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精选8篇)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铁路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铁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和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统称铁路监管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铁路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保障铁路安全的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执行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作业,保证铁路安全。
第六条 铁路监管部门、铁路运输企业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第七条 禁止扰乱铁路建设、运输秩序。禁止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铁路设施设备、铁路标志和铁路用地。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铁路设施设备、铁路标志、铁路用地以及其他影响铁路安全的行为,有权报告铁路运输企业,或者向铁路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报告的铁路运输企业、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
对维护铁路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1]
第二章 铁路建设质量安全
第八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建设物资、设备的采购,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第九条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铁路工程建设活动。
第十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制作检查记录留存备查。
第十一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规定,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负责,监理单位依法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高速铁路和地质构造复杂的铁路建设工程实行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制度。
第十二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十三条 铁路建设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等产品,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质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十四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工期,应当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确定、调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前款规定要求铁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压缩建设工期。
第十五条 铁路建设工程竣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并由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运营安全评估。经验收、评估合格,符合运营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运营。
第十六条 在铁路线路及其邻近区域进行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应当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铁路建设单位应当会同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和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应当及时清理现场,不得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设计开行时速120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或者设计运输量达到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较大运输量标准的铁路,需要与道路交叉的,应当设置立体交叉设施。
新建、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需要与铁路交叉的,应当设置立体交叉设施,并优先选择下穿铁路的方案。
已建成的属于前两款规定情形的铁路、道路为平面交叉的,应当逐步改造为立体交叉。
新建、改建高速铁路需要与普通铁路、道路、渡槽、管线等设施交叉的,应当优先选择高速铁路上跨方案。
第十八条 设置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施及其附属安全设施所需费用的承担,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一)新建、改建铁路与既有道路交叉的,由铁路方承担建设费用;道路方要求超过既有道路建设标准建设所增加的费用,由道路方承担;
(二)新建、改建道路与既有铁路交叉的,由道路方承担建设费用;铁路方要求超过既有铁路线路建设标准建设所增加的费用,由铁路方承担;
(三)同步建设的铁路和道路需要设置立体交叉设施以及既有铁路道口改造为立体交叉的,由铁路方和道路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分担建设费用。
第十九条 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施及其附属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有关单位管理、维护。
第二十条 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需要与公用铁路网接轨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铁路建设、运输的安全管理规定。[1]
第三章 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
第二十一条 设计、制造、维修或者进口新型铁路机车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分别向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制造许可证、维修许可证或者进口许可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铁路机车车辆的制造、维修、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确保投入使用的机车车辆符合安全运营要求。
第二十二条 生产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信号控制软件和控制设备、铁路通信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审查批准:
(一)有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检验合格的专业生产设备;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铁路机车车辆以外的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铁路专用设备,依法应当进行产品认证的,经认证合格方可出厂、销售、进口、使用。
第二十四条 用于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的铁路罐车、专用车辆以及其他容器的生产和检测、检验,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用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检测、监控、防护设施设备,集装箱和集装化用具等运输器具,专用装卸机械、索具、篷布、装载加固材料或者装置,以及运输包装、货物装载加固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六条 铁路机车车辆以及其他铁路专用设备存在缺陷,即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铁路专用设备普遍存在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设备制造者应当召回缺陷产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制定。[1]
第四章 铁路线路安全
第二十七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含铁路、道路两用桥,下同)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高速铁路为10米,其他铁路为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2米,其他铁路为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5米,其他铁路为12米;
(四)其他地区高速铁路为20米,其他铁路为15米。
前款规定距离不能满足铁路运输安全保护需要的,由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提出方案,铁路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程序划定。
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由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组织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划定并公告。在铁路用地范围外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组织有关铁路监督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等部门划定并公告。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与公路建筑控制区、河道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航道保护范围或者石油、电力以及其他重要设施保护区重叠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协商划定并公告。
新建、改建铁路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应当自铁路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30日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划定并公告。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勘界,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并根据平面图设立标桩。
第二十八条 设计开行时速120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应当实行全封闭管理。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在铁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封闭设施和警示标志。
第二十九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
禁止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排污、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铁路安全的物质。
第三十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取土、挖砂、挖沟、采空作业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当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遵守保证铁路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施工安全规范,采取措施防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第三十一条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既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仍不能保证安全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拆除。
拆除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清理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植物,或者对他人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已依法取得的采矿权等合法权利予以限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或者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是,拆除非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不得进入国家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
第三十三条 在铁路线路两侧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第三十四条 在铁路线路两侧从事采矿、采石或者爆破作业,应当遵守有关采矿和民用爆破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铁路安全保护要求。
在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各1000米范围内,以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确需从事露天采矿、采石或者爆破作业的,应当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一致,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一)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法律完善
铁路企业作为国家基础交通设施,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计划经济年代, 铁路企业既是政府又是市场主体, 既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担负着服务社会的职能,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铁路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 就要从铁路运输的供需矛盾出发, 遵循市场规律,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组织架构。然而,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规律, 更需要法律规则的保护和约束。《管理条例》就是在满足国家、社会和群众的运输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 明确政企分开, 确立铁路企业的市场地位等, 为保护铁路企业平稳、有序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 铁路企业科学发展需要法律规范
随着铁路企业不断发展, 中国铁路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截止2013年底止, 中国高铁通车里程为11152km。铁路企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运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 同时带来了铁路安全施工、维护、信息技术等技术难题, 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想破解这些难题的就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过去的《安保条例》并未对高铁建设、技术、安全等进行规定, 不能满足高铁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因此, 如何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施工, 如何进一步提高铁路安全系数, 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 这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运用法律规范, 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确保铁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因此, 《管理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 铁路实际工作需要法律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 而是曲折前进。近年来, 《安保条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 人民群众对点到点的铁路运输的要求变为多元的运输需求, 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是供给与需求被满足的客观过程。因此, 我们发现《安保条例》对铁路线路与营运安全保护不足, 对铁路建设、设备质量规定不明等问题日渐突出, 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可见, 这就需要一部操作性强的法律来严格把控铁路建设发展诸多环节中容易凸显的问题, 为铁路发展保驾护航, 因此《管理条例》应运而生。
二、《管理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责任主体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政企分开必然带来权职责的分离, 形成了权、职、责相统一。此次发布的《管理条例》取消了《安保条例》中设定的部分行政许可项目, 如: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 铁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资质许可, 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许可, 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承运审批等。《管理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 明确了进行行政处罚的主体:铁路监管机构也就是国家铁路总局和7个铁路监管分局等部门;同时, 作为企业, 各个铁路局会以市场主体, 即法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 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此外, 《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了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等。
(二) 关于规范质量安全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 机车在线路上运行离不开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108条, 其中涉及安全字眼169处之多, 可见, 安全在《管理条例》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从划分的章节来看, 安全包括了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先, 此次《管理条例》增加了关于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的一章, 增加了召回、许可、认可制度等, 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从保障安全主体划分来看, 明确提出与铁路安全相关的主体。一方面包含了铁路施工建设者, 铁路运营维护者, 另一方面包括了乘车旅客、货主、利益相关人等;再次从管理维护安全行为上划分, 《管理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铁路企业和乘客、货主以及利益相关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尺度。可见, 此次《管理条例》与之前的《安保条例》相比, 突出了重者恒重的安全理念, 为铁路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三) 关于规定公众义务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
保障铁路安全不是铁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社会公众合力作为的结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铁路企业担当起安全的责任, 而且也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旅客、货主和铁路运输参与人的通力合作。此次《管理条例》保留修改了有些《安保条例》中关于铁路运输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 增加了列车内吸烟、火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 对干扰铁路运用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明确了违反《管理条例》行为的责任。同时出台了《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增强了《管理条例》的约束力。
三、落实《管理条例》规范行为安全
(一) 质量安全意识先导
行为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行为。意识是人们关于客观行为在脑海里的反应, 正确的安全意识反映出安全的行为方式。《管理条例》中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提高铁路专业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纵观整部《管理条例》, 我们知道, 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一方面要了解静态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动态的铁路营运安全管理, 规范铁路安全行为, 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 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矛盾, 树立法律意识, 规范市场行为。近年来, 郑州局以“安全大检查”、“安全大家谈”等活动为载体, 大力发展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使职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 恰恰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二) 研判风险树牢安全
树牢安全的重点就是要研判风险, 关键是要明析研判风险、树牢安全的思路。从整体来看, 《管理条例》是以安全风险管理的辩证思维为基础, 找出安全风险点, 提出安全风险存在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明确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最底线, 强调了静态安全与动态安全相结合, 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化, 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辩证思维模式, 确保铁力安全畅通。近年来, 郑州局树立“安全大如天”的理念, 结合《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 一方面从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理论出发, 找出安全风险点, 例如设备质量、工程建设、运营安全等风险点,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 从辩证思维出发, 在遵循安全风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 摆正影响安全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因素大于风险因素, 把控安全风险,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 《管理条例》为研判安全风险提供了思路, 为铁路通常有序的运营、树牢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 规范行为和谐出行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按照一定规则、准则而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规范行为是和谐出行的基础, 和谐出行是规范行为的目标。近几年, 铁路部门一面为了解决群众买票难的问题, 优化售票方式, 实行网上售票, 铁路部门为了遏制不法份子倒卖车票, 相继出台了实名制购票、实名制退票等一系列措施, 同时, 郑州局实行送票上门、开通“双微”平台等服务措施, 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另一方面, 铁路企业将《管理条例》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精心组织旅客乘降、规范铁路运输企业服务人员的行为, 为旅客出行打造了更加温馨、和谐的出行环境。和谐出行不仅仅是铁路企业或政府单方面事情, 也需要铁路运输的参与者的配合, 共同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的规定, 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出行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勇.交通运输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监理活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维护监理活动中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投资、工期等事项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省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监理市场的培育和规范。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监理活动实施统一管理。
交通、水利、电力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本专业建设工程监理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省计划与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条例的规定,对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监理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监理单位从事监理业务,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维护业主和被监理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第六条监理单位是依法成立的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监理单位应当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按照核准的资质等级从事监理业务。
第七条监理单位不得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八条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资格考核和注册制度,其他监理人员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从业条件。
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注册的,不得以监理工程师的名义从事监理业务。
监理工程师不得在两个以上监理单位申请注册,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接监理业务。
第九条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不得在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房地产开发等单位任职或者兼职。
第十条省外监理单位来本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业务的,应当在承接业务后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国(境)外监理单位来本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业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监理范围
第十一条下列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业主必须委托监理:
(一)国家、省的重点建设工程;
(二)重要的公共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大中型工业工程;
(三)成片开发的住宅工程和高层住宅工程;
(四)工程造价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地下工程;
(五)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捐赠款建设的工程;
(六)国家和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实行监理的其他建设工程。
前款规定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未委托监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十二条前条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是否委托监理,由业主自行决定。
业主可以委托监理单位承担建设工程各个阶段的有关监理工作。
第四章监理的实施
第十三条国家和省规定必须实行招标投标的建设工程,业主应当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监理单位。其他建设工程是否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监理单位,由业主自行决定。
第十四条业主委托监理的,应当和监理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书面委托监理合同。
监理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的规定行使职权。监理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监理工程师和其他监理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及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工程质量等事项负责。
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建设工程监理业务。
第十五条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业务后,应当组建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其他监理人员组成。
监理单位应当编制监理方案,报业主书面认可后实施,并送达被监理单位。
建设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第十六条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前,业主应当将委托的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内容和监理权限及总监理工程师姓名等事项,书面通知被监理单位。
被监理单位应当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并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业务的,应当指派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实行现场监理。
重要的工程部位和隐蔽工程施工时,应当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
第十八条在施工阶段监理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业主,由业主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监理工程师发现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第十九条施工阶段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业主对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指令应当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发布。业主的指令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总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执行。
业主支付工程进度款,应当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建设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使用前应当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按照规定应当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对质量合格的工序,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签认。
第二十条监理单位应当定期向业主书面报告监理情况。
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业主提交完整的监理档案资料和监理报告。
第二十一条总监理工程师有权向业主建议更换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施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
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不履行监理职责或者不称职的,业主有权要求监理单位及时更换。
监理单位应当接受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建设工程监理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监理费列入工程概算。
第二十三条业主与被监理单位因工程建设发生争议的,可以由监理单位进行协调。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无资质证书或者超越核准的资质等级承接监理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项监理业务收费总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监理单位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接监理业务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监理单位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注册机关取消监理工程师的注册资格。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委托监理手续,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业主对必须委托监理的建设工程进行虚假委托的,按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应当予以收回或者注销;对有关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监理单位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约定的监理业务收费总额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监理单位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可处以该项监理业务收费总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监理单位指令错误,给被监理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单位串通,谋取非法利益,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与被监理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监理单位与业主或者被监理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对监理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为保证本工程优质、快速、顺利地进行,项目部特制定有关钢筋工程施工验收方面的奖罚措施,希望各分包遵照执行。具体如下:
1、在验收时,出现漏筋、少筋以及放错钢筋的现象,每出现一处,罚款100-150元。
2、在验收时,出现箍筋间距及规格错误的,每出现一处,罚款50-100元。
3、在验收时,出现直螺纹套筒连接外露丝扣大于0.5丝扣的,每出现一处,罚款100-150元。
4、在验收时,出现梁板钢筋保护层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每出现一处,罚款100-150元。
5、在验收时,柱子、墙体钢筋保护层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但大于0时,每出现一处,罚款100-150元;当柱子墙体保护层小于0时,每出现一处,罚款200-300元。
6、在验收时,对于梁主筋穿墙柱的梁窝时,对于割断的钢筋没有进行焊接处理的,每出现一处,罚款200-300元。
7、总包下发钢筋工程整改单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整改任务的,每出现一次,罚款100-150元。
8、验收时,出现其他的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视情况每出现一处,罚款50-100元。
9、验收钢筋时,一次验收不合格的,罚款500元;两次验收不合格的,罚款700元;三次验收不合格的罚款1000元;第四次验收不合格时,主要责任钢筋班组、钢筋工长及主管撤场。
10、验收钢筋时,出现一次性验收合格,并且钢筋没有任何需要改动、修整的情况时,每出现一次,奖励200-300元。
11、验收钢筋时,连续出现5次一次性验收合格并且没有任何需要修正的情况时,奖励400元;而且连续奖励。
12、在施工难度较大、钢筋复杂的部位(经总包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一次验收合格的,奖励150-200元。
13、在钢筋施工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施工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不走非正式施工道路,钢筋不能随意乱堆乱放,确实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三)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筑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建设工程总承包以及建设监理、质量检测单位的资质管理;
(四)组织质量监督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考试或考核工作,核发资格证书;
(五)组织评选优质工程,组织或参与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
(六)协调、处理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查处违反工程质量规定的行为;
(七)推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条 建设工程实行质量监督制度。
省、市(地区)、县(市、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实施具体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省有关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对本行业的专业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对各市(地区)、县(市、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行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检查受监督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筑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
(二)对受监督的建设工程制定质量监督计划,确定监督重点部位、环节,会同建设或监理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交底;
(三)监督检查勘察、设计、施工、建筑构配件、商品混凝土生产、建设装饰装修、建设或监理单位执行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质量规定的情况;
(四)对建设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抽检,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设备进行必要的核验;
(五)评定建设工程质量等级,核发质量等级证书;
(六)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和承办优质工程评选工作;
(七)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培训、考核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和质量检测员;
(八)调解工程质量纠纷,处理一般工程质量事故。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装饰装修建筑面积在五百平方米以上或投资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签发施工许可证。
专业建设工程,由有关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督条件和能力,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其核定的工程质量等级结论负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员必须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自建设单位办理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监督计划,指定质量监督员,并书面通知工程建设有关各方。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计量认证合格,并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承担检测业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员必须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六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检测所需试样,由建设或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取样或者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场随机抽样,并对送样或取样的批量负责。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检测员不得伪造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并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负责。
第三章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同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单位签订的建设合同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各方的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组织工程建设有关各方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建设单位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必须提交必要的设计文件、建设合同等资料,并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交纳质量监督费。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提供的设备和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对提供的设备和材料质量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必须按规定向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
第二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经营商品房屋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
(二)提供有关使用、维护的说明;
(三)对出售的房屋按合同规定承担保修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的,应按规定签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书面通知承包单位。
第二十二条 建设监理单位不得从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经营活动,不得与受监理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单位有隶属或经营性业务关系。
第二十三条 建设监理单位应当根据监理合同,派出与监理任务相适应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
建设监理人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 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有异议的,有权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五条 建设监理单位在实施工程监理时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有权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并报告建设单位;发现违法行为,应当报告质量监督机构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提出处理质量事故的意见或方案,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后实施。
第四章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
第二十七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其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承接业务,所编制的勘察、设计文件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勘察、设计人员审签,并承担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应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资格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
(二)工程勘察文件真实反映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数据可靠、评价准确;
(三)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应设计阶段的技术要求深度,图纸配套,说明清晰、完整;
(四)设计文件中应注明选用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色彩、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但不得指定生产厂家。除批准的试点工程外,不得将国家、行业、地方未发布标准的技术、工艺、材料用于建设工程。
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要求的,由原勘察、设计单位负责改正,但不得增收勘察、设计费。
第二十九条 设计文件必须按规定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实施。涉及到建设工程的结构、规模、标准的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重大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图纸会审,做好设计文件交底;参加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其主要隐蔽工程和工程竣工质量的验收;参加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第三十一条 在本省兴建大中型建设工程、超高层建筑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向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
第五章 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其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承接施工任务,对所施工的建设工程质量负责,承担质量责任,并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的监督检查。
实行总承包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并承担保修期内的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分包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对所分包的建设工程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参加设计图纸会审,制订施工方案,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工程竣工后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图。
第三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其法定代表人对施工质量全面负责。
第三十五条 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现场施工员、材料员、质量检查员和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岗位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进场联合验收制度。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监理员必须对进场的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进行联合验收,并对所验收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承担责任。
第三十七条 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消防、治安等单位不得利用职权强行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购买其指定的生产、供应单位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第三十八条 生产、供应单位所提供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商品混凝土和设备,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质量要求,并对所生产和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
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和保修
第三十九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质量验收,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资料;
(二)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资料;
(三)设计变更文件和建设工程竣工图。
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接到建设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申请后,必须在十日内开始对该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核查,核定质量等级。核定为合格的,发给《陕西省合格工程证书》;达到优良等级的,由省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并发给《陕西省优良工程证书》;核定为不合
格的,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修或重建后重新申请验收。
未取得合格工程证书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不得使用,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建设单位对取得《陕西省优良工程证书》的建设工程,应当给以优质加价。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建设工程质量等级的工作。
第四十一条 建设工程实行保修制度。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交付使用时,应当向建设单位签署建设工程保修证书,提供使用和维护说明,在保修内定期回访用户。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
第四十二条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从工程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按不同类型的工程分别为:
(一)民用与公共建筑、一般工业建筑、构筑物的土建工程为一年,其中屋面防水工程为三年;
(二)建筑工程的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安装工程为一年;供热和供冷工程为一个采暖期或供冷期;
(三)室外上下水、小区道路及市政公用工程为一年;
(四)其它建设工程不得少于一年。
第四十三条 在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维修费用按下列规定承担:
(一)因勘察原因造成质量缺陷的,由勘察单位按勘察收费的部分或全部承担;
(二)因设计原因造成质量缺陷的,由设计单位按设计收费的部分或全部承担;
(三)因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质量缺陷的,由施工单位无偿返修;
(四)因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质量不合格造成质量缺陷,属于施工单位采购的,由施工单位承担;属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或建设单位可依法向生产、供应单位追偿;
(五)因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质量缺陷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六)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质量缺陷的,由用户承担;
(七)因不可抗力超过设计设防强度造成建设工程质量损害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不承担责任;
前款所称质量缺陷,是指工程质量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因工程质量缺陷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因建设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的原因造成质量缺陷的,由建设监理单位或质量检测机构按合同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 建设工程实行保修保证金制度。建设工程交付使用前,由建设单位从工程结算中按规定预留保修保证金,在银行专户储存,不得挪用。
建设工程保修期内未出现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或出现属于施工单位造成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已经进行返修的,按照不同的保修期限,在该项保修期满后20日内,建设单位应当将保修保证金的本金及利息,全部退还给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预留保修保证金的比例为:住宅工程、公用建筑工程为工程造价的1.5%至2%;其它工程参照上述比例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设构配件、商品混凝土生产和建设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违反建设工程资质管理,未取得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视其情节处以警告、暂
扣或吊销资质证书、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暂扣资质证书的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
第四十七条 工程建设检测员、监理人员、项目经理、现场施工员、材料员、质量检查员违反建设工程资格管理,未取得资格证书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视其情节处以警告、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市(地区)、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视其情节处以警告、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一)建设单位未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
(二)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筑构配件、商品混凝土生产和建设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及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拒绝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资格检查监督的。
第四十九条 建设、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单位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市(地区)、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视其情节处以整体或相应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1%至5%的罚款
;对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采购、使用未经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
(二)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使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单位有前款行为之一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暂扣或吊销其资质证书。
暂扣资质证书的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
第五十条 建设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视其情节处以警告、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以警告、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建设监理单位从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经营活动的;
(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伪造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的。
检测人员伪造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导致质量事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一条 因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筑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的原因形成工程质量隐患导致的质量事故,由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事故责任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二条 因供电、供水、供气、电信、消防、治安等单位强行指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不合格导致质量事故的,上述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单位负责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以行政处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三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生产、供应单位因其提供的建筑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生产、供应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责任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以行政处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四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发放质量等级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缴其资质证书,对其负责人或责任人给以行政处分。并视其情节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发放合格证书的建设工程发生
质量事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负责人或责任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五条 拒绝和妨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行使质量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时,必须持有行政执法证。进行行政处罚时,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被处罚人对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市(地区)、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向其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被处
罚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吊销资质证书或对单位罚款在五万元以上、对个人罚款五千元以上的,被处罚的单位或个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第五十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拖延或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抢险救灾工程及其它临时性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条例。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调水沿线区域、受水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有关工作,并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保障、用水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调水沿线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予以支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安全。
第六条 国务院确定的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和保护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运行和保护工作。
第二章 水量调度
第七条 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遵循节水为先、适度从紧的原则,统筹协调水源地、受水区和调水下游区域用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多年平均调水量和受水区省、直辖市水量分配指标为基本依据。
第八条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年度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年度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
第九条 淮河水利委员会商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年度可调水量,于每年9月15日前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有关省人民政府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可调水量,于每年10月15日前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
第十条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可调水量提出年度用水计划建议。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于每年9月20日前、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于每年10月20日前,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
年度用水计划建议应当包括年度引水总量建议和月引水量建议。
第十一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年度可调水量和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年度用水计划建议,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受水区省、直辖市水量分配指标的比例,制订南水北调工程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在水量调度年度开始前下达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
第十二条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制订月水量调度方案,涉及到航运的,应当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商,协商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雨情、水情出现重大变化,月水量调度方案无法实施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告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行由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构成的两部制水价,具体供水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水费应当及时、足额缴纳,专项用于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维护和偿还贷款。
第十四条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与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签订供水合同。供水合同应当包括年度供水量、供水水质、交水断面、交水方式、水价、水费缴纳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第十五条 水量调度年度内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用水需求出现重大变化,需要转让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分配的水量的,由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或者单位协商签订转让协议,确定转让价格,并将转让协议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抄送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应当相应调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月水量调度方案。
第十六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应当针对重大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生态破坏事故、水污染事故、工程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规定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宣布启动南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后,可以依法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一)临时限制取水、用水、排水;
(二)统一调度有关河道的水工程;
(三)征用治污、供水等所需设施;
(四)封闭通航河道。
第十八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组织对南水北调工程省界交水断面、东线工程取水口、丹江口水库的水量、水质进行监测。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定期向社会公布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水量、水质信息,并建立水量、水质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章 水质保障
第十九条 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障实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调水沿线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工业、城镇、农业和农村、船舶等水污染防治,建设防护林等生态隔离保护带,确保供水安全。
1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依据
我国现行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铁路行业质量管理《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铁路建设质量控制标准有《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 工程实体质量必须符合国家、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
2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建设单位招标阶段和合同签订时, 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 在开工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确定总体质量控制方针和目标, 合同内容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协议, 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主要的方法。
2.2 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相应成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机构、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和配备符合标准的质量管理人员, 并具体细化岗位职责和责任。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要以施工单位的自控管理为主, 明确质量责任终身制;要以监理单位为辅助, 发挥监理单位的专业管理和监督管理作用;建设单位要制定周期检查和抽查制度, 真正使质量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2.1 建设单位质量保证制度。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各参建单位应指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制度, 如应制定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地质勘察监理制度、初步设计咨询、初审制度、施工图审核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并编制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要求参建单位认真执行。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批制度、专项方案审批制度、工程原材料质量监控制度、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梁预制场等检查验收和生产许可制度、工程地质核实制度、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制度、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变更设计审核制度、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制度、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制度、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工程质量举报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
2.2.2 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质量保证制度。
勘察设计单位应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设计程序, 制定外业勘察资料验收制度、设计文件复核、逐级审查制度、设计交底制度、现场配合制度、变更设计制度、设计回访等制度;监理单位根据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明确岗位质量责任制, 并将细化旁站、巡检、见证、平行检验内容纳入监理实施细则。
2.2.3 施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施工质量控制部门分工、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要, 针对某些施工环节和问题, 制定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其具体内容为:技术交底制度、“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一不计价”制度、工序的“三检”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执行进场材料的管理制度;质量的奖惩制度。
3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人员管理
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检测、物资供应等单位应设置现场管理机构, 按照质量管理法规和合同要求, 配备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人员, 施工单位应设置质量负责人和部门负责质量管理实施工作。
建设单位应设置主管质量的负责人, 并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 部门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系列中级以上职称, 部门职能人员应根据施工专业配备不同专业的中级以上管理人员, 并根据工作需要配齐配全。
监理单位应实行质量总监负责制, 既有线施工应增设专门的主管安全质量副总监, 专业监理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根据工程涉及专业配备不同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主管试验部门。
施工单位应明确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 并配备专职副经理负责质量安全, 并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配备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质量管理, 部门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其他工作人员应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严禁无技术职称人员参与技术管理工作。
4 铁路建设工程现场质量控制
4.1 现场布置运用。
现场布置包括: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图、施工总平面图、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质量责任区域分布图、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
4.2 材料管理。
严格对供应商资质审查,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进行招标, 确保原材料质量;重要材料控制实行驻场监造;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规定程序和频率, 分别进行出场、进场和过程检验和见证、平行检验, 并要求提供合法的书面报告;建设单位要定期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抽查;设计单位明确甲供、甲控以及特殊、重要工程用材料、构件或设备的质量指标。
4.3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完成后, 执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填写检查记录, 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到场, 并进行检查和签字认可;监理单位关键工序旁站, 及时检查验收;凡验标中规定需要设计人员参加的工序检查, 应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人员一并参加。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的工序,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设计单位必须按验标规定, 及时派员参加桥梁桩基、基础开挖、隧道开挖等工序的检查和签字认可。
5 营业线施工质量管理
5.1 人员管理。
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参建单位人员, 包括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副经理, 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 监理单位的总监、专业监理、监理员和安全总监, 设计单位的项目总体、涉及营业线改造的专业设计人员和设备供应商的营业线设备安装人员, 必须经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担任上述工作。
5.2 过程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 要做好充分准备, 将经建设单位审核合格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等提前向设备管理和使用单位进行交底, 特别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工程和隐蔽工程;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和卡控措施, 施工完成后, 必须经设备管理单位确认后, 达到放行列车条件, 方可申请开通线路;监理单位要按旁站监理的原则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和有关规范、规定施工。
5.3 验收管理。
关键词:铁路建筑;施工管理;管理体制;准备工作;工程进度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171-02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尤其是高速铁路方面在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铁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但在铁路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铁路建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在迈向国际的途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解决铁路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铁路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成为提高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成为了我国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1 铁路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
铁路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由铁路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铁路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工程主体复杂,施工管理主体也是由多方面构成。作为大型的建筑项目,单靠一个单位的施工作业难以完成铁路建设,所以铁路建筑往往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这些单位既包括集团公司的内部单位,也包括集团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这些单位都要有所涉及。
另外,做为管理国体民生的重要建筑工程,对铁路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管力度远远大于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监督主体既有法定的国家监管机构,也有新闻媒体等外界机构。最后铁路建筑工程的项目经费管理也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在铁路建筑工程中,项目经费涉及到多家单位,财务往来的手续繁杂,这也使得铁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注重多家单位的协调。
2 我国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对铁路建筑施工项目实行全面化管理的时间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短,对管理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投入还比较少,没有在管理中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铁路建筑施工管理在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部门的搭配上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对相应的管理工作设置针对性的管理部门。而且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很多企业为了省成本开支,没有在管理人员的数量上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身兼数职的现象经常性出现,导致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形成明确的责任概念,使一些岗位缺乏及时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也使在管理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2.2 施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较低
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还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铁路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人员,施工技能水平比较低,不满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而且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达不到工程的要求,也给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与施工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关系的是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我国铁路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管理人员构成中缺乏高素质人才,缺乏高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的综合性人才。使得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对管理工作和后果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铁路建筑施工管理难度大,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2.3 管理质量跟不上铁路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铁路工程發展的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铁路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现象。在铁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很多企业只看到经济发展对铁路建筑的大量需求,从而在铁路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发展速度的提高,忽略了发展质量的提高。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很多铁路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盲目的追求工程的进度,忽视施工的管理,导致很多铁路工程在质量上不合格,达不到要求。比如在施工中这些企业不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使铁路建筑的施工现场频繁的出现安全事故。另外这些企业未来节省成本忽视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直接导致铁路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
3 提高铁路施工管理的水平的对策
3.1 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审核施工设计图纸,了解施工规范和施工中用到的施工技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为施工预算提供实际依据。
对于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做好标示,提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避免在这些地方发生安全事故。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人员内部约束制度和施工人员内部考核奖励制度,确保对施工人员能够做到有效的管理。
为了进行成本预测,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还要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编制好施工控制预算,为统计工程进度和进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为保障铁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还应当建立工地实验室,为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2 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在铁路建筑施工中控制好施工质量,是铁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管理人员在施工中要做好对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中的用到的施工材料达到铁路建筑要求的标准。
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目测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在施工中通过“一看、二摸、三敲、四看”的方法对检查部位进行查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施工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进行判断。
②量测法。施工管理人员通过用量测仪器和计量仪器,对施工进行量测,将量测结果和理论的标准进行对比,检查施工是否达到要求。
③实验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实验的方法对施工材料和半成品的施工现场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3 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控制铁路建筑施工的工程进度主要是指施工中的工作内容、工程程序、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和施工设计方案保持同步。在铁路建筑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该明确工程的进度目标采用综合性措施,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控制。
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保证各个进度的施工质量。在铁路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中设计方案在整体上影响着施工的进度;物资供应从物资方面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技术从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影响施工进度;施工组织从施工效率方面影响工程进度;施工条件从是否利于施工进行的方面影响施工进度。
4 结 语
铁路建筑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作为铁路建筑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铁路建筑项目的结果。在铁路建筑项目中我们应该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铁路建筑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星明.我国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J].现代 经济信息,2016(3):373-374.
[2] 张永在.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6):37-38.
[3] 田健康.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4):157-158.
[4] 陳克项.铁路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实践思路及途径选择 [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106.
[5] 彭松果.铁路建筑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5
(10):154-157.
[6] 于永科,刘国庭.铁路电务施工及信号技术长远发展探讨[J].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
[7] 刘登科.试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J].门 窗,2016,(05) .
[8] 游承涛,李波.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问题及其质量控制对策[J].建材与 装饰,2016,(13).
[9] 王远英.铁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改进意见[J].民营科技,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推荐阅读:
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解析论文10-26
铁路工程冬季施工规范09-11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计划07-14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10-13
入党申请书(铁路工程局员工)06-18
铁路车站安全管理06-19
专用铁路管理办法07-11
铁路企业管理论文09-21
铁路运输调度的组织管理07-18
铁路路基施工的质量与控制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