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 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 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1 把握背景, 导入情境

古诗词鉴赏课之前, 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去搜集诗词的创作背景资料, 只有在了解相关背景后, 才能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社会现象、历史背景等的认识, 使学生真正体会诗词的内涵, 积累诗歌知识, 为学生自己赏读诗歌奠定良好的基础。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教师要研究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达到“神与物游, 心与理合”的境界。应该说每篇诗歌, 如果仔细研究, 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在学习柳永的词时我这样介绍柳永:有一位词人不仅是个风流才子, 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 常喝常醉的酒鬼, 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 仕途坎坷的小官, “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 浪迹江湖的游客, 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 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 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 惹怒皇帝的笨蛋, 敢恨敢爱的汉子, 无室无妻的光棍, 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这些生动的介绍使学生情绪立刻高涨起来, 有时可以利用和诗作有关的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 当然也可适当地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 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当学生鉴赏的热情被点燃后, 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感悟作品,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朗读感受, 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 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 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 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 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 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在朗读中, 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 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 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 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 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 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只有通过朗读, 而且是大声朗读, 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 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 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反复朗读,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 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让学生终身受用。

3 感悟意境, 领会意象

感悟意境是指将诗歌整体作为对象来深入体味独特的意境, 体验诗歌的思想感情, 进而对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品意义等方面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欣赏。诗歌的美是通过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得以展现的, 那么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味意境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如以杜甫的《登高》为例,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凄清的秋景。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 指明了节序和环境, 渲染了秋风萧瑟, 败叶纷扬, 长江滚滚的浓郁的秋意。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诗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抒情, 情与景高度融合渲染了深远悲凉的意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就必须要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歌作品去体味各自的意境。

对于诗歌意象的把握, 教师可从诗歌的意境着手,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象来领会诗词营造的意象, 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抓住黄花、秋风、过雁、梧桐和细雨等一系列景和物, 来倾吐词人受尽磨难、内心煎熬以及处境凄惨, 诉说着词人悲愤、哀愁、凄苦、孤寂的内心世界。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抓住这些意象,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搜集和掌握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例如明月、残月、新月大多表达离愁别苦, 渲染悲寂氛围;斜阳, 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 大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这样学生就会建立一个宏阔的诗歌鉴赏观, 从而为更好的读懂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依托载体, 优化教学

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 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 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 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 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 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 实现以声传情, 以形传意, 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 从而将课堂学诗氛围营造得更浓, 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全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使诗歌教学充满乐趣。

总之, 强化高中学生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 已经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学问题, 诗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 而且对学生语文人文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应受到教育界足够的关注。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成绩卓著, 并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 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成为语文教师所探讨的教学问题。本文从把握诗歌背景、美读、意境、意象以及多媒体运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总结出鉴赏古典诗歌的策略, 从而更好地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黄云浩.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3] 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3) .

上一篇:治理文化低俗化的策略与路径:高校的视角下一篇:澄城县玉米产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