, 或者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6]他认为黑格尔颠倒了自然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他写道:“从精神里面推出自然, 意思等于算账不用找掌柜的, 等于处于不与男子交媾仅仅凭着圣灵生出救世主, 等于从水里做出酒, 等于用语言呼风唤雨, 用语言移山倒海, 用语言使瞎子复明。[7]”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关于绝对观念“外在化”为自然界的神秘主义, 物质自然界是真实世界并且是唯一的真实世界,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除了自然界和人, 什么也不存在。
费尔巴哈是黑格尔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中间者, 没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就不会产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重振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和士气, 比较彻底的对黑格尔唯心论进行批判, 打破了黑格尔唯心论的一统天下,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奠定基础。
二、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但是除此以外,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中形成的, 是一场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政治思想文化上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做了准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恩格斯说, 马克思主义是“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为彻底的发展”[8];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继承了法国18世纪和德国19世纪上半期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历史传统, 即绝对的无神论, 坚决反对一切宗教的唯物主义的历史传统。”[9]其中, 代表人物有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孟德斯鸠、卢梭等, 他们对马克思哲学有积极意义的观点有,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人民主权思想, 包括孟德斯鸠与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他们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对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与利益理论、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探索中隐含了否定之否定思想、生产工具和土地所有制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思想的形成材料。
2、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
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 主要指的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的欧文。他们提出的一些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他们不仅仅是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 而且还在批判的基础上拟定社会改革的方案。但是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存在着根本的缺陷。马克思在参与革命的同时, 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进行研究, 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以剩余价值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基础, 至此, 克服了唯心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能够成为现实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批判的吸收了19世纪的空想思想家的理论, 将其中的合理成分进行创造性改造, 使得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3、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配第到18世纪中叶, 其中著名的经济学家有洛克、诺斯、马西、休谟。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当时的时代局限性, 这些理论无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 而不是生产关系;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不能真正理解实体和本质;在剩余价值的问题上, 不能正确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研读了这些著作后, 批判的继承了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使得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4、复辟时期 (1815-1830) 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梯叶里、基佐、米捏, 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注重财产的关系, 肯定阶级斗争的存在, 他们认为第三等级有推翻封建制度的权利, 但是否认第三等级内部的阶级斗争。马克思在他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自己的阶级斗争学说, 在他们的基础上阐明阶级产生的原因以及划分的物质基础, 认为这些事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他们承认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基础上, 说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通过阶级斗争达到消灭阶级的理论。
所以说, 德国的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直接的理论来源;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等,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来源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精深的哲学, 他在总结前人哲学知识的基础上, 对合理的成分进行吸收, 不合理的进行批判, 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人类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
摘要:德国的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直接的理论来源;此外,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等,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来源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参考文献
[1]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 第410页。
[2]中译文引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 1962年, 第345页。
[3]黑格尔:《小逻辑》, 第421页。
[4]《列宁全集》第38卷, 第192页。
[5]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 第431页。
[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第455页。
[7]《费尔巴哈哲学选集》, 下卷, 三联书店, 1959年, 第44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第56页。
东南大学张祥浩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走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以下简称张著)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张著以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唯物史观进入中国为起点,系统梳理了近九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轨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内在张力,并以此为依据,从理论层面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历史走向进行分析与概括,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向度,从而为我们从理论的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脉搏开辟了崭新的视界。
就我国学界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实践层面,着力于体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果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d这当然是重要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除了从实践层面展开以外,我们还应该从理论的层面进行深化。客观地说,我国当代哲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还不够,相关的研究工作还略显薄弱,尚未出现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社会认可度的理论观点,系统性、规律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张祥浩教授的这部专著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张著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立论的维度上,而且渗透于其谋篇布局之中。根据笔者的理解,在理论框架上,整部书稿所包含的六章、四十万言大致可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属于知识性的描述。著者在这里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不同,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种种认识误区,并对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流派进行简要介绍,意在使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与“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涵盖第二至第五章,属于历史性的梳理。这是全书的主体。在这一部分,著者将从1919年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历史唯物主义传播期;1928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完整哲学体系建构期;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僵化期以及1978年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期。对于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情状,著者尽量引用原始资料,分专人和专题进行评述,在保证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前提下,力求全面、翔实而又深入地进行透视,表现出一位学者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严谨作风。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属于逻辑性的分析。在前两部分奠基性的工作完成后,著者开始从理论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走向进行演绎。张著认为,近九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日益深化的过程。这种深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方式上由一种模式向多种流派发展;其次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思路上由哲学政治一体化走向哲学的独立发展;再次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开放程度上由对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味批判发展到强调吸收;最后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走向上由照搬苏俄模式到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趋同。值得提出的是,著者在这部分结合自己在长期研究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中的感悟,从主题、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七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趋同问题。“趋同论”的提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周密,颇有说服力,可谓全书的“点睛”之笔!其可贵之处在于使我们找到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整合研究的切入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先达先生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可以看作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不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难以中国化……”我们知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趋同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获得不竭的理论源泉和持久的思想动力,从而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要之,这三大板块以“述”启其端,以“史”贯其中,以“析”立其论,通篇体系完备,条分缕析。其叙议相映、史论结合的运思方式和缮写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彰显出著者深厚的学术功力。
另外,运用平实而凝练的语言抒写深刻的思想也是张著的显著特色。如“在思想史上,任何一种有影响的学术思想在发展中都是要分化的。以中国的学术而言,儒学在孔子之后,就一分为八;墨学在墨子之后,也一分为三,……一花独放不是春,一弦之音不好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正常情况下学术界应有的气象。”又如,“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构建精神家园的功能,而不认为它只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这是近2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新变化、新趋势。”再如,“与建国以后所有的学术论争最后都要走向政治批判一样,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最后也变成了对俞平伯的政治批判”等等。如此体悟之语在书中可谓俯拾皆是,著者或概括,或引申,言简意赅,游刃有余。
总之,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热潮中,张著能够摆脱常规研究理路的束缚,择取独特的视角,以丰富而厚重的史料、精致的逻辑架构和质朴而精准的语言为基础来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工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基于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理论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工作中,张著确属一部能给我们以重要启迪的力作!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推荐阅读:
《宇宙与人》马克思主义哲学11-16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心得06-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07-01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11-09
马克思哲学部分练习题06-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07-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12-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09-07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