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能力指数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运营管理能力指数

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完善与研究实践

提 要 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依据客观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将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中的管理能力、掌控能力、创造能力、开发能力、拓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完善为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将世界各国国家语言能力的差异以量化形式直观呈现;据此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国家语言能力与国家经济实力紧密相连,世界各国的国家语言能力形成了呈金字塔形分布的3个层级,美国、中国和英国占据塔尖;5个一级指标中掌控能力、创造能力和拓展能力对整体国家语言能力影响更大;而中国在语言研究、语言教育、语言产业和学术话语方面还需继续努力,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关键词 国家语言能力;语言政策;指数体系;主成分分析法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501

National Language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Zhang Tianwei

一、引 言

國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与国家语言实力、国民语言能力以及公民个人语言能力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美国学者Brecht & Walton(1993)最早提出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国家应对特定语言需求的能力”;此后,Brecht & Rivers(2000,2005,2012)陆续阐释和完善了这一观点。国内李宇明(2011)、文秋芳等(2011)、赵世举(2015)、魏晖(2015)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国家语言能力的定义和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国内外一些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从理论建构、宏观思考、分项能力、具体项目和国别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了研究,详见文秋芳、张天伟(2018),文秋芳(2019)的述评。

虽然学者们对国家语言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分析,但现有成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多偏重于宏观理论分析和整体描述,缺少对国家语言能力各分项的微观化、量化研究。文秋芳(2016)虽然构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评价指标,但没有进一步进行量化分析。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了“全球治理视域下国家语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但还未见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二是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进行量化比较研究,而在全球竞争由经济、军事竞争转移到包括文化、话语权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背景下,如何评价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成效,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设效果,找出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体差距以及比较各分项能力的长短,制定一套科学的、动态的、行之有效的国家语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为此,我们采取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搜集各方面数据,力图构建一个可对世界各国国家语言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的量化指数体系,其核心是统计指数的构建。指数是统计学概念,是一个反映社会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其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国家语言能力指数构建是针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研究对象,建立一个动态测评的指标体系,利用具体的统计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将多项指标比较分析,整合形成一个概括性的指数,将不同国家语言能力具体量化,并根据反馈数据进行校正修改,最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真实可信、动态更新的国家语言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二、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构建和完善的理论依据

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是围绕“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国家语言能力指“在政府层面,国家运用语言处理一切与国家利益相关事务的能力”(文秋芳2019),它与国家语言实力、国民语言能力、公民个人语言能力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主体、处置对象、应用领域、战略目标、研究重点等方面。因此,本文依据文秋芳、张天伟(2018),文秋芳(2019)的前期研究,将国家语言能力重新定义为:国家围绕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需求、国家意识等维度,运用语言及其各种手段,处理一切相关事务的能力。文秋芳(2016)构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语言能力分为5个一级指标:管理能力、掌控能力、创造能力、开发能力和拓展能力。本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完善,添加了二级和三级指标。具体来说,本研究共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见表1)。

国家语言管理能力指国家对涉及战略利益的语言事务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4个二级指标:组织力、规划力、执行力和应急力。组织力指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和智库的布局及其任务的合理性,在指数体系构建中,有2个三级指标:一是有无语言文字管理机构,二是语言文字相关智库机构排名。规划力指对语言文字未来需求的预判以及制订应对方案的计划性,包括4个三级指标,即有无国家层面语言文字事业规划、有无国家层面教育规划、有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划。执行力指落实规划的速度和效率,以及通过何种手段促进规划的实施,以是否设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测试这个三级指标来衡量。应急力指处理海内外突发事件的语言能力,其三级指标为应急语言服务的可获得性。

国家语言掌控能力指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掌控能力,包括通晓力和支配力2个二级指标。通晓力指国家对所拥有语言资源的种类和质量的熟悉程度,具体包括有无语言普查数据、国家开设语种专业的数量2个三级指标。支配力指调用语言资源服务国家需求的速度和准确性,具体包括语言服务社团开设的数量、各语种语言人才储备情况和全球主要语言可提供性3个三级指标。

国家语言创造能力指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培养和教育能力,包括实践力和科学力2个二级指标。实践力指落实培养国家短缺语言人才计划的能力,体现在开设语种教学的高校数量和水平这个三级指标上。科学力指培养短缺语言人才的有效能力,体现在语言学研究能力排名这个三级指标上。

国家语言开发能力指国家对语言技术的开发能力,包括机器翻译力和信息挖掘力2个二级指标。机器翻译力指运用机器翻译语言的速度和质量,我们以国际机器翻译大赛(WMT)的个案研究为三级指标进行量化。信息挖掘力指挖掘公开情报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用信息检索能力和语音、语种识别能力的典型个案2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国家语言拓展能力指国家对通用语言国际影响的拓展能力,包括影响力和传播力2个二级指标。影响力指国家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包括该国官方语言是否联合国大会官方语言、是否二十国集团(G20)成员的官方语言、是否主要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有无国家通用语言国际传播机构、国家通用语言国际传播机构在全球布局的国家数量和机构数量6个三级指标。传播力指国家通用语言创造和推广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国家通用语言在SCIE、SSCI和A&HCI中使用的比率、占比和排名,有无国家通用语言的语言文字国际标准2个三级指标。

由于指标的选择关系到整个指数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且国家语言能力的理论建构尚无公认标准,因此本研究在确认指标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中的德尔菲法,通过与此方面的专家进行反复访谈和函件调查,确立每个分项能力具体对应的二、三级指标。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指标是我们依据已有的国家语言能力理论研究进行构建的,反映的是目前我们所认识到的国家语言能力的各个维度。而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与社会政治经济现实、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其内涵肯定会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我们的指标体系和指数体系构建也不会一劳永逸,将在后续研究中不断根据现实进行调整,以尽可能科学、全面地体现世界各国国家语言能力的动态变化和发展。

三、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体系构建和完善的具体过程

(一)数据搜集

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数据是基础和关键。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遵循如下原则:权威性、可验证性、可操作性、动态性。权威性和可验证性指数据来源基本为国家、国际组织或公共组织的官网数据和公开数据,如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规划、国家法律法规等均从各国官网查询得出并附有具体查询网址。可操作性指本研究的数据均可收集、可复制、可验证。而一些构想中的二级或三级指标,数据很难量化和收集,因此暂时不纳入本指数体系的計算范围内,如原构想中的言语治疗和语言康复指标,因难以收集世界范围内的公开数据而被删除。动态性指本数据的收集均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并可以动态更新,有利于后续研究,如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的数量、语言产业中语言服务社团的数量都可以根据数据来源持续更新。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从不同渠道收集数据,力求客观公正地展现国家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首先,研究根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所列成员国,选定我们的研究对象为193个具体国家;然后,通过查询各国政府官网,各种数据资料,得出这193个国家在不同指标方面的分值。具体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国家语言管理能力包括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有无语言文字管理机构这一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阅各国政府的官方网站,找出各国语言文字的专门管理机构或归属部门来衡量,如法国境内语言总司、美国国防语言与国家安全教育办公室、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等专门机构,也有部分国家将其归属于教育部、科技部等。语言文字智库机构的排名采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TTCSP)研究机构编写的《2020年度全球智库报告》(202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作为参考数据。《2020年度全球智库报告》统计列出了全球11 175家智库,并按总体排名、大洲、主题等方式分类排序。本指标采用其中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教育政策和国际关系智库作为数据收集指标,这些智库的相关研究内容都包括语言文字内容,如《2020年教育政策领先智库》(2020 Top Education Policy Think Tanks)和《2020年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领先智库》(2020 Top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ink Tanks)。研究统计了各国在上面两个榜单中的上榜机构数量,并根据机构排名高低,赋予分值。规划力中的4个三级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在政府网站上检索而得。如有无国家层面语言文字事业规划,中国有《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美国有《国防语言变革路线图》《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文化能力战略规划:2011~2016》等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事业规划。国外教育规划中通常包括语言文字部分,如印度《国家教育政策2020》,因此本研究在材料中收集了包含语言文字内容的国别教育政策文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既包括专门的語言文字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包括宪法或其他法律中涉及的语言文字部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够促进语言生态和谐,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因此本研究将少数民族语言规划也纳入规划力中,如《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European Charter for Regional or Minority Languages)等。根据实际数据收集情况,本研究将有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作为执行力的量化指标,如雅思、托福、普通话水平测试、汉语水平考试等都是各国执行力的体现。应急力指国家对海内外突发事件的语言处置力,即应急语言服务的可获取性,主要统计能够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的国家,如美国有国家语言服务团、土耳其有灾害应急语言服务项目,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等应急语言服务。

国家语言掌控能力中通晓力的数据收集主要有2个维度:一是有无语言普查数据,主要依据联合国统计司的公开数据,目前有86个国家和地区向联合国上报了通过人口普查获得的语言数据;二是国家开设语种专业的数量,如美国开设了310种语种教学(Looney & Lusin 2019),中国开设了101种外语语种教学。支配力的数据收集主要有3个维度:一是语言服务社团开设的数量,语言服务社团的量化研究主要采用了CSA的研究结果进行再分析。在语言领域,CSA提供全球最佳语言服务商排名。2020年,CSA对589家语言服务商进行了比较和排名,通过对各公司的财务、市场、公司总人数、业绩等数据的比较,形成了地区排名和整个行业的大排名。二是各语种语言人才储备情况,主要指世界各国开设外语翻译专业的高校数量。三是全球主要语言的可提供性,该指标考察全球30种主要语言的可提供数量。

国家语言创造能力即国家语言教育能力,它的2个三级指标——开设语种教学的高校数量和水平、语言学研究能力排名分别依据的是QS关于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的高校排名,并归属于国别统计。

国家语言技术开发能力包括机器翻译力和信息挖掘力2个二级指标。在机器翻译力中,本指标体系收集机器翻译领域重要国际交流赛事的相关数据,并对结果进行排名和分析。其中典型个案代表以2020年国际机器翻译大赛的数据为基础,该赛事是全球学术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机器翻译比赛之一,也是各大科技公司、顶尖院校与学术机构展示自身机器翻译实力的较量舞台。在信息挖掘力中,信息检索能力数据以2020国际音频信息检索大赛的结果和排名为个案,对各国的信息检索能力做出评价。语音和语种识别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极具竞争性的新兴产业。做好语音和语种识别也是一个国家具备良好的信息挖掘力的体现。语音相关评测的种类很多,目前国际上在此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高端赛事有国际语音识别大赛、国际语音合成大会(Blizzard Challenge),以及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举办的说话人识别评测(SRE)等。由于国际语音合成大会是没有官方成绩排名的交流大会,因此本指标体系选择以国际语音识别大赛和说话人识别评测2020年度的比赛结果为参考来衡量各国的语音和语种识别能力。

国家语言拓展能力中影响力的数据收集包括对各国语言在主要国际组织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如联合国大会的6种工作语言,即汉、英、法、俄、阿拉伯、西班牙语,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G20成员都是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是否G20成员的官方语言也纳入数据收集范围。影响力还体现在国际组织的语言使用中,如果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这些主要国际组织所使用的官方或工作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该国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表明中文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本研究主要依据国际组织年鉴在线数据库所发布的语言统计结果进行分类量化分析。有无国家通用语言国际传播机构、国家通用语言国际传播机构在全球布局的国家数量和机构数量也是影响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依据世界上主要语言传播机构的官网和年报的动态信息,对上述数据进行了量化统计,这些主要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包括孔子学院、歌德学院、法语联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塞万提斯学院、卡蒙斯学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世宗学堂等。国家语言拓展能力中传播力的第一个三级指标是国家通用语言在SCIE、SSCI和A&HCI中使用的比率、占比和排名,主要依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传播力的第二个三级指标是有无国家通用语言的语言文字国际标准,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官网及相关数据来考察,如中国有国际标准ISO 7098《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表明中文在这方面的传播力较高。

(二)指数构建方法

在评价指标确立以及具体数据采集完成后,各指标的权重问题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综合评价研究中所用到的赋权方法主要可分为定性的主观赋权法和定量的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指专业的研究人员依靠自身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其主观判断确定指标,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在对复杂的概念进行评定时可以集思广益,结合专家的建议从多角度考虑各种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然而,人为的主观判断在某些情况下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主观赋权法对专家的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专家对评价指标认识的不完全一致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收集专家观点所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主观赋权法主要以德尔菲法为代表,包括选择专家、设计问卷调查、循环调查和统计量化等步骤,此外主观赋权法还包括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是指从原始数据出发,从样本中提取信息,通过一定的數学方法来计算权重。其优点在于其分析过程完全基于客观数据,有较强的统计学理论依据,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偏差,能反映出众多评价指标真实信息含量差异。客观分析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本研究在确定指标体系时,主要采取主观的德尔菲法;在进行指标权重计算时,主要采取客观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量化评价为基础,通过可获得和可核查的数据资料,采用客观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经过具体核算和检验,最终得出一个能有效区分各测评对象国国家语言能力的客观可靠的指数体系。

(三)指数构建过程

国家语言能力指数构建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处理

在进行指数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将原始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正向/负向处理。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由于各指标具有不同量纲和不同数量级,无法放在一起直接比较,因此通过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值转换到同一个数量级别上,从而在保证数据之间可比性的同时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如本研究中有些指标通过赋分“1”和“0”表示其工作的有无,有的指标按照具体成绩进行数值计算,分值是0~1之间的小数,因此,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将其统一转化为标准化数值。数据的正向/负向处理指通过对与指数呈反向变动的指标进行负向处理,以确保在计算指数时所有指标都正向相关,但本指数所用数据均为正相关(即数据数值越大,对指数的正向变动影响越大),因此未进行负向处理。

2.检验现有数据是否适用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国内外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多元统计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但并非对所有的数据分析都适用,只有各指标(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才可通过检验。因此,我们将各指标数据通过计算进行检验。以掌控能力中的支配力为例,首先查看本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支配力的三级指标包括语言服务社团开设的数量、各语种语言人才储备情况、全球主要语言可提供性,它们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然后,我们将变量进行KMO检验,比较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得到的KMO值为0.723,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最后,我们对研究数据进行Bartlett’s球状检验,其p值为0。以上检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3.提取主成分

接下来,我们在通过检验的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少的主成分,并使提取的主成分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数据变异解释力)。一般来说,有3种提取主成分的判断方法:(1)在因子分析中,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数;(2)提取解释总方差比例大于80%的数;(3)以碎石图中趋缓的主成分点为转折点,提取之前的点作为主成分。本研究提取满足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主成分,如在对规划力包含的三级指标做因子分析时,提取特征值为2.105的数作为主成分。此外,结果显示,本研究各指标提取的主成分在碎石图中均位于趋缓的转折点,并且大部分满足解释总方差比例大于80%。

4.计算权重

最后,我们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主成分的权重。之所以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权,其原理在于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借助于各主成分的权重(方差解释率占比)和各指标与主成分的相关性计算得出。简言之,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指标的信息含量赋权的:若一个指标的方差解释率越高,则信息含量越高,进而赋予的权重越高。所以,本研究采取一级指标非等权重的方式计算最终结果,以尽可能反映各个指标的实际信息含量,使指数体系更加科学有效。以管理能力中的组织力为例,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最终得出管理能力的权重是18.845%,组织力是28.473%,有无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和语言文字智库机构排名各占比50%。表2为经过计算后的国家语言能力各级指标权重比例。从权重数据来看,掌控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的权重都超过了21%,对总体的国家语言能力影响较大。这几种能力具体对应着国家语言资源、语言教育、语言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四)指数体系结果

经过以上构建过程,我们得出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193个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指数,表3列出了世界排名前20名和后20名的国家。

从排名情况来看,各个国家的语言能力并不相同。美国、中国和英国居于第一集团行列,他们的语言能力指数得分都大于0.5,美国更是达到了0.855,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排名第二,得分0.767,虽然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比其他国家仍然超出不少。德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得分在0.2~0.5之间,这些国家共40个,属于第二集团。其余150个国家,大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得分都在0.2以下,这是国家语言能力的第三集团。从3个集团的划分可以看出国家语言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呈现金字塔式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四、世界各国国家语言能力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世界上193个国家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国家语言能力排名总表。但本研究不是为了建构指数体系而建构,而是要通过这个体系,将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以数据化形式直观呈现,并从数据中找出对我国国家语言能力提升有实际帮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因此,我们对指数体系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希望助力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

(一)国家语言能力与国家经济实力紧密相连

不同国家的语言能力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在第一集团的3个国家里,美国和中国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而英国得益于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得分也达到了0.57。第二集团的40个国家大部分是发达国家,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在世界上均处于前列。而第三集团的150个国家,大多经济不够发达,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国家的语言规划和不同类别语言能力的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也相对较差。

从地域分布来看,欧洲国家的语言能力普遍较强,非洲国家的语言能力整体偏弱。在排名前50的国家中,欧洲国家占了27个,超过半数,非洲国家只有2个;在排名后50的国家中,非洲国家有26个,而欧洲只有2个。欧洲和非洲的国家数量都很多,但是其各自语言能力差别很大。除了欧洲整体经济发达这一因素之外,还与其国家历史有关。非洲大部分国家是在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家独立运动中才独立的,之前它们大多处于欧美国家的殖民之下,本身的语言和文化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独立之后的语言自主并不能完全实现,因而国家语言能力难以提升。

从语种分布来看,以印欧语系语言为主的国家,其语言能力偏强。印欧语系包含了400多种语言,其中既有英语、法语等世界范围内有强大影响力的语种,也有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非通用语种。它是当代世界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美洲、大洋洲,还有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从15世纪开始,随着欧洲殖民势力不断扩张,欧洲语言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许多地区,这是印欧语系分布如此之广的直接原因。在三四个世纪的殖民侵略过程中,被征服地的语言文化往往受到严重破坏,只能接受殖民者所带来的语言,因此,以印欧语系语言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其语言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整体上处于领先状态。可见,要提高一个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首先要保证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重视本国语言的使用、保护、推广。

(二)中国的国家语言能力尚存许多短板

中国的国家语言能力指数为0.767,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从整体指数来看,中国国家语言能力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匹配。但是分析各分项能力的数据,可发现中国和美国、英国这两个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少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在语言研究、语言教育、语言产业和学术话语方面加强建设。

中国相比于美国、英国的优势在于语言人才的储备、语言技术竞赛的名次和国际中文教育传播机构的数量。这些优势有的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少数民族语言、跨境语言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中国从晚清提倡“睁眼看世界”以来,就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因而语言人才的储备量很大,目前要继续提升的是非通用语人才、高端语言人才的培养;有的是由于中国政府和社会对语言教育的重视而形成的,如语言技术竞赛,中国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创新,攻克技术堡垒,因而在国际相关赛事中成绩名列前茅。这些優势既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语言能力,更是中国占领信息技术高地、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环节,需持续加强。

但从进一步加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要提高自身的国家语言能力,在语言研究、语言教育、语言产业、语言传播方面还需要持续追赶。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是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方面美国和英国排名世界前2名,中国排第3。美国国力强大,其国家主导语言也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境内又由于移民众多而拥有丰富的多语种资源,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美英两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确保了其语言研究、语言教育能力在世界上遥遥领先。2020年QS语言学高校排名前10名中,美国占了7所,其余3所是英国高校。中国排名最高的北京大学只在第16位,前50名中中国高校只有5所,且除了北大之外都是港澳台地区高校。因此在语言学科发展方面我们和世界前列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通过教育改革、资金投入加大追赶力度。

语言产业也是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短板。美国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语言服务产业也同样如此。从CSA Research对全球语言服务商的排名来看,前100名中,美国的语言企业最多,所占市场份额也最大,英国、德国、日本紧随其后,而中国只有1家企业,排在第19位。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语言不仅是工具,是文化,也是信息,是资源,发展语言服务产业是未来发展经济的必然需求。所以,我们要重视语言产业方面的差距,尽快追赶。

在拓展能力方面,中国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但是它的另一个指标传播力,中国相比美国还落后较多,即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中文在世界学术语言体系中占比太小,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美国的发文数量为474 012篇,中国虽然排名第2,但是数量仅为281 596,只有美国的60%左右。而且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很多还是用英文写作的,因此,中文在世界学术发表体系中的实际占比更小。据学者统计(李宇明2020),2010~2019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文排名第4,但使用比例只有0.28%;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文排名更加靠后,到了10名开外。近些年来,学界逐渐意识到,学术语言的使用关乎知识创造体系的话语权,关乎一种语言表达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我们不应助长英语一家独大的势头。所以,重视学术领域的语言使用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中文的科学表达能力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方面。

(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发展掌控能力、创造能力和拓展能力

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上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提高自身实力是应对一切内外问题的根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国家语言掌控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因为从权重指标体系来看,这几个方面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有较大帮助,可以快速增强我国的国家实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作者:张天伟

第2篇: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破产重整企业、僵尸企业的逐年增多, 如何有效度量、增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及政策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权重法构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并利用2007 ~ 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所构建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旨在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管理层制定经营管理决策、投资者进行企业市场价值预测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持续经营;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指数构建

一、引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均要求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于2021年1月13日发布《有关应用持续经营要求的辅导材料》, 提出了“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存在重大怀疑、计划破产清算或停止经营”等四类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形。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对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与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相关的责任作出了规范。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而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不断强化。 遗憾的是, 在现实中,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过国泰安数据库统计, 全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数从2008年的122家上升到2019年的398家; 通过中国国家文书裁判网、中国破产企业信息网等官方渠道进行统计, 破产重整企业数从2008年的15家上升至2019年的417家, 尤其近几年的企业破产重整数分别为2017年424家、2018年369家、2019年417家。 最为瞩目的是, 2021年1月29日, 海南航空收到了法院的破产重整申请通知, 表明其持续经营能力急转直下, 可能成为我国最大的破产重整案, 而破产重整企业无一不是资不抵债。 这些惊人的数据表明,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极大威胁, 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2020年11月19日,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 证监会将优化退市标准, 将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改为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 不再简单考察企业盈利性, 而是同时注重其持续经营能力, 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研究刻不容缓。 然而,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测度和评价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参考监管部门对持续经营能力的有关要求, 构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基本评价指标, 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反映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 集合专家意见、相关性分析确定综合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客观赋权叠加确定指标权重, 构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并以2007 ~ 201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综合评价、管理层经营管理、政府部门监管以及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一)持续经营能力的界定

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持续经营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 就持续经营能力的内涵, 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方军雄[1] 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持续竞争能力决定了持续经营能力。 张红庆[2] 从会计学的视角分析了持续经营能力, 认为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是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 Atkinson[3] 认为, 持续经营是一个社会单位组织和控制个体并引导其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基础。 韩莎莎[4] 认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是由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 而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自生能力的保证。 黄颖[5] 认为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体现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经营风险的状况, 以及企业内部财务因素的状况。

(二)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

持续经营是企业的综合能力, 必然会受到企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者们针对该主题也进行过诸多研究。 王梓怡[6] 研究发现, 在评价持续经营能力时, 使用自由现金流指标评价要比使用会计利润指标评价更为可靠。 杨秋滨[7] 认为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财务方面、经营方面和其他方面。 王啸哲[8] 研究发现, 股权集中度、Z指数(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和审计意见类型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显著影响。 Masli等[9] 发现, 资本充足性、资产質量、流动性和监管担忧会影响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 郑妍[10] 认为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规模、生产经营性质以及外部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 王潞潞[11] 考察了公司治理因素对煤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发现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及高管持股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正向影响, 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性质及高管薪酬对持续经营能力有负向影响, 两职兼任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三)持续经营能力的衡量

持续经营能力是企业的综合能力, 学者们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将其量化, 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类方法: ①以是否发生破产为界, 将企业划分为持续经营能力高与低两类, 此方法以Mayew等[12] 的研究为代表。 ②用多个单一指标合成综合指标。 合成综合指标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具体包括: Altman[13] 使用营运资金与总资产的比率、留存收益与总资产的比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市价与债券账面价值的比率及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五个指标计算出来的Z值来衡量公司财务状况; 王啸哲、柴良棋等[14] 采用成长能力、现金流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扩张能力为基础指标; 朱亮峰[15] 以煤炭工业企业为例, 建立了以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盈利能力评价、偿债能力评价、财务弹性评价五大指标为主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 张学军、侯佳彤[16] 运用因子分析法, 建立了以盈利能力、现金流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为基础指标的评级体系; 杨术杰[17] 从行业状况、经营质量、财务质量、治理情况以及其他因素五个方面进行了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框架分析; 刘强等[18]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征询法构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数; 曾丽华、王健[19] 选取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法评价了40家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③建立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Logistic预测模型, 此方法以Ohlson[20] 的研究为代表。

(四)简要评价

国内外学者的上述研究, 为深入了解和研究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仍存在以下研究不足: ①没有提出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②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定量化研究不够, 从而不利于直观、简捷地认识和把握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③不利于企业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也不利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评价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持续经营能力、更精确地度量持续经营能力、更有效地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有必要设计和应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三、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构建

(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旨在反映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综合状况。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章第五条规定, 管理层在评价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 具体地, 在指标设置时本文考虑了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①可操作性原则。 编制出的指数应当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因而在选取指标时应基于可操作性原则, 选择较易量化的指标, 并且指标数不宜过多以保证合理的工作量。 ②层次性原则。 如前所述, 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当将这些因素划分成不同的层次, 以便厘清每个层次因素的重要程度。 ③客观性原则。 编制的指数最终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因而选取的指标应当满足客观监管政策的要求。 ④可比性原则。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等的企业之间数据可能存在不可比的问题, 为了削减这一影响, 在指标选取时应当选择相对数指标。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及以上四个原则, 本文构建了如下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1. 宏观层面。 宏观经济因素是企业实际运营中无法忽视的因素,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否则企业很难长久地经营下去。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一种指数, 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本文选择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来反映经济景气度。 此外, 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对企业的投融资规模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本文选择银行贴息程度来反映货币政策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部分行业、部分企业会因为某些原因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得到相应的政府补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因而本文选择政府支持力度来反映政府补助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2. 中观层面。 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也会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 首先, 如果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就会脱颖而出, 成为消费者最好的选择, 企业在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就提高了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其次, Yee等[21] 提出, 企業市场竞争力体现在市场份额上, 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 超额收益率是企业相较于行业内企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优势, 企业超额收益率越大, 越能为其持续经营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而本文选择了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超额收益率这三个中观层面指标。

3. 微观层面。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强弱归根结底在于其自身能力的强弱。 其中,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 企业经营业绩最终会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 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 企业的信誉会受到损害, 进而企业的销售、投资、融资活动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财务弹性反映了企业应对现金流风险的能力, 现金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大, 越能够抵御现金流风险, 持续经营风险也会相对降低, 因而本文选择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三个方面的指标。 上述指标的具体设计见表1。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模型设计

1. 指标权重的选择。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需要采用一种方法将上述12个单一指标合成综合指标。 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类指标赋权的方法。 其中, 主观赋权法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 客观赋权法主要采用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的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 进而分解成各指标, 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最终确定总目标得分的方法。 熵值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观测值提供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一种赋权方法。 如果一项指标观测值间的差距越大, 那么该指标的权重越大; 如果一项指标观测值间差距越小, 那么该指标的权重越小; 如果一项指标的观测值完全一致, 那么其权重为0, 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1)主观赋值法: 层次分析法。 本文首先通过向高校资深教师、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者发送线上问卷以征求专家意见。 问卷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的选取和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 共收回196份有效问卷。 其中从高校教师处收回106份有效问卷, 占比为54.08%; 从企业从业人员处收回29份有效问卷, 占比14.8%; 从政府从业人员处收回8份有效问卷, 占比4.08%; 从非营利组织及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处收回53份有效问卷, 占比27.04%。 根据专家打分情况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最初的14个子指标中剔除2个子指标“流动比率和总资产净利率”, 其中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894, 保留专家得分较高的指标——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的专家得分平均分为4.03, 而流动比率的专家得分平均分为3.96), 总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和0.743, 保留专家得分较高的指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专家得分平均分分别为4.11、4.12和3.94)。

对保留的12个指标进行Cronbach信度分析, 得到α系数为0.892, 大于0.8, 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 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专家得分最高的前三个二级指标为现金财务弹性、市场占有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得分分别为4.18、4.16和4.12。 根据专家得分大小对保留的12个指标进行重要程度排序, 然后建立每一层级的判断矩阵, 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指标的权重, 最终构建起12个指标在层次分析法下的权重向量ωA。

(2)客观赋值法: 熵值法。 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 利用公式(1)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熵值的大小决定了该指标在综合评级中发挥作用的大小。 其中, ei代表指标i的熵值, n代表指标i的观测数量, Vij代表指标i的第j个观测值。

ei=- Vij×lnVij (1)

其次, 在各指标熵值的基础上, 利用公式(2)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其中, ωi代表指标i的权重, k代表指标的总个数(在本文中k值为12), 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构建12个指标的在熵值法下的权重向量ωE。

[ωi=1-eik-i=1kei] (2)

(3)主客观结合法。 虽然本文已经尽可能地向更多专家咨询意见以缓解层次分析法中专家判断不同造成的偏差, 也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年份的数据以缓解熵值法中样本数据量不足造成的偏差, 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克服层次分析法专家经验不足或判断失误产生的主观误差和熵值法中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指标产生的客观误差。 本文参考苑泽明等[22] 、崔也光等[23] 的研究, 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权重进行等权重叠加以中和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即采用公式(3)来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

[ω综合=12ωA+12ωE] (3)

2. 模型的构建。 通过以上步骤确定了持续经营能力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最终构成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模型如下:

GCAI=ω1BIM+ω2EIR+ω3GS+ω4BA+ω5MS+

ω6ER+ω7ROS+ω8ROE+ω9QR+ω10LEV+ω11CFF+

ω12DFF, ωi=1, i=1,2,…,12 (4)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指标预处理

1.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7 ~ 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并在此基础上对样本进行筛选: ①剔除金融保险类样本; ②剔除ST等特殊处理以及退市的样本; ③剔除当年上市的样本; ④剔除关键数据缺失的样本。

2.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具体如下: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政府补助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并与万得(Wind)数据库中的政府补助数据相互补充验证; 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部分缺失数据通过手工搜索予以补充。

3. 指标预处理。 由于各指标存在量级的不同, 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采取认可度较高且易操作的最大最小值法进行处理, 即对于正向指标(如品牌优势), 按照如下公式对数据去量纲化, [标准化后的数据=原数据-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对于反向指标(如资产负债率), 按照如下公式对数据去量纲化, [标准化后的数据=最大值-原数据最大值-最小值]。 由于该方法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 为了减少异常值对无量纲化数据的影响, 本文对所有数据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

(二)相关性检验

在构建一个综合指数时, 应当针对指数的特性, 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指标来构建, 因而各个指标间应该是不易替代的。 通常意义上来说, 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如果超过0.8, 则表明指标间相关程度较高, 指标存在一定的替代性[22] 。 若指标体系中存在相关程度高的指标, 那么指数的构建效果将会因此减弱。 为了证明在经过理论分析和专家评价之后的指标体系不存在重复替代的问题, 本文对12个二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不难发现, 指标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8, 不存在明显的重复替代问题。

(三)权重的计算结果

表3是依据专家得分建立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和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 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第二步, 根据公式(5)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其中m是判断矩阵的阶数, λ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第三步, 根据矩阵阶数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中查找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RI。 第四步, 根据公式(6)计算一致性检验系数CR。 第五步, 比较一致性检验系数CR和0.1的大小, 一般来说, 如果CR<0.1, 则一致性检验通过; 否则, 一致性检验没有通过,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修正。 如表3所示, 6个判断矩阵无论是单独还是在总体上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说明可以进行下一步权重的计算。 本文在计算权重时选择采用几何平均法。 准则层和方案层权重的计算结果如表3中W1 ~ W5行所示。

[CI=λmax-mm-1] (5)

[CR=CIRI] (6)

表4是两种方法计算的指标权重和采用等权重法计算的综合权重结果。 可以发现除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之外(实际上两种方法得到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相同是由于保留小数造成的), 其他指标在两种方法下得到的權重均不相同。 在层次分析法下, 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权重最大为0.1423, 在持续经营能力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但是这两个指标在熵值法下的权重却仅为0.0278和0.0316, 在指标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计算结果证实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因为自身特点不同而得出了不同的权重。 在采用等权重法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优缺点之后, 可以发现: ①政府支持力度在持续经营能力指数中的权重最大, 表明政府支持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中的作用突出。 ②12个二级指标对于持续经营能力的贡献可以划分为4档: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政府支持力度和品牌优势三个指标最为重要, 权重之和为40.96%; 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现金财务弹性的重要程度次之, 权重之和为33.49%; 市场占有率、速动比率和负债财务弹性的重要性为第三档, 权重之和为19.19%; 银行贴息程度和超额收益率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最弱, 权重之和为6.36%。

所以, 最后构建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模型为:

GCAI=13.50%×BIM+3.88%×EIR+16.97%×GS+10.49%×BA+6.49%×MS+2.48%×ER+8.51%×ROS+8.70%×ROE+5.79%×QR+8.02%×LEV+8.26%×CFF+6.91%×DFF (7)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按照上文构建的指数模型, 本文对2010 ~ 2019年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指数进行了计算。 由于篇幅限制, 本文仅列示了2015 ~ 2019年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的简称和指数得分。 如表5所示, 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集中于生物医药行业与电子科技行业,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两类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有益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接下来, 本文将对已经构建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证明指数的有效性。

(五)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检验

1.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对不同方法或者基于同样方法采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所做的检验。 本文采用Kappa检验对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指数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本目的是想证明本文构建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具有可信度, 不会因为样本区间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一致性检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 如上所述, 本文已经以2007 ~ 2019年的上市公司样本作为基础, 计算出各指标权重, 进而计算出上市公司2007 ~ 2019年的指数得分; 其次, 使用各年度样本重新计算权重, 即计算出2007 ~ 2019年共13组指标权重, 进而计算出各年份的指数得分; 将基于全样本计算的指数得分和基于不同年份计算的指数得分按照大小进行5等分, 对两类评价的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 如果一致性检验的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 则说明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还应观察Kappa系数, 若系数小于0.2则说明一致性程度较差, 系数在0.2 ~ 0.4之间则说明一致性程度一般, 系数在0.4 ~ 0.6之间则说明一致性程度中等, 系数在0.6 ~ 0.8之间则说明一致性程度较强, 系数在0.8 ~ 1.0之间说明一致性程度很强。 进一步将两类指数得分进行6、7、8、9、10、15、20等分并继续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表6所示。 可以发现, 两类评价结果在进行不同的等分之后, Kappa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 初步证明两类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 进一步观察Kappa系数发现, Kappa系数的最小值为20等分时的0.6974, 最大值为5等分时的0.8710, 均高于0.6, 说明两类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强。 即使将指数得分进行20等分后, 仍然满足Kappa一致性, 说明指数权重的计算结果是稳健的, 样本选择带来的差异不显著, 指数的信度可以接受。

2. 有效性检验。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规定了注册会计师需要对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否恰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并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就是在被审计单位出现重大不确定性的持续经营状态时,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明确提醒投资者注意的一种审计意见[24] , 可以说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是持续经营能力受限的直观表现, 因而可以预期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 本文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构建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进行回归, 以检验指数的有效性。 持续经营能力指数GCAI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CO的回归结果见表7第(1)、(2)和(3)列。 可以发现, 无论是否控制年度、行业效应和其他控制变量, 持续经营能力指数都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 指数通过有效性检验。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与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高度相关性[25] 。 持续经营能力弱的企业在财务方面可能存在现金流障碍、资产流动性障碍等问题, 在经营方面可能存在资产配置不当等问题, 在治理方面可能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上因素均会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造成不利影响。 而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企业会向外界传递企业在财务、经营和治理方面不存在不利因素, 企业将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经营下去, 因而会增强投资者信心, 从而使得股价上升, 企业价值增长。 本文用持续经营能力指数与公司的托宾Q值进行回归, 以检验指数的有效性, 回归结果见表7第(4)、(5)和(6)列。 可以发现, 无论是否控制年度、行业效应和其他控制变量, 持续经营能力指数与托宾Q值均呈正相关关系, 指数通过有效性检验。

五、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强弱的评价

(一)总体评价

表8列示了2007 ~ 2019年样本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指数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可以发现, 有效样本的绝对数量在13年间逐年递增, 从2007年的1340家增长到2019年的3478家; 各年度得分均值在1.3左右波动, 其中2010年得分均值最大为1.377, 2019年得分均值最小为1.266, 各年度得分差异不大, 可见上市公司整体持续经营能力在各年间较为稳定; 各年度的极差差异较大, 其中2010年度极差为0.682, 是2010 ~ 2019年间的最大值, 同时该年的标准差为0.089, 是2010 ~ 2019年间的最大值, 可见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两极分化问题较为严重。

(二)分项评价

持续经营能力指数评价模型的一级指标包括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 表9列示了各年度五个一级指标得分的均值, 可以发现: 相较于其他四个指标, 宏观政策风险得分最高, 证实了该指标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最大; 除宏观政策风险之外, 其他四项指标的均值在各年度间变动不大, 各年度持续经营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年度宏观经济风险的差异所致(2010年的宏观政策风险得分最高, 同時2010年总得分最高, 2019年的宏观政策风险得分最低, 同时2019年总得分也最高)。 以上两点均说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受宏观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

(三)分行业评价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 将样本公司划分成不同行业, 因为金融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经营模式和核算模式均有区别, 已经在数据处理阶段将金融行业企业剔除, 所以本文的有效样本共涉及18个行业门类, 将制造业按照行业大类进一步分为4个二级行业类别, 最终分析的行业合计为21个。 表10列示了21个行业在2007 ~ 2019年间持续经营能力指数得分的均值, 从总体得分来看, 持续经营能力排名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377分, 住宿和餐饮业1.373分以及制造业(40-43)1.355分, 排名后三位的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1.280分, 房地产业1.274分以及建筑业1.254分。 由持续经营能力指数得分排名来看, 虽然排名靠前与靠后的行业得分差异不大, 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居于前列的多为客户基础较为坚实、发展较为稳定的传统行业或为技术密集型的新型行业; 处于中下游的行业多为近年来受政策调控、面临转型压力的传统行业。

(四)分地区评价

将样本公司按照注册所在地划分为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南、东北、西北七类(东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东: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华北: 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 华中: 河南、湖北、湖南; 华南: 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 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西北: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并对各个地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 得到如表11所示的得分及排名情况。 可以发现: 各区域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得分的平均值均接近1.3, 差异较小; 华北区的持续经营能力得分最高, 均值为1.313, 该地区国有企业分布较为密集, 老牌上市公司较多; 华南区的持续经营能力得分排名第二, 均值为1.311, 华南区内广东省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 经济优势较为突出; 西南区的持续经营能力得分排名第三, 均值为1.30625, 该地区虽然地理优势并不突出, 上市公司数量不多, 但是四川省和重庆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较为迅猛。 按地区进行分析后发现, 是否为国有企业、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均有利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提高。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结合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财务弹性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对构建的指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有效性检验后发现, 该指数在评价时具有一致性并且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本文构建的指数有助于行业、地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大小的横向、纵向比较, 丰富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①上市公司整体持续经营能力在各年间较为稳定, 但两极分化问题较为严重; ②分项评价后发现, 宏观政策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最大; ③按行业分析后发现, 持续经营能力居于前列的多为客户基础较为坚实、发展较为稳定的传统行业或为技术密集型的新型行业, 而持续经营能力处于中下游的多为近年来受政策调控、面临转型压力的传统行业; ④按地区分析后发现, 国有企业较多、地理位置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较强。

(二)建议

针对上述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①为了缓解持续经营能力两极分化的问题, 无论是排名靠前还是靠后的企业都应当持续关注宏观经济、行业及企业自身是否存在对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管理方式与企业发展政策不适配、销售的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技术还有改善的余地等), 如果存在这些不利因素, 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不利因素; ②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该影响, 企业管理层也应当视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公司经营管理政策进行调整; ③传统行业应当主动转变经营方式, 在宏观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寻找能够长久经营下去的方式; ④地理位置优越的企业要想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应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本文对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理论构建和应用探索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尚有以下完善空间: ①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本文已经尝试选取较为完善的指标以衡量持续经营能力, 但仍有一些变量(如宏观政策的制定)难以量化致使本文的指标存在一定的衡量误差, 笔者未来将尝试更多方法来完善指标体系。 ②指数的应用范围有待拓宽。 由于非上市公司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 本文仅构建了在公开数据库能够获取到数据的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但作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上市公司, 其持续经营能力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笔者以后将尝试构建非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数, 以探索在不同信息背景和制度背景下, 国家间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比较方法。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 张红庆.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79 ~ 80.

[3] Glen Atkinson. Going concerns, futurity and reasonable value[ 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9(2):433 ~ 440.

[4] 韩莎莎.企业持续经营及其披露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5] 黄颖.“新常态”下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与经济绩效分析[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6] 王梓怡.自由现金流量能够更好地预测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吗?——与利润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影响的比较[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7] 杨秋滨.企业财务状况、行业特征对GCO的影响[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7.

[8] 王啸哲.基于公司治理特征的农业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7.

[9] Masli A., Scholz S., Porter C.. Determinants of auditor going concern reporting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Auditing,2018(4):187 ~ 205.

[10 ]鄭妍.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评价[ J].科技经济导刊,2019(34):241.

[11] 王潞潞.公司治理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0.

[12] Mayew M. J., Sethuraman M., Venkataehalam M.. MD&A disclosure and the firm's ability to continue as a going concern[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5(4):1621 ~ 1651.

[13] Edward I. Altman.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4):589 ~ 609.

[14] 王啸哲,柴良棋,吴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1):50 ~ 55.

[15] 朱亮峰.工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以煤炭工业企业为例[ J].财务与会计,2014(11):71 ~ 72.

[16] 张学军,侯佳彤.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 J].会计之友,2015(8):88 ~ 90.

[17] 杨术杰.H会计师事务所对Q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案例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

[18] 刘强,杜哲鑫,惠淑荣,李丽锋,索婉星.抚顺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6):735 ~ 741.

[19] 曾丽华,王健.中国上市物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研究——基于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证据的实证分析[ J].管理现代化,2017(6):51 ~ 53.

[20] Ohlson S..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109 ~ 131.

[21] Rachel W. Y. Yee, Peter K. C. Lee, Andy C. L. Yeung, et al..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in high-contact service industries[ 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3(4):573 ~ 588.

[22] 苑泽明,金宇,王天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指数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J].会计研究,2015(5):72 ~ 79+95.

[23] 崔也光,张悦,王肇.创新驱动国策下公司研发指数的构建研究——公司研发综合实力的会计评价方法[ J].会计研究,2020(2):16 ~ 25.

[24] 邢春玉,曾铁兵.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基于公司财务报表估值的角度[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1):49 ~ 58.

[25] 张立民,李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基于财务困境公司的经验证据[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2):13 ~ 23.

作者:栾甫贵 赵爱玲 胡会林

第3篇: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构建研究

[摘 要]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弥补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力抓手。文章以新媒体、新技术(智能手机等)为技术支撑,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九种子能力和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五要素,并使用理论演绎法构建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基于模型设计开展“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码课教学实验,验证了模型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有效性。同时,设计了便于操作的教学流程,并在更新流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二次修订,引入指数思维打造升级版的教师TAECD培养模型,为后续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案例与经验。

[关键词] 教师教学能力; 指数型趋同发展; “互联网+”新媒体; 教师专业发展

[

[作者简介] 杨滨(1978—),男,甘肃陇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研究。E-mail:yangtt@sina.com。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教育需要的重要因素。横向比较,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平衡尤为突出;纵向分析,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全面,有待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结合新媒体、新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迫切需求,也是弥补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力抓手。因此,需要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优势,突破时空限制,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类似生物进化中的趋同进化环境[1],使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中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优势互补;营造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教学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趋同培养;创新教师工作与学习方式,激发教改创新热情,使教师能够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探索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要素,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积累模型应用案例,总结模型设计方法和应用策略成为本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研究。分析各国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现状,探寻理论基础,剖析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已有模式,找寻实践依据。总结提炼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评价标准,为模型的效果评价与修订提供支持。第二阶段,模型构建。首先,分析“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要素及特征,研究教育“选择压”[2]设计与激发的策略与机制;其次,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评价研究,根据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来细化教师教学能力的评测量化标准;最后,遵循模式构建的理论演绎法,从“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培养环节和步骤入手,构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TACD培养模型),并采用专家咨询对模型进行初步修正,设计模型实践应用流程。第三阶段,模型应用,即实验研究。利用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流程,设计开展TACD培养模型的实践应用。本研究基于流程设计“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码课教学实验,在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中验证TACD培养模型对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的有效性,并对教学流程进行修订。进而在更新流程的基础上对教师TACD培养模型进行二次修正,引入指数思维打造升级版的教师TAECD培养模型。

三、研究过程

(一)“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使用理论演绎法,以生物学趋同进化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TPACK知识框架等作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以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因素以及已有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为实践依据,构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

1. 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分析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美国教育部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標准》、日本西昭夫提出的教师八种基本能力以及《IBSTPI教师能力标准》[4],提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具备的九种教学能力,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认知能力、综合测评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是核心能力。九种教学能力分别作用于教师教学、教师教研和教师自学与合作三个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分析,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

2. 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因素分析

(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能够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参考维度。笔者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并结合自身前期研究成果,归纳提取共性要素,得出目前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知识、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感、自我态度)[5]、环境因素(个人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实践因素(教研实践、社会经验)[6] 。

(2)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因素分析。在教育领域引入趋同进化理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7],笔者提出教师教学能力的趋同发展是协同发展出现自组织性的高级阶段。因此,趋同发展必备协同发展五要素,即环境(网络学习平台、工具、资源等)、个人(信念、动机和情感态度)、支持服务团队(专家指导、合作交流、技术支持和答疑解惑)、学习和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协作教研、教学实践)、反思与评价(自我反思、能力测评、互评互鉴)。本研究将以五要素为基础,为分析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环节与实施步骤提供依据。

3. 已有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文献分析,目前我国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沈文淮、谢幼如、柯清超等学者提出的五种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模式[8]比较全面,但也有不足。例如:(1)项目培训模式。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项目培训,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但教师的持续发展不足。(2)专题研讨模式。能针对问题,有效组织教师合作教研,分享教学经验,探讨疑难,但教师学习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监督机制。(3)成果培育模式。在专家指导下完成实践总结、成果凝练、理论提升,能更新教师观念,培养科研能力,但专家指导无法长期跟进。(4)教改指导模式。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但该模式如果没有课题支撑和获奖激励,教师会缺乏动力。(5)咨询服务模式。依托网络平台和咨询专家库,实现一对一帮扶,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但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教师要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能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然而,教师在教学能力培养初期很难具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因而,影响整个模式的运行。笔者整合上述五种模式,同时借鉴 “新手教师的导引性设计”IDNT模型[9]在中国的实证研究成果与经验,取长补短,提炼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校本项目培训、课题驱动(针对问题设计“选择压”)、教学实践(持续专业指导)、反思与评价,为构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提供了过程依据。

4. “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步骤

通过对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九种子能力的分析和对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因素的剖析,结合上述四个关键环节,提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具体培养步骤。第一步,入门前测,知能力。开展教师初始教学能力测定,以九种子能力为指标,分析强弱能力项,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子能力培养(内因:个人因素)。第二步,探寻标杆,找方向。根据自身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寻找标杆教师,探寻教学能力的趋同发展方向,教师的学习信念、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内因:个人因素)。第三步,问题诊断,定项目。建设由学科专家、标杆教师、技术伙伴组成的支持服务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能力短板,对标分析差距,确定能够驱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校本项目(外因:支持服务团队、学习和实践活动)。第四步,精选媒体,造环境。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选择适宜媒体、工具、资源,积极应用技术解决问题,开展教学实践(外因:环境)。第五步,巧设支架,“选择压”。精心设计培养方案、提供学习支架,创设“选择压”(內因:个人因素)。第六步,跟进指导,看效果。支持服务团队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进、持续指导,分析应用效果、提供技术支持、合作交流、总结经验(外因:支持服务团队)。第七步,测评反馈,修订方案。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测评、引导教师对标反思、组织教师间互评互鉴。根据能力测评、反思及互评数据分析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状况,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另一方面为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建议(内外因:反思与评价)。

5. 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程序、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10]。本研究亦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视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与步骤,可呈现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稳定应用方法和过程。教师教学能力的九种子能力蕴含于教师教学、教师教研、教师自学与合作三种活动之中,结合“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具体培养步骤,即可构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即教师TACD(Teaching Ability Converged Development)培养模型(如图2所示)。

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的七个步骤可内化为TACD培养模型中的七个环节,也是独立的七个模块,形成三个内循环(Ⅰ、Ⅱ、Ⅲ),如图2所示。循环Ⅰ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之初。在初步测定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强弱项分析,并同步探寻标杆教师,尤其是在某些子能力方面较强的教师,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分析,选择适宜的媒体与技术,支持教师开展自学与合作,培养教师教学自修能力和协作能力。循环Ⅱ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中期。需要应用新媒体设计“选择压”支架,按照“标杆寻基线、压力找载体、驱动需任务、实施要规范”的教育“选择压”设计与激发策略,设计教育“选择压”。进而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实践,一轮实践结束后开启测评模块,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趋同发展水平。测评结果的一个分支会反馈至环境模块,对媒体与技术的选择应用产生影响,进而改进“选择压”的设计,变革教师教学活动,培养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测评结果的另一个分支反馈至标杆模块,修订标杆选择的同时,将开启第三个循环(Ⅲ),即在标杆模块、环境模块、测评模块三个模块之间。进行能力测评的同时,开展趋同评估,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得到了发展,而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测评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则在上述三个循环中逐步得到发展。教师TACD培养模型中的三轮内循环贯穿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始终,内含九种子能力的培养。教师TACD培养模型清晰地呈现了教师从教学能力前测开始,以问题为导向、以标杆教师为指引、以项目课题为驱动力、在教学“选择压”下开展教学、教研、自学与合作等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全过程。基于教师TACD培养模型,可以设计适合不同需要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案与流程,使教师教学能力与标杆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出趋同发展趋势,实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

6. 教师TACD培养模型初次修订

教师TACD培养模型是使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推导建模的,可通过专家函询和实验研究对其进行验证与修订。初次修订使用专家函询。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领域选取3位专家,并选取中小学创客教育等方面具有教学经验的6名教师,共计9人。采用电话、QQ和E-mail等方式与多位专家展开交流,获悉专家对模型构建流程、结构等方面的改进意见。9位专家对本研究所构建的教师TACD培养模型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该模型能够凸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同时,提出修改意见如下:(1)模型需体现互联网大环境;(2)聚焦模块应突出问题,使实施过程指向更加明确;(3)支架模块不仅要考虑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应关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建议在支架模块与问题模块之间建立回路;(4)在聚焦模块、环境模块和支架模块之间增设循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选择适宜技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此建议被确定为第四个内循环(Ⅳ),其循环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准确表达支架模块的反馈;(5)在探寻标杆中细化过程,探寻适合自己的标杆,设定目标;(6)环境模块与标杆模块及测评模块之间需改为双向箭头,表现媒体技术的更新对标杆选择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的影响;(7)将七个模块改为七个关键环节,以使整个模型流程更加简洁;(8)模型需要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趋同发展。根据专家反馈意见修订模型,如图3所示。修订处字体加粗。

(二)教師TACD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TACD 培养模型是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总设计框架,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在不断改进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因此,为便于教学实践的开展,有必要探索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具体教学应用流程,以便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则内隐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本研究以专家修订的教师TACD 培养模型中的七个关键环节为依据,设计教学应用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四个环节。环节一:培训测试。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进行简单的培训,其中包括教师教学能力前测,使每个教师了解自身能力现状,明确发展目标。环节二:施压设计。在专家指导下开展教学研讨,“选择压”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问题,以教学问题的解决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选择压”,进而集体研讨课程设计方案、明确任务分配、选择媒体与技术创设环境,促使不同学校教师形成共识,确定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与模式。环节三:教学实践。教师将共同研讨制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应用于教学,同时不定期开展同课异构、观摩研讨、互置课堂、资源分享等活动。环节四:反思教学。开展反思研讨,及时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修正教学方法,迭代形成稳定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TACD 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设计是面向教师层面的具体实践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会逐步形成以教学改革、教研能力为主的教学能力群。同时,运用指数思维激活教师持续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细胞,促使教师形成自发的教学能力提升需求。教师既是学习者、应用者,也是新方法、新模式的创造者,教师的教学成果会随着每一轮教学实践的开展而传播与分享,有效克服了传统师资培训无法长期跟进与持续开展的弊端。

(三)实验研究

研究根据教师TACD 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经验、修正模型。选择两所高校(以下简称H校和A校)开展教学研究。实验项目:“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码课教学。实验对象:两校参与实验的教师10人。实验目的:(1)验证教师TACD培养模型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有效性,并修正模型;(2)总结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实验假设:(1)基于教师TACD培养模型设计实施的教学改革课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或某些子能力);(2)通过教学实践,实验对象的教学能力(部分子能力)有所提升;(3)通过项目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向着标杆教师水准发展,并与标杆教师有相似的发展与提升(趋同发展)。实验内容:(1)“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码课教学设计与实施;(2)评测教师的教学能力趋同发展;(3)研究码课教学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效果;(4)总结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培养经验与方法。

(四)教师TACD培养模型二次修订

教师TACD培养模型二次修订分三步开展:首先,分析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带着问题反思教师TACD 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并对该流程进行修正;第三步,根据流程修正和问题分析,二次修订教师TACD培养模型,如图5所示,修订处字体加粗。

1. 问题分析

(1)教师教学能力多项子能力趋同发展不均衡。实验和访谈数据显示,参与实验的教师教学能力均有发展,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发展较好,因为这三种能力在实验中设计与应用得最多,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他子能力的培养。(2)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趋同影响力不足,无法激发指数级增长效益。目前,教师之间只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并没有引发教师协作的指数效益,需要设计实验对象在实验之后影响和带动非实验对象的教学改革活动,可将后期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称为“驱动教师”,一语双关,既指被其他教师驱动,也指掌握方法之后去驱动更多教师开展教学改革。(3)“选择压”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教学实验中码课任务所产生的“选择压”,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有明显作用,但对标分析,多项子能力的发展受“选择压”影响较少,可见,实验中由码课教学任务设计而产生的“选择压”依然不够、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精准设定“选择压”基线,有针对性地对子能力专设“选择压”,将“选择压”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4)教师之间的协作和研讨不够深入,缺乏与标杆教师的互动。首轮实验中,标杆教师是对照样本,不给予实验干预,但其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主设计微课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其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实验过程中标杆教师与实验对象交互不足,其标杆作用发挥不够,在后续实验中应将标杆教师纳入实验组。(5)教师总结经验形成科研成果的意识与能力不足。通过访谈发现,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反思,但只有一位教师撰写了研究论文,需要在教学中引导教师学会思考并能总结经验、培育成果。(6)自修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短板,需要在协作、交流中弥补。教师教学风格需要长期培育;人格魅力则在于每位教师自身的涵养与修行;教学效能感要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有时可以借助外力获取;职业自豪感和价值感完全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获取,教师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成长与变化生发职业自豪感,并体会教师的价值。(7)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提升不足。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仅靠一两次教学实验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学习、实践、反思、提升过程,可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沟通、同课异构等方式积累专业知识,通过学历提升来增长学科、科研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参与行业实践活动,积累行业知识。(8)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明显,但趋同发展表征单一,需进一步细化评价量表,进而提高趋同发展评价的可测量性,保证趋同发展评价的科学性。

2. 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修正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进行修正。将原有的四个环节,拓展为七个环节,增加教研交流环节(④)、对标分析环节(⑤)以及驱动教学环节(⑦),并利用指数思维加入驱动教学流程,如图5所示。实验对象(T1、T2)与标杆教师(G)一起参与实验教学,第一步,培训与测试,此时根据标杆教师的能力水平,确定一个“选择压”基线,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第二步,组织实验对象、标杆教师设计课程、选择媒体、讨论问题、任务分配;第三步,开展教学实验;第四步,实验对象针对任务和课程,开展同课异构、观摩研讨、资源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教研交流;第五步,对标分析,教师之间互相对比,重点比对标杆教师,找差距;第六步,反思教学,可分为中期反思与终期反思;第七步,驱动教学,实验对象在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驱动其他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利用成型的模式与方法,帮助更多教师(C、D、E、F……)提升教学能力。

3. 教师TACD培养模型修订建议

研究使用正向设计、反向修订的方法。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教学流程修订成为反向修订教师TACD培养模型的依据,使其能更加贴合教学实际。修订建议如下:

(1)引入指数思维,增设区域驱动,使其并行于教师发展循环过程。新修订的教师TACD培养模型教学流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指数型趋同发展,实验对象与标杆教师一同培训学习,熟悉“互联网+”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共同发现教学问题,选择适宜媒体进行课程设计,而后开展教学实践,并通过同课异构、观摩研讨、资源分享等形式展开教研交流与合作。最后开展对标分析,一方面分析教师各自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分析实验对象与标杆教师之间的教学能力发展差距,进而反思培训、课程设计及教学活动。这就是一轮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但这种迭代循环的教学过程必须产生辐射效益,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因此,增设驱动教学,C、D、E、F都成为驱动教师,他们被驱动产生另外一个区域的循环,又驱动别人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教学,从而产生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指数型增长效益。因此,教师TACD培养模型也必须引入指数思维,创设循环体外的独立模块——区域驱动。

(2)内循环替换为数标。通过实践教学发现理论构建的四个内循环表达的是各个模块之间的顺序,并且循环Ⅰ并不畅通,循环内各要素环状关系也不紧密。因此,替换为数字标识,培养顺序更加清晰明确。

(3)增设对标分析模块。根据新修订的教师TACD培养模型教学流程,增设对标分析模块,分析实验对象与标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及趋同发展状况。

(4)删除教师标识。教学流程展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步骤和环节,因而需要详细标明实验对象和标杆教师,而模型是表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关键点的模块,重在表明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需要具体标明参与教师。删除教师标识使得模型更加简洁,功能模块更加清晰。

(5)模型需要体现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将创设环境改为课程设计,其内容改为媒体选择、趋同设计;支架产压改为“选择压”设计,其内容增设“选择压”支架设计;将实践应用内容改为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

修订后的模型名称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简称“教师TAECD( Teaching Ability Exponential Converged Development)培养模型”,如图6所示,修订处字体加粗。

(6)模型凝练为七个顺序模块,并标明顺序。第一是能力初评,第二是聚焦问题和标杆定标,第三是课程设计,第四是“选择压”设计,第五是实践应用,第六是测评反馈,第七是对标分析。七个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后期教学流程的开发与应用都应围绕这七个模块顺序展开。而区域驱动模块则独立于小循环之外,主要开展驱动教学,即驱动其他区域的教师开展教学实验,驱动模块是伴随着七个模块循环产生的,一个循环就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区域驱动,而一个区域驱动也将在完成七个模块驱动教学的同时,产生更多的区域驱动,促使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出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也保证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成果

本研究采用设计研究范式,在大量文献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法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设计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实验活动。通过实验研究,实现了基于专家函询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的模型验证与修订。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结果双向印证了本研究所构建的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有效性。

第一,分析提出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圖景。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图景,阐明了教师教学能力从协同到趋同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构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设计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评价量规。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细化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测量化标准。设计了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量表,将九种子能力分为若干表征项,每种子能力均可通过量化评价或质性评价来综合测评。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量表的设计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趋同发展评价奠定了基础,可以从九个方面来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趋同状况,趋同的表征受标杆的影响。研究详细梳理与总结了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子能力的趋同发展表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评价标准。

第三,构建了教师TAECD培养模型,并进行了两轮修订。本研究的核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教师之间教学能力的趋同发展。因此,研究在总结教师教学能力九种子能力的基础上,以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图景为航标,构建教师教学能力TACD培养模型,并经过专家函询、实验教学对模型进行了两轮修订,形成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TAECD培养模型。

第四,積累了利用TAECD模型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案例。本研究在H、A两校组织开展了码课教学实验,教学资料、师生作品等都已成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案例材料,为同类研究提供了范例。

第五,辐射成果。参与实验的教师收获颇多,其中,三位教师获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一位教师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授予的“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五、研究结论

第一,实验数据结合访谈分析显示,基于TAECD 模型设计、实施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对部分子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

第二,通过教学实验,参与其中的教师的教学能力(部分子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趋同发展的趋势不同,实验组教师与标杆教师趋同发展状况最好。

第三,通过项目、课题的实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均向着标杆教师水准发展,并与标杆教师有相似的发展与提升(趋同发展)。

第四,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发展最强,教学自修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发展最弱。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所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包括子能力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活动。

六、结 语

2019年4月29日,国家多部委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要求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11]。教师成为这场攻坚战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构建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培养环境,探索培养方法与策略,既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构筑新时代教师教学共同体,提升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趋同进化[EB/OL].(2017-03-08)[2019-06-20].https://baike.so.com/doc/7641021-7915116.html.

[2] 选择压[EB/OL].(2015-05-19)[2019-06-20].https://baike.so.com/doc/2287148-2419514.html.

[3] 生态系统理论[EB/OL].(2020-04-13)[2020-04-24].https://baike.so.com/doc/6811219-7028173.html.

[4] 刘清堂,吴莉霞,张思,毛刚.教师数字化能力标准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5):14-19.

[5] 吴志华,左博雯,李白桦.基于映射理论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MIR-DC模型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4):114-128.

[6] 汪基德,杨滨.教师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的“D-S-T”CD网络模型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5):85-88.

[7]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8] 沈文淮,谢幼如,柯清超,尹睿.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与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66-70.

[9] 陈勤,田鹏.信息技术环境下IDNT模型促进新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101-106.

[10]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7-128.

[11]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DB/OL].(2019-04-29)[2020-02-2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904/t20190429_380009.html.

[

[

作者:杨滨

第4篇:如何使用淘宝指数来获取数据做好运营

想做好淘宝店铺运营就必须做好行业的数据工作!数据不但要会看,更要懂得如何去分析数据!这样才能找出规律来制定运营方法。一说到数据分析许多人可能会想到数据魔方和E生经了,但是这两个可是收费工具哦,而且还限制了必须达到一定的店铺等级才能使用!这对于小卖家来说就是可望不可求呀!这个时候华农百灵电商淘宝运营培训就要给你推荐使用淘宝指数了,淘宝指数不但免费且实用,而且更能分析出更多有用的数据来。因为淘宝指数能够让小卖家在没有数据魔方和生E经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淘宝指数来获取到淘宝的搜索热点、成交走势、定位消费者人群、研究细分市场等!所以懂得使用淘宝指数能够获取到非常具有价值的数据,那么如何使用淘宝指数来获取数据做好运营?

首先打开淘宝指数,了解里面的四大功能模块:长周期走势、人群特性、成交排行和市场细分。

淘宝指数运营秘籍一:排行榜

我们可以发现,在排行榜里面,它统计了淘宝top20类目的热搜词以及该类目下最近一周的热门搜索词。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哪些类目是热销类目以及哪些产品是有市场潜力的。当我们找到自己所在的类目时,就可以找出最近的热词有哪些,根据自己店铺的情况,适当的把一些趋势热词放进我们的标题描述里面,当然也不能说越热门的词越好,还是要看情况的。

淘宝指数运营秘籍二:选择将来走势好的细分类目

如果说“搜索排行”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市场需求趋势的话,那么,“成交排行”则表示某个类目下某段时间内某种产品受消费者青睐的程度。在实际运营店铺中,“搜索排行”是看趋势,更关键的是需要看“成交排行”!

以女装来举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经营的类目用相同的方法来看,思路是一样的。如图:

这里我们以“踩脚裤”来给大家做分析,我们把鼠标放到“踩脚裤”上面,然后点击进入,点进去则如图所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某个类目的发展趋势,我们在选择准备进入的类目或是在做月度计划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淘宝指数,找出相应类目它的一个发展趋势,根据其旺淡季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运营计划。

那么,我们具体怎么查看其发展趋势呢?点进去之后,我们看右边的图:

发现是最近七天的趋势,而我们要看发展趋势来指导我们做运营计划,肯定不能只看最近七天的发展趋势的,如果我们想看它一个月、一个季度或是去年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怎么看呢?如图:

我们把下面的小三角拖到去年的11月份,就会出现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11月份的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从这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要是经营“踩脚裤”这个类目时,根据寒冬季节和需求不断走低的情况,我们在接下来做运营计划时,就不是大力囤货加大力度推广了,而是把重点放在未来几个月发展趋势更好的商品上。

淘宝指数运营秘籍三:分析长尾词的竞争强度

当我们回到“成交排行”的页面,鼠标点击“踩脚裤”时,就可以看到这些词的核心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踩脚裤”。在我们优化宝贝标题的时候,核心词有且应该只有一个,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词再来扩充长尾词。当然在优化宝贝标题时,最好选择搜索量大,转化率高,宝贝数量少的热搜词,我们习惯叫做黄金长尾关键词。

淘宝指数运营秘籍四:怎样查找黄金长尾关键词

展开“打底裤”我们可以看到下面总共有27个词,那哪些词才是我们需要的黄金长尾关键词呢?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核心关键词“踩脚裤”,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的关键词,在遵循淘宝分词技术的前提下,组合竞争强度低,同时又是热销的关键词。这时,我们可以借助excel简单分析出哪些才是我们需要的黄金长尾关键词。如图所示:

其实淘宝指数肯定不止上述讲的那些如何使用淘宝指数来获取数据的这些秘籍,淘宝指数里面还有更多我们值得用来参考的实用数据,这个就需要各个卖家去进行挖掘和研究啦,我相信有这个案例给大家作参考后也能挖掘出更多有用的数据来,大家一起加油吧!

第5篇: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

——在宿城区党员干部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3年3月2日)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即将胜利召开、全区上下冲刺“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春节前后,区委连续召开了16场次的调研会、座谈会,各单位、各部门在汇报工作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首季开门红、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关键词,我感觉,有必要进一步提炼提升,增强增进;二是,对2012全区涌现出来的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个人、维稳处突政法标兵等进行通报表彰,也是区委、区政府原定的工作安排;三是,全区信访稳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通过宣传典型来引领带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心系基层,情牵百姓,聚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发展的“景气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刚刚,我们一同聆听了7位先进典型的精彩演讲,在感动的同时一定有所感悟,在感悟的同时还将努力领悟。7位先进典型性别差异、岗位不同、职位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能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好手”、“高手”。群众视他们为友人、亲人、家人,在“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歌声传递中谱写出了更加融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希望在座的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看齐,争做群众满意信任的干部。

第一,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注重民情民意。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不花心思去了解群众想什么,不费精力去深挖基层怎么样,开展工作必然不见章法,没得头绪。要弘扬百姓情怀。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所谓最低要求,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条件;所谓最高要求,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也办不完的事情。反思静思:我们的一些干部不缺少对领导的尊重,缺少的是对百姓的关心;不缺乏抓发展的本领,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缺失对企业家、能人大户的支持,缺失的是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只要有了百姓情怀,就会想尽办法不让老百姓吃亏,不让老百姓遭罪。交通运输局的干部天天跑工地,问老板,钱发了没有?问民工,工资领了没有。一年干30项重点工程没有出现一次农民工工资拖欠。要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的学问是第一等学问。在当今,这个人,就是老百姓。群众的某些困难,在你可能不算很大,在他则可能关系重大;在你可能不费太大的劲就能解决,在他则可能费很大的劲也过不去。做群众工作就要站稳立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处理,就一定能身同感受他们的难言之隐,困难困惑。为什么我们要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五代式服务”,就是一些特殊群体能力有限、各方限制,普通人能做事他们做不了,平常人能处理的问题他们处理不了,所以需要我们的干部去代办、代言、代理、代管、代访。要坚持“让干部找群众,不让群众找干部”。民找官,官离民越远;官找民,民离官越近。群众工作是我们在教室里、课堂上、机关里学不到的一门学问,要想真正做到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摸透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既需要感情的培养,更需要实践的磨砺。仅仅公开热线,语音交流是固步自封;主动敞开大门,坐等接访是刚刚起步;群众最需要的是干部走出办公室,睁开双眼,竖起耳朵,张开嘴巴,察实情、听民意、访民生,这才是迈大步;转作风、走基层、接地气,这才算大进步。

第二,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始终干事干活。干部就是要为百姓做事,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干活,做事要持之以恒,干活要不厌其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踏实做事的干部,即使言语不多,群众也能看在眼里,组织更会记在心里;作风漂浮的干部,尽管滔滔不绝,群众也会嗤之以鼻,组织更会不予理睬。要在坚持上下功夫。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并不难,难得是把简单的事、平凡的事、为民的事坚持做、长期做,简单就变成不简单、平凡就变成不平凡。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干部做的事都是小事,没有一件惊天动地。可是,只要坚持坚守坚定,利民惠民便民的小事同样会让老百姓感受幸福。干才能干出成绩、干才能干出智慧,干才能干出干群融洽。要在找事上下功夫。眼中没问题,必然手中没活干。只有提高标准,才能发现更多问题。党员干部就要树立“要事做、找事做、事情来了就该我做”思想认识,不推诿、不扯皮,问题看到底,帮扶帮到底,一竿子插到底,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要在干成事上下功夫。有些地方干群关系差,群众意见大,说到底是该给老百姓办的事没有办或者没办好。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做一件,像一件,成一件,不论大小,贵在成效。每名群众都会在心中为干部开设一个“账户”,干部每做一件事,在群众的心中不是“资产”,就是“负债”。当干部需要群众的时候,群众是“跟着上”,还是“对着干”,就看账户余额是正是负,就看平时干事多少,干成多少。陈集镇结合实际开展“走万户、转作风、解难题”主题活动,218名镇村干部全部参与入户走访,已走访9694户,占总数95%,化解群众误解200多件,当场解决问题315件。以往该镇捐元村村民为水泥路未铺设到庄头频频上访,现在自发集资铺路1500米,解决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问题。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夯实基础基层。群众工作的对象就是基层老百姓,工作好坏成效也要老百姓说了算,做实基础、做强基层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一要创新工作方法。方法不对,等于白费。信访稳定工作要强调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扶贫救济工作要讲究公平公开,接受监督,真扶贫,扶真贫;房屋征收工作要关注弱势群众,一个不丢;社会治安提倡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等等。本次会议下发了信访稳定“三提三争”意见、社会稳定基础考评台账等文件办法,有了好的办法,就要去研究、去执行,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办法也是废纸一张。二要抓好队伍建设。民风不好的背后往往是官风不正,官不像官,则必然民不像民。一个不关心群众冷暖的人,即使天天下基层,照样脱离群众;即便身在基层,并不等于贴近群众。当前,抓好基层司法维稳的队伍(乡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的队伍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务必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只要你们好,群众就会说干部好、政府好、共产党好。三要做好典型示范。典型需要选树,更需要培育;典型需要崇尚,更需要追逐。典型既包括典型的事,也包含典型的人。好事越来越多,好人越聚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必然节节攀升。年前,全区各单位都组织了春节慰问活动,对7227户特困户进行走访。年后,我们又及时开展“四个一”集中回访活动。区委组织部正在拿全区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的意见,基本原则就是一户一策、常态推进、动态管理、一帮到底。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典型做法,在全社会营造“为群众办事光荣、为百姓服务骄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技能”和“永恒课题”。老百姓是天,只要天空晴朗,我们必然心情舒畅;老百姓是地,只要土地肥沃,我们必将收获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能在学习先进中掌握技巧,在深刻反思中提升本领,在执行规定中全力而为,在今后实践中检验宗旨,汗水流下来,掌声响起来,让“幸福”写在每个宿城人的脸上!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

第6篇: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铁锁关镇扎实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掠影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铁锁关镇兰家沟村委会内热闹非凡、暖意融融。县茶叶中心干部正耐心细致的回答村民提出的茶叶采摘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是铁锁关镇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铁锁关镇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创新服务群众方式,连年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建立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难题、农民发展产业致富的难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今年,按照中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市、县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的要求,镇党委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扎实开展好活动,班子成员、各办所负责人、机关干部30人分批驻村入户。同时,对市、县包扶部门和下派干部纳入机关干部管理范畴,严管重用。活动中,镇党委要求下派干部坚持民生重于一切,多行便民之举,多半利民之事,要尽心尽力干出利于农村发展、利于百姓利益的业绩,用自己的幸福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民生细小,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一枝一叶总关情。铁锁关镇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下派干部工作重点,实行帮扶到户到人,下派科级以上干部包扶5户困难群众,一般干部包扶2户困难群众,对干部家庭的情况熟

记于心,把群众所望所盼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中。县政府办下派干部何仕国包扶的熊家沟村五组王明进,家里有6人,仅王明进1人赚钱养家,子女正在上大学,家庭经济入不敷出,何仕国表示将尽己所能,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民生改善,收入是关键。老百姓有工作,才有收入,才有条件去提升生活质量和维护尊严。铁锁关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下派干部在工作中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周家坎村建食用菌示范园区,政府出钱征地、搭棚,群众免费入园区。起初群众对此心存芥蒂,认为这么好的事有猫腻。下派干部就到村上召开群众会,向群众细细讲解,引导群众进入园区,规模化发展食用菌。在装袋备料过程中,镇上还组织农技干部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让群众真切的感受到政府是为了群众利益。

改善民生,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过去是老百姓有矛盾纠纷找政府调处,经常是小事闹大,大事闹炸。现如今,铁锁关镇针对民生问题,主动回应,下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和群众谈心交流,掌握群众所思、所想,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及早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铁锁关镇一组张姓和杨姓两户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纠纷,村组多次调解,未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县国土局下派干部王博了解情况后,先后和村干部、两兄弟分别交谈,理清了矛盾根源,给两家讲政策,摆事实,拉感情,最终邻里两家互相做出让步,妥善化解了这起矛盾隐患。

铁锁关镇党委书记杨光富说:胸中有百姓,干事方向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注群众的需求,顺应人民的愿望。在工作安排上,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下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创新,体现公平、正义,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扎实推进、打牢基础,一点一点突破,一个一个解决,一件一件办成。

“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开展以来,铁锁关镇可以说是好事连连。市委宣传部对口帮扶周家坎村,为周家坎村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资助2万元,市扶贫办帮扶坪溪河村,在该村新建的200亩连片核桃示范园,免费提供优质核桃树苗和技术跟踪服务,还承诺将在该村新农村建设中给予更多资金和项目帮扶。各下派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为包抓村组和农户发展谋划发展思路、争跑资金项目,付出艰辛努力。一个个感人的场景,生动的画面,谱写了干部辛劳为民的和谐篇章。(铁锁关镇徐敏)

第7篇:文明指数测评

铜陵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基本知识

问:什么是公共文明指数?

答:公共文明指数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包括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项目内容。

问: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目的是什么?

答: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是反映城市公共文明程度、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和行业公共服务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既是对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定量描述,也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整体水平。通过对指数定期测评和动态监测,可以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判标准与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长效化、均衡化与制度化。

问: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与市民有什么关系?对市民有什么要求?

答: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和优良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的文明创建成果。同时,这次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也是展示铜陵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的平台,希望广大市民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文明市民守则,出行时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闯红灯,不跨护栏,不违章停车,遵守交通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乘坐公交车做到自觉排队,依次上下车,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污物,妥善处理宠物粪便,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倡文明习惯,树文明新风,充分展示广大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

城市居民

作为城市居民首先要做到文明“三管好”,即管好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不文明的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画乱扔乱倒垃圾,不做不文明的事;管好自己的腿,不违反交通规则,不践踏花木草地,不走不文明的路。具体说就是:

1、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遇到老、弱、病、残者或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手搀扶帮助他们。不要逆行,不要随便横穿马路,更不要翻越栏杆。如果男士与女士一道逛街,男士要走在女士的左边。

2、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3、开车:开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超速行驶,不抢道行驶,开车不吸烟,不吃东西,不打电话,不向车外扔杂物。在城市道路上不开快车,不鸣高音喇叭,不随意在马路中间调头,遇斑马线要减速,不乱停乱放,夜晚行车两车相会,要关闭远光大灯,互相避让。

4、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5、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第8篇: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

幸福种子: 最近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讲师,名叫泰勒·本一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他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 接受自己。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他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 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 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速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 转自迅雷“liguang”的晒幸福文章

第9篇:教师的幸福指数

——源于责任和提升

山左口小学

许小伟

今天有幸听了市教育工委刘景班书记和新海高中李震副校长的讲座,收益颇丰,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根本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指数如何得到提高和满足,两位资深专家给了笔者很好的启迪。

刘景班书记从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10个方面剖析了作为教师应拥有的素质和品格。笔者认为这10个方面源于“责任”二字。责任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给予,更是一种奉献。当然要成为名师还必须懂得自我提升,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懂得施教的方法。就像李震教授所阐述的一样,教师要有一种自我发展意识,自我提升意识。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作为教师,不但要装饰自己的梦,更要装饰学生的梦。作为学校又要做些什么?笔者认为,校长和中层教干的引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设怎样的环境,如何让环境熏陶人,感染人,启迪人,引领人,这是作为学校要有的一种思想和理念。说白了,学校除了要有特色之外,更要有文化和内涵。

上一篇:vi设计项目列表下一篇:教科研培训学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