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精选11篇)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篇1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效果才是有效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不能走形式。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但是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教师应该参与合作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是也不能忽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准备。和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走下讲台,积极的参与到学生当中来。开始,当我来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就说话了,停止了交流,不让我听到他们的交流。有一次,我走到一个小组里,很亲切地说:“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讨论,你们小组能算我一个吗?”学生立刻回答:“行啊。”我就笑着和他们无拘无束地学习起来。以后,我就成了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们在游戏中共同学习。

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还要让学生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学会比较、分析,使合作有序的进行,成为有效的学习。

比如:“抛硬币”一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抛一人猜,轮流进行,观察是否每次都是 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当老师做手势时游戏立即结束。”我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首先积极的旁观,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时,积极地听、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怎样去组织学生学习。其次,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究热情更高。第三是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能力,注意指导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和睦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篇2

一、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引领方向, 更是教学成果的预见。在提倡“全民创业, 万众创新”的今天,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 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它既要有认知目标, 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在这个建构过程中,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尤为重要。巧妙地整合教师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教材等资源, 为学生能成功地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 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商”,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 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在Word教学中, 采用《精品购物指南》报作为教学情境, 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而且报纸中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图像和表格, 又有各种不同样式的版面布局, 这些都涵盖了Word中的知识技能点。通过情境任务的实施, 既完成了软件技能点的教学任务,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通过设计一版“特刊”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巩固学习成果。

情境的设计应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将知识与技能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设置情境要适度、适当, 有意义、可操作, 避免牵强附会。各知识点的情境之间还要相互联系, 组成一个情境链, 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 以便学生踏着情境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开展学习, 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能养成主动参与、勇于创新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在情境中淡化师生角色,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以保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于探索。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来发现问题, 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制作《精品购物指南》报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分工, 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生根据小组讨论, 将整个任务分成:版面设计、图像编辑、绘制边框, 文字处理这几个模块, 分别由组内不同成员负责完成。学生通过小组探讨进行信息的交流, 积极地表达个人观点, 并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中获得提示和启发。

教师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 自然地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中。先鼓励学生勇敢地尝试操作, 再引导学生抓住最有突破性的切入点进行小组内的深入探究讨论, 进一步完善操作, 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后组织各小组汇报交流, 达到小组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目的, 并最终整理出达成共识的观点和操作方法。

三、综合评价, 考查能力

评价包括各个小组的自我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下,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筛选或排名次, 而是一种反思提升, 对探索过程的一个总结反思,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以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作为评价基础, “就事论事”, 侧重考查在本课程中的进步, 强调学生自己与自己比。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学生潜能和特长,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

评价内容分课堂学习状态和小组活动中表现两个方面, 具体包括课堂讨论、学习交流、组内操作尝试、设计制作等。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对方的观点、虚心接受他人的忠告和建议、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善于团结协作、勇于实践操作等。评价分为优秀、较满意和需要改进三种层次。

总之,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 获得更多的感知并激发灵感;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所有学生的竞争意识, 同时又保护不同基础条件的学生的信心、自尊, 避免相互攻击, 让学生在情境的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思考、探索、发展, 乃至创造, 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让学习活动成为主动、快乐的事情, 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充实而灵动。

参考文献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篇3

关键词:问题情境;学习兴趣;探究能力

新课程下的数学不再是问学生“你会了吗?”而是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数学。不能一贯地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地训练,整个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老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慢慢的学生也就会发现数学不是那么的枯燥、无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贯穿整个课堂的关键,有时老师能够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匆匆把一堂课的内容讲完,提一些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问题,对学生的独特见解却避而远之。久而久之,学生上课就不敢发言,课堂也就越来越无生机,学生对学习数学就会失去兴趣。尽管老师上课讲得很周到,讲的题型学生基本也能掌握,但是在做作业的时候发现很多题目还是不会做,我想这样的学生不是少数。整个课堂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不但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问题创设得好,就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和主动地学习,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提问要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活跃性

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一个课堂引入就要花去总备课时间的一半,因为如果一堂课的开始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或者让他们动手做一些试验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游戏来引入新课,竞猜价格游戏:老师给一个价格范围,比如说[0,1000](单位:元),然后将一个价格写在纸上,比如说732元,让学生来竞猜纸上的价格。老师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报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直到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同学们对这个游戏并不陌生并且有较大兴趣,一般学生都不会老老实实从1,2,3…这样竞猜,而是先猜500,如果高了那么价格应该在[0,500],低了,那么应该在[500,1000]之间。老师告诉学生低了,这样一直下去把价格所在的范围缩小,直到猜到这个价格。在整堂课的开始设置这样一个游戏,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拉到了最高点,学生会急于去探究这堂课的内容。

二、提问要由深入浅,循序渐进

学生的认识是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渐深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问题就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难度既不偏高,又不能偏低。偏高,学生望而生畏;偏低,学生思维活跃不起来。课堂问题的设计,只有在与学生个人努力发生共鸣的情况下,才是值得称赞的。

比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切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例题1可以这样设置: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发散思维

总之,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创设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情境 篇4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衔接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要求的提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大胆猜想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小组交流与讨论问题等教学过程,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化学科学的本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学思路;教学观念;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18

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多数是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随着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课堂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通过做题记住知识点,这样往往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多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加化学趣味实验、多阅读课外书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果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中,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严重影响了教学结果,最终也许学生的成绩好了,学校的升学率高了,但是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长远的眼光看,这种教育方式得不偿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打破传统的化学学习障碍,就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提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探究式教学情境模式,希望对同行老师们有所帮助。

一、提出探究式问题教学情境

所谓探究式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等,比如在高中化学原电池这一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一般可以迅速回答出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探究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把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稀盐酸(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假如用导线把铜片和铁片连接起来之后再插入稀盐酸,现象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铁片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在这一实验中溶液中酸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液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怎么样?用电流表测电流的话,指针有何偏转?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的状态,开始讨论希望尽快找到答案,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就会有目的地观察演示实验,很容易回答出前两个问题。答案是铁片插入酸中溶解,并且有气泡产生,铜片不溶解,但是如果用导线连接起来,铁片的表面有红色的铜,溶液也改变颜色,最后同学们认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方向,判断电子的流向。经过逐一对探究式问题的解答,学生从微观知识到宏观现象,再用微观原理解释,真正掌握了化学原电池的原理。这一教学过程在注重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扩大了知识面。

二、通过化学故事、新闻事件情境,从本质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习高中有机化学苯这一节时,同学们都了解到苯分子有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但是苯分子有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如何化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引入这个故事,1890年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化学家凯库勒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凯库勒住在伦敦,每天都思考着到底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他在黑板、地板、墙壁上画着各种各样的苯的化学结构式,设想过几十种可能的排列方法,冥思苦想几个月始终没有收获。一天,他坐着马车回家,大概那段时间太累了,不知不觉在马车上睡着了,熟睡的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当时他从梦中惊醒,回到家里在梦的启发下,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苯分子结构的问世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同学们在这个比较神秘的故事吸引下,不但记住了这位伟大的化学家,还掌握了苯的结构知识。另外,老师上课也要多引用新闻事件,毕竟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接触新闻比较少,新闻事件涉及化学现象比较真实,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比如:最近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雾霾,雾霾到底是怎么形成了?同学们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哪些方面减少或者杜绝雾霾的形成?同学们顿时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特别有价值,这样的课堂气氛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化学学习思维障碍,不同的教学情境创造不同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挖掘了知识的本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篇5

作者:王小琳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推进,以前传统机械的灌输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策略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倡导探究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许多教师都在尝试改良各种教学方法,纷纷在各自领域内展开积极合作,力争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从笔者高中生物教学经验上来看,通过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从而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起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起源思,思起源疑”,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很多教师也已经意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随意肤浅的“满堂问”,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

每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目的性,旨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前提。一些教师不考虑课堂教学的需求,盲目地创设问题情境,完成脱离教学目标,这样非但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觉得毫无头绪,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时需要贯彻学习的目的性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出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的。诚然,创设问题情境讲求目的性,也并非排斥发散性,禁锢学生的思维,最关键的是教师能够有的放矢,真正做到放得开、收得拢。2.启发诱导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满足启发诱导原则,通过对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引导学生像剥洋葱一样对问题进行逐层解剖,慢慢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延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和疑惑,激发学生不断深入地思考问题的兴趣,最终学生将问题的探索思维同固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融合,真正意义上掌握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教学预期。3.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应用,尤其是高中生物涉及到很多实验和实践环节,特别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问题情境,例如新课标腐乳的制作、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都是特别贴合学生实际的章节,让学生亲自体验相关情境,探索情境中的生物问题,既能增加学生的直观经验,又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大大地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使之对生物理论知识了解地更加深刻。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策略

“教学有法”,一切教学都要讲究相应的方法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也不例外,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策略,以设置悬念、学生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是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场所。

1.通过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科以其独特性往往与生活实际联系得非常紧密,二者具有很高的切合度,因此,将生物教学向着生活实际拓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真正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同书本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急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就能够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动机,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自主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酶的活性”章节时可以设疑: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服洗涤效果有什么差异?[1] 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下新课标的要求[2]。教师通过实验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直观生动,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因此,利用生物实验是一条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日常小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细胞呼吸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拿了一个密封在塑料袋的苹果和一个敞口容器盛装的苹果,让学生闻一闻二者的味道有何不同,然后自然而然学生心底就会

龙源期刊网 http:// 产生一种为什么不同的疑问,为了解决这一疑问,他们便会积极思考探索,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眼神课本上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可以进行延展,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例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以菠菜叶为原料进行实验,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同植物的叶片中含有的色素种类是否相同呢?”引导学生对红薯叶片、小葱叶片等进行探究性实验,对此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著增强。3.通过新闻时事中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常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状态,他们对新闻时事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如果将热点新闻时事融入到问题情境的创设之中,不仅能够体现生物学科的时代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极大热情。例如在讲授“DNA的结构和功能”章节时,我根据当时的热点新闻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美军击毙本拉登时,如何辨认其真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我完全调动起来,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探索和解疑中度过,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趣味盎然。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今后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广大教师都应当在满足问题创设情境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努力地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情境创设原则 篇6

第一,生动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生动性的原则。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来诠释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向学生大脑传输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实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放在生活上的,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结合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或者将数学故事的讲述落脚在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让学生学会用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第三,悬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悬念性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学生的兴趣,悬念性比较强的情境才可以让学生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性低下。

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情况下,虽然教师进行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但是却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出现成绩比价差的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日益低下,逐渐失去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新课表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却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

与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老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三、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应当遵循的策略

1.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用熟知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典故,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例如,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学生认知中最熟悉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现实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 篇7

一、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自主建构和主动和主动生成都成了空话.促进主动参与的内在动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 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 体现新教材意图, 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而要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 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着、最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 在教学中, 教师合理地处理了教材, 改进了教材提供的探究方法, 将培养能力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巧设探究环节, 引发探究激情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知识, 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而不是提供直接的教学, 应选择有着丰富意义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在设计学生的探索活动时, 要认真感悟教材, 认真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准确把握探索活动需要的支点.只有创设了合适的探索点, 并把这个探索点深化、细化, 学生才不会失去探索的热情和信心, 学生的探索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如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 我创设了探究环节:1.学生自主写出不同的比例.教师从中选取比例, 让学生想一想用比例中的4个数还能组成哪些比例、每个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分别是什么.2.学生观察比例, 根据内项与外项的不同将这些比例分类并总结规律.3.教师出示8∶ () = () ∶3, 让学生猜猜这个比例中的未知项可能是什么.4.思考:用4, 6, 8, 9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境, 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 并在探究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再如教学《长方形而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 在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时, 我引导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拼, 并收集相关数据, 完成下表:

面积 (平方面积和长、

画出草图长 (厘米) 宽 (厘米)

厘米) 宽的关系

我让学生四人一组, 边操作边完成这张表格, 学生一直在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拼成的图形什么在变, 什么没有变?等实践证明, 这样的操作是有效的, 学生在操作中观察, 吧观察中操作, 把握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实际, 激活探究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下面就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片断加以说明

师:回想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12的例子?

生:爸爸切苹果, 切出12给我吃.

师:你爸爸真行, 要知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是要有本领的.

生: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有12.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 海平面把太阳平均分成2份的一刹那, 你看到了太阳的12.

生:妈妈给我梳辫子, 每根辫子是12.

师:假设妈妈给你梳辫子时两边分的头发同样多, 每根辫子的确是占12.

师:看样子生活中碰到21的时候挺多.不过生活中的21和我们数学中的12有时有一点距离.

在这里, 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完完全全生活中的数学, 他们对12概念的理解还处于“生活化”的低层次水平, 是有缺陷的、不科学的、这位教师用科学的数学语言不断地纠正补充学生头脑中12的形象, 使之更加完整, 更加科学.

四、引导学会反思, 提升探究效果

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模棱两可到澄清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错误.我们不能绕道而过, 而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问题适时呈现给学生, 以错引思, 让学生自悟.如学习有余数除法时,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15÷4=2…7的错误.教师不应急于下结论, 而应该让学生判断对错, 找出错误的原因———余数一定要比数学小, 而在本题中余数7比除数4还大.

再如, 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公式后, 再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解决的, 让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些图形变成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 教师相机板书:新知→旧知 (转化) 旧知→新知 (联系) , 这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反思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探究合作 篇8

一、精心创设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美国奥苏贝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具备的知识背景出发,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于挑战性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创设情境实质上是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纽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结合教学内容作好铺垫,还要注重生活化,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在探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所以情境创设要摒弃华而不实的“情境秀”, 直逼“数学内核”。其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和深入,使思维处在一种“爬坡”的状态。这样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对于学习的内容始终充满浓厚的热情,为形成高效课堂做好了主体上的准备。

二、正确实施合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生活原型—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模型”的学习过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新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促进数学的学习”。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多种感官配合进行“做数学”的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1.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合作,建构完善的认知。布鲁纳认为:人再现现实及其规律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性模式、映像型模式、符号性模式。这些认识体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小学生的学习一般是从操作活动中形成表象再抽象成符号性模式。所以在教学中实践操作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培养空间观念更是一条有效途径。只有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数学兴趣。教学中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脑思考、用口表述、用手操作、用心质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在小组内展开全员参与的实验过程。每组准备了5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由组长根据情况安排实验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每个人都要利用实验材料,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安排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活动程度。实验后以组为单位将发现的方法总结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高效。结合探究情况教师准备了三种研究方法的课件: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教学时学生能用量、拼以及正方形分割的方法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但折的方法却没被发现。教师适时操作动画课件演示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平角的过程,有的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利用直角三角形将两个锐角折过来与直角重合又形成了一个直角从而得出内角和。

2.采用多向交流促进合作,体验思维的碰撞。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造成探究的方法和深度有所不同,这时的互动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有效的组织思维活动;同时通过向教师和同学表达数学想法并倾听他人的数学表达,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不能在小组合作中出现让优等生唱主角其他生作陪衬的局面,要留出每个人的发展空间。

在上面叙述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安排组长负责每人都有研究材料,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以后,组内进行交流总结本组发现的方法。做到实验有顺序、操作有目的 、汇报有侧重、人人有收获。同时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共享。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合作,参与交流,而且要适时点拨、适当指导、及时调控、彰显教师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的参与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刺激更需要思维上的激活。在操作活动中有一个孩子问道:“老师这个三角形能撕吗?”教师意识到孩子被平时的习惯束缚住了。想到撕开三个角再拼组但不敢做,赶紧告诉他有好想法就去做,孩子兴奋地投入到他的实验过程中去,恰恰这一下也提醒了好多孩子,用拼组的方法得出结论。多好的点子啊!差一点就与它擦肩而过。这也提醒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鼓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师生、生生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探索知识的过程更加高效。

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篇9

栟茶小学 顾美玲

通过认真的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有关情境教学法的理论,我对情境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老师的情境教学,简单地说是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这种教学方法讲求的就是“真、美、情、思”。儿童时期是孩童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无所羁绊,可以尽情联想与想象。在一定的情境中,触动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自然而然就可以调动孩子的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情境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课堂需要情景教育。许多的课文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这就需要我们去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景中学到课文的主旨,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李吉林老师为了让孩子喜欢语文,她走向田野、小河,走进大棚,攀上小丘,低头寻觅,放眼远眺。青嫩的小秧,金黄的麦浪,茂密的大树,路边的小野花,河沟的小蝌蚪……都被搜索到她的视野中,最终酝酿出一个个精美的教学设计。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不仅会有图画再现,而且放起了音乐,用音乐去渲染情境,她还想到戏剧,让孩子扮演或者担当角色,通过表演去体会情境。在这样生动的情境中,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带着形象,带着情感色彩,进入了儿童的意识,留下难忘的情绪记忆。在有形、有情、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儿童主动地学习语文,享受着语文。童心不泯,激情不尽。她的教学体现了语言美与生活美的统一。生活之树使情景教学永远常青,也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

我们今天在大力提倡高效教学,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三十年前李老师的课堂。我觉得李老师是把每一个学生放在视野里,是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人的位置上,真正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欣赏。李老师的课堂张弛有度,很好的实现高效教学。观照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虽然我们知道知识的传递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思维的提升过程需要循环往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过于关注教学环节和对教学闪光点的开掘,使得课堂常常陷入另一种“形式化”,匆匆地走着过场,演绎着表面的热闹。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像李老师这样让每位学生从容地读,从容地写,踏实地思,踏实地练,让每一次练习都是扎实可行似乎也成了无可企及的目标。

李老师从事情境教育探索,没有刻意追求成名成家,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想到会形成一个学术体系,但是她创立了。开始并不是一心要做一个什么家,但是最后她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大家,主要是因为长期扎根校园,扎根课堂,坚持操守,忍耐寂寞,对教育、对孩子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爱。她坚持每天阅读、背诵中外名家的诗篇、著作,摘抄就做了厚厚的几大本。为了搞教育科研,她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边学习边思考,做了不少卡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大学在小学”。她把教育当作天职和内在需求,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她在长期教改实验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个在国内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取得较好教育效果并且颇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李吉林老师境界高远,行为感人,她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超越自己。她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创设情境教学学习心得 篇10

创设情境教学学习心得1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对于新知识的呈现,尽量寓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之中,使他们明白数学知识是生活方式中很常见的事,消除对知识的陌生感,再把知识以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动听悦耳的语调展示出来,学生喜闻乐见,容易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能够较快的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体验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容纳个性特别的孩子,接受思维较慢和淘气犯错误的孩子,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该体现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层次,力求调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细心观察,踊跃思维,主动表达和表现,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各种努力。

三、创设给予学生思考空间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课堂现实和课前预设有较大的差距,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了情境,但事与愿违,学生看到这个情境,却无法发现情境中蕴含的教师所设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创设的情境要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信息量,一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二是能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学习和思考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在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教学学习心得2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要素为:

1、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

2、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因素。

3、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

4、教学情境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地、本校、本班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学校课程资源较高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和时空要素。

5、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有较好的对问题进一步拓展空间。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最好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2、真实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问题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果对某些教学目标无法创设实际情境,可创设趋于逼真的间接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观察体验中,广泛收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3、接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需“跳一跳,够得着”。

4、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5、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且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熔融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6、层次性原则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一般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并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相匹配。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有意义的学习心向,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虚实结合。

2、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引人入胜。

3、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恰到好处。

4、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激活热情。

创设探究情境的途径 篇11

1.结合教材内容、抓课堂生成,创设探究情境

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生成着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学生本身也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如在做串联电路连接及电流特点的实验时,有学生发现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测定时,并不完全相等,存在着一些差异。对于这个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找原因。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反省,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由于电流表量程选取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使用电流表之前没有进行调“0”,还可能是不同的电流表灵敏程度不同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

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2.设疑问难、多层启发,创设探究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同时它们也是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力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应抓住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

案例:“浮力”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可设计这样的探究情境:

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提问说明什么?

②用弹簧测力计挂铁块慢慢浸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待铁块全部浸入再置于不同深度,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

③换用煤油或酒精重做上面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液体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何不同?在其他有关实验中,也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过程加以验证。

3.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创设探究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学生熟悉又解释不了的物理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巧妙且正确地将这些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意向和动机。例如,在学了浮力知识以后,提问饺子放入锅内下沉,煮熟了就浮起来,为什么?学生说熟了体积大些。再问,体积大些为什么浮起来,学生说不清楚,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这样联系生活,创设探究情境,教师精点细拨,举例生趣盎然、形象直观。

4.借助实验、激发兴趣,创设探究情境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实践等实验途径,对看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他们想揭开谜底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蒸发吸热”的探究活动中,把装有乙醚的玻璃杯放在表面上沾有水的塑料泡膜上,迅速蒸发乙醚,学生惊奇的发现杯底与塑料泡膜的接触处结了一层冰。这时,教师提问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接着让学生通过两个动手实验,尝试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其中一个实验是让学生用酒精涂在手的表面,另一个是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在空气中先读出它们的示数,然后将其中一根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后取出,对比观察两根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实验手段将疑问和现象解释联系起来)。教师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尝试对这一难以说明的现象作出解释。

5.利用媒体、活跃思维,创设探究情境

上一篇: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下一篇:5s现场管理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