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

2023-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 考试作弊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作弊不但会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公平性评价, 更严重影响校风校纪;对于学生来说, 作弊是要冒很大风险;对于教师来说, 处理学生、惩罚作弊学生, 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作弊更打破了高校学生间的公平竞争,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因此, 探究防止和消除作弊现象的方法是一个迫切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作弊行为进行分析, 并探讨防治大学生作弊的手段。

1 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探析

1.1 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 采取与社会或群体认可的可接受的方式行事。当前大学生作弊行为出现了低年级化、女生作弊数量上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参与作弊、群体化的倾向, 据调查, 近半数的大学生承认至少有一次考试作弊。在这种大背景下, 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倒成为了学生中的另类, 甚至受到其他学生的讥讽。这样, 从众心理的压力相应就会变得更大。

1.2 学习焦虑

长期以来, 成绩中心论占据着主流。学生从小就在应试教育的气氛中生活, 有些学生形成了以考试成绩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心理, 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这种畸形的学习成绩观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感受。他们对学习, 特别是成绩显得过分担心。而这种焦虑情绪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最终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因为严重的学习焦虑而成为心理障碍患者,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往往容易采取作弊的方式来缓解自身对学习的焦虑情绪。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并不多, 但却往往更容易因为作弊受处分而出现过激行为。

1.3 厌学心理

由于, 跟教育制度有关, 不少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不想学习, 但学校、家长又需要用成绩来为他们在大学中的表现说话, 因此这些厌学的学生们更容易出现烦燥情绪。加之大学是人生中一个思想观念形成与大发展时期, 这些学生很容易在厌学情绪的作用下接受那些能够缓解其烦燥情绪的方法, 例如作弊。作弊的结果即能保证学习上不出大问题, 同时又能保证自己不用强迫自己去学习, 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1.4 尝试心理

进入大学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成人。这种变化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时, 都会对外界的变化积极尝试。这一过程是大学生成长成为社会人的一个必经阶段。但由于大学中的各种观念鱼龙混杂, 作弊作为一种“新鲜”事物, 被许多大学生在尝试的心理作用下去作弊。正如在进考场前已经作好作弊准备的仅占35%, 46.5%的学生进考场时并没有想到要作弊。

1.5 功利心理

一些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东西到社会上用不到, 于是将绝大多数时间花在考研、考级、考证的学习上, 甚至有些热衷于打工、恋爱等, 对于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程, 不投入精力, 只求考试及格, 考试为了应付, 作弊自然就会成为应付的手段。

另一方面, 由于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亦是成绩核心论, 成绩关系到其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等, 这导致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亦加入到了作弊的大军中。更为严重的是, 因为老师大都熟悉这些学生, 因此, 在处理其作弊行为时, 更难于从严, 从而导致对学校风气的极大伤害。

2 方法与对策

2.1 树立整体的观念

当前, 大学生作弊行为并不少见, 作弊者上至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 下至从来不认真上学的学生, 这不仅让老师在处理时面临更大的情感压力, 同时亦给学生以更大的群体压力。不少高校在学生管理中, 只片面强调考试纪律, 却并不去从学校学生群体氛围角度对考试作弊问题进行调整以至学生中流行着作弊的观念, 大家看到作弊的学生往往不学习, 但最后考试成绩却比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好, 这不仅助长了学生作弊之心, 同时随着选择作弊人数的增加, 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 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因此而被卷入。因此, 我们建议, 在对大学生作弊行为的管理中, 须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从学校整体风气的角度来处理作弊问题, 较对单个学生的严厉处罚意义更为重大。

2.2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学习成绩所占分量太重。学校中几乎所有的奖励都有一定的学习成绩条件。学习成绩成为了学生评优、学生在校表现等的必备条件。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们会对学习成绩过分重视, 并进而诱发作弊行为的出现。近年来, 成绩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加入作弊大军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让每个人在大学中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 都能够付出之后有收获, 已是当务之急。

2.3 严格考试纪律, 提倡人性化管理

虽然不少学生表示, 监考严格的情况下, 他们不会作弊。这提示我们需要在考试管理中严格考试纪律。但调查显示, 46.1%的学生认为对作弊的严厉处罚并不足以威慑作弊的大学生[2], 因为在惩罚严厉的情况下, 监考老师抓作弊时提心情是矛盾的, 他们大多处于两难的境地, 因为不抓则违反监考纪律, 而抓则学生要受到严厉处罚, 学生的一生就被毁了。毕竟大学是一个教育人的场所, 而不是一个处罚人的场所。因此, 我们建议一方面要严格考试纪律, 尽可能将学生作弊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 又要本着教育的原则,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能唯处罚而处罚。这样很可能适得其反。

2.4 改革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当前大学学生成绩考核, 大多是期未考试一定终身。就算有平时成绩在其中, 也常常并不起到作用。国外的大学考试则相反, 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在其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更大。因此, 对于国外学生来说, 期未考试并非能够决定其成绩的好坏, 只要他平时的作业、讨论等积极参与了, 期未考试基本不需要太多担心。而不象我国, 期未考试成为了象高考一样的重要“节目”。改革学生成绩考核体系将有助于减少监考的压力, 同时亦能够给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大学生作弊的种种原因, 包括从众心理、学习焦虑、厌学、尝试、功利心理等, 并从树立整体观念、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严格考试纪律、改革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作弊,心理原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去长海, 韩霜.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3) :352~353.

[2] 万明钢, 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2, 43 (3) :79~84.

[3] 谢文新.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 2007, 4:56~58.

上一篇: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建议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Dreamweaver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