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解决问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难点,重在它是后续学生学习两、三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分析,难在年龄小,识字量少,理解能力不够;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分析,难在感知能力弱,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受干扰;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分析,难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用抽象的文字语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理解有障碍等。它分散于各领域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抓好解决问题的起步教学,为后续学习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为例,从分析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和破解策略两个层面出发,分享了笔者的研究心得与感悟。笔者提出例题教学要凸显题意理解、分析数量关系、规范列式解答“三部曲”;试一试教学要凸显问题转化;练习达成要凸显层次性,以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等层次进行设计,提升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探析;

一、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么读不清题目的字,看不懂题意,不会列式解答;要么能读得清题目的字,但不理解题意,凑数列式,明显的表现是有的学生见共就加,见倍就乘等;要么不会思考,思维定势,表现在今天学习乘法问题,不管什么问题都用乘等;要么缺失学法,不会把题目的意思画出来。诸多现状,折射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薄弱和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现状背后的原因,从教师教学的方面分析,有的教师忽视审题教学,把重心花在列式上,治标不治本;有的教师忽视和、差、积、商四则意义的本质理解,没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四种意义的角度理解列式的理由;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指读法、圈读法、画读法等读题的方法等。从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层面分析,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会差些,有的学生感知数量关系的能力比较弱,始终理不清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因此,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坎,教师不得不思考破解的方法。

二、破解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笔者多年来教学于低段,一直致力于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个人的见解,教学效果明显。首先分析教材:“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9页例7、试一试和第60页想想做做。这部分内容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知道了减法的含义,这也是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这一实际问题的间接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根据减法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为以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的程序,可以从三个部分来阐述教学的要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例题教学要凸显“三部曲”

例题起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对学生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加强例题的示范教学,凸显其应有的价值。从解决问题教学的步骤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出发,至少要做到三个凸显。

其一,要凸显题意理解。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它是思维正确启动的前提,决定后续分析数量关系的命脉,因此,教师要做好重点来抓。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根据外部特征,可以分为三种: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一年级的实际问题以图文类占多数,而学生的识字量又有限,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时就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笔者在教学例7时,先直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已知条件和问题。由于图中的文字语言较抽象,一年级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接着笔者就引导学生用图形语言,也就是用实物图(花片)来帮助学生整理条件。具体是这么处理的:问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从而引出用“排一排花片”的方法。在学生排花片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排,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排法无规律地排和一一对应地排,并展示。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无规律的排法不容易看出来,而从头开始,一个对着一个排,很容易看出红花片多,多5个。笔者顺势指出这是一一对应,向学生融入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其二,要凸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它以理解题意为基础,为后续正确列式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决定着方向。图形语言形象且容易理解,但是如果红花和黄花的朵数有很多,教师还是用排一排的方法,就明显不方便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排列的花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其实就是求13比8多多少,需要从13里面去掉8,转化成算式用减法计算。通过这样的处理,自然地将图形语言转化成简洁的符号语言。为了使学生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笔者接着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们已经算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根据这个结果,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指着图说一说吗?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反过来说也就是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明白“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和“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它们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加深学生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的认识。

其三,要凸显规范列式解答。列式解答是解决问题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是理解题意与分析数量关系的结合体,是思维的外化表现,规范的列式解答让人赏心悦目。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之后,接下来就要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并反思:算出的结果与前面想出的结果一样吗?最后提醒学生填写单位名称,并指名回答,这样确保解题步骤的完整性。

(二)试一试教学要凸显问题转化

试一试是例题之后让学生尝试练习的,此时的试一试以例题的学习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教学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具体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合唱队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要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其实就是求()比()少多少人?那么求20比24少多少?就是从24里去掉20,用减法计算。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本质,笔者对试一试的问题加以转化,将问题换成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如果将女生拿掉几人,就跟男生同样多了?男生再加上几人就跟女生同样多?通过这些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道理,不管题目中问题的表达形式如何变化,但最终的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都是求24比20多多少的问题,由此感悟24-20=4这个减法算式的模型思想。

(三)练习教学要凸显层次性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涵养思维素养的有效载体,也是生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抓住习题的功能,让习题承载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多重功能得以凸显、放大、落实。笔者对本节课的练习做了三个层次的安排。

其一,基本练习。基本练习是打底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练习,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看似简单,但确是学生必需的练习。因此教师要重视基本练习的设计与训练。教材在想想做做编排的第1题和第2题,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基本题型,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这两道练习题笔者先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反馈的时候抓住问题,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第1题:小猴比小熊多收多少个,其实是求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求53比30多多少,如何列式?又如第2题:小熊比小兔少跳多少下,其实是求什么比什么少多少,求2比23少多少,如何列式?通过这样的基本练习,达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的目的。

其二,对比练习。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学习了减法问题后,与加法问题进行比较就成为了学生理解和思维减法问题的重要一环,据此,教材在想想做做第3题设计了加法应用题和减法应用题。通过对比打破学生的定式思维,让他们明白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这道题笔者先让学生独立列出两道题的算式后,设问:为什么第一题用加法列式?第二题用减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请说说你的道理。问题指向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让学生从所求的问题处寻找理由,积累从问题思考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

其三,变式练习。练习设计贵在联,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情境表现的实质是一样的,虽然情境在变,但是数量关系没有变,通过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生通过基本练习和对比练习之后,大概掌握了求两数相差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接着笔者又设计了如下变式练习:下面哪几道题可以用“74-20”来列式。A.小红有74本故事书,小明有20本故事书,小红比小明多多少本?B.张奶奶家原来有74只兔子,卖出一些后还剩20只,卖出多少只兔子?C.军军写了74个字,丽丽写了20个字,丽丽再写多少个字,就跟军军同样多?D.一班植树74棵,二班植树20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在学生选择后,设问为什么A、B、C三道题都可以用74-20列式,让学生发现这3道题虽然情境不一样,但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求74比20多多少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模式,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期,只有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如何理解题意,怎么分析数量关系和规范列式解答的能力,才能为以后学生学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破解解决问题顽疾,应从审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多读题目,讲究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文字语言表达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语言,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应强化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为引领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知其然又知所以然;以多变、多层次的练习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夏忠.指向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

[2] 王多海.小学低年级数学练习课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7):33-34.

[3] 向丽君.小学低段数学复习课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6):22-24.

[4] 虞益锋.小学低年级数学复习课探索——以“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18):71-73.

上一篇:钢围堰在地下管廊穿河施工中的应用下一篇: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