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通识教育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哲学与通识教育(精选4篇)

哲学与通识教育 篇1

一、通识教育

伴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现状的不断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全人培养”。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个把“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教育当中的人,并把这种教育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养”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模式。

二、全人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果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因此,教育的本身远不止收获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关乎人性培养的事业。“全人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达到“全”的培养目标。《辞海》关于“全人”的解释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体齐全的人;指整个人、整个面貌;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全人培养”即是从以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养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全人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现状下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丰富了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一条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开阔视野的教育途径。“通识教育”的提出使低头前行的教育学者停下脚步,对现代教育和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构,最终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即“全人培养”。

2.“通识教育”是“全人培养”的重要途径“全人培养”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外在因素,另一种来源于个人内在因素。“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在外在体制上为“全人培养”提供了保障并使之得以实现。

哲学与通识教育 篇2

一、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培养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语专业教育虽然能够培养具有较高外语素质的人才, 但培养模式有可能会使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 思维过于定式, 缺乏创新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导致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通识教育注重对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的传授, 注重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并力求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不论外语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对于培养全面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外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只有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有机整合, 才能使外语人才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教育观念更偏重于实用性和功利性, 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就使外语学科在课程设置时也侧重于专业素养的培养, 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然而纵观国际社会, 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更重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整合, 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目标也从实用和功利向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向上发展[1]。

二、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所存在的问题

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两者之间的整合过于表面、过于机械等现象存在于国内很多高校中。其主要表现在:

1. 二者表面整合实则割裂

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并且在很多学校已经实施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措施, 但是, 两者之间并未做到很好地整合。很多学者倡导在高校中积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希望能以此改变外语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未投入人力物力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而是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管理。然而像教务处这样的机构本身就事务繁忙, 无法做到时刻去监督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效果, 从而导致相关制度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使外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整合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而言两者都是脱离的、割裂的。通识教育依然是外语专业教育的点缀, 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按照外语专业教育固有的模式进行。

2. 二者的考核标准不同

在我国很多高校已实施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多年, 但是其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地位和评价体系仍不相同, 依然是以专业教育作为主导地位。高校为了教师能够胜任专业课的教学和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设定了很严格的考核标准, 而对于通识课程则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外语教师在专业课的备课和教学中认真负责, 而在通识教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则是随意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的安排。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很多外语教师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自身无关, 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2]。有些外语老师更是把专业课内容直接搬到通识课堂, 只传授自己熟悉的知识。

三、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对策

1. 普及理念, 广泛采纳意见

为了更好地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 首先要在师生中广泛普及通识教育理念, 积极寻找适合本校和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方式, 可以采取专家讲座、讨论、学习报告会等形式来深化外语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主题讲座的形式使他们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 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还可以采取网络论坛的形式, 使师生能够畅所欲言, 抒发自己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并在广泛听取外语师生意见的基础上,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和外语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符合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

2. 建设共同基础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精尖的培养模式中, 这样的模式并不能满足外语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很多学者赞成将外语专业口径拓宽, 将与之相关的通识课程整合起来, 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3]。现今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同于以往, 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社交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高等教育只有将外语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到一起, 建立共同的基础课程, 才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拓宽视野。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完善考核制度

对于通识课程采取与外语专业教育相同的考核制度。高校可以组成专门的考核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评价, 教师也可以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实时进行自我考核和调整; 期末可以针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测试考核。采取以上措施可以较好地掌握和了解通识课程的实施情况, 并且及时改革和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从根本上改善以往对通识教育的考核浮于表面的情况。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才能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曾华.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28.

[2]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2) :37.

哲学与通识教育 篇3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新闻话题讨论 通识教育

1.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历经改革与探索,日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对于通识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英语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话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话题展开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与监督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3.社会新闻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3.1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依然无法“开口说话”,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对于新闻话题的关注,使他们对于讨论充满兴趣,这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陈述,既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键词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3.2通识教育的实现

网络是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不完整、报道失实等,极大地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辩论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家的意见,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4.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从中学时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学时代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估手段,“应试”似乎已成为教师教授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断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形势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不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讨论与培养学生怎么做社会人结合起来。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4.2新闻话题的选择

新闻话题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话题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深度等问题。首先,话题的难度是影响学生口语输出与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相比于普通话题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时性,这无疑加大了课堂讨论的难度。因此,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使话题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其次,选择的话题讨论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进行逻辑推理、原因陈述等,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话题的延展性。将话题讨论扩展到课本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到整个的英语课堂上,而不仅仅是话题讨论上。

4.3话题讨论效率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在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话题讨论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是众多讨论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收获就成为一个难题。对此,教师要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分组,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英语水平较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小组讨论时间要合理,并及时进行汇总报告或辩论。而且,要实现新闻话题讨论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反馈与总结。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类的任务,对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报告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把握好话题的选择,考虑到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对于小组讨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话题讨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度。

最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5.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促进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J].高教研究,2009,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哲学与通识教育 篇4

一、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关系的争论

(1) 大学英语属于通识教育。一些专家认为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在教学目标上一致, 因此, 在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应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通识教育, 并提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具体培养途径。

(2) 还有一些专家通过将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概念作为分析和讨论大学英语的基础, 得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在“一体化培养功能”方面与通识教育存在相同之处, 但它并不就是通识教育。

(3) 另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大学英语是向着ESP的方向而不是通识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 大学英语教育强调的是工具性, 其与通识教育存在区别。

(4)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在基础阶段属于通识教育, 而在拓展部分则属于人文教育或ESP。

二、多视角论证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关系

通过对专家学者观点的分析与思考, 笔者认为, 大学英语教学不属于通识教育并通过不同视角进行论证:

1.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要求》, 大学英语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 因此, 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将英语运用于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的交际, 使之能够适应国际交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可知, 该目标包含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习策略、听说技能和英语语言知识四方面内容, 在学习中设置了一般、较高、更高三个层次。由此可以看出其更多地重视技能教育。而通识教育将学生视为单独的个体, 通过对学生作为公民和人的需要进行关心和重视, 强调学生理智的、情感的、道德的、生活的和谐发展,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而不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因此, 从教学目标的视角可以得出大学教学实践不等同于通识教育。

2. 教材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各高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制都是以新《课程要求》的目标和教学性质而不是通识教育的内涵为编写依据和宗旨。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来看, 是为了将交际教学的原则充分体现出来, 使语言学习的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而不是为了开展通识教育。这点从教材编写前言中“文章来源于生活中重大题材”可以看出。另一方面, 大学英语教材强调通用性, 然而, 这里的“通用”是指教材对全国各地区包括教育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 对各类高校及包括工、理、文等各类专业的学生都适用。这点从教材编写内容中对各单元语言策略、语言使用技能、语言知识输入及学生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可以看出。因此, 从教材内容上看,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注重对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课程中并不涵盖通识教育。

3. 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在设置上注重专业英语类、语言文化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技能类及综合英语类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其中, 后三类注重语言技能训练, 前两类中则加入了专业内容和文化内容, 使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导, 其他领域知识拓展和延伸的课程体系得以形成。在这一课程体系基础上, 一些高校将通识教育的内容融入英语教学, 但是该行为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这点从新《课程要求》中“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看出。因此, 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在设置上主要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为中心, 并将学生有效运用该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作为设计的准则, 而不是围绕通识教育设置的。

总之,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本文在分析专家学者不同论点的基础上, 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文章在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多视角,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晓勤.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J].枣庄学院学报, 2011 (4) .

上一篇:师德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工作是什么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