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的故事(推荐8篇)
第一章
智慧之爱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泰戈尔 哲学的起源,原始艺术,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 怎么搞哲学,沉思,分析,最佳方法就是阴阳双修 桃园三结义:
哲学有三位义结金兰的兄弟,也就是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形而上学,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最基本问题,也就是关于世界的万物的本质的问题。伦理学,善与恶的彼岸
爱,真正的爱,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和认识论。就是有关认识的理论。有关知识的理论。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的有关知识的问题中最主要的一个乃是知识的起源问题。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所谓的“唯理论”。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理性”,这种理性是上帝或是神灵给予我们的。另一个著名的唯理论者笛卡尔的提出了有名的“天赋观念论”,是“天”将这些观念置于我们心中的,这个“天”当然也是神,这些天赋的观念乃是一切只是的基础。另一派是所谓的“经验论”就是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的理论。最有名的经验论者就是培根与洛克了。培根为知识的起源找到了一条通向知识的曲径,自然+感官→经验;经验+加工→规律;规律→知识。这就是著名的培根的“知识三部曲”。洛克则是比培根更彻底的经验主义者,他说过,“我们的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
第二章
步入哲学圣殿
哲学史,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内容为中心,第二种形式是以历史本身为中心,以苏格拉底为为中心,古希腊哲学仿宋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苏格拉底哲学,这是哲学的初级阶段,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
第二个阶段就是伟大的三师徒的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也许是整个哲学史的顶峰。第三个阶段则是苏格拉底的徒孙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但这时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古希腊哲学了,而是所谓的希腊化哲学,甚至包括古罗马哲学了。包括,一是以第欧根尼为首的犬儒学派。而是成天讲要快乐,自己却整天像林黛玉一样病歪歪的伊壁鸠鲁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派。三是斯多葛派,它的头子就是芝诺,还有马可·奥勒留的,是古罗马的皇帝,并且是一个有名的贤君,被称作古罗马帝国的“五贤帝”之一。第四个就是普罗提诺,他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被称为古代伟大哲学家的最后一人。毕达哥拉斯
思想:一是他的宗教思想。
他不但是一个哲学家,而且被当作神。二 “灵魂转世说”,一是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二是灵魂可以变成别的东西,三是一切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全新的,都是一些灵魂在变来变去。
我们都是三生石上的旧精灵。三,数学思想,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都是数,是由数经各种各样的形式构成的。
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原子。
赫拉克利特,一个刻薄的家伙。
他的第一个思想是他信仰战争,并且鼓吹战争,他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他认为战争就是正义,因为战争对一切人都是共同的,大家凭借各自的力量去争取胜利,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和消灭的。与赫拉克利特对战争的信仰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斗争学说,他认为万事万物相互斗争,这正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就像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消灭的一样。
德谟克利特,浪游者
原子论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是由好多原子组合而成的。
第四章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丑八怪
家有悍妻桑蒂普
辩论与沉思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伦理学鼻祖
在正义、善等这类德行与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人是因为无知而犯罪,智慧则可以消除罪恶。
第五章
最美的哲学家
在所有的哲学家中,柏拉图式长得最帅的,还是最伟大的。将柏拉图丰富的思想分成四部分:
(一)柏拉图的乌托邦理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国家,所谓共产共妻,就是柏拉图第一个在这里提出来的。
(二)理念论。理念的人和现实的人
(三)灵魂不朽论
(四)宇宙起源论 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格拉底,另外,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斯巴达
理想国
这就是柏拉图的乌托邦理论 三等公民
普通人,士兵和护国者 教育与甄别
教育是分步骤、按部就班进行的
要求理想国的公民不仅有野蛮的体魄,还要有文明的精神,他认为培养公民文明的精神的最佳方法就是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反对强制性教育
二是对教育的内容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决不许自由放任。
金属人
神在造人时用了几种金属:金银铜铁,其中护国者使用金子做的,所以是最上等的公民,士兵使用银子做的,而普通人只是用铜和铁做的,所以地位最低。
哲学王
经济生活、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
哲学王即是最高等级,也称护国者。
理念论
不真实的个体
世间一切个体食物都是自相矛盾的,永远具有相反的特性。理念就是每一类事物的共性,或者专业一点就是共相。神创理念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最简单的问题也存在与最艰深的哲学之中。
哲学家升天
万物都有对立面,这是前提。
知识就是回忆,即证明了灵魂的存在与永恒。柏拉图
给升天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有德行,二是要爱知识。
宇宙的创造
神创宇宙
宇宙的原料
一种是正方形之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之半。因为这两种三角形乃是最美的形式。
两种灵魂
一种是不朽的,另一种是可朽的。其实所谓的可朽的灵魂就是人各种世俗之欲望。
第七章
最渊博的智者
作为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生享尽荣华,却在流亡中孤独的死去。
他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但他一定是最渊博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两个特点:
一是文笔朴素,缺乏生动;二是思想艰深,不易理解。
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写了一堆著作
第一部分是关于逻辑学的,都是告诉人们如何思想的著作 第二部分是有关自然科学的著作 第三部分著作是有关美学的 最后一部分才是他的哲学著作
怎样思与说
这就是逻辑学,这个逻辑,就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全称是形式逻辑。关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内容,最密切的来讲昂,就是三段论了。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世界
对物理学说了什么
形而下学
物理学
就是研究自然万物之理的学问,与研究非自然的抽象之理的形而上学相对,不妨称之为“形而下学”。亚里士多德认为,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的学问,也就是研究上述自然万物的那些运动、发展、变化的学问。
大地是宇宙的中心 生命是一条链
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生物学贡献,就是认识到了生物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连续的从低级到高级排列起来,最低级知道最高级构成了一条生物链,而且从身体构造、生活方式、后代繁殖直到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渐进的,也就是说,每一环只比上一环进步了一丁点。幸福之路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学不是一门理论的学问,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所以他把他的伦理学规定为所谓的“实践哲学”。
他定义的善,山就是幸福,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幸福的前提就是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还要关注理性,理性就是人的思维能力,这才是人高明与其他一切动物的地方,而且关注理性还可以让我们获得,美德。幸福是善,而善,当然是美德。他说,美德有两个条件:一是理性,二是远见。
亚里士多德找到了一条融合欲望与理性之路:中庸之道。要走上这条中庸之道,可以找出三个条件:第一是人得有理性与知识。
第二是要行动
第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钱财,有了理性与远见,还走上了中庸之道,还差点什么呢?
友谊。
找朋友:一是要真诚
二是性格上合得来
三是要注意不要找那些有求于自己的人做朋友。一个人找到了幸福,也就是找到了最高的善。
治国之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个人与国家之阿金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他说,国家按其本性乃是先于家庭和任何个人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观点,也可称之治国之道
稳定第一
反对乌托邦
人生而不平等
男人和女人
教育至上
最好的政体(认为立宪制最好)
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用来表达抽象内容的
简单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指的东西才是具体存在的,是“实体”,所指的“共相”称为“第二实体”,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
形式万岁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对“形式”与“质料”的区分。每一个具体的东西里都含有形式与质料,二者同时包含在一个东西里,正是因为有了形式之后,质料才嗯那个称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质料称为某种确定的东西的形式才是事物的本质。
第一推动
亚里士多德对此有两种略有区别的说法。第一个说法是,这个推动者,即上帝,乃是一种’力”,不是机械的,而是一种原动力,一种终极的力,是力本身,是宇宙万物的唯一形式,是生命的根本原则。
第二个说法是,这个上帝乃是一种“思想”,因为在亚看来,没有比思想更好的东西。
第九章
犹太人的故事
犹太民族创立了基督教,基督教虽然影响了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然而他影响至深的还是西方人的思想——它是通过人们的思想的控制来产生影响的,它自身正是一种思想。
犹太人的诞生
犹太人第一次出现在巴勒斯坦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但那时,他们还不叫犹太人,称为海伯鲁人,是希伯来人的另一种译法。
帝国时代
上
中
下 第十章
基督教的故事
基督教的历史:第一步是耶稣基督和圣保罗的传,他们缔造了基督教 第二步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裂,这是基督教诞生的最后一步。第三步是基督教开始受罗马帝国政府的压迫而终称为罗马帝国教的过程。
耶稣传
基督教的产生是从耶稣的诞生开始的。
耶稣之死大约是公园30年4月2日,在我国是东汉光武六年。对于一般人而言,丝袜个就意味着一切结束,然而对于耶稣,死亡不但不是结束,而且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个开始有两个意义:一是耶酥复活的开始,对于基督教与教徒而言,者是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二是基督教的开始
圣保罗传
原名扫罗,他是伟大的古以色列王之一。圣保罗
等人做了整整一年十分成功的传道,有了许多的门徒,也就是在这时 他们开始自称为“基督徒”。这就是基督徒这个称谓的起始,是时保罗已和十二门徒齐名了。
基督教的诞生
基督教之所以能从犹太教那里分离出来,是因为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特性:一是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耶稣和保罗所宣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耶稣乃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
基督教与犹太教一个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耶稣是弥塞亚
否认是犹太教,承认就是基督教第二就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经典:犹太教经典《旧约全书》,基督教《新旧约全书》
第三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组织和团体。——教会。
这样,有了自己独特的崇拜对象,——耶稣,有了自己独特的经典——《新旧约全书》,有了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教会,这种宗教便脱离了犹太教,称为一种与犹太教迥然不同的新宗教——基督教。
痛苦与胜利
基督教从诞生之日起就像耶稣一样,饱经磨难。最先迫害基督教的是其母体犹太教,但对基督教加以整体迫害的乃是罗马帝国。原因:一因为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者同罗马政府把皇帝神化,认为皇帝就是神,直接对立。
二是基督教会是个基层人民的宗教团体,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不理睬政府,而是自己组成了一个国中之国。罗马政府认为这些基督徒聚众也是为了闹事,使政府起疑心。
三是这些基督徒们在举行圣餐时,把他们吃的饼,喝的酒称为基督的身体和血,使教外人士人心不稳。继君士坦丁大帝之后,另一个不但令基督教称为罗马的国教,而且称为整个西方 世界无上精神统治者的乃是狄奥多西大帝。公元380年,基督教不但在反对压迫的斗争中取得彻底的胜利,还处于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领袖地位。从精神这个角度来说,它统一了整个西方——它把种族、语言与文化诸方面都极不相同的西方诸国、诸民族统一与基督教精神之下。十字架下的罪恶
这时,西方历史过渡到了中世纪,其特色就是基督教在这段时期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不但统治了人们的思想,还统治着人们的肉体,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异端裁判所的建立,这些异端大体有四类:一类是真的同正统基督教思想对立的基督教派别
二类是所谓的女巫
第三类是相信科学和理性的人
四类是一些根本没有反基督教想头,只是偶尔触犯了某项教规的人。
除了异端裁判所之外,中世纪基督教那巨大力量的另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十字军东征
基督教后事
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基督教分裂成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 第二次是天主教再次分裂出基督教新教
一劈两半
基督教分成了东西两部:西部自称为“公教”,意思是他是全世界共有的,他也要拯救整个世界;东部则自称为“正教”。强调唯有他才是耶稣基督的嫡系,才是正统的基督教。这大体上是1054年的事,这一年就是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之年。
三度分离
大体分为三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
它们各自有许多宗派,其中最名的自然是新教的两大宗派,路德宗和加尔文宗。
第十一章
圣人哲学家
托马斯·阿奎那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只活了49岁
他的一生是永恒的,他的名字与他的思想将永存人间。
第十二章
一切为了主
哲学乃神学之婢女
一是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神学所探讨的是“最高的知识”、“最高的真理”;二是一切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必然归结于神。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题,就是理性与信仰的问题 托马斯·阿奎那从两个角度分析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首先他认为理性与信仰是和谐统一的。但两者不是平等的,信仰高于理性。信仰乃是一切哲学命题之根。第一推动
这第一推动,托马斯·阿奎那说,就是上帝。
第一原因
这是第二个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即利用原因与结果的证明。唯一之必然
第三个证明方法就是运用可能性与必然性。
万物的存在知识一种偶然,然而却不是没有原因的,万物皆有果,有果必有因,即使秋叶一片也不致无因落地。??? 最高级的存在 第四个证明是“事物存在等级的证明” 这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就是上帝。
万物之目的
世间万物虽然看上去错综复杂,但似乎都有某个目的。人·知识·人生
关键是看两点,一是他们过去怎么来的二是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 灵与肉
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
一是特征,二是地位 作为质料的肉体是速朽的,人的生命一旦终结,它也就腐朽了。但灵魂就不同了,它与肉体相反,它将永生。知识的起源
知识形成的第一步是形成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形成理性认识
然后理解印象传递给被动的理智之后,它就变成了“理性印象”,被动理智对这个理性印象再进行加工,于是就产生出了“表象”,这表象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说法,就是“概念”
人生的意义
人士有理想的,这个理想就是和幸福,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
第十三章
奇异的双重人格
培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是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混合体,这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墓志铭:我把灵魂留给上帝,把躯体留给一抔无名的黄土,把名字留给未来的时代和异国他乡的民族。
第十四章
知识就是力量
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是时代,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
人是自然的仆役与解释者
人是自然的仆役。人应当像仆人尊重主人一样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旨意——自然规律——行事。
第二,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就是人能解释自然。通向知识的曲径
一是他在,二是自在,他在,就是自然。自在,就是我们的身体。
冲破幻象
幻象说,是培根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他认为,人类要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首先要冲破四个幻象。
四个幻象:第一个幻象,是“种族幻象”,第二个,是“洞穴幻象”
第三个,是“市场幻象”
第四个,是“剧场幻象” 经验是知识之母
这也是培根的获得知识的第一个原则——经验认识的原则
这个原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知识是存在的反映,这是经验认识的基础。培根经验主义有两个中心,一是存在,二是感觉。二者结合便形成了经验,经验一旦形成便成为了知识——培根称之为“真正的概念和公理”——的基础,首先,我们应当尽量使经验更加准确。第二就是要使经验尽可能的丰富。
除了这些之外,培根找到了另一条经验之途——实验。
理性是知识之兄
重视感觉与经验只是培根思想的一面,他还有与此相对的另一面:重视理性。真理的指南针
培根的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真理的方法。
第十五章
命运的羔羊
面对世界与他人,笛卡尔像羔羊一样驯服,这决定了他一生的结局。他的一个特点就是他并不像其他哲学家一样博览群书,相反,对一个哲学家而言,他很少读书,甚至于每天做起来工作的时间也不长。
第十六章
“我思,故我在”
黑格尔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尔是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
黑格尔说,这是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而笛卡尔是近代哲学家中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所以理当是近代哲学的鼻祖。
一切从怀疑开始
他一切哲学理论之开端乃是四个大字:怀疑一切。或者说,一切从怀疑开始。
一是我们判断中有极多是成见,因而必须对这一切都加以怀疑;二是我们不必怀疑一切,而 只要怀疑那些“稍微感到可疑的东西”这两个结论所凸现的正式笛卡尔怀疑论的精髓。因为笛卡尔的怀疑论正有两个要点:一是尽可能地对一切加以怀疑:二是并非绝对的怀疑主义。
“我思,故我在”
这是他最著名的哲学命题,但不是他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因为它有一个基础,就是怀疑。在他各种各样的怀疑之中,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我们的感觉。他认为,即使上面的一切,从世界万物到我们自己的身体,均为虚,但有一样东西是绝不可能虚的,它必是实实在在的,这样东西就是我们的思维。
阐释: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无法将之推翻,于是我断定我嗯那个狗毫无疑义地承认它是我所探求得哲学之第一原理。就是我们可以否定我们思维着的任何东西,我们可以否认一切存在于这些思维活动中的东西,然而有一样东西我们却无法否认,这就是思维本身。
这就是笛卡尔得出的结论,无论我们怎么否认一切,但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绝不能否认的,那就是“认”本身,这个认就是思。
上帝与世界为何存在
他得出的的一个结论,凡我们能够设想的很清晰、很显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
笛卡尔另一个相当著名的理论: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称我们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观念,相信存在着一个最高的、绝对的完美;在分析世界的存在时,他又说我们强烈德、清楚地相信万物的存在、世界的存在。首先,它来自我们心里。这个“天”,当然也就是神。但笛卡尔在这里更强调了天赋的另一个含义:自然性。即这些观念是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是自然存在的。
形同陌路的身心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说过,我只承认两类事物,即:一类是思维的东西,另一类是与广延相联系的东西。他所说的这两类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与物质,因为所谓广延也就是形体之类,就是物质。他认为这两类实体,“一种实体可以不依靠另一种实体而明白确定地得到理解。”它们之间并不互相需要,它们相互独立,都是自在自足,自成一体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没什么关系。笛卡尔在这里找出了一个独特的关系,身心二元论。第一个方法就是将神作为中介。
第二个方法是用一个叫做“松果腺”的东西子啊身心之间当赫尔墨斯。他认为我们的心灵一个又一个完全独立于身体的本性,因此也绝不会与身体同死。
这样,笛卡尔把人当作了一种精神性而物质性的存在,并视之为人的本质。
另外,笛卡尔还有一个趋向,我们用黑格尔的话来表达:“笛卡尔把有机体、动物看成机器,认为它们是被别的东西推动的,并不包含主动的思维原则。”
第十七章
社会弃儿
进行全盘复审之后,犹太首领们一致同意将斯宾诺莎革出教门,断绝以色列人与他的一切关系,并诅咒他。
第十八章
世界是一个整体
世界是一个总体
宇宙乃是一个整体,要想把握宇宙就必须首先把握这个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
我们认识宇宙或其中的具体事物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对组成宇宙之万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研究,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对整体进行考察;第二种是先对宇宙或事物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再从这个整体性认识入手去把握部分。
实体、神与自然的大统一实体,实体的第一个特性是:实体是自因的。实体是第二个特性是:实体是唯一的。第三个特性是:实体是不可分的。
斯宾诺莎,另一个主要的观念:实体就是神,神即实体 自然规律是上帝所规定的,是上帝的意志。一是自然规律为上帝所规定,二是上帝与自然并不是一回事。
在斯宾诺莎那里,属性主要是两个:思维与广延 实体既同思维是同一的,又同广延是同一的。
这是斯宾诺莎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所谓思维与广延的统一性,换言之,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也可以说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性。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哲学基本问题。
不自由的人
《伦理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形而上学,就是我们前面引用过的那些东西,然后再转到各种的炽情和意志等心理学问题,最后才是以前面的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一是人之自由意志
二是善与恶
第一,神是绝对自由的,是不为任何其他东西决定的。
第二,有一种力量能驱使神行动,那就是神的本性的必然性。或者说“神的本性的完满性”,它们也就是”那种出于他的本性的规律”
善与恶的幻象
所谓善恶只是人以自己为中心的看法。
人生与幸福
“这种东西”当然也就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放弃“尘世的幸福”,二 是要从自然中求得知识。
虽然做一个贤达者是“既稀有,又困难的”
第十九章
哲学界的两栖明星
洛克式伟大的哲学家,医术通神的大夫,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知道在一切不幸面前,最好的态度就是默默承受,因为即使哭肿了眼睛又有什么用呢?只会在旧痛之上又添新苦。
第二十章
哲学也有亲切的时候
如果说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是深不见底的大西洋,那么洛克的哲学就是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的多瑙河了。
洛克的哲学可以分为两大分支:第一支是他的认识论,第二支是他的政治哲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虚无的天赋
是“天”将这些观念置于我们心中的 天赋观念论者的第一论据“普遍同意说”
无意识有许多的种类,我们可以大致分类为病态无意识、历史无意识和日常无意识
经验与知识的起源
洛克认为人类有两种经验:一种是外部经验,一种是内部经验。知识便起源与这种感觉以及对于感觉的反省。
经验与物体
一切知识起源与经验,而经验来自于外物。
他将物体的性质分成两类,分别称为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物体的第一性质乃是物体最根本性质,可以用纸来描述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
第二性质的特性,一是它是借第一性质而来的,二是它能使我们长生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的呢个观念,或者说它是一种使我们产生这些观念的能力。有经验到观念 经验乃是知识之源
样式观念,实体观念
关系观念,最显眼的就数因果关系
何谓知识
《人类理智论》是洛克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整个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洛克认为,知识的对象是一样东西——观念
这是因为笛卡尔分明地看到了人类确实无法证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他共将知识分成三大类,分明是直觉知识、证明或推论知识,感觉知识。
理想的政治制度
洛克想要的一种自然状态,这个自然状态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人人自由而平等;二是私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三是人人都只服从一种“自然法”,这个自然法要求人不损害他人甚至自己等。
洛克强调了两点;一是人民并没有将全部权力授予政府或者君主,也就是说,任何政府或者君主都无权实行专制政治;二是如果政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人民就有正当的理由反对郑重政府或者君主。这就是洛克主张的社会契约论,这种主张后来得到了卢梭等人的支持,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寂寞人生
我们爱过,恨过,幸福过,也痛苦过;可康德呢,他一生既没爱过,也没恨过,谈不上幸福,正如谈不上痛苦。
关于康德的一生,黑格尔是这样写的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生于格尼斯堡,起初在那里的大学里研究神学,于1755年开始做大学讲师,1770年任逻辑学的教授,1804年2月12日死于格尼斯堡,活了差不多80岁。他从来灭有离开过格尼斯堡。
康德在大学期间曾写过长篇论文,它有一个极漫长的题目,加做《欢愉动力的真正测量的想法并对莱布尼茨大师和其他动力学家在这个争论问题上使用的证明的评论,以及先前有关一般物体的力的一些看法》,“我相信,有时人对自己的能力怀着高尚的信心并非无用。这种信心使我们的一切努力生气勃勃,推动我们对真理的探索迅速前进。如果人相信自己的研究巩固走有希望前进,并且还可以抓住像莱布尼茨那样大师的错误,他就会使自己的思考尽可能真实可靠。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冒一次险,尽管会千百次地走入歧途,可是此总是在平坦大路上走要好的多。我的立场就是如此。我已经给自己指明道路,我要坚持下去。我将开始我的进程,任何事情也不嗯那个阻止我前进。”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后九年是康德哲学人生的巅峰,他在1788年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1790年出版了《批判力批判》,加上《纯粹理性批判》,者三本著作构筑了康德哲学大厦的主题,也是康德之后整个西方哲学的主体之一。
这十年时间被称作是康德哲学的“批判时期”。
Sapere aude
这是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名句,意思就是“要敢于求知”——《什么是启蒙?》
第二十二章
形而上学的迷宫
康德哲学的迷宫之线,这条线索就是对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
两个世界
康德认为,在我们的感官所感觉到的这个由现象构成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一个“彼岸世界” 这个彼岸世界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它是现象的缔造者
第二,它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它是不可知的。
人类到底能认识什么
第一个就是让对人类认识的批判性分析。以前存在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武断
因此正确的额方法就是,在我们进行一切的认识之前,首先对我们的认识能力做一番细致的判断考察。
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研究的只能是现象,而不能达到物自体。
关于认识论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凭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获得和如何获得真知的问题,以前的哲学史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是以笛卡尔等为主,称之为唯理论,认为我们虽然有经验,然而它所给我们的东西并不是可靠的,人们可以,并且只可以凭借理性种种人类生而有之的本事才能获得知识,并且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知识;另一种看法是培根、洛克等人的,与笛卡尔相反,他们认为认识开始于经验,人们只有从经验之中才能获得知识,然而从经验而来的知识却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康德博采众长,:认为知识来自于经验,而如果它要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则必须依赖理性。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他分别给他们取名为“感性”、“知性”、“理性”,它们三者与经验像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各式各样的知识。
感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感性直观知识”,它有另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数学知识
知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自然科学的知识 而理性就不同了,它的主要特征是想要抛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那彼岸世界及物自体,由此而来的知识也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伪知识而已。
数学知识从何而来
康德说,它就是“感性直观形式”,而它形成的知识当然也叫做感性直观知识。
时间和空间乃是经验形成的基础,遮掩个,我们就可以得到知识了。这个感性直观知识就是由经验同作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而成的。
康德在这里的结论主要有两点,数学主要有两大分支:代数与几何 他认为先天的时间观念结合形成了代数知识,而先天的空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就形成了几何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从何而来
经验是相当散乱而无系统的,它自己无法成为知识,顶多只是一些知识的原料,只有通过感性与知性的整合与改造才能成为知识。现在我们能将知性的一切作用归之于判断,因此知性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判断能力。知性即思维能力。
康德也为知性的具体形态做出了解释:即十二范畴 四大类:量:统一性、多样性、全体性
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关系:个性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交互性(即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样式: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不存在性、偶然性与必然性
这十二个范畴其实只是十二种思维的模式,或者是十二种食物可能的性状,实际上又是一些句式的内在结构。这些关系,就是各种自然规律。
悟性„„„„„„实为自然之立法者。
这里的悟性就是知性。
无能的理性
康德说,我们的一切只是开始于感官,然后进达知性,最后终止于理性。
理性,像他前面那两个又能力的老哥一样,也是一种能力,更精确的说是一种欲望——人类心中一种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彼岸世界及其物自体的欲望,因为它的能力事实上只是无能。
人类追求物自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未来属于现象的东西应硬加上物自体才有的性质,拼命让他们去合乎物自体,另一种则是直接去追求物自体。
人类追求物自体的第二种方式——直接的追求,具体而言就是人类对三大物自体的追求;i灵魂、上帝、与本质世界。我们将这三者称之为理念,因为它们都是存在之物的最高范本。
幸福与道德的对立
康德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结论是:道德与幸福是对立的,是一对死冤家,势不两立。
康德说,不论我们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我们的意志所遵循的原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首先,存在着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其次,如果我们在行事时能恪守这条普遍的立法原理,那么我们就能说自己使有道德的了。普遍的立法原理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立法原则的基本理论。
康德认为,至善只有在神存在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什么是美
康德对美的基础性分析就是将美分成两种:分别是纯粹美和依存美 纯粹美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它是纯粹的,所以同真、善与利益等无关。说它同真无关,就是说它与认识无关。
同利益无关,也就是说当我们判断一个对象是否美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个对象跟我们有什么利害关系。
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中说,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它的第二个特征:审美判断的单称性欲普遍性。
依存美
康德认为只有纯粹美才有普遍性,依存美并不具有普遍性。生活中的事物基本上都是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结合,就他的形式而言,它是一种纯粹美;就他的内容而言,则是依存美。
接着讨论的是自然美与艺术美 他认为艺术美具有不可模仿性,这也就是它的独创性
第二十三章
幸福人生
黑格尔不再是一个没有生活,只有哲学的人,相反,他享尽人生幸福,甚至有一个 私生子。
他的不朽的著作之一《精神现象学》,它被称作是黑格尔哲学的“独立宣言”。
18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三部经典之作《天赋权利和国家理论概说》,也就是后来的《法哲学原理》。
第二十四章
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
绝对理念及其自我实现
绝对理念这个词及其含义构成了黑格尔的哲学的核心。
所谓绝对理念就是绝对的理念,绝对是用以修饰理念的,理念才是中心词。
理念就是一切之中最高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一切存在之物的最高范本。之前,康德认为,理念,也就是说物自体,根本不可能为我们所了解,亦如道德的理念——至善——不可能在人间得到实现。
而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看作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真正核心。
所谓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也就是说绝对理念能够在人间得到实现。
绝对理念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黑认为,那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观念,而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实现它自己的原则,即因为思维与存在具有深刻的内在同一性。
客观思维,用黑格尔的这种思维,一则是外在于我们人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主观而是客观的,二是它并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而是一种无形的思维。
这两个特性加起来就成了黑格尔的“客观思维”了,而这种外在于我们的客观思维当然也就是绝对理念。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指的就是
(一),一切存在都是通过思维而来的
(二)凡思维的东西一定会存在。
一是思维决定的本质
二是一切存在都是通过思维而来的;
三是思维可以通过实现自己而成为存在。
理性与现实的同一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人类社会现存的东西,包括社会制度,它们一旦存在就具有合理性,然而它们终有一天会变成不合理的,必将走向衰亡。
绝对理念如何实现自己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分成三大块,分别是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这个整体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绝对理念之自我实现。
他的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分别讲的就是绝对理念如何实现自己的具体过程。
逻辑学讲述的是绝对理念自身发展的进程,这时绝对理念表现为许多范畴的一次推演
自然哲学讲述的是绝对理念将自己“异化”,也就是说成为自然万物的进程。
精神哲学则讲述的是绝对理念超越了自然界而进入人的意识的过程。这时绝对理念在人的意识之中又回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并最终达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他的逻辑学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灵魂,其他两门,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都只是逻辑学中那些逻辑原则在自然界和人类精神这两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为此他将这两门哲学称为“应用逻辑学”。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个范畴就是存在论的第一个范畴——纯存在逻辑学是范畴的研究者
黑格尔为他的逻辑学建立了一个“范畴推演系统”,他将这些范畴称之为纯概念,即“纯粹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之中不含有任何经验或具体事物的成分。
这个“范畴推演系统”整体上共由三大块构成,分别是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其中每块又由三个范畴构成:构成存在论的是质、量、度;构成本质论的是本质、现象和现实;构成概念论的是主观性、客观性、理念。
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也是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内的东西。这也就是他那伟大的矛盾理论。
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对立统一,是既对立又统一。
黑格尔,的这种理性的矛盾又可以称为具体的同一,将它同抽象的同一区分开并高于它们的主要资本。
黑格尔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之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与活力。
矛盾乃是推动这个那个世界的原则,说矛盾不可设想是可笑的。
黑格尔说,这些本质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现象,它们是本质的表现,本质也必然地要表现为它们。
凡想象所表现的,没有不在本质内的,凡在本质内没有,也就不会表现于外。他的意思,就是一切现象其实都是本质的表现,而所有的本质也必表现于现象。这样在本质与现象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想认事物本质,一是要有一双鹰眼,能看透现象; 二是要有一个灵活的脑袋瓜,能察知那隐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黑格尔的概念论分成三部分,也可以说是它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主观性、客观性、理念。其中每一阶段又都有各有特征:第一阶段包括了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我们熟悉的思维形式;第二阶段则讲第一阶段得出来的诸概念如何异化为客体,也就是说如何化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阶段便是概念发展的最后,也就是最高阶段。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久仰大名,并曾做过概念性分析的绝对理念。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一个过程,指的是他认为绝对理念是一个由抽象发展到具体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由片面发展到全面的过程。绝对理念是最高的存在,它是全面——具体的,达到它需要的一个过程,但我们最后一定能达到。这就是绝对理念。理解了这个概念理解了黑格尔的精髓。
自然哲学
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精神在自然界里一味开怀嬉戏,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酒神。
黑格尔的异化大致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说自然界是绝对理念的产物;二是这个来自于绝对理念的自然界的自然界并不是同它的母体——绝对理念——相符合的东西。理念是一种精神性的、抽象的东西。
黑格尔将理念的这种转化过程看作是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精神哲学
他将之分成三大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主观精神讲述个人意识,具体而言,讲述的就是个人意识发展的三部曲:意识——自我意识——理性
黑格尔的抽象的法可以分成三个环节:一是财产占有及相应的权利;二是这种占有转让的自由与权利;三是对这些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违法犯罪
这三个环节其实是围绕一个中心说的:私有财产是合理的,对它的侵犯就是犯罪。
黑格尔把它的三个伦理学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
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成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型、古典型与浪漫型。这里黑格尔所称的“绝对现象”实质上也就是绝对理念
第二十五章
悲怆的生命
伏尔泰说,真正的天才,尤其是开辟新途径的天才,他们可以铸成大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第二十六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请随我开启一扇崭新的哲学之门,走入一个全新的哲学之境,在这里生命将成为不能承受之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名著 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也是他全部哲学的基点。
作为意志的世界
这个由意志变形而来的世界完全受主体、理性等的制约,成了一个表象世界。
作为痛苦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作为意志的世界,意志是世界之本,而人则是意志的最高体现者。这个生命意志又是自发的、无条件的、非理性的和盲目的。生命意志有多种表现形式,第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珍视生命,不惜一切手段使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
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对幸福、快乐的不可遏止的、永不停息的渴求。
超脱苦海之道
人生就是困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种种痛苦之和,者是命中注定。
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意志,因此,避苦的基本原则就是:放弃我们的生命意志。
叔本华给我们指明了六条救治之道。其中,前三条是治标,后三条则是治本。
首先, 注重在导入新课中运用故事激发兴趣。每堂新课学生往往都具有好奇心和期待心理, 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心理, 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 就会有效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为此, 在讲到《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 以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当看到片中儿子跑去看禾苗, 结果禾苗都干死了, 拔苗人垂头丧气地一屁股坐到地上时, 同学们都笑了。我趁机提出问题:“禾苗长高能靠人拔吗?”同学们齐声说:“不能。”我又提出禾苗怎样长高呢?接着, 我进一步分析:人拔苗是外因, 而禾苗有自身的生长规律, 禾苗自己生长是内因,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此引出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有不同作用。通过这个小故事, 顺利地实现导入新课的环节, 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 在授课中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思考。在生活中有些同学一遇到困难、挫折, 就垂头丧气, 一蹶不振。在学到《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时, 我让大家观看《千手观音》的视频, 同学们无不陶醉于演员完美、整齐的表演, 当我说明演员都是聋哑人时, 有些同学很吃惊。我由此引出人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挫折是一种不良的外部条件, 是外因, 此时更应该奋发努力, 变挫折为动力, 选择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 这才是内因。《千手观音》表演者的成功就源于自身努力, 是经过千百次的训练才实现的。通过分析, 同学们在佩服这些演员的同时也不禁引发思考:怎样应对挫折、逆境?联系自身的思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为今后笑对人生、笑对挫折, 打下基础。
另外, 小漫画在教学中如果应用得当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漫画《盲人摸象》讽刺某些人看问题的片面性, 《种鸡蛋》中的人看不到事物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 只知道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结果出现种鸡蛋的笑话。学生在看漫画的微笑中提高了兴趣, 提高了认识水平, 枯燥的哲学理论也通俗易懂了。
【关键词】《植物学家的女儿》戴思杰暗喻失真
影片《植物学家的女儿》是旅法导演戴思杰的作品,讲述了一对女同性恋者李明和陈安安的爱情悲剧。正如影片开头那幅缓缓打开的美丽卷轴一般,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东方的、甚至神秘的爱情故事。影片风格细腻唯美,充满了氤氲神秘的氛围。浓密欲滴的绿、古旧昏黄的色调,东方女性的身体及无处不在的湿润水气,构筑了影片画面的唯美风格。但拂去这层美丽的薄纱后便会发现,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似乎有些“失真”,在“失真”的背后,是作者自身对故国的记忆发生了偏差,还是其站在了另一种立场上以一种别样的视角来看待东方。通过对影片环境造型以及人物的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
一、关于影片的环境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中国南方一个虚构的城市——昆林。在昆林的这个植物园,永远都是水气氤氲、昏暗幽静,湿润与古旧的气息蕴荡其问,仿佛世外桃源同时又像孤岛一般,充满了幽闭与隔绝。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空间。如植物园中的暖房、安安离家后躲避的寺庙、二人去采药的山上等,无一不是古旧或充满东方情调的。衬托环境的音乐也选用中国传统乐器,幽静平缓。充满古典气息。此外,影片中的道具则具有更深的东方意味,如茶叶与雨水、人参与红绳、和尚与庙宇、墙壁上跃然而出的锦鲤、绿芭蕉与红灯笼、暖房内的卧榻与药浴等等。如果说这是在刻意表现古老东方的话,那么反复出现的红色收音机、黄色军挎包、会说“毛主席万岁”的鹦鹉和旦旦出场时作为背景的革命音乐,仿佛又在提示我们回到了文革时期。事实上,我们从李明的旁白中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应是90年代中期。很难想象90年代中期在中国某城市中,公共汽车像是70、8D年代的、推着自行车的行人身穿灰白两色。
影片的色彩除大篇幅的浓密绿色之外。很多地方用了红色。如四人划船游玩时,岸边挂着的红灯笼和水面上的爆竹纸屑。还有李明与旦旦婚礼上所用的红米、红糕、红灯笼、红对联、红床铺,甚至是红色的墙壁。在影片的色彩方面,导演大胆充沛选用了中国红,描画出~幅色彩艳丽的中国画。同时,造型元素与民俗也加入到叙事当中,不同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意味深长的捶脚动作,这里是用少女的双脚来反复踩踏松香,制作药材。以及到寺庙放飞鸽子许愿,叫多子妇人到婚床上又唱又跳,挖到人参要用红线拴住等等,这些民俗叠加在一起。便呈现出一个梦幻的、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一如西方冒险日志、传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是遥远的、神秘的、蛮荒的“他者”国度。
影片中关于现代中国的表述仅限于报刊亭、结尾时出现的法官与法庭。在整部影片中,作者的目光似乎有选择性地停留在了特定的时段和表现对象,以致故事的环境与实际时间发生了明显的错位。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中国,无一丝现代元素。只有古旧与文革的气息。影片的“前工业”色彩,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选择性表现。
二、关于影片中的人物
男性与男权:影片中的两个男性人物,父亲和哥哥。父亲是植物学教授。却更像个刻板的老中医,他嗜好“鸭掌”和“雨水泡的茶”,专断不近情理,因为李明拿错草药而暴怒不已、歇斯底里:哥哥是驻守西藏的解放军,一出场即展示了其强健的的二头肌,他孔武蛮横。发现新婚妻子不是处女竞吊起来毒打。这对父子,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与成疆军人,便以此形象出现在影片当中,加之影片中幽闭隔绝的空间环境,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将要使人窒息的“铁屋子”、大宅院、大宅院中的男权与父权,以及那些被压制践踏的女性。通过对人物身份加以符号化的处理,影片进一步对整个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加以意味深长的暗喻。
女性与性的意味:比之两个男性的冷酷与无情,片中女性则美丽柔弱,情感细腻。一个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另一个虽然有哥哥和父亲,却不掩孤独地说自己也是半个孤儿院的,她默默无言地为专制的父亲“修脚”、“泡茶”、“采人参”。而影片中对于二人性格与感情的描述,多停留在身体之上,女性的身体展现成为造型元素之一。如安安双脚踩踏松香,暖房内裸身蒸药浴、二人在山上流水洗浴、以及暖房内多次身体纠缠。这里,女性的身体一再地成为被“窥视”、“凝视”的对象,甚至是“欲望”的对象。另外,对女性裸露双脚的特写成为一种符号,它既指向古老的东方。也指向性的意味。二人在暖房内的场景仿佛两个古代女子躺在卧榻上吸食鸦片一般,烟雾缭绕、神秘至幻。东方女性的性感与神秘被一再展示,对于女性的“凝视”与“物化”使得两个女性缺乏真正的主体精神和情感特征,也使得爱情故事多少显得牵强与平淡。
三、关于“东方主义”和作者视角
在赛义德的《东方学》中,曾这样描述,“从18世纪晚期开始一个想象的东方被建立起来了,它在学院中被研究,在博物馆中被展览,被殖民当局重建,在有关人类和宇宙的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种族、历史的命题中得到理论表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东方从来就不是客观的、纯粹的东方,它是被西方“东方化的东方”。也是“妖魔化的东方”,它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他者。在本片中,现代的中国被描述为孤岛秘境一般的地方,幽静遥远,充满神秘的气息。成为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国度。幽深的植物园、古旧的寺庙、强权病态的父亲、香气缭绕的暖房,无不将中国图式化为一个封闭压抑的封建社会。文革幻影的处理又使得中国仿佛还处在那个疯狂混乱的年代。而对于影片中的人物,更是采取将男性“妖魔化”,对女性“凝视”的态度。导演戴思杰曾说他是站在女性立场上所拍摄,但从镜头语言上我们不难发现,镜头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无处不在。女性毫无主动权与个性特征,只是沉默无言的被言说者、被偷窥者。为了展示这一切东方奇观,影片在情节上表现为造型元素的杂糅拼贴、人物爱恨情仇的莫名其妙、结局令人难以接受等特征。影片的结尾是法院因为同性恋而判处二人死刑,继父权与男权之后,作者又对社会体制与司法制度作出了评判。通过将爱情悲剧指向社会悲剧,压抑专制的中国/东方形象便由此建立起来。
1、陈阿土是台湾农民,从没出过远门。终于,他得到一次参加旅游团出国旅游的机会。国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尤其是他参加是一个豪华团,一人住一个标准间,这更令他感到新奇不已。这天早晨,服务生敲门送早餐时对他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想到这儿,陈阿土大声喊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几天下来,他非常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吧他记不住,真烦!终于,他忍不住了,跑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他答案,“天啊!真是丢死脸了!”回到*间后,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句话,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第二天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生活的最强者!!
2、一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牌上写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标牌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可爱,到底该买哪只呢?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这时,他突然发现一旁还有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呢?”店主说:“不。”这人就觉得奇怪了:“那为什么这只鹦鹉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都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自己能力不一定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过于追求完美,事必躬亲,觉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的,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却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3、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光闪闪的,把皇帝高兴坏了。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给中国皇帝出了一道难题,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珠宝匠来检查,称重量,看做工……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向他的国王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吧?最后,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只见他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抽出其中的一根,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金人的另一只耳朵出来;插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则从它嘴巴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则掉进了金人的肚子里。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4、有两个人在森林里散步,突然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
鞋换上,B急了,大骂道:“干嘛呢,你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特别是在中国入关后,电信、银行、保险,甚至是公务员,这些我们一直认为非常稳定和有保障的行业会面临许多变数。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
5、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家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自己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于是,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叹气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都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着背,这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这次你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说的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去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6、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沙暴中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简直丑死了!”骆驼妈妈:“这个叫驼峰,它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能让我们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这样便于我们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哇,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现在我们还在动物园里,而不去沙漠远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
7、有七个人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都要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再后来,大家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有个人出个主意: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个人都尽量将粥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最后,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产生了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的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
若是给这个公园加一个准字做前缀,更为恰当。因为,尽管这里既有树、有花、有草、有小湖,还有亭子、回廊等建筑,确确实实是一个公园的模样,但可以看出它不是一个对公众正式开放的公园,而且,估计管理部门并没有打算将之开放,所以公园连一个门都没有修建。
又由于临街的一长溜儿商业门脸房遮挡着它,所以知道这里有公园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过,这里毕竟还是有游人的:散步的、活动的成年人以及奔跑玩耍、戏水的孩童们。到了春秋两季,在这里放风筝的也不少,多的时候,在空中能见到高高低低几十个风筝飘舞。
阿智就是有一天从路上看见天上飘着风筝,转了好大一圈儿,才寻到了这个公园的。此后,他就时常来里面溜一圈儿。
有一次,阿智骑着自行车从马路上往公园里面走时,见一位中年妇女端着一个大洗衣盆——里面全是脏衣服,也往里走。
“她不在自己家里洗衣服,该不会是去利用公园的湖水吧?那个小湖可是够脏的,水全是绿的,怎么能洗干净衣服呢?真是不可思议。”阿智边想着,骑车超过了那个妇女,在公园里转了起来。
等他转了一圈儿往回返时,看见那位妇女正在洗衣服,只不过她并不是用的湖水,而是自来水——原来绿地里有一个水龙头,水很足,哗哗地流淌着。
阿智明白了:那位妇女大老远儿地跑到公园里洗衣服,就是图得这里免费的水!
他想起了以前一位师傅常说的那句话:无利不起早儿。根据这句朴素的话儿,对于一时不解的大事小情多数都能摸着脉路。
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当时他只有15岁。顾磷第一次见到张居正就对其不凡的谈吐感到震惊,并由此成为“忘年交”。这次考试,张居正也不负众望,虽然是考生中年龄最小的,考试却答得很漂亮。
然而正当考官准备将他录取时,却被顾磷阻止了。顾王薛说:“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15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还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下。”
乡试结果公布,呼声最高的“江陵才子”落榜,一时成为轰动的新闻。这给此前早就习惯了顺风顺水的张居正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张居正并没有抱怨,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事实上,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番苦心,成为一代名臣,主持了明朝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而他一生最感激的人,正是顾鳞。
一、“加冕脱冕”背后的历史文化观
“加冕脱冕”是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理论中的术语, 它的主要特点是“降格”, 就是“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故事新编》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着崇高地位的英雄或者圣贤。如《奔月》中的羿是当年射下九个太阳, 叱咤风云的英雄, 而嫦娥则是超伦绝俗的月中仙子;《理水》中的大禹是治水有功的人类始祖;而伯夷、叔齐、老子、庄子更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元典精神。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 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头上加有我们民族至高无上之冕。在这部作品中, 鲁迅的创作方法是将这些久居圣坛的光辉形象拉回人间, 将他们头顶之冕脱下来, 让他们在凡俗的生活中展现其最真实的一面。
《奔月》中, 当年叱咤风云的羿和美丽动人的嫦娥仙子并没有在一起过着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是被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所困扰。开篇就出现了垂头丧气的羿, 妻奴热切的等待并没有加快羿归家的脚步, 相反, 就连马儿也放慢了脚步, 因为今天他只捕到了乌老鸦和一个小麻雀, 这些早已令嫦娥厌烦。在这里, 嫦娥不再是美的象征, 而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满腹牢骚的黄脸婆。吃饭这一基本的生存问题难倒了昔日的英雄, 他那一身武艺竟连最心爱的人都养不起, 最终导致了嫦娥弃他而去, 英雄的光辉瞬间消失, 面对生存, 英雄的壮举显得那样不堪一击。
另外一位女性——女娲, 她的行为根本没有什么高尚道义精神的指导, 她创造人类仅仅因为太无聊。“唉唉, 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伊想着, 猛然间站立起来了, 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胳膊, 向天打一个欠体……脱冕之后的女娲俨然一位充满生机活力的健壮女性, 她不由自主的要将旺盛的精力挥发出来, 于是她又去补天。然而, 这些无意间的壮举也无法使她逃避自己所造的生灵的斥责。“裸裎淫佚, 失德蔑礼败度, 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这是女娲胯下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见到女娲不着衣物时发表的激愤言辞。
这种“加冕”之后又“脱冕”的现象贯穿《故事新编》始终, 那么作者这样做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鲁迅对于中国的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 鲁迅很早就说过:“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 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只因为涂饰太厚, 废话太多, 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鲁迅所做的工作就是要从“涂饰太厚、废话太多”的历史中, 鉴别出中国的灵魂, 恢复古人的本来面目。众所周知, 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有史可查的。然而历史, 又是一个无比脆弱的东西, 它要想流传下来, 就要凭借统治者的力量, 为了生存, 历史不得不去附、体现代表着统治阶级思想的官方意识形态。那么, 可想而知, 统治者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自身的历史记载流传下来, 因此, 我们后人今日看到的都只是被统治者肢解涂改得面目全非的所谓“正史”。鲁迅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 为了促进国民的觉醒, 必须破除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心理, 即对统治阶级话语的迷信与顺从, 而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通过对历史经典的解构和重读, 来打碎统治阶级的绝对话语权, 进而冲破统治者禁锢在国民身上的镣铐, 启发民众用科学的、独立的、质疑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历史, 审视中国的现状。在这“冕”的一“加”一“脱”中, 体现了鲁迅的历史文化观, “五四”之后的新一代国民应该形成自己独立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 不能淹没在统治阶级的话语之中, 从而实现人格的独立和健全, 实现真正的“民主和科学”。
二、“油滑”中呈现出的卓越讽刺性
“油滑”是《故事新编》一个独特的艺术风格, 八篇作品中都多少带有“油滑之处”。对于“油滑”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笔者认为, 只有将“油滑”之处与大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理解这“油滑”中的真意。
“油滑”在《故事新编》中的显著表现就是把古代神话传说及史实与现代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无疑是一种创新, 更是鲁迅批判现实的需要。每一篇的油滑之处都是把反面人物放在喜剧环境中, 用讽刺无情地戳穿他们的真面目。起初, 鲁迅先生自己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 我对于自己很不满”, 然而, 在后期的创作中他并没有加以改正, 反而使用的更加突出。这表明鲁迅并没有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规定中, 而是运用“油滑”对现实中的丑陋发出致命的攻击, 为此, 不惜采用这种为人所诟病的手法。
《非攻》中曹公子说“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这表面上是在讲宋国的士气, 私下里又暗合了国民党政府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实行不抵抗政策, 表面上却发表一些慷慨激昂的言论来欺骗民众的丑陋行为。在这里, 作者借古人之口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日本侵略威胁日益严重的关头别有用心的卑劣行为, 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理水》中对文化山上那群学者和水利局的官员们的讽刺可谓是入木三分。学者们开口闭口都是“莎士比亚”、“OK”、“古貌林”, 水利局的官员们在考察的时候又是“吃面包”、“钓黄鳝”, 又是“讲条陈”, 满身的买办气味兼遗老遗少的顽固思想, 俨然三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官僚及反动文人的鲜活写照。他们有着古人的躯体, 操着今人的语言, 然而满脑子却是古旧的思想。鲁迅塑造出这样一群半新半旧, 既中又洋的人物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据的。“五四”前后, 鲁迅就用形象的语言概括出了近代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社会上的状况, 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 自独轮车以至飞机, 自标枪以至机关枪, 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 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 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 都摩肩挨背地存在。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 正如我辈约了燧人氏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 即使竭力调和, 也只能煮在半熟;伙计们既不会同心, 生意也自然不能兴旺, 店铺总要倒闭。”
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 必然会产生许多古今中外的混合型人物, 同时鲁迅明确地意识到, 这种人物是阻碍中国自强革新的绊脚石, 中国要实现独立自强, 必须彻底根除这类人物。这就促使鲁迅运用这种“油滑”的手法来写作。这是古人能够在鲁迅笔下重新“活”过来的原因, 也是《故事新编》独特艺术魅力的源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油滑”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的。由于鲁迅只是用某人某事的个别言行和片段来进行讽刺, 它们在文中不具备独立的意义, 因此, 讽刺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这些具体人事的了解, 即便是当时人, 如果对文坛的内幕不了解, 也不能领会其中的真意, 更别说我们这些后人。其实, 对于“油滑”的利弊, 鲁迅是看得很清楚的, 他在致黎烈文的信中说: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 除《铸剑》外, 都不免油滑, 然而有些文人学士, 却又不免头痛, 此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 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
鲁迅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 不惜在艺术上作出牺牲, 这也正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伟大之处。
三、“重复”中传达出的人世悲凉
所谓“重复”就是表达相同意思的词汇在文章的不同地方出现。重复可以是相同的词重复出现, 也可以是表达相同意思的不同词重复出现。重复代表着作者对某一内容的强调, 这部分内容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内涵。
《奔月》中多次出现羿对自己当年射封豕长蛇的光辉业绩的回忆。当嫦娥看到羿将一个小麻雀射得粉碎时, 质问羿为什么不能用小点的箭头, 羿回答说:“我没有小的。自从我射到封豕长蛇……”嫦娥进一步反问“这是封豕长蛇吗?”空留下无以言对的羿呆坐在那里。“他回忆半年的封豕是多么大, ”到二了更时, 羿又不觉叹息“我的箭法真太巧秒了, 竟射得遍地精光。”对此, 嫦娥只是微微一笑。羿多次沉浸在当年的风光威猛之中, 而如今的现实是连养家糊口的猎物都打不到, 使得嫦娥面色憔悴且怨气满腹, 英雄末路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另外, 文中也多次出现嫦娥对羿的曾经的不屑, “哼。”嫦娥微微一笑。“是么?”嫦娥似乎不大记得。他人的否认、现实的打击, 对于羿来说也许都不重要, 他心爱的嫦娥的不屑才是最能刺伤他心灵的利剑。全世界都没了都不可怕, 因为他还有娇妻嫦娥, 还有一个温暖的家为他遮蔽外面的风吹雨打, 然而嫦娥终于背叛了羿, 扔下羿一个人升天了, 引起羿狂射月亮的震怒。最亲近的人制造的伤才是最致命的, 就如故事中想要射死羿的恰恰是他所信赖的逢蒙, 这既是鲁迅亲历中“高长虹事件”的直接投射, 同时也具有更高更广泛的人生概括性。鲁迅常常叙说那些“战友”“同道”的冷箭与暗算。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的鲁迅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疑惑了:自己如此奉献究竟为了什么?为何自己的真诚得到的是他人的报复?在谈到这一人生体验时, 鲁迅心痛以至愤怒:
“在生活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 以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 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 人们笑我瘦弱了, 连饮过我的血的人, 也来笑我的瘦弱了。”
在这里,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他对自身悲剧性存在的清醒认识灌注到了这一历史人物身上, 于是, 英雄不复存在, 有的只是被人暗算的失路英雄。
再看《出关》, 多次写到老子好像一段呆木头。“老子毫无动静的坐着, 好像一段呆木头。”“一过就是三个月, 老子仍旧毫无动静的坐着, 好像一段呆木头。”老子沉浸在自己玄妙的哲理之中, 以至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呆板、无灵性, 而这深奥的哲理根本不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老子玄奥的讲学与民众的无动于衷, 表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在现实中的苍白无力。在这里, 英雄、圣贤的命运无不透漏着一种人世的苍凉。
《故事新编》的艺术形式是独特的, 由此形成的艺术风格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而这些奇特形式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则更是发人深省。这其中既有对历史的重演和改编, 又有对现实的担忧和讽刺, 而贯穿始终的则是鲁迅深切的人生体悟以及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那份深深的责任感。正是这些铸就了《故事新编》, 在历史长河中时时鞭策前进中的中华儿女。
摘要:《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在生命最后时刻贡献给中国的又一部伟大的作品。作品中洋溢的那种对经典和权威的质疑, 是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在现代生存状态中真切生命体验的结果。这些生命体验通过作品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文将从分析加冕脱冕、油滑、重复这三种艺术手法入手, 阐释《故事新编》的一些深层内涵, 发掘鲁迅先生深蕴其中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加冕脱冕,油滑,重复,生命哲学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 (第6卷)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鲁迅.鲁迅经典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3]鲁迅.鲁迅书信集 (下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4]鲁迅.鲁迅全集 (第十一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几乎都不喜欢老师讲大道理,而故事却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在课堂上选取适当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哲学课中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哲学课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人生智慧、管理方略及致思取向,如“自相矛盾”“塞翁失马”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更有许多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老子讲无为,在微言大义中可寻求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在哲学课堂中善于合理运用这些充满哲学思想的小故事,可以使我们的哲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和丰满。
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时,笔者讲了一个邓析“操两可之说”的故事:郑国夏季境内常洪水泛滥。有一富人被洪水淹死,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得知后,想出钱赎回尸体。但得尸者要价太高。富人家属便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那尸体如果你不去买,别人是不会去买的。”死者家属觉得有道理:对,我是那尸体的唯一买主,我若不买,得尸者便一无所得!而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来赎尸,尸体眼看就要腐烂,情急之下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死者家属只能到你这儿来买尸体,不可能到别处去买。”得尸者觉得没错:是啊,我是那尸体的唯一卖主,死者家属迟早会来的。
学生通过分析邓析的做法,从而领会到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同一事物,即要对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进行全面的思考。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懂得“两面思维”,每一方都既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也看到自己不利的一面,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坐下来认真谈判,寻求合理的解决矛盾的方法,结果就会是“双赢”而不是“双输”了。
二、选择有思考余地的故事,体验哲学思辨
要发挥故事在哲学课堂的作用,就需要教师精挑细选,选择那些既符合课程内容,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对学生有启发的故事。
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笔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几位工作人员到某贫苦山区去调研,在路上碰到一个本该在学校学习的放羊娃,他们便问那个放羊娃:“你为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盖房,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羊。”这件事被登在报纸上,一个中学生看到这篇报道后,认为自己也处于一种简单的循环中,好好上学,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再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再好好上学……他觉得这种循环毫无意义,最后自杀身亡。这个故事实际探讨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不是每个学生的观点都会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正面的结论。
三、 以故事还原生活,用智慧指导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但生活中若具备一些哲学的思维,人们会生活得更加充实,也会更加聪慧。我们教学哲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善于运用这些哲学智慧,使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小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尤其是与学生熟悉的人或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习“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时,笔者给大家讲了原巨人集团总裁现巨人网络(征途网络)创始人史玉柱的故事。史玉柱曾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后因管理不善,巨人集团倒闭,负债累累。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后来凭“脑白金”产品东山再起,还清了欠下的1.5亿元负债后又重返IT行业,凭借自己创建的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征途网络大获成功。史玉柱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从富翁到“负翁”,但他却能顶住压力,东山再起,从他的故事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适时地进行了品德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西方哲学的故事】推荐阅读:
近三十年的西方哲学研究09-12
西方哲学史论文07-20
西方哲学智慧 原因论07-24
西方哲学史历年真题06-04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07-07
西方文明的神话故事10-21
哲学小故事ppt素材09-08
人生哲学小故事4个07-17
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康德哲学三题07-16
西方的餐桌礼仪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