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
A. 集体教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C。
A. 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C。
A. 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 A。A.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6.B 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A. 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7.心理自我不包括 B。
A. 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A. 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9.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C。A. 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B。
A. 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C。
A. 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 D。A. 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A. 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14.B 是情绪产生的基础。A. 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C。A. 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D。
A. 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17.与意志坚毅性相反的品质有 D。
A. 盲从性;B.放任性 ;C.独断性 ;D.顽固性
18.D 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A. 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19.认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女孩软弱、无主见,南方人精明,北方人厚道。这是 B A. 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 角色固着;D.投射效应
20.在交往中对于可能引起喜怒哀乐或与大家共鸣的事情无动于衷,或“喜怒不形于色”。这是 A A. 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冷漠;B.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强烈;C.自卑;D.嫉妒
21.表现为过分的自我约束和自制,对人和事死板、不灵活,谨小慎微、顾虑多疑、墨守陈规,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行事。这是 D A. 癔病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自恋型人格;D.强迫型人格
22.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就越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同宿舍、同班的同学更容易成为朋友。这是人际交往中的 B。
A. 态度相似性;B.空间临近性;C.需要的互补性;D.情感的相悦性 23.性幻想是指在某种特定因素的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异性交往内容有关的联想。性幻想是性冲动的发泄形式之一,属于 A 生理心理现象。
A. 正常;B.异常;C.一般;D.特殊
24.手淫又称性自慰,未婚青年通过手淫来满足性冲动,在青春期是比较 A 的想象。A. 常见;B.异常;C.一般;D.特殊
25.他们常出没在昏暗的街道、校园的僻静处,当遇到女性时解衣暴露生殖器,或当异性面手淫,从女性的恐慌害怕或惊叫厌恶的反应中获得性欲的满足。这是 B。
A. 恋物癖;B.暴露癖;C.窥淫癖;D.异性癖
26.性格是人在 C 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不同环境熏陶下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A. 教育;B.家庭;C.先天生理素质;D.自我意识。27.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A. 弗洛伊德;B.华生;C.罗杰斯;D.班杜拉。28.认知理论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 D。
A. 学习了不良行为;B.幼年期发生心灵创伤和冲突被压抑于无意识;C.潜能发展受到阻碍;D.错误的认识观念。
29.系统脱敏属于 B。
A.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30.松弛属于 B。
A.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31.来访者中心属于 D。
A.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32.素质教育是把学生视为 C。
A.接受知识的容器;B.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个体;C.学习的主体;D.被动的个体。33.从生物学角度来认识疾病与健康及其对策的模式被称为 D。A. 生物学模式;B.医学模式;C.社会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34.A 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A. 自我意识;B.感知觉;C.注意;D.记忆。
35.一个人具有安静、稳定、情绪不外露、善于忍耐、反映缓慢、注意稳定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D。
A. 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36.对行动的目的、意义的社会性有充分认识,受正确的信念和世界观的指导,并自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目标和要求的能力是意志 B A.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37.学习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因此学习必须遵循 C 规律。A. 学习;B.主观;C.人的心理活动;D.客观
38.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接触,彼此会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表情、姿态、谈吐、衣着等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价,形成某种印象。这是 A。
A. 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39.择业心理咨询的目标是 B。
A. 物尽所需、各得其用;B.人尽其才、各得其所;C.依社会之需,打造自我;D.依自我所需,适应社会。
40.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 B。
A. 学习了不良行为;B.幼年期发生的心灵创伤和冲突被压抑于无意识;C.潜能发展受到阻碍;D.错误的认识观念。
41.宣泄疗法属于 A。
A.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
42.同一客观事物不同情绪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与体验,这说明人把外界客观事物反映到头脑中来时,总是 A。
A. 伴随着主观能动性;B.伴随着客观性;C.伴随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D.伴随着随意性。43.C 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对问题不良认识的看法和解释所决定的。A. 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44.与个体的生理基础联系最密切的是 C。A. 性格;B.价值观;C.气质;D.理想。45.B 决定情绪的性质。
A. 行为;B.认知;C. 动机;D.需要
46.对于具备一定智商的大学生来讲,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情绪、态度、意志、个性等对学习更具有影响力,这是 D 对学习起到的动力、强化、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A. 智力因素;B.主观因素;C. 客观因素;D.非智力因素
47.在交往中不分场合、不分情境、不分对象、不顾轻重恣意纵情的现象。这是 B。A. 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冷漠;B.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强烈;C.自卑;D.嫉妒
48.个人因受到群众压力或群体影响而在知觉、判断、动作等方面做出与众人趋向一致的行为。这是恋爱中的 B.A.空虚心理;B.从众心理;C.功利心理;D.盲目心理。
49.性格是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不同环境熏陶下逐渐形成的 D 心理特征。
A. 不稳定的;B.稳定的;C.比较不稳定的;D.比较稳定的。50.行为理论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 A。
A. 学习了不良行为;B.幼年期发生的心灵创伤和冲突被压抑于无意识;C.潜能发展受到阻碍;D.错误的认识观念。
51.快速暴露属于 B。
A. 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52.素质教育是 D。
A.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别教育;B.面向部分学生开展的全面教育;C.面向特殊人才进行的潜能开发;D.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
53.A 学派认为心理问题的成因是由童年的经历和创伤引起的。A. 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5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是气质的 C。A. 恒定性;B.可变性;C.稳定性;D.天赋性。55.1963年冬,英雄欧阳海为挽救满载乘客的列车,舍身将驮军炮的惊马推出铁轨,当时他的情绪状态主要是 B。
A.激情;B.应激;C.心境;D.平静。
56.在选择目标、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过程中,善于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迅速决策或及时调整决策以应变的能力是意志 D。
A. 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57.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B。A. 任性;B.盲从性;C.懦弱;D.顽固性
58.C 是指仅仅依据某人身上的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
A.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59.在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相似,就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同步,形成强烈的人际吸引。这是 A A. 态度相似性;B.空间临近性;C.需要的互补性;D.情感的相悦性 60.马克思说:“在我看来,真心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慕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这是指大学生在恋爱中的 C。
A. 恋爱动机;B.择偶标准;C.表达方式;D.恋爱关系
二、多选题(2分×20,共计40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BCD。
A.个性健康教育;B.积极适应教育;C.认知发展教育;D.情绪稳定教育。2.个性心理包括 AB。
A. 个性心理倾向;B.个性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D.心理过程 3.健康包括 BCD。
A. 有良好道德;B.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C.生理健康;D.心理健康 4.自我体验包括 CD。
A. 自卫;B.自立;C.自卑;D.优越感。5.社会自我包括 CD。
A. 性别;B.舒适感;C.权利;D.力量。
6.以下表述中,哪些属于气质的特征 ABD。A. 恒定性;B.可变性;C.稳定性;D.天赋性。
7.属于A型性格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方式的有 ABD。A. 快节奏;B.好胜心强;C.逆来顺受;D.过高的抱负。8.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D。
A.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B.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C.气质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9.以下哪些是健康的情绪表现 ABCD。
A. 能调控不良情绪;B.积极、愉悦的情绪基调;C.适度的情绪反应;D.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良好。10.以下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哪些属于宣泄调节 ABD。A. 倾诉;B.哭泣;C.深呼吸;D.剧烈运动 11.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常见问题有 AB。
A. 优柔寡断;B.易受暗示性;C.缺乏恒心;D.冲动性 12.意志自制性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BC。
A. 与精力和毅力密切相关;B.高度的忍耐力;C.强抗干扰能力;D.经得起长期磨练 13.生活中,改变优柔寡断意志缺陷的方法有 ABD。A. 拓展知识面;B.树立信心、敢于决断;C.培养正确得失观;D.增加社会交往
14.对于具备一定智商的大学生来讲,ABCD 等对学习更具有影响力,这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到的动力、强化、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A. 学习兴趣;B.个性;C.学习动机;D.情绪、态度、意志
15.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ABCD A. 社会性;B.主动性;C.情感性;D.互为主体性 16.大学生文明的恋爱行为包括: ABC。
A. 表达方式文明;B.恋爱形象文明;C.男女之间要平等;D.行为举止文明。17.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这种倾向常有 BCD 等特征。A. 短暂;B.持久;C.稳定;D.主动。18.求职面试的基本原则有 BC。
A. 积极主动原则;B.诚实原则;C.谦虚原则;D.表现自我原则。19.择业角色错位的表现有 ABD。
A. 自骄清高、优柔寡断;B.孤芳自赏、虚荣侥幸;C.求地位、保稳定,择业观念比较陈旧;D.互相攀比、嫉妒他人。
20.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 AB。
艾滋病 (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 (HIV) 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截至2007年12月, 全球HIV/AIDS患者达3300万, 在感染者中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 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占80%[1]。现今在校大学生一般都在17~24岁, 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手段是健康教育。因此, 加强大学生AIDS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 大学生存在感染HIV的危险
目前, 艾滋病主要经性接触传播, 由于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存在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年龄低、性伙伴增多等问题, 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可能使大学生感染HIV, 危害身心健康。
1.1 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
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大学生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有一定阻力, 学生普遍缺乏足够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在中学阶段开展了以性生理、心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 但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知识, 内容尚不够系统、全面;由于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 大多数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此, 在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性行为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 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 大学生受到HIV感染的概率增加。
1.2 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较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正值青春发育后期, 处于性活跃时期, 性观念正日趋开放, 性功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较多, 有的发生过边缘性行为, 有的发生过婚前性行为, 发生性行为时有的未使用安全套, 甚至在大学生中出现了男男性行为者 (MSM) , 这为艾滋病在大学生中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1.3 大学生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
2006年对白城市某高校512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 (1) 在艾滋病知识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知晓率方面, 男生艾滋病为84.52%, 女生为92.18%, 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准确判断, 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 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仍存在一些错误和模糊认识, 缺乏系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 (2) 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HIV/AIDS, 同情和关怀他们, 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恐慌心理, 歧视和回避HIV/AIDS, 不愿意与之交往; (3) 在艾滋病相关行为方面, 85%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了避免感染性病/艾滋病而是用安全套, 有6.64%的学生承认有过性经历, 首次性行为较少使用安全套, 此群体对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尚未有充分的警惕。因此, 加大高校AIDS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感染AIDS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2 政府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
自1985年我国报道首例AIDS病例以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AIDS的防治工作, 制订了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在法律法规方面,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为高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 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各高校都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2004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要求,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计划, 落实教学课时;高等学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中, 不同程度地增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内容。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又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建立健全艾滋病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文件要求各类大、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机会, 动员学校有关部门及团组织、红十字会等广泛参与, 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 集中开展具有一定声势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 进一步部署各级学校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 为不断完善高校AIDS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 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预防机制
要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以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内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校艾滋病防制领导小组”, 负责制订学校“艾滋病防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艾滋病防制工作计划”;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方案, 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 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把防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 确保健康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持联系, 使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得到他们的长期帮助和支持。
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教师的性知识、性态度、性观念和性道德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通过多种形式, 加强健康教育师资AIDS防治基本知识和前瞻知识的培训, 使之胜任教学任务。
3.3 有计划地举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AIDS在不同区域的流行状况、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国家相关防制艾滋病政策;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待HIV/AIDS的态度、预防措施等;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要将AIDS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开展安全性行为、男性责任感、女性自尊自重自爱等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活动中, 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是学生以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主线, 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活动;二是由团委、学生会牵头, 举办与预防AIDS相关的专题班会、专题板报、专题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 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预防AIDS的良好习惯,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3 发挥媒体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是进行AIDS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板报、网络等媒体。其中, 网络在健康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得性知识的比例越来越高, 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 充实预防AIDS健康教育内容, 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要通过网络、电视讲座、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世界艾滋病日等宣传活动, 推动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开展, 发挥大学生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的作用。
3.4 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健康教育的评价结果是进一步修订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AIDS预防机制的科学依据。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应分别对大学生进行AIDS预防知识、对HIV/AIDS的态度、相关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是高校在预防AIDS知识获取、态度和行为转变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也是对整个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
参考文献
[1]任学锋, 余冬宝.艾滋病防治媒体报道参考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28.
学校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卫生宣传和卫生保健知识及技术的传播,还旨在使学生建立健康意识与信念,采取健康行为,控制不健康行为,诸如睡眠不足、营养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行为的改变,养成良好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笔者通过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以早餐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对象与方法
选择本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学生500余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经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的《学生早餐摄入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吃早餐的时间、每周吃早餐的频率、选择早餐的种类及不吃早餐的害处等。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剔除填写不完整问卷,保留有效问卷492份。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宣传单、校园广播、宣传图板等进行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了吃早餐的最佳时间、早餐的科学搭配及不吃早餐的危害等几方面,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采用以上同一问卷,于健康教育后,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学生500余例,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剔除填写不完整问卷,保留有效问卷496份。
将调查的原始资料整理后,利用Excel2003建立和管理数据集;组间比较用Z检验;以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分析过程由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学生每天吃早餐及每周吃早餐三天以上的分别为44.5%和25%;健康教育后分别上升为59.5%和28.6%;健康教育前,每周吃早餐三天以下及不吃的分别为16.9%、13.6%,健康教育后下降为8.3%、3.6%。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比较,经Z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学生吃早餐的时间六点到七点的6.3%,七点到八点的39.6%,八点到九点的29.1%,其他25.0%;健康教育后,分别是8.3%,52.0%,22.2%,17.5%。两组比较,经z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早餐种类的选择上,将问卷中列出的24种食物分别纳入奶类、肉类、蔬菜水果和五谷四类进行分析,健康教育前,本学院学生仅2.4%早餐充足,早餐质量较好的25.6%,72%的学生早餐食物种类为2种或以下;健康教育后,早餐充足和质量较好的达47.6%;两组比较,经Z检验,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早餐是早晨起床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正式用餐,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而且可能对成年后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糖尿病等的预防起重要作用!但是,研究发现本学院学生不吃早餐的现象较为普遍,健康教育前,学生每天吃早餐及每周吃早餐三天以上的分别为44.5%和25%;健康教育后分别上升为59.5%和28.6%。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了吃早餐对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正在积极的努力改正不吃早餐的习惯。
进食后,大约经过4小时,食物经过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将全部排空。因此,为了不断给机体补充能量,必须4~6小时安排一次用餐。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前一天晚餐所吃进的食物已消耗殆尽,所以,清晨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许多研究表明,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对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健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餐次无法替代的。由于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差而引起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很难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补充。本研究发现,进行健康教育前,大多数学生吃早餐的时间都在八点以后;健康教育后,60%以上的学生能在八点之前吃早餐。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八点之前吃早餐,但仍有部分学生是在八点之后吃早餐。究其原因,可能是网络时代,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的作息时间有延后的趋势,部分学生晚上上网时间过长,睡觉晚,起床晚来不及吃早餐。
(3-5年级)
王卜庄镇东孟小学
2017.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3-5年级)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希望对大家的今后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方法: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小学生跳楼自杀、厌学、孤僻„„许多极端的事例表明,现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四、珍爱生命。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我们不管遭遇到何种困难,不论内心受到何种创伤,都要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千万不能作出自残自毁甚至自杀的行为,那样只会留给你的亲人以无限的痛苦。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
通 知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生理)健康,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良好以及道德健康。”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经校领导研究决定:特举行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现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5年9月28日上午操场
二、主持人: 校长许丽茹
三、参与人员: 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下陇小学
(一)一、预防近视
少接触电视、电脑、手机,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及早加强对家长的预防近视的指导,确保孩子在校的运动时间。
二、每天应吃多少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8克。我国居民 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
小学生自我保健常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每天早晚刷牙;
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4、服装整洁;
5、勤晒被褥;
6、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
7、每天进行一次锻炼;
8、不吸烟,不酗酒;
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
10、主动学习保健知识。
一、怎样预防龋齿?
1.是刷牙和漱口。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含氟牙膏刷牙法,一般浓度不超过0.4%氟化钠,儿童每天早、晚各刷牙
1次,有一定降低龋齿的效果,较易推广,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辅助方法。任何氟化防龋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区。高氟区不能使用。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在校大学生1%的比例抽取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 035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33人,女生602人。
1.2 方法
按照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提供的《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调查表》作为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肝炎相关知识、肝炎知识来源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等。调查采取现场发卷(发卷时对调查者强调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要求调查者独立答卷)、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形式,以确保问卷填写的质量。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35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5份。
1.3 统计分析
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取双输入法,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学生肝炎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相关问题16个,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的分型、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16个问题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分,答对10个题以上为合格。从1 035份调查问卷中看,答对10个题以上的有451人,合格率为43.6%。从16个问题的知晓情况来看,乙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知晓率最高(92.7%),其次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结婚(79.6%);知晓率最低的是甲(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20.6%)和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33.9%)。女生对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丙型肝炎(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是否经蚊虫叮咬传播、我国的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如何预防丙肝感染、丙肝防治的关键6个问题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男生(均P<0.05),见表1。
注:甲肝—甲型肝炎;戊肝—戊型肝炎;乙肝—乙型肝炎;丙肝—丙型肝炎。
2.2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态度
80.4%的大学生知道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仍会保持交往,但会注意防护;有9.7%的大学生不会因此影响两人之间的交往;只有5.7%的大学生会尽量回避和乙肝携带者交往,见表2。
注:乙肝—乙型肝炎。
2.3 大学生对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的态度
38.1%的大学生不介意和乙肝携带者共餐;36.1%的大学生不太介意和乙肝携带者共餐,但之后还是会担心自己因此感染乙肝;只有23.4%的大学生介意和乙肝携带者共同进步,并绝不同吃一盘菜,见表3。
2.4 大学生获取肝炎防治知识的途径
大学生获取肝炎防治知识的途径较多,主要为广播、电视,其次为医生、宣传单、宣传画和板报;大学生期望获得肝炎防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教师及宣传单、宣传画和板报、医生等,见表4。
注:乙肝—乙型肝炎。
3 讨 论
本次对绵阳市8所大专院校1 0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肝炎防治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现况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目前绵阳市在校大学生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与以往类似调查结果相符[2,3]。特别是甲(戊)肝、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丙肝感染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0.6%、 33.9%、26.6%,而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目前绵阳市各大专院校在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应引起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方面,80.4%的大学生能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保持交往,并会注意防护;但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的态度上,36.1%的大学生虽不太介意和乙肝携带者共餐,但之后仍会担心自己因此感染乙肝;23.4%的大学生介意和乙肝携带者共餐,并绝不同吃一盘菜。表明大学生对乙肝的认知、乙肝携带者的态度之间相互呈平行关系,符合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健康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认为,知识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三者相互统一,互为基础[4]。提示了在肝炎防治知识健康促进中传播正确的知识和态度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肝炎防治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来自老师的仅为27.3%,与冯晓明等[3]调查结果一致。学校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不适应大学生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需求[5]。建议各高校应根据在校大学生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人群乙肝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
[2]何夏婷,马绍斌,范存欣,等.广州市4所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KAP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76-278.
[3]冯晓明,朱贤玉,黄芬,等.贵池区农村人群乙型肝炎KAP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5);535-537.
[4]马晓.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61.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观念在转变,护理内容在更新。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受到广泛而高度的重视。因此,护理工作重点除了提供日常照顾和完成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外,更着重于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通过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方法,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然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属于非知识型老年患者,年龄75~100岁,尤其是女性。他们成为了健康教育突出的难点对象,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综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点,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非知识型老年患者的共同特点
记忆力及辨别能力差:由于非知识型老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对疾病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差,对疾病相关知识感觉抽象乏味,容易失去兴趣,失去耐心,另外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记忆力,听力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减退,这种不可逆转的功能减退,增大了健康教育的难度。
反应迟钝:随着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老化,使老年人出现反应速度慢、思维过程缓慢、语言沟通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老年人的学习。
性格固执:老年人因缺乏知识教养,一般比较小心谨慎和思想传统保守,有些老人表现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固执,一味按着自己的意愿以及多年的经验习惯生活着,小病不就医,大病乱吃药。还有的老人由于疾病变得焦虑、恐惧、抑郁、悲观、揣测、依赖、被动地被人照顾,不愿积极参与健康保健。
缺少关爱,无人照顾:老年患者住院,子女大都有工作,很少有子女请假而来陪护老人,其饮食、起居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很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另外,缺少家人的支持和关爱,易引起老年患者的孤独、恐惧等负面情绪。
健康教育方法
尊重老人:越是年老的人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老年患者入院时护士就应以微笑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尽可能的尊重其生活习惯,耐心细致的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消除其陌生、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行动不便者给予扶持,留给患者可亲可信的印象,努力创造融合的气氛,使患者主动与护士交流和接受护士传递信息,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个人教育:适宜在患者病情稍缓,得到初步稳定时进行,重要讲述疾病的诱因、原理。辅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简单事物原理加以说明。在患者理解,无疑问的情况下进一步强调饮食、休息、锻炼、用药方面的知识。应用同类疾病成功事例给予鼓励,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加疾病康复信心。
反复教育:每隔1~2天可重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可采用半疑问式、诱导式、陈述式等方法加强患者记忆。因老年患者记忆力差、五官功能下降,语句务必简短、通俗易懂。
把握教育时机:把宣教,疾病知识教育贯穿于具體的护理操作中,随时随地进行,如每天晨晚间护理的时候,指导他们饮食、活动等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输液时、发药时告诉他们药名、简单的作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做患者更容易记住。
家属教育:责任护士要与老年患者子女多沟通,既要使其了解老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发症的产生可能,又要使其明白老人的孤独、恐惧、失落感会加重病情发展,非常需要他们的关爱、支持,并得到生活上的照顾。帮助老人共度难关,使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内容
强调针对性:应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如疾病知识,药物作用等理论性强,患者难以理解。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患者入院宣教,特殊检查,饮食宣教,恢复期功能锻炼,预防疾病的复发与出院后休息,活动注意事项等,这些内容与疾病密不可分。
内容阶段性:每次的教育内容不易过多,否则会使患者感觉疲劳,或者增加患者的负担,效果不理想。理想的做法是将教育内容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需要和特殊性进行施教。如入院的时候做入院宣教;晨晚间护理的时候做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指导;服药、输液的时候予用药指导等。
内容具体化:如指导糖尿病患者选择糖尿病饮食,应列举出具体的食物名称、量、餐次,指导功能锻炼的患者活动,应先帮助其锻炼,并一边指导锻炼所达到的要求、目标,直至患者掌握。
出院指导: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指导老年患者出院后服药方法,饮食注意事项,安全行为指导,定期复查时间。可以把出院指导内容以书面形式交给其子女,并指导其子女平时多关心,爱护,尊重老人,多给与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支持。使老人保持开朗的心情,提高了生活质量。
讨论
学校:班级:姓名性别
一、健康知识
(一)单选题(选择1个正确答案)
1、流行性感冒是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传播的()
A.水B、食品C、空气D、动物E、不知道
2、吃饭前饮用大量冰冷饮料,可以()
A、增加食欲B、有利于食物吸收 c、不利于食物吸收D、促进消化E、不知道
3、教室或家里的房间应该()
A、经常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冬天应紧闭门窗,以防感冒 C、不知道
4、乙肝有传染性吗()
A、没有B、有C、不知道
5、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水B、蛋白质C、脂肪D、不知道
6、医疗急救电话是()
A、119B、120C、110
(二)多选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下列能传播疾病的有()
A、蚊子B、老鼠C、蟑螂D、苍蝇
2、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有()
A、霍乱B、高血压C、艾滋病D、禽流感E、非典
3、预防蛔虫病的方法有()
A、饭前便后洗手 B、不喝生水 C、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D、不咬手指及笔头
4、正确的洗手习惯应是()
A、饭前洗手B、便后洗手C、手脏了才洗手D、外出回家时洗手
二、健康行为(根据你平时的习惯行为,选一个答案)
1、你刷牙的习惯是()
A、早上刷一次B、晚上刷一次C、早晚各刷一次D、有时刷,有时不刷
2、你看书的习惯是()
A、躺着看书B、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就休息片刻
C、在阳光较强烈或昏暗的光线下看书D、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3、你是怎样处理垃圾、废物()
A、不乱倒垃圾,定时清理B、别人没见时,赶快随手扔掉它
C、从楼上扔下去D、扔在绿化带、树丛里做肥料
4、当你口中有痰时,你会()
A、随便吐在地上B、吐在地上,用脚擦掉
C、吐在墙上或草丛中D、吐在纸巾里后,扔在垃圾箱里
5、吃饭时,你是()
A、喜欢吃的就吃,不喜欢的不吃B、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都吃
健康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____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2、为了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下列条款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没有规定的是。
A:对在校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B: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予以认真落实 C: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 D: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消除学生安全隐患
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____ A:直接转化途径 B:间接转化途径 C:直接发生途径 D:间接发生途径
4、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__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的活动。A:师生共同参加 B:学生自愿选择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
6、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7、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表现为促进()A:社会政治稳定 B:个体社会化 C:个体个性化 D:社会经济增长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旧时劳动分工 B:社会主义制度
C: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D:机器大生产
9、关于茶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B:陆羽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称为茶圣 C:茶兴于唐,盛于宋
D:花茶是用茶叶和香茶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
10、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的人是()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罗杰斯 11、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名称是。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 C:《中小学教师守则》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2、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____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3、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窗外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们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4、教师整体发展,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基础是. A:政治素质 B:身体素质 C:业务素质 D:心理素质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基本原则中的____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6、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____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7、”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8、Austin和Searle的学说是“任务型”教学研究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来源.Searle认为,语言交际单位不是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_______。A.语言行为 B.言语行为 C.文字符号 D.心理表征
1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__。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20、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____年。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1、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体现出课外活动形式的。A:群体性 B:小组性 C:个人性 D:团体性
E:重视个别差异
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于德黑兰会议以后的重大战役是。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北非战役
23、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__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4、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A:幼儿初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晚期 D:小学生初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归属学习
2、(多选)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是。A:帮助幼儿认识社会 B: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 C:发展幼儿的智力
D:促进幼儿身心的额健康发展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____ A:实验法 B:参现法 C:练习法
D:探究一研讨法
4、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出现在哪一个时期()A:青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中期 D:成年期
5、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6、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7、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较大的迁移论述主要有()。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干扰理论 D.概括化理论 E.关系理论
8、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9、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____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10、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__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11、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__。A.教育目的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性 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12、下列不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____ A:知识的掌握 B:创造性的发展 C:道德品质的培养 D:技能的掌握 E:健康的培养
13、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B.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14、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__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5、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__。A.归属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16、制约课程的因素有。A:社会 B:历史 C:文化 D:环境
E: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__。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18、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__。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9、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__的论争。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20、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2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张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22、道德判断表现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处于____ A:动机 B:内驱力 C:诱因 D:强化
23、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A:自习课属于课外活动 B:课外活动包括选修课
C: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D: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初中体育 健康知识
一、从学生的自我需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课本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任何教学形式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那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体育教学要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突出快乐主题和健康主题。
快乐是必须的,身心健康也是必须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讲和练的形式,把“课本”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矛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在力量素质“俯卧撑”练习时,讲解“双手扶地”可以说扶的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脉”,扶的是“崛起的中华大地”等,这样就淡化了“脏和累”,创设了积极向上的锻炼意境;再如“蹲踞式起跑”练习时,可以设问“预备动作”为什么要求肩超起跑线,这样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增强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层次,他就会主动地去尝试,自觉接受来自教师各个方面的信息,积极思维,较快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学生就会无动于衷,心不在焉,以至于发生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低下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季节等情况合理搭配教材,创造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入手,与实际相结合
在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时,通过一些运动损伤的事例,使学生了解运动中安全的重要性。在运动中如果被撞倒或被绊倒时怎么办?此时结合前滚翻动作技巧讲解,学生就能较快接受前滚翻技巧的学习,并能很好地掌握动作方法。运动损伤一旦发生,有时就很难完全恢复,所以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其他体育活动,在运动之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讲解,学生听起来就不会走神,不仅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提高自己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
三、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兴趣化
从体育课的内容来讲,除教学生运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增强体质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明白道理,从思想上促使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激发其主观积极性。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战术的掌握都很欠缺,在上体育课时女生总是比较害羞,练习时不积极主动,总想错过练习机会,针对这一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而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垄断了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我们过去“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机械地执行教案中所要求的“划一性”、“军事化”的教学,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观念,也导致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在授课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动作的规范,这就使得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因出现不规范的动作,而遭到老师的指责,有些也就不敢再次重复,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也就淡化了,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快乐体育”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学生也就得不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体育实践课,班与班,级与级的篮球、田径教学比赛,让学生当实习裁判,健康知识的传授等内容,另外身体素质锻炼则应强调课内课外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科学锻炼,为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关键是我们体育教师。体育本是充满魅力的学科,教师要着眼于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而不是掌握某一运动技能,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适应体育课,调动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四、在授课时多用一些询问法进行教学
初中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強。教师上课时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对回答不完整的问题作补充。比如谈到饮食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什么饮食最有营养?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思维就活跃起来,可能会回答鱼、肉、蛋、禽类等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有营养。这种说法没有错,但不够全面。人体除了吃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外,还要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这是一个饮食平衡的问题。就这样让学生自己讲,教师在此基础上在补充说明,这样问题清楚了,知识内容也就全面了,学生对知识内容就能理解掌握。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学院类别, 分为文、理、工、医4类, 每类随机抽取一二个学院, 每个学院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各随机抽取3个班, 该班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自填问卷调查。每类学院不少于400人, 项目实施前调查2 315人, 终期评估调查2 516人。
1. 2 方法
1.2.1调查内容
项目实施前后, 采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设计的《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 (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年级、专业) 、乙肝防治知识与态度[乙肝防治知识 (10题) , 对乙肝态度 (3题)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乙肝知识的获得途径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抽取的班级进行调查。
1.2.2项目实施
我校于2012 年1 月—9 月开展了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 为了让项目顺利实施, 我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牵头的行政领导小组, 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下发到各个学院。培训了一批骨干教师、学生干部和阳光科普志愿者, 广泛发动大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参与项目工作。健康教育: 项目实施期间, 通过校园网、广播、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展板、张贴宣传海报、校园宣讲、班级主题活动、观看视频资料、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 对乙肝病原学、传播途径、危害性、预防措施等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乙肝疫苗接种: 了解学生既往接种史, 对需要接种的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疫苗补种。
1.2.3统计方法
问卷回收后, 进行统一编号, 采用EpiData 3. 0 进行数据录入, 利用SPSS 11. 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前, 基线调查2 315名大学生, 年龄18~24岁, 男女性别比为1.21∶1。其中97.35%为汉族, 83.12%为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终期评估调查2 516名大学生, 年龄18~24岁, 男女性别比为1.17∶1。其中汉族学生占98.04%, 非医学类专业占82.87%。前后两次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非医学专业与医学专业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2.2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见表1。结果显示, 经过健康教育, 大学生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均P <0. 05) 。
2.3大学生对乙肝的态度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 经过健康教育, 大学生对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持恐惧或歧视态度的比例明显下降, 无所谓或不歧视态度的比例明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2.4项目实施前后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见表3。结果显示, 通过项目的实施, 大学生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显著提高, 从18.14%提高到82.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 乙肝—乙型肝炎; HBV—乙型肝炎病毒。
注: 乙肝—乙型肝炎; HBV—乙型肝炎病毒。
注:乙肝—乙型肝炎。
2.5乙肝防治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
从获取肝炎知识的渠道来看, 项目实施前后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2. 36, P >0. 05) 。学生获取肝炎知识最多的渠道是广播、电视, 占71.25%; 其次是宣传单、宣传画和板报和网络, 医生、书本, 家人、朋友、同事和教师和其他。
2.6大学生最喜欢的乙肝宣传方式
项目实施前后学生最喜欢的乙肝宣传方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1. 69, P > 0. 05) 。学生最喜欢的宣传方式是广播、电视, 占75. 68% ; 其次是宣传单、宣传画和板报、医生、网络、书本、 家人、朋友、同事、教师和其他。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据统计, 我国至少7 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 每年急性乙肝新发病例多达300 万例[6], 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显示, 大学生中更易发生乙肝传播[7], 已成为乙肝的一个高危人群。而目前各大高校未开展系统、规范性的乙肝防治健康教育, 普及预防乙肝知识、提高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本次基线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乙肝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危害性、防治措施的认识水平均较低, 同时对传播途径、 危害性等还存在较大的误解, 这对学校卫生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高校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8]、大学生健康教育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或缺乏等有关。 意识决定行为, 认知水平低下必然导致大学生乙肝防治措施的不当, 也导致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 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可直接影响到其发病水平。 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于平均水平[9,10], 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接种。
在项目实施期间, 通过多种方式,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乙肝相关知识、传播途径、危害性等的宣传教育, 在校园内建立起有效的乙肝免疫屏障。说明此次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对乙肝的正确认识和乙肝疫苗接种率, 降低了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 通过大学生的知识传播辐射作用, 可将预防乙肝知识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从而有效促进全民的乙肝防治知识和能力。
从学生获取乙肝防治知识的渠道和宣传方式来看, 广播、电视是主要的渠道也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宣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 乙肝防治知识来源于医生和教师的渠道排序靠后, 这与相关文件中规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相悖, 这与我校一直未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有关。 随着网络的普及, 其已成为学生获取肝炎知识的重要渠道, 以后应加强健康教育的信息化。
本次健康教育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乙肝健康教育,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乙肝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充分了解了乙肝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 才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因此, 必须加强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其次, 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现在很多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未落到实处, 形同虚设[8]。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医学院校保障大学生健康最捷径的办法。再其次, 健康教育方式多元化。现在大学生求新求异, 易于接受新事物, 要不断创新乙肝知识的宣传方式, 增强宣传力度, 健康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后,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主力军作用。大学生不仅是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者, 更是许多知识的传播者,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就是大学生传播各类知识的重要渠道[11]。加强对各社团组织、学生会、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健康教育, 使其逐渐成为主力军, 不断影响周围人群, 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
摘要:目的 评价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防治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项目实施前后, 分别抽取2 315名和2 516名在校大学生, 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乙肝的态度、疫苗接种情况等, 分析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对乙肝的态度、疫苗接种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 大学生对慢性乙肝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知晓率从69.33%提高到89.79%, 对乙肝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从38.62%提高到84.86%, 对乙肝的最有效预防措施从83.54%提高到97.73% (均P<0.05) 。尽量回避和HBV携带者交往的比例从7.95%下降到1.63%, 不介意和HBV携带者共同进餐的比例从30.50%上升到71.14% (均P<0.05)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从18.14%提高到82.19% (P<0.05) 。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和最喜欢的宣传方式为广播、电视。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 在校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疫苗接种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HBV携带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减弱。
关键词:大学生,乙肝,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晓军, 张荣珍, 胡苑笙, 等.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 2004, 19 (8) :290-292.
[2]刘双喜.370名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 2006, 35 (9) :794.
[3]吴扬.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 4 (1) :13-14.
[4]邱晓蔚, 鞠晓娟, 李彦霞.某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调查[J].中国校医, 2010, 24 (5) :387-389.
[5]孙树玲, 赵红伟.健康教育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1) :228-230.
[6]毕胜利.针对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的病毒性肝炎[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 16 (1) :5-6.
[7]白亚娜, 程宁, 赵迟.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生活接触传播的历史队列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3, 24 (2) :182.
[8]牛新, 吕放光.高校医院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9) :3750-3751.
[9]王平贵, 李慧, 高丽, 等.大学生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11) :1388-1390.
[10]陆丽明, 陈国娜, 黄洁伟, 等.2007年广州部分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 (8) :855-85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推荐阅读:
大学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11-08
小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6-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06-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总结1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季教育活动方案06-10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11-16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10-18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10-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