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精选8篇)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
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第二步: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
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例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为200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证。
请从哲学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何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诸多因素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我们要从整体着眼,同时又要搞好局部。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就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处境。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重点,统筹兼顾。
题型三: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此题型和题型二一样,考生需自己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例题】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从8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该地干部群众在反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经过最近十多年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原理的?
【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①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后来,由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②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们做出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例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不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题型五:是如何做到×××的?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
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例题】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求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的真切了解。
(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做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做出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1.照抄照搬书本知识, 没有联系背景材料。
主观题其中一个答题特点, 就是要求理论联系材料, 切忌原理与背景材料脱节, 泛泛而谈。
2.审题不明确, 答题不到位。
对于材料的中心思想, 层次含义把握不准, 答错原理观点或只沾了一点儿边。
3.不分主次, 眉毛胡子一把抓。
答题主次不分, 层次不明, 把不该答的也答上, 费时费力却没有成效。
针对以上情况, 本文试对主观试题的解答方法作探讨, 还请各位同人多多指教。
哲学主观题通常以情景材料为依托, 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在应用中有所创新, 是对学生们能力的最高要求。因此, 解答哲学主观题, 必然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和提问指向, 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而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正确的答题步骤, 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 才能克服主观题这一拦路虎, 轻松而顺利地学好哲学这一学科。
一、阅读题目要三看
第一, 审清设问, 明确答题的范围。
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问题构成。认真阅读问题非常重要。材料蕴涵着知识点, 而问题却规定着答案的范围和角度。设问一般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 但通过审清楚设问, 我们可以在短短的话语中寻找到许多可以帮助我们解题的有效信息。
比如下面这道题:某贫困地区县政府要组织群众开垦荒山, 可是荒山上长满了为显性或雌雄中都有显隐性状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后代雄性全为隐性性状雌性全为显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
例题: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且性别决定为XY型, 在其雌雄个体中均有阔叶和窄叶个体存在, 但不知阔叶和窄叶这对相对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解答:正交与反交若产生F1的性状在雌一亿多株的酸枣树, 新树种不活, 老树又挖不掉。于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对荒山进行实地考察, 同时借鉴外地经验, 从外地购入枣树进行接穗。经过5个村的试验, 使经济价值不大的酸枣变成了经济价值很大的甜枣。“一花引来万花开”, 试验成功后, 调动了农民承包荒山的积极性,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使得该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 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如果不看问题, 可以写的知识点要比实际答案多得多。比如“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等都可以写。但此题已经做了限制, 即“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 所以答案就不能多写。
第二, 要审清答题的方向。一般说来, 提问不外乎三种:“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 从知识点看“是什么”和“为什么”侧重于原理, “怎么做”侧重于考查方法论意义。从能力要求看, “是什么”主要考查知识能力, “为什么”主要考查分析能力, “怎么样”更倾向于应用能力, 所以, 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考生作出相应的不同的解答。上述题目提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第三, 审设问中是否有其他的特殊要求, 如是否要联系国家和个人的实际等。
二、提炼观点两步走
在“三看”之后, 要提炼出与问题相适应的哲学观点, 这其实也是审题, 而且是审题最关键的步骤, 按照我们一般的做法, 在读完材料后, 想一下, 写几个哲学观点。这样做, 经常会不全面, 导致漏写或错写, 更为保险的做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对材料做全面分析的基础概括出其大意, 用单句或词组写出来。具体做法是:每一句概括为一个短句或词组, 全段再概括出一句或几句, 划出重复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如上题, 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四个短句或词组:
第一句:开荒困难, 老树不让新树。
雄表现相同, 则该花色的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若产生F1的性状雌雄表现不同, 则该花色的遗传为X染色体遗传。
3. 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判定试验
方法:用突变型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若后代全表现野生型, 则突变为隐性突变,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 则突变为显性突变。
第二句:考察、借鉴、接穗。
第三句:试验、 (接穗) 酸枣变甜枣。
第四句:经验推广、脱贫致富。
第二步更为关键。在第一步概括的基础上, 对每一句或词组作分析, 提炼出哲学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并非一个句子或词组只能提炼一个观点, 在哲学常识中, 一种现象可以用几种观点来解释是很常见的, 而且有几个现象共同反映了一个观点。比如在上题:“ (接穗) 酸枣变甜枣”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试验”和“经验推广、脱贫致富”共同反映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观点。这种提炼观点的方法看来有点机械但是很有条理性, 尤其对那些面对主观题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组织答案四注意
组织答案是题目最终的完成, 也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展示, 因此显得尤其重要。一般说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结合材料
组织答案时, 首先要写出观点, 回顾原理内容, 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而且表述要到位, 关键词不能漏, 此外,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结合, 最简单的方法是摘录材料中的句子, 指出体现什么观点。
2. 注意角度
答题角度一定要根据提问作出应对的。如上题问的是“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答案就要从方法论意义上阐述, 并且紧紧围绕“如何”这一问题。这样才做到紧扣题眼, 不至于“答非所问”。
3. 语言规范
关于语言, 首先要简洁, 句子要通顺、达意, 同时要注意学科性, 答题时一定要运用一些学科术语, 体现“哲学性”和“政治性”。如果没什么把握, 尽量用课本上的原句。
4. 价值取向
由于哲学常识是思想政治课, 所以有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这要求在答题时要
例题:在种植多年的小麦中, 偶尔出现一株矮秆突变类型, 如何检验此矮秆突变为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解答:原来的野生型高秆与矮秆突变型杂交, 子代若均是高秆, 则突变为隐性突变。子代若有高和矮出现, 则突变为隐性突变。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摘要:“两制”活动中班主任的做法:一、指导学生结伴;二、指导学生选择导师;三、培养学生多种兴趣。
关键词:伙伴;导师;择师;兴趣;全面发展
“两制”, 即“学生成长伙伴制”、“学生成长导师制”。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成学习伙伴, 选择指导老师, 独立支配课余时间, 开展学习活动。以往, 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听老师讲课, 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消磨课余时间。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 致使学习时情绪低落, 效果极差。“两制”活动,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增强的规律, 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它是克服学生厌学情绪, 发展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素质的好举措。我作为班主任, 指导学生开展“两制”活动,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结伴阶段
“两制”活动一开展, 我班学生的兴趣高涨起来, 他们根椐自己的兴趣, 爱好, 三个一团, 五个一伙, 结成了学习小伙伴。班级立即出现了多种兴趣小组:有写作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理化实验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 还有栽植兴趣小组、编织兴趣小组, 等等。学生一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一到课余时间, 就聚在一起读写、演算、绘画、编织……个个乐在其中, 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我的做法是:精点评, 多鼓励,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选择导师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 各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只局限在一定的水平, 要想提高, 光靠伙伴们的努力是不够的, 要有老师的帮助。这时, 我便指导学生选择导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习有困难就要拜名师: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拜苌弘、师襄等人为师;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拜熊庆来为师……而今, 研究生有导师, 博士生有导师, 同学们为何不选择名师?学生恍然大悟, 纷纷选择自己最崇拜的老师做导师。一有问题便向导师请教, 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比如:学生写文章, 存在语言不生动、内容不充实、谋篇布局落于窠臼等问题。导师指导他们在三个方面上下工夫: (1) 观察生活, 写真情实感, 不无病呻吟; (2) 用词造句力争准确、生动、朴实无华; (3) 构思要巧妙。听了老师的指导, 写作小组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生活上的有心人, 留心观察生活, 注意大自然的变化, 头脑中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 写动物, 能抓住动物的毛色、体态、习性等方面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写人, 能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展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写景物, 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有层次地细致描写。他们品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下得正紧”的“紧”字, 该字朴实无华, 却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漫天大雪的情景, 一字传神;品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该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既写出了春回大地的
烧16天, 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 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
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关于环境、人口等问题时, 态度要明确, 在阐述观点、结合材料之后, 旗帜鲜明地表达个人倾向。
举一反三: (2006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涵。39题)
●张兆廷
快, 又表现出春风力量的大, 妙字生辉……就这样, 同学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很快地就提高了。他们研究名家的构思技巧, 谋篇布局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音乐兴趣小组的成员水平不高。经导师的指导, 他们在视唱、练耳以及器乐演奏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提高。视唱时, 不但能准确地把握音高、时值, 强弱变化, 还能够将乐曲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来;练耳时, 不但能把握住音准, 还能记下简单的谱子;演奏时, 指法、弓法准确到位, 极有表现力。“两制”活动津津有味地开展着, 各兴趣小组进步极快, 成绩显著, 硕果累累。我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会。展示会上, 他们纷纷推出自己的杰作, 真是你有美文, 我有名曲, 并驾齐驱, 各展才能,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培养学生多种兴趣、引导学生再次选择导师阶段
百花齐放的局面令人欣喜, 然而欣喜之余还有忧虑, 忧在何处?学生兴趣单一, 产生偏科的现象, 不能全面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我便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工夫:
1.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
学生的知识、兴趣、爱好大多是在课堂上学习养成的, 我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学语文, 能学会各种文章的写法;学地理能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学音美, 能增强美学意识, 发展艺术天才。
2.织组开展课外活动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只靠课堂上养成, 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活动中我开动脑筋, 培养学生多种兴趣。比如:我有时精选优美文章, 推荐给数学、英语等兴趣小组的学生阅读;有时挑选好的美术作品给音乐、编织等兴趣小组的学生欣赏;有时将精美的手工制品推荐给栽植、航模等兴趣小组的学生欣赏……通过开展课外活动, 学生就会产生多方面的兴趣。
3.用教师的知识、特长来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
我经常召集有特长的老师参与学生的联欢活动。老师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知识和特长, 能说的说, 会演的演。能说的, 说天文, 道地理, 纵论古今;会演的, 写字、绘画、吹打弹拉……通过展示, 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才艺出众, 心灵深处产生崇敬、羡慕之情, 从而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再选择导师
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产生了, 我立即引导学生再选导师, 鼓励学生参与多方面兴趣小组的活动。学生很快地再选择导师, 参与到其他小组的活动中去。这样一来,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以上是我实行“两制”的一点做法, 今草成拙文, 还望成为引玉之砖。
(铜山县大许镇中心中学)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 在展现内容上, 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 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 在展现方式上, 大胆创意, 精心策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 并以此为指导, 周密组织, 科学实施。 (联系实际, 言之有理, 酌情给分)
运用辩证唯物论, 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9分)
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 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 回答:
(1)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 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
(3) “世界给我16天, 我给世界5000年”
关键词:哲学;高中政治教学;主观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50-01
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政治主观题都是学生感到困难、觉得无从下手,而又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设问审不清,二是材料解读不准确,三是答非所问,四是答案不完整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建好自己的知识库,二是没有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下面,我就第二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如何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哲学知识分析解答主观题,进而逐步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高中阶段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有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理论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答政治主观题也离不开它的指导。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审设问。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审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时,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该题目的特点、要求。具体地说,一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二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材料范围是材料一、材料二,还是上述材料。三要看清回答该问题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四要看清该问的主体,是党、国家、公民,还是企业、消费者等。五要看清该问的分值是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审材料时要认真地对题中材料进行分析,把握关键词和重点句,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分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学生必须自己分出层次。二是从每层材料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三是把握事实材料每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含义。四是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
第三步联系课本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时,要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层次、中心、主体和关键词等,联系书本知识,调动平时所建立的知识库,准确搜索出回答该问所用的知识、原理。
第四步组织答案。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组织主观题答案,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一般是先回答课本理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因理论而贵,理论因材料而活”,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切记避免只答理论或只联系材料的做法。二要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化。
例如:2010江苏高考第3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解析:材料给的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共两问:第一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知识,角度是依据,要求理论与材料结合;第二问考查《政治生活》中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答出“有利于”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总之,学好哲学,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养成辩证思维习惯,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能解答好政治主观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高考中不必要的失分现象,而且能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启明.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法.考试周刊,2010.
1.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围绕“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的主题,某媒体开设“民生论坛”栏目进行了讨论,下面是三位市民就此发表的各自观点和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把一切民生问题统统管起来。如果你也参与上述讨论,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
答: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群众,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创新性。(4分)②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通过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提出某些具体化建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2.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漂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些事件再一次告戒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请你从价值观角度,分析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0分)答:①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2分)②随着时空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这一历史性特征,有助于价值观念的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分)③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讲,只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才能保证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因此,要反对那种没有客观根据,不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随意改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4分)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天堂伞业集团不断给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伞)赋予新的功能、高科技的内涵,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前几年他们敏感地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这条新闻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国内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伞新产品,一问世就俏销国际市场。去年2.88亿元的销售额中,防紫外线系列产品就占了2/3。小小天堂伞撑到了全世界,享誉全球。
运用哲学相关知识分析杭州“天堂伞”成功的经验有哪些?(9分)答:.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错误的意识。“天堂伞”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树立了市场为主的观念和强烈的创新的意识。(3分)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市场的变化。“天堂伞”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发新产品,推陈出新,赋予古老的传统产品新的功能和高科技的内涵,赢得了市场。(3分)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联系中找到发展的思路。“天堂伞”看到了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与对防紫外线产品需求增加的联系,开发出相关的产品,把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3分)(若从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4.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市是如何构建新模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8分)⑵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分析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模式的做法。(5分)
答:(1)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该市根据自身不同镇区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新路子。(2分)②坚持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该市立足整体,统筹全市发展的全局,重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实现了南中北互补协调发展。(2分)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该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敢于寻找新思路,构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全市的新一轮大发展。(2分)④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2分)其它哲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相对于客观题来讲,历史主观题内容丰富,设问角度灵活。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主观试题可发现,历史主观题中的材料容量较大,信息多样化,而且有的材料文字比较晦涩,不容易被理解。因此,解答好历史主观题将成为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主观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一种重要的题型,形式灵活、区分度强,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该题型能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考试题的细致研究,总结出了“二读一联一作”和“三定法”的解题思路,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历史主观题的结构一般是材料+设问。“二读一联一作”是指读设问、读材料、联系教材、有效作答的解题思路。“三定法”是指在读设问的过程中运用的定源法、定动词法和定位法。
1、读设问
很多学生都认为,解答主观题时,要先读材料,后读设问。其实,这样做有两点不好的地方:一是有的试题的材料是古文或是翻译外国的材料,读起来比较费劲,会影响有些考生的答题心理;另一个是在不知道答题规定性要求的情况下,没有目的地读材料,容易浪费时间,效率低。因此,先读设问,能对材料内容进行定位,有助于明确答题范围和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能使思路清晰、明确。在读设问的时候要注意运用三定法。
(1)定源法
定源法就是确定答题的来源。怎么才能确定答题的来源呢?根据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主观题设问类型,可分为三种来源。
①来源于材料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或依据材料”,则说明答案来源于材料。
②来源于所学知识(教材)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所学知识”,那么答案来源于教材。
③来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教材)的结合点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那么答案来源于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
(2)定动词法
定动词法就是明确设问中的动词类型。动词类型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常见的动词有:概括、分析、比较、评析、指出、列举、说明等。概括类的动词考查考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分析类的动词考查分析能力,比较类的动词考查考生对相似事物提取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评析类的考查考生对某一观点的评价分析能力。指出、列举、说明类的较前几类相比,考查的能力级别较低。
(3)定位法
定位法就是确定要回答的内容。这些词主要有:原因、条件、目的、影响、实质等,我们可将这些词叫作定位词。
另外,在动词和定位词之间还有一些限定词(内容),如“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原因”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就属于限定的内容。
历史主观题中的材料较多,因此阅读并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基础。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2、读材料
在明确设问后,要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解答问题具有帮助性、实用性的信息。笔者提倡要对材料读三遍。第一遍可以进行浏览,快速地读,大致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涉及的时间、事件、地点、人物等,要确定与设问有联系的材料范围,缩小第二遍的阅读范围。第二遍要在第一遍确定的较小范围内更具体、更细致地读。第三遍要对重点、关键的语句进行再次确认,并认真准确理解。因为有的材料是古文或翻译的外国作品,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候进行一两遍的阅读也会有偏差,所以在第三遍中我们要尽量地纠正这些偏差。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的考生只注意材料的正文部分,而忽视了注记和材料的出处。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因为有的时候试题的答案就存在注记或者出处内,忽略这些就会导致解答时偏离答题方向或者不知道如何答题,无从下手。
3、联系
联系,就是进行知识迁移,联系教材,找到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建立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在解答前面讲过的“根据所学知识”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类的设问时,我们必须要联系教材。那么在解答“根据材料”类的设问时,要不要联系教材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联系。虽然这类题的答案不局限于教材,来源于材料,但还是要以一定的教材知识为基础的。
4、作答
作答,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即在理解了设问、读透了材料、联系并正确迁移了教材知识后,在大脑中有序组织答案进行答题的过程。它是解答主观题的落脚点,更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前面其他几步做得再好,阅卷老师也看不到,还是不能取得高分的。
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必须理清思路。答题前要思路清晰,在脑海中组织好再进行答题,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②尽量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答题。不要用生活中的口语或网络流行语进行答题,因为那样即使答对了,也不会得高分的。
③查看分值。要“看菜下碟”,根据设问的分值,有针对性地答题。分值多的要多答,分值少的要少答。
1.材料 时至今日,人们看待 “女排精神”渐趋理性。就像老教练陈忠和说的,光喊“女排精神”,是喊不出冠军的。郎平也曾说过,不能说打得好,就有“女排精神”,打得不好,就没有“女排精神”。女排宿将赵蕊蕊则表示,“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日复一日、枯燥艰苦、刻苦而科学的训练基础上的,比赛是靠一场一场,一分一分去打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理性看待“女排精神”?(12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 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 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 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 坚持并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重 大现实意义。(10 分)
广告试题调研 政治 第5辑 模型解题法(版)--天星教育
作者:天星教育研究院
京东
广告试题调研 政治 第4辑(2019版)--天星教育
作者:天星教育研究院
京东
广告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高中数学
作者:张文茂
京东
广告思维导图:高中政治
作者:东尼•博赞
京东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 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年 10 月 21 日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中国的模式是否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问题时说:“改革开放近40 年来,我们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往来。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使得亿万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提高。相信世界各国在相互的合作发展中,能够相互借鉴。我们也愿意介绍中国在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材料二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年年会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说: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 40 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 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12 分)
4.材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9分)
5.宪法竖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在总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下表为我国修改宪法的大事记。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修改宪法。(14分)
6.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成果丰硕。论坛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发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一带一路”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凝聚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共识。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及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前景(10分)
7.(10分)月18日——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临诸多新课题。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这个根本要求,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如何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10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进入新世纪后,中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合作潜力,推动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中阿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成立了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目前,中阿合作论坛已举办7届部长级会议及14次高官,3次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207月1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阿合作论坛秉持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中阿文明交往互鉴,汲取对方智慧的宽阔平台。论坛框架下设立的多种文化交流机制有效推动了中阿人文交流全面、快速发展,双方在各领城的人文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为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智力支持。
来,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在深化双方关系、增强政治互信方面成效显著。从新型伙伴关系,到战略合作关系,在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在能源、经贸、基础设施、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阿合作论坛取得了累累硕果。(10 分)
9.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而且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当下,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作为传统产业架构的教育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集结了线上线下教育服务的O2O教育平台崭露头角,在线教育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但“资本寒冬”不期而至,教育O2O倒闭潮、O2O教育末路行不通等传言纷至沓来。归结原因,一方面是多家资本盲目跟进导致的O2O教育同质化严重,从形式、内容和包装上大同小异,拼的是简单粗暴的售课能力,忽略课程背后的效果,以及客户在终端的联结思维与互动体验。更重要的一方面,大部分O2O教育过多地关注线上,将课程直接搬到线上平台,完全忽略了线下的作用和价值。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足够广阔,想要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最大程度满足当前在线教育服务的市场缺口和短板,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为终端客户提供精准的教育服务。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如何在在线教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9分)
10.(14分) 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一一一论“中国信心从哪里来”
我们坚信,尽管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发展的“时”依然总体有利。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奋力勇夺,定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我们坚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这是厚积薄发的发展之势,经过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厚积累和不懈探索,我国经济有足底气应对风险挑战;这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势,中国坚定不移向世界打开大门、与各国深化合作,顺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的合理性。(10分)
(2)围绕中国自信,就“如何做一个对中国自信有益的人”这一主题,班级召开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的两个要点。(4分)
1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节目于2018年4月2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带着观众们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马克思是对的》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身的优秀电视理论片,以经典串联经典、以问题导入问题,辅之以特定的场景设置与环节衔接,用富有时代感的视听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为普通观众呈现了经典理论化繁为简的解读方式与生机盎然的思想内核,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的理解。(12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 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 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 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 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 集, 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 节构成。
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 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 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 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 壮阔画卷。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 12 集《平“语”近人》的标题中所折射出 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10 分)
(2)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请就如何铸造河南文化新辉 煌写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 分)
13.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和效益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一方面加大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释放经济新动能,增强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推广职业技能培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国人民也从这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获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评价政府的做法。 (10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街区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州许多名垂千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含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别具一格的城市街区文化是城市一张闪亮的名片,向世人展示着所在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甚至蕴涵着城市价值追求与发展理念。然而,当下中国的城市文化因缺乏地域特色而饱受诟病。“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面貌,既失去了外部的可识别性,也丧失了内部认同感。
有人认为,区域文化唯有秉持地域特色,才能在中华文化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结合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0分)
15.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海南自贸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形势,着眼于国际与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海南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当然,海南要以防控风险为底线,依托现代互联网+、云数据等手段,在出台有关政策时,要深入论证、反复运算、电子模拟,严格把关,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实现区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形成过程。(7分)
16.2018年10月16日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我国粮食安全系列宣传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迈上新台阶,但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如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供求矛盾突出以及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数量惊人。
对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粮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同时还要倡导每个人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9分)
17.2018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龙岩市是全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之一。面对这样的现状,龙岩市市委、政府和全市人民不惧困难,群策群力、奋力拼搏,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模式。
以来,我市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全力突破,打造“力量强、责任实、投入足、政策优、扶贫准”脱贫工作新格局。先后制订出台42份针对性的脱贫攻坚政策性文件,形成和完善了“1+42”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
强化精准施策,重抓生产扶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扶持17628户、58331人次实施生产发展项目,其中种植业9707户、32548人次,养殖业6450户、20768人次,加工业446户、1529人次,商业1025户、3486人次。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市本级财政扶贫支出金额从的10416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12919万元.
通过进村到户、精准帮扶,逐村逐户制订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和措施,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取得成效显著: 2017年,全市已实现80个贫困村、7个贫困乡镇、1个贫困县(长汀)摘帽。
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龙岩市脱贫攻坚模式的成功之处。 (9分)
18.我国新版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古诗文比例有大幅提升,这将对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发挥更好作用。语文教材要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
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做人做事做到极致就是要做文化。针对文化市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文化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设计缺乏创新性和技术含量较低等因素,我国对文化供给侧进行改革,其一就是扩大文化供给侧对消费的引领作用:弘扬工匠精神,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精品力作成为时代话题和时尚先锋;紧紧抓住科技进步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和领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生产领域,鼓励和刺激文化供给侧的竞争,提升供给的水平和质量;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引导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与品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语文教材修订的意义。(6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刻苦训练形成的。(3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女排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始终对排球训练和比赛有激励
和指导作用,但它无法直接变成比赛胜利的结果。(回答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可以。其他对郎平的话理解言之有理的也可酌情给分。但本要点不与其他答案重复给分)(3分)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女排精神”是在一天一天的训练中、一场一场的比赛中形成和体现的。(3分)
④坚持发挥主观能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女排精神”的形成需要刻苦而科学的训练,要自觉遵循体育训练规律。(3分)
2.(10 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 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1 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 分)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推动了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 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 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真理。(1 分)
背政治如何过目不忘
1、每节课前,首先弄清学习目标。在自学中:(1)写出本课的大小提纲,以提高归纳演绎的能力;(2)找出本课的概念原理,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3)提出本课的问题(包括理论上搞不懂的问题,也包括理论与实际中矛盾而引起的疑问)及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发问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养成学习的主人。
2、围绕学习要求,在自学基础上做自学笔记。
3、课后对照自己的笔记检查自学中对重点掌握的情况,并作补充、修改。
理解与记忆,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所以,学习思想政治课一定要把记忆和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
(1)明确记忆和理解对象
记忆和理解对象包括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其关系。
(2)注重阅读
要做到“熟读精思”,即把教材读熟并反复思考, 这实际上是把语文课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政治课学习中,政治语文化,可以概括为“三到”“四遍”读书法。所谓“三到”,是指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心到,就是边读边思考;手到,就是运用各种自学符号,点、划、摘、记,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促进思考。“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所谓“四遍”,是指在阅读顺序上要由浅入深地反复阅读四遍,方可初步读懂。第一遍,了解全貌,胸有全局。犹如登高望远,纵观全景,重在“全”字。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逐一地加以考察和研究。研究商品,把它的要素分解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然后加以考察研究。只有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综合为一体,才能明确商品是这两个要素的对立统一体。分析和综合,应当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学得深刻、学得系统。
通过图形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图示记忆法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强”。它比文字记忆效果要好,它以象征性的图形提示出抽象的概念原理或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直观地感知识记材料;它还以简单的线条、简洁的文字或简明的数字使复杂的、不易表述清楚的识记材料变得直观明了,使知识材料简要概括,一目了然。
图示分为直观图示和逻辑关系图示两种。设计直观图示的步骤是:①根据要记忆的概念或原理的内容选择一个易于用图形表示的例子;②抓住例子与概念、原理的相似点设计图形;③组织说明图形的文字。
逻辑关系图示又可分为演绎图示、归纳图示和关系图示。其设计步骤是:①找出理论所包含的知识点;②按照理论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用简单的文字、线条表示出来。
以列表的形式把相关的材料进行对比或对照,从而记忆其特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的记忆方法。列表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列表记忆法是帮助我们将识记材料恰当贮存、方便提取的一种好形式。它可以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还可以显示相关材料的各自特点,便于进行比较分析,加强理解和记忆。
列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一览表、说明表、系统表、比较表、统计表等。列表的主要步骤有:①根据记忆的需要首先对材料进行分类,看其适合编制哪种类型的图表。②查找和归纳材料的主要特征、特点,比较不同材料的异同点。③按不同类型表格的规格和形式编制表格。④按照表格内的基础上,逐一把材料的主要内容填到表中。运用列表记忆法不必专门去死记硬背,因为往往一张图表整理出来,脑子已形成深刻的印记。
寻找和推导记忆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加以记忆的方法。由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只要抓住事物的这一共性,就能联系个性。运用规律进行记忆显然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记忆方法,它的最直接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减轻大脑记忆的负担。从而掌握一把可解开许多难题的钥匙。
运用规律记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①规律记忆要求我们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懂得记忆材料,而是必须明确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抽象出、抓住本质的东西,得出统一的定理、法则、公式。如果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则是不可能进行规律记忆的。②规律记忆适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复出现的材料,而不适合于在特殊条件下偶然出现的材料。
有意激发自己对记忆材料的兴趣以增进记忆效果的方法。兴趣与记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学习材料和要记的东西本身的直接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有效记忆的内在动力。当人们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专注于吸引自己的事物时,大脑就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而且不容易出现疲劳和兴奋转移。这种状态自然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
一、做好主观题要过好审题关
看到主观题第一反应是看设问,并且要多看几遍,明确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看材料, 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
第一,审题型界定。综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把政治主观题归纳为五种题型, 而不同的题型都有基本的答题模式:原因(依据)类:理论观点+现实意义;体现类:材料+观点(通常用“体现了”相连接)或观点+材料 (最后说明结论 );措施类:理论措施+具体的解决措施;反映现象类(多见于图表形式的试题中):反映的现象=时间+图表主题+反映的事件。图表题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有注释的一定要看注释,并要以注释为标准比较图表,得出结论;认识(辨析)类: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审知识界定。即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课本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 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具体划分。因此, 学生必须打好基础, 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把握重要理论观点。
第三,审主体界定。尤其是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主观题的解答必须抓住主体。有的设问明确限定从某一主体(如主权国家、国际关系、国家、政府、党、公民、人大、政协等)的角度回答,不同主体有不同知识体系,要求是既定的,基本观点也是有限的。
例如:关于党做某事的原因(依据)的有关知识主要就是: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才能……才能……;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如:凡涉及国际关系,一般应运用以下知识作答: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其中有的是开放性问题,虽没有限定主体,但学生应从不同主体角度进行说明(如经济生活往往要求从个人、企业、国家角度说措施、说意义;政治生活要求从公民、政府、国家、政党等角度说措施和意义)。
第四,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指向。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第五,要明确分值。分值10分,一般是3点。因为高考往往是一点3分左右。如果分值是12分,一般要答4点。审题时要求学生拿起笔来,在设问中做好记号。
二、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和明主题
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 而且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在逐年增大。因此,能否读懂材料,抓出材料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解答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归纳中心,明主题。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划分层次,找联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归纳出层意,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理要点。挖掘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课本知识进行推理,梳理出答题要点。
三、调动知识、联系材料
这一环节做的好坏关系到答案要点是否全面而不累赘,理论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直接用材料对应理论观点; 较复杂的材料可以采取用理论观点套材料的方法。把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分别对应相联系,理清层次。
四、组织答案
组织出的答案,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规范作答。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观点要表达准确,分析要全面到位,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
五、典题分析
下面以一道试题为例, 具体讲解和演示上述主观题的解题技巧。试题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 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近年来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由于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对汽柴油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也已变得十分突出,加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国家决定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和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这一调整,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降低汽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12分)
【解析】首先审准设问的三要素 :知识———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矛盾的不平衡性———主次矛盾(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 (分清主流和支流, 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题型———原因类;主体———企业。分值12分,大概3到4点。由此可知, 此题要求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回答国家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这一做法为什么是正确的。其次抓材料。该材料讲了三层意思: 汽车工业的现状———做出调税决定———调整的目的和意义。联系矛盾观的知识,不难得出这一做法正确性之一在于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挖掘材料,“重点”和“同时”两个关键词结合矛盾观的知识, 再次得出这一做法之所以正确还在于抓住了主要矛盾, 运用了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处理了矛盾。最后按原因类试题的答题基本模式,组织出答案。
一、体现类、说明类主观题
例1 2011年7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该方案针对当前西藏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安排226个建设项目。会议要求,按照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推进西藏各项建设。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科学的思想方法?
解析 首先要审题,本题要求同学们从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法角度进行思考。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该方案针对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区分轻重缓急等。第三步,对比题干信息与设问。结合辩证法中方法论的知识指向和主干信息,我们可以从抓主要矛盾、坚持联系的观点、注重量的积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来分析。
答案 ①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制定方案。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方案坚持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会议要求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推进西藏各项建设。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西藏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来安排建设项目,强调特色产业的发展。
点拨 解答此类题型,关键在于“两边对照”,即把所给材料和限定知识相对照,找出二者的汇合点。在具体表述时,一般先阐述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二、依据类主观题
例2 2011年9月21日,韩启德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最希望下一代从事的职业中,“科学家”的排名不高,而“公务员”和“MBA”却名列前茅。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是一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生命的最绚烂丰富的部分,当属其精神世界。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
解析 首先“两审问”:一审设问,知识范围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是为什么要重视公众科学精神培育;二审材料,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公众科学素养在社会发展和自身生活中的意义。其次,“一发散”:结合“重视公众科学精神”这一核心,我们可以考虑科学精神培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精神对公众自身的影响等知识。最后,“一结合”:结合材料、审问与发散思维,从科学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可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从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角度,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①科学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公众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关系到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关系到社会的变革。
三、措施类主观题
例3 2011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声一片,沉寂了几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据统计,国内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屡次创下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同比涨幅达到了5成左右。温家宝总理在调研中强调,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中规律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应如何稳定猪肉市场?
解析 第一步,细读设问,明确本题的主体限定为政府,答题范围限定为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第二步,做到“三联系”,首先联系教材,规律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规律的含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们造福;其次联系材料,注意抓住出台政策、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波动等关键信息。第三步,将教材理论与材料信息结合起来。
答案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认识和把握猪肉生产和流通的内在规律,研究治本之策,实现生猪市场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1.2012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9.2%,CPI同比上涨5.4%。但近日央行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却显示,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 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措施,做好价格监管,保持物价稳定,很快物价开始高位回落,趋于稳定。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就稳定物价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1.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针对物价通胀预期,国务院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措施,稳定物价,保障居民生活。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论。国务院及各地出台的政策属于正确的意识,既稳定了物价又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国务院出台及各地出台的政策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今年的情况看,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⑤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央行决定继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出台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措施。⑥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因此国务院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⑦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国务院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推荐阅读:
《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09-23
联系主观题07-27
典型主观题12-06
刑诉法主观题05-25
中考政政治主观题07-19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10-25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11-27
2024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10-12
司法考试主观题答题卡10-24
2024年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训练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