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探究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需要。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被世界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

2)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解决当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困境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和多样化的专业学习中,由于缺乏引导,大学生们还不会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专业实际提出、解释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要从根本上疏解大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具体科学相结合,让真理在实践中检验;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观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同。而这两条途径都需要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

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赋予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真正生命力的需要。一是专业课教师在学生中的独特优势地位使其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高校,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信任和依赖是公共课教师不可能替代和企及的。如果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能恰到好处的渗透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如用具体科学实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特点、本质等,用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具体科学问题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能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二是虚实结合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魅力。大学生在思政课中接受到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多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教和灌输,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么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如果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就能让学生在虚实结合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魅力,从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正确对待。

4)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党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

2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可行性

1)专业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观理论教育在教育功能上是统一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学和公共课教学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教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从根本上讲,专业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在教育功能上是一致的,而且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2)专业课内容蕴含着大量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科学基础资源。首先,专业课程多以特殊领域和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这些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科学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专业课教学具有载体多和时间长的优点,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内容的渗透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在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课教学具有具体门类多、课程多、教学方式多、实际操作多、学习时间长等优点;第三,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独特地位使其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能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在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学生最渴求的,专业课教师也因通过教学、实验等频繁接触学生和学有所长而经常成为学生的偶像。

3)高校专业课教师都是受过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高校教师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在学校都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理论课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都是受过马克思观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这就为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提供了师资基础。

4)高校专业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可以在教务系统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闭环管理的。首先,教务系统在核定考核目标时,就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内容的渗透和融合作为重要指标之一,随后在确立控制标准、评定活动成效和纠正调整手段的闭环管理程序中不断超越。其次,在高校,无论专业课还是思政理论课都是在教务处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的,专业课老师和思政课老师可以在大教务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有效沟通,双方可以在决策、控制、反馈的连续封闭回路循环中不断提高,使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3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对策探究

“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或观点”,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就是要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渗透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

1)充分挖掘学科资源,探寻专业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有机结合点。首先,利用专业课具体科学的形成、内容、发展向学生证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是科学的科学。专业课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类的具体学科的形成过程、内容结构和发展规律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科学性;其次,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的专业实验和实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求把我们的头脑变成塞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仓库,而是要获取一个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专业课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实验和实训,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认同、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把握渗透尺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感染。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必须把握好渗透的尺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减少累赘的理论灌输,多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灌输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最常用的方法,如果专业课中渗透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仍然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发挥专业课教学的优势,还会让学生感觉枯燥而产生逆反心理。相反,专业课教师可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科学问题;二是专业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具体学年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对症下药。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是什么时候都无原则的漫无目的的渗透,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前应先了解所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安排情况和学习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恰当地方渗透学生已经学过或刚刚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内容,对马克思主义观内容起到实证和强化的作用,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时效;三是善于以学习中的小事和知识点为切入点渗透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列宁说“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专业课教师教学也应当如此,将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小事和知识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感染。

3)建立专业课教师育人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首先,学校要把专业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内容的融入和效果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中,从教学设计到教师互评、学生评课的指标体系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并完善相应奖励机制,对做得好的老师予以精神和经济上的奖励;其次,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往往是学生心中模仿学习和激励斗志的好榜样,如果教师能以身说法、为人师表、严以律己、以身立教、以行育人,不仅能展示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确立自己教育的威信,还能使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对学生产生无声胜有声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到得学生的认同和接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有效闭环沟通管理。首先,要提高认识,毛泽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无论领导还是普通教师都必须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必须让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除了发挥好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之外,专业课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渗透。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良好沟通机制。高校领导要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条件、完善制度,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有效闭环沟通管理机制,使双方在不断沟通、反馈、调整中实现螺旋式提升,在这个有效闭环管理中,具体执行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但目标的制定、效果核查、激励机制和沟通保障机制都必须由学校牵头,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有效闭环管理下,马克思主义才会真正深入人心,从而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就是要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渗透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学科资源,探寻专业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又要把握渗透尺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感染;既要建立专业课教师育人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有效闭环沟通管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专业课教学,渗透,高校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P843.

[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北京:人民日报,1957.

[3] 关苏霞.教育学原理[M].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P171.

[4] 周向军.论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2.

[5] 张耀灿,郑永挺,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229.

[6] 列宁选集[M].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P364-365.

[7] 列宁全集[M].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P255.

[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P781.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9.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胰岛素的应用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