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绿色村庄创建是“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辐射新农村,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又一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 乡村振兴传统理解更多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建设, 即以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种发展思路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传统理解的生态缺失。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

一、乡村振兴传统理解的生态缺失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是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我国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模式, 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 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1], 统筹城乡发展,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乡村振兴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生态农村建设?某些地区, 在农村高楼大厦平地而起, 工厂企业纷纷涌现, 原有的自然村落在快速地消失。换句话说, 在如何构建新农村, 如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升农业生产力等问题上, 不少人的理解是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 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一些地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受工业文明反生态的经济发展理念影响, 以生态破坏为代价换取了一时的经济发展, 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与资源耗竭, 严重威胁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今的新农村建设, 必须审慎防御工业文明反生态的经济理念的侵袭, 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产生矛盾时, 生态保护处于优先地位, 因为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 是人最应当珍惜的财富;生态良好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体现了自然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统一, 启示我们由“浅生态”向“深生态”思维方式的转变, 也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乡村振兴是生态新农村振兴

城镇与农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城镇化取代不了新农村建设, 不能按照城镇的模式建设农村, 或者把建设城镇的方法论移植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换言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把握新农村的性质与特点, 突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在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既要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建设, 又要突出新农村的良好生态。

首先, 生态新农村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践行。马克思社会自然观突出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依靠自然生存与发展;自然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生活资料, 因而人必须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并举,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真正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马克思社会自然观的实践化, 就是要在对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中承担对自然生态责任, 也即实现人对象性活动内在的物质性与生态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 其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 核心是“城市文明”的新农村, 其旨归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其次, 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自然根基之上, 以人类物质性活动为中介, 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本质意义的理论反思与价值规导, 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反思和批判, 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真正人的复归”“真正人类社会历史的开始”, 即“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2]人民群众对生态美好的向往, 以及环境承载力不足, 都要求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重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 保障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 在人们的崭新认知里, 生态美好与幸福感息息相关。

因此, 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积极投身于生态新农村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恩格斯曾提出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3], 虽然他旨在揭示资本主义重商体系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与人类自身的异化, 但是提出的“双重和解”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 对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增强人的生态意识, 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解。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是新时代农民的历史责任。很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他们不仅在实践活动中自觉保护农村生态,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而且, 敢于及时谴责和制止反生态的行为, 致力于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做新时代合格的生态人。树立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意识文明, 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进步的观念形态, 包括观念、理念、心理、道德以及一切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4]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的主体承担者, 必须树立生态意识, 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态农村建设。

生态新农村建设需要确立生态思维或生态理念前提。生态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工业文明建设有显著的区别, 是现行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 既要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又要实现农村的绿色发展, 为此, 就要转变农民自身的价值观念。利奥波德 (A.Leopld, 1887-1948) 被誉为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他提出的“大地共同体”, 冲破了原有的道德研究边界, 主导着伦理观念的一次变革。他提出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的效用范围必须从原有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拓展到调节人与大地 (自然界) 之间的关系;道德关怀的对象推及到动植物、土壤、水域和其他自然界实体, 确定它们在自然界持续存在的权利。利奥波德特别强调人们生态意识的树立。

近年来, 诸如发达国家倾倒重污染垃圾到第三世界国家、转移重污染企业到发展中国家等转嫁生态危机的行径屡见不鲜。这对于其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无异于饮鸩止渴, 嫁生态之祸于第三世界国家只是暂时之举, 生态破坏必然会蔓延至自身。因此, 实现生态环境意识到“类”意识的提升, 实现从“功利境界的觉解”到“天地境界的觉解”的飞越, 不但是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前提, 而且是实现全球人类和解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 工业文明的生态转向是时代的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 走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化的乡村文明、文化, 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即实现农村社会发展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摘要: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乡村振兴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树立生态意识, 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4] 严耕, 等.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法”初探下一篇:网络时代下的图书馆图书推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