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推荐11篇)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1

培养目标: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新产品开发、汽车试验、汽车改装、汽车技术服务、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汽车构造、热工基础与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与试验、汽车设计、汽车电子应用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法规与环保等。此外还设有若干门选修课和具有特色的实习、试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汽车新产品设计、汽车试验、汽车改装、汽车售后服务、以及汽车技术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1、吉林大学

2、清华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4、湖南大学

5、同济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浙江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重庆大学

1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3、福州大学

14、长安大学

15、西华大学

16、中国农业大学

17、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一汽教育培训中心)

18、江苏大学

19、河北工业大学

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

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2

一、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各类高校工科专业培养的主要对象。从培养目标的层次看, 可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次重点是理论的实际应用, 可称为理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型”的人才。第二层次重点是技能的运用, 可称为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培养的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第三层次是重点是工程技能的应用, 位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 可称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是“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

通过调研大约40所不同层次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可以看出, 学校层次不同, 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亦不同。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突出, 属于第一层次;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基础也比较扎实、有比较全面专业知识, 属于第二层次;而山东交通学院、聊城大学等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兼顾了汽车行业的设计、制造、汽车维修、检测等前后技术市场的关系, 属于第三层次。第一层次明确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第二层次学校与第一层次学校进行适当错位, 培养工程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第三层次学校进一步错位, 培养工程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2014年秋单独招生, 其前身为热能与动力专业, 该专业成立于2003年, 近10年来主要是培养汽车设计与制造 (偏重于发动机) 和汽车维修检测等方面的人才, 因车辆工程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 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发展为车辆工程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平台。通过和上述几类学校比较,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第二层次, 主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车辆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2014年3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获批以来, 学院领导积极调度, 对车辆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研。通过前期调研, 我校对汽车产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想法。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建设, 将着重体现“就业导向、服务市场, 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高等教育精神, 凸显校企深度合作, 将形成汽车企业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汽车企业实训基地引入校园, 把陕西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搬进企业。在现有条件下, 对车辆工程专业提出了“二方向”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方向”即为“偏向汽车设计与制造”和“偏向汽车运用与服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设计、机械的设计制造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和设计方法, 掌握本学科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知识、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设计、测试技能、性能分析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具备强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从事车辆的制造、设计、检测、控制、保险、诊断、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能力。

三、应用型车辆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按照培养目标, 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通过4年的本科学习, 实现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形成汽车设计制造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汽车设计制造能力得以实现, 打好学生能力的提升的基础。

(一) 建立理论教学体系

在理论教学方面, 我校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和车辆工程专业方向课四大类。

图1为我校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四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为公共基础课程, 所有工科专业基本统一。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机械原理、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C) ”等7门课程为我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共同开设、共同建设的课程, 这7门课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学院机械实践教学中心统一安排。第三层次为专业课程, 热工基础、流体力学与液压气压传动等课程由车辆工程系负责安排, 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车辆工程系负责安排, 跨学科选修课则由开课所在系安排。第四层次为专业方向课, 根据学科方向的不同, 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思想。

(二) 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

1. 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车辆工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 由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 实践性教学是工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贯穿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主要形式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训等。这些具体、直观的实践环节对于调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由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如图2所示的基本环节体系、专业环节体系和专业拓展体系三个基础体系。基本环节体系指明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向;专业环节体系列出了达到培养目标必须开设的具体实践教学课程;专业拓展体系则是实践教学在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有效的管理三个基础体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指导思想是由三个基础体系体现的。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根据车辆工程实验室建设程度开设了多门实验课程, 包括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发动机原理、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和热工基础等。通过实验教学, 结合课程设计Ⅰ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课程设计Ⅱ (机械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Ⅲ (专业知识应用) 、认识实习、保修实习等形成了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使得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保证。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汽车构造、汽车拆装与驾驶实习、CAD综合训练等实验课程, 紧密联系实验与理论教学课程, 将理论教学回归到应用型实验教学, 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2.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计划构建一个以陕西理工学院与汉中经济开发区和重点汽车企业合作共建的汽车产业平台的创新体系, 如图3所示。该共建平台基地由陕西理工学院与汉中经济开发区和重点汽车企业共同建设和组织实施, 主要包括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平台 (人才培养中心) 、汽车产业人才培训及实训平台 (技能培训中心) 、汽车产业研发中心平台 (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 , 其职能主要是为汽车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改造、研发创新及其他服务。

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调查分析, 在模块化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素质培养要求。将分组讨论、分组设计等合作项目在课程的教学方式、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 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汽车外形大赛等各类与汽车相关的竞赛和科技活动中, 车辆工程专业教师专业指导。通过几年来的努力, 大多数专业学生都参加过类似的竞赛项目, 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得奖项, 甚至是国家奖, 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开发不同层次的创新平台。在低年级学生中积极开展科普讲座, 如举办“杰出校友报告会”“专家讲座”“名师讲座”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在高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科技创造的能力。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学科为基础平台, 以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作为楔入点的专业, 因此, 创新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 在不同阶段, 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创新平台。

五、结语

车辆工程专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必须与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相适应。总之, 在人才培养方面, 要积极适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汽车复合人才;同时,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 做到与时俱进, 适时、适度地调整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摘要:以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 以及国内高校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情况;对比了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科技贡献和服务社会的目标;研究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构建出车辆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制定课程体系构成表;确定车辆工程专业服务汉中, 扎根秦巴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3) .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3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不断盛行,在高校教育模式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围绕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教育成效的情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今后本科生导师制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车辆工程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全世界的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本科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对其进行高效而良好的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现在国内正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许多教育学者把目光聚焦在本科生导师制上,并对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育模式进行改良与完善,成为我国大学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科研型、创新型、社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平稳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已有众多学科对之进行探讨与研究,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基地,也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大力实践与研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诞生与演变

本科生导师制是随着牛津大学学院制的建成而诞生的,也跟随学院制的演变而演变。学院制创办于1379年的新学院(New College)。当时,学院就是学生的家,导师隶属于某个学院,而非整个牛津大学。学院的设备相对齐全,可供学生生活与学习,一般学院都设有教室、食堂、公寓、图书馆、体育场、小型的实验室和公共活动室等。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建立的新学院,首次实行付薪的导师制,薪水来源于学院的基金,每个导师给100先令作为工资。当时导师的职责是教导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学生经济方面的保护者。牛津大学制度化的导师制最初确立的标志即是威廉·威克姆努力实施导师制。因为宗教改革,牛津大学各个学院的教学机构变成了以本科为主体,此时,普遍建立起本科生导师制。但是,19世纪以前,这种形式的导师并没被认为是牛津大学学院的正式教师,而是以私人导师的角色扮演着。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后,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导师制才建立。它的教学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以学院为基础、以本科教学为宗旨,导师个别教导学生。之后,本科生导师制向学科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本科生导师成为一种真正的偏向于学术性的职业[3]-[4]。

二、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导师的基本职责是讲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与查阅文献,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点是要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广泛而积极的知识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的整体思维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然而,本科生导师需根据本科生所处年级的状态和任务不同而其职责需做相应的调整。如导师主要帮助新生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重点培养中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帮助他们如何正确进行一次人生的重要抉择[5]。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获得应用型研究成果,并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高校应侧重实践教学,且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这就需要导师具有充足的实践能力[6]。我院与企业密切合作,为不断提高导师自身实践能力创造了大量机会,进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如学生每年参加大学生方程赛车,导师指导学生设计并动手制作赛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还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的实施方法

高校教育普及化,师生比例失衡,这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全面实行的障碍。基于此,为了大力推广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的实施,避免本科生导师制因比例严重失调而流于形式,需制定相应合理的标准。如我校本科生导师的选定标准为导师必须是专业授课教师,并且学校每学期进行的“学生对授课老师满意度”测评分均在80分以上。从大一新生里每个专业随机挑选一个班,挑选的每个班级36名学生配备6名导师,及1名导师带6名学生,这个带教比例与哈佛大学相仿。大一第二学期开学即确立导师带教的学生,在此之前对本科生导师进行专业培训,需先与学生做好沟通工作,得到学生的信任,接下来的指导工作都将迎刃而解。交流方式有:(1)邀请指导的6名学生去导师家中包水饺等增进师生关系的活动。(2)与6名学生一起去宽阔的场地,围成圈讨论如人生的意义这类话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并增加了学生的人文底蕴。(3)利用图书馆,指导学生查阅书籍文献。(4)指导学生搜罗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导师可创造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四、研究成果

我校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在培训教给与学生交流的方法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很好的现象。

第一,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特性,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具体实施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但都以鼓励学生为主,以便调动学生在大学生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

第二,通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自然更融洽,在此基础上,适当布置些阅读的内容,以引导为主,不指定书籍,图书馆内的皆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体会分享活动,进行遇到问题的探讨,这样容易形成批判性思维。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学习的积极性高。阅读也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图1为成绩变化情况。

第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节奏,也算是为未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搭建桥梁。

五、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几年各大高校开始实行的一个新的指导制度,根据几个学生个体给予相应指导,与辅导员的工作互补,弥补辅导员管理班级整体,保证整体的尽然有序,却无暇顾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无精力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创新活动等。如何做好本科生“导师”及真正实现培养目标是现在急需解答的重要问题,即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能有效指导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知道本科生导师制在不同大学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如在应用型高校,就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为输送更多社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其次,寻找不同特质学生的教育方式,以便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度过大学时光,而不浪费光阴,大学生活又可以过得丰富多彩,还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最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教育自由。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在管理引导学生时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实践,面对学生的错误或失败,仍以鼓励为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如果目的全面达到了,本科生导师制将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贡献最大的一个教育模式。教育界应该有更多的人研究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训出合格的本科生导师,进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学政.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

[3]黎佳思,常晟昊,管阳太.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和职责定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2):7-29.

[4]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

[5]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林源源,沈逸君.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66.

全国车辆工程排名 篇4

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1、吉林大学

2、清华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4、湖南大学

5、同济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浙江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重庆大学

1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3、福州大学

14、长安大学

15、西华大学

16、中国农业大学

17、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一汽教育培训中心)

18、江苏大学

19、河北工业大学

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物理类专业相关高校排名 篇5

1、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类(610)

2、山东大学(13):物理类(597)

3、四川大学:物理类(592)

4、吉林大学(11):物理类(588)

5、兰州大学(13):物理类(基地584、普

通580)

以上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

验计划高校

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579)

7、东北大学:应用物理(575)

8、华中师范大学(15):物理基地(567)

9、山东大学(威海):物理类(566)

10、西北大学:物理(基地557、普通549)

11、中国矿业大学:物理学类:55912、安微大学:应用物理(546)

13、湖南师范大学(30):物理(545)

14、山西大学(21):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534)

15、河北大学(34):物理类

16、西北师范大学(44):物理类

法学专业排名前10的高校 篇6

学校代码及名称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7

为了适应社会对汽车电子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本科院校把汽车电控技术或类似课程列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或选修课,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数高校 (特别是面向应用型的本科院校) 此门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很多还在摸索中。为此,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1 课程特点

汽车电控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中涉及机械、电子、液压、控制、计算机、信息以及传感技术等学科领域,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汽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好汽车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桥梁。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要求学生具有工程数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控制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等课程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 教材选用与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已出版了大量适用于不同层面的汽车电控教材。其中,不乏优秀的教材,例如,由清华大学王绍銧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电子学 (第2版) 》。该书分3篇:第一篇介绍动力传动控制系统,内容包括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开发方法、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第二篇介绍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内容包括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第三篇介绍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诊断,内容包括汽车控制网络、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1]。

国外汽车电控方面优秀的教材或参考书比较多,例如由William B.Ribbens编著的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目前该书已到第7版。该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汽车、控制系统、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等基础,然后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及其数字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车辆动态控制、汽车设备等内容[2]。

电动汽车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科技学院电机工程方面讲座教授、电力及电力电子中心主任以及Grainger实验室主任Ali Emadi主编的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or Drives。该手册分为5个部分 (共31章) ,主要介绍了汽车电源系统,其中包括半导体器件、传感器和其他组件;不同的电力电子转换器,电机及相关的驱动器,各种先进的电器负载以及电池技术[3]。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建设,例如开发生动的教学课件,建设汽车教学实验和仿真平台、网上交流平台,进行必要的课外实习和实训等。

在教学内容上,汽车电控技术应包含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车身电控技术等几大模块。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电控内容也要不断增加,过时的内容要摈弃或少讲,例如对于在传统教材中篇幅较大的蓄电池原理和充电部分、化油器部分等内容,教师可以少讲或不讲;对一些实用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要深入细致地讲解,如对汽车电路图的讲解等[4]。

3 教学方法

根据汽车电控技术的特点,课堂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演示教学。对原理比较复杂的结构或电气系统,采取教学课件、仿真软件、模型、实物、视频等多种演示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利用实物、多媒体技术、示教板等手段表现真实场景。例如,如果能对一个具体的解体结构进行测试和讲解,就会让抽象、枯燥的课堂变得愉悦起来,并且学生记忆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了解最新结构,还可带领学生到汽车或零部件企业、汽车修理厂、4S店等实地参观学习。 (3) 案例式教学。以具体案例引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从这样的教学方法中联系生产实际。 (4) 小组讨论式教学。对某些专题进行讨论教学,组织学生在课下广泛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 (5) 启发引导式教学。

4 实验和实践教学

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从层次上可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等类型。目前,国内汽车电控技术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实验学时少、开出率低;演示、验证性实验多,设计和研究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简单、类型模式单一;实验设备配备不足,实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实验项目设置必须保证较好的覆盖面。通常需要开设:汽车电路实验、汽车传感器检测实验、电控汽油燃油喷射系统实验、电控柴油机系统实验、电控自动变速器系统实验、电控无级变速器系统实验、ABS系统检测实验、电控悬架系统检测实验、电动助力转向实验、自动巡航系统检测实验、自动空调系统检测实验、车载CAN总线系统测试与分析实验、安全气囊系统检测实验等必做或任选实验项目。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解码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能够诊断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等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

对本科院校,实验项目要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对实验中关键的方法步骤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操作与思考,强化其动手实践技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内容上应强调对原理的掌握与应用,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在深入掌握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测试设备对实验对象进行检测以获得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5]。

对于部分实验,可采用数字仿真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即在进行实物操作前利用3D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仿真,这样一方面可节约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弥补实验设备数量的不足。

尽量开设一些多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汽车电控新技术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其内容强调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综合与创新。必要时应打破课程、学时上和实验室建制、管理上的限制,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要求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去完成实验。

一些研究性实验可在Matlab工具箱Diad&Gauge和Simulink, Lab VIEW等仿真平台上进行。例如,Matlab中有专用工具箱,其内容涵盖了汽车建模、汽车电子控制、汽车控制仿真技术等多个知识点,通过仿真实验可将汽车和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让学生掌握了先进、高效的实验手段。

由于实车测试困难、危险性高、所处环境难以实现等原因,一直是实验教学的难题。针对这种问题,有条件的高校,要充分利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在设计该类实验平台时,首先,对所要搭建的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在EDA软件开发环境下对平台硬件系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平台硬件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等仿真建模环境下建立发动机、底盘子系统等半实物仿真模型,开发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

例如,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设置不同发动机转速、变速箱输入与输出转速、发动机油温、换挡手柄状态、变速箱挡位信号的情况下,直观地观测到TCU基于这些信号发出对变速箱模型的控制信号,例如换挡控制信号、离合器控制信号等。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协调关系。

再如,通过汽车网络硬件在环平台,并结合汽车控制器开发进行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汽车网络拓扑、不同网络协议构成子网之间的关系、网络基本概念、总线协议以及网络可靠性等内容。

还有,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可以把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号与系统等前面已修课程综合起来,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例如,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往往涉及信号量的采集以及输出信号的调制等,并且是通过图形化建模 (编程) 语言 (如Matlab/Simulink等) 实现的,可以直观地分析信号和系统的时、频域特性,并进行系统综合 (如滤波器设计等) [6]。

另外,借助各实验平台还可进行汽车电子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7]。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采用笔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定成绩时,还要把实验课堂提问、作业、上课情况以及开放实验,甚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论文等,纳入考核中。

5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绍銧, 李建秋, 夏群生.汽车电子学[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William B.Ribbens.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M].Elsevier Science, 2003.

[3]Ali Emadi.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 andMotor Drives[M].Taylor&Francis, 2005.

[4]郑必松, 李步照.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7 (4) :85-87.

[5]屈敏.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1 (28) :1.

[6]戴海峰.汽车电子教学中硬件在环测试实验平台的引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16) :203-204.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8

[摘 要]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以车辆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为例,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安排及相关要求,系统分析了课程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学目标以及实践平台等环节的实施,提出了在课程设计内容和指导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对提高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车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22-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旨在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人才。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适应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课程设计则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1] [2] [3]

二、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实施现状

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继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后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这个教学环节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有很大益处,也可为进入更高层次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因此,担负培养能力作用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在选题、实施过程和实施场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设计选题

选题陈旧,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培养目标,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课程设计选题时,大部分高校仍然实行约束性选题方式,先由指导教师拟定几个题目,再由学生在此范围内选择。这种选题缺乏创新,选用课题多为模拟课题,假题假做,即便选用生产课题也存在真题假做现象。

(二)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主要以教师指导为主,重实现、轻分析。缺乏与轨道交通企业深度合作,无法将企业需求的专业和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提高实践设计能力的主动性;缺少向学生介绍和选用企业生产实践中前沿的、实际的、最新的设计软件或设计手段;缺乏工程观点和工程设计规范的指导。

(三)课程设计实施平台

实施平台多在校内,无法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课程设计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也较少利用校内外实践场地,模拟各种项目设计、研发环境,为学生课程设计提供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

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现有汽车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分别隶属于汽车工程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是本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车辆工程专业近年来持续获得一系列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为车辆工程专业办学和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并在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4] [5] [6]

(一)建立校企双导师制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树立了以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宗旨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思想,全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在这一办学背景下,学校与上汽集团、上海交运集团、上海申通地铁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共同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方向为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体为基础,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师资、产学研基地,为教学实施、教师挂职锻炼、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提供支持。基于这种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建立双导师制,每年聘请相当一部分上海申通地铁及其他地铁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设计企业指导的企业导师。选题由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共同协商确定,学校导师把握学科要求,企业导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实习内容,使学生课程设计选题不再不切实际、内容空洞和结论无用,以满足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性及创新性的需要,从而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二)面向车辆工程关键技术,搭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车辆工程专业通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聘请该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工程师共同开发的形式,构建了与车辆关键技术相关的校内实践新平台。

1.汽车工程方向:汽车悬架实验室、汽车变速器拆装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室、在用车性能检测实验室等。实践平台丰富的汽车产品实物,各种为培养学生基础工程能力而专门设计制作,贴近实际的实验、实训装备,不仅为学生了解和熟悉汽车提供了真实的构件,而且也为基础工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训练环境。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结构实验室、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综合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示教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拥有城市轨道车辆模拟驾驶台、ATC仿真系统、液压减振器试验台等设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和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及其创新实验的开发,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开展课程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前期基础和实践条件。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1.软件仿真。学生在完成车辆机械、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后,先进行软件仿真,验证所设计方案的结构、逻辑功能,修改方案设计中的原理性错误,然后再进行硬件的安装调试。这样让学生开展车辆工程关键部件的创新性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创新理念。同时,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车辆结构及其辅助检测、检修设备设计制造的整体理念,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的绘制。根据车辆机械、电气系统的设计流程,在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之前,首先要给出设计的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出设计方案的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使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更接近工程实践。

3.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原则。开始时,根据功能和设计要求提出课程设计的总任务,分别并绘制结构、硬件和软件总框图,然后将总任务分解成一批可以独立表征的子任务,这些子任务再向下分,直到每个低级的子任务足够的简单,可以直接而且容易实现为止。这些低级子任务可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实现,有些子任务可以采用某些通用化的模块(模件)来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莹,祝学云,范文.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型实验系统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37-138,145.

[2] 孙跃东,廖欢,周萍,孙涛.汽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47-349.

[3] 杨丽曼,沈东凯.机械电子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117-120.

[4] 廖爱华,郑树彬,师蔚,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49-150.

[5] 师蔚,廖爱华,宋瑞刚.城市轨道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大学教育,2015(10):163-165.

[6] 师蔚,文永蓬,廖爱华.城市轨道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101-102.

岩土工程专业排名 篇9

07-08中国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排名同济大学 A+ 7 中国地质大学 A 13 西南交通大学 A浙江大学 A+ 8 北京科技大学 A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河海大学 A+ 9 西安理工大学 A 15 大连理工大学 A清华大学 A+ 10 东南大学 A 16 南京工业大学 A中南大学 A 11 北京交通大学 A 17 北京工业大学 A中国矿业大学 A 12 武汉大学 A

B+ 等(27 个): 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三峡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B 等(27 个): 吉林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桂林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10

2012-2013年通信工程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

排 序学校名称水平开此专业学校数1上海交通大学5★ 313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 313 3天津大学5★ 313 4浙江大学5★ 313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313 6哈尔滨工业大学5★ 313 7北京大学5★ 313 8华南理工大学5★ 313 9北京交通大学5★ 313 10西南交通大学5★ 313 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 313 12电子科技大学5★ 313 13北京邮电大学5★ 313 14南京邮电大学5★ 313 15西北工业大学5★ 313 16南京理工大学5★ 313 17云南大学4★ 313 18福州大学4★ 313 19东北大学4★ 313 20华北电力大学4★ 313

车辆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篇11

关键词:车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项目资助说明: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628)“车辆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U461-4

汽车行业中,我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汽车的制造以及市场销售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工业体系,培养一大批从事汽车研发、生产及管理的人才,但仔细分析我国的汽车品牌构成,不难发现高端汽车仍旧是以进口和合资技术为主,我国的自主品牌发展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具有创新的研发团队,大部分核心技术仍旧追随着国外,基于此现状,高校是培养汽车行业高端人才的摇篮,承担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各高校探索的重点,我校在2012年新成立的了车辆工程专业,专业成立的比较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重点是培养东北地区的汽车专业人才,在专业培养上根据东北地区车辆发展的方向和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重点确定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创新模式,同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1.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对目前其他高校车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研发现,普遍高校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建立的专业课程大而全,课程门数多,忽略了以基础应用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注重理论系统的学习,在实践环节上,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型实验较少,这与车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其不吻合。

自沃尔沃汽车集团入驻大庆后,带动了本地的汽车企业的发展,我校的车辆专业是以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发展及东北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在建设之初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进行了前期的多次沟通并兼顾目前汽车企业的需求,设定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高效相比,在保证车辆专业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的行业特点增设了工业工程基础课程,一方面考虑沃尔沃汽车集团对工业工程基础人才的需求,同时考虑了国内的汽车专业课程在此方面考虑较少,这样可补充车辆工程及汽车人才的培养专业的范围,同时将专业课程的授课学期在符合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提下尽可能向前设置,主要是考虑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学生的各小学期的实践环节能够与专业尽早的结合,同时需要将学生尽早的进入汽车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7、8学期的课程中,主要是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理念是进入企业,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培养。这样就将大而全的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使技能型的课程布置在实习及实践环节,例如汽车CAE、汽车CAD以及汽车检测等,课堂内主要是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在实践环节增设了汽车故障检测、发动机性能测试以及汽车性能测试等系列实践课程的开设,同时增设了汽车设计的设计任务,是学生系统的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方法,以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训练及培养。

2.车辆专业培养模式的摸索

车辆专业的培养模式虽然是各个高校一直探索与研究的热点,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重点不同,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具有微小的差异,但各个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差异较大,主要由于定位不同引起的,主要包括:开发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本地对车辆专业的需求,充分发展本地汽车企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题体系的建设方面,注重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模块,推行企业与高校在实践环节的协作,按照车辆专业的需求,设置车辆专业学生的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以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设置为依据,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通过建立与企业实习双向培养模式,实现一人一岗的实习培训,采用企业与高校老师共同培养的模式,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并将企业对学生前期培养的内容及理念,同时将车辆发展的前沿技术引入到课堂,让学生能够实现平稳进入企业,同时具备一定分析能力,最终形成“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实践教学的改革

“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在实践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第一课程设计的改革,将机械设计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算—查—化的课程设计模式基础上,引入了,专业实习的改革,为了实现校企对接,在学生的专业实习方面,提前与企业联系,设置实习岗位,并分散进入企业,使学生在企业内实现一个学生一个师傅,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目前,此中培养模式采用了学生选拔入岗的方式,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了试行,效果较好,下一步如何实现将大部分同学实现进入企业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培训,是一个难点,第二是毕业实习的改革,充分利用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间,同时结合学生的签约单位,试行灵活的岗前实习,在企业具有导师培养的模式下,允许学生提前进入到企业,将毕业设计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想结合,同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可较为充分在企业内得到了锻炼,通过上述两次的实践环节,可有力的支撑“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

4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年的实践证明,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填鸭式教学模式目前仍旧在高校的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起到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行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课堂,这一方面需要老师的专业背景及实践经验,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体系,采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与更新,作为新专业在此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讨与实践,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课堂上以讨论专题的形式进行的学习,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内容中,以解决知识点,从为研究型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富,周斐芳. 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J] . 中国电力教育,2012,( 5) : 13 - 15.

(2)唐友名,易际明.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项目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 28):177-178.

上一篇: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下一篇:表姐的倒霉日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