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通用2篇)

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篇1

我们的孩子们确实长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回头想想,孩子们每当遇到问题,都不考虑就会直接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老师,他打插队了;老师他不给我交换玩具等等”,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等,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不敢让幼儿放手去做,造成了部分幼儿性格内向、胆小的现象,

资料

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怎么懒呢?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在老师介入引导幼儿去解决,让幼儿明白,原来这些事情我可以自己尝试去解决了,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事后教师可以在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如果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至于问题的解决还是应当适当的留给幼儿。

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篇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 说易行难, 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 衣服系错了扣子, 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 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 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慢慢地, 父母的手越伸越长。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 如何跟伙伴们相处, 学什么, 将来要干什么, 每一步, 父母都要掌舵引航。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 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问题, 生怕他们行差踏错, 多走弯路。

殊不知, 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 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 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但, 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教育孩子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 “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

张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 带着5岁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 在躺椅上看书, 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张先生非常着急, 他走上前去, 提醒德国妈妈, “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 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 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 自然也就不吃了。

张先生愕然, 如果这是在中国, 大部分家长会阻止孩子。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 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 结论是一致的, 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 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 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差别就在体会上。”孙云晓说, 回忆一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 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时候, 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 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在孙云晓看来, 孩子长大的过程, 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 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3岁的孩子擦完桌子之后去洗抹布, 观察到“抹布比以前白了”, “水变成黑色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成人看上去很明显, 但孩子却是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了事物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别抓抹布”、“水都黑了, 不能洗手了”, 那么, 他是不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

孙云晓认为, 孩子的成长不能替代, 父母往往太急于帮助他们, 或者要求他们一出手就是正确的。可也正是这样, 父母剥夺了孩子发现的机会, 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打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孙云晓说, 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

孩子是在群体交往中长大的

孙云晓曾经主持过一个调查, 结果发现, 80%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需要并不一定是暴力的, 比如打人骂人, 而是说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当中, 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说话很刻薄、伤人, 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因为他心里没有别人。”

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 是他的群体性。也就是说, 孩子是在群体的交往中长大的, 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伙伴。

然而, 对独生子女来说, 这却是个难题。

赵女士的女儿7岁了, 除了做作业, 每天的课余时间都在玩电子产品, 不是切水果就是玩“植物大战僵尸”。好容易到了周末, 赵女士跟朋友相约带着孩子出去玩, 两个孩子却大吵一架, 各自哭着回家。

事情也简单, 两个孩子在抢玩具的时候, 朋友家的男孩推了小姑娘一下, 正好磕到后脑勺, 一个青紫的大包让赵女士很是心疼。朋友内疚不已, 抬手打了儿子的屁股, 两个孩子哭得天昏地暗, 只能散场了事。

这次不愉快之后, 赵女士也不好意思再约朋友一起玩儿了。

“其实, 有时候, 孩子打完架就没事了, 可家长心里的疙瘩却解不开。”孙云晓说, 不少父母会在有意无意间干扰孩子和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比如, 当孩子发生争执后, 家长一般都坐不住, 他们会袒护自己的孩子, 或不问缘由地苛责自己的孩子。

在孙云晓主持的另一项调查中, 81%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 75%的父母对孩子交朋友有严格的要求;71%的父母反对孩子有亲密的异性朋友, 反对孩子和一些学习不好的人交朋友等。

“这同样是过度干涉。”孙云晓说, 孩子的朋友不是按照分数划分的, 也不是根据父母列出的标准按图索骥, 他们按照性格、兴趣选择喜欢的朋友, 有时候是互补, 有时候是性格相投, 孩子有交友的自由。

孙云晓表示,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朋友,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而不是制定各种条条框框, 对他的朋友们指手画脚, “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才能明白如何与他人交往, 丰富交流技能, 总结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主宰

孙云晓至今对一个葬礼记忆犹新。

那是个16岁的北京女孩, 多才多艺, 会唱歌会弹琴, 舞也跳得很好, 只是学习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但父母却坚决不同意, 不断地跟女孩强调, “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希望。”

父母托关系花重金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高二的时候, 女孩因为会考成绩有两门不及格, 在家里自杀了。

这件事给孙云晓很大的触动。女孩虽然可能考不上大学, 但父母要是放手让她发展自己的兴趣, 这个孩子可能会活得很快乐。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现行的教育体制。”孙云晓说, 目前, 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单一, 家长往往有“成就焦虑”, 好像孩子上不了重点, 一生就完了。孩子因此被逼得更加恐慌, “这个痛苦的结让家长和孩子不断地互相折磨。”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8个范畴,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 (主要是读和写) 两方面的发展。

孙云晓认为,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教育同样也是有规律的。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报兴趣班、课外班, 但与认识多少英语单词、会弹多少曲子相比, 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 “童年时代强烈的兴趣可能是孩子潜能优势的体现。”

“我的一个朋友, 夫妻俩都是成功人士, 可唯一的儿子却钟情于散打。他们很犯愁, 来问我怎么办。”孙云晓说他竖起大拇指, 毫不吝啬地把这个孩子夸奖一番, “他多棒啊!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此努力, 他能坚持有责任感, 你们还愁什么?”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孙云晓说, 父母要做的是提供机会, 观察孩子的潜能特点, 认识自己的孩子, 重视学业但更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 不要强求他们做不想做的事、做不到的事, 要鼓励和支持孩子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 而非他们的主宰。”孙云晓说。

上一篇:月嫂培训考试试题下一篇:五四青年节央视快评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大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