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精选8篇)
中学生处于个体发展的青春初期。青春初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护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为了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坚强与行动的自觉性有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基本形成阶段。他们已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由大小前提得出结论,不管有无具体事物,都可以了解形式中的相互关系和内涵的意义,他们初步具备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有鉴于此,为了促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化,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具体经验的支持,把抽象的概念和命题同化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当前一个阶段逐渐变得巩固以后,渐渐地摆脱具体经验的支持,就能促进具体运算到抽象的形式运算过渡。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即个体组织自我地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他们根本无法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当个体通过对各种现实选择的考虑,已采取决定并追求目标的完成时,就获得成功的自我同一性。中学生很少能达到这个阶段,绝大多数学生要持续几年以后才能作出选择。他们中有些人往往认同于他人(通常是父母)的目标、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他们缺乏反思和主见,过分尊重“权威”,对传统价值观感兴趣。他们广泛尝试各种价值观念、人生取向与职业选择,而把自我确定的生活方式的思考与选择推迟一段时期。这种同一性延迟现象在当今青少年中普遍存在。
同时中学生的个体自我意识(主体的自我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种成分)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正处于心理自我阶段。他们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时一个对自己充满着迷和无法解答的世界,他们为了避免成人干扰自己发现这个新的世界,尽可能采取保密的态度,悄悄地探索。中学生自我发展的这一特点使他们产生独立的愿望,努力争取自身的解放,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形成面向未来的新态度,因而,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趋于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理想,追求有意义的价值和目标。
因为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控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自我调控能力也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充分张扬学生的自我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努力创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自信、乐于探索、善于交往和自我调控的品格。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 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 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 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 维持、增强 (或制止、减弱) 学习行为。可见, 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我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 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 采用抢答题、故事题、竞赛等形式, 创设一个个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乐于发现问题, 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学生能深深地被问题所吸引, 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 为学生心理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 创设游戏情境,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 乐此不疲。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并且不觉得累。可见, 良好的学习情境, 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这样的数学课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乐趣, 更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同时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营造和谐氛围, 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心境
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教育思想由传统的“三中心”思想转变为新“三中心”思想,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而现代课堂教学是带领学生走向教材,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求知识。所以,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显得至关重要。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学、求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这既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目的, 又是其客观条件。那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如何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心境、乐于学习呢?
(1) 把“爱”的情感洒向每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众所周知, 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 学生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很大的个性差别。作为老师要认可每个学生, 不能以成绩取人, 要善于细致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以真挚的心灵、亲切的面容去对待每个学生, 对“学困生”多些厚爱;课堂上, 鼓励每个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并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毫不顾忌地发挥自己。“亲其师而信其道”, 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师爱的感召下, 充满学习的欲望, 从而燃起智慧的火花。
(2)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
课堂提问教师应多使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也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 对每个学生的回答教师都要能始终以信任的目光对待,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于回答出人意料时, 教师还要多一些激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 又不伤其自尊心。如此一来, 课堂气氛非常愉快, 学生的心情很放松, 学生间相互讨论, 各抒己见, 大胆探索, 保证了数学教学过程顺利地进行。在此同时,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灵活改变我们的教学设计, 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3)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生年龄小, 思想单纯, 对事物充满了好奇, 求知欲强, 上课提问积极。根据小学生好的这些特点, 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创设一个不懂就问的机会。如:小兰跑100米用18秒, 小明用17秒, 小东用15秒, 问谁跑得快?有的学生说“小兰跑得快”有的学生说:“小东跑得快”, 当教师宣布正确答案“小东跑得快”时, 有学生问“为什么数字大了反而不快呢?”教师立刻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时间用得越少, 说明它跑得越快的道理。另外, 在课堂上还可以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 通过比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多提问、多竞争的积极性, 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如:“看谁说得清楚”“谁想得快”“谁的方法巧”“谁提的问题多”等, 老师同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扬他们, 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信。
关键词:好奇心 求知欲 心理定势 抽象思维 观察能力
机械记忆 理解记忆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表现
1 好奇心、求知欲与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教师的演示实验,能大大满足学生的强烈的心里需求。
2 积极的心理定势,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正向迁移。调查中发现因感知材料的影响,不同学生思维方式不同。一部分学生常常用持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对于现象的观察带有片面性,抓不住事物的本质。这种心理定势为他们学习物理设置了障碍,使他们感到物理难学。由此可见,积极的心理定势,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感到物理好学,愿意去学。
3.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在物理学习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其表现为:教师讲讲,他就听听,上课精神溜号,观察实验看看热闹,完成作业得过且过,缺乏主动,自觉地学习精神。这部分学生虽是少数,但起着消极的作用。
二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形成过程
1.从物理感觉到物理知觉。感觉是认识的初级形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分析大量的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的验证,才能使其感知主体,形成对物理过程的整体认识。
2.从物理知觉到物理表象。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初步分析和综合的结果,是感觉与思维之间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中从各种物理现象、实验中,通过分析总结出的概念和规律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物理表象。物理表象虽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它仍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仍是事物的直观特征的反映,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继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渡和桥梁。
3.从物理表象到抽象思维。对于物理现象,实验直接概括形成的物理表象,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属于非本质的东西。很多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仅靠物理表象是不行的,还需揭示其本质,抓住本质的东西,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规律。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形成过程,凭感知人们认为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但究其本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停止一切外力后会怎样呢?至于这种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前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分析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形成过程,那么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经心理调查,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主要有:
1.观察特点。调查中有的学生写到:几乎每次演示实验,我都瞪大眼睛,希望能看到鲜明的、生动的、不寻常的物理现象。并想亲手做一做。初中生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就观察而言,有的学生是有目的、自觉的,能从观察现象中发现个别特征,而且能将这些个别特征同微小的物理变化联系起来。但也有些学生出于好奇,只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只是看热闹,并不认真思考。为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在教学中就要时刻注意引导与培养。
2 记忆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其记忆特点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心等心理因素决定的。表现在对于感兴趣的物理概念、规律愿意记忆,积极记忆,而对那些缺乏实验,枯燥的抽象思维形成的物理概念、规律则不愿记忆或机械记忆。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他们由形象记忆转化为抽象记忆,或由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这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记忆方法。
3.情感特点。初中学生还未脱单纯稚气的童趣,他们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用他们的话说:“要不对不起老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时,就能较自然地过渡到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概括特点。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抓住的是不同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和非本质的属性而不能把物理现象共同属性抽象出来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物理现象抓住本质,揭示出共同属性,以培养概括能力。
一、问题提出
学习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迁移等。笔者于2013年3月——6月对六安市堰口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
二、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3.学习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进入小学后,正规的学习活动取代学龄前的游戏活动,是小学生活动方式的质的飞跃。学龄儿童的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很强的受教育过程。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一个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是陌生的,同学之间也不熟悉,一下子上那么多的课,还有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威胁、组织纪律性的约束等等,这一切,构成了新人学儿童心理上面临着的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社会化发展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一般来说,这个水平意味着一个正常的儿童在入学时,已经具备了成为合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过程的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已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渐次增强,其准确性、系统性都不断地提高。
2、注意的发展
刚刚进人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了自觉状态。
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也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加,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逐渐提高。
3、记忆的发展
从学龄前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一个特点。
随着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渐居重要地位。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约在三四年级。
4、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即逐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儿童的思维活动逐步摆脱对具体思维的依赖,开始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概念的掌握趋于丰富、精确和系统,判断、推理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
5、言语的发展
在言语方面,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写言语发展时期。
6、想象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有效地指向于某一特定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而贫乏。
(二)情感的特点
1、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三)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共主导活动,对儿童的意志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儿童的意志品质逐渐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意志发展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意志的自觉性:小学生还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常常由老师和家长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完成。
2、意志的果断性:小学生还不善于仔细全面地考虑问题,不善于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沉思熟虑做出决定,他们在做决定时往往具有冲动性和情绪性的特点。
3、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最先表现在能服从成人的要求上。尽管小学生在自我约束、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但一方面由于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纪律的要求下,另一方面由于大脑结构日趋完善而意志的抑制机能发展较为平稳,小学生的自制力会逐渐发展起来。
4、意志的坚持性:一年级儿童已具有一定的坚持性,但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比较薄弱,情绪稳定性还较差,意志自制力较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开始的活动。中、高年级儿童已开始有意识地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开始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活动,对于力所能及的活动一般能做到有始有终。
(四)个性的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学校的学习活动如考试成绩的好坏,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同伴对自己的接纳性等等,加强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自我意识在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自我评价的批判性和自我评价的内容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上升时期;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时期;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自我意识更加深刻。
2、小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特点
从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来看,小学生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训练影响下得到多样化发展,气质特点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也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性格也在良好环境的铸造下逐渐健康地发展。
小学生性格的发展既有稳定期,又有骤变期。在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主要处于稳定期,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则主要处于骤变期。因此,小学阶段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3、小学生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分化、渐趋稳定,个人志向从直觉的、幻想性的、笼统而易变的方向逐渐向理性、分化而稳定的方向发展。
(五)小学生的同伴团体
这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小学生喜欢成群玩耍,“群”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低年级,一般是2~3人的小集体,这个阶段,如果一个小学生被小集体排斥,显然也会感到痛苦,但对其心理影响程度不太大。因为由于另外的偶然原因,这个孩子又会参加其它的小集体。到了中年级,小集体人数增至7人左右,升人高年级,小集体人数又减少到3~4人。这种集体的形成基础是彼此同情、共鸣、爱好和相互尊重,所以结合的稳定性增强,个人受朋友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如果一个学生被集体排斥,他会感到非常痛苦。
(六)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好,教育条件也较好,其身体健康、智力水平等都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心理健康、自私、孤独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成就和智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别甚至优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特点上,独生子女的表现更好,有较受欢迎的个性特点;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时代是个体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但又非昔日幼稚的玩童,其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在感知方面,中学生的感知、观察能力在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上有显著发展。
在注意方面,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明显发展,即使对当前不感兴趣或存有困难必须学习的材料,也能集中精力加以注意。
在记忆方面,中学生的记忆力达到一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他们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提高,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目觉地提出短期或长期的记忆任务;他们理解记忆的能力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相反,机械记忆的比重随年级提高而逐渐减少;他们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也在发展,其中,抽象记忆的发展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形象记忆的发展在初中三年级则有所下降。
在思维方面,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抽象思维向高中阶段的理论型抽象思维发展。
在想象方面,中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2、情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1)中学生的情绪高亢激烈,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
(2)情感的两极性明显,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情感内容的社会性越来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日益丰富和提高;
(4)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中学生,其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
(5)中学生的友谊感迅速增强,并且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
3、意志发展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习活动的范围和难度的增加,以及青春发背期生理上的剧变和情感的波动,要求中学生大力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这种客观需要推动了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使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中学生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他们对外界或成人指令的依赖性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根据目的和任务自觉做出意志决定的水平则随年级升高而递增。
(2)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中学生的其他意志品质,如果断性和自制力,在良好的培养下也有很大发展。
4、个性的发展特点
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发展来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并逐渐接近成熟,他们 的自我评价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等愈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塑性较大,到高中一二年级时便趋于成熟和基本定型。在良好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化的积极结果在学生性格的发展上越来越得到明显的反映。
5、道德品质的特点: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固的特征。中学阶段是品德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中学生的品德在初三或高一趋于稳定,高中期则基本成熟。
(二)中学生的心理冲突
中学阶段是心理冲突、心理困扰最多的时期。除了以上所述青春期发育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外,中学生还有一些心理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性器官、性机能的迅速发育成熟要求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紧紧跟上,但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的情况下,使得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中学生的盲目早恋和冲动性的异性交往行为,正是他们性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一种标志。
2、情感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内隐的矛盾。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巨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情感激荡需要得到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衡,然而公开感情对于中学生来说常常是一个难题。中学生试图隐瞒自己感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失控。一些青春期常见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便与这一矛盾有关。
3、认同危机。中学生的意识迅速发展,一方面,他们感觉自己是大人了,要求得到与成人相等的对待。他们渴求自治,希望自己的见解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和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在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常会提出一些有关自己的人格以及自己未来的基本问题,这些新的问题、选择和决定使平静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
(三)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通常我们把十一二至十四五岁称为少年期,把十四五至十七八称为青年初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又合称为“青春期”,即初中和高中阶段,因而,青春期的特点也就是中学生的特点。青春期可能发生在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女性的性成熟期一般的平均年龄是在十三岁,男性则在十四岁。青春期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它的某些特征,是其它阶段所没有的。青春期相当短,大约只有两年到四年。青春期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生理与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儿童状的身体变为成熟的身体,使得孩子气的人生观和行为发展为更成熟的态度与行为模式。这些迅速的变化会导致困扰、自卑与不安,有些甚至会引起不良的行为,因此,这是一个“可预期,也不可预期”的阶段。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较普遍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渴望孤独;反抗权威;追求独立自主;渴望友谊。
三、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十一二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个年龄称做“危机年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会发生变化,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初中生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开始对异性感兴趣;此时,他们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开始加速探讨种种角色模式及生活经验。少年期的初中生实际上正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这一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一)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同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 4
发展。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好像突然提高了许多,不仅深入全面,他们还会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成年人也容易遗漏甚至提出成年人连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初中生的短时记忆广度也已经相当完备,同时,初中生注意的稳定性迅速发展,注意的广度逐渐接近于成人水平。
(二)初中生的情感和意志特点
1、初中生的情感特点
初中生的情绪活动具有两极性,表现强烈而且转化迅速。
2、初中生的意志特点
初中生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主观认识不够全面,社会经验不足,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缺少一种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他们战胜困难、将预定计划付诸实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表现出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
(三)初中生的自我意识
在这一时期,初中生个体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吐露内心的想法、情感并且强烈期望得到理解和认同。从根本上说,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仍然是不稳定和不成熟的。
(四)初中生的人际关系
他们愿意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渴望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成功,热切地希望自己具有比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性成熟及性意识的萌动
初中生青春心理开始萌动,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迷惑和害怕,即所谓的“青春困惑”。应当重视的是,在这些心理变化方面,虽然有产生时间上的早与晚,有表现上的个别差异,但从发生上则是必然和普遍的。
四、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阶段,他们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加广泛和稳定,学习兴趣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一)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在整体上,他们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明显地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抽象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认知系统的各种因素基本上趋向稳定状态,智力的品质和个别差异基本定型。
(二)高中生的情感
高中生在情绪表现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内隐文饰性。随着高中生社会化的逐渐完成与心理成熟,高中生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二是两极波动性。尽管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提高了,但情绪表现的两极性还比较明显。
(三)高中生意志的发展
1、高中生的意志行动在目的性的确定、行动手段的选择、行为动机的取舍等环节上,主动性和计划性不断提高。
2、高中生比初中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行动中的困难,使意志行为具有更大的自制性、坚持性。
3、高中生意志的自觉性有了大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他们不但对周围的人,而且对自己也能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高中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触角更经常、更深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
(五)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友谊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理解尊重的需要、发展自我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结构中占优势地位。高中生的性格趋于基本定型,不仅性格类型相对稳定,性格的组成部分,如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也日趋稳定。
(六)高中生的人际交往
高中生非常重视友谊,对友谊意义的理解更深了,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友谊往往是深厚、长久而牢固的。
高中生对人际交往方面的要求更高了。高中生选择异性朋友的情况增加了。
(七)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
中等职校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不少中职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和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职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普遍存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自感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渺茫,有自卑情绪,上了职业学校,不好意思见人;看看自己学习成绩,又长期不理想,丧失了信心。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习基础差,常常自暴自弃,对前途缺乏信心,得过且过,缺乏上进心。父母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望,但对他们的表现却无可奈何。
二、对学习存在惧怕心理,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
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的惧怕心理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对整个学习生活的惧怕心理,表现在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均缺乏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他们通常是普通高中上不了;直接参加就业,既缺乏技能,年龄也太小;呆在家里家长也嫌烦,所以在家长的逼迫下来到职校;另一种是有指向性的,即对学习某门课程存在惧怕心理,表现在对学习某门课或某门课教师的恐惧感,如英语、数学等课程经常使他们无所适从。这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比较普遍。
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社会的影响,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某些教材内容过难,要求过高,或者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甚至遭到家长的打骂,久而久之,不仅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而且这种情绪又会严重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开展,造成情绪与成绩间的恶性循环。
三、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烈
中等职校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其次,职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他们从小就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管不得,惹不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往往凭感情办事,自我约束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大,容易形成任性和逆反心理。
第三,职校的学生在初中时成绩大多处于中下游。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初级中学在升学率、重点高中录取率的压迫下,老师花大精力用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致使这部分孩子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他们平时受批评多、受表扬少,在学习成绩面前,“老师不疼,家长不爱”;久而久之,酿成了他们纪律散漫,吸烟、喝酒,甚至骂人打架,自我控制能力差。
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 完全忘记了“养不教, 父之过”的古训。 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 就是严加管教, 大声训斥, 稍有过错, 便是责骂甚至体罚, 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品行不端, 或夫妻不和闹离婚, 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 心灵受到巨大创伤。 此外, 随着近几年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 留守儿童逐年增加, 隔代教育和只关心儿童温饱的“看护式”教育,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父母意志薄弱, 优柔寡断, 好吃懒做, 只知索取而不愿付出辛劳, 自私自利, 等等;父母缺乏耐心, 意志薄弱, 处世优柔寡断, 好逸恶劳, 易悲观失望等不良品性, 都会使家庭氛围不和谐, 并且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来, 导致孩子缺乏耐心, 意志薄弱, 胆小怯懦, 懒惰自卑。 同时, 不良的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父母经常吵架会使孩子焦虑不安, 心理压力增加, 无法安心学习, 学习成绩较差。
二、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 而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具有高素养的劳动者。 但是, 我们常常看到的实际情况是, 为了生存, 为了生源、名气、利益, 学校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中心转。 不过, 这是学校本身无可奈何的事情。学校为了生存偏重考试, 自然会在管理上忽视其他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态度常常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是学困生产生的催化剂。 一方面,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催生学困生。 一些教师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采取注入式教育方法, 让学生死记硬背, 套用模式, 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注重教师的启发也不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知识体系出现断层, 学习越来越吃力。 其次, 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 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和学习自主性都较差, 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而最后的小组总结大多是学习较好的学生, 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落后, 最终变成学困生。 另一方面, 不公正的教学态度让学困生自卑。 有些教师对于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予帮助, 或冷眼对待, 或放手不管, 没有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进而影响他们的成绩。
三、自卑心理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每个班级都存在这样一批学生:在入学之初, 就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 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点长期得不到纠正, 导致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 便逐渐成为学困生。 因为他们基础知识薄弱, 基本学习能力差, 学习成绩低, 又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及同学的嘲笑, 使他们在内心里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 尽管他们想通过努力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提高, 但由于方法不当, 或者未能持之以恒, 导致他们未能达到自己期待的学习效果, 成绩没有提高或提高得很慢, 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笨”“永远不可能有进步”“不是学习的料”。 教育心理学中称这种心理为“习得性无力感”, 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 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 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学生抑郁自卑并对以后的学习不抱希望。 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 学生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 这种无力感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剧。 由于自卑, 学困生害怕同老师交流, 朋友数量相对较少, 这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降低。
四、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社会环境起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 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 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 有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从而成为“学困生”;不良的社会风气宣扬“学习无用论”, 让不明辨是非的小学生失去学习动机等。 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环境、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3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方法及效率,因此,对于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是必要的。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很注重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心理的把握,在此,笔者将与大家分享所见所闻所思。
首先教师应要了解三年级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时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从哲学的高度,皮亚杰认为他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在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中,三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另一位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将人生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并称其为心理社会发展结算,在这一理论中,埃里克森认为,三年级学生处于童年期(7-12岁)。无论是哪种划分都列出了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特殊问题特殊对待。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自己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一、三年级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处于8-10岁之间,这一阶段恰巧属于心理学上的童年期,在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记忆发张有这样几个特点:
1.记忆容量增加
儿童的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进。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2.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童年期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都随着儿童年龄而发展,在小学阶段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占据优势。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又是记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变化。
3.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儿童随着理解力的增加、知识的增多、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言语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学习中越来越多的进行意义记忆。
4.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童年期的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抽象记忆能力得意不断发展,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乃至逐渐上升,占据优势地位。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三年级学生的有意识记要比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来得快而自然,这里笔者说的有意识记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复述”。不断地让孩子重复记忆材料,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死”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例如对于课文,诗词的背诵,学生采用的大部分是一种“多吟以颂”的方法。当然另一些记忆方法的运用也必不可少,例如“组织法”,将记忆材料按其间的意义练习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如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以成语接龙的方式来记忆成语,利用唐诗绝句四句押韵的特点来记忆诗歌等。
二、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根据研究,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以下几点:
1.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化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三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形象抽象水平”阶段,即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这一能力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是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实际运用中,笔者认为,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学生所得到的直观感受是这篇课文所带来的字词句及文章中心,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
2.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能力在心理学上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年级小学生运用最多的是归纳推理。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这一能力,教学生将所学素材归纳分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阶段性的划分,童年期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逻辑运算时期,但不能摆脱具体形象性。这个时期与幼儿期相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思维特征与数学紧密相连,这里不做过多探讨。
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童年期儿童具有了掌握基础推理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叙事文的教学中,老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学生叙事文的逻辑,即叙事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
三、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童年期的社会发展主要体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亲子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友谊的发展。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评性有所提高,内容有所扩大,稳定性也相对提到,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与学生交流,笔者认为,这一阶段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次,关心学生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经常给学生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鼓励学生。
四、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卫生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卫生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培养良好的品行。学习是儿童的主要任务,老师和家长都应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在学习态度上,儿童并不能完全做到自觉主动,老师和家长不应采取逼迫的态度,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在学习习惯上,老师的主动性较强,要在课堂课后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语文学习过程中,晨读的训练,生活中的注意观察等。在学习方法上,在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前,老师和家长应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培养良好的品行也是必要的,三年级学生品行的培养侧重于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遵守纪律,在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所体现的主流精神也不外乎此,语文老师应借此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品行的培养。
综上所述,笔者在阅读了心理学大师的著作之后受其启发,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语文教学工作合理结合,在实践中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推荐阅读: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06-22
一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09-25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12-09
90后大学生特点09-27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10-26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07-0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案10-23
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