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变革探讨

【摘要】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现代国际贸易发生微妙的变化,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他正在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商业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挑战传统外贸的地位,外贸集团公司更应该积极应对,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推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变革。本文以H外贸集团公司为视角,以当前集团公司转型升级为背景,分析大數据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和财务管理即将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需做的变革与应对策略,力求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精细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大数据;外贸企业;财务管理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将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大数据时代。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被储藏在数据库中,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指导决策,将会成为未来商业领域中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对于外贸集团公司而言,商业模式面临着国内外电商平台迅速发展而带来的挑战,另外国内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剩的竞争力已经不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倒逼着外贸集团公司必须把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外贸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进出口贸易规模、客户国家分布、商品种类分布等。外贸集团公司如果收集利用不同类型的大数据,深挖数据中蕴含的价值,开发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最终定会形成一个服务型的大数据产业。对于外贸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而言,其理论与实践同样需要变革创新,迈向“大数据财务”时代。

一、大数据对外贸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外贸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H外贸集团公司是江苏省国有大型外贸企业,自成立以来曾经历多次合并重组。2016年,H外贸集团公司年营业收入超31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30亿美元。集团公司为了整合资源、提高资产收益率,逐步加强集团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控,以ERP项目为载体,稳步推进业务系统、单证系统、财务系统、信保信贷等系统的整合,从而加快资金流、信息流和货物流的整合,推进信息中心平台建设。通过逐步统一集团公司的ERP管理系统,进一步增强了财务报表管理系统数据穿透和集成功能。集团公司数据平台的建设也必将推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一)大数据使财务管理数据内涵及管理范围发生改变

传统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内涵仅仅是指在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事项的记录,主要关注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与经营成果。数据来源往往依靠各业务部门与综合管理部门的数据收集、存储、分析。传统财务数据来源受到一定限制,数据相互关联与共享度不高,数据信息价值没有有效挖掘。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H外贸集团公司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财务管理的数据范围将不再局限于集团公司内部以资金流为主的数据,财务管理将从关注财务报表为主的价值管理转变到更广泛的可详细反映数据产生的流程管理。数据产生流程涵盖客户、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业务过程。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不仅能收集到集团公司内部进出口贸易的精准数据,与集团公司相关的数据也可以被低成本的获取,例如贸易商品的市场信息,进出口选用的仓储、物流信息,供应商与客户的信用评价状况、客户的采购喜好等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有效处理整合,“大数据财务”将逐步转向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的管理和整合。

(二)大数据使财务管理方法与决策产生变革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有:财务预算、事中控制、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等,集团公司主要针对资金链来进行数据管控。对H外贸集团公司而言,进出口规模及增长率,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是重要的战略分解指标。集团公司通过资金信贷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资产购置处置等方面指导子公司的战略、经营和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主要依据有限的财务数据,特别是依据三大财务报表数据,数据分析和反映能力存在一定信息滞后。未来由于有了大数据的支持,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将不再依赖现有随机样本,将给财务管理方法与决策带来全新的变化。例如,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一般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来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而这些指标是时点性的数据,数据可靠性与关联度不强。未来财务管理方法将打破这种局限,更多的依赖多个样本之间的关联性来分析评价一项经济活动,这种全新的评价模式将让未来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拥有更大的变革空间。

(三)大数据使财务数据处理更为复杂,趋于精准化、动态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仅仅需要处理财务数据,相对简单可控,而大数据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会涉及到供应商、客户、债权债务人、商品市场价格等多方面的数据。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H外贸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可通过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与共享、供应商采购价格种类比对等方式,更加精准化的鉴别优质客户、优质供应商。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客户采购习惯偏好,针对优质客户进行精准营销。财务数据将由静态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向动态的全过程数据。当然,这要求集团公司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大数据处理系统。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的ERP管理系统,整合大量结构与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数据的价值所在,其处理的复杂与困难程度不言而喻。大数据加快了数据流转的速度,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帮助财务管理摆脱信息滞后的局限,使财务分析报告的及时性大大增强,包含广泛财务变量的周报、日报等动态报告将成为可能。

二、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海量的数据如同一座未被发掘的金矿,里面蕴含的价值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巨量的信息中有利用价值的数据非常微小,从中将数据提纯并运用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之中将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模式方法将在某些领域发生颠覆性改变

大数据财务将变革以往的财务管理理念,使财务管理的范围从财务预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延伸到销售、物流、研发等相关领域,这就迫使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思维,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要突破原有的财务数据分析等,将工作领域拓宽到研发、生产、销售环节之中,从而全面掌握各个部门的数据,运用这些大数据来进行分析指导决策,将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二)大数据财务信息真伪鉴别与信息安全更难保障

当前的“大数据”理论过度依赖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来源真伪存在问题,就会诱导企业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多、处理环节多,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旦泄露商业机密,会给集团公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集团公司要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性,需要从新的角度来确保自身以及客户数据的安全。集团信息管理部门要确保所有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从数据创建之初到数据交流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数据保存的最后环节,通过增强密码的安全防护等级等措施来加强数据安全。

(三)大数据财务管理需要创建新的管理架构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必然要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从现有的管理架构中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将由传统的“小数据”、“小财务”转变成收集、处理、分析、管理各种“大数据”、“大财务”。ACCA未来研究主管Fay·Chua认为:“未来传统的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角色界限将变得模糊,职位将变得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相应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必然需要拓展原有的财务管理视野,必然要对现有的管理架构做出一定改变来适应这种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的管理。同时,现在核算型的财务会计人员也必须要向管理型、研究型管理会计人才转变。大数据时代将会挑战现有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

三、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变革策略

2016年,H外贸集团公司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出台了支持转型创新奖励实施办法,鼓励各子公司加快创新转型。在此背景之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积极配合新形势做出新的“大数据”财务管理策略,主要可以用以下“五个改变”来概括。

(一)财务管理思维方式要改变:由价值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型

在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需要有“大数据财务”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改变原有的依靠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的、针对资金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价值管理模式。由于引进了更广阔渠道的数据信息来源,财务管理者要跳出原有的财务框架视野,转向原来不属于财务管理领域的业务管理流程,将管理维度由财务数据扩展至客户、供应商等业务流程。例如,在H外贸集团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支持传统商品出口由OEM即贴牌代工生产商向ODM即原始设计制造商和OBM即原始品牌制造商转变。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参与到品牌建设流程之中,分析客户的采购喜好、客户的满意度评价等,深入到自有专利、自有品牌商品的研发、设计、营销等流程管理之中。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流程优化或再造,实现对业务部门的有效跟踪和服务。

(二)财务管理分析模式要改变:由考核控制向分析决策转型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财务分析、财务预算、财务控制等方式实现对集团公司的资本管理,依靠资金的筹集、运营、投资、利润分配等手段实现对子公司的战略管控。单一依靠杜邦分析体系做财务分析,运用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只能反映净资产收益率,不能全面反映集团公司长期的价值创造,也无法分析客户、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因此,H外贸集团公司要建立新的财务分析模型,及时为改革创新中的集团发展提供分析决策方案。又如,将新的专利、自主品牌的創建视同利润考核,将新优客户、新优产品的拓展视同利润考核。另外,依靠大数据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各子公司资源配置,提供最佳方案以供决策。又如,集团公司可以利用收集到的大数据信息,分析产品供需情况、采购国家偏好,运用到新产品研发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集团公司可以指导子公司或部门之间共享客户及供应商数据信息避免同业恶性竞争,推进贸易业务做专、做深、做精,从而提高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以实现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共享物流仓储信息精准管控物流成本,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最佳方案。

(三)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要改变:由多系统合作向大数据平台转变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H外贸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众多,各子公司创设、合并情况繁杂,财务管理软件各有不同,为此集团公司于2014年下半年筹备研发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管理系统,并于2015年起正式将财务管理系统纳入其中,实现核算、报表报送统一在一个平台处理,增强了数据的获取和穿透能力。目前,根据集团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设计出了相应的流程管理模块,包含进口、出口、内贸、转口等业务模块,杜绝了原有通过纸质申请单签字审批的漏洞,将业务分合同、分客户管理,通过ERP管理系统收集业务进出口融资和收发货情况,通过设定赊销贸易敞口份额、单一客户出口信用保险额度等实现对业务的风险防控。然而,目前的ERP管理系统仍在不断完善中,集团公司依然存在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单证系统等多系统合作情况,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流与共享还不够深入。今后,集团公司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统一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构建集团公司多维度、多层次的动态查询与反馈系统,实现数据准确、迅速地传递和汇集。

(四)财务管理内控机制要改变:由事中控制向事前预警转变

国际贸易环境处处隐藏着风险,诸多贸易失败案例,警示H外贸集团公司在做强、做大的道路中要时刻牢记风险防控是第一要务。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当事国政治经济环境、国外客户和国内供应商资信情况、仓储物流舞弊等因素都是集团公司需要管控的风险点,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主要强调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及处理,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者往往已经错失了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集团公司有了大数据平台,系统可以收集到的数据更广泛,数据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链更加完整,就可以更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业务情况,预测业务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发现业务环节中存在哪些危机。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大数据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可以及时提供事前预警来规避市场风险,也可以为集团公司做出管理决策提供线索和解决方案。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对数据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筛选,通过与以往数据参考比对等方法及时发现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因质量不佳的数据导致错误的决策产生。

(五)财务管理人才队伍要改变: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的去边界化已经日益明显。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满足于成本核算、资金收支、财务报告与分析等工作,更需注重将集团公司的战略全局观落入到实际工作中,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财务管理能力外,还要具备了解研发、制造、营销、物流等业务环节的素质。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打破长期的思维定势,深入了解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精通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建立新的财务分析模型和预警机制。财务管理人员有了大数据技术的帮助,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财务专业价值,为集团公司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为此,集团公司要调整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快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促进财务人才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分析能力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通过“大数据财务”的帮助,必然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来监督、指导子公司的战略、经营和管理,从而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高胜.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新方向——“大数据财务”[J],江苏商论.2015(26):123-124.

[2]贾海波.浅析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4(9):36-36.

[3]成柠茜.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5(4):31-35.

[4]黄妍君.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转型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9):72-73.

作者:金花

第2篇: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0.

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数据资源已成为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决策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此类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应用能够最大化发挥数据信息的商业价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有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它的出现能够最大化降低国有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金融风险,审计人员作为开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的主要职工,所介入的时间点大多是在项目实施前及项目工作完成后。内部审计的焦点在于实施项目的整体,由于内部审计具备全面性的特征,因此审计人员对于实施项目的全貌能够进行全面性了解。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提升金融资产管理工作内部审计部分的数据应用能力,弱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资产管理;内部审计;预警机制;信息预测能力

传统审计工作一般采用检查法、分析法,如今现代化公司对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传统审计模式很难适应现代需求。大数据的到来给企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审计人员还保留在原来的工作状态中,那么,大数据技术就很难发挥其优势。为了减少资源和物力的浪费,审计人员应积极转变。公司审计的数据是在公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而且根据数据的动态变化,能够更直观地表现公司的经营状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更加一目了然,并且这些大数据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可以根据大数据了解公司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案,有效提升公司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健康长久发展。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的特点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的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的监督体系。主要工作是优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内部审核,做好内部评价。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延伸性等特点。金融涉及范围很广,通过审计工作可发现运行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通过系统性的管理,全面掌握资产状况,反映出盈亏的真实性。

研究发现,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部审计以资产处置审计为中心,金融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资产收购、资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其实不良资产的收购与管理都是为处置而服务的,并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处置作为核心任务。第二,内部审计主要以制度合规性为审计标准,不管公司在资产收购方面还是管理方面、处置方面都有较强的政策性。而且对于公司的业务活动、财务相关的事项都应该先进行报批,然后再落实。经营行为的政策性无疑要求公司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除此之外,还要符合公司的业务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的进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掌握熟练度不断增加,资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在促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规经营及内部强化上得到了良好的管理成效。同时金融资产管理企业的组织结构得以优化审计,公司的审计理念得以创新,同时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现阶段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仍旧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性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3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内部审计安全预警机制

内部审计工作可看成一项系统性的管理系统,内部审计系统主要是由人事审计子系统、财务审计子系统及法律审计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而这些审计子系统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了流程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再加上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企业风险的诱发因素发生极大的变化。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对大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和应用,在充分结合企业风险产生因素的前提下,搭建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3.2 优化现有的内部审计流程

从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子系统部门相对独立,因此企业系统上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无法顺利快速抓取重要信息。大数据背景下应对内部审计系統进行完善,将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无缝衔接成为流程的整体,对审计需求的数据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和整理,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

3.3 全面提升审计的软硬件实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网络环境、计算机操作平台及新型应用软件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所应用的管理操作系统实现软硬件多方面的全部升级,实现内部审计操作系统兼容性的优化、全面提升运行系统的稳定性,打造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在实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公司应提高审计工作人员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使审计工作更高效化。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公司的具体状况,同时为公司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 转变单一审计方法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过于单一,目前经济快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多、资料多、量大,因此,这种单一的审计方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审计过程。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方法应该得到转变,才能确保审计工作高效完成。现在主要采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审计模式,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数据情况利用各种各样的先进数据处理方式,如云计算技术,在这种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错误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云计算能做到快速精准计算,从而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3.5 完善评价依据和标准

传统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开展评价工作时,往往不利用数据分析,多数情况下,以专家意见与风险评估作为参考,往往缺乏准确性和依据。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探索新的评价依据与标准,并对传统的评价原则进行调整改善,同时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并且借助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未来审计工作中,将会以数据为中心,制定审计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审计效率,推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4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受大数据影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重视内部审计模式的变革,内部审计部门要不断探索先进的技术并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工作效能,但是一些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模式进行转变,所以很难发挥效能。这就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但是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参差不齐,在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4.1 忽视数据信息,精确度低

大数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时效性等特点。金融管理公司应该把高科技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中,有利于公司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但是在实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会存在数据不全、数据不合理、数据不真实、数据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这跟公司内部审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有关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有效数据信息不进行深挖,从而造成内部审计资料精确度低,因此大数据技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4.2 审计人员意识不到位,人员素质偏低

在大数据发展的今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也想更清楚明白地将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当中,但是仍旧有工作人员存在数据运用意识低、知识浅薄的情况。其实审计人员的能力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有内部审计人员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高效性。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人员在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不能有效利用庞大的数据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效率低,无法利用大数据分析审计风险,不能有效使用数据信息展开预测工作,因此难以帮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规避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稳定发展,而且内部审计工作无法达到高效化。

4.3 管理模式滞后,数据资源利用率差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工作做到科学化、综合化,才能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要全面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增加内部审计的价值,所以资产金融管理公司要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并且积极借鉴其他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内部审计的发展要做到资料搜集全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并且要把相关的数据做好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高效地找出缺点。虽然公司已经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但是仍未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而且公司管理模式滞后,因此会影响到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公司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内部审计数据信息高效化会产生制约作用,不利于金融管理公司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稳定发展。

4.4 制度建设缺位,内部审计效率偏低

以往内部审计要求工作人员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单纯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很难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大数据的知识与技术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团队应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并且不断地探索新技术,掌握新软件的利用方法,利用最新的软件技术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面对多而复杂的大数据时有效地去除无用信息。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无法引起审计工作人员的重视,导致工作职能和服务方向不能精准定位。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很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技术的应用能力,所以会降低内部审计效率,不利于公司稳定高效发展。

5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路径

5.1 加强对数据信息的重视

5.1.1 做好数据的收集、存储及分析工作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数据信息,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在项目实施运作期间,注重对项目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适应数据思维的运转分析。

5.1.2 重视数据信息的细节问题

內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期间,需要尽量实现数据信息收集的全面覆盖,对细节性的数据信息需谨慎对待。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并不起眼的细节性数据环节。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看到交易对方的吸烟行为,审计人员可对其香烟、打火机的品牌进行查询,继而对交易对手的生活品质进行分析,同时也可对交易对手的抽烟习惯进行观察,对于常用手为左手的交易对手需要在合同签字时进行警醒,避免交易对手出现签字痕迹不一致的问题。

5.1.3 重视数据信息的相关性

探究式的思维模式促使人类对社会问题及自然现象进行探究,对于以往无法解释的迷惑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但是部分现象及社会问题仍旧无法弄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些现象及社会问题现阶段无法进行考证,大数据技术的影响给问题解决提供了新型路径,可以找出问题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5.2 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提供产品及产品服务时,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型、非结构型及关系型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在对此类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发掘分析的前提下,可形成正向的反馈循环工作,对于金融管理公司内部审计效率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大数据技术应用核心不在于数据量的庞大,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高度融合,让内部审计工作不再依赖于书面信息,为此需要有效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现代数据信息统计分析能力。

5.3 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预测能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收集大量的不良资产数据信息,但是大多数数据信息都封存在档案室内,无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并未对所有项目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对风险项目化解后的审计数据信息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风险出现的可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对于存在的风险项目需要细致化分析,为日后项目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为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预测能力,预测性分析企业的未来发展及风险的规避

路径。

5.4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再加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遍布全国市场,经验多样性是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审计人员无法比拟的。现阶段市场上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数据信息并未实现数据共享,不仅受到商业机密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共享的因素。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实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员工处理不良資产经验等信息的共享,为公司内部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地参考。

5.5 实现内部审计制度创新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在我国《审计法》等政策法律的要求下,结合公司的业务特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逐步强化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服务职能,拓展审计服务的视角领域。

此外,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非现场审计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与公司业务相结合,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IT技术对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完善,从而大大提升内部审计效率,有效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6 结语

大数据技术是新兴信息技术的集中性反映,同时是一种应用驱动型极强的服务载体,是具备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其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为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发展优势,灵活应用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中获得数据信息。实现既能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的有效识别、高效预警,又可以引领数据研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张利军,肖婧.试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目标的转型及保障措施与实现途径[J].中国总会计师,2020(01).

李萍.国企内部审计作用的局限性及其突破途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借鉴[J].经营与管理,2019(02).

李丽新.大数据在公司内部审计的应用探讨——以海澜集团裤服口袋布采购审计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5).

沈瑞国,陈京英,陈晓华,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财险公司内部审计新模式——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侧记[J].中国内部审计,2017(03).

作者:周玲

第3篇:大数据时代下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绩效评价作为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目标的保障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首先,作者阐明了研究该主题的背景;其次,引入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和探究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A公司实际情况,从其指标体系构建、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A公司在推行财务共享过程中如何加强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会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崛起和发展,大数据时代正悄然向我们迈近,世界范围内也早已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这种背景下,为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很多公司被迫走上财务转型升级的道路。为应对公司转型需求,许多集团开始建设起财务共享中心(以下简称FSSC)。帮助FSSC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国内一家集团企业下的A公司为例。

2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A公司FSSC在绩效管理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2.1 缺乏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

A公司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理论匮乏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在此双重压力下,使得FSSC整体绩效管理目标不确定。此外,考核者不适应新模式的变化。且没明确说明FSSC绩效目标,绩效管理计划不明确,缺少准确指导意识。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采取进一步分析并得出其原因:是由于A公司经营者对FSSC的认知水平较低引发的。如果一开始经营者就对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和看法不周全。那么就会造成制定的目标不切合实际,最终与公司整体战略部署不接轨的结果。同样假若制定的目标不够清楚明了,那么在绩效评估的时候,指标考核和评估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以至于不能够有效实施和控制绩效管理。

2.2 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A公司筹建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其绩效管理方式没有对整个FSSC作出相应的评价;考核的时候多数是采用基础的财务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是没有想到把学习类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对以上问题分析得出:就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来讲,A公司最大的变化是组织结构,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运营过程、职位设定等,很明显,以前的考核形式已经无法在现在的管理模式中使用,相应的体系也无法适用现在的模式。所以有必要考虑公司的战略层面,逐层制定相应指标,综合FSSC业务处理能力予以评价。

2.3 绩效考核实行措施滞后

A公司管理人員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不足,没对FSSC实施差异化管理。结果使得A公司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无法最大调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很多时候,A公司考核者受以前考核模式的影响,没有根据月份来实行考核绩效,还是沿用“年终考核一次”的考核形式。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可得:首先,因为A公司成立的FSSC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它,没有实行差异化管理。第二,是因为A公司考核者仍遵循传统的认识,惯性认为考核只是人力部门的工作,考核过程中敷衍了事,最终导致评估结果不能很好的帮助A公司解决现有问题。

3 完善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的对策

本章借助大数据技术等,针对前章所述问题旨在完善A公司FSSC绩效管理,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促进A公司更好发展。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3.1 转变员工认知,明确FSSC绩效管理目标

3.1.1 转变员工认识

A公司职工对于财务共享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A公司负责人应按财务共享推进公司战略目标,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宣传引导,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不断转变FSSC职工的认知程度,使得FSSC各成员正确认识这一新的管理模式。

3.1.2 明确绩效管理目标

公司FSSC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如不能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那就很难讲清楚绩效目标。因此,A公司可以适当运用大数据技术,目的是获取与FSSC相关的内部数据及外部数据。通过考核这些数据,挖掘出其隐藏的更深含义并分析在此模式下FSSC的愿景和战略层面的目标,使得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更加科学以及让绩效管理实施的目标愈加明确。

3.2 细分考核对象,优化公司考核指标体系

3.2.1 细分考核对象

A公司应把各个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从之前部门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细分,并对其分别进行定义。根据它们的特点不同,最终分别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相应的实施办法。

3.2.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随着A公司不断壮大,相应的FSSC绩效管理体系也需同步更新。为此,A公司应秉承着动态管理的思想实施绩效管理,还应随时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及时调整上述细分的各考核对象的业绩评价方法。以A公司FSSC的绩效考核办法为例,截止到2017年,公司FSSC绩效评价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财务类指标占比自2015年以来在不断下降,财务指标比重从2015年的72%减少到了62%,下降了10个百分点,说明A公司的指标评价体系在不断完善当中。为此,还望A公司能继续保持优势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3.3 完善考核制度,落实绩效管理责任

3.3.1 健全新管理模式下的考核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激励成功之处在于可以实时掌控职工绩效情况,从而达成FSSC绩效管理目标,还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在A公司FSSC中,主要包括两类职工:一类是负责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员,一类是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后台系统支撑。很明显这两类职工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其进行考核激励的时候,应分别进行差异化管理。

3.3.2 确定合理考核周期,实行全程绩效考核

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时,考核周期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公平地去评价FSSC职工业绩,所以在设置考核周期的时候应根據FSSC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周期不可以设置得太长,也不可以设置得很短。公司应根据FSSC职工的工作特点、职位以及职称设置相应考核期。针对A公司存在的考核实施滞后问题,A公司应重新合理确定FSSC绩效评估周期,而不是沿用“一年一考核”的方法。

3.4 加速系统整合,提高IT支撑能力

因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一直不能很好地为改善企业绩效作贡献。故此,A公司应持续完善该平台,且主要完善的对象是该平台的内容。A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逐渐加大平台内容,目的是让该平台变成财务与各业务部门联系的纽带,最终把该平台打造成为信息交流中心。设计平台内容时,不仅应考虑到提供一些基本内容,如公司报账操作指导;还应设计一项职工实时按需查询功能,例如职工可以查询本人、所在部门、所在公司的报账单处理情况等。通过不断完善该平台,有助于公司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提高FSSC绩效。

4结语

在这个信息数字化高效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不断的变革发展当中,企业在这种形势下也面临着新的变革。财务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一个比较新颖的、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解决方案即FSSC。FSSC的运用为集团企业提供大数据和科学的绩效分析,使集团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运用,强化了管控要求。同时结合大数据的技术支持,集团企业绩效管理的时间和成本能得到了降低,同时也能增强了企业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东,朱昕昀.云会计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5(9):121-122,126.

[2] 秦正余.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J].新会计,2013(4):9-11.

[3] 林一真.浅议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绩效管理设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5):158-159.

[4] 赵帅.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绩效管理分析[J].知识经济,2016(1):114.

[5] 王振华.中交集团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5(15):194-195.

作者:周永斌 刘东

第4篇:公司质量安全大检查总结报告

根据公司检查制度规定要求,为了解与掌握各分公司、项目部的运行动态,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股份公司于10月22日至12月20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2012年度第二次质安大检查,有关检查情况及相关信息汇总如下:

一、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覆盖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河北、陕西等区域相应直属项目部、分公司及其所属项目部。共检查43个在建工程,开具整改单135份,截止2012年12月底目前在建工程总计208个,检查覆盖率为21%。

二、检查内容

1、检查内容:(1)工程质量:包括工程技术资料、工程实体质量、原材料抽样等;(2)安全文明:包括安全台帐和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三、检查综述

从本次检查情况来看,在分公司层面上,除了象山分公司、第五工程公司、上海办事处等几个“老牌”优秀分公司还能正常的对工程进行有序管理,其余分公司在人员配备及管理上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较上半年第一次大检查后无明显改善,直接导致有些工地无人管理,甚至出现分公司名存实亡现象。

在检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台账资料方面出现问题频率较高的通病进行了统计,具体为:

3.1工程质量

(1)混凝土工程:主体砼结构观感质量差,有较多蜂窝、麻面、孔洞现象;外形尺寸偏差,保护层厚度不足,梁内垃圾未清理;二次结构浇筑,砼浇筑质量差,振捣不密实。混凝土收缩裂缝现象普遍。

部分工地未设置砼试块标准养护室(委托商混公司)或标养室内设施不标准,温度、湿度等主要控制要求不能达到;养护室内试块数量与资料统计不符,且试块表面标记不清。

(2)钢筋工程:梁主筋焊接接头位置不符要求,位于锚固区域之内;电渣压力焊焊工单人操作,接头质量差。梁板钢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与箍筋绑扎不足,梁有效截面大大缩小,箍筋间距不符设计要求及抗震构造要求,箍筋倾斜或加密区段长度不足,造成数量不足,间距偏大;钢筋保护层使用水泥砂浆垫块等。

(3)砌体工程:灰缝砂浆不饱满、留搓、接搓方法不符合要求。填充墙体顶端与梁板斜砖塞口不严实、不饱满;发泡剂使用不规范:墙体裂缝现象也普遍存在。

(4)防水工程:屋面楼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不足,渗水痕迹较明显,防水卷材收头部位翘边;分割缝处油膏粘结不牢固。

3.2安全文明

本次检查在安全文明方面总体较以往有所提高,检查过程中也涌现出像凤台电厂冷却塔工程、蒲家经济适用房等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做的较好的项目,但仍有不少项目部对安全文明工作投入不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主要具体表现为:

(1)安全管理:绝大部分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检查制度执行不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执行不理想,安全员实际到岗履职情况较差、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较差

(2)文明施工:工地大门设置不规范,施工现场道路硬化、防尘措施工作不到位 ,材料未归类堆放无标识,职工宿舍卫生情况差,现场安全警示标语、标牌数量不足等。

(3)外脚手架:相当数量的工地脚手架连墙件数量不足(特别是进入装饰粉刷阶段),脚手片铺设不到位,内侧高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开口部位横向斜撑未设。型钢悬挑架固定端长度不足,尤其转角和阳台处。U形钢筋抱箍与型钢间隙未楔紧,斜拉钢丝绳及吊环设置不规范,悬挑架底部封闭不严,卸料平台与脚手架混搭等。

(4)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大部分工地承重支模架未按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搭设,现场搭设不符构造要求:扫地杆未设、水平拉杆单向设置,梁下纵向水平杆未设,立杆间距过大,垂直、水平剪刀撑缺少等问题依然普遍。

(5)三宝四口防护:安全网未使用阻燃型,高空作业人员基本都没有佩戴安全带。电梯井隔离不到位,防护门未定型化。施工层洞口防护和楼梯栏杆等未及时跟上,通道口防护不按规定搭设等。

(6)施工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达到“三级配电”要求,总配电箱漏保参数不符,分配箱、开关箱不标准。机具未设置单机开关箱。电缆线未架空或埋地保护。

(7)大型机械:部分工地塔吊基础积水,埋地节或螺栓锈蚀,接地不符要求;塔吊起重量限制器不灵敏吊钩无保险装置,电缆绝缘破损,回转限位器不灵敏;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两侧防护不严,顶部无防护门或防护门不符要求,无防止从内侧开启措施;部分工地施工电梯楼层呼叫器未设。物料提升机缆风绳及地锚设置不规范,卸料平台两侧安全防护不到位,底部进料口防护门失灵。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或维修保养记录虚假。

(8)施工机具:施工机具未接地,现场搅拌机操作手柄无防护装置、料斗无保险钩,氧气、乙炔使用不符安全距离等。

3.3资料台账

3.3.1技术资料

1、局部原材料合格证收集不到位

2、局部资料未及时到各部门签字盖章

3、沉降观测未及时跟上

4、拉结筋未做隐蔽验收

5、施工日记与现场作业,资料台账不对应(施工员与资料员未及时沟通)。

6、局部检验批等资料未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局部技术资料无监理单位审核签字等问题

7、砼施工检验批评定未到砼强度报告出来就已评定为合格。而且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3.3.2安全资料

1、安全技术交底未落实到每一职工,签名不真实(特别是电工、焊工、塔吊指挥 驾驶、承重架、井架、食堂、门卫等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日记不能真实反应施工现场作业与资料台帐不对应。

3、“三宝四口”验收未每幢每层分开验收,文明施工、施工用电等验收未基础、主体各分部主体验收。

4、施工电梯、塔吊等大型机械每月维修保养记录不齐。

5、消防检查、安全检查等流于形式,内容欠具体,不能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6、配电箱、安全防护用品、小型机械等合格证不到位。

7、个别项目部与各班组无签订安全协议。

8、公司每月检查的整改回复不及时。

9、个别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 且未经公司总工审批。

10、食堂卫生许可证和食堂人员健康过期比较多,未及时重新审批。

四、奖励与处罚

1、表扬奖励

本次大检查共34个项目符合综合评分条件,根据评分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分别对前三名和后三名进行奖励和处罚。

2、对总分后三名处以5000元罚款,分别为:湖州阳光花城、三门城东村公寓房、秦皇岛达润时代逸城四期工程。

五、建议总结

本次大检查历时两个月,对计划中的项目进行逐一检查,检查所涉及的项目为目前所有在建项目中工程量相对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单位施工现场的总体水平。在表扬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希望所有项目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各自工程特点结合上述出现频率较高的各类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同时为我公司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5篇:安全质量大反思会议汇报材料(监理公司)

XX监理公司XX监理站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大反思会议汇报材料

XX铁路XX2#隧道”7.11”塌方事故,就发生在我们管辖的

LN-5标相邻标段,因此我们有着比其他标段更深的感受和危机,所受到的震动也比其他标段要大得多。

那种“事故就在我们身边”的感觉让人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

一、对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铁路建设理念,我们对自身管理进行了自查,目前普遍存在:

1.现场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较薄弱,参加安全教育积极性不高,对事关安全的问题不够敏感。

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安全、业务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不按标准干,反映出思想素质的问题。

2.对建设程序规范的施工管理存在认识不清,把关不严。 由于缺乏对建设标准学习,部分工点出现,程序不清,审批不严现象,经过7月15日建指的梳理,结合了标准化竞赛活动计划,我们已对此制定了内部控制程序,确保规范施工。

3.隧道施工方面,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指南要求,我们已要求施工单位报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应急预案,并要求制定演练计划与检查办法,风险管理纳入正常管理之中,同时加快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

2010年7月14日,建指安质部、监理站对XX二号隧道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对边仰坡施工存在问题下发了20100714号监理通知。

4.针对已开工工点,按铁道部架子队管理模式要求进行了检查,针对发现的管理人员不足问题已要求施工方完善相关骨干人员配置。

5.根据建指标准化管理专项竞赛活动要求,我们将管理制度标准化纳入本次专项竞赛活动验收项目,以管理制度促进现场监理服务工作质量。

6、目前,监理站根据上次质量安全检查要求,已单独成立了XX项目独立工作部门与现场监理分支机构,已开工工点均能保证现场监理工作的开展,但是从监理站内部检查结果看来仍然存在旁站不到位、监理日志填写发现问题较少,填写记录不太详细、监理人员未能严格按要开工程序要求批准开工情况。其根源在于部分监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不足,对有关规定、标准和制度的学习有敷衍情绪,没有认真学习。

7、地质灾害和防洪方面。我们已对XX2号隧道的边仰坡防排水工程进行了检查,并针对仰坡喷射混凝土松散问题与排水天沟施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监理站内部建立了以主管副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的防洪防汛责任体系,要求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防洪防汛的风险点分析台帐记录与防洪值班制度进行每周一次检查。我们计划本周内对防洪应急抢险预案、防洪机具材料配备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8、桥梁、基坑方面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理检查情况。根据目前开工工点检查情况,已开工的茅江大桥泥浆池防护尚未能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根据7月18日与施工单位现场会议研究,确定进行标准化建设整改。

二、安全监理工作中的几点反思:

作为责任主体之一的监理企业,对照《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涉及安全监理的部分,更多的是规定了安全监理责任的问题。能否通过监理的努力而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单从监理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又该从哪些方面来完善安全监理工作?

(一)首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管理层、执行层思想观念的问题。

1.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安全管理是有代价、有付出、有成本。对于施工企业,只有使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投入才能受到回报。对于我监理企业,只有把安全监理工作做到位,才能有效规避安全监理责任的追究。

2.全员参与,提升安全工作理念。安全无小事,关键在于广大监理人员特别是主要人员要提升安全管理理念,任何安全工作都是大事,营造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环境。

(二)抓管理问题,实际上就是贯彻、执行、落实的问题。

1.增加安全监理管理投入。

增派安全管理人员1人。

2.加大安全监理管理力度。

细化安全管理计划,优化安全管理方案并执行,这是管理的软指标。无计划、无方法、无措施就谈不上下一步的管理,谈不上安全监理责任的落实。

3.健全安全监理考核等制度。

在安全监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安全监理工作要指导、要巡查、要考核,在安全管理上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

(三)明确安全监理标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落实安全监理责任过程中,细化监理内容。

总之,安全在于防范,安全监理工作的本质上就是在做安全防范工作,安全防范贯穿安全监理工作始终。作为监理,理应依据有限的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监理责任来执行、来落实,切实的把法律法规中赋予监理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这才是根本。

安全工作不同于质量问题可以返工重来,任何稍纵即逝的失误都会形成血的教训,因此我们要从思想深处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要有安全责任重如泰山的压力感。监理工作要从下列5个步骤把握关键环节:

1、必须完善施工安全方案的审查;

2、监督施工安全体系建设的审查;

3、监督施工安全体系的运行与纠偏;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形成书面监理意见;

5、事故发生后积极配合调查。

监理站将以此次建指开展安全质量大反思大检查活动为契

机,针对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作风、闭合管理、监理人员的工作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检查整顿。切实做好安全质量监控,结合铁道部、XX局及建指对安全质量工作的要求,理清思路,有计划的安排好下半年的安全质量工作,查缺补漏,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整改、有成效,使监理工作整体更上一个台阶。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6篇:公司“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工作总结

本月,按公司“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的工作方案,机加车间积极配合各检查小组扎扎实实把“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落实到实处。车间领导非常重视此次检查,组织管理人员开会认真研究工作、制订检查及整改实施方案,并动员了全体员工落实活动,大大增强了检查的全员性和可靠性。通过此期间的检查,更好地稳定生产秩序、促进生产。现将本次大检查方面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在会上讨论“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方案,并制定相应具体人员针对专项问题进行落实。

在检查过后,根据出现的很多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形成“专人,专项,专管”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整改工作力度。一是由成立的车间领导检查工作组把检查工作继续贯穿下去;二是由专项系统检查组继续在日常检查工作上下功夫。

针对检查中出现的,个别作业指导书的可操作性、适宜性及质量可追溯性不到位等问题,已完成整改,要求操作者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内容,对特殊不适用性内容做出新的工艺调整,使其真正达到实用性。对作业指导书内容的掌握与实际操作情况采取了分步培训,讲解的措施,逐步收到效果。自检互检记录落实情况已走上正轨,各工序明确了自检互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产品质量更加得以保障。

以“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为契机,对整改不到位,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以整顿和规范车间各项工作秩序,全方位履行质监职能,确保配件生产和供应快速、到位。在检查整改阶

段,主要开展专项整治。成立以技术室为主的工作检查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对图纸、工艺文件;质量标准;工装设备;检测手段;原始记录规范要求等进行复检。对各班组的检测量具,图纸,作业指导书,设备运转记录进行反复检查,以达到记录正确,检测规范,图纸及作业指导书满足生产需求。

继续全面推行“自检、互检”制度。以重点工序及其配件加工为切入点,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对于严重不合格品立即进行报废处理,不满足要求的配件,进行再加工或返修等方法生理,直到合格后方可发出。由于“自检、互检”制度的推行,大大降低了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的几率,保证了大部分产品的质量。同时,“首件鉴定卡”及“工序流程卡”的使用,也很好地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如有配件产品不合格,可直接追溯到上工序及相关责任人,这样,就使质量整治不到位问题的误差大大减小。

在“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机加车间还是有很多问题的确,我们发现减少问题出现的主要方法是,继续坚持,保证日常检查,真正能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也是最主要的矛盾,往往有时因生产而大意了过程控制,就是说,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我们自身怎样对待,相信在这次检查整改过后,会有所进步,会有提高!

但我们有信心,会慢慢整改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都必须整改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第7篇:大南街病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南充市中医医院大南街病区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 实施依据:

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2、卫生厅《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3、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4、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能,设立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 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ICU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护理管理、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十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输血科、感染疾病科、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八、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九、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十、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十一、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责任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检查标准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评价。

检查标准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济南市中心医院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制度和相应职责,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临床科室所开展有创诊疗操作,要在设施、消毒、制度、流程等方面管理上符合手术管理水平,建立定期自查、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有创诊疗操作和人员资质的资格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检查标准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措施:分别制定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并发症少的单发病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行一定时段内所有病例质量考核。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应用相应临床诊疗路径、指南、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工作。要求质量控制病种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恰当,检查处理适宜,用药合理安全,急重症处理及时、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缺血性脑卒中、膝髋关节置换、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必须实行单病种质量监控的病种。

(二)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济南市中心医院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检查标准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

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第8篇: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分公司质量管理及过程控制,有效落实----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要求,使分公司质量管理及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质量目标和指标的管理与控制、质量策划、采购物资质量控制、工程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监视和测量控制、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控制、顾客满意度控制等内容,是对CT.22《质量管理程序》的补充。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分公司机关各部门及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 职 责

第四条 质量安全环保科是分公司质量监督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分公司质量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相关专业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 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过程质量管理的监督、QC小组管理、工程及进货质量管理的监督、工程及进货不合格管理的监督;组织一般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的调查。

第六条 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年度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目标和指标的确定、分解和考核;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包括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质量改进等);负责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施工

— 1 —

质量检查、质量分析会等);负责组织一般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负责开展半年及年度施工质量分析总结和改进。

第七条 物资装备科负责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对合格供应商实施评审及采购物资质量检验验收,负责落实产品质量抽检以及上级抽检的日常管理。参与因采购产品造成的一般质量事故的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对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的调查;负责开展半年及年度物资采购质量分析总结及改进。

第八条 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年度地质资料质量目标和指标的确定、分解和考核。

第九条 物资装备科负责设备的监造管理,新引进设备的质量验收和管理。

第十条 市场管理科负责对顾客满意(半年和全年)调查及分析总结。

第十一条 其它科室按职责分别承担相关质量管理和项目的策划。

第十二条 分公司机关相关部门及所属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质量工作,成员包括主管领导、质量管理员和基层队质量管理员,每年年初上报计划经营科质量管理机构和成员名单。质量管理机构负责落实质量管理直线责任,落实相关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行本单位质量目标分解考核,及时开展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损失率、质量经验分享、

— 2 —

QC小组等的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并及时上报相关质量管理资料。

第三章 管理内容

第十三条 质量目标和指标

(一) 质量目标和指标的确定

1. 分公司的质量目标与----工程公司的质量目标相一致,即“零事故、零缺陷,质量一流、服务一流”。

2.质量安全环保科年初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依据上级部门年度质量工作目标指标、所服务油田的工程技术服务要求等,在年初确定年度质量指标。相关部门、单位将年度质量指标等及时分解到相关单位并进行定期考核。

3. 主要施工质量指标有

(1)试油层工程质量合格率 (2)试油层工程质量优质率 (3)试油地质资料全准率 (4)试油地质资料优良率 (5)修井工程质量合格率 (6)修井工程质量优质率 (7)酸化工程质量合格率 (8)压裂工程质量合格率 (9)酸化资料全准率 (10)压裂资料全准率 (11)射孔一次成功率 (12)射孔资料准确率 (13)测试资料准确率 (14)测试工程质量合格率 (15)试井工程质量合格率 (16)试井资料准确率 4. 顾客满意测评指标有(1)顾客满意度 5. 进货物资管理指标有

(1)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率 (2)重点产品采购进货合格率

— 3 —

6. 质量事故指标有:(1)杜绝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

(二)质量目标和指标的考核

1. 技术研发中心对试油层工程质量合格率、试油层工程质量优质率、修井工程质量合格率、修井工程质量优质率、酸化工程质量合格率、压裂工程质量合格率、射孔一次成功率、测试工程质量合格率、试井工程质量合格率等进行考核;

2. 技术研发中心对试油地质资料全准率、试油地质资料优良率、酸化资料全准率、压裂资料全准率、射孔资料准确率、测试资料准确率、试井资料准确率等进行考核;

3. 市场管理科对半年及年度顾客满意度进行考核; 4. 物资装备科负责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率、重点产品采购进货合格率考核;

5. 人事劳资科负责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年终绩效考核。 第十四条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主要对质量要求、工艺要求、风险控制等进行策划。

(一)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开发科对以下过程应进行质量策划

1. 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服务项目。 2. 首次进入新区域的作业项目。

(二)质量策划的内容

1. 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和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识别,建立质量目标、要求和约束条件;

— 4 —

2. 为实现质量目标进行准备和安排(包括确定阶段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

3. 分析质量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包括验证、确认、评价、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接收准则等)。

(三)质量策划的实施

1. 在新产品、新工艺项目、新技术服务项目实施前,工程技术科或科技管理科进行质量策划,并根据策划结果编制《质量计划》,经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分公司经理审批后实施;

2. 首次进入新区域施工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作业项目和合同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在人员、设备设施动迁前,工程技术科、工程地质研究所组织进行产品质量策划,并编制《质量计划》,经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分公司经理审批后实施。

第十五条 采购质量控制

(一)物资装备科对所购物资类的采购信息、采购合同、物资采购质量、进货检验、不合格处理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 物资装备科对购置设备、设备类产品的采购合同进行管理。

(三)重点监视的进货产品

1. 物资装备科应确定国家实行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认证的进货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附件)、劳动防护用品、消防产品、防喷器、卡瓦、吊钳、吊卡、吊环、节流压井管汇、钻井液管汇、阀门、低压电器、监

— 5 —

视和测量设备等重点产品;

2. 集团公司实行产品质量认可管理的石油用化学剂产品; 3. 用户投诉及反映质量问题多的产品。

(四)质量安全环保科对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过程进行监督,主要监督内容如下:

1. 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强制认证和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管理的产品,其供方和生产产品企业是否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

2. 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或产品生产企业标准要求,是否为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和公司组织监督抽查中的合格产品;

3. 采购合同中是否明确产品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及验收内容、质量责任,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采购物资是否签订补充技术协议等;

4. 物资采购部门是否建立到货质量检验制度,对到货实行了产品质量检验,对不合格产品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第十六条 工程技术服务和产品实现过程控制

(一)在最终的检验中不能进行验证的过程为特殊过程,对特殊过程应进行过程确认, 工程技术科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特殊过程确认要求。

(二)对特殊过程的施工,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确认施工能力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1. 对人员能力的确认;

— 6 —

2. 对设备、设施的确认; 3. 对原材料的确认; 4. 对工艺或施工设计的确认; 5. 对操作方法的确认; 6. 对工作环境的确认; 7. 对工作记录的确认。

(三)标识和可追溯性

施工单位在工程技术服务和产品提供过程中,应以适当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标识,以明确产品状态及其监视和测量状态。

第十七条 质量监视和测量

质量监视和测量主要包括监督检查、检验和验收等。

(一)进货质量监视和测量

1. 物资装备科对物资采购的监视与测量应落实物资供应商管理并进行合格供应商的评定、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及落实、重要采购产品资质验证等管理,对经验收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等处理。

2. 物资装备科落实对设备监造、安装与验收质量的监视与测量,制定监造计划,落实监造要求。

3. 所属各单位对进货产品进行入库验收,填写记录,发现不合格及时隔离并报告。

(二)过程监督检查

1. 技术研发中心对施工作业过程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应制

— 7 —

定监督检查要求,有效实施。

2. 施工过程质量的监视和测量以部门抽查、各单位日常监督检查为主。重点井实行工程师驻井及处级责任人负责制;重点施工环节召开多专业路技术协调会;特殊工程质量事故实行专家会诊(包括甲方专家)。

3.市场管理科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监视和测量,开展顾客满意调查,进行半年和年终总结。

第十八条 不合格品控制

(一)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对施工工程不合格进行调查,落实责任,组织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监督落实;负责工程质量事故、工程事故复杂的管理。

(二)物资装备科负责进货产品质量事故的管理以及采购产品不合格品的管理。负责调查,落实责任,监督整改。

(三)设备监造发现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物资装备科应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整改、返工或返修;对无法当场处理的质量问题,应书面通知制造单位,要求暂停该部件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并要求制造单位处理;当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立即向制造单位出具书面停工通知,并及时报告大型设备监造领导小组。

第十九条 处罚

(一)在采购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责任部门和单位有下列行为的,按《----工程公司质量工作考核与奖罚管理办法》进行追责处罚:

— 8 —

1. 采购未取得国家生产许可证、国家强制认证、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证和本公司产品质量认可证等相关重点产品;

2. 采购非合格供方产品或采购合格供方核定范围外产品; 3. 采购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和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报不合格产品;

4. 产品到货后,未按规定要求进行产品质量检验验收; 5. 不履行入库检验制度或弄虚作假隐瞒产品质量缺陷; 6. 驻厂监造未按产品质量驻厂监造目录实施驻厂监造; 7. 未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产品质量标准、验收方法、质量责任,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采购产品未签订补充技术协议。

(二)工程技术科对施工质量进行考核。

(三)发生施工质量事故的,根据质量事故调查并认定有责任的,视情节轻重,以体系文件质量事故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十条 质量管理活动

(一)技术研发中心、相关单位应开展施工质量分析,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查找问题,组织制定改进措施。

(二)质量安全环保科应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利用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每年进行QC小组注册以及课题登记,小组材料的整理,评审推荐优秀成果到上级部门。

第二十一条 数据分析

(一)收集数据

— 9 —

收集的数据应包括:工程技术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信息;过程能力的信息(包括不合格率控制、设备管理等有关信息);采购信息(交付、价格、质量);合同执行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分析评价

1. 技术研发中心、物资装备科等相关部门应每季度、年终,收集、记录、统计和分析与本专业相关的数据,并将数据分析评价存档、保留记录;物资装备科应每半年、每年年底对采购过程的物资采购质量、交货准时性、价格、服务、供应商等做一次全面评价与分析;市场管理科每半年、每年年底对搜集的顾客满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 分公司各单位对相关质量管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十二条 持续改进

(一)改进项目确定的原则:

1. 目标和指标的调整、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2. 顾客提高要求的期望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3. 施工作业工艺、生产工艺的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4. 设备、设施的改进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 环境绩效的提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6. 过程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二)改进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改进项目由项目负责部门组织制定改进项目计划,改进项目各阶段的实施应保留记录。

— 10 —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 11 —

第9篇:国泰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吉林省国泰石油开发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吉林省国泰石油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公司)质量管理,贯彻质量至上理念,明确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泰公司公司及其附属关联公司(以下统称所属单位)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工作包括井下大小修、压裂、油气井测试作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质量管理是指依照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作业质量标准对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改进、监督,物资采购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监控等活动。

第四条 国泰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坚持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完善体系、持续改进,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服务用户、追求卓越的原则,为能源公司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油水井工程技术服务

第五条 国泰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 1制定本部门质量管理细则、质量规划和质量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制订本部门质量标准,负责本部门专业质量监督和质量统计分析工作,组织协调处理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质量纠纷,参与调查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

第八条 所属单位应当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归口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由所属单位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

第九条 国泰公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承担国泰公司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质量仲裁检验等工作。

第三章

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国泰公司实行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责任制。所属单位是质量工作的责任主体。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国泰公司前线项目部及其它部门对归口管理业务或单位质量工作负专业管理和监督责任。

国泰公司技术管理部与安全生产部对国泰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负综合管理和监督责任。

第八条 质量责任划分和认定,按以下原则执行:

(一)前线项目部对施工作业井保质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二)物资采购及保管单位对井下作业配件使用年限内对作业工程质量各负其责。

- 3第十五条 所属单位从事井下作业相关施工作业,聘请外部单位时,应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第十六条 所属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应经过质量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四章 质量控制与改进 第一节 井下作业质量控制

第十七条 所属各单位应根据质量标准和能源市场需求,制定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重要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由国泰公司制定。设计评审、鉴定应由国泰公司专业部门或技术专家组织。

第十八条 采购单位除公开招标采购外,应在国泰公司物资供应商库中选择供应商。采购单位应组织对原材料、外协件质量进行验收。对重要的原材料、外协件,产品生产单位应进行复验,验收合格的方能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井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应满足质量要求。

相关技术管理部门应按照井下作业质量要求制定井下作业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确定质量控制点。井下作业工艺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由公司、本单位质量或技术负责人批准。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井下作业工艺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本道工序质量负责,本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未经批准,

- 5管理评审,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 所属单位应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组织整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二十九条 所属单位应按统计分析井下作业配套产品、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状况,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分别报国泰公司技术管理部与安全生产部。

第五章 质量监督

第三十条 国泰公司实行井下作业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国泰公司、专业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及所属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对服务施工作业井和采购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国泰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国泰公司对重要采购井下作业产品实行驻厂监造制度。 第三十二条 国泰公司技术管理部与安全生产部应对所属单位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

第六章 质量责任

第三十三条 国泰公司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违反本办法规定或出现质量问题,应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井下作业配套产品、工程技术服务质量业绩纳入各级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质量业绩考核未达到规定要求、质量监督抽查连续两次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对

- 789 -

上一篇:微营销微信下一篇: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