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催化剂

2023-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 强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 发展其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复杂的、整合的过程, 学生不是一个书架, 把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和能力分门别类的摆放, 而是将其进行整合, 并应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这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新型的教学形式。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 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实实在在的新课题。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就认为:成功的教学应创造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去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某种环境。但这种环境不像图片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而是通过自己的联想, 想象和思维获得, 在这种环境下,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笔者认为围绕一定的主题创设宽松、融洽、和谐的场景, 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催化剂。

1 创设实践情境落实教材《思考·练习》综合性学习内容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增设了《思考·练习》选做题和基础训练“实践活动”题。以语文课本十二册为例, 就有让学生“自编作文选;调查《人与环境》的实践活动。如《为人民服务》一文, 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夜莺之歌》、《将相和》练习改编课本剧;《景阳岗》讨论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 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 你怎么看?”等实践题。然而, 很多教师认为这些是选做题, 可做可不做, 在教学中把这类“实践活动”题一味干巴巴的讲解或下命令式的说教, 有的干脆舍去不做了, 却去进行一些抄抄写写的训练,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 造成了语文教学沉闷压抑、万马齐暗的局面。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扭曲了语文教学, 使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 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且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会落空。而事实上, 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以及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最终都得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无论是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发展, 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所以, 根据教材课后思考·练习, 创设实践情景,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我县有一位教师就注意情景创设, 在上《景阳岗》一文时, 就利用了文后的讨论题, “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 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 你怎么看?”把学生分成两组, 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由于任务驱动, 学生主动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上网查找有关内容, 上影视厅租《水浒》录像带、影碟, 并咨询大人等。然后整理资料。在辩论中, 正方学生找到了在古时候, 人还不能主宰自然, 老虎等猛兽常常伤人性命, 人为了自卫, 只能打虎。我们学习武松打虎, 并不是要学武松也去打老虎, 而是要学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反方学生认为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由此, 我们认为武松的行为不是英雄行为, 而应该负法律责任。反方还认为,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熊, 就是因为读这样的文章受到影响。武松不听店家劝告的固执行为, 不值得倡导。在这一案例中, 教师没有另起炉灶, 就是根据主题创设辩论这一情景舞台, 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不仅学到了法律的、历史的、地理的、生态环保、时事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道德品德得到了熏陶,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高涨。

教师在教学中, 重视指导学生完成好各册中的“观察、演课本剧、讨论、辩论、调查、续写”等“实践活动”题,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 学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 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 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和探求, 动手实践能。真正让综合性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 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 创设生活情境使综合性学习生活化

“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书本中心”这个千年老传统,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从阳春白雪走进百姓生活, 走进广阔的现实之中, 与社会实践开始了亲密接触。从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 生动形象的实例, 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并很快的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有利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当人置身于生活的情景之中, 经受着情境中的高兴、愉悦、悲伤、痛苦的各种情感的真切体验, 往往会更加爱憎分明, 从而激发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对消极情感的唾弃与鄙夷。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感受, 将语言学习者完全置于真实的语境之中, 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 达到学用统一, 将语言体系和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有这样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有一次, 于永正老师带同学们到徐州果园参观, 请农艺师把学生带到五种常见的苹果树下, 分别从形状、颜色、大小、品质、成熟期、类别等方面一一向学生做了介绍, 并请学生品尝。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辨认, 直到每个人都能准确地从搀杂在一起的苹果堆里找出农艺师指定的苹果。临走时, 每人买了五种苹果, 并要求学生回家向家里人介绍这五种苹果的特点。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已经弄明白了, 怎么让全校的同学都能懂得怎样选购苹果呢?最后, 决定举办一次“苹果展览会”。展览会上, 同学们为每一个苹果品种写“说明”, 放在展品的旁边, 由同学们自己当讲解员。把每种苹果的特点熟记心中, 并学习接待参观的礼貌用语。怎么才能让全校学生都知道这个信息呢?有的说:可以写一张海报。可是海报怎么写呢?老师便应学生的要求予指导。展览会后, 在老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同, 每个同学又为报社写了一篇通讯报道, 并为报纸拟发了一张照片 (一位学生正为参观的同学讲解) , 并写了一段说明文字。这是一次组织得相当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整个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策划, 活动中巧妙地安排了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 这种无痕的情景设置, 有一种内驱力, 学生做起来很感兴趣, 也特别认真, 催生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创设阅读情境让学习成为习惯

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教学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空间, 树立大语文观, 大造“多读书”的舆论, 掀起“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潮。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去认识外部世界, 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好的读书习惯是创新的基础, 会读书的人才会思考, 才会有特有的胆识和宽阔的胸怀, 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实践, 去创新。著名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说过:“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就, 一个重要法宝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

平时让学生自带书籍 (作文选、童话、历史故事、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科幻的、天文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祖国的、世界的等等) 进课堂,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 创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买书, 多订书、多藏书,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借阅, 相互交流自己看书的感受。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如举行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知识抢答赛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只要坚持这样营造读书情景, 学生在课外也会自觉地看书学习了, 星期天, 节假日, 图书馆也就有了他们的身影, 读书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只要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视野放宽到教材外的优秀读物上,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4 创设活动情景链接地方文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极为广泛, 也极具个性化。以各地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的。各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 都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不同地区可以开展不同的研究, 使学习活动具有乡土的气息, 充溢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此, 创设开发本地资源的活动情景, 是让学生走进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地“遵义会议”, 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是中国革命圣地, 为遵义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遵义“沙滩文化”被史学家评价为“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 史学界因此有“贵州文化在遵义, 遵义文化在沙滩”之说。我县新舟小学组织学生搜集遵义历史故事、沙滩文化故事。小学生走向生活深入百姓, 向七八十岁的老人拜师, 与了解地方文化的大人交朋友。近年来, 新舟小学师生共收集到家乡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近百篇, 学生有自己的故事集。学校利用“校庆”等重大节日演以沙滩文化为主题的文娱节目, 对书法感兴趣, 就展示书法。对诗词对联感兴趣, 就上台吟诗。学校开展了走近郑、莫、黎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师生观看了《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红色之旅》等影视片, 了解遵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作用。并组织举行唱长征组歌和讲长征故事比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每位师生都能生动地为你讲几个遵义的历史故事。浓烈的环境氛围感染着孩子们, 他们爱上了家乡。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在思考, 在交流, 在表达, 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 增强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 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体系, 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充满了情趣, 催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性。

总之, 创设情境, 是每一个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最终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当然,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靠我们教师多读书, 多积累, 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更要靠我们教师对生活多观察, 多留意, 多思考。

摘要: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应围绕一定的主题, 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场景, 通过创设各种学习、生活、实践和地方文化情境,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综合性学习,实践,生活,阅读,习惯,文化

上一篇:浅谈老年肺炎的护理下一篇:微信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