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精选10篇)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名言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艺术的功能即艺术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与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有着明显的分歧。柏拉图肯定艺术对于人的功能, 艺术对人的情感、审美和判断力都有深刻的影响, 艺术可以让人产生快感, 但大多是不好的, 毫无价值的功能。他对多数的艺术持贬斥态度, 认为艺术乱人心智, 败坏道德, 损害城邦管理, 因此他严格限制艺术。在《国家篇》第二、三、十卷中他历数诗人的罪状, 认为荷马史诗和许多悲剧、喜剧宣扬诸神、英雄之间的争斗、谋杀战争, 或者摹仿愚者、坏人、懦夫、卑贱者, 他们表达的情感, 产生的快感, 都来自于灵魂中那些非理性的情欲, 逢迎人性中的卑劣, 因此他宣称除了赞美神和善人的是除外, 其他艺术都应当被驱逐出城邦, 只有能都证明自己的诗对国家和人生有意义时才能回归。他主张对诗严格限制只有摹仿最崇高生活的真正的悲剧才能进行表演。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则指出, 艺术是受理性指导的人的求知活动, 并且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 史诗、悲剧和喜剧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政治学》第八卷中, 他论述了音乐, 并阐释了净化和艺术的功用。他以悲剧为最高的艺术范式, 肯定了一切优美的艺术, 他提出净化说用以解释悲剧的目的。在《诗学》中,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悲剧激发起的观众的情感局限于“怜悯”与“恐惧”。怜悯和恐惧在柏拉图看来是一种人无法被俘的负面情绪, 而亚里士多德对肯定了这些情感, 并将他们转化为有益的东西。克林伍德对此清晰地解释说:“他观察到, 悲剧所产生的情感实际上不会在观众精神上留下重负, 这些情感在观看悲剧的体验中就释放了。悲剧演完之后, 这种情感的澄清或净化留给观众心灵的东西, 不是怜悯和恐惧的重负, 而是摆脱这些情感之后的轻松。因此, 这种效果与柏拉图所设想的效果正好相反。”
在《诗学》中净化 (希腊文katharsis, 音译为卡塔西斯) 一词在第五章出现, 这个词也是亚里士多德得出的艺术的功能之中心。柏拉图在其理论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讲到“净化”一词, 但在某些部分我们可以找到类似于“净化”的这种概念。比如在另一个例子中, 酒神狂女在向神抵献祭时伴着笛声狂舞, 然后从暂时的疯狂中摆脱出来, 恢复清醒的头脑。”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将这种思想用到悲剧中去, 他认为这样的结果是人的情绪引发的。
亚氏在之前的《政治学》中对净化一词也已经有所提及:
音乐应该学习, 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 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 那就是: (1) 教育; (2) 净化 (关于“净化”这个词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只是约略提及, 将来在《诗学》里还要详细说明) ; (3) 精神享受, 也就是紧张劳动的安静和休息从此知各种和谐的然各有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 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但是在集会中听旁人演奏时, 我们就宜听行动的乐调和激昂的乐调。因为像哀怜和恐惧或是狂热之类的情绪, 虽然只在一部分人心里是潇民强烈的, 一般人也多少有一些。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 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状态, 随后就安静下来, 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 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哀怜、恐惧以及其它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 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 受到净化, 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 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音乐可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出于恢复紧张情绪, 伦理或教育的目的, 以及对人们的哀怜、恐惧、狂热等强烈情绪和迷狂状态, 音乐可以产生净化的作用, 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轻松无害的情感, 与柏氏功能说形成鲜明对比。
亚里士多德说明净化的功用问题, 从三个方面做出解释。其一, 净化和艺术的认知作用。亚氏认为情感的净化以“知”为前提。艺术源于摹仿, 而摹仿源于人的求知本性与经验, 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快感。以悲剧为例, 悲剧摹仿人的行动引发并净化情感, 这不是简单的道德感化或是清洗, 情感净化的先决条件是澄清见识和了悟真谛。悲剧描述某种类型的人物、事件, 表达普遍意义的哲理;悲剧不是要造成恐惧和同情的效果, 实为产生人执行的怜悯与恐惧。随着悲剧的演出一步步的认知产生强烈的情感又通过对这种情感的净化, 使观众开化心智, 明辨是非, 领悟到人生真谛, 避免柏拉图的悲剧影像成为现实。其二, 净化与艺术的伦理道德功用。悲剧摹仿世间百态, 通过高尚与卑劣人物的演绎, 让观众认识到寄予其中的普遍哲理, 其中主要的是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其三, 净化与艺术的审美移情功用。净化情感在某一方面也是审美移情作用, 他有益于培养审美情操和心理健康。艺术的这种审美心理效果, 柏拉图也已经看出, 在《国家篇》第十卷中, 借由苏格拉底之口表示出来:“听到荷马或其他背景诗人摹仿一个英雄遇到灾祸, 说出一大段伤心话, 捶着胸膛痛苦, 我们中间最好的人也会发生快感, 忘乎所以的表示同情, 并且赞赏诗人有本领, 能这样感动我们”。但是柏拉图对这样的倾向缺乏理性思想, 对于艺术审美移情作用他吃讽刺态度, 这更表现在他对待诗人的处理上。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审美移情作用可以带动宣扬道德伦理, 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是中情感的净化。
二、比较之诗人
柏拉图批评诗人, 他将人分为就等, 似乎诗人可以分为两类:慧者, 爱美者, 或是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属于第一等人”, 而“诗人或其他摹仿的艺术家”被列在第六等。他对于荷马的驱逐又让我们看出诗人在他眼里应当是第二种, 也就是位列第六等人群。在《申辩论》中将诗人与先知并列, 认为他们是神的俘虏。他们的一切优秀作品都凭借“灵感”, 即所谓的“神灵的凭付”。在他看来, 诗人的创作与画家一样, 是模仿的摹仿, 影子的影子, 实则毫无价值。艺术家的工作地位比木匠更低, 与真理之间的距离最远, 这也在他的理想国思想中有所体现, 他认为诗人带给民众的是非理性的, 冲动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科学分类方法中将诗学属于创造性科学, 诗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为诗人, 以此看出亚氏将诗人的地位放在很高的位置。对于被柏拉图驱赶的荷马很是尊崇们认为他是希腊最伟大的诗人。亚氏闭口不谈灵感和理式对是人的作用, 他肯定天赋与才能在诗的创作中的影响。
三、小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历史阶段中的人, 都在哲学史中画出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没有对或者错, 理论亦是如此。因此, 在研究他们之前, 首先要注意到我们既不能说柏氏的观点是错的, 也不能理解亚氏的思考是对的。本文对于他们的比较也只是客观的讲述了他们的有关说法, 并在诗学概念下进行些许比较, 对柏氏和亚氏在艺术哲学领域的异同做了分析。柏拉图没有具体的艺术哲学, 我们只是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搜索到有关艺术的独特见解。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体系化的艺术理论, 《诗学》仅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艺术哲学的部分成果。
当然, 除艺术哲学之外, 在其他领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体现出独有的见解。就他们的理论核心——观念为世界的绝对本源这一点, 他们就各有所重。首先, 亚氏尊重事实, 他所要求的是科学的可以确定的事实。柏氏则不喜欢事实。他们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柏拉图对于感觉界的轻贱, 他认为感觉对象毫无价值。其次, 柏拉图创立的理想主义, 却在他的理论体系中给予了神话和诗歌很大的分量, 明确表现出神秘主义色彩。而尊重事实的亚里士多德则反对这种以诗歌代替合理的解说的做法。再次, 就是他们的文体的明显对照。柏拉图文章辞藻华丽, 文采飞扬。亚里士多德全力摒除这些, 注重真理的表达。因此他的文字很务实, 甚至有些粗涩, 但都可以以其准确的概念表述来补足。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 是对柏拉图的观念论的诘难产生的:诘难一, 柏拉图的观念不能说明万物的存在;诘难二, 柏拉图没有吧观念对于万物的关系解释清楚;诘难三, 他没有说明万物的运动;诘难四, 观念被柏拉图设为非感觉的, 而实则是感觉;诘难五, 也是亚氏反对柏拉图观念论的最重要的理论。柏氏将观念和个别两分, 而亚氏则是将它们放在一起, 指出普遍相固然是绝对的存在, 确实这个普遍存在于各物之中。
他们的差异还出现在理想国的设计中, 亚里士多德没有把不同形式的国家做相近的分类, 因为没有一种整体式最好的, 一切视环境而定。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体系并不完整, 但是他们作为哲学家的光辉是不会减少的。纵然理论各具特色, 他们对于真理的不懈追逐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著.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英]斯塔斯, 著.批判的希腊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平, 著.神祗时代的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4]苏宁, 著.“卡塔西斯”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 1993 (6) .
关键词:自制;知识;不能自制
一、引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重点讨论那些与人的心理意志相关的品质,自制与不能自制、坚强、软弱和柔弱,在对此描述时采取一种更为实践的观点,考察伦理学体系常常过多忽略的品质,提供了关于人的道德弱点的一种细微而不甚清晰的想象心理学。对于这种品质,他认为,不同德性和恶是一回事,又不和他们根本不同。自制是德性与恶之间的一种与意志相关的品质,把自制作为达到德性的中间环节。由此可见,德性的重要地位。有德性之人不仅需要道德德性,还需要实践上的德性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制理论
最早提出自制思想的是苏格拉底,他一直反对一个人有知识,又奴隶般的被别的事物宰割这种观点,认为这是荒唐的。苏格拉底一直完全坚持反对这种观点。他坚持说,既然没有人明知而去做与善相反的事,除非不知,那么就完全不存在不能自制的情形。[1]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他的无知,人只要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美德,就会依据知识的指引做善的事情。这是苏格拉底对自制的观点,但是,人做恶或者从善真的与他是否有知识决定的吗?通过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可知在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制和知识有关,但并不起全部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自制还人的意志有关,和人的意志的自控能力有关。人在实践中主要是看他是否具有意志,在实践过程中是否受意志控制。
三、亚里士多德自制概念的内涵
1.自制的提出方法
首先,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讨论了自制与不能自制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谈论。在第七卷开始他就运用他对伦理学方法的说明,先摆出现象再考察其中的困难。如其他问题一样,在这里也是先要把各种现象摆出来,并且开始讨论其疑难之所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指出有关感受的一切公认的意见。如若困难解决了,公认的意见被接受了,即或不是全部,也是那些最主要的,那么问题也就得到了充分的说明。[1]亚里士多德首先介绍了自制和不能自制和关于他们的流行意见,从而转入讨论那些特别与人的心理一直相关的品质。亚里士多德排列了六种品质状态依次是:神性或神的德性;属人的德性;自制;不能自制;恶;兽性,要避开的品质状态是后三种。
2.自制与意愿
亚里士多德谈到自制时大多与实践相联系,实践就是人的行为,自制就是人的行为与意志的关系,他认为不论自制或者不自制都与人的意愿相关。他认为出于意愿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才值得称赞。综上所述,自制与不自制均事出于意愿而做出的,并未受到外力胁迫而做出的。是遵从内心的意愿而做出的。自制者表现出来的只是表象的痛苦,不自制者依照欲望而行为的快乐只是当下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制和不自制都是行为主体的能力范围内出于自愿而做出的行为。
3.责任的承担
亚里士多德在对自制行为的行为者是否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道德责任的观点是肯定的,他认为应该对出于意愿的行为负责任。他说:“每个人的善观念又是由他的品质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善观念不负有责任,就没有人对他所作的恶负有责任。”[1]由此,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是:自制是出于意愿、并负有道德责任的品质。在此种意义上看,自制就是自愿的、选择的、以追求适度为目的并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优良品质,它的这些特性符合了道德的性的各种特点,应该说是一种道德德性。相反,不能自制就不具有这一特点。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自制者的行为是出于欲望的,而不是出于选择的。与此相反,自制者的行为是出于选择的,而不是出于欲望的。”[1]尽管自制有这么多符合道德德行的特点,但是亚里士多德仍旧没有将其列入德性之中,是因为他认为“仅当一个人节制快乐并且以这样作为快乐,他才是节制的”[1]。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论善与恶》一文中说:“节制的特点是不渴求肉体的快乐,不沉溺于一切级的感官快乐,”[2]而“自制的特点是能靠理性来抑制朝向低级的感官快乐的冲动欲望,能控制和忍受基于自然的需求和痛苦”[2]。就此而言,自制与一般的道德德性还是有所不同的。具有自制品质的人在其思想中有一种混合的恶,即他本身也有追求不当享乐的欲望,只是他没有遵从这种欲望,而是理性地选择了自制。自制者能够同时既欲望着做一件事又选择不去做。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制就还算不得一种德性,而只能是‘德性与恶的混合’”[1]。
四、亚里士多德自制思想浅析
自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自制界定为处于德性和恶之间的品质,把自制作为达到德性的中间性环节。它在整个体系中起桥梁与枢纽作用,离开了自我控制与坚持,其它一切美德都无从谈起。在亚里士多德对自制概念的分析中自制就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而没有在感情的影响下放弃的人。自制者就是说他的自制能力好,可以抵制各种诱惑,坚持自己原则的人。自制是人逐渐达到节制和其它美德的不可跨越的品质。亚里士多德把自制看作达到德性的关键环节,但他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是承认人的欲望的,把欲望看作人的真实存在。人的自然欲望是应该满足的,但亚里士多德反对那种不节制地过度地追求快乐。亚里士多德在一开始的描述中列出的几种品质中,不能自制是应该避免的品质而自制则是人应该坚持的品质。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越来越明显,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今社会更加需要自制这样的品质。拥有自制这样的品质才是适用社会的明智之选。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也包含有极大的混乱,也存在着错误的观点。“实体”这个的内容和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剧烈斗争的场所。为了科学地了解哲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站在辩证唯物主叉立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就是论“实体”的理论。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实体”理论,无论是它的正确方面还是错误方面,对以后的哲学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实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原意是世界万物的基础或支撑物。早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初期就提出来了,但对于这个范畴第一次作系统和深刻地研究和探讨的则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他的“实体”范畴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探索。从对实体数目的了解来看,有的哲学家主张“实体”是一个,有的哲学家主张有几个,有的哲学家则认为“实体”数目无限。从对“实体”的性质和内容的了解来看,主要分成两派,一派称“实体”为“单纯物”,例如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认为实体就是水、气、火等。一派称“实体”为一般概念,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实体就是“数”或“点”“线…面”。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在“实体”范畴上的观点,提出自己关干“实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实体”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如某一个人或某匹马等。他把个别具体事物称为“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存在。除了“第一实体”外,还有“第二实体”。“第二实体”是指“第一实体”的属和种,就是指一般或普遍的东西,例如张三,李四是“第一实体”,“人”、“动物”便是“第二实体”。
“第一性实体”和“第二性实体”的关系,就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第二实体”依赖于“第一实体”而存在,例如没有个别的人存在,也就没有“人”这个“属”和“动物”这个“种”。同时,只有“第二实体”的属和种,才能更得当地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例如,在说明一个个别人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说某某是“人”或说某某是“动物”。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只有“第一实体”存在,其他性质,属性才能存在。他对“有”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有好几种意义,“有”是指一样东西的那个“什么”,或一个“这个”;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指一个性质或数量等等。“有”固然有这一切意义,但是最基本的“有”却是指那个“什么”,这是标志一样东西的“实体”的,这是因为当我们说一样东西是什么时,我们不说它是“自的”“热的”或“三尺长”,而说它是“一个人”。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在这里,他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的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的克服。
亚里士多德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中谁是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来揭示“实体”的意义和实质,认为根本事物是第一实体,它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根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用具体物质形态来说明事物本源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也包含了一些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作为实体本身是不变的,但是实体的性质可以变化。例如:同时一个人可以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冷,有时热:有时好,有时坏等等。实体所以会发生这种相反性质的变化,是由于一个实体在自身里面包含着相反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本身就存在健康和疾病,黑和白,好和坏。而且他还认为,通过实体变化过程,使先前白的现在变成黑的,先前热的变成冷的,先前好的变成坏的等等。亚里士多德还把实体的变化看成是由对立东西中的`一方变成另一方,而不能发生在互相不是对立的事物之中,例如白能变成黑,但声音不能变成白,因为声音和白不是互为对立的东西。因此,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实体”同事物的运动变化直接联系起来,而且从“实体”的变化中多少看到了对立面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这些思想虽然是偶然出现的,但毕竟是可贵的。
四 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也有极大的混乱和错误的观点。首先,他错误地认为质料是“潜在实体”,只有形式才是“现实实体”。他把“形式”看成是实体的最根本的对象。其次,他在对于“第二性实体”的理解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他虽然承认“第一性实体”是一切对象的基础,“第二性实体”离不开“第一实体”而存在,但有时又认为“第二实体”可以脱离“第一实体”而独立自存。有时他甚至提出“第二实体”比“第一实体”更实在,更应该称为“实体”,这样他实际上又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割裂开来,甚至把它们颠倒过来。再次,他提出了“第三种实体”的理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三实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永恒不动的精神“实体”,而且这种“实体”是没有质料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对象而存在,它就是精神“实体”。第二,它是宇宙万物的推动者。这种“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第三,它就是神。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没有质料的永恒不动的“实体”,所以能成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推动者,就是由于它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这种“理性”总是要求并达到善,因此善就是“理性”的对象,其实理性本身就是善,就是永恒不朽的生命,是“自在白为”的东西,这就是神。可见,亚里士多德第三种“实体”的理论,完全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是他“实体”学说中的糟粕。
源头的智慧--孔子、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探析
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作为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索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体系中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对象论和道德教育论,分析其异同,以供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借鉴.
作 者:皮江红 Pi Jianghong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南充,637002 刊 名: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GUIZHOU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2.2 B502.233 关键词:孔子 亚里士多德 教育哲学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才子城论坛的文章是这样写道:显而易见,柏拉图的哲学并非仅有“理念论”取向.还有“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哲学”等取向。亚里士多德尽管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上有莺要理论建树,但是,亚里士多德以追求“实践智慧”为宗旨的“实践哲学”则更具哲学内涵和意蕴,也为后来的文化哲学发展开创了历史先河.这种“实践哲学”也成为文化哲学的滥觞和雏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实践生命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括理论的、制作的、实践的活动。三者之中,理论的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实践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于实践理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人的行为时,强调了人的行为的构成冈素和表现形式。其中有“意愿行为”、“选择”、“考虑”、“希望”、“德性、恶与能力”等。他认为,实践智慧的对象是“变动的人事现象”,因此,它为偶然因素所决定。不论怎样崇高的理想和意图。在其推行实现时都难免会发生很大的变数。因此.对待人的行为不能用“必然性的法则”去把握。这种思想影响了康德。康德对实践理性原则的厘定就是遵循这个原则进行的。当我们发掘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思想源头中的以人自身的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等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哲学范式时,厘清了传统形而上学与非传统形而上学——文化哲学的区别时,就会发现。文化哲学并非仅仅是一种现代才出现的哲学范式.而是在古希腊哲学之中就已经存在。
一、德行的内涵
德行,顾名思义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德性以及行动,德性是指向实践行动的德性,而行动是以德性为理论基础的行动,故而这里的“德”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亚里士多德曾这样来定义德行:“所谓德行就是使一个人好并使他的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1]对这一定义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德行的本质是指向人的品质的,也是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的风向标。德行的认定首先依赖于如何认定一种品质是否具有德行,这需要人的理智需要人的理性能力,这也就是如何认识德行为“真”的层面。光是认识了何为德行的品质还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成为有德行的人动机还不足以证明这个人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要诉诸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实现出来德行的品质。所以德行除指向认识德行之“真”的知识层面最根本的指向则是使德行上升到“实现活动”的实践层面,这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
作为理性的人是行动的人,不是任意去行动,而是按照某种尺度和标准去行动,人的这种行动的根本动力不是来源于外在的强制而是来源于内在的自觉,显然这是作为道德人的内在固有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适合过群体式生活,他曾指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的。交往必然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无论交往的主体是否有等级差别,交往行为本身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约,当然法制层面的规约是必要的,但法制是作为外在强力层面来规约人们的行为,而从根本上说是需要一种内在自觉层面的规约,这就指向人的德行。一定要明确指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德行观绝不是超越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之外的一个先验的理论体系,也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外在原则约束人们的各种交往行为,而是从人们交往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内在德性品质,这种内在的德性品质往往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德行作为一种品质经过人们长久的交往中会形成于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由此来从人类的生存层面内在地规约着人们交往活动。
二、作为实践哲学的德行思想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不同康德,康德是一位义务论伦理学家,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目的论伦理学家。在康德看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的根本标准看这个人是否具有道德的动机,如果一个人动机不纯正即使做了再善良的事情这个人也不具有德性,不能以目的的合理性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必然要在人的行动即实践过程中来判定人是否具有德性,而人的行动总是指向一定目的,是有一个作为行动的目标指引着人们去行动。动机是否纯正完全依据于人的主观判断而不具客观标准性,如果一个人只有想成为道德的人的观念而没有附诸实践这个人肯定不具德行品质。这里引出了伦理学中的两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即义务论伦理学与目的论伦理学的争端,一个重动机,一个重行动。二者的分歧是非常明显的,但二都有指向“善”的理论情结,康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幸福与道德的融合称为至善,亚里士多德将德行的终极目的引向“善自身”,即终极的善是最高的德行范畴,其自身决定其他的具体的善但不被其他范畴所决定。
既然德行是指向终极的善,那必然要使德行思想指向实践的维度,从这一层面来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就是一种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绝不把德行仅仅囿于理论之中,当然从人的实践维度理解德行也必然对德行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人所特有的实践生命活动在实现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实现的好,有的人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实现这种活动。德行就是对人的出色的实现活动的赞赏,称他有一种好的品质。”[2]德行作为一种品质实现出来必然要付诸实践,但因人的德行程度与实践深度以及广度的不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面的德行品质。进一步划分可知,德行分为道德德行与理智德行,理智德行形成人们对德行的正确认知以及实现德行所必需的各种手段,这些手段是为了实现德行的目的,手段仅仅是工具性存在,而目的则为根本;道德德行将我们的活动和行为引向正确的轨道,即使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正确的目的,符合善本身。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终将要转向生活实践层面,也即德行指导下使人们必将获至幸福。幸福是指向“善自身”的,具有超越性的维度,即道德形而上学的维度,“那个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善自身’的是具体的善的终极的形而上学的实在和最后原因,也是将幸福与德性引向趋于一致的那个终极实在。”[3]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引向道德形而上学意在追求德行与幸福的统一,进一步说来就是将幸福纳入到德行的视阈中来理解。但必需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绝非将幸福拉至虚无飘渺的形而上学中,而更为根本的是幸福在于人的现实活动中,不过是这种现实活动不依于具体的现实之物而依据德行。亚里士多德给幸福做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指出,幸福是灵魂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样,幸福是依据于德性而获得的,并且是在实践中实现出来的,这种实践更体现于一种超验的维度,意味幸福的实现必然向着一个终极的目的趋向,否则幸福仅浮于日常生活表面或干脆停留于外在物欲的满足。
三、德行思想与现实的关联及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伦理学的实践维度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意义,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在很长时期的伦理学理路是沿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航向前行的,无论是经院主义神学伦理学还是近代理性主义伦理学,无论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还是20 世纪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现实关照都绕不开亚里士多德所设定伦理学理论论域,以至于20 世纪后期著名的社群主义者麦金泰尔在对各种伦理思想考察后感到极度失望不得不提出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入21 世纪,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道德无序的时代,人们失去了对终级的道德关怀的寻求而走向实利化,今天重提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给我们寻找人类终级的精神家园保有很大希望。这里所说的精神家园不是指宗教信仰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而是指道德意义上的精神家园,毕竟还有很多人没有宗教信仰。当下人们缺失对道德普遍性的信仰,这源于人们对能否达成人类道德普遍性缺少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放弃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善本身的追求,或是将善本身视为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而不屑于提及。其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们行为之上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善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是内化于这一过程中的。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就能明确当下人们所处的道德困境实际上是对道德普遍性充满怀疑,更是因为人们将道德普遍性理解为异于之们交往之外的冷冰冰的准则。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的实践维度使道德建设关照人的现实生存。德行不单单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在承认德行具有道德形而上学的指向的同时必然认识到,德行是关照人的现实生存的。当下我们国家已将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的重大举措,公民道德建设绝不是喊几句口号做几次动员就能实现的,而应当将道德建设与人的现实生存关联起来,这也就意味着道德建设应当落实具体的人的现实生存上,使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体认到道德是理性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由此人们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内化到心中,并在人们交往过程中自愿遵守从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交往,达到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目的。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前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当前我们的教育中最为急需的就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是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影响社会的道德发展而是反过来社会的道德现状决定学校学生的道德发展,社会上诸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在严重冲击着学生们的心灵,教育工作者往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在外表上修修补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实际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给我们指出一条道德形而上的关怀之路,也即人的道德与幸福指向终极的善,没有这一维度人们只能生存于表面,而且这一终极善是存在于人成为德行的人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德育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外在修为,即便重内在德育教育也往往将一些具体的价值观念强行往学生头脑中灌输,而缺失一种使学生人格完善向着一个更高的德性目标迈进的终极价值关照,这样的德育教育只能使学生的心灵成长越来越片面化、表象化和功利化,应当从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中寻找有益的启示来应用于我们的学生德育教育中。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既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也是一种伦理学实践,亚里士多德强调德行源于人的理性,它要求道德与行动的统一。德行指向终极的善,这终极的善不是异于人之外的超验准则,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善的目的与追求善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 亚里士多德; 自然教育; 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是在马其顿兴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十分的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城邦的中兴,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思想,就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城邦,就需要公民能够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所定义“公民”,指的是具有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权利的“人(古希腊的奴隶主)”。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教育的个人发展占主导地位,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充分发展。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源,所以,在早期的形态下,他们主要是探索世间万物的本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从此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教育自身存在的现象、空间、时间的限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是对古希腊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进行总体的概括。
在古代雅典的所有教育科目中,音樂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因为雅典人重视音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欣赏力,而且还能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所以在通过雅典学校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践,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根基就是由此而来。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自然”特指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自然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即质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目的因素,形式、动力和目的可以合成为形式因素,与质料因素相对应。亚里士多德通过潜能与现实对这两种相对的因素进行结合,他发现质料只是潜能,只有形式才能是它成为现实的存在。
(二)灵魂说。
灵魂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他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在他看来,灵魂就是生命的本源,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哥达拉斯(BiGe Dallas)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Plato)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把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的自然学说的出现,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基础。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整个西方的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的提出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即是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教育就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使其按照习惯方式运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提供的解决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最早的研究事业。这种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区分动植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运作方式,但是他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的立足点是人的本性;第二,教育适应儿童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潜能变为现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
第一个时期:学龄前教育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处在植物灵魂阶段,植物灵魂是灵魂最初的能力,一切的生物依靠它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学龄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顺应自然,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第二个时期:初级学校教育期,在这个时期根据儿童的非理性特征,通过教育中的读写、体育、绘画、音乐四门基础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净化非理性灵魂,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第三个时期:高级教育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灵魂可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在高级教育期,主要是进行发展人们的理论理性,因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
(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德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分为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德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智育:所谓的智育就是理性教育,以思想本身为目的,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从而摆脱外在束缚而独立的自由活动。体育:其目的不仅在于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魄,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和理智的享受。美育: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这门学科,因为其包含了音乐,作为古希腊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部分。
五、总结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受其尊师柏拉图的影响,并对古希腊教育整体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最高的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8, (04).
[2]陆扬.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J].南开学报,2006,(03).
[3]皮江红.论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及启示[J].福建论坛,2008,(04).
[4]梁平.论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必须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透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已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土多德出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靠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但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理解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构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带给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到达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带给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到达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先设计的目的,即
2、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3、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4、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5、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6、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
7、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8、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9、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10、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因此从某种好处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11、就像谚语说的那样,战争充满了假警报。---亚里士多德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不会主动侵犯人&bs
12、能促进人们对美的特性--数值比例秩序等的认识。--亚里士多德
13、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收爱,而是奉献爱。亚里士多德
14、愚勇的人当危难未来之时,激昂急躁,情不自禁,而在危难之事临头时又销声匿迹,热血冰销。亚里士多德
15、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16、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
17、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18、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作者亚里士多德
19、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永远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马云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
2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21、亚里士多德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22、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容易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亚里士多德)
23、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亚里士多德
24、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25、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6、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27、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28、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亚里士多德
29、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30、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31、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收爱,而是奉献爱。——亚里士多德
32、亚里士多德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33、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
34、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亚里士多德(希腊)
35、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亚里士多德
36、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37、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38、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39、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40、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
41、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4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希腊)亚里士多德
43、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44、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4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46、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47、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48、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9、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愉悦的生活。——(希腊)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