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共13篇)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篇1

一、环境创设——共同参与、氛围浓浓

幼儿园的环境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环境的美观、精致,更要关注师生的共同参与,特别要突出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性、生动性、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是我们布置环境遵循的原则,师幼共同参与,有生命感的布置,展现班级特色是我们布置环境的方法。从而真正使幼儿园成为孩子成长的花园、乐园、学园。

二、活动课程——贴近生活、亲近自然

幼儿园课程它必须通过课程的介入(选择)、课程的实践(内化)、课程的反思(创造)才能形成。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合理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并进行比较分析、有机整合,结合课题研究,生成一系列主题活动,做到预成和生成相结合。春天我们带幼儿去野外郊游,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和孩子一起放风筝,一起放飞我们的心灵。

三、师资队伍——重视交流、提倡互学

本学期在业务学习中,除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外,并针对《幼儿教育》中的“每月话题”,组织教师讨论,并发表意见,撰写心得,鼓励投稿。另外,在考核中,坚持“案例分析”的撰写,引导教师用《纲要》理念去分析教育现象,反思教学行为,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分析,重新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

为了提高幼儿保教质量,我们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并有选择地开展“汇报课”,同时继续开展好“每月研究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更新观念,实践创新,切实提高专业化水平,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四、研究学习——师幼合作、共同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导线,重视平时与幼儿交流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为幼儿营造合作的机会,并合理地以“一主题”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激发幼儿关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同时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一起探索、讨论,让幼儿得到发展。

这学期,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以“儿童为中心”开展美术教育系列活动。首先让每班根据幼儿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特长制定计划,然后进行讨论、学习,力求营造民主开放、宽松自由、充满人文与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有美术活动中,自由想象,大胆表达,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一学期下来,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审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用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来装扮自己的幼儿园,从而让孩子们体验了成功,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另外这学期针对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保健知识宣传活动”,此活动吸引了许多家长,它让家长多方面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从而让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幼儿园的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家长与教师的交流。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2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一学年来,我园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着重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小结。

一、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的环创设由以往老师提供材料,幼儿接受学习逐渐演变为依靠幼儿亲身实践进行发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我园教师在这观念上基本能实现转变,在为幼儿创设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能树立”以儿童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渐提高自己把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低层次教育目标,向教育目标的内容与要求物化在操作材料中过渡。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教师对各区域的材料设置进行分类,分量投放;从而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调动与激励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发展。

二、帮助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技巧,激励教师不断创新。

活动区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幼儿在生活中、操作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此项工作,我园采取了无定量式评价方式,即让各班负责教师介绍本班活动区环境创设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你的创设意图、理念。由全体教师对该班活动区环境创设情况进行研讨,大家针对每个区的设置以及活动区材料的投放等都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建议。老师通过研讨,既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

三、让孩子自主创设“孩子的世界”。

过去我们的环境创设是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制作的,幼儿只占小部分的参与。环境布置好后,让幼儿充当观赏者,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被动的。虽然所创设的环境均称得上结构布局合理、色彩和谐悦目,但无论从环境创设的高度、意图等到方面都未能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精神。经过反复的学习、讨论、尝试、改进,秉承上学期的研究探索成果,我园要求教师马上扭转观念,一改往日创设环境的方式,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共同与孩子创造一片欢乐天地,我们也终于尝到了成功的甜蜜。

现在各班活动室创设的方式是:大部分贴在墙上的作品是幼儿通过剪贴出来的图画或由幼儿收集的一些活动资料,设计自由的“涂鸦墙”给幼儿自由创造,自由装饰所布置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幼儿努力的成果,老师设计背景,幼儿想象具体内容等多种形式并用。既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促进了全体幼儿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又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满足了幼儿的喜好、需要和情趣,从而让幼儿享受一种美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的能力。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整体布局的改观更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只要我们心中有了一个前进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创设更好的生活环境。我相信,幼儿的环境创设工作一定为取得更好的成绩。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3

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要求,围绕“主题墙创设、整体环境及区域创设”开展了班级环境布置创设评比活动。

前阶段,幼儿园就开展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做了动员布置,为此,大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地方乡土资源,积极行动,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各班级的主题环境、区域角、家园栏、自然角等都构建得非常丰富,教室、走廊等环境焕然一新。感叹于老师们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佩服于老师的心灵手巧,浏览了各班之后,总体感觉为:各班级的环境各有特色,丰富程度也参差不齐,在所创设的区域区内,教师对投放的材料都能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使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

在观摩评比活动中,每到一个班,都会听到本班教师绘声绘色的介绍,大家边听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互相吸纳各自的优点,指出彼此的不足,每个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使得此次活动的意义更是远远超出了评比本身。

同时,通过本次评比,让我对环境创设又有了新的思考: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体现主题活动内容,对创设的墙饰更要蕴含其教育价值;环境应具可变性,要随主题的变化而做适时的调整,同时,不仅在形式上要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另外,在展现与主题配套的挂饰和作品时要注意所用材料的风格统一,因为统一格调给人以和谐之美,避免出现不伦不类。

2、各活动区设置要合理,区域材料不仅要体现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特点,而且还要体现区域材料的丰富与新颖,可供幼儿操作;在投放材料上,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用途,要设想好投放物的各种玩法,以及活动对孩子的发展等。

3、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各班的家园栏是宣传幼儿教育的一个媒介,更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效窗口,图文并茂的宣传内容更能让家长更多地参与班级工作,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所以不仅张贴内容要多样化,而且要随主题、季节等变化进行定期更换、增添。

4、低墙面的布置更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在展示孩子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进行一些修饰和包装,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成功与自豪,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感。同时,对幼儿的作品要及时更换,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总之,通过这次班级的环境创设,我从全园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一定挖掘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吸取领导的指导,展示出自己的闪光点,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篇2

一、物质环境

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 陶冶幼儿的性情和情操,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让他们能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因此, 在创设环境时, 要有目的, 有计划的将教育渗透到环境之中, 让幼儿在非课堂式, 非正规式的环境里进行潜在的学习, 接受深刻的教育, 让幼儿在与物质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 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 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 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 他们都喜欢围着看, 好奇的用小手摸摸, 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主题内容,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美丽的秋天”, 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印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果园”, 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秋天的物品来, 如:照片、卡片、水果等, 把它们“放”到“枫林”中, 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 “果园”中的香蕉太少了, 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 杜宇航急得直哭说:“我还没得吃呢。”这时, 何佳娴听见了说:“别哭了, 我家有, 我明天带多多的, 给你们吃。”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说:“我带苹果”“我带梨”……最后连平时从不带东西到幼儿园吴张义楷也说:“我带葡萄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这时“美丽的秋天”由此变成了“丰收的果林”, 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和分享的快乐。

二、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 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 一种感觉。一般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无形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气氛或氛围。它的质量是制约物质环境功能发挥的阀门。精神环境越宽松, 物质环境的能量就释放得越多。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因此, 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 我们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 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老师有件高兴的事, 真想告诉你们, 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怀、信任和鼓励, 为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从众心理的支配, 人们总是十分自觉地接受社会文化, 并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社会潮流。正因如此,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强而有力的。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 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在角色游戏时, 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 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 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同时在角色游戏中, 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 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和交往能力。

2、利用户外集体游戏的机会

我们常带孩子到户外玩集体游戏, 这种集体游戏不强求全体参加, 尊重个人的选择, 但有一定规则。如不允许孩子玩过喜欢的角色后就宣布不玩了, 因为这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如发生类似情况, 教师就要抓住机会教育孩子:一要照章办事、遵规守纪。二要尊重同伴, 为他人着想。这种良好群体习惯的养成, 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3、故事表演

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幼儿园退休教师派莱总结出来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方法是这样的: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故事记录本, 让孩子口述故事, 教师记录。记录完毕之旨, 教师再给“小作者”念一遍, 然后请“小作者”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这个过程似乎不大精彩, 但我们发现孩子们既争先恐后地排队讲故事, 又积极参与表演。这个过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4、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活动, 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家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 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经常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园孩子参加的社会活动。结合国庆节, 把孩子们的好节目带到社区表演;结合重阳节, 我们的孩子自带礼物走进敬老院去慰问孤老, 并为老人做一些捶腿捶背等力所能及的事, 看着孤老们一张张欣慰的笑脸, 孩子们也露出了天真灿烂的微笑, 和孤老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关心人”的幸福滋味。

谈幼儿园环境创设 篇3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适当的环境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及美学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教学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课程,幼儿园的环境是否适合幼儿的审美要求,幼儿园环境建设是否符合幼儿美学原理,对幼儿形成审美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美育工作必须与幼儿园环境建设相结合。

一个人的感觉、知觉无时无刻受到环境的重要熏陶和影响,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也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幼儿园育人环境的优化,与美育完美的结合,必须有浓郁的幼儿园文化和绿化、净化和美化的环境,塑造孩子的美好的心灵,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幼儿园园区环境建设应注重软硬环境建设

幼儿园环境既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园风。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及幼儿园课余生活存在的精神环境。当前幼儿的素质教育途径之一就是环境课程,是通过现代科技及媒体教育,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和精神来教育孩子,作用于孩子。作为日常生活学习的场所,由于其特定的生动、直观的环境设置,必然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环境建设,首先要考虑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文化传承、区域特色。幼儿园环境建设,在意识和形态方法上要引入为胜,增进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和柔软性,并能够做到最大心愿的符合幼儿审美规律。

幼儿园环境建设,要打破简单的功能性分区格调,做到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吸收各区域的文化特点,制定符合幼儿园办学宗旨及风格的设计方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将公共区域和教学、美育、德育等功能统筹规划,强调幼儿园环境的系统性,设计和色彩的完美搭配,既要对幼儿园公共区域、教学场所等部分的整体设计,也要对室内环境布置中的各个细节,日常活动的区角等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图案、色调等与被设计元素的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孩子服务。让孩子们在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二、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整体更协调,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注重明快,简洁。简洁的美术造型,更能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接受。设计的作品造型独特,利用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作品。比如会飞的机器人、咧着大门牙、张开很夸张的双臂迎接小朋友。简洁的造型,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新生入园,我们把孩子自己的照片贴在活动室的墙上,给他们一种老师早就认识他的感觉,减少了孩子们的恐惧感,这样就能很快地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我们在走廊、楼梯悬挂的是幼儿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三、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幼儿的个体差异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置拟人化的动物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我们把新入园的照片贴在创设的主题墙面“我是乖娃娃”园景中,并不断改变照片摆放的位置,引起幼儿的兴趣,促进小班幼儿上学的愿望。中、大班的主题墙面我们以“我长大了”“我最棒”为主题,布置一些幼儿日常生活画面,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各班可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家园直通车”,每天和家长联系,并根据幼儿当天的状况,表现等第一时间和家长们取得联系,反馈意见。教师在墙面布置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

总之,在实践工作中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总结 篇4

本学期,在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为我们争取到了去幼儿园进行实地环境创设的机会,在准备了三个星期之后,我们带着满满的想法和精心制作的各种装饰材料兴致勃勃的去了幼儿园。

我们这次环境创设主要是利用废旧材料创设了森林的主题环境,利用废旧关盘制作了各种小动物的吊饰,用废纸箱制作了两颗大树,契合森林的主题。利用各色海绵纸,卡纸做了小花,小动物进行装饰。还用废旧硬纸箱和卡纸等做了窗饰,使教室绿意盎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一棵树,一片草地,一朵花,都是孩子们的乐园,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萌发探究兴趣。

这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从想法到时间到真正的动手操作,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本次活动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刚开始构思时,大家都热情高涨,但想了几天也没有出具体的方案,想法不统一,而且杂乱,大家都是想什么说什么,很难形成一个具体实施的方案,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组开始进行详细的分工,把教室的装饰工作划分出主题墙,窗饰,吊饰等部分,一项一项的进行分工,组员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再和老师协商,接受了老师的指导意见之后。我们组开始了正式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耗时最久,大到主题墙的树干,小到森林里的一片叶子,都是我们一点一点亲手制作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当看到自己组的成果时,觉得辛苦点也值了。在幼儿园进行实地装饰时,也出现了一些准备不充分的地方,实际在幼儿园里,发现比我们预想的多出了一面需要装饰的墙和一个透明的玻璃门,想到整个教室的创设应该具有一致性,应该是完整的创设,最后,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讨论,共同决定,临时再做一面墙的创设,使我们的环创更加完整。最后,我们圆满完成了此次环境创设的任务。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篇5

一、孩子的自主学习

我们班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年龄月份不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其中大年龄幼儿的优势,以大带小,鼓励年龄大的幼儿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幼儿,并且充当活动的领导者,为其他幼儿做出榜样;同时年龄小的幼儿可以自动向年龄大的幼儿学习,在大年龄幼儿的工作中产生学习的愿望:

上午10:30左右,孩子已经开始区域工作了。和往常一样,毅玲对比她大的孩子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她来到沈宇航、蔡淼的桌边,看他们进行“神秘袋”的工作。

老师:“毅玲,要不要自己选一份工作?”

毅玲:“我想看看这个。”

(当毅玲正专注于其他孩子的工作而拒绝我的建议时,我尊重了她的选择,而在一边关注着她的举动。)

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老师也选了一份“神秘袋”来到香香身边。

老师:“毅玲,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个工作吗?”

毅玲看看老师手上的袋子,笑着点了点头。

(通过对毅玲的观察,我发现香香对“神秘袋”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选择了适合毅玲年龄的、装有小球、小陀螺、小鸭子、小剪刀、小鞋子等一些小物件的实物神秘袋,在淼淼、宇航即将结束工作前,再一次邀请了毅玲。这一次,毅玲接受了我的建议。)

于是老师和毅玲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简单介绍了工作的名称后,老师请毅玲闭着眼睛伸手到袋里去取一样东西。

(当毅玲将小手伸入袋子触摸这些物件时,她的表情也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笑眯眯,一会儿又好像在想着什么……看着鼓动的袋子我可以猜想到毅玲的小手正在轮流触摸、感受着袋中不同的物件。)

老师:“你摸到的是什么呀?”

毅玲笑眯眯地眨巴着眼睛,好像还在感觉着。过了一会儿——

毅玲:“我摸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

老师:“圆圆的,会是什么呢?”

毅玲:“像是小球一样的。”

老师:“真的吗?”

毅玲取出小球:“你看。”(这时毅玲的表情是兴奋的、得意的。)

(当我问毅玲摸到了什么时,毅玲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用手在感觉,然后她选择了最容易表达的小圆球,在这个过程中,我给了毅玲自己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所以当毅玲快速地取出小球给我看时,她的表情是得意的、自信的。)

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喜欢摸摸、看看。今天这项工作的进行,起源于毅玲对宇航、淼淼正在进行的“神秘袋”工作的好奇,也可以说是环境给了毅玲启发,而我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毅玲想学习的愿望,并选择了适合毅玲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材料。通过与老师一起进行“神秘袋”的工作,不仅毅玲的触摸觉得到了发展,同时她的语言能力、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可见,为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能让孩子以自己的动力与环境互动,从而得以自我成长。

二、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学习

教师除了要为幼儿预备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还要善于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契机,让孩子有机会练习所学的各种技能:

老师:“今天我们班有3位小朋友请假,那现在坐在这里的有多少小朋友呢?”

王宝宝:“数一数嘛,就可以知道了。”

老师:“那你们会不会用逢双数的方法来数呢?”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我会!我会!”

(点名确认出席情况是每天的例行活动,今天我利用这一活动的用意是想给幼儿多一次感受数的机会,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经验来感受数量。)

我请了郭子琪来数。

郭子琪边点边慢慢地开始数:“1、2、3、4、5、6、7、8、9、10、1……”

“不对了!不对了!”孩子们又一次纷纷举起了小手。

卢雨田:“王老师,郭子琪数错了,10后面是11,不是1。”

“对,是11,应该数11。”有些孩子跟着说。

(我选择了在班中能力相对较弱的郭子琪来数,也是别有用意的。子琪在数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们对数的掌握情况。)

这时的郭子琪被大家这么一说,显得有些紧张,涨红了小脸,停了下来。

老师(对郭子琪):“要不要再来一次。”

郭子琪点点头,又重新开始慢慢地数:“1、2、3、4、5、6、7、8、9、10(停顿了一下)11、12。”

(被卢雨田劈头指出错误的郭子琪这时显得有些尴尬,我轻轻地一句“要不要再来一次。”使郭子琪不致于感到沮丧,受到鼓舞的她又一次小心翼翼的开始数数,我觉得她今天不气馁的表现也是值得称赞的。)

“是29,29个人呀!”王智源、董凝等幼儿都抢着说。

(看来,已有较多的孩子能熟练的掌握数量了。)

老师:“是吗?那我们和郭子琪一起再来数一次好吗?”

孩子们:“1、2、3、4……28、29。”

(对于还没能熟练掌握数的郭子琪来说,能随着同伴一起数,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她不仅多一次练习的机会,还体验了“只要多练习,我也会数的。”这对于增强她的自信是很有帮助的。)

在这个活动中,我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互动的环境,还扮演了推手的角色,让孩子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有秩序及轻松的学习氛围互动下,使学习变得更愉快更有意义。

以上两个案例给我这样一个启示,即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预备一个适合的环境,提供幼儿自发性探究与自我调整的教具教材、设计多种难度不同的活动,让幼儿以自由选择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教具、教材及活动来从事;以自己的学习步调来学习,是教师应有的义务。同时,协助孩子在环境中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中与环境中的物体、事件和人之间相互互动,并通过这些互动慢慢建构自己的知识,也是教师应有的义务。

教师作为环境的重要因素,将在观察、了解、评估和指导的过程中,成为儿童适时发展的“辅导者”,也可以说是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习催化剂“的角色,帮助及支持孩子自发的活动,协助孩子探索、实验、寻求知识的方向。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篇6

幼儿园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责任。每一天孩子们都在班级环境中活动着、发展着、成长着,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实施的课程内容,现代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整体规划和设置班级环境的水平和能力。班级环境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墙面布置、游戏环境、区域设置等几个块面,这里主要谈谈墙饰的创设。

一、幼儿园班级墙饰创设的特点

强调教育环境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溶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大家知道,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我们要重新认识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要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实施课程内容的重要手段。决定幼儿园班级环境质量的关键,说到底还是幼儿教师。幼儿园班级墙饰创设是教师和幼儿合作互动,共同创造充实的生活,并在自己班级的墙面上表现、展示出来。

1、教育性——班级的每一平方墙面都应发挥其教育功能,墙饰的创设是在幼儿园整体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针对幼儿的特点精心设置的,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2、适宜性——不同的年龄班应有不同的墙饰内容呈现,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选择符合幼儿需求并有发展价值的教育内容作为墙饰内容。

3、参与性——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用他们喜欢的、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4、艺术性——墙饰的艺术性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发挥墙饰的审美作用,让幼儿感受到墙装饰的色彩美、装饰美、结构美,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二是幼

1儿喜欢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5、情趣性——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幼儿时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非常愿意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体现墙饰创作的审美愉悦。

适宜各年龄班的墙饰内容介绍——由班级教师介绍本班墙饰的特点及表现方式。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二、幼儿园班级墙饰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总体来说,应纳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幼儿园要进行价值筛选,幼儿园骨干团队带领大家研讨,根据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办园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内容,提出设计框架,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全园对教育环境的创设理念达成高度一致十分重要。在每学期结束后或开学前,由各班级自主选择规划,写出设计方案,经年级组论证,提出修改建议,解决班级实际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再由班级实施制作。

1、园本性原则—— 幼儿园墙饰能直接地反映出幼儿园的园本文化构成,园长、教师以及家长的选择和追求的不同,幼儿园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会有明显的不一样。

2、可控性原则—— 班级墙饰是一种高结构性的组合,是由专业的幼儿教师精心创设,教师必须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将最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组织到环境之中,以获取教育效益。

3、协调性原则——幼儿园内班级众多,各班选择的内容和材料如何保持班级特点,平行班之间如何体现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这就需要幼儿园进行整体协调,以更好地展现幼儿园的文化内涵。

4、经济性原则——低成本,高效益是我们墙饰创设的经济性原则最好的解释,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自然物和安全适用的废弃物料进行制作,是大力提倡的,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一直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针。

三、幼儿园班级墙饰的内容来源

幼儿园墙装饰内容来源十分广泛,从教育目标方面来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体智德美各方面内容都能选择;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方面来看,幼儿园各领域、学科、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均可选择;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看,每天的身体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也均可选择。因此,我们很难给幼儿园班级墙饰作恰当有效的组织分类。

墙饰内容的选择质量受教师的观念、人格、专业水平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

园长、教师、家长是环境教育的选择者,而教师是班级环境中墙饰内容选择的主要责任人。教师是否能作出正确、自主、明智、有远见的内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作为教师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老师关心的是什么?老师认为有趣的、值得做的、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是什么?老师赞同和欣赏的行为是什么?引导孩子感知教师认为的重要之事,并为此而努力。这一过程有助于组织幼儿的学习经验,如:培养幼儿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提升幼儿问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等。尽管墙饰内容的选择资源是如此的丰富多样,从幼儿学习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环境资源分类认知性资源、情境性资源、亲历性资源、问题性资源五类,通过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以连续性(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后续经验要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上拓宽加深)、整合性(经验的组织应有助于孩子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的方式,有效的组织幼儿的学习经验。

现代幼儿墙饰设计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操作化、过程化和精细化。越来越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及其思维过程。

墙饰内容可选择建议:

1、自然类:植物(水果、菜、花草树木、生长系列)、动物(家禽、家畜、野

兽)、自然物(泥土、沙、石)

2、人文类:(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城市历史调查、生肖动物调查、放风

筝、成语故事收集、感受京剧、感受水墨画、我身边的~~~)

3、科技类: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建筑工程(亭、台、楼、阁、榭、桥)、神奇有用的小工具等。

4、民间文化类:服装、纸艺、瓷器、扎染、乐器、茶艺、花灯、皮影等。

5、“我----”: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度的观察、追踪、记

录。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逐步产生主体意识,而独立、自制、专注、秩序、合作都是主体意识的体现,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终身有益的品质。当今世界儿童教育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状况,注重引导孩子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注、参与和体验,鼓励孩子进行猜测、想象、观察、操作、验证,注重孩子的操作过程。墙饰内容的选择还应符合《纲要》中指出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以下内容 建议不涉及:英语教学、识字教学、幼儿之间的横向评比。

四、幼儿园班级墙饰的块面设置

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班级的墙面大小、位置以及适合内容了然于心,将属于自己班级的墙面进行分割,选择出一个大块面作为主墙,其它则分成若干块副墙。主要块面有:

 大、小主题墙

 各种作品展示墙

 家园联系墙

 生活游戏墙

以班级为单位了解墙饰的种类。分类拍摄

在墙饰的设置、制作、上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好班级墙饰的整体色调。每个班级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色调,至少是年级组之间不一样。体现出班级特色。

2、预设大主题墙的生长性块面,大小主题墙之间处理好:稳定与变化的关系、全面与特色的关系、丰富与单一关系、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3、出现的文字、数字一定要规范。

4、凡是上墙的一切块面均要注重美感。幼儿每天生活在班级环境之中,墙饰美感的呈现能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让孩子得到

美的熏陶和培养。

5、幼儿教学活动面对的墙面要留白,以防刺激过多影响幼儿学习。

五、墙饰中幼儿的自主表达方式

1、调查——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通过提问、观察、倾听和记录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资料,深入探究问题,获得真实经验的过程。(调查内容是墙饰展示的重要方式)

2、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帮助孩子发现问、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鼓励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活动,建构知识。(墙饰内容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展示是幼儿与教师交流的常态内容)

3、收集——墙饰展示中涉及的主题或问题是发动幼儿参与活动的良好楔机,让幼儿收集相关的信息材料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收集的过程是教师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支持幼儿有效地与环境互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

4、图表——幼儿亲手制作的图表在墙上展示能让幼儿体验成功感,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规则图,生活中小制作的流程图,幼儿自主设置的目标进程图表(自然物的生长情况、绳、拍球数量)等。

5、照片——让幼儿围绕主题提供照片展示是常规方法。关键是设计让幼儿自主参与的生成照片,让照片具有过程性和教育性。如“寻找春天”春天哪些花开了?每个孩子去找一种花拍下来,给大家讲一讲,这是什么花?是什么样的?

6、作品——孩子在幼儿完成的作品数量是很多的,教师选择上墙的幼儿作品一定要注意全体性,作品展示要特别注重美感,墙上的作品展示,功夫应在墙下。

六、墙饰质材的选择和创意运用

1、纸质材料

2、布艺材料

3、软木材料

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环境,问题,策略

一、概念界定

1.幼儿园环境。环境对幼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成长及受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受自身所处教育环境的影响。幼儿天生的强烈求知欲, 会促使幼儿自我对周围环境的学习。优良的环境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完成幼儿教育任务所必备的条件;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教育过程的有序进行, 促使幼儿健康科学发展。

2.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 主要是指教育者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下,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需要, 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幼儿园办学特色, 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积极创设活动场景, 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 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处于人生发展成长的敏感期, 对外界环境的敏感程度变化迅速, 不同年龄阶段, 幼儿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必须以幼儿教育为目标, 从幼儿的立场出发及时发现环境创设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主题明显, 主次关系模糊。现在国内幼儿园更多的将环境创设倾向于简单的环境布置或者说成空间安排, 往往将大主题确定下来后, 就开始进行单一的设计安排, 几乎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存在, 单一乏味的班级环境创设甚至是班级墙饰的装扮成了大趋势, 这严重误解了环境创设的根本意义。导致环境创设过程中主次不分, 抓不住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 无法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及教育意义。

2.材料运用不灵活。幼儿园内环境创设大部分由教师制作并实施布置, 且一经完成, 保留时间较长, 个班级之间没有对比比较活动, 教师的布置安排比较随意, 环境创设完成后, 短时间内不会进行更新, 除非人为损坏等原因, 使得教师不得不重新修改。

3.理论大于实际, 形式大于内涵。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 更多的只注意到《纲要》中理论知识带来的规矩要求, 简单地根据理论的要求进行幼儿园内的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与实际的行动时间严重脱钩, 这也就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问题的出现。

三、针对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提出的改善策略

1.凸显主题, 注重层次分配。加强环境创设主题的研究, 将教学目标更好的融入到环境创设中去, 将环境创设融入多元化因素;加强整体性、和谐性, 促使整体环境创设的和谐性;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融入幼儿必需的精神、教育元素, 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服务。

2.多方取材、合理利用。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 应充分挖掘、发现、采集周边环境中可利用的材料。例如, 就报纸、杂志、饮料瓶、纸箱、旧轮胎等多种材料, 采取多样化的创作方法, 加大对环境创设内容的增添, 以更好地引发幼儿兴趣、适应幼儿的成长习惯。

3.美化与教育相结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 在增加幼儿园环境美化功能的基础上, 注意强调环境创设所带来的教育作用, 应当将教育作用始终放到首位, 为达到科学健康的教育幼儿目标, 创设更加有意义的环境, 同时结合园区内各种元素, 使环境创设更加丰富多样, 以达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增强幼儿的认知度的目的。

4.教育环境创设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式与内涵相结合。幼儿园要注意将相关的环境创设理论与实际的环境创设实际经验相结合, 在注重《纲要》要求的同时, 将实际操作经验融入到环境创设中, 使环境创设既有理论基础, 又存在实践经验, 这样进行环境创设, 才能创设出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创设的合理性科学性, 切实关系到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成长。我们应当在追随经济发展的脚步的同时, 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的实践, 为更好地创设适宜幼儿健康成长的新环境不断探索。从而培育出社会主义新人才。

总之,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首先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 然后根据各个园区的不同情况,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与意识, 加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 更好地完成幼儿园环境创设, 教育出更加优秀的祖国花朵。

参考文献

[1]杨晓红, 王莉红.关于构建幼师学校环境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Z1) .

[2]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01) .

幼儿园实景游戏环境的创设 篇8

1 实景游戏环境内容的选择

“娃娃家”的实景环境

小班的孩子喜欢扮演家庭中的角色,因此,“娃娃家”实景环境的打造能给小班的幼儿带来满足、快乐,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

教师和幼儿将收集来的纸箱进行挑选,找大小合适的用胶带拼接,制成雏形,后用色彩明亮的花布、包装纸进行包裹或绘画装饰,做成“娃娃家”的操作台、小床和书橱等。再收集生活中真实的操作工具,如饭勺、刷子、抹布、衣架、枕头、洗漱用品等投放至“娃娃家”,使得“娃娃家”游戏接近真实生活,更有操作的趣味性。

主题游戏的实景环境

中班、大班幼儿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结合班级的主题游戏创设实景环境,更能激发幼儿模仿、体验、操作与创造的积极性,丰富游戏情节,提高游戏水平。

2 实景游戏环境与区域环境的整合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 篇9

本学期12月20日,我园迎接了省优质园评估专家来园验收,在做好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发现环境创设对于我来说是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最烦恼的事情。每当要布置环境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环境,却没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幼儿的本位去设计环境,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通过这次环境的创设我终于明白了,环境创设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环境创设的主体决非教师,不管是环境还是区域我们都要围绕着幼儿去创设,区域材料的制作首先要考虑幼儿,要让幼儿看到材料后想玩,还必须耐玩,所以在制作好材料之后我们要自己先去玩一玩,试一试材料的耐玩度到底如何,可以围绕情景游戏和角色去创做材料,材料的目标性、操作性、引导性要强,让幼儿看了就知道怎么玩,材料不仅要讲究美、品味,更重要的是要突显文化,要让材料成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始终牢记没有美感的材料是杂乱,没有教育内涵的布置是堆砌。

在通过本次的环境创设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的创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

2、环境的创设要有知识的体现

幼儿园墙面的创设主要孩子的主题活动为主,孩子们在学习相关主题后,会有表达表现的欲望,他会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他人听,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孩子创设的一个表达表现的空间,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除了课上的学习活动之外,环境对于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创设专栏,供孩子们继续学习、总结梳理经验。

3、环境的创设要有孩子与家长间的互动

在创设环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环境的互动性。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通过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的更多。

4、环境的创设要有美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有的时候是简单又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难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这种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独特智慧,让环境变的美观,有内涵,并且能够表现出孩子的韵味。教师可以通过边框的修饰还有小装饰的配搭来实现美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 篇10

《娃娃家》设计意图:新学伊始,小班的幼儿入园难免会产生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不适应,更不要说让他们参与活动创设了,所以小班布置环境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创设亲切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幼儿开辟了一个“娃娃家”。首先用图形给“娃娃家”做了几扇门,幼儿可以爬进去;然后用图形数字垫给幼儿铺上了床,以便幼儿在上面可以尽情得爬爬玩玩,而且还可以认识图形和数字;还给幼儿在“娃娃家”里面开出了一个“玩具区”,让幼儿把平时在家里玩的最喜爱的玩具拿来,给他们贴上标签,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在感到陌生时玩玩自己的玩具,和他们说说话,拉进家园的距离,又可以把他们的玩具区分开来,让幼儿初步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幼儿减少陌生感和分离焦虑,还可以使幼儿在玩的基础上学到知识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共同创造温馨、和谐、游戏性较强的环境,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应孩子的自然状态,给孩子们心灵的抚慰,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活动目标:一是通过适宜的情境化的环境设置,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美并体验活动的快乐。围绕这一目标,在娃娃家设置了如:倒、舀、穿、切、串、夹、捣等系列动作练习,这些动作的练习为幼儿在用餐,穿衣服、鞋子,倒水等生活自理方面打下基础。

1、从材料的目的性上看,每一种操作材料都是突显出一个主要的练习目的,如,我们有倒的动作练习,舀的动作练习,穿的动作练习等等,因为小班幼儿只有通过操作目的性明确的材料才可以发展他们该阶段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与能力。

2、从材料的操作性上来看,每一种材料的操作范围与材料的大小尺寸我们都作了严格的控制,如为什么每一种材料我们都会使用托盘盛放并分类放好,因为这样做能使幼儿非常方便地拿取到材料,降低了活动的难度与使用时的混乱。同时,在材料尺寸的大小、材料的属性方面,我们也尽量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方便幼儿的操作。

3、从材料的层次性上看,同样目的的操作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有难易程度的不同。在娃娃家,如:给娃娃穿衣,娃娃衣服上的扣子有粘扣、按扣和纽扣的不同。

4、从材料的情境上看,我们在区域中再现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整个环境温馨、有序、给幼儿家的感觉。

《语言区》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刚入园,看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会正确拿书,正反颠倒,不会一页一页的翻书,争抢书本,造成了书籍损坏严重,看书缺乏耐心的现象。此外,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够连贯,不会说连贯的一句话,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语言活动时经常随便插嘴,大声喧哗。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去改变,创设良好的语言区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比较重要。我们要从环境入手进行创设,采用贴照片让幼儿对应摆放书籍等方法,效果明显。

《书吧》所需材料:低矮的图书架,便于孩子挑选书籍、塑料拼图,靠垫。 活动方法:可以根据本班幼儿人数、图书角面积大小、图书数量,确定一次允许进入图书角的幼儿数。在创设图书角之前,教师还可组织幼儿讨论,集体制订图书角阅览规则。与成人制订的规则相比,幼儿更乐意遵守自己制订的规则。教师可将幼儿制订的规则制成醒目的标贴,张贴在图书角的墙壁上,以时刻提醒幼儿自觉遵守。

《海绵宝宝餐吧》所需材料:整套厨具(煤气灶,换气扇,锅,铲,擀面杖,烤炉等),塑料餐盘,餐具架,小餐桌,椅子, 厨师衣帽,就餐区。 活动方法:1、定厨房开放日。2、有主题,比如:包饺子,羊肉串,面条,包子,蛋糕,粽子,月饼等。(材料橡皮泥)3、亲子厨房开放日,家长为孩子准备所需材料,如蔬菜,面粉,水果等,协助孩子共同完成真正的食物,让孩子感受自己做饭的成就感。4、就餐区共同分享。 活动目标:1、大胆选择喜欢的游戏内容和材料,自主,愉快的游戏。2、锻炼孩子创新思维。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整理归类的能力。4、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妞妞理发店》所需材料:吹风机,喷壶,梳子,剪刀,大镜子,毛巾,洗手池,挂图,小夹子,理发师衣服。

游戏方法 : 1、开放日设定。2、请专业理发师为孩子演示一次理发,洗头,烫发造型,流程。3、争当设计师。4、根据游戏场地规定人数参与。5、展示自己的设计形象。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喜欢艺术造型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萌发幼儿爱妈妈、爱他人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艺术创造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丰富想象能力和敢于创造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美发厅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制作发型了解毛根的特性。学会运用折、卷、弯、绕、拧等方法。4、渗透: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三楼区域布置:

《演艺吧》设置意图:表演游戏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努力去营造快乐的氛围,与同伴交往并获得快乐体验。

地点:三楼大厅向右拐最里面的小房子。

所需购置材料:衣服挂杆两个,衣架若干;塑料小篮子若干;小竹席两张。

区域内材料投放:

1、设置一个小舞台或“卡拉OK厅”,幼儿可以表演时装秀或模仿秀。收集一些以往幼儿“六一”演出的服装道具,供孩子表演话剧;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挂历纸、包装纸、报纸、竹圈、棕榈叶、树枝等自制“时装”,幼儿穿上这些富有特色的服装即兴表演,会有一种愉悦感和新鲜感。

2、演奏区:打击乐器发出的不同音色和动听的节奏,往往会吸引许多幼儿进去活动。我们在演奏区投放一些简易的乐器,如:响板、沙蛋、碰铃、小鼓、钹等,让他们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各种器乐的音色,学习各种节奏型。

3、木偶戏 :用大纸箱制作一个木偶台,投放各式各样的木偶,如:乒乓球偶、瓶子偶、手指偶,引导幼儿自行操纵,绘声绘色地表演木偶戏。

表演区:用醒目的标志图限制人数,让幼儿分区活动,教师指导。

《超市》设置意图: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拟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拟来熟悉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通过角色活动能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

准备材料:

1、购置柜台、货架若干。

2、购买学具钱币若干。

3、收集、自制货物,分类标签。可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如食品专柜,(塑料水果模型,各种易拉罐模型,废旧饮料空瓶。)生活用品专柜,包装纸袋、包装盒、化妆品盒等等。

超市:制定购物卡,同一货区的柜台标志与幼儿手中的购物卡标志一样。购物前,教师发卡(每类货架2-3名幼儿)幼儿凭卡到相应的货架前自主挑选一两样商品,进行交易。

一楼大厅:欢迎幼儿入学为主题

空中挂饰:1、幼儿作品展示。2、自制纸花。

窗户:海底世界

二楼大厅:童话故事为主题

空中挂饰 :自制蜻蜓、蝴蝶。

三楼大厅:特色:民俗风情

主题墙:说唱脸谱

空中挂饰:1、购买:风筝、中国结。

2、自制:青花瓷灯

柱子:花瓶墙贴

窗户:1、靠校场路:挂盆景花卉。

2、靠文卫路:剪纸

教室布置分为两个主题:

1、六个教室均已我爱――为主题设计。

2、根据本学期活动彰显班级特色设计主题墙。

1到2楼拐弯处墙面:悬挂草帽子做的脸谱。

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的创设 篇11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园对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努力创设与民间美术教育特色相吻合的环境,精心营造浓厚的民间美术教育氛围,发挥环境对幼儿情感和认知的熏陶作用。

一、创设公共环境,提升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类型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挖掘、梳理和筛选,主要选择了绘画、陶艺、印染、剪纸、编织。绘画类又包括了版画、年画、扇面画、灯笼画;印染包括染纸、染布;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丝带编、纸编等。丰富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积极参与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创作了精美的作品。为了展示各类民间美术作品,师生共同制定环境创设计划。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师生共同决定利用幼儿园的走廊墙面空间,创设色彩鲜艳的民间美术教育环境,并将作品分阶段、分层次地悬挂、布置在相应的空间。

(一)悬挂民间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结合季节、节日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在元宵节到来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的热闹气氛,班级开展了亲子制作花灯活动。活动中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类纸盒、可乐瓶、易拉罐、光盘、蚌壳、丝瓜络、干葫芦、纸管、竹子等作为制作花灯的材料,家长和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了各具特色的花灯并悬挂在幼儿园走廊上。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质朴的审美观念。幼儿园为了帮助教师、幼儿更多地了解剪纸艺术,请了民间剪纸艺术家来园指导培训。在艺术家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并创作了剪纸作品悬挂于幼儿园走廊上。充满童趣、富有民间气息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在欣赏丰富的剪纸作品后幼儿剪下了各色窗花以及不同的图案。

扎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印染方法,幼儿在欣赏了各种扎染作品的基础上,了解扎染的方法和过程,感受了扎染作品图案、色彩的独特美,对扎染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共同尝试运用包珠子、夹棍等扎染方法进行创作,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细节表现带来不同的扎染效果,幼儿感受到了材料、方法和图案之间的关系,活动中不断经历惊喜,探索中不断收获惊奇,感受扎染的神奇魅力和艺术创作的愉悦。

各种各样的剪纸、扎染、编织作品分别悬挂于幼儿园大厅、走廊,有层次地进行布置,并定期更换内容。这样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环境创设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民间美术的气息,欣赏民间美术的美,对民间美术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

(二)墙面展示民间美术作品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在走廊中的墙面、楼梯等公共环境中渗透民间美术元素,让环境发挥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民间美术创作活动,设计带有童趣的画面内容。我们在每一楼层上做了如下布置:

一楼凸显民间绘画作品。我们将幼儿的各种民间绘画作品,如淡雅的水墨画、生动的京剧脸谱画等,挂置在走廊的墙面上供幼儿欣赏。

二楼展示民间手工作品。我们以编织、衍纸艺术为主,在走廊的墙面上展示不同材质的编织作品、衍纸艺术作品。编织材料丰富多样,包括绳编、纸编、藤编等,编织作品的展示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编织的兴趣,使幼儿更加喜爱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作品独特、丰富的构图和色彩形成强烈的刺激,吸引了幼儿的视线,他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表现,他们在走走、看看中,与环境互动,获得更多体验,感悟着民间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能让幼儿获得直接的体验,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开设专用活动室,激发创作灵感

幼儿在反复感知中体验、理解,在动手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创作机会,幼儿园开设民间美术创作室。民间美术创作室是幼儿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的基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操作材料、独立的创作空间,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这里,幼儿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而且能感受到浓厚的民间美术气息,幼儿在浓厚的民间美术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需要在民间美术创作室中投放了各种创作材料,如:各种瓶子、盘子、枯树枝、草帽、彩带、绳子、创意泥、白纸扇、葫芦、废旧PVC管以及各类作画工具等。他们用创意泥装饰废旧瓶子;把枯树枝刷上好看的颜色,将彩色的创意泥捏在枯树枝上,仿佛一朵朵盛开的桃花;运用绘画的方式在酸奶瓶或酒瓶上大胆创作青花图案,一个个有民族特色的青花瓷瓶、青花瓷盘产生了;运用绘画、粘贴的方式装饰葫芦、草帽、脸谱;在白纸扇上创作水墨作品;用丝带、绳子进行编制,创作了各种编织作品。丰富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带来灵感,培养了幼儿的创作能力。

三、创设班级环境,提高动手能力

班级环境是幼儿园环境中的一部分,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每个班级都创设了不同的民间美术主题环境,如泥塑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对软软的、会变形的彩泥爱不释手,在他们手中,软软的彩泥变成了“大公鸡”、“茶壶”等,幼儿玩泥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在班级区域中设置了“陶艺吧”,满足幼儿“玩泥”的兴趣和动手创作的愿望。幼儿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他们用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泥塑作品布置班级环境,这些作品吸引了幼儿和家长的关注,让幼儿和家长们欣赏和感知了泥塑艺术的丰富,领略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

班级自由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作的板块,幼儿用创意泥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并将自己的泥塑作品直接贴在民间美术主题墙上,就组成了一幅有趣的泥塑画,使之成为区域环境的一部分,既展示了作品,也美化了环境,给幼儿带来了美的感受。这些看似普通的美术创作,既能让幼儿感受到民间美术文化的熏陶,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在创设民间美术环境的过程中,注重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渲染,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与创造。教师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专用活动室、班级环境等,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的机会与条件,把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有机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环境中,使幼儿运用民间美术特有的工具大胆进行色彩、造型、图案的表达,大胆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创设民间美术教育环境的目的所在。

如何创设优良的幼儿园环境 篇12

一个优良的幼儿园环境在创设出来之后, 会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及个性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能够进一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良好发展。近些年来,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越发引人关注, 相关的问题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1. 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要求

1.1 环境创设需突显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园领导、园教师职工及幼儿自身多方努力创设出来给共同享受的各类形态文化。幼儿园文化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主要的组成内容为:环境、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虽然公立幼儿园的教育大方向及目标较为统一, 但各个幼儿园自身所具备的特色有所不同, 因此相应的幼儿园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园环境的创设便是要建立在对特色幼儿园文化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进行优良文化的创设。

1.2 环境创设考虑教育全面性

园环境归属于一种隐性的教育, 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 环境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幼儿。在对园环境创设时, 一个真正优良的园环境是需具备全面性的。全面性主要是指两方面内容:第一, 环境的设计内容应较为全面, 将开发幼儿智能作为基本出发点, 将各种技能都囊括在设计中, 从多个方面角度系统化的对幼儿的智能进行科学开发。第二, 空间设计应具有全面性, 确保能够在孩子的视野所涉及范围内都有环境内容, 真正做到处处环境, 实时教育。

1.3 环境创设做好全体规划

无论是在做什么事情都需在事前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 园环境的创设也不例外。在对园环境进行创设时, 需事先进行周密规划, 查找是否存在有所疏漏的地方, 对所查找到的缺陷进行计划弥补, 确保环境创设工作正式进行时, 能够充分体现全面系统性。如果在未进行紧密筹划之前便开始环境创设工作, 则会使得整个环境极为随和, 对其美观度及功能性造成不利影响。

2. 优良幼儿园环境的科学创设

2.1 物质环境的科学创设

2.1.1 提供材料, 参与创设

在对园物质环境进行创设时, 应该将幼儿也纳入至创设者行列中来[1]。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 与幼儿一同进行园环境的创设。在教室中, 教师可以进行“聚宝盆”的设置, 幼儿将一些从家中带来的无用的瓶、盖、罐、包装纸、吸管等废料放入其中。之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 幼儿用一些废旧物完成环境装饰物的制作。将这些幼儿亲手制作的装饰物用于园环境的创设装饰, 能够在提升其美观度的同时, 帮助培养增强幼儿的创造及动手能力。

2.1.2 情感的感染

对园环境的美化能够帮助幼儿更好更全面地感受到美, 并对其进行欣赏。在园环境的创设中, 应尽可能地对幼儿的审美兴趣给予充分尊重, 在对其审美全面满足的前提下进行园环境的科学创设。在对一些教育主题环境进行创设时, 在通过主题内容达到教育幼儿目的的同时, 不能完全忽略色彩、艺术美, 还需通过浓厚的美的氛围去感染幼儿。幼儿通过自主进行园环境的创设, 其自身在学习到知识获得教育的基础上, 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1.3 具体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第一, 活动室环境创设。幼儿在幼儿园中所待时间较长的一个场所便是活动室, 其优良环境的创设极为重要。在活动室环境创设中, 首先应将相关的创设原则作为根本依据, 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后期的发展需求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考量, 继而完成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主要是对活动室中的活动区、门窗及吊饰等进行装饰。

第二, 大厅的环境创设。幼儿园大厅是最能反映幼儿园文化内涵的一个场所。因此, 在对大厅环境进行创设时, 应充分体现幼儿园的教育内涵, 将一些历史名人的画像黏贴在大厅墙壁之上, 在潜移默化中, 增添其在幼儿脑中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在家长来到幼儿园中时促使其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文化。将一些幼儿园特有的诵读教育文化特色与文化展厅相结合, 能够进一步的开阔到园家长的视野。

第三, 楼梯设计。楼梯是幼儿每日的必经之地, 对其进行优良环境设计也尤为重要。在楼梯环境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极富抽象性的图画作品, 或是增添一些四季的季节特征, 促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无意识的汲取知识, 受到教育。为了避免环境的枯燥无味, 还可在楼梯上增加一些脚丫装饰, 增加环境趣味性。

2.2 精神环境的科学创设

2.2.1 师生互动环境的创设

第一, 热爱、尊重并了解幼儿。幼儿自身都是一个独立性极强的个体, 教师对幼儿的爱便是其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之处。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极具原则、适度及公正性的。应将相关的教育规范作为指导性原则, 不能够加入个人喜好色彩, 严禁厚此薄彼状况的出现。第二, 优良学习氛围的创设。通过对优良氛围环境的创设能够帮助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积极自主性。整个幼儿教学过程, 其实就是教师与幼儿双方面的一个活动。教师为了促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必须进行学习氛围环境的创设。在教师的主导前提之下, 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帮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

2.2.2 同伴互动环境的创设

第一, 人们开始社会生活的基础前提便是群体, 每个人都是身处在一个群体之中的。因此, 幼儿群体的科学建立是幼儿精神环境的主要内容, 能够帮助推动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第二, 良好人际交流关系的建立。通过人际交往活动能够帮助充分满足教师及幼儿的精神需要。一个极富感情色彩及友情的人际交往活动, 能够帮助消除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的紧张与陌生, 避免孤独世界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幼儿, 对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极为有利。因此, 在园精神环境的创设中, 教师应学会运用群体的力量对幼儿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良错误倾向适时地进行修改纠正, 帮助幼儿培养出一个优良的人际交往品质。

2.3 社会环境的科学创设

第一, 角色游戏。角色游戏主要是指一种幼儿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所进行的自主再现活动[2]。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等均与幼儿的生活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在进行角色游戏时, 幼儿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 并表现出符合角色身份的语言、动作。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模仿使得幼儿对社会中人际交往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社会交往活动的不断练习使得其社会交往能力得以培养增强。

第二, 运用户外游玩机会。在对园社会环境进行创设时, 还可通过户外游玩的方式。在进行户外游玩时, 教师应不错过任何一个给予幼儿教育的机会, 帮助幼儿懂得两大点内容, 即遵规守纪与尊重同伴。良好群体习惯的逐渐养成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第三, 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 社会类环境作为需要创设的园环境中的一大组成部分, 教师在进行创设工作时, 应给予其必要的关注。感知分享的快乐。现今的大部分幼儿均为独生子女, 主要的活动范围为家庭及幼儿园。相应的幼儿能够接触参与的公共型社会活动极少。针对这一问题, 园教师应经常组织一些与幼儿行为相适应的社会类活动[3]。在一些节日组织幼儿进行社区节目表演或是带领幼儿去往一些如敬老院的社会福利组织, 帮助幼儿接触到一些实际的社会内容, 为其成长发展创设好一个优良的园社会环境。

结语

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而言, 通常代表的是一种隐性、无声的教育。对此种教育资源给予充分的关注, 能够更好地创设出一个优良的幼儿园环境, 进一步帮助将其作用进行全面发挥,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开文.如何创设优良的幼儿园环境[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6) :149.

[2]沈倩.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J].才智, 2010 (16) :137.

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 篇13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奔跑、跳跃、攀登等较剧烈运动的场所,因此,户外环境的创设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适用。一般来说,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这种地面可以减少跑跳活动对脑部造成的震荡,同时比较安全。在北方地区,雨水较少,且土壤含沙量高,渗水性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以坚实平坦的土地为宜,既经济实用又安全。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黏性大,渗水性差,因此,需要对自然的地面进行改造,如铺塑胶场地。但费用较高。一般说来,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地面。

2、器械设备

大肌肉活动的目的除了促进幼儿的肌肉机能发展外,还可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和矫健、灵活、遇事机敏的身手,因此,在选购大肌肉活动的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坚固耐用和可变组合。同时,也应以刺激幼儿进行探索、发掘和体验作为大前提。有些年轻父母对幼儿子女溺爱和过分保护,以致很少让他们接触一些天然的物料,如沙、水、落叶、石子、泥土等,甚至推、拉和上下梯级等活动机会也不多。因此,选用器材时,需兼顾幼儿在这些方面的感官训练和肌肉机能发展。有关体育活动器械的配备请参考《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1992)。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

1、活动室面积与空间利用

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室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过于拥挤的环境有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减少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活动,使观望、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提高。蒙台梭利指出:“以我们的经验。要达到舒适的感受,必须使房间的地面有一半是空着的,不得放置任何东西。这就是使孩子们感到愉快的可以进行活动的空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建设部l988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4m2。如果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则活动室应为90m2。按每班30名幼儿计,每名幼儿应1~3m2(包括家具、设备、占地面积)。幼儿园室内环境应达到这一额定面积,按规定控制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

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家具、设备,为幼儿空出活动空间如一些日托幼儿同把床改成壁床或睡垫,睡觉时放下,不睡觉时就收起,大大扩展了有效的活动空间。还有一些幼儿园走廊较宽敞,走廊就被利用作为幼儿进餐的地方一些幼儿园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让幼儿把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等放在户外,室内、室外环境打通使用。

2、室内环境的结构

环境的结构是环境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与联系,对空间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可形成良好的环境结构,并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结构良好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以下标准。

(1)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

活动区也可以称做活动角、游戏区或兴趣中心、学习区,是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幼儿能够在这里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有效地且有系统地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到某一学习目标。

活动区的设置需考虑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与效果。在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往往采用松散的小组活动形式。一般来说,容纳2~3个幼儿在一起活动的小活动区,可使幼儿安静地活动交往。活动区所容纳的幼儿人数以不超过5个为宜。5个以上幼儿在一起活动的活动区,经常使噪音增大,幼儿吵嚷行为增加,而且增加了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复杂程度。应当根据活动室的面积,幼儿人数以及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来设置活动区,决定活动区的数量。每一个活动区所占据的空间,要使在其中活动的幼儿能够自主地、不相互妨碍地开展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学习。

(2)各活动区的活动减少干扰

由于幼儿在各活动区进行的活动性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吵闹。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动静应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像角色游戏、音乐、表演、小木工等活动一般来说是比较吵闹的,要使这种活动区远离需要安静的图书区、教学区。

为了使活动区能被清楚地识别,它们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物,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设备作区域屏障或分界线。划定每一角落的范围可以协助幼儿遵守规则。

但作为分隔物的橱架的高度和间隔,应尽量以不阻碍成年人的视线为原则。这样可以使教师视野广阔,无论站在活动室内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幼儿在每一活动区的活动情况,以便有需要时能够及时给予辅助。

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中央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设活动区。活动室内区域的过道要清晰。过道的大小要适当。研究发现:给人以视觉清晰的过道是一种促使儿童投入适当活动,防止破坏性行为发生的环境手段。

(3)设备的摆放应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

室内每设备的安排或玩具的摆放,应尽量以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为原则。每组桌椅安放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玩具或用品的橱架,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幼儿因长距离取用或放置玩具时,掉了玩具,而要俯身拎起,造成秩序混乱。每组桌椅的距离不可太近,桌椅橱架之间须预留约0.6米宽的通道,以便幼儿走动或取用玩具。桌椅也不要“之”字形摆放,这样会使幼儿难于走动和容易碰撞。

(4)幼儿有独处的地方

在活动室内应为幼儿提供独处的空间,因为独处也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要。独处空间的创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利用楼梯下面的角落,小板等作为分隔物遮挡,当幼儿在独处空间活动时,教师不要参与和干预幼儿的活动。

(5)各活动区应该遵守的活动规则要清楚明确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自律自在。创设活动区时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因为有些规则就蕴涵在环境之中,教师妥善利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如,书架上排列有序、整齐清洁的书籍似乎在告诉儿童要爱护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关于进区人数的规则,可以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或其他方法。例如,在积木区,可以在地板上贴上四对小脚印,表示每次这里只能进四个人。在娃娃区,门口挂上5朵纸花,当花拿完了,则表示这里不能再进入了。

使用材料的规则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提示。例如,可以在玩具柜贴上标志: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儿童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红纸条的笔筒表示这里是放红颜色铅笔的这样做还能起到教幼儿学习对应、分类的作用。

当然,规则的建立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不出来,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只有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更加自由而有序地活动、学习。

3、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区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便要去选择、收集适当的活动材料。这是关键的一步。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当然,同一个材料可能具有多种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种“多功能”的活动材料更受欢迎。

但活动区材料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不变的,工具类材料可能不必有多大的变化,但有些属于活动内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加以改变,如同样是穿珠,小班的应该大些,用来穿珠子的线也应粗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变小变细。而当幼儿有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有特殊的教育意图时,材料更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应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支持每个幼儿有效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当然,还应考虑课题的需要,不能把准备的物品应有尽有地摆放出来,活动区变成了杂货摊,幼儿置身其中会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壁报板是给幼儿学习用的,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能看得清楚,能随意触摸,以及有机会参与布置的工作。现把有关布置壁报板的原则分别说明如下。

(1)要看得清楚。要使幼儿看得清楚,就要注意壁报板的高度,幼儿的视线水平约离地76~100厘米。而成年人的视线水平约离地160厘米,几乎是幼儿的两倍。成年人跪着时,视线水平就和幼儿的视线水平差不多,可以以此为标准。

(2)能随意触摸。幼儿通过感官来学习,其中很大比例是通过触觉来学习。如果幼儿常被告诫:“勿用手触摸”。那么幼儿的学习经验就不完整了。因此,壁报板的布置,应该让幼儿能随意触摸,使他们感觉到实物的质感。要使幼儿通过触觉进行学习,布置壁报板时,除了摆放的东西不易损坏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放置不同质感的物件。例如粗糙的、光滑的、软的、硬的、脆的、韧的等。

(3)让幼儿参与布置幼儿能有机会参与布置壁报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加自主的意识。视壁报板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学习时会更投入,并懂得珍惜和爱护它。另一方面,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幼儿除了参与搜集材料和物品外,他们的美术作品同样可以用来美化壁报板,或者依据题材绘图。

总之,要把布置壁报板看做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便能掌握正确的做法了。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①安全卫生;②空间安排合理有序;③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④环境具有探索性;⑤美感与兴趣的和谐统一。

★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

★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计划

★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总结

★ 《幼儿园环境创设》读书心得

★ 幼儿园大班环境创设总结

★ 教育随笔幼儿园环境创设

★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上一篇:劳动是成功的阶梯作文下一篇:残疾人工作者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