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精选8篇)

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 篇1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角色特征,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智力正常

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⒉情绪良好

其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情境相符。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

⒊意志健全

意志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个体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一个意志健全的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反应方式,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⒋人格统一完整

心理学上的人格是指与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完整就是一个人所想、所说、所做的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⒌自我意识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优点感到欣慰,又不致于狂妄自大,对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⒍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长补短;对人宽容,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⒎社会适应良好

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适应。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

⒏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与培养

(一)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1、不过分追求完美

2、善于保持心理平衡

(二)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大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学习负担适量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很多心理活动都与学习有关。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

⑵ 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

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种样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即可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从而经常体验到愉悦。这种平稳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最佳的适应。

学会自娱自乐。拥有多方面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可以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通过自我娱乐来缓解心境压抑,这对心理健康是极有好处的。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有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心身保健,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每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应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这对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⑶ 注意保护大脑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大脑受到损伤,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过度的疲劳、紧张,或长时间的高度兴奋、强烈刺激,都会引起脑力衰竭。而脑力衰竭,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大学生应千万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忽视用脑卫生。

(三)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不稳,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甚至精神错乱。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在忧郁的时候,找知心朋友或亲人倾诉,使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甚至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种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也可以用转移的方式。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总去注意它,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使自己越发低沉。这时,不妨将自己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暂时离开这件不愉快的事,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样便可使忧闷排遣出来。还有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就是幽默。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摆脱窘困的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

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也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能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五)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大学生的这种成功欲望更为强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此付诸社会实践,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对于维持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与此相反,如果不自量力,盲目地制定宏伟目标,导致失败,产生挫折体验,不仅白白耗费了精力,也会给自信心和心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以后的进步发展。此外,树立切实的目标,还包括不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因此,每位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的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会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六)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 篇2

关键词:留守学生,中职教育,心理健康研究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那就是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2012年的人口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超过两千万。这两千万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 其余主要存在于中小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对于泰州这样一个外出务工和劳务输出人员较多的新兴地级城市, 面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市区最大的职业学校, 面临严重的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据学校统计资料显示, 我校在校生中约三分之一属于长期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的留守学生。多年教育实践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学生的心理、人格及学习等方面与同龄学生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留守儿童随着我国“民工潮”的出现而大量增加时, 这一现象并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 笔者发现, 国内对这一现象的高度关注应该出现在本世纪初。中国知网的数据显示:2006年之前论及这一问题的文章寥寥无几, 但2006~2012年间却猛增至6000多篇。尤其是2004年5月31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和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关爱留守儿童”后, 留守学生 (儿童) 这一群体更是受到社会各界 (包括教育领域) 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其中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学生的关注则相对少得多。随着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 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职业教育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会明显增强, 要求职校学生有与之相匹配的技能和素养, 而他们中为数不少的留守学生更应该受到重视。

查阅大量资料, 笔者发现, 对留守学生 (儿童) 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绝大部分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参照, 虽然也有一些对职业教育学生的专门研究, 但缺乏权威和专家的声音。不过, 中职学生虽然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但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而言, 两者应该还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不妨从众多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权威哪里寻找一些借鉴。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生活、教育、医疗健康、行为心理等方面考察留守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 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如部分研究发现移民汇款提高了入学率, 降低了辍学率, 父亲的移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学者认为,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学生对学习表现得更消极。在行为心理方面, 不少研究者认为亲子分离会导致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 影响社会化进程及其后期发展;但也有研究者得出相反结论, 认为留守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基本没有问题, 只要在家里能与其他家庭成员较好相处, 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分离一般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国外早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模式。

(二) 国内相关研究

1.政策法规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对职校学生 (包括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高度关注, 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重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纲要》为职校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2.相关文献

国内留守儿童概念最早是1993年由上官子木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一书中提出的;随后1995年孙顺其在《留守儿童实堪忧》一文中对相关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但2005年之前, 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少, 而且研究层面不广。直到2005年由段成荣、周福林撰写的《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才广泛地对我国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其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学习兴趣上,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不很明显, 但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对留守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监督、学习环境等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近几年, 学术界关于留守儿童 (学生) 心理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性情人格等方面, 在态度上形成了激进、保守、中立三种立场。激进研究者认为, 55.15﹪的留守儿童 (学生) 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 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孤僻心理、逆反心理等不健康问题,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及偏差行为, 且父母离开时间越久对这些孩子心理健康影响越大。保守研究者认为, 父母的离开不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太大影响,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孩子自立、自强人格的养成。而中立者则认为:留守孩子的心理总体正常。

3.不足之处

纵观上述研究不难发现, 2004年以来,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机构对此进行了考察与研究,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或建议, 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相关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有人把“留守儿童”年龄界定为16周岁, 也有人界定为18周岁, 甚至有人认为应界定为小学阶段之前。这种不统一的概念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 会给经验交流与借鉴带来一些麻烦。

(2) 对低龄儿童关注较多, 对16岁左右的青少年关注较少。随着社会发展, 16岁左右的留守青少年因缺乏足够关爱和疏导而导致心理问题更突出, 因此, 他们更应该被全社会广泛关注。

(3) 对职业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亟待加强和完善。其实, 职校学生的家庭相对弱势, 很多父母由于没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在面临行使孩子监护责任和为家庭提供足够经济保障的选择时, 不少父母不得不选择后者而长期与孩子分离。由于种种原因, 这部分孩子的是非观念、行为习惯等都相对较弱, 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离开, 对他们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 对职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的迫切性是可想而知的。

二、中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2年, 曾对我校留守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全校40个班级中每班选取10名留守学生 (尽量考虑到性别差异, 共选取400名留守学生, 其中有效调查364人)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 对他们的学习动力、人际沟通、生活调适能力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把他们与非留守学生作了对比, 发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 留守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基础较差, 理解能力不强, 学习兴趣不浓厚, 很少体验成功, 厌学现象更普遍。不少同学学习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 或迫于父母的压力, 存在严重的学习动力不足现象。

(二) 在人际沟通方面有些不知所措。留守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 交往范围比较狭窄, 较少或者根本不愿关注人际交往, 有些人则表现为相对自闭, 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冲动心理、封闭心理等。

(三) 在自我意识方面, 较多留守学生对自己的方方面面不甚满意。比如, 对学习成绩不满意;对自己的长相和技能不满意;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学校教师和社会对其关注不够, 使学生从小具有“我不行”、“反正没人管我”的意识。因此, 对这部分特殊学生, 学校和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 通过持续的心理疏导, 引导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并教给他们较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帮助他们度过较为敏感的时期。

总之, 为了化解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认真审视中职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Hanson G.H, Woodruff C.Emigr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Mexico[J].Working paper, 2004.

[2]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 .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上) 篇3

为了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有个明确的界定。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扩充变化的。为了正本清源,首先要了解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当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来源于本世纪初在,临床医学中产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健康运动,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提出。此人原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学生。在读时期,比尔斯由于精神失常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长达三年之久。由于当时的临床医学对精神病尚缺乏完备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很不恰当的措施。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遭受了粗暴、残酷、痛苦的折磨及非人待遇。幸好由于不明的原因,比尔斯的病自然康复了。

比尔斯出院后,为了呼吁社会关注改进此类疾病的治疗,于190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又译为《我找回了自己》),揭露了他在治疗过程中遭受到的非人待遇。

比尔斯的书问世后,得到社会各界深深地同情、关怀与重视,强烈要求医务界改进工作。他在各方面的赞助与鼓励下,于1908年5月在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协会,推动了他所倡导的心理健康运动。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①保护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同有关心理健康的机构合作。这五项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开展对心理健康疾病的防治。

在比尔斯倡导的第一个心理健康协会的推动下,全美掀起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心理健康教育运动。1909年成立了“全美心理健康委员会”。1917年,出版了《心理健康》季刊,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随后的20年中,先后在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英国、巴西、匈牙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30年5月,于美国首府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到会代表包括中国在内有53个国家,3042人。

在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在1936年于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因抗日战争于翌年爆发,全民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工作被迫停止。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全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我国直到1985年9月,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重新举行了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大会,并在一些省市地区的卫生部门建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9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研讨会。2000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简单回顾心理健康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心理健康问题,最初由改革临床医疗提出,随着这一运动的展开,其工作目标、活动范围、参与人员不断扩大。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内涵,不仅限于不同人群中的心理疾病的防治,同时关注到怎样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很好适应高度复杂而紧张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大扩展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词,在我国又叫心理卫生,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从上述心理健康运动的演变,可以看到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提出的,两者均从属于”健康”这一上层概念。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健康。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所谓机能正常又是什么意思呢?依据生态学观点,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

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而多种多样性。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通过以上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实质分析,心理健康一词的含义是富有弹性的。它可大可小,可宽可窄,这就是心理健康运动不断变化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运动初期提出的,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使心理健康功能得以维护和发挥。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

(二)心理健康的作用

1.个人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从心理健康的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才能事业有成。人生在世,面临境遇的挑战,将是不断的。风雨人生路,难得平安程。弱者常悲戚,强者得生存。为人当自强,心理必健康。这乃是处世之道。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凛然不惧,作出良好的适应性行为抉择,完成良好的适应性行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

2.社会作用

社会是人群的结合体。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实体。心理健康的个人意义,同时意味着巨大的社会意义。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启迪民智,历来都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强国之策。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全民心理健康,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富强之本。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篇4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念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

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冬天的连续变化过程

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 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等级

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的一致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三: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

1、统计学的常态分布

2、社会规范

3、心理疾病的症状

4、个人心理体验

5、心理成熟水平

6、社会适应

7、文化标准

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

1、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2、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1主张寡欲清心,2强调养性培德,3主张乐观自足,4强调情绪平衡,5主张自我约束,6强调人际关系,7主张自知知人,8强调自我发展

3、我国当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运用 一:主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

1、身心感觉良好

2、智力表现正常

3、情绪积极稳定协调

4、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5、自我意识有较高的水平

6、人格和谐健全

7、人际关系良好

8、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9、热爱生活和工作,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要求 二:主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1、标准的相对性

2、整体的协调性

3、适应的积极性

4、动态的平衡性

5、层次的高低性

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虚荣心 二:攀比心理 三:猜疑心理 四:悲观主义 五:自卑心理 六:恐惧心理 七:逃避心理 八:嫉妒心理 九:报复心理 十:挫折心理 十一:浮躁心理 十二:完美主义心理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一:工作压力 二:经济状况 三:政治体制 四:科技进步

五: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第三章塑造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人格

第一节什么是人格

一: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及界说

1、总和式定义

2、整合式定义

3、层次性定义

4、适应性定义

5、区别性定义 第二节人格的特征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可塑性

6、人格的倾向性

7、人格的层次性 二:人格特征的关系

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 第三节怎样塑造健康人格

一:中西方人格理论家对健康人格的见解 二:健康人格的标准

1、人格健康者内部心理和谐发展

2、人格健康者恩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

3、人格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4、人格健康者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5、人格健康者协调、控制情绪,心情良好

6、人格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7、人格健康者对社会富有责任感

8、人格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三:塑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人格

1、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

2、正当竞争意识的确立

3、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

4、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

5、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

6、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7、合理需求意识的调整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应对挫折能力

第一节挫折概述 一:挫折的含义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

2、主管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三: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1、生理条件

2、心理状态

3、生活阅历

4、个体需要与动机的强烈程度

5、个体的抱负期望水平第二节挫折对心理的影响

一、挫折对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二、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体感到挫折时的行为表现反应

1、侵犯

2、固执

3、退化

4、逆反

5、文饰

6、否认

7、投射

8、表同

9、替代

10、反向作用

三: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基本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类型

1、事业型挫折

2、人际关系型挫折

3、生活型挫折

4、心源型挫折

二、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原因分析

1、组织因素

2、个人因素

四: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预防和战胜

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心理准备

2、客观评价自我,确立相应抱负

3、创设挫折情境,增强承受能力

4、正确归因,积极应对 第三节应对挫折的自我调节 一:自我调节概述 二:自我调节的原则

1、在认知上

2、在态度上

3、在行动上

三:自我调节的办法

1、正确认识挫折

2、正确地认识和接受自己

3、改变不合理观念

4、有意识地接受挫折锻炼

5、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6、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7、挫折应对妙招

第五章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概述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概述

1、什么是人际交往

2、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

1、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关系的基础内容

2、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的意义

3、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吸引的条件

4、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常见的困惑 一: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

2、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3、面子心理作怪

4、不会说“不”

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 三: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人际交往困惑的办法

1、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保持乐观心态

2、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4、乐观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

5、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社交调适

一: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原则

1、对人际交往要有清醒的认识

2、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的艺术

1、语言技术

2、非语言艺术

3、学会有效地倾听

4、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映像

5、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7、要提高心理素质

8、学会合理变通

第六章专业技术人员克服自我的不良情绪

第一节了解自我情绪变化 一:情绪的定义 二: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两极性

2、情绪的情境性

3、情绪的感染性 三:情绪的种类

1、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2、心境、激情和应激 四:了解自我情绪变化

1、情绪的形态

2、提高情绪自我察觉能力的五种态度

3、认识自我情绪的四种方法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情绪困扰类型:1焦虑,2忧郁,3冷漠,4易怒,5嫉妒,6厌倦,7孤独,8人际关系,9消沉

二:专业技术人员情绪困扰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三:情绪困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响

1、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影响

2、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健康的影响

3、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调试情绪 一:情绪调适的五个阶段 二:情绪调适的方法

1、数颜色法

2、情绪日记法

3、不逃避现实法

4、暗示调节法

5、经常运动

6、音乐缓解法

7、合理饮食

8、睡眠充足

9、亲近自然

10、自我平衡法 第七章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远离心理障碍

第一节心理障碍的概念及其判别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 二:障碍的表现 三:心理障碍的类别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八章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概述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源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与健康 第四节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

第九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健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

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

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 第二节强化社会心理咨询系统 一:心理健康等级

1、心理常态

2、心理失调

3、心理病态

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 第三节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一:性质任务不同 二:主客体关系不同 三:理论依据不同 四:原则方法不同 五:工作内容不同 第四节重视心理休闲 第五节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一:生活习惯与身心健康

1、心胸豁达,情绪乐观

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3、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4、营养适当,防止肥胖

5、不吸烟,不喝酒

6、家庭和谐,适应环境

7、与人和善,自尊自重

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1、尊重人体生物节律

2、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3、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4、不吸烟少喝酒

第十章案例分析

第一节如何缓解焦虑 一:自我放松法

1、调息放松法

2、纵情想象放松法

3、肌肉放松法 二:认知转换法

第二节如何走出抑郁 一:抑郁的自我测验 二:抑郁患者的自我调节 第三节如何克服失眠

一:失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二:专业技术人员中常见的失眠原因

三:克服失眠,改善睡眠可以从分析原因入手,除有针对性地调整外,更重要的是应对失眠有合理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 四:讲究睡眠卫生,改善睡眠状态 第四节如何顺利与人交流沟通 第五节如何学会对别人说“不” 第六节如何磨平急躁性格

一:急躁性格的人,一般具有如下行为特点 二:客服急躁性格,下列方法可供选择

1、“脱敏”法。

2、放松法

3、暗示法

4、提醒法

传染病卫生监督概述试卷 试题 篇5

单位:姓名:成绩: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

第 1 题.《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一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性分诊点。()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2 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协调、督办传染病防治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

A.对

B.错

标准答案: A

第 3 题.《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是已经废止的部门规章。()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的公告》。()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5 题.居民家庭是传染病防治监督的主要对象。()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6 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对36种法定的传染病制定了《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7 题.疫情报告的监督对象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

A.对

B.错

标准答案: A

第 8 题.艾滋病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第 9 题.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A.对

标准答案: B

第 10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35种。()

A.对

B.错

标准答案: 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

第 1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鼠疫、炭疽中的肺炭疽

D.鼠疫、霍乱

标准答案: D

第 2 题.卫生部把手足口病列入()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管理

标准答案: C

第 3 题.下列()不是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

A.制订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卫生监督的项目、重点内容及环节,并组织落实。

B.组织协调、督办传染病防治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

C.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的卫生监督。

D.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传染病防治监督的主要对象()。

A.公共娱乐场所

B.居民家庭

C.商场、超市

D.医疗机构

标准答案: D

第 5 题.卫生部把()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的公告。

A.病毒性感冒

B.甲型H1N1流感

C.痢疾

D.手足口病

标准答案: B

第 6 题.下面()为乙类传染病。

A.疟疾

B.流行性感冒

C.麻风病

D.流行性腮腺炎

标准答案: A

第 7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共多少种?()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三类,37种

标准答案: D

第 8 题.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应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措施。

A.艾滋病、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脊髓灰质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标准答案: D

第 9 题.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其分类是:()

A.一类、二类、三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一类、二类

D.甲类、乙类

标准答案: B

第 10 题.《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A.门诊部

B.一级以上医院机构

C.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D.三级以上医疗机构

标准答案: C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40.0分)

第 1 题.()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结核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标准答案: ABCDE

第 2 题.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很多,概括起来可有以下()个方面。

A.直接关连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范

B.特定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范

C.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规范

D.非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E.以上各项

标准答案: ABC

第 3 题.()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炭疽中的肺炭疽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甲型H1N1流感

E.血吸虫病

标准答案: ABCD

第 4 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A.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其他专业防治机构

E.信息统计机构

标准答案: ABCD

第 5 题.传染病防治监督的主要对象是()。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

E.以上各项

标准答案: ABCDE

第 6 题.下面属于消毒产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C.《消毒管理办法》

D.《公共场所管理条例》

E.以上各项

标准答案: ABC

第 7 题.设区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A.制订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卫生监督的项目、重点内容及环节,并组织落实。

B.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

C.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的卫生监督。

D.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E.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

标准答案: ABCDE

第 8 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A.制订全省、区、市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

B.组织实施全省、区、市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及相关培训,对下级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查。

C.对管辖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实施日常卫生监督。

D.组织协调、督办传染病防治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

E.承担上级部门指定或交办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任务。

标准答案: ABCDE

第 9 题.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法律法规有()。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C.《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D.《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E.《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标准答案: ABCD

第 10 题.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是()。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E.个体开业医生和乡村医生

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 篇6

本次大赛采用《商道》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平台作为竞赛平台。

校内初赛:以校为单位采用互联网远程方式进行,由参赛学校自行组织筛选。每校及独立学院最多可选派10 支队伍参加大区复赛; 大区复赛: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东北、中南、中西共七个大区,大区复赛由组委会统一组织,各大区取若干队伍进入全国半决赛; 全国半决赛:将进入全国半决赛的队伍进行全国混编比赛,比赛由组委会统一安排,最终根据各大区报名数量按比例配额,总计取70 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从全国半决赛中晋级的队伍,加上拥有总决赛绿卡的若干支队伍,共80支队,混编分成五个赛区,现场集中比赛。每个赛区的前3 名进入总决赛答辩,做决策模拟竞赛的体验报告并回答评委和其他参赛队提出的问题,由评委综合评判,最后决出冠亚季军。

概述心理咨询热线的接听技能 篇7

1 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的概念、特点及优势

心理咨询热线是以电话为中介, 通过良好的咨询关系, 运用心理学理论 (流派) 和技术, 帮助求助者 (以下文中称“来电者”) 发现问题、发掘资源, 探讨以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 促进其成长的过程。1987年天津开通国内第1条心理救援电话, 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心理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公众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尤如一座金字塔, 45%的人只是需要心理支持, 希望有人倾听, 被理解、被接受, 被压抑的负性情绪就可以得到宣泄;30%的人需要帮助分析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20%的人 (神经症或人格障碍) 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只有不到5%的人需要专业心理治疗或心理矫正。著名心理学家钱铭怡将心理热线定位为一级预防, 大约70%~80%的心理卫生服务可以通过电话来解决。随着电话的普及, 人们习惯于抓起电话谈心诉苦, 无论在天涯海角、白天黑夜, 求助者只要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就能及时获得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 具有方便、快捷、匿名、保密、跨地域、24小时服务等特点, 非常适合个体危机咨询与干预。由于心理咨询热线是一种不见面的服务, 有益于求助者打消顾虑、敞开心扉、自然宣泄, 安全感得到充分保证。突发危机事件时能承担当“首发干预”或“心理第一救助”的重任, 为民众提供心理援助、危机干预及转诊等服务[1,2], 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3]。

2 心理咨询热线的理念、原则、任务与目标

2.1 理念

所谓理念是指一种思想, 指导人的行为, 心理咨询热线中咨询理念比咨询技术更重要。 (1) 良好的咨询关系比咨询技术更重要, 许多心理咨询之所以不成功, 是因为未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2], 心理热线咨询员应热情、真诚, 努力营造良好的咨询关系。 (2) 坚信“来电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最好心理医生, 激发其自助的意识和愿望, 相信“来电者”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 珍视“来电者”的生命健康权, 这是咨询与干预中应首先遵从的理念。

2.2 原则

(1) 中立原则, 以“来电者”为中心, 不论来电者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处世原则都应尊重, 设身处地理解、关心并帮助, 不作价值判断, 保持中立。 (2) 保密原则, 这是心理咨询专业的特殊要求, 因为咨询中常涉及个人隐私问题, 心理热线咨询虽然是不见面的服务, 同样应遵守保密原则。当“来电者”有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时, 可超越保密原则, 及时通知其家人或有关部门。 (3) 知情同意原则, 心理热线咨询时, “来电者”同样享有知情同意权, 一些心理热线为了监督服务质量而设有录音装置, 应事先告诉“来电者”, 并说明录音的目的, 取得“来电者”的理解与同意, 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4) 无条件积极关注, 把“来电者”视为具有自我价值的人, 给予无条件的关怀、信赖和接纳。 (5) 非指导式, 咨询中咨询员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处世原则强加于“来电者”, 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来电者”的选择。 (6) 助人自助, “授人予鱼, 不如授人予渔”, 帮助“来电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7) 专业帮助, 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协助“来电者”发现问题, 探讨以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 摆脱困境。

2.3 任务与目标

首先满足“来电者”倾诉和宣泄的需要, 向“来电者”提供倾听、理解、共情等情感支持, 使其释放内心的压力, 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对“来电者”进行抑郁与自杀危险性评估, 提醒抑郁者及时治疗, 对即刻有自杀危险的“来电者”主动进行干预;其次是帮助“来电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来电者”正视并接纳自己所遇问题, 学会用建设性方式走出困境;最高目标是帮助“来电者”实现自我成长。

3 心理热线咨询员的素质与技能

心理热线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补充形式, 是一项特殊的助人职业。咨询是心与心的交融, 情感与情感的沟通, 人格与人格的碰撞, 专业性强、技术含金量高, 因此, 心理热线咨询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才能胜任。

3.1 专业素质

(1) 良好的心理素质, 真诚、热情、自信、善解人意、情绪稳定、心理健康。 (2) 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语言表达能力是心理热线咨询员的基本功, 要求声音清晰、亲切、声情并茂, 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短时间内与“来电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 良好道德素质, 有爱心、有责任感, 遵循“来电者利益优先”的原则, 为“来电者”保密。 (4) 丰富的社会阅历及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5) 敏锐的听觉能力、短时超强记忆能力。 (6) 遇事镇静、反应敏捷及良好的应变能力。

3.2 专业技能

(1) 关注, 以积极的态度关注“来电者”言语和行为中的积极方面, 采用“差异式提问”帮助“来电者”寻找正性、积极的一面, 肯定“来电者”的优点及所做的努力。 (2) 倾听与共情, 倾听不仅仅用耳朵听, 更需要用心去听, 设身处地体会“来电者”的感受。 (3) 评估技能, 评估贯穿于咨询与干预的全过程, 咨询员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心理测评工具, 对“来电者”心理伤害程度、情绪状态和自杀危险性进行评估。 (4) 诊断和鉴别诊断技能, 心理热线电话是面向社会各阶层人群服务的, 承担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的重任, 咨询员应熟悉常见的心理或精神障碍 (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 能识别抑郁或精神障碍“来电者”, 及时建议或转介到专科医院就诊。 (5) 危机干预技能, 心理热线电话是危机干预的常用方式, 一些人在绝望的情况下, 向隐蔽性好的心理热线电话求助, 咨询员应掌握一般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理论、技术及在电话中的运用, 有能力处理各种问题的来电, 特别是危机来电。 (6) 特殊心理治疗技术, 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快速动眼、音乐治疗等技术及在电话中的运用。

4 心理热线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心理热线咨询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 许多问题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心理热线咨询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心理咨询各个流派的基本理论, 为心理热线咨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框架,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可以帮助咨询员更好地理解“来电者”的困惑, 为“来电者”看问题提供新视角。

4.1 认知理论[3,4,5,6]

认为人的认知决定行为, 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不是由某一事件本身所引起, 而是由个体对此事的看法、解释、评价所引起, 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不良情绪反应和行为。掌握认知理论有助于咨询员敏锐识别“来电者”的不合理信念, 运用语义分析、角色扮演、提问、质疑等技巧, 帮助“来电者”用合理思维替代不合理思维。如用“我在某方面无能”, 替代“我是一个无能的人”, 使“来电者”学会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评价和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4.2 行为理论[3,4,5,6]

认为人的不适应行为或心理是个体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病态行为, 强调治疗的重点应放在个体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上, 更关注人的行为及使行为改变的原因与方法。心理热线咨询员应熟悉行为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依据学习、强化、消退等基本原理, 指导“来电者”学会观察自己的行为, 及时对“来电者”的行为给予表扬、鼓励, 以强化其正性行为, 帮助“来电者”消除不良行为, 建立新的适应行为;对焦虑明显的“来电者”, 热线咨询中可教其放松训练 (冥想或深呼吸) 的技巧, 恐怖症“来电者”可选择性运用系统脱敏和厌恶疗法。

4.3 精神分析理论[3,4,5,6]

强调无意识 (潜意识) 对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人的内在心理矛盾 (本我、自我、超我) 冲突导致的影响, 并与早年经历、客体关系及自我防御机制有关。心理热线咨询员如果能掌握自由联想、释梦, 有助于了解“来电者”症状背后深层潜意识的冲突, 帮助“来电者”寻找冲突焦点, 使其上升为意识层面的领悟, 提供宣泄机会, 缓解症状。同时该理论有助于咨询员及时识别热线咨询中的阻抗与移情, 并正确地处理阻抗与移情。

4.4 人本主义理论[3,4,5,6]

主张相信“来电者”的能力, 提倡“以来电者为中心”, 强调积极倾听、无条件关注、共情式理解, 因此人本主义理念贯穿于心理热线咨询服务的全过程, 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心理热线咨询员应与“来电者”建立平等、尊重、真诚、信任的关系, 无条件接纳“来电者”, 与“来电者”共情, 相信“来电者”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并最终作出选择。

5 热线咨询的基本程序

接听电话的基本程序分以下4个阶段, 各阶段有平行也有交叉, 应灵活运用。

5.1 情绪舒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抚慰“来电者”的情绪。热线接通后咨询员应使用标准的问候语, 给“来电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通过积极倾听、理解、无条件关注、共情等技巧, 与“来电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营造一个安全、信任、和谐的通话气氛。鼓励“来电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尽量不打断倾诉、不转移话题, 识别、认可、接纳、正常化“来电者”的感受, 为其提供情绪疏泄的机会, 提供心理援助。

5.2 评估阶段

评估是心理热线咨询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评估“来电者”当前情绪状态, 有无抑郁、自杀危险, 是否有心理危机及危机的严重程度;其次应评估“来电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热线服务范围及咨询员的能力范围内,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危机干预或转介等。咨询员在引导“来电者”适当情绪疏泄后, 通过简单总结过渡到评估阶段, 原则上对所有来电均应进行评估。当咨询员怀疑“来电者”有自杀倾向或心理危机时, 评估一定要仔细, 切不可被“来电者”的假象所误。为帮助咨询员准确判断“来电者”是否处于危机状况, 可编制适合心理热线使用的评估问卷, 包括情绪状况、自杀危险因素、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准自杀行为及采取自杀的可能性, 评估应自然灵活, 避免机械刻板。评估结束后应将结果恰当、巧妙地反馈给“来电者”, 并向解决问题阶段过渡。对精神疾病或超过咨询员能力范围的“来电者”, 及时进行转介, 并说明转介的原因和目的。

5.3 解决问题阶段

这是心理热线咨询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来电者”澄清自己的问题, 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数“来电者”因为面临生活困境, 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才寻求帮助, 通常采用问题解决模式 (头脑风暴法) 和“焦点解决模式”2种方式。对无自杀危险的“来电者”, 咨询员可运用开放式、封闭式提问、集中焦点、具体化、面质等技术, 澄清和把握“来电者”的主要问题, 并确定本次咨询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则上1次咨询只解决1个问题。如果“来电者”的问题较多, 应与“来电者”商量让其选择最急需解决的困扰, 作为本次咨询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让其确定期望的结果 (目标) 。通过询问“来电者”既往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模式及效果等, 发掘“来电者”内外部资源, 启发“来电者”积极的应对策略, 与“来电者”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方法的利与弊, 鼓励“来电者”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提醒抑郁者接受治疗。对即刻有自杀危险的“来电者”提供主动干预, 指出其希望所在, 劝导“来电者”放弃自杀工具或离开自杀现场, 设法了解其所在位置及家人、朋友的电话, 并与“来电者”亲友取得联系或报110、现场干预等, 对已实施自杀行为的“来电者”指导有效自救、联系亲友、报120等。

5.4 结束阶段:

心理热线咨询的结束也是一门艺术, 好的结束可以成为鼓励“来电者”解决问题的起点。结束心理热线咨询应在“来电者”主要问题已澄清、情绪得到抚慰、决定已经做出之后进行, 咨询员可以让“来电者”自己总结本次咨询的要点和感受, 肯定“来电者”的能力或积极方面, 鼓励“来电者”将计划付诸行动, 提醒其在解决问题时要有耐心, 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心理准备, 给“来电者”以信心和希望。对有自杀倾向或想伤害他人的“来电者”, 应该与其达成安全协议, 必要时鼓励其再来电, 最后在关怀、友好地气氛中宣布结束热线咨询。

6 心理热线咨询常用技术

(1) 积极倾听:给“来电者”情感宣泄的机会, 了解、体会其感受。咨询员应多听少说, 尤其是在接通电话的前5~10分钟倾听不得少于70%, 尽量不打断“来电者”的倾诉, 同时以“嗯、噢、然后呢……”对其陈述作出回应, 传递关心及对其所说内容感兴趣, 仔细捕捉“来电者”的言语信息, 要听出弦外之音。 (2) 确认感受:帮助“来电者”识别、体验有关的负性情绪, 鼓励其诉说、表达自己的感受,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 正常化:让“来电者”明白所经历的感受是正常的, 消除其疑虑, 减轻压力。 (4) 澄清:当“来电者”言语表达不清楚或杂乱时, 咨询员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感受, 如“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再解释一下这件事吗?” (5) 提问:一般采用开放式提问, 如“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等引导“来电者”诉说事件, 便于咨询员获得详细可靠的信息。危机干预时多采用封闭式提问, 以便澄清事实、节省时间, 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情况, 作出分析与判断, 如“你打算什么时候采取行动?”、“你是否服药了?” (6) 沉默:沉默可以给“来电者”及咨询员双方一个思考及重组思路的机会, 但应避免过长时间的沉默, 这样令“来电者”产生不安。 (7) 确定首选问题:“来电者”也许被若干个问题困扰, 咨询员需要协助其选定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这些问题中你最希望先讨论哪一个?” (8) 适当限制通话时间:与心理问题无关的来电5分钟内结束, 一般心理问题30分钟结束, 抑郁或自杀危险的来电限制在60~90分钟。

心理热线咨询是临床心理咨询的一种特殊形式, 需要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来支撑, 咨询员只有掌握了咨询学各流派的理论与技术, 热线咨询中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为求助者提供满意、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水源.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2]建林, 赵静波.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贾晓明.心理热线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杨眉.妇女热线咨询手册[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3.

[5]许又新, 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概述 篇8

摘 要:高校辅导员肩负着调控学生心理、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辅导员的压力主要来源有工作本身的压力和社会、个人和家庭的压力。辅导员心理健康首先是自身健康的保证,同时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概述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肩负着调控学生心理、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却往往被忽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有关调查表明,4.4%的高校辅导员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9.3%的高校辅导员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成就健康的人生。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工作本身的压力

(1)工作对象数量大、个性鲜明。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平均每个辅导员所带的学生都有数百人之多。同时,从工作对象上来说,辅导员面对的基本是9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处于青春期末端,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接受父母、教师的说教,希望一切自己做主;同时,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父母从小的宠爱使他们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不乐于与他人分享,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频率也在增高。大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性格的形成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性都不会轻易改变。

(2)工作负荷大。不仅仅是工作对象的复杂性,辅导员工作在接受学校学工部门的直接领导的同时,还要接受团委、就业指导部门、教务处、宿舍管理部门、组织部、后勤保卫处等多个部门的工作,涉及学生思想教育、党团建设、学涯指导、生涯规划、奖助勤贷、社会实践、医疗保险、公寓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当数量的辅导员有时会感到对工作厌烦,感觉力不从心,情绪低落。

2.来自社会的压力

(1)经济方面。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的幸福感也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辅导员在社会中并不属于高收入的群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等的收入使得辅导员不得不面对经济方面的压力。

(2)社会认可方面。社会在发展,但部分地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并不能很好地跟进,师资队伍匮乏,从而使得个别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由师德不良引发的问题逐年增加,诸如教授丑闻、殴打学生、虐待幼儿等事件,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使得人们开始拷问教师的职业道德。当然,问题只是少数,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作风过硬、业务过关的优秀人才。

3.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压力

(1)个人的学习提高。辅导员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成长发展。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在职称评定、科研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研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上都需要付出自身的努力。有的辅导员还要考研、考博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工作前途问题有时也会引发焦虑、烦躁,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落差感,一些意外事件导致辅导员重新拷问职业认同,等等。

(2)家庭与事业的协调。辅导员队伍是相对比较年轻的队伍,也要面对恋爱、家庭的时间协调问题、父母的健康问题、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无一不牵扯到辅导员的精力。一个辅导员,好教师和好家人的身份不能择其一而从之,如何在其中选择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是一个比较不好把握的问题。辅导员工作突发事件比较多,常常加班加点,这些都会对家庭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协调不好就容易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

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不仅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迫切需求,更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辅导员自己以及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重视,使辅导员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生工作,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真正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倪亚红.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7).

[2]吴少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下一篇:党支部改选请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