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共8篇)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篇1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拜读了菲利普•弗兰克的《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之后,我对菲利普及《科学的哲学》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触很深,下面是我对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菲利普•弗兰克生于1884年3月20日,卒于1966年7月21日,他是二十年代兴起的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哲学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本身是学物理出身的,曾长期从事物理理论工作。1907年获得维也纳物理学方面的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弗兰克有多方面的创造性地贡献,这包括:变分学,傅里叶级学,各种函数空间,哈密顿几何光学,薛定谔波动力学,相对论。他同他的挚友冯。米塞斯合编的两卷本《力学和物理学的微分方程》是当时各国的物理学家及数学家的重要参考书。

弗兰克的一生主要用于科学的哲学。其科学著作有一下几个极其突出的特点:1 科学概念和哲学概念表达的清晰透彻,文笔流畅生动,说明通俗易懂。作为弗兰克的最后一本著作,《科学的哲学》能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一般的哲学著作那般晦涩玄虚,令人一头雾水。2 弗兰克作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一直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活动家之一,但他不像这个学派中的专业哲学家那样,用自己特定的语言去阐述那套逻辑实证或逻辑经验论的概念体系。他对自己以外的哲学派别,不是采取绝

对的排他态度,而是往往兼收并蓄。3 视野广阔,并有发展的历史观,即注重科学的社会背景,又注重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考察。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统一的一个活的象征。

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分析、对科学好所名的经验要求和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所作的研究,可被视作科学哲学的滥觞。其后,以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的对经典科学的哲学探索,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独立的科学哲学学科开始逐步形成。

从这本著作中,我除了了解到一些科学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有危险;痛饮吧,否则就尝不出诗神之泉的美味;浅尝会使头脑沉醉,豪饮却能使我们重新醒转”,亚历山大·珀蒲的这些名句,也许对于任何知识领域都没有比对于科学的哲学更为适合的了。“尽管有这些成就,人类却没有更为幸福,今天反而面临着危险,而这危险的根源就在于这些科学成就。”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哲学的重要性,他是我们生活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有了科学哲学,才不会一知半解,才不会头脑沉醉,才会甘之如饴,才会是人类更加地幸福。我们在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同时,也要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哲学,这样才不是一知半解,这样才是科学的掌握知识的力量。

《科学的哲学》对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学方面做了很多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机体论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篇2

1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康德与马克思式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俞吾金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康德的世界整体本身是不可知的, 因为康德认为在认识中存在着一种超感经验的、无限的无条件的“自在之物”, 若我们尝试用知性的范畴去把握这些“自在之物” (灵魂、世界、上帝) , 我们就会陷入谬误推理、二律背反和理想之中。[1]第4页而在其后, 维特根斯坦也提出了“世界是事实总和”、“整体必然大于部分之和”、“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等等主张。[1]第2页从文中可以看出, 康德对世界的观念带有形而上的性质, 他设想了一个超验的世界, 在这个超验世界里, 他承认了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的可能性。在论述完康德的整体世界观念后, 俞吾金先生接着论述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周围世界”。他指出: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是以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为媒介的世界。马克思认为, 世界应当实践的世界, 在没否定康德整体世界的同时认为更为重要世界应当是与人相关的实践的周围世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即上手状态无论以何种方式总归在存在论上同世界及世界之为世界有关系”, “在一切上手的东西中, 世界总已在‘此’”。[2]第97页从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更为注重的是人的实践所能至的周围世界, 他们并没有否认可能存在康德式的整体世界, 但是人类哲学所重要的应当是研究力所能及的世界, 问题并不在于如何解释世界, 而在于改变世界。

那么两种世界观下的哲学研究的问题会相同么?众所周知的是, 康德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不同。在康德那个时代, 形而上学开始遭到了遗弃, 而康德目的就是批判旧的形而上学体系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 他“一方面证明形而上学第一部分作为内在形而上学或先验形而上学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则将超越或超验形而上学排除在了认识领域之外”。[3]第28页并从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 (人) 能认识什么”或者说是“我们 (人) 认识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后面可以看到, 传统的科学哲学很大程度受到了这种世界观影响,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理论与实验的对立表现得愈发明显, 康德世界观中的形而上学因素使得对科学的评价变得举步难行。那么, 马克思的世界观又是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呢?俞吾金先生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一文写道:“深受黑格尔影响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第4页从中可以知道, 马克思世界观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 认识世界固然重要, 但是它更是作为改变世界的依据, 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是不二分的。他并不过于关心“自在之物”的问题, 而是关心当下, 人与社会与自然的问题。他认为“只有经过人类生存实践活动所中介的自然, 即人化自然, 才是具有现实品格的自然”。[1]第7页在马克思的世界观里, 不存在不与人联系的独立世界, 而人正是通过实践为媒介作用于世界, 实践在马克思的世界观里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海德格尔也吸纳了这种世界观, 并把日常实践视为人类生存的解释学本身。[4]第8页在后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实践哲学, 特别是劳斯的科学实践解释学进路都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世界观。

2 传统科学哲学世界观及其研究的异化

传统科学哲学主要沿用了康德的世界观, 特别是近现代的物理学中, 物理学似乎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依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哲学家皮埃尔·迪昂对物理学理论和形而上学进行了反思。在他的著作《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中他在分析物理学的目的时候谈到:“诸如在可知觉的距离上观察到的一切吸引或排斥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变化”, “他们采取这种形式的定律是由于需要使他们的说明与事实一致, 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哲学的要求”。[5]第21页因此他得出了“没有什么形而上学体系足以构造物理学理论”。[5]第19页按照他的观点, 物理学的目的不应当是对形而上学的说明, 形而上学体系也不能推导出构造物理学理论的全部要素。在这里, 迪昂希望物理理论能摆脱形而上学的枷锁, 试图把实证科学与形而上学加以区分, 使得物理学不再从属于形而上学。但他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康德世界观的束缚。在他书中, 他认为物理学中的实验不仅仅是现象的观察, 此外, 它是这个现象的理论诠释。[5]第178页也就是他实际承认了独立于人的外部的世界, 而物理理论正是要描述这个世界现象的种种。但是也正由于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 会产生出了一些传统哲学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不断在争议的地方:究竟观察和实验能不能使我们通达外部的世界?这是一个表征世界与被表征世界的通达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认识的客观真理性和科学的进步标准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出现了异化, 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了如何论证通达成为可能或者不可能上, 忽略了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跟现实科学的接轨。导致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对立。随着现代物理学, 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矛盾与两方论者之间的观点冲突越来越明显。

直到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兴起, 科学哲学才开始了实践转向, 这种转向是渐进的, 首先表现在反对静态知识观上。波普尔认为科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 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在科学的合理性上, 他认为“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长处, 而是短处”, [6]第47页他试图证明这样一个道理:询问科学知识的起源的神圣并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正确性, 科学发展必须经历猜测、证伪、猜测、再证伪这种动态过程。托马斯·库恩则更进一步, 沿着科学是如何进行的路子提出了范式学说, 他认为“科学革命的结构应当由以下序列组成:常规科学、解谜、范式、反常、危机、革命”。[7]第4页尽管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理论十分吸引人并能较好符合科学史的发展, 但是他的理论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在科学进步上, 他并不能好好地回答我们科学的发展是否是进步着的;在范式替换上, 他也未能回答为何新范式能替代旧范式, 新范式是如何产生的等等问题。科学社会学尝试着用社会的观点看待知识, 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产权等方面有详细的回答。科学知识社会学则更进一步, 它不仅开放了“指认科学知识与社会性维度”, [4]第34页还开放了“实践的维度”。经过了形而下的实践经验累积, 科学知识社会学得出了许多“新鲜”的结论, 例如在实验室实践研究进路中得出了知识是地方性的结论等等。但是正如安德鲁·皮克林所说的那样, 实践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只是“一种服务性手段, 是科学家的概念网络为适应环境而实现的一种创造性扩展而已”。[4]第37页所以在科学知识社会学那里, 实践的概念虽然被运用但却是有所不足, 不能完全反映出马克思那种实践的世界观。但也正因科学知识社会学打开了实践的世界观的大门, 后来的科学实践哲学才能从中诞生并从中获取大量资源。

3 新科学哲学世界观的实践转向

科学实践哲学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的世界观。与马克思的世界观不同的是, 科学实践哲学并不以物质作为第一位, 而是以实践作为第一位的。在其看来, 实践塑造着人, 也塑造着世界。[4]第8页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解释观点的思想源泉来自于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将实践视为人类生存的本身, 人们在使用工具和科技的同时, 事实上就是在解释着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实践哲学的世界观是围绕实践来展开的, 探讨的是实践中的世界、当下的世界, 从而回避了康德世界观中表象与自在之物的冲突的矛盾。而是去追问“什么是可供使用的,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什么,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4]第9页它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理论优位, 提出了实践优位的概念;继承与发展了知识是地方性的思想, 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科学知识的普遍性观点;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 提出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科学评价标准, 承认科学是对原有成功的积累和失败的纠正;同时批判科学始于问题的学说, 认为科学始于机会。科学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世界观的深入和运用的细化, 给科学哲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也为后继的科学哲学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但是也正由于是实践优位的世界观, 科学实践哲学也遇到一些困难:第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冲突下的, 科学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进路与科学实验哲学的融合还不能很好的实现统一, 若能实现两者的统一, 必然为解释学进路提供许多辅助的资源和深刻的见解;第二则是对优位的认识, 虽然科学实践哲学成功实现了对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 科学实践哲学需要继续追问:“为什么实践是‘优位’的呢?我们能否有一条不具有这种‘优位’的思维方式的科学观呢?”。从第二个问题中出发, 不排除会诞生一种新的科学哲学, 而这种科学哲学所持的世界观必然比上文提到的世界观更具有丰富多彩含义。

参考文献

[1]俞吾金.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J].哲学研究, 2013 (8) .

[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 2012.

[3]张志伟.《纯粹理性批判》对形而上学的贡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4) .

[4]吴彤, 等.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5]皮埃尔·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M].商务印书馆, 2011.

[6]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篇3

关键词:希腊哲学;科学哲学;水原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31-01

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之始,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的思想宝库,对后来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恩格斯曾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希腊哲学中的一些科学因素对科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若无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等哲学假说的研究,也不会有近现代的西方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社会科学伟大成果。

哲学概念在古希腊的内在底蕴是思考希腊哲学中科学因素的理论参照和逻辑始点。由于哲学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要以哲学在希腊的本义为依据而不应该涉及近现代意义上的哲学理念。希腊人最初将哲学称为“智慧”。后来苏格拉底为了与诡辩学者相区别,称自己是爱好智慧的人。因此爱好智慧、流传智慧便是哲学的意思。因而哲学是“智慧”及其追求过程的统一体。

有关智慧在古希腊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可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很明确;智慧是一种关于事物普遍规律的知识,智慧告诉人们的不仅是有关事物的一般“what”,更重要的是“why”。他又指出:“谁能更善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这些论述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可见哲学在古希腊有以下特征;1、哲学研究对象是有关事物深层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而非表面的显现知识。2、哲学具体内容是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的体系,它根植于对自然、社会发展和规律进行的具体探索和认知过程中而决非宗教信仰。3、哲学思维方式是逻辑抽象的,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概念和规律的提升与把握的过程及其成果。因此对“自然”、“宇宙”及其“本原”的终极追问和探讨贯穿于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兼具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任务。因此哲学在古希腊所代表的内涵就体现了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包含了自然的真实性、普遍性、规律性在其中。

有关古希腊哲学起源的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宗教说、阶级说、概念说、水原说。但是国内外有关论著往往都把泰勒斯率先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哲学命题视为希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人。罗素认为,“每本哲学教科书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在哲学起源中有多少科学因素呢?须从哲学起源加以反推,自泰勒斯向前追溯,追寻一下作为潜在哲学形态下希腊人的认知成果及其发展轨迹。作为潜哲学形态的思想意识在希腊的形式有: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宗教神话。它们渐次进化,最终进入了哲学王国的门槛。科学技术是人类最基本需要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概括。科学技术及科学思维作为潜哲学形态的思想意识,从一开始就彰显了对古希腊哲学普遍性、客观性、规律性和精确性的思维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文学艺术是潜哲学时期另一主要形态,早期的人类在与自然与他人交往中,猎取了某种自然物的胜利而欢乐中,逐渐懂得了一种特殊需要表达和流露。这些生活情感经语言提炼和思维加工后便形成了最初的文学艺术,反映了他们原始而真实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包含着后者对自然法则关切的萌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古希腊宗教神话的思想形式、表达方式和研究内容接近哲学,广泛涉及自然、人生和社会各个领域。在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神是整个希腊世界的折射与再演。古希腊哲学就是在神话之中发现它隐藏着的其它意义并推侧更深的逻辑规律。这影响了早期希腊哲学的思维意向的追寻。综上所述,早期希腊的科学思想、文学艺术和宗教神话作为哲学思维的潜在形态,潜在地规定了后来起源的自然哲学,是后者最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基于潜在哲学时期的思辨,通过经验归纳得出的:生命本身的维系对水的依赖,对生物之水状源的观察,水的三态转化和可塑性,以及水作为常见组分存在于多样物体中,泰勒斯得出结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原说首先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做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而不是神所创造的。这是第一个与宗教蒙昧相对立的唯物论的世界现,表明人类智慧已祛除了神话迷雾,透露了人类理性思维的神圣之光。关于水是万物的根源,标志着人类认识从直观幻想朝观察思考过渡,开始了人类以科学分析与哲学概念认识世界的新纪元。

科学、常识或神话之间最重要区别是科学的探索性。该探索和批判的精神和谐一致地贯穿于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在新的推测和批判的过程中求得发展。希腊哲学充分体现了借助于思维内部的逻辑力量实现超越性和独创性发展。他们在经验观察和理论思维的结合中,注重对自然基本原理的研究,形成了以思维抽象和理性逻辑为表征的系统知识,这种探究模式又反过来助推了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求知自然总体原因的思维飞跃。

古希腊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黎明时期。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最初的自然科学尚不可能独立地对自然界进行解剖研究,而是在哲学的母体内孕育萌生,借助于哲学的思维形式去思辨地、臆测地把握自然界。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在古希腊哲学中占有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79.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篇4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人类对于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确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许多人相信,中世纪基督教敌视科学——那时称为自然哲学——并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纵观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神学家对学习自然哲学并不怀有敌意,而是持包容态度。如若不然,科学革命就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通过《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读者将会知道,今天的科学文化在多大程度上是植根于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家的头脑之中的。《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全面论述了中世纪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且为学者或一般读者提供了许多资料。

从对伽利略的审判到当年在学校中讲授进化论所引发的争论,再到当代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科学与宗教在许多方面相互联系着。许多人相信科学与宗教总是互相冲突,但是《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对于科学与宗教持续至今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形式,将为学者与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和可接受的总体看法。

爱因斯坦的圣经》的杂感

《圣经》,产生并逐步完善于上千年前,它本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的宗教经典,由旧约与新约组成。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爱因斯坦的圣经》是在上世纪末由数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联手写就。它以类似《圣经》的风格来表述现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最佳理解,并进而追寻宇宙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它也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旧约讲述了宇宙演化的历史、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新约则以大科学家为主线阐述了现代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概貌。书中诗歌与散文交错排列,格律、韵脚和推论相互融合,笔触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谨,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能领会自然科学中最深奥的概念。

通读全书后,感想颇杂,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一.科学与宗教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宗教与科学同根同源,都是追求对宇宙和人生的大彻大悟,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宗教是在道德层面上规范人类的行为,它的许多教义已根植于现代民主社会的律法之中。其中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当属《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传说是上帝之手在西奈山的峭壁上刻就的,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

第一条:“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科学是在自然层面上指导人们的实践。与道德标准的传承不同,它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发展。《爱因斯坦的圣经》一书中给出了科学的十诫,它被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奉为金科玉律:

第一条:你只可信仰一个且唯一的自然之律,宇宙之律。甚至在它处于支离状态下,你也应遵守它的原理。

第二条:你应服从引力,因为你应在时空的自然构造中沿着一定的曲率移动。此种弯曲运动将构成引力。

第三条:你应服从电磁力。如果你是一个电荷,你将被与自己相同的电荷所排斥,被与你相反的电荷所吸引。磁力将是电力与电荷运动的结果。

第四条:你不可杀死电荷。所以你既不能摧毁也不能创造电荷。

第五条:你应服从弱力和强力,它们统治核世界和亚核世界。

第六条:你不可偷窃能量、动量或角动量。所以你应使它们守恒。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动量在三个空间方向的任一方向上都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单纯地在你、你的同行和你的邻居中间变换。角动量,是物体的旋转和亚原子微粒的转动,它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在你、你的同行和你的邻居中间传递。

第七条:你不能以超光速旅行。无论你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光速都是不变的。

第八条:你可将物质变成能量,能量变成物质。所以你可将能量看作物质,将物质看作能量。物质将被转换成光速的平方级那么多的能量。

第九条:你应服从量子力学的原理。你不会知道微观状态是粒子还是波,因为微观状态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这样的状态将由量子波动方程来确定。你不会同时无限精确地知道物体的位置和动量。所以你将凭不确定性和或然性前行。

第十条:如果你是半整数自旋,你就是费米子,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你不会占据你兄弟的状态。如果你是整数自旋,你就是玻色子,你将与你的同行形成完美的对称。

宗教与科学就像油和醋,简单混合无法相容。但若是用来“做菜”,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此前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的本意。曾几何时,宗教的保守与偏激迫害了尼古拉•哥白尼、安德烈•维萨里等科学家,延缓了天体物理、人体解剖等学科的形成,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现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将宗教远远抛开。当核能、电子通讯、基因遗传等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工业污染、温室效应以及层出不穷的各式病毒等问题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精神与道德的荒原。当人类不再相信存在比其更强大的力量时,他们就会放弃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踏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所以,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宗教与科学需相互倚重,共同发展。

二.科学与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在宇宙中所担当的卑微角色以及我们极其有限的体能与智力,使得我们难以发现所有的科学规律。人类注定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以有限的方式了解自然。想象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知识有限,而想象力则是无穷。科学理论之间的沟壑,只能以想象来填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古人对种种自然现象的近乎神话般的解释,诸如后羿射日、天狗食月等均已被正统的科学理论所取代。然而,当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两者时,常常会发现一些极为有趣的巧合。

譬如现今科学界公认的创世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牧师、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勒梅特提出的。后经伽莫夫等科学家的发展,已逐步趋于完善。其主要内容如下:

大爆炸开始于150-200亿年前的一个具有极小体积、极高密度和温度的奇点。

大爆炸后10-43秒宇宙时空从量子背景中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后10-5秒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

现今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一年中的伸长量约为十亿分之五。

关于神化中的创世理论,西方有上帝,而我们中国有盘古。据《太平御览》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可见,这与大爆炸理论中的“宇宙开始于奇点并不断膨胀演化”一说极为相似,真是个有趣的巧合。

无独有偶,儒家经典《周易》也对宇宙的创始作了一番解释。据《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表面上看,这是在讲述八卦的产生;而本质上,它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其中太极指宇宙初始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阴阳,代表天地;四象指少阴、老阴、少阳、老阳;代表天地之间的四季和四个方向;八卦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有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种基本象征意义,并进而表示宇宙间的万物。

至此,我们不妨也写一本“爱因斯坦的《易经》”,仿照科学十诫的创意来对上面四句话作出现代的阐释:

太极指宇宙大爆炸初始时的奇点,具有极高的密度和温度。两仪指大爆炸后对等产生的正、反两类基本粒子,它们间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四象)——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并在其支配下演化为现今的宇宙万物。此外,四象也可阐述为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四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纹丝合缝,这又是个有趣的巧合。

三.科学的特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的且无法从根本上证明的假设。实践是检验其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此处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

1.任何符合实践的理论,无论其表述如何“荒谬”或“匪夷所思”,都是科学。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在宇宙中所担当的卑微角色使得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以有限的方式了解自然。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应以人们的“常识”来评判。很久以前,人们曾依据“常识”断定地球是平的;牛顿曾依据“常识”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互无关联的;爱因斯坦也曾依据“常识”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并在他的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常数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常识”在科学面前土崩瓦解。虽然时空相互关联,宇宙加速膨胀等观点听起来令人无法接受,但它们已为许许多多的实验观测所验证,是完完全全的科学理论。

相比之下,基于阴阳转化、五行生克的周易预测理论的命运就悲惨得多。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人,未经调查研究就对周易预测嗤之以鼻,指责其为迷信邪说。试问,他们是如何断定人类无法预知未来的,是凭借“常识”吗?诚然,其中有些也找人预测过,但得出与实际不符的结果,进而认为周易预测是骗人的。其实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诊治的水平有高有低,但人们并不能因为低水平的误诊而否认医学。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一定有其合理的内涵,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妄加推断。

2.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加强,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或早或晚,总会出现一些现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新现象,这便是科学发展的契机。譬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促使了狭义相对论的产生,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十分有力的证据。虽然今天的科学家们按照两个基本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但在处理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时仍采用17世纪建立的牛顿力学——作为广义相对论的低速近似和量子力学的宏观近似,它应用起来十分简便。这就是适用范围的问题。

一个世纪前,人们通常将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理解为水与火的冲突,将科学的历史进程理解为科学不断对宗教发起挑战并战而胜之的历史。在这种见解下,达伯(J.W.Darper)于1875年出版的《科学与宗教之冲突史》,详细论述了自古希腊以来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史。他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在哪种文明中,科学与宗教在宇宙论、方法论、真理观等重大问题上,均存在着普遍的对立;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科学的观念不断战胜宗教观念的历程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面,科学虽然迈进,但却未能解答宇宙与人生的众多问题。许多科学界的巨人也曾认为宇宙的背后,一定有一位全智的神。而当他们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时常会激起他们的宗教感情,承认宗教的价值。按照怀特海的说法,这种观念对西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本能的信念

回首整个20世纪,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进化论与创世论之间的冲突。

在20世纪的美国,进化论与创世论之间爆发过三次重大的冲突。这三场冲突在世界范围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法律、科学、教育、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政府等的广泛重视与讨论,对人类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这三场论战分别是:(1)20世纪20年代的“猴子审判”案件。在这一案件中,创世论战胜了进化论,使进化论丧失了在美国某些公立中学的传授地位;(2)20世纪80年代的公立中学“平等对待进化论与创世科学”的法案。在这场论战中进化论战胜了创世论;(3)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如今的“智慧设计理论与进化论”之争,这场论战至今还未定局。

智能设计论—宇宙中的许多现象不能用创造论的偶然说去解释,在进化过程的背后有一位具有超高级智能的设计者存在。

一点肤浅的哲学知识容易使人相信无神论,深邃的哲学却使人转向宗教------培根

宗教是被压迫灵魂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没有精神处境的精神。宗教批判摘去了那些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但并不是要人们依旧承受这些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任何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们,去摘取真实的花朵。-----马克思

宗教是人类心灵的拐杖----弗洛伊德

莫顿命题---清教无意之中刺激了新科学的兴起。莫顿认为,科学获得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牢固基础以前,它需要合法化的外界来源。当时的清教就是因科学的功利价值而赏识和支持科学的。由于请教精神特质与科学具有内在的相容性、一致性和亲和性,从而为新科学的兴起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动力,结果促进了英国科学制度的制度化。请教的精神特质,莫顿将之概括为七点,1对功利主义不加掩饰的强调2对世俗的兴趣3相信世界本质的科学理解是表明自然的伟大创作者的荣耀4挑战各种权威的权利以及责任5强烈的反传统主义倾向6彻底的经验主义7崇尚理性

1冲突模型

《科学与宗教的对抗史》—瑞帕 《基督教王国中的科学和神学战争史》---怀特 伽利略1633年在罗马受审,359年后得到平反 2互补模型

自然和圣经被认为是上帝的两大杰作

3基础模型

克隆技术与宗教伦理

科学为何胜利

1人类是现实的、功利的

浅析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5

浅析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广义上说,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就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传统上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规范地评价那些被认为具有“科学的”身份的.理论.“划界问题”就是这个中心问题的一个核心.所谓“划界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标准,是我们能够区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为了从一般意义上了解划界问题,首先介绍一下科学哲学主要流派的基本看法:

作 者:阎慧 作者单位:刊 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 篇6

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出现了认识论转向,由此带动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向科学哲学的过渡.作为世界科学哲学的“次生形态”,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既是苏联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回应,同时也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发展的产物.

作 者:王彦君 WANG Yan- ju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7(6)分类号:N031关键词:俄罗斯 科学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转向

中国哲学的现代科学借镜 篇7

基于案例分析,本文从“道”与宇宙的生成演化观、“机”与生成演化的动力观、“熵”与积极有为的科学观以及“和”与科学的开放包容观等四个方面出发,以举证中国哲学的现代科学借镜于一斑。

一 “道”与宇宙的生成和演化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道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依存,构成了中国古代无神论自然观的核心,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道与宇宙的自发生成和有序演化

在“道”的视阈下,宇宙不是永恒的,不是从来就有、万古如斯的,而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许多民族都有创世的神话,许多宗教也都有上帝或神创造世界的教义,所以,从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很长的时间里,人们都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一律归结为神话或迷信。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宇宙论,特别是大爆炸宇宙论,给出了我们对待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从另一方面宣示了中国传统哲学伟大的洞察力和思想力。原来,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未必非得神或上帝来发起和推动,完全可以自在、自然和自为。

且看东汉张衡《灵宪》里基于道的以元气的变化描绘出的一幅宇宙自发生成和有序演化的图景:

“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混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气体故未可得而形,其迟速故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厖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化合;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在张衡眼里,从“溟涬”经“厖鸿”到“太元”,元气经历了“惟虚”(“寂寞冥默,不可为象”)、“混沌”(“并气同色,混沌不分”)到“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的状态变化,就像鲜活的植物机体——这里是“道”从根、干到实的生长过程。这是何等生动、具体而极富想象力的宇宙演化观!在张衡看来,宇宙生成之时是由惟虚的“厥中”和惟无的“厥外”两部分组成,既然“虚”和“无”相对、“厥中”和“厥外”相对,那么,“虚”绝非“无”,而是“厥中”有物即元气存焉,只是“不可为象”而已!于是,宇宙就是由生成之始的“厥中”的元气,从极漫长的不可为象的惟虚状态,经又极漫长的不可形测的混沌状态,才终于形成今天差异协同的有序状态。所以,“道”视阈下的宇宙生成和演化,绝非从无生有,而是从有到有,即自在、自然和自为的元气本体从不可为象到混沌不分再到有物成体的有序展开;更可贵的是,在张衡的宇宙论中,惟虚的“厥中”是与惟无的“厥外”并存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宇宙之外是无”。巧的是,现代大爆炸宇宙论的逻辑基础正是“宇宙之外是无”!“我们不能到宇宙之外去寻找宇宙创生的原因。因为,宇宙这一概念的意义,就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存在于其外。”“我们无须上帝,而可以用物理方法来确定‘第一推动’。如果说,‘谁’是‘第一推动者’的话,它就是‘无’。”[1]由此,我们已不能不感叹东方智慧的博大了!

(二)道与世界的严格秩序和周密法则

在中国传统哲学里,“道”与“理”是连在一起的,赋予万物以属性并构成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组织,同时是万物之所以发展变化或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即必然性。此所谓“道法自然”是也。

第一重含义,道赋予万物以属性并构成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组织。

如朱子谓: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朱子文集》,卷58)

“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著。”(《朱子语类》,卷103)

第二重含义,道是万物之所以发展变化或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即必然性。

如朱子谓:

“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大学或问》,卷一)

如此,朱子就从张衡的宇宙发生论中引申发挥了宇宙秩序、法则或者说规律的发生了。在朱子看来,道既然是“天地万物之根”,除了其中已毕具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诸般潜在可能性以外,还悉集了天地万物后来生成发展各个阶段的内在原因,即必然性或规律。换言之,世界后来生成发展各阶段的规律都来自同一个总的源流,即“总天地万物之理”的“道”——“太极”: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有是物也。”(《朱子文集》,卷46)

“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天地生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朱子语类》,卷1)

用今天的话来诠释,即使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尚未到来,譬如地球上生命产生之前,该阶段所特有的规律,如生命的规律如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自然选择等等,也都已存在着,只不过是处于隐含状态而未能起作用罢了。这里的思想,对当今大爆炸宇宙论破解宇宙爆炸“之前”、“之初”的“奇点”是有启发意义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见的宇宙秩序、世界法则和自然规律无不是最初的“万理毕具”的奇点性质的逐步展开和表现而已,是古今统一的,而非以后渐次生成的。[2]

二 “机”与生成演化的内动力

如果宇宙是自发生成的,那么,其内在的动因是什么?如果宇宙是永恒演化的,那么,它还需要不断的推动吗?这些,都可以用“机”这一东方智慧最伟大的结晶来解释。

《庄子·天运》问道: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庄子是说,天地的运行或者解释为宇宙的演化,是由于其中蕴涵着“机”而不得不发动,而一旦被“机”发动起来以后就按着其本身固有的惯性运转下去以致不能自行停止。

何者谓之“机”?机,就是宇宙系统中虽然微小但却对系统整体起到信息和控制作用的关键的要素。机,古文为“機”,本义是指机械装置中绕轴而动的部件。最能体现机的含义的是弩机。《尚书·太甲上》有“若虞机张”。注云:“机,弩牙也。”弩牙就是弩上可以绕轴而动的部件,即弩的“扳机”,通过它可以控制弩的发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机,主发者也。”“幾,微也,殆也。从丝,从戍。戍,兵守也。丝而兵守者,危也。”唐初孔颖达疏曰:“几,微也,是已。……几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故云动之微也。”

既然机是“动之微”,且“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故能扮演宇宙发生的内动力的重要角色——即不可泄露的“天机”!这就是张衡《灵宪》中宇宙“道根既建,自无生有”的形成原因。所以,对“机”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道”的把握。

由于对道和机的认识,中国古人有了与自然对话的“语言”。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叫做“机”的细微东西,其状态的改变,影响并决定着整个事物的运动变化。然后,从“几”的“见微知著”,发展到“机”的“用小制大”,构成了一个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完整链环。[3]

道家向往自然,高颂机的功能,意图通过对“机”的控制,实现养生优游的人生境界。南唐谭峭作《化书》,其中提到机:

“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一目可以观大天,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家。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翻覆!”

“机”的作用如此之大,只要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之“机”,就可以自主掌握一切,可以呼风唤雨,可以羽化长生,可以突破命运束缚,可以造成天地的翻覆。这样说,是否过于狂妄?道家说:否,这并不违背“自然之道”。在道教经典《阴符经》中,可以发现道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沈水入火,自取灭亡,……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而利用“机”来控制自然,正是中国古代关于信息和控制的哲学思想。道家利用自然规律以改造自然的思想,正与儒家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一脉相通。——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天命”,即自然规律!《庄子》中的许多寓言,如庖丁解牛、丈人承蜩等揭示的主旨,就是机发论的思想和方法,“游刃有余”、“善游忘水”之类,就是“见微知著”、“以小制大”的运用。

天人一体,天人合一,人就可以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到自然,这是客观事物千变万化的基础。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导致天地反覆,不可谓不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心机也”,具有“机”的触发与控制功能。这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质上,人类生产革命或技术进步,无非就是机发方式的不断演进!而类似“机发”的概念,在西方古代思想体系中,是不曾有过的。

三 “熵”与积极有为的入世观

(一)可能与现实:人择的结果?

中国传统哲学对此的认识丰富而深刻,如朱子就讨论过类似的问题。看,事物的发展变化原则上具有多种可能性——即方向和途径,但现象界里的万事万物何以仅被赋予了其多种潜在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使之具现呢?朱子认为:

问:“《理性命章》注云: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有一太极。如此,则是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乃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子语类》,卷94)

是说,太极中虽然万理毕具,但万事万物都只能禀受使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的那一部分理而成立和出现于现象界,否则甚至连出现于现象界都不可能,因此,万事万物只能被赋予其多种潜在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使之具现于现象界。[4]这里,赫然已有与时间之矢类似的人择宇宙学原理的某些萌芽了。

宇宙从大爆炸开始演化,其中有许多“关口”或“岔道”,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有很多种演化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只成就了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现实的宇宙。有人计算了这种可能性,竟然近乎于零,为10-400!而我们人类的出现,就是这无数看似不可能中的“现实”与“奇迹”。为了解释“人类竟然出现了”的这种奇迹,也为了说明“世界何以如此这般”,有人提出了“人择原理”:宇宙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倘若它不是这样,就不会有谁来讨论这个问题了;甚至,在所有可能的宇宙中,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唯一一个能够演化出像我们这样的智慧生物的宇宙,而这是由观测到的宇宙参数决定了的。为此,马丁·里斯(Martin J. Ress,1942~)认为是六个数成就了我们的宇宙。[5]

(二)熵增:有为与无为之间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孤立系统即与外界(环境)既没有物质又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来说,作为混乱程度标识的熵总是在不断地增加。也就是说,系统在孤立的状态下,总是自动地从有序向混乱和无序演化,直到最大限度的无序和混乱——混沌。这是个不可逆的进程,物理学上将之称做“时间之矢”。

应该说,这一原理是有严格适用范围的,即孤立系统。如果要阻止走向无序,则必须使系统开放,即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有时还有信息的交换。

对社会来说也不例外。譬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比孔子为凤凰但又为之不值。因为,凤凰是鸟之圣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今孔子凄凄惶惶,无道不隐,此“何德之衰”谓也;长沮、桀溺亦作如是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意即世事之衰,犹大水之横流,天下无处不如是,有谁能逆转呢?——对道家的无为来说,社会就像一个孤立系统,其自发的演化自然就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而在儒家的有为看来,情形则有不同,恰如这里孔子所云:如今天下人都和鸟兽一样,自然不可与之为伍谋事,我何尝不晓得个中道理。长沮、桀溺是两位有道隐者,我不是他们的同道又能是谁的同道呢?但正是因为当今天下无道,我才不忍隐居,才会不辞奔劳,凄惶流离,想以我之道去改易天下之无道。若是天下有道,我孔丘也用不着去改易了。——可见,逆“熵增”的天下大势而动,有时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儒家的可贵可敬之处。不过,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以人力胜天工,以有道易无道,不仅是孔子“克己复礼”的动力之源,而且是儒家思想极有价值之所在。

就今天而言,为什么说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呢?其含义:1.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是可能的,但要付出努力和代价;2.“构建”,就是阻止社会系统“熵增”即不和谐趋势的“努力”和“代价”,相当于给系统注入有序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194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锷在“生命是什么”的演讲中,提出一句名言:“生物以负熵为食。”所谓“负熵”,就是来自于外界(环境)的抗拒或阻止系统自发走向无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吃饭,就是为了获得“负熵”!

对人类社会来说,追求进步和发展是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不止是汗水,有时甚至是鲜血和生命!且看谭嗣同的慷慨之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谭嗣同看来,变法流血就是阻止社会退步、民族衰亡的“努力”和“代价”,是追求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高尚的“负熵”。

四 “和”与科技的开放和包容

人的认识,特别是科学认识,是从比较事物的同异开始的。中国先哲很早就从同异比较的认识中,领悟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样富含辩证思维的科学思想。

西周史伯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媾)。”(《国语·郑语》)

从正反两个方面,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辩证思想:一方面,五行相配生万物,五味相调成美味,六音相协出天籁……这就是“和实生物”;另一方面,单声不动听,单色不成彩,独味不可口,独物不繁盛……这就是“同则不继”。后来,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及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其实都自史伯而来。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同异论,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影响深远,如遗传育种、中医药学、轮作农业等等。现代科学,也一再证明了中国古代同异论的真知灼见。譬如,有性繁殖优于无性繁殖,杂种优势,克隆缺陷,“多利”夭亡,……不一而足。

西方尽管从形式逻辑上对同异关系进行了足够的探讨,但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未能升华到中国古代的高度,所以,才会出现达尔文、摩尔根式近亲结婚的悲剧。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的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甚至可以说,《周易》阴阳观也是以此为根柢的。看,纯阳的“乾”与纯阴的“坤”不过是极端或理想的两极而已,譬之太阳(日)和太阴(月)之两极,而现实中的事物只是阴阳两个极端中的联接和过度,是二者中和杂成的产物而已。所以,矛盾、斗争和战争仅是阴阳对立到极端的特例,一般来说,协调、改良、改革才是主流,正如八卦中除乾坤之外更多的是其他六卦一样。所以,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中庸,是执两用中!

结合上述熵增原理,我们对“和谐”中的“和”应该作如是观——“差异中的有序”或“有序中的差异”,即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尊卑不失其位,动静不失其序。”和谐,既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和稀泥,也不是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即绝不是混沌,而一定要有差异,就像“距离产生美”,没有差异那是混沌;但同时,又不是差异太大而过于极端,即不能是偏向一边的“纯阳”或偏向另一边的“纯阴”,不然那就是矛盾、斗争和战争了,若如此,则更失却了“和”之本义了。概言之,“和谐”或“和”应该是在极端的两者之间求取恰到好处的平衡和张力,即中庸之道、执两用中。

如果说,对熵增的理解意味着中国传统科技的开放性思想,即开放产生活力,交流增加有序,那么,“和”的思想则意味着包容,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不然“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也许,民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和”的意蕴。

除此之外,现代科学也无不印证了“和”的伟大哲学借镜价值。《西游记》第81难之后,孙悟空劝唐僧说:“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其中就蕴藏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天地不全”。现代科学表明,宇宙是对称破缺的结构,这是进化演变的终极原因和最根本的动力。[6]对称破缺,产生活力、生机、有序与美!

天地不全,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中国传统哲学伟大公心和包容的根本所在。

中国哲学的内容太过丰富,其对现代科学的借镜也极为深刻广大,尤其是其有机自然观的特征和人文关怀的底蕴,是我们今天需要着力挖掘的。对此,美国科学史家尤里达说得精辟:

“我们可以说,当今科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所显露出来的统一整体的世界观的特征并非同中国传统无关。完整地理解宇宙有机体的统一性、自然性、有序性、和谐性和相关性是中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千年探索的目标。”[7]

参考文献

[1]方励之.宇宙的创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4).

[2]杨小明.朱熹理学本体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发微[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

[3]李志超,关增建.机发论——有为的科学观[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1).

[4]杨小明.朱熹理学本体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发微[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

[5](美)马丁·里斯.六个数——塑造宇宙的深层力[M].石云里,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乌杰.系统辩证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7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106—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学习、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人类社会发展是世界普遍发展的一个特定部分,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物质生活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社会发展是由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促成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在论述社会发展时也曾明确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为政治和经济服务,这是唯物史观关于三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对社会发展诸要素之间关系的简练表达。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经济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也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氏,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我们正是在上述实践认识的基础上,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

二、对科学发展观实质内容的哲学解读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从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等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事物运动的主要方面,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遵循一定规律而发展的,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条件,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优越性。(2)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认识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3)对“为什么要发展”的科学回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我国现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仍需要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和群众观的基本思想,是对“发展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等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1)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和群众观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并通过人的劳动而实现的。这里所说的人,就是人民群众。(2)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群众是新中国的主人,社会主人民群众的事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3)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4)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最要紧的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是从会发展的横断面和纵向发展出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做出的科学回答。(1)坚持社会发展要全面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矛盾运动以及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理论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是由其运动所推动的,而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科学发展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全面发展,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困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次要矛盾的复杂关系,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2)坚持社会发展就要协调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联系和不平衡理论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就能正常发展;反之就会降低系统功能,导致其不能正常发展。(3)坚持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人与自然关系、永恒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也会影响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党必须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而党的先进性必然体现在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上。

综上所述,我们党在认真分析、总结当今中国的现实情况及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没有拘泥于纯粹的框框理解,而是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观点。为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实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倍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8]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0]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4-02-21.

[11]粱树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12]韩庆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4,(1).

上一篇:行进中的“大城管”模式——有关城管体制改革的调查下一篇:文化公司发展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