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
【摘 要】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运用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纠正))循环的方法管理。结果: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改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关键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质量控制PDCA方法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文字记载,是医疗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原始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诊疗及护理情况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护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折射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护理文书确定为患者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文书将成为医疗机构举证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持护理文书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就尤显重要。为了应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带来的挑战,减少由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引起的纠纷,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我院于2013年1~12月针对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质量问题,运用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纠正))循环的方法管理, 使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实施对策前的2012年12月与实施对策后的2013年12月住院病历各110份,进行对比。其中外科病历86份,内科病历90份,其他科病历44份。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2 d。
1.2 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12月对我院住院病历进行质控,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书写水平。
2 现状调查
2.1 法律意识淡薄,未充分认识到护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如护理记录不及时签名,或其他护理人员代签;护理记录与医嘱、医生记录不相符;皮试结果误写、错写;护理记录单有黏刮、涂改、错别字等现象。
2.2护理记录内容不规范、不认真、不完整,如症状、体征描写不全面,书写顺序混乱,针对相应症状护理措施不到位;术后护理措施千篇一律,术后进食时间不具体;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客观性,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转归。
2.3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患者的评估、护理、健康教育等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医护工作的隶属关系以及受功能制护理思想的束缚,增加了护士的依赖性,使一些护士缺乏全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1]。
3 对策实施
3.1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结合临床实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各种护理记录,减少医患纠纷。每月组织差错事故分析会和差错事故隐患研讨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合法性,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3.2加强护理记录规范管理
3.2.1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力度。 护理部进一步加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对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授课,并要求科室每月強化学习,使全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量标准。督促临床科室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利用科内讲课、病历讨论、业务查房等形式学习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内容的知识,并适当安排相关边缘学科的讲课,从而提高护士各专科知识水平和护理文件书写水平。
3.2.2 加强床头交接班评价工作。利用床头交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讨论有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2.3 各科制订专科疾病护理记录路径表:包括新入院、手术前、手术后、住院患者、出院记录等的观察及护理记录要点。护士在工作时可根据其内容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评估,然后客观、真实、准确地按路径的内容记录患者的病情,并体现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观察技巧和书写能力。
3.2.4加强低年资、新调入护士的培训力度。
(1)各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指定年资高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书写护理记录时首先由带教老师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记录在病历中,本着观察到什么、做什么、写什么的原则,不能凭空想象。
(2)对于新招聘的护士、新调入我院的护士、产假返岗的护士、休假超过2个月后返岗的护士等,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专科特点,分别抽取死亡病历或疑难病历、输血病历、手术病历、顺产病历、跌倒∕压疮的高危人群病历和一级护理病历各一份,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和护士在实际书写中易犯的书写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剖析。使她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少书写错误。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服务于伤病员。
(3)对低年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新调入护士进行规范化护士培训,3年内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基本理论必须人人过关,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3.2.5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书写护理文件的能力。
3.3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管理
3.3.1 成立护理病历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成员制订护理书写质量控制标准,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护理记录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3.3.2 设计并应用“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我院于2013年1月设计并应用了“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内容有日期、床号、姓名、存在缺陷、责任人、检查人、纠正情况,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来担任,质控成员按要求每班必须检查并填写,即使未发现病历缺陷也要写上“质控无问题”并签名。同时由质控小组将护理质量检查登记本上的内容每月及时整理,综合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一周内在全科护士会上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3科室护士长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部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个别科室的薄弱环节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效果评价
实施对策前后对全院住院病历各110份作统计分析,检查标准按《安徽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存在缺陷的护理病历分别为37份、14份,存在缺陷项数分别为53项、15项。2012年1~12月的出院病历反馈率由2012年1~12月的15~28%降至5~15%。
5 讨论 护理文件书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必须充分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通过开展护理文件书写的持续改进活动,我院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对规范护理文件记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没有终点[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仍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虽然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有明显提高,但落实中发现,个别护士只重视护理记录书写,而忽视对患者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记录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做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
参考文献:
[1] 肖又姑 我院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5): 51
[2] 王俊君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07, 21(2): 358
作者:王海燕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后镇痛泵的护理效果,以供护理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镇痛泵使用安全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 手术后镇痛;镇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在外科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而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但是,手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在部分患者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会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因此,加强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我院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后镇痛泵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在实验前对本次实验有足够的了解,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无认知功能障碍,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原则。
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68-31岁之间,平均为52.52±6.32岁。实验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70-30岁之间,平均为52.74±6.0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手术后镇痛泵护理,护士向患者讲解有关镇痛泵使用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使用方法,耐心回答各种问题。观察患者使用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①首先对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期间的护理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建立评价内容[2],包括模糊数字法的掌握情况、正确使用镇痛泵、镇痛泵使用的不良反应、缓解疼痛的其他方法。②学习相关知识:以评价内容全部达到为最终目标,组织护士学习,让护士能够严格按照目标完成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积极了解相关知识,以完善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者还可以指定相关计划,规定学习内容,并建立考核目标[3]。③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使用镇痛泵的干预,尤其强调镇痛泵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心讲解,注意反馈患者的掌握程度。密切观察镇痛泵的固定情况,保护镇痛泵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镇痛效果。注意从患者按键的次数分析其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4]。④定期反馈:定期采集患者的满意度,并组织护士座谈,分析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原因,完善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满分为10分。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0.05时,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疼痛感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满意度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手术后镇痛泵的使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其在临床应用已经日趋广泛。我院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提高镇痛泵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持续质量改进能够对既往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存在问题,再给予解决,将新的护理工作应用到临床中,再持续不断地进行护理、评价、改进、实施、护理等。
通过这种护理工作,护士对疼痛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护理工作的存在问题,再通过不断学习进行完善。而患者则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镇痛泵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避免了由于无知而造成的恐惧心理,使患者更加舒适[5]。
此外,由于持续质量改进强调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重视对过程的改进,让护士体会到护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持续动态地改进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更高的效率,以建立更高的自身责任感。
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中,以实验组患者的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镇痛泵使用安全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艳红,王燕.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术后镇痛泵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41-3342.
[2] 麦慧.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24):128-129.
[3] 俞小紅.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镇痛泵所致尿潴留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44-45.
[4] 范里莉,王恒林,王卓强等.镇痛泵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9):35-37.
[5] 李晶.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44-45.
作者:车焕芳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有效满足广大患者对医院护理咨询服务的各种需求,医院护理应该严格做好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控制点的管理,保证医院护理师的服务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就是探究了和分析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控制情况自查小组对于促进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实际效果。探究分析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质量持续改进。
引言:传统的疾病护理服务观念主要是以广大疾病患者为服务中心,存在着很大的护理盲目性,我们需要彻底转变我们传统的疾病护理服务观念,做到以疾病患者群体为服务中心,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是需要医护人员和疾病患者共同积极参与的,尤其是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起着主导作用。要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起着关键作用。
一、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消化系统内科组从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77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采用办法建立个人护理用品质量安全控制情况自查领导小组。对照组86例,采取结合常规住院护理人员管理,记录住院护理人员治疗与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调查,进行数据对比。
二、纳入调查标准的每名患者必备条件
所有每名患者经本次临床检查确诊后均为慢性消化系统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及其临床家属对本次临床研究完全知情且同时签署本次知情患者同意书,在临床调查结果范围内的每名患者除患有消化系统内科常见疾病外外均没有其他严重的慢性内科疾病,如心脏病等。排除性别标准:严重的脑精神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严重的脑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嚴重的心肝肾胰腺功能不全障碍疾病患者。
三、研究方法
用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种常规综合护理方式管理。实验组负责建立内部护理产品质量风险控制专项自查领导小组。
(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
为了帮助护理人员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和护理在职岗前培训十分重要。医院护理要充分掌握了解全院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护理岗位职责、工作业务能力等,对其成员进行一系分层次的培训,并且研究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培训实施方案与确定培训任务目标,注重加强护理人员质量风险管理防范工作意识、护理人员质量风险控制管理意识、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与强化提升,保证护理培训班的效果。
(二)研究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
为了切实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质量风险控制,自查领导小组还根据需要组织成立护理指导委员会,对全体护理人员的日常健康护理业务工作与理论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检查监督,并且定期组织进行护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与学习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存在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护理对策,以便及时改进的并保证日常护理工作质量。
(三)质量安全控制。
建立专业护理服务质量危害控制风险自查小组初期,需要小组委员会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自我监督和组织指导,随着监督管理的不断推进,小组全体成员们也需要自身学习掌握一套相应的护理质量风险控制与监督管理工作方式等并做好自我监督约束。同时充分深入了解自身工作职责,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开展任务,提高专项自查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任务质量。更要及时反馈,反馈控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控制,它是对护理系统进行循环、控制的联络点。自查小组应定期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及偏差,同时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为加强科室质量管理,改进工作指明方向。进行反馈控制要抓住三个要素:一是结果要准;二是信息要灵;三是反馈要及时,因为有效的控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四、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中的压力逐渐变大,饮食不符合规律等等都使得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越来越普遍。消化内科临床是专门研究和将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肝和胰腺等内科疾病消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家临床三级重点学科。目前肠胃消化系统性疾病在目前我国已经是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之一,严重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和人们日常生活:在我国临床上用于消化系统内科的这种疾病往往疼痛感明显,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由于这些同类疾病的患者护理治疗特殊性以及对这些同类疾病治疗患者护理缺乏全面的这些疾病护理认识,在这些疾病护理治疗以及后期的这些疾病患者护理诊断治疗工作过程中这些疾病护理患者容易就诊并会逐渐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有相互作用,会导致不良的愈后,。而随着我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逐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咨询服务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北京消化内科医院作为疾病临床中一个非常极为重要的治疗科室,对其在前期治疗以及后期的治疗护理方法研究,提升后期护理服务质量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消化内科护理质控自查小组的建立参与到管理中去,成为管理团队中的基本,争取把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更有对科室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且效果显著。人人必须参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效地就是确保了个人护理安全。它大大强化和有效激发了医院护理人员的人我自律意有效的方法是自我管控,从不同的护理视角进行评价,有利于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可持续改进,规范了医院护理服务行为和医疗服务管理流程,保障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树立"零缺陷管理"的护理质量。成立质控问题自查领导小组后,促进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持续提升改善和意识,发现护理问题及时进行护理根本原因调查分析和现场及时反复进行检查整理,提高了医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语:护士主动接受管理,积极别细微环节进行现场管理和改进、督导。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依照质控标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质控。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做好重点督促检查工作。学习医院有关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钱爱娟.质控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166-168.
[2]马佩佩,陈飞,张绪东.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168-169.
作者:周小艳 李煊
一、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月计划和周工作计划。
二、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方法。
三、根据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四、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
五、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人员。
六、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知全体护理人员。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八、护士长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高新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要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要履行签字手续。
五、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六、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七、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九、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十一、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
二、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十三、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十四、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十五、按有关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十六、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伤害。 十
七、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十八、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 能够遵照执行。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一、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
二、操作前患者了解该项操作项目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的配合。
三、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四、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五、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好耐心、细心、诚心的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六、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一、对高难度、风险性有创操作,实施前必须提前告知。
二、操作前向患者告知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或意外,取得患者配合。
三、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四、操作中关键环节仍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五、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
一、术前一日,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二、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并以无菌巾包裹,绷带固定。
三、在患者手腕上带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
四、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五、患者到手术室琴,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 检查皮肤准备情况。
六、手术病人确认程序: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2、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核对签字。
3、麻醉师与病人沟通确认后并签字。
4、手术医生手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签字。
使用监护仪管理办法
一、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报警系统供应商每年检修校正一次,每3个月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检修一次。
三、监护仪报警音量根据科室具体情况设置,使护理人员能够听到但又不影响其他病人。
四、报警音出现5秒内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处理,先按“静音”键,使其静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如果病情需要重新调整报警界限,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
五、交接班时,要查看上一班的主要报警信息,并注意观察该项体征变化情况。
六、检查指端挤压情况,每4小时将指端Sao2传感器更换到对侧。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交班报告要有记录。
三、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中注明发生科室。
2、在“转归”中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室名称;在“预后”栏中,认真填写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现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患者转科时,将观察表随病历一起交至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上交护理部。
皮肤压伤评估标准
一、褥疮分期
Ⅰ期:受压处皮肤发红。
Ⅱ期:受压的皮肤变成紫红色,并有水泡形成,发红范围扩大。 Ⅲ期:表皮水泡破裂,真皮层外露。
Ⅳ期:伤口产生溃疡,并深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其他组织,坏死组织成黑色。
二、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伤
严重低蛋白症、全身高度水肿、癌症晚期恶病质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褥疮的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及质控组确认。通过采取优先预防措施未发生皮肤压力伤,根据护理时间给予加分。
三、院内皮肤压伤
入院后病人出现皮肤问题未及时向质控组报告,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指控组发现,视情节给予减分。
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一、凡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因素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其他部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二、护理部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耐心做好安抚工作并做好记录。
三、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登记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整改措施等。
四、护理部接到投诉后,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督促有关科室认真核对事情经过,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1、给予当事人做书面检查,在科内备案。
2、当事人认真做书面检查,取得谅解。
3、向患者及家属赔礼道歉,取得谅解。
4、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六、因护士违反操作规程给患者造成损失或痛苦,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七、护理部定期总结分析护理投诉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将有无投诉作为评选优秀科室的重要依据。
危重病人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助各方面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二、需要报告的危重病人包括:
1、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
2、住院期间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需抢救的病人。
3、病人因病情危重急诊入院需进行抢救的病人。
三、报告程序及时间:
1、病房有危重病人时,当日由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报告护士长。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当日查看病人并填写“危重病人上报等级表”然后立即报告护理部。
3、护理部接到报告当日由专职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检查记录指导协调护理工作。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二、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
三、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四、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用床档防护。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七、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护理要点、重要的化验值、心理状况等。
九、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一、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处理。
十二、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的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十
三、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一、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
二、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患者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等。
三、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善,包括医生的口头遗嘱是否及时记录。
四、可复印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查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
六、迅速与科领导、医务科(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
七、病历封存后,由医务科指定专人保管。
输血查对制度
一、检查采血日期,血液中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二、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合,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血。
三、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及交叉实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需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四、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
五、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难免褥疮登记汇报制度
难免褥疮定义: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瘫痪、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基本条件,并存高龄(大于等于70岁)、白蛋白小于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五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褥疮。
一、凡发生难免褥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登记并上报护理部。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
三、填写难免褥疮观察表,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情况。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转交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备案。
七、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按院内发生褥疮处理。
八、护士长应于褥疮发生后实地查看病人,检查责任护士褥疮监控措施是否落实,护理记录记载是否客观,监控措施是否得当,并给予相关指导。
保护性医疗制度和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患者具有隐私权,隐私权必须得到保护。保护患者隐私是临床理论学尊重原则、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的体现和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在疾病诊疗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殊,会主动或被动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个人的习惯、嗜好等隐私秘密。因此,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医务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医务。
一、医护人员在实实施诊疗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患者的言语,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必须要执行保护性医疗,以免在患者面前谈论,以及在无关人员面前提及,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病情分析必须在病室外进行。
三、患者的隐私在诊疗过程中仅向医务人员公开,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私有领域,医护人员有义务为其保守秘密,维护患者的各种利益,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患者隐私。
四、医护人员在为异性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必须有两人以上人员在场,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五、对于可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等,要履行告知义务。在不违背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前提下,要注意尊重患者,不得歧视患者,在向患者和家属告知病情时,使用规范语言,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不断完善病区、各科室的质量控制小组及岗位职责。
二、不断完善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三、认真组织对各项质量标准的学习、并落实。
四、护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管理,定期进行护理质量及院感质量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
1、落实入院患者压疮、跌倒风险的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完善突发情况的抢救流程及应急预案,特殊抢救患者实行预警报告。
六、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整改到位,将检查结果汇总。
七、护理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并召开护士长会议,反馈
信息。
八、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问题突出的科室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1、各级质控组织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2、分享护理质量改进实施成功的事例,达到全员提高。
九、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参考,对护士长管理的考核以及医院奖、惩的参考依据。
十、鼓励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
1、建立倡导患者安全的文化氛围,对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无惩罚。
2、每季度汇总各种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避免类似错误的反复发生。
十一、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服务的督查力度。
1、制定具体规范服务督查的活动方案,对护理人员仪表、语言、行为进行规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加大对服务不规范的护理人员的处罚力度,护士长负有连带管理责任
一、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工作计划、月
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二、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三、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四、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
五、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
六、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之全体护理人员。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
理考核重点。
八、护士长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高新仪
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
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五、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六、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七、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九、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十一、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二、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得隐
瞒,并保存好病历。
十三、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十四、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十五、按有关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
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十六、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伤害。
十七、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十八、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
遵照执行。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1、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
2、操作前使患者了解该项操作的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配合。
3、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4、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5、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6、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一、对高难度、风险性有创操作,实施前必须提前告知。
二、操作前向患者告知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
适或意外,取得患者配合。
三、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四、操作中关键环节仍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
一、术前1日,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二、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并以无菌巾包裹,绷带固
定。
三、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
左、右。
四、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
嘱相符。
五、患者到手术室前,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
部位,再次检查皮肤准备情况。
六、手术病人确认程序:
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2、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核对签字。
3、麻醉师与病人沟通确认后并签字。
4、手术医生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
无误后签字。
使用监护仪管理办法
一、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报警系统供应商每年检修校正一次,每3个月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检修一次。
三、监护仪报警音量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设置,使护理人员能够听到警声,但
又不影响其他病人。
四、报警音出现5秒内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处理,先按“静音/消音”键,使其静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如果病情需要重新调整报警界限,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
五、交接班时,要查看上一班的主要报警信息,并注意观察该项体征变化情况。
六、检查指端挤压情况,每4小时将指端SaQ2传感器更换到对侧。
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管理办法
一、使用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输液泵没有外渗报警,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隆起、外渗及红肿。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
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交班报告要有记
录。
三、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栏中,注明发生科室。
2、在“转归”栏中,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室名称;
在“预后”栏中,认真填写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患者转科时,将观察表随病历一同交至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上交护理部。
皮肤压伤评估标准
一、褥疮分期
Ⅰ期:受压处皮肤发红。
Ⅱ期:受压的皮肤变成紫红色,并有水泡形成,发红范围扩大。
Ⅲ期:表皮水泡破裂,真皮层外露。
Ⅳ期:伤口产生溃疡,并深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其他组织,坏死组织成
黑色。
二、院外皮肤压伤
病人入院或转科时发现皮肤有问题,经护士及护士长确认上报填写申请表,并将治疗护理结果通知质控组确认后给予加分,具体如下:
Ⅰ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1分
Ⅱ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2分
Ⅲ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3分
Ⅳ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4分
未愈或治疗护理1周内出院或死亡不加分。
三、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伤
严重低蛋白症、全身高度水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褥疮的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及质控组确认。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未发生皮肤压力伤,根据护理时间长短给予加分:月质量总分加1分。
四、院内皮肤压伤
入院后病人出现皮肤问题未及时报告质控组确认,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质控组检查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减分及处理:
Ⅰ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1分
Ⅱ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2分
Ⅲ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3分
Ⅳ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4分
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一、凡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因素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其他部门的意
见,均为护理投诉。
二、护理部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耐心做好安抚工作并做好记录。
三、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登记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
整改措施等。
四、护理部接到投诉后,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督促有关科室认真核对事情经过,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序,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1、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
2、当事人认真做书面检查,在科内备案。
3、向患者及家属赔礼道歉,取得谅解。
4、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六、因护士违反操作规程给患者造成损失或痛苦,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
定处理。
七、护理部定期总结分析护理投诉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将有无投诉作为评
选优秀科室的重要依据。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病情危重,危急生命或难度较大及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死亡病例,
均应进行护理病例讨论。
二、讨论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主持,病区护士均应参加。
三、讨论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介绍病人病情,目前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
并提出问题。
四、主管护师及与会的其它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人的护理情况,提出个人对护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外科大手术病例,要讨论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术后病人可能出现
的护理并发症。
六、对死亡病例的护理讨论,参加抢救的护士,要汇报抢救的经过,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就抢救配合,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护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讨论情况分别记录在护理病例讨论记录中。
危重病人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二、需要报告的危重病人包括:
1、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
2、住院期间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需抢救的病人。
3、病人因病情危重急诊入院需进行抢救的病人。
三、报告程序及时间:
1、病房有危重病人时,当日由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报告护士长。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当日查看病人并填写“危重病人上报登记表”,然后立即
报告护理部。
3、护理部接到报告当日由专职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检查记录指导协调护理
工作。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二、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
三、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
处理。
四、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
事故的发生。
六、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七、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护理要点、重要的化验值、心理状况等。
九、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一、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
能及时判断处理。
十二、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十三、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一、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
以免丢失。
二、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患者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等。
三、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
四、可复印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
六、迅速与科领导、医务科(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
七、病历封存后,由医务科指定专人保管。
输血查对制度
一、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二、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
报告, , 有, 无凝血。
三、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 , , 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需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四、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
五、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难免褥疮登记汇报制度
难免褥疮定义: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高龄(≥70岁)、白蛋白小于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5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褥疮。
一、凡发生阶难免褥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登记并上报护理部。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
三、填写难免褥疮观察表,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转交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备案。
七、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按院内发生褥疮处理。
八、护士长应于褥疮发生后实地查看病人,检查责任护士褥疮监控措施是否落实。护理记录记载是否客观,监控措施是否得当,并给予相关指导。
保护性医疗制度和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患者具有隐私权,隐私权必须得到保护。保护患者隐私是临床伦理学尊重原则、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的体现和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在疾病诊疗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殊,会主动或被动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个人的习惯、嗜好等隐私秘密。因此,医护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义务和保护患
者隐私的义务。
一、医护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患者的言语,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必须要执行保护性医疗,以免在患者面前谈论,以及在无关人员面前提及,造成不
必要的伤害。
二、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病情分析必须在病室外进行。
三、患者的隐私在诊疗过程中仅向医务人员公开,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私有领域,医护人员有义务为其保守秘密,维护患者的各种利益,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患者隐私。
四、医护人员在为异性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必须有二人以上人员在场,
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五、对于可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等,要履行告知义务。在不违背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前提下,要注意尊重患者,不得歧视患者,在向患者和家属告知病情时,使用规范语言,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年度工作计划、月
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二、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三、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四、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
五、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
六、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之全体护理人员。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
理考核重点。
八、护士长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高新仪
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
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五、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六、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七、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九、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十一、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二、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得隐
瞒,并保存好病历。
十三、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十四、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十五、按有关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
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十六、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伤害。
十七、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十八、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
遵照执行。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1、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
2、操作前使患者了解该项操作的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配合。
3、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4、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5、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6、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一、对高难度、风险性有创操作,实施前必须提前告知。
二、操作前向患者告知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
适或意外,取得患者配合。
三、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四、操作中关键环节仍要随时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
一、术前1日,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二、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并以无菌巾包裹,绷带固
定。
三、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
左、右。
四、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
嘱相符。
五、患者到手术室前,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
部位,再次检查皮肤准备情况。
六、手术病人确认程序:
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2、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核对签字。
3、麻醉师与病人沟通确认后并签字。
4、手术医生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
无误后签字。
使用监护仪管理办法
一、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报警系统供应商每年检修校正一次,每3个月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检修一次。
三、监护仪报警音量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设置,使护理人员能够听到警声,但
又不影响其他病人。
四、报警音出现5秒内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处理,先按“静音/消音”键,使其静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如果病情需要重新调整报警界限,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
五、交接班时,要查看上一班的主要报警信息,并注意观察该项体征变化情况。
六、检查指端挤压情况,每4小时将指端SaQ2传感器更换到对侧。
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管理办法
一、使用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输液泵没有外渗报警,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隆起、外渗及红肿。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
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交班报告要有记
录。
三、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栏中,注明发生科室。
2、在“转归”栏中,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室名称;
在“预后”栏中,认真填写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患者转科时,将观察表随病历一同交至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上交护理部。
皮肤压伤评估标准
一、褥疮分期
Ⅰ期:受压处皮肤发红。
Ⅱ期:受压的皮肤变成紫红色,并有水泡形成,发红范围扩大。
Ⅲ期:表皮水泡破裂,真皮层外露。
Ⅳ期:伤口产生溃疡,并深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其他组织,坏死组织成
黑色。
二、院外皮肤压伤
病人入院或转科时发现皮肤有问题,经护士及护士长确认上报填写申请表,并将治疗护理结果通知质控组确认后给予加分,具体如下:
Ⅰ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1分
Ⅱ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2分
Ⅲ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3分
Ⅳ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4分
未愈或治疗护理1周内出院或死亡不加分。
三、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伤
严重低蛋白症、全身高度水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褥疮的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及质控组确认。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未发生皮肤压力伤,根据护理时间长短给予加分:月质量总分加1分。
四、院内皮肤压伤
入院后病人出现皮肤问题未及时报告质控组确认,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质控组检查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减分及处理:
Ⅰ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1分
Ⅱ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2分
Ⅲ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3分
Ⅳ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4分
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一、凡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因素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其他部门的意
见,均为护理投诉。
二、护理部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耐心做好安抚工作并做好记录。
三、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登记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
整改措施等。
四、护理部接到投诉后,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督促有关科室认真核对事情经过,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序,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1、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
2、当事人认真做书面检查,在科内备案。
3、向患者及家属赔礼道歉,取得谅解。
4、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六、因护士违反操作规程给患者造成损失或痛苦,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
定处理。
七、护理部定期总结分析护理投诉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将有无投诉作为评
选优秀科室的重要依据。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病情危重,危急生命或难度较大及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死亡病例,
均应进行护理病例讨论。
二、讨论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主持,病区护士均应参加。
三、讨论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介绍病人病情,目前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
并提出问题。
四、主管护师及与会的其它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人的护理情况,提出个人对护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外科大手术病例,要讨论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术后病人可能出现
的护理并发症。
六、对死亡病例的护理讨论,参加抢救的护士,要汇报抢救的经过,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就抢救配合,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护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讨论情况分别记录在护理病例讨论记录中。
危重病人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二、需要报告的危重病人包括:
1、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
2、住院期间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需抢救的病人。
3、病人因病情危重急诊入院需进行抢救的病人。
三、报告程序及时间:
1、病房有危重病人时,当日由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报告护士长。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当日查看病人并填写“危重病人上报登记表”,然后立即
报告护理部。
3、护理部接到报告当日由专职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检查记录指导协调护理
工作。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二、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
三、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
处理。
四、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
事故的发生。
六、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七、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护理要点、重要的化验值、心理状况等。
九、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一、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
能及时判断处理。
十二、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十三、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一、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
以免丢失。
二、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患者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等。
三、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
四、可复印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
六、迅速与科领导、医务科(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
七、病历封存后,由医务科指定专人保管。
输血查对制度
一、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二、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
报告, , 有, 无凝血。
三、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 , , 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需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四、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
五、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难免褥疮登记汇报制度
难免褥疮定义: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高龄(≥70岁)、白蛋白小于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5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褥疮。
一、凡发生阶难免褥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登记并上报护理部。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
三、填写难免褥疮观察表,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转交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备案。
七、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按院内发生褥疮处理。
八、护士长应于褥疮发生后实地查看病人,检查责任护士褥疮监控措施是否落实。护理记录记载是否客观,监控措施是否得当,并给予相关指导。
保护性医疗制度和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患者具有隐私权,隐私权必须得到保护。保护患者隐私是临床伦理学尊重原则、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的体现和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在疾病诊疗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殊,会主动或被动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个人的习惯、嗜好等隐私秘密。因此,医护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义务和保护患
者隐私的义务。
一、医护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患者的言语,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必须要执行保护性医疗,以免在患者面前谈论,以及在无关人员面前提及,造成不
必要的伤害。
二、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病情分析必须在病室外进行。
三、患者的隐私在诊疗过程中仅向医务人员公开,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私有领域,医护人员有义务为其保守秘密,维护患者的各种利益,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患者隐私。
四、医护人员在为异性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必须有二人以上人员在场,
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五、对于可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等,要履行告知义务。在不违背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前提下,要注意尊重患者,不得歧视患者,在向患者和家属告知病情时,使用规范语言,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根据医院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及工作重点,由护士长或护理负责人及时制定本科的年护理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2、护理部根据“PDCA”质量管理循环法,制定完善质控标准,每月按各科工作计划及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要求进行检查、指导,清晰知道各科护理工作实施及落实情况。
3、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各科护理工作每月质控一次,科室质控组及护士长对科室护理工作每周质控不少于一次。
4、护理部将每次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各相关科室及人员,并指出每月质控中的重点问题,各科护士长根据本科存在的重点护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需护理部协助解决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落实。整改措施由科室备案,护理部检查。各科反馈的重点护理问题在下次质控中作为重点质控内容。如同样护理问题未及时整改,根据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评分标准进行加倍扣分,并与绩效考效挂钩,记录存档。
5、护理部对科室反映的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处理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工作的跟踪及整改。
6、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及护理质控情况将作为护士长绩效考核、优秀护士长评选、护士长聘任的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护理部
一、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质量指标达《河南省二级医院护理管理标准》要求
2、病人得到优质服务,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
3、护理人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4、无护理事故发生
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图见附表
护理质量实行三级控制,即一级为以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二级为以护理部为主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三级为各科室以护士长为主的质控小组。
三、质控办法
1、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质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做到每日质控,对各班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价,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护士长考核评价内容之一。
2、采用“三定”“三不定”的方法进行质控
“三定”一是每天护士长按标准定时对病房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二是每月护理部不定时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三是每月医院质量管理组织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三不定”一是护士长不定期对各班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二是护理部不定期对各科单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三是分管院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监查。护理部经常深入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水平,建立质量的数据反馈统计指标,使质量检查控制做到科学化、数据化。
3、每月利用护士长例会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结,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形成标准或常规,指导今后工作。
4、利用经济杠杆的促进作用,把每月质量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密切结合,使思想教育、规章制度、质量、经济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5、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之全体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四、质控检查的内容
1、护理质控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检查、重点检查和夜班检查,同时还包括一些加分和减分项目。
2、综合检查包括检查护理人员对分管患者的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表格书写,药品管理,病室规范,健康教育,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及服务态度等。
3、重点检查为每周安排一项重点检查内容。
4、夜班检查由值夜班护士长检查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处理突发事件以及进行人力调配,同时负责重点科室抽查。
5、加分项目包括特殊事件受表扬的人或事;满意度调查中患者点名表扬的护理人员;医疗护理差错及时被发现,堵塞漏洞者;院外带来的护理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患者痊愈等内容。
6、减分项目包括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投诉经核实有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点名批评者等内容。
五、实施细则
1、月报表于每月底报护理部。
2、护士长考核资料不全在本月质量总分中扣1分。
3、护理部不能坚持深入科室,每月少于两次扣除当月奖金。
推荐阅读:
急诊护理持续质量改进07-22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06-25
病历书写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06-22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09-08
儿科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05-31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09-18
护理持续改进记录07-04
优质护理持续改进10-31
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实施记录07-18
药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