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质量论文(精选8篇)
房建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房建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综合比较房建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其质量管理最为关键的。如何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来确保建筑物的品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房建 施工 质量 管理
房建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综合比较房建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其质量管理是最关键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一、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
围绕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成立一个优秀的项目团队,通过对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2.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品质,因此,从材料计划
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我们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所有的“三无产品”一概不能验收入库,从而来防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完善对质量检查的控制制度
比如,技术复核制度、进货检验制度、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样板制度、质量联查制度和质量奖惩办法等等。及时发现不合格工序,并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加强对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只有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最终建筑产品的质量,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间、样板房,在对样板检查合格后,再全面展开施工。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专业人员都应向直接操作的班组做好有关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的交底工作,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均要求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晕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对项目施工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晕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另外还要监理严格的技术复核制度和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2.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
事前控制,在正式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的范围:全场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的内容可分为: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准备;施工
现场准备。事中控制,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做好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事后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组织通电、试水。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4.强调对现场质量的检查
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和试验法三种。观察法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测量法。就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如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
5.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
施工队伍是工程施工直接的操作者,只有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要着重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帮助施工队伍提高管理水平,项目对施工队伍班组长及主要施工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技术、工艺、质量综合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施工队伍不允许进场施工。项目要求施工队伍建立责任制,并将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落实到各自施工质量管理中,并督促其对各分项工作落实。
三、结语
房屋建造质量管理是整个房屋修建过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了竣工后房屋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能否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因此,对房建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失控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建筑工程质量失控进行了解, 就需要弄清楚发生失控的原因, 这样才能采取有效地对策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任务书设计不全面
当工程经过了审核, 立项规划之后, 就需要进行任务书的设计和编制, 作为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其应该包括工程方案的要求、配套设施、工艺条件等, 然而很多建设单位对任务书并不是十分重视, 为此并没有对设计单位提出具体的要求, 设计单位就只能按照一般的要求来进行常规设计, 这样当设计的设计方案完成后, 其往往存在大量的不变, 从而难以达到使用者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任务书的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若是不能对工程的质量予以保障的话, 建筑的格局和功能都难以保障, 这样就会导致设施不配套等情况发生, 从而影响了工程建筑整体功能的发挥, 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 洽商变更不全面
作为施工图设计的补充, 洽商变更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设单位进行洽商变更的时候往往视野局限, 不能从建筑的整体功能来考虑, 使得设施系统的技术要求被其忽视。若是相应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指出图纸中的问题的话, 这些设计失误将影响工程的质量, 难以实现设计的要求。
(三) 设计中的专业矛盾
建筑的设计工作需要诸多专业的配合, 诸如设备专业、电气专业、装饰专业等, 只有加强专业会审的深度, 才能更好地理顺专业间的关系, 减少图纸矛盾的可能性, 其中比较典型的矛盾就是设备专业和电气专业。若是建设单位存在独特的想法而需要对局部进行修改的话, 则很容易会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 这时若是会审不到位的话, 就会对建筑工程的功能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 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四) 施工人员审图不细致
真正的工程质量形成阶段就是施工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质量问题出现的高发阶段, 大量工程质量隐患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施工阶段的质量失控。究其原因, 主要就是其图纸没有进行深入的审查, 不能很好地领会设计的意图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不能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往往把错误带到施工中去, 从而为工程建筑带来了质量隐患。
(五) 材料成品把关不严
建筑材料成品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若是不能保障施工质量的话, 则很难对工程的质量予以保障。为了对材料成品的质量进行保障, 就需要健全的采购制度和检验制度, 而现在很多施工队伍缺少这两个制度环节, 故而使得建筑工程的材料无法得到保障, 从而埋下了很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失控的质量管理对策
发现了以上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予以解决和改善, 具体来说, 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加强任务书的设计
但工程立项之后, 任务书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要求、技术工艺、配套等方面的要求都应该包含在任务书里面, 这样才能将更多的信息转达给设计单位, 供其进行特色化的设计, 更好地保障设计方案、图纸的满意度, 使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够得到更好地满足。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任务书的认识, 并不能将其看作是一个表面的流程, 认为具体的要求可以在看到设计图之后再提出, 这样不但浪费了设计单位的时间和精力, 也使得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只有建立系统的工程设计互动体系, 加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 才能更好地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 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二) 完善洽商变更
洽商变更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工图设计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 洽商变更是施工图纸的重要的补充,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功能的发挥, 最终建筑效果的呈现, 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单位, 应该重视施工图纸的补充工作, 只有更好地保障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 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 协调设计的专业矛盾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比较大的专业之间的配合, 只有对这些配合进行协调, 才能保障各个专业功能的发挥, 从而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发挥建筑的正常作用。由于不同专业的东西往往会形成一些冲突, 因此当发生设计变更的时候, 需要加强会审的深度, 这样才能避免专业之间的矛盾, 保障建筑工程的设计的科学性, 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 更好地保障施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的质量标准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而严格, 也正是因为这样, 质量挂职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作业技术和活动过程的控制, 实际的施工环境中, 第一负责人是项目经理, 其不但需要对工程的质量目标和方针进行把握, 还需要及时和业主进行沟通, 满足业主的需求, 达到理想的建筑效果。故而在进行的质量管理中, 要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 培养一批技术骨感, 在此基础上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分析, 针对相应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从而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进行。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质量体系, 应该在施工中应用新工艺、技术,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使工程的质量得到稳定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保障, 以保障分项工程的先后施工顺序, 更好地对施工的进度和时间进行安排。
(五)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 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我国当前的施工队伍中的专业人员并不足够, 但是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状况, 使其能够了解施工的基本知识, 掌握各种设备的适用技巧, 对相关的技术和工艺能够知晓因由, 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施工, 这样才能从人员上对工程的质量予以保障。
(六) 验收分部分项工程
为了更好地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确认, 需要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验收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要求, 现场需要进行摄像, 摄像资料是后期进行查看的基本信息来源。在实际的验收中, 要遵守工序不达标不开工原则, 这样才能对每个部分项目的工程的质量予以保证, 不能为了保障工程的工期, 而放松质量上的要求, 这将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三、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意识;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5-01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颇多,为了实现施工控制的目标,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严格按照要求的质量计划规范施工,消除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培养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建立、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的开展施工。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强化管理意识,在项目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意识”决定“行动”,这是不变的真理,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从项目经理、决策层做起。在施工前线组织和指挥员工工作的领导人就是项目经理,他的管理态度与决心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质量。2、在工程项目管理层所有员工之间开展质量意识的教育活动。作为直接操纵工程质量的管理人员,他们引导操纵着工程质量进行,影响工程质量发展。因此,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水平,有利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开展与运行。3、将质量意识教育在实际建筑工人中广泛普及。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的直接生产者,从原材料的投入到半成品的加工,最终完成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的参与。因此,强化建筑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调查显示,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领导人,为了在自己任职期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欺上瞒下,为了业绩缩短工期,偷工减料,使用不正当手段谋获暴利,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与完成施工后,常发生许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运作过程中才会给人有机可乘,造成管理制度趋向形式化。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就一定要严格管理,一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程序行事。
为避免施工单位质量出现问题,建设施工部门必须对施工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对材料、设备、员工、工艺方法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切因素均加以监控。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控制。1、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在开工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技术的全面交底。对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建筑项目,可以按照基础、结构、装修等几个阶段,分别开展技术交底。在开展各项施工之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员向参与此项工程的所有员工进行技术交底。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技术资料与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企业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就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备,这些都是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评定的关键。3、材料控制。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结构配件等进行彻底的检查验收,保证供货方的质量信誉,保障收货人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人才机制
在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的因素中,基础建筑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优劣,导致施工质量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优的基础建筑工作队伍。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建筑队伍的水平。要优先考虑的就是施工部门的信誉与资质。其次才是选择其中一个优秀施工部门来承担建筑任务。要按照以下方式来完善质量管理的人才机制。1、团队教育机制。质量管理的主体就是人,依靠的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先进技术。要将管理中的主体与先进理念、技术、模式等有效的结合,发挥超常作用,就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教育与实践,开展先进管理的质量理论教育,建立有效可行的教育机制,帮助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2、激励与监督机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实施激励机制。通过激励管理人员自信心,使他们获得动力,带动建筑施工队伍积极奋斗,彰显出团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同时加强对领导人的监督,避免他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3、奖优罚劣机制。在管理层中实施奖罚机制,管理人员要明白因何而奖,深思为何而罚,严格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罚。4、优胜劣汰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实行竞争上岗制。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优胜劣汰机制,才能有效落实岗位职责,实现优秀的团队化管理。
四、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
要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做到超前监督,严格依照建筑工程程序做事,严格执行《建筑法》里所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责任制。人作为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操纵者,它不仅是控制的动力所在,也是被控制的对象。人既能创造优秀的施工质量,也能制造出劣质产品,引发不安全事故。因此,在整个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从而明确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权力,并且规定出工程项目需要的资源与人员资格。2、现场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会议制度,它能够使项目的各部门主体很好的进行沟通,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施工,最后达到各部门都满意的效果。3、现场质量检测制度。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应该采取质量监控措施,各种监测手段与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实体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从而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有效地保证达到工程项目所规定的质量目标。
五、加强验收工作
工程施工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程完工的验收工作,这是检验施工质量、全面考察投资效益以及检验设计的必要步骤,是将建设资金转化为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工程项目完工后,基础建筑单位首先要连同承建部门,对此项工程进行验收,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使用单位等相关建设管理部门,按照验收规范,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严格验收,检测各项技术、设备、材料是否合格。最后要求所有的资料要做到规范、准确、真实、全面,为建筑施工的每一项工作画上完满的句点。
浅谈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的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丽工作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而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已被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竞争中认识到, “内抓现场质量,外抓市场”,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营战略已被广泛采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从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强化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从而解决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优质工程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只有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只有按照Is0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编制施工方案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和项目两个层次。企业要注重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总经理为指挥、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培养一批内审和管理、监督专家队伍。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监管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作为项目层次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又是执行层,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甲方质量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工长、施工队检查员、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三检制”和隐蔽验收制度,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覆盖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才能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保证:
项目班子咆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总体功能。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次的职责。
抓项目质量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首先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
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试验或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
抓项目质量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是管理难度较大的施工阶段。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
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施工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问歇;三是要合理
安排人力以保证期。
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是保证装修装饰最终质量的关键。这些部位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也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做好了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这些部位一般设计无规定、无规范要求不太明确,要靠现场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恰当的处置。抓好细部处理,一是要抓好预防预控,即把问题想在前矛盾解决在前。二是要统一标准、统一工具、统一做法,三是要精工细做细凿。而成品保护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也尤为重要.要在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破坏或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下面就对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管理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1、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素质。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观念。
2、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优选采保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保人员。掌握信息,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并严
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海贵主编,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9)
2、邱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云阳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第二期2010年3月22日
北部新区工程质量巡查情况通报
2010年3月,我站工程质量巡查组对北部新区桂簇香山和占地移民统建房等在建工程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巡查,主要检查了工程的实体质量和工程质保资料收集归档情况,并对各参建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进行了监督检查。本次检查了在建工程13个,面积约45376㎡,对突出的质量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1份,口头责令整改内容17项。
本次巡查中未发现重大结构质量隐患,工程实体质量稳中有升。大部份参建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质量责任意识明显加强,人员配备基本到位,质保资料收集整理较齐全、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参建单位质量行为不够规范
一是个别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及人员资质、资格不符合要求,即“人证不符”,缺岗现象和一人
兼多职现象比较严重;质量责任制落实力度不够,工人不按照操作工艺施工,技术粗糙。二是个别监理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混乱、实体质量差等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发现了但不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把关不严,如不严格执行建筑材料进场检验、复检、验收制度,导致建筑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送检频率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工地材料进场未取样送检就开始使用;个别监理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甚至混乱,工程项目监理形同虚设。三是个别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意识不强,对监理的督促管理力度不够。
二、工程实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巡查中,巡查组人员对在建工程砌体和抹灰工程的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方正度以及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进行了抽样实测,实测共取得372组数据,其中有346组为合格,合格率达93%。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个别工程构造柱马牙槎沿竖直方向不顺直、间距过大,水平拉结筋伸入墙体内的长度不够;随意留设脚手架洞眼现象仍较为普遍,部份脚手架洞眼填塞不密实;砌体质量差,灰缝控制不准;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水平灰缝厚度控制水平较差,如由开县水电建司施工的桂簇香山10#,二层框架柱严重倾斜,垂直度偏差达4cm(标准规范为不超过8mm),严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
2、个别工程箍筋绑扎不牢,加密区长度不够,焊接端未预弯,焊接接头未避加密区,夹渣、气泡等现象较普遍,拉结筋设臵间距过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
3、部份工程仍旧使用小钢模,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控制不准,蜂窝、麻面、爆膜等质量缺陷较普遍。
4、部份抹灰工程的平整度、垂直度超出标准规范范围,出现局部空鼓等质量通病。
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站对由开县水电建司施工的北部新区桂簇香山10#楼发出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2天内对问题进行整改,并书面回复我站;对其他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口头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由我站监督员到现场检查验收。
送:县建委,北部新区管委会并华章副县长,道春,李甫,孝国,造友,张旭,陈煜同志。
记得第一堂课李老师就让大家了解到了ISO9000标准这个概念,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概念。这一个既包含英文又包含数字还包含中文的词组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了,总是在各种产品的说明啊,图片,还有一些广告上见到的,不过从来没有专门去了解,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感觉,好像就是指一个在国际上都很厉害的标准吧,估计就是检验产品质量啊,考察产品合格率啊等等的一个标准。在听了课后,才发觉这一说法有着严格的定义和庞大的内容。
关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分开来理解。先看ISO。何谓ISO呢,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或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ed的简称,中文翻译即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也就是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一个组织。后来在百度百科上我还了解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全名与缩写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一个词,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现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让我不禁感叹的是,看来一个简称的起源也有如此的内涵啊。而Iso所要做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机制,什么机制呢,就是帮助人们在制定不同国际化标准时达成意见一致。我还了解到,截至目前,听说ISO这个庞大的组织已经在发布了接近1万个国际标准,数据真是惊人啊。再说说iso9000。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种标准的统称,在百步百科了解到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武器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大多数管理是NO.1,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NO.1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国防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厂)进行大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战争难题。战后,国防部将该宝贵的“工艺文件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更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取得了满意效果。当时美国盛行文件风,后来,美国军工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但从这个发展史,我深深体会到,任何东西在开山鼻祖的时候,的确是很艰辛的,从一种标准的实施到认可是这样,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的发明创造也是这样。除了ISO9000还有ISO9001,ISO9002三者都是不一样的。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而ISO9002是ISO9000族的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太广了。我有个高中同学就在重大学建筑方面的东西,有次和他聊天就聊到了学的选修课,当时他就说到他们老师也讲到建筑质量建筑施工,就会涉及到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后来因为好奇就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项目各参与方都必须保证其工作质量,做到工作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实现项目质量的最优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提高商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商品质量水平,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提供商品信息,指导消费,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社会效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可以从认证注册公告或从商品及其包装上的认证标志中获得可靠的质量信息,经过比较和挑选,购买到满意的商品。而且认证的对象也包含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元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建设总量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管理任务增大,难度加大,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频发,当时的工程质量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我国工程质量监管较完整的基本制度,为促进我国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当前的形势和要求,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还存在不适应和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工程质量监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1 存在问题
1)政府监管体系基本健全,自上而下都有专业的监管机制,但是运行多年来,经历了核验制到工程验收备案制两个阶段,却始终没有走出微观管理的模式,过多地替代企业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管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没有根本改变。建筑产品是特殊产品,其质量安全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巨大,而政府监管机构多年来不如其他产品质量的政府监管体系合理。
2)企业是建筑产品的制造和生产者,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生产条件有直接关系。但是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存在标准过低、管理过松、重视不够等问题。
3)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有法规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给工程质量监管带来许多问题,在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责任体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法律支撑。
4)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市场行为不规范,违法招标、转包和分包、压级压价、随意降低质量标准是主要的问题。除此之外,自然环境条件、技术水平、控制手段、工艺标准等也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隐患、质量通病和质量缺陷依然存在。
2 解决办法
2.1 完成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一个闭合的连续的管理链。如图1所示,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保障管理连续、管理有效和管理各负其责,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高。
1)政府监管体系。政府监管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并依法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和技术性强的工作,它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执法监查,工作性质和范畴属政府行政执法。利用我们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转变职能发挥作用,作为政府监督执法的主体,体现政府监管的职能,以政府层面保障工程质量。
2)企业自控体系。施工企业应具备生产合格建筑产品的条件,有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能力,有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保障,有健全的质量责任制度,有与企业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人员,才能形成有效的企业施工质量的自控体系。
3)社会评价体系。社会评价是指三个方面:a.技术服务,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和技术咨询等;b.用户满意度调查;c.由专门机构或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价,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2.2 建立“三项”制度
建立工程质量许可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1)工程质量许可制度。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工程资质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能力和条件。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实施几年来收到明显效果,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是对提高企业质量自控能力,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力促进。
2)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应分三个阶段:a.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是指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建设各方主体承担责任;b.保修期的质量责任,是指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c.有效使用期的责任,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年限中,发生结构安全性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同时建立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责任免除和告知制度。
3)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先进的国家已实行多年,我们国家这几年也进行探索,搞了一些试点,但缺乏总结提高。实施工程质量保险能够实现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合理转移质量风险,提高社会监管能力,促进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2.3 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建设
加快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建设刻不容缓。
1)加快原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实施多年来,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活动监管,当前最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上建立完善的有效监管手段、机制和体制。
2)研究制定《工程质量法》,我国其他产品已有相关产品质量法,唯独建筑工程这个最为特殊的产品没有,仅靠行政手段监管,管理成本太高。虽说这几年工程质量形势相对于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但低劣质量的“垃圾建筑”的存在,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是惊人的。
3)从法律层面上注重建立一套现场与市场监管的联动机制,解决管理脱节的问题。建筑业的管理,它的起点和归宿是工程质量,是合格的产品。
4)加强技术法律法规的修订,工程质量标准规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应大力推动科技进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3 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责任重大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60%是通过建筑活动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所以说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责任重大。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这支队伍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新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形成后,加强队伍的素质建设,明确队伍的执法地位,保障队伍的经费,明确队伍的职责,给予工作的支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一定能够提高。
2)加强监管手段。利用法律武器规范质量行为,利用科学手段检测实体质量,利用检查手段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从环节上全过程实施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3)强化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积极推进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进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摘要: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系统地从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强调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意义重大,从而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高。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监管体系,法规制度,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S].
[2]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Z].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010)第5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S].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问题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1施工质量问题的起因
1.1违背建设程序、违反法规行为
建设程序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常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未搞清地质情况就仓促开工,边设计、边施工,无图施工,不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违反法规行为,例如,无证设计,无证施工,工程招、投标中的不公平竞争,超常的低价中标非法分包,转包,挂靠。
1.2工程勘察、设计差错
诸如,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或勘察时钻孔深度、间距、范围不符合规定要求,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地基情况等,从而使得地下情况不清,或对基岩起伏、土层分布误判,或未查清地下软土层、墓穴、孔洞等,它们均会导致不恰当或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或墙体开裂、破坏,或引发建筑物倾斜、倒塌等质量问题。设计差错,诸如,盲目套用图纸,采用不正确的结构方案,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错误,沉降缝或变形设计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以及计算错误等,都是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
1.3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不按图施工或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修改设计。例如,将铰接做成刚接,将简支梁做成连续梁,导致结构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排水孔、导致压力增大,墙体破坏或倾覆;不按有关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良,造成薄弱部位;砖砌体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饱满等均能导致砖墙或砖柱破坏。
1.4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盘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骨料中活性氧化硅会导致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会造成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砂石含泥量及有害物含量超标,外加剂掺量等不符合要求时,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
2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景程因素
2.1人员的影响因素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2.2材料构配件的影响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应着重于以下工作: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3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結构形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4施工工艺的影响因素
施工工艺和方案是进行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艺技术包含建筑施工整个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验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2.5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客观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客观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涉及范围较广,在制定控制方案、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交控制的目的。
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分部分项工程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消化工艺文件,严格工艺规律,进行工艺分析,管好“人、机、料、法、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性因素,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控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不要出现盲点和死角。
3.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两个这方面:对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对从业人员实行资格管理。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登记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材料负责人和特种操作人员等各类人员都应持证上岗,杜绝有证人员不在岗和在岗人员又无证的情况发生。严格从市场准入方面做好对施工企业资质的控制和从业人同资格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3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采购和使用。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如预应力钢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含硫量和含磷量不能过大,以免产生热脆和冷脆;N级钢筋可焊性差,易热脆,用作预应力筋时,应尽量避免对焊接头,焊后要进行通电热处理。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参考文献:
[1]李贵忠.浅谈如何做好监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8).
[2]刘宁锴,张琪,邹坤,俞美香.石化类建设项目中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关系探析——以某石化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为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05).
【工程管理质量论文】推荐阅读:
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质量提升论文06-07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09-30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对策论文07-05
工程质量下电气工程的论文06-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07-18
质量工程与管理06-17
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重点论文10-08
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初探论文10-11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办法07-14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条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