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同时也身心疾病。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1], 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一方面, 不良情绪会对人体产生应激性刺激, 以致应激性激素分泌量增多, 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增高, 另一方面, 持续的高血糖可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 导致各种感染或并发症发生, 极易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 调适心理, 保持心理平稳, 对控制血糖, 减少不良心理产生有促进作用。该研究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科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2例, 观察组男55例, 女47例, 年龄50~82例, 平均 (66.3±2.1) 岁, 病程7~20年, 平均 (9.6±1.1) 年, 对照组男60例, 女42例, 年龄51~80例, 平均 (64.7±1.9) 岁, 病程7~19年, 平均 (9.3±0.9) 年。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及精神、智力异常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运动、饮食、病情监测、用药等方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1) 从环境上, 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通风, 针对患者的喜好播放喜欢的音乐、戏曲, 用交谈、看书、读报的方式分散注意力, 促进患者身心放松, 减少烦躁、焦虑情绪, 利于病情控制。 (2) 从宣教上, 定期为患者开展讲座, 发放糖尿病宣传册, 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并发症的危害及低血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 认真对待疾病, 提高治疗依从性。 (3) 从心理、情感上, 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适, 多与病友交流, 放松心情, 消除患者不良心态, 嘱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 强化患者的情感支持, 并向家属进行宣教, 说明家庭环境和支持对稳定患者情绪和病情的重要性, 树立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主动配合。

1.3 观察内容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和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采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 [3]和SDS (抑郁自评量表) [4]进行评定,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该组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P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5], 2015年全球共有约超过4亿的糖尿病患者, 患病率达8.8%, 预计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42亿。科学研究显示[6], 人的情绪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 大脑边缘系统具有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 焦虑、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水平增加加重, 而增高的血糖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 形成恶性循环。据报道[7], 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影响并转变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 从而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 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 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血糖监控, 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 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血糖控制不良, 容易因代谢紊乱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发生, 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消极、抑郁等不良心理, 而这些不利心理都不利于控制糖尿病。该研究认为,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调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本病, 对疾病控制、恢复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心理的诉说,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安慰、鼓励患者放松心情, 减轻恐惧、焦虑, 使患者明白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治疗和家庭的重要性, 重建治疗的信心, 进而积极配合治疗, 控制血糖, 促进康复。通过对该组病例进行分组护理, 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FPG (5.16±0.41) mmol/L、2 h PG (7.33±0.70) 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护理后观察组SAS (37.9±3.2) 分、SDS (40.1±3.3)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与张燕峰[8]报道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等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控制血糖,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比较护理后血糖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 (5.16±0.41) mmol/L、2hPG (7.33±0.70) 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观察组SAS (37.9±3.2) 分、SDS (40.1±3.3)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控制血糖,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徐美莉.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研究[J].母婴世界, 2015, 8 (1) :347.

[2] 李骞.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分析[J].当代护士, 2015, 8 (1下旬刊) :45-46.

[3] 刘轩.老年糖尿病并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护士, 2015, 9 (1中旬刊) :165-166.

[4] 何莲芬, 樊玲玲, 邓怡, 等.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 1 (9) :98-99.

[5] 李敏, 鲍丽佳.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3 (31) :75, 120.

[6] 何爱琼.心理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和血糖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4 (2) :206-207.

[7] 赵博, 杨静, 刘楠.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6 (13) :131.

[8] 张燕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33 (13) :230-231.

上一篇:媒体监督司法的法理依据及立法建议下一篇:浅谈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收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