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

【摘要】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费孝通先生在《初访美国》一书中曾经写道:东方和西方究竟在什么东西上分出了东和西?这两个世界真是和它们所处地球上的地位一般,刚刚相反的么?它们的黑暗时代是我们唐宋文采,它们俯视宇内的雄姿是我们屈辱含辛的可怜相?历史会和地球一般有个轴心在旋转,东西的日夜,东西的盛衰是一个循环么?我们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光明?这是包括费孝通先生在内的每个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人,说得更狭小一点,每一个认真要在现代世界里做人的中国人,多少都会发生彷徨的一个课题。要解开这个课题,我们首先要弄清的便是中西方文化有何异同,异在哪里?

美国学者塞缪尔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重心,是像水一样流动的。目前已知的流程,是以“东方文明”为起点,流到地中海而有“地中海文明”,流到欧洲而有“欧洲文明”,流到阿拉伯世界而有“伊斯兰文明”。近四百年来改变人类命运的“文艺复兴”,始于地中海沿岸,在西方世界绕了几圈之后,又流回到“东方文明”的地盘上来了。“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是人类文明流程中的两极,这两极我们通常称之为东西。(张耀南,《“海中地思维”与“地中海思维”的椭圆流变》)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其实,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远不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但受篇幅和认知局限,无法逐一进行比较。在此,只能嚼他人嚼过之馍,以一个从未去过西方世界也未曾接触过西方文明的普通学生的视角,作些许摘录综合。

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刘亚洲曾说:东西方宗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人民不受苦;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人民在受苦。他下这个判断,是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母不是流血、就是流泪。那实则是人的化身,是人的苦难、思想的化身。西方宗教里的神看似是神,其实是人。耶稣的死亡就已经完成了他从神到人的蜕变。只有人才能死。而中国的庙宇的神才是神。你看那些神的形象:大腹便便,无忧无虑,嘻皮笑脸,享受着人间烟火。”中国注重实利,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而美国人所信奉的耶稣基督据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象征:他同情世界和人生的不完全,他把自己供奉出来,想填补这缺憾。他要求上帝把一切罪恶担在他的身上。在这种宗教的精神里才有牺牲这个字眼。一个跪在送子观音前磕头的妇人,她的心头里绝不会有牺牲这两个字。她的行为无异于在街头上做买卖,香烛和磕头是阴冥之间的通货(费孝通《眼睛望着上帝》)。所以刘亚洲会说: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我们进庙宇是为了贿赂,前者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后者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他曾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我在美国时曾在教堂外坐了一整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景: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后来我才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秘。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健康的人,心态和心灵特别健全的人。”这就是西方宗教,也就是基督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在感情上是一个爱字,在社会上是推己及人四字,在生活上是理想二字,里面包含着人类的同情,和未来的保证。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其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非常肮脏的一面。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认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西方注重以自我为中心,提倡的是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他们鼓励通过个人的努力开拓事业。美国纽约百乐大道是全世界最繁华的中心,这里有一家戏院每天晚上演同一出话剧名叫《烟草路》。这出话剧是描写当时美国南部出烟草地方的人民的穷苦情形,是一出写实的剧本,没有伟大场面,没有惊奇布景,却天天客满。一个小孩子到纽约,不管天晴下雨,都要去参观自由女神,而一个成年人到纽约,如果要看一场戏,必定是看《烟草路》。这个情节,我是从费老的《初访美国》里看到的。他说,看完《烟草路》,最重要的并不是在认识贫穷的罪恶,而是发现美国在富有时并没有忘记穷苦的日子,美国人的骄傲就在这里。假若杜鲁门不生在美国,不在美国竞选,他一定得把早年的历史遮掩得干净,然后造成一些莫须有的祖宗,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在美国,他不必这样,愈是你父母是贫贱,愈是你早日生活艰难,愈是你祖宗里没有名人,你有能力,你有成就,才表示你一切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才是值得人崇拜,值得自己骄傲的。美国人崇拜的不是身出名门的贵族,而是白手起家的好汉。而中国目前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创二代等诸多二代,大部分靠的是父母的荫庇,喜欢“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获取的成就和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并不是通过自身的奋斗得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父母那里承袭和拿来的,他们的奋斗意识和创造精神较之上一辈已大为削弱,甚至丧失,形成光有财富传承缺乏精神传承的局面。这种缺失,这种安分会使人守成,使人丧失热情和勇气,使人不敢尝试不肯冒险。如果一个社会中尽是这样的人,这社会也必然停滞在现状上,永无改变。同时,就算个人取得成就时,中国文化也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低调内敛,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一点,可能也与情感表达上西方人奔放,中国人内敛有一定关系。

上文所提到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其实也影响到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家庭观念。亲人之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儿女长大之后经济和人身都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子女也不再接受父母的约束。而东方社会则不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人生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成员之间依赖性强,老人依靠子女养老送终,也帮助子女照看儿孙,亲情关系密切。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强调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并按照儒家学说强调的“长幼尊卑”的等级程序,幼服长,妻服夫,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过分的家族意识也会忽略个人自由的发展。

在对待老者的态度上,中西也有着明显差别。中国人讲“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敬老是一项基本道德,各人相对的行为时常是依着长幼之序来安排的。相对于中国社会讲传统讲经验,西方社会则是讲新,讲标准化。“美国是一个年轻的文化,是一个从移民中长成的社会,是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国家。丰富的资源亟待开发的早年环境里,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因之须奖励个人独立创制的性格。凡是囿灭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视作当时拓殖精神的阻碍,加以贬值。重视乡土,膺服长老等观念,在他们是等于没有志气。而且在事实上,他们一生的成败的确大部系于一己的能力。一个贫困的少年在十几年中成为百万巨富,在最近的过去还是件极普通的事。每个美国孩子至少在理论上都有做到大总统的机会。在机会丰富的社会中,个人的出路不必依靠若祖若父的余荫。各人既凭一己能力来创立事业,年龄也成了一个威胁。愈老,可以利用的时间也愈短;精力衰竭是落伍的预兆。老了,也就不足畏矣。若是一个社会里事业的成败靠体力智力的竞争,老者怎能吃得消年轻人的排挤?在这种没有退路的社会里,退休会成为最厉害的刑罚。可是一个社会不给老年人一个安心之处,也就使每个人心里永远得不到着落。你想:若是你明明知道你总会被人奚落,掉在冷宫里受罪,而且这运命一天近一天,你能平心的过日子么?”(费孝通《老而不死》)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方社会两代隔离的现状。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就好像费老在“初访美国”之前,曾对“中国文化”进行“无情的攻击”,说它“保守”,说它“被动”,说它没有“进取心”,说它“拒绝梦想”,说它“不讲乌托邦”,在美国呆久了,又想起“中国文化”的好处来,转而“无情的攻击”美国文化,说它“烟囱林立”,说它“老年人孤独”,说它“缺乏历史感”,说它“种族歧视”,说它总持“不顾后果的攫取心态”,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使人类的文化历程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李锦

第2篇: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

摘要:法律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其不同的产生方式,同样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法律文化有其固有的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及价值判断。但作为思想意识的一种他们之间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本文注重从中西方的法律文化比较,来获得一些值得借鉴的意义。

关键字:法律文化中西方异同

“不知别国语言者,对自己的语言便也一无所知。”这句话用在法律文化上意味着,只有研究中外法律制度的异同,方能正确地理解本国的法律。而在对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的比较中探寻二者之间在产生,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更好地促进21纪的法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地理因素决定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同

中国与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中国法律比较封闭,西方法律比较开放。西方法律的源头无疑是希腊,希腊处于半岛之上,古希腊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利于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相对从事农业的人更容易摆脱对土地和人身的依附关系。而海上贸易又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因此,在希波战争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冲淡了人们的血缘观念,推动了城邦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以契约为基础的自然理性思想的形成。在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先进的观念被继承下来,落后的观念被扬弃,法律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

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地理环境上讲,北边是戈壁与草原,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山,使中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虽然也经历了朝代更替、战乱中兴,但从秦朝开始,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就没有改变过。这种与外界隔绝、封闭的地理环境就造成了与海洋民族不同的、特有的心理与观念,我们的法律文化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历史延续性,很不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不像西方社会有较大的开放性。同时农耕生活促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农耕文明具有一种稳定性,人们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离开土地便无法生存,这种自然经济的自足性,也抑制了人们的流动欲望。使人们安于一辈子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缺乏一种开放式的包容的心理,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封闭状态①。

二、“人”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差异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道德,能以敬重之心孝敬父母,能知礼尚义,重仁崇德,因而人能够不同于普通的禽兽而居于万物之首。孔子曾经指出,一般人谈孝,以为只是赡养而已,但狗和马也都能做到,人只有懂得孝敬长辈、尊敬他人,才能和动物相区分,“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指出了:“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乎?”“无侧陷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告子上》)这些特性都是人生而有之的,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即是人天赋的秉性。在这种观念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此要求个人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这就奠定了中国法律文化中注重伦理道德,注重个人自律的基调②。

在西方文化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像中国文化那样重人伦色彩,而更多的是带有一种理性成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先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教义,由此开始了西方人类对自身的反思。柏拉图则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人是由灵魂与肉体组成,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情欲3个组成部分,最理想的人类由3个等级组成。。虽然囿于历史的局限性,柏拉图对人的认识虽然没能脱离神定论,但他也强调理性、意志、情欲对人的等级的决定因素,尤其对理性对于人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肯定。至古罗马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与神相分离,“自然人”的法律概念出现,强调人应对自己的理性行为负责。重视理性、重视个人思维能力,使西方文化重视对个人多样性的分析,重视对人的理性、意志、情欲的警惕与关注,由此形成了西方法律文化中重法律理性、重个人主义的传统,并奠定了注重对人的监督与制约的基调③。

三、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法律文化异同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归根结蒂,它又表现为不同逻辑特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西方法律文化带有较强的逻辑分析特征,而中国的法律文化具有强烈的非逻辑特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西方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逻辑分析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这成了西方法律的一种传统,它表现在西方法律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首先,从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进程看,西方法学的各个流派都十分重视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而其中尤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对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最为重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某些特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并主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该法律制度中提取一些基本的观念、概念和特点,进行比较,以确定一些共同的因素,再从这些基本因素演绎出系统的法律理论。再次,逻辑在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司法领域。其中最重要作用主要的体现就是西方学者对“法律推理”问题的重视④。

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不发达,因此导致逻辑在整个法律文化中没有地位。具体表现为中国人强调法律的情感因素,强调立法和司法都应当合乎“人情”。我们常常将“情、理、法”三字放在一起,并列使用,似乎是强调它们同等重要。诚然,这三者对于人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法律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角度看,它们的排序应当是“理、法、情”,西方在处理三者关系时正是合乎这一次序。但是,中国人实际上是将“情”排在首位的。这在法律领域就表现为“情大于理,情大于法”,这种“倒置”现象表现在法律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立法方面,中国人特别强调合人情,顺人心。显然指的是大众的道德心理倾向和心理需求。“情”影响中国法律文化之深还可从中国古代现实的立法中看出一斑。中国古代立法时经常通过改变刑罚的方式来考虑“情”。如,历代的刑法典,包括《宋刑统》都确立了对某些特定犯罪的处罚标准,但是这些处罚又可以根据“情”有所改变。强调立法要合乎情,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在司法领域,中国古人更特别强调情感艺术,强调在千差万别的具体案件中实现人情和大众道德⑤。

四、道德与法律关系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异同

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中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西方自然法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西方实证法学派的思想与中国法家思想有较多的暗合。自然法是以人的自然权利、人文精神、自由平等为内容组成的思想体系。斯多噶学派把“自然”置于他们思想体系的核心。自然不仅是人与世界的“自然”,而且也指和谐有序的秩序。人的理性是自然的一部分,按照理性的生活,就是自然的生活.自然法因而就是理性法,它构成了现实法和正义的基础。自然法虽然是两方的法理学的术语.但并不能因此认为自然法是西方的专利品.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自然法思想。孔子就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端,即“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类共有之理性.这是人所固有的。此外.老子的道也是一种最纯朴的自然法理论。他所指的“道”就是自然规律.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去生活。同样.西方实证主义主张的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思想与我国古代法家所提倡的“一断于法”的思想不谋而合⑥。其次,西方法律文化中在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更多强调的是法律的道德性,如富勒的《论法律的道德性》,而中国法律文化中在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更多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尤其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如“仁政”。总之,在中西整个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总体上以法律为核心,盛行法治主义。而古代中国总体上以道德为核心,盛行德治主义。虽然自然法学派在谈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有别于实证主义法学派,但他们并没有撇开法律去谈道德。而我国古代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法律很少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出礼人刑”的思想就反映了只有在道德调整难以维持社会秩序时,才运用法律手段⑦。

总结

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任何时代记录下的民族或民众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离开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我们将无法理解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文化。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和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当然,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可以进一步本土化为地方性知识,构成人类法律文化丰富多元的依据。所以,在进行制度性法律文化的变革时,还必须同时关注观念性法律文化的进步和提升,逐步从人的认知系统进人隋感系统,再到价值系统,使人们从内心产生对制度的认同并自觉地适应新制度规范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珠徐实.从历史源头看中西法律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J].兰州大学学报2003,(7).

[2] 王海涛 ,徐振增.论中西法律文化中的人格差异[J].衡水学院学报20053,(6).

[3] 中国“人”与西方“人”——中西法律文化差异解读中西法律文化异.http://www.cqvip.com

[4] 陈锐.从逻辑学的视角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J].现代法学,2003,(6).

[5]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39.

[6] 孙利,滕晓飞.中西自然法思想的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7]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张振宇

第3篇: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摘 要 中西方体育之间的差异源于它们各自深厚的文化背景,从中西体育文化产生不同的原因、特点以及进行比较的条件方面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论述。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未来,本文对民族体育自身缺陷挖掘及采取相对应的发展措施进行论述,旨在为揭示体育发展规律,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中西体育文化比较 民族传统体育

21世纪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随之加强。体育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中国的体育,还是西方的体育,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上并无差异,但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征,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体育文化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倡导的是中庸、轻竞争,重自然发展、重文轻武的文化倾向。加之强烈的宗教意识和家庭意识,在这样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下,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多顺从少抗争;多保守少创造;重人性,讲人治;强调贵贱等级制度的民族性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也深受其影响,重人伦、重道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

(二)西方体育文化产生的背景

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意大利、罗马体育文化并以其为代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产生于欧洲,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产物。同时受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民族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与东方民族截然不同的特点,他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的超越过去。因而西方体育文化注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强调体格和肌肉的强健。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体育文化的特征

重文轻武的儒家文化阻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而且以封建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为文化基础的运动多重视其政治、伦理价值,采取谨慎的嬉戏观、娱乐观,注重活动的个体性、技艺性和表演性,因此,中国的体育教育属于内向型。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西方体育强调人的“力”与“美”,注重对人体的塑造和培养,并且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体育理论体系,是竞技体育的表现。因此西方体育属于外向型。中国体育也强调“身体”、“精神”的统一,但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

三、中西方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的体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它长期以西方文化为向导,很少考虑吸收东方传统文化的营养。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将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为了适应体育市场发展与西方竞技体育的需要。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因西方文化的冲击,其蕴涵的传统思想内涵与民族性逐渐被削弱,甚至逐渐消亡。

(二)西方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西方社会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仅追求胜负的西方竞技体育日感不满,需要更多层面的身心体验和高情感活动。对西方人来说,东方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体育的养生之道中寻求出路。因而加强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是西方体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四、摆脱我国民族体育发展困境的措施

(一)传统是民族的“根”,是一个深入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特别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这是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最大不同点,也是根本区别。而我国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对内在感情的抒发,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2]。只有保住了传统民族武术的这一层内涵,才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与西方的竞技体育在世界大舞台上平分秋色。

(二)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同样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以“武林大会”为例,应进一步完善竞赛规则,引导选手挖掘、使用本拳种的技击方法,从而达到展现不同拳种的风格特色,实现振兴传统武术的目标[3]。

但笔者认为,要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不能简单的把武术中的散打和套路分开进行改变与创新,这二者在以前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到了现代,为了教学的开展才把二者分开(特别是高校和一些武术基地),这样虽然使体育教学简单化也较容易出成果,但是却极大地弱化了学武者的武术能力。追根究底,武术的发展现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竞技性和娱乐性增强的缘故。若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武术练习者学习难度的增加,但却使这些学者学习到中国传统的武术精华,这樣才能改变散打与套路各自产生的不足,使中国的传统武术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五、结语

在今天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我们不仅探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应该看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争取在丢失优秀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发展,创造世界体育的新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形式较为严峻,应在吸收西方优点的同时实现民族体育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转变与繁荣。

参考文献:

[1] 于涛,杨柳.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M].文化视野出版.2008.5.

[2] 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 洪浩,田文林.武术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兼论(武林大会)电视节目的意义及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张海超 李齐

第4篇:中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的历史进程,为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也积累了有益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失败教训,这份巨大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自己的眼界,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广泛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 2. 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 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 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海纳百川,也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之一,我们应该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拿来西方严谨的科学和先进文化,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更应该认真学习中国“和而不同”“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提高文化修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5篇: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摘要:

“李约瑟难题”引发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科学发生、发展的因素是众多的、并且复杂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源在于两个地域中的人们在实践方式上的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序言:

人类已跨入21世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我们的时代无愧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时代。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理性科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回顾近代几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人们发现科学技术不仅依赖于社会经济其它因素的发展,而且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失败经历在这几百年里反复重演,所以正确认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理解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对确立当代科学技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1.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

直在稳缓地前进”。

2.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

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

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

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

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

有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由内向外。其基

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

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中

国古代农业发达决定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从事实出发.而西方归纳推理,

演绎推导.在经验和知识层面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并整

体判断。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的过程。老子提出“体道”说。就是以心灵体验

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四大发明”由中国发明。却由西方发扬光大。这也是

李约瑟难题中,为什么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的原因。中国向内思维,不对事物进

行履化分析。把一切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前600 年至公元500 年的古希腊时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工具、

设备的机械化。例如,滑轮、齿轮、羊头撞锤、活动甲板、升降机、“鼠笼轮”、投射器和驽炮等机械设备,这是由于水利、建筑、冶金、采矿和军事活动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期, 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在古希腊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的需要决定的。但是科学和技术这两种文化形态却互不相关、互不影响。

从公元500 年至1500 年的中世纪,在西方科学与技术又开始了分离。在这个时期,

由于欧洲各国奉行一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对科学的发展起着窒息的作用,故科学在这个阶段中几乎是停滞不前的。而技术则不然,技术只与工匠们有关,而工匠的工作是不受那种落后的自然观的制约的,因此技术在中世纪仍在继续地发展。到1500 年,造纸、纺织、钟表制造、磨坊、染色、冶金、酿酒、眼镜制造、气枪、印刷等技术已在西方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

公元1500 年到1750 年,科学与技术在“职业”上进一步分道扬镳,但在“解决技术问题”上却开始合作。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经验技术的新的技术,学术界称之为“科学的技术”。文艺复兴之后, 在西方科学开始制度化,科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由科学家承担, 而技术则是由工匠、技师和工程师们承担。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科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与此同时出现了企业兴办“工业研究实验室”的现象。在这个时期, 技术进步主要是与这种对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有关的。

二、 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宋元时期对应的历史时间段是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而这个时间段对应西方欧洲的却是黑暗的中世纪。

1、 欧洲中世纪简况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 历史学通常把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千年称为中世纪,而科学史稍有不同,一般是指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到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千年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欧洲科学由于遭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和迫害沦为神学的婢女,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符合宗教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学说而遭到镇压。尤其是当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以后,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教会这种一教遮天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敌视、压制以对自然的自由探索为己任的科学。其中最突出的证据就是藏书达70万册,珍藏着人类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世界第一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曾两度遭到基督教徒的焚毁。直到11世纪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古希腊文明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科学知识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当然阻力重重,停滞不前。

(2)对在中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领先的思考

由于欧洲在中世纪特殊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不可能在这时期有大的发展,出现倒退也是不足为怪的。相形之下,中国在从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之后,一直到明清之前,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平稳渡过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太大的转折和变化,科学技术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统治阶级对科学技术至少还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在某一朝代君主贤明,政策得当,科学技术还会出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中国的汉唐及宋元时期就是例证。如此说来,中国从汉唐以来长达近千年领先世界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制度无不有关.也就是说在中世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还是能适应科技发展的,从而出现了唐宋时期科技发达的史实;而欧洲此时却一蹶不振,进入昏睡状态。

由于欧洲的停顿才显示出中国科技的一枝独秀。而我们的古人此时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独领风骚,是一种占天时之利而领先的话,那么他们也许会冷静分析,在这种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先背后,是否还潜藏着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就不至于那样盲目乐观,以“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而自居。这种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使中国从宋朝以后忽视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不思进取,满于现状。如果当时有人把中西科技作个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能认识到西方科技有哪些潜在的优点,中国科技还存在哪些不足,那么中国近代科技史就有可能改写了。

结束语:

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既是一个谜,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可能存在单一的终极原因。如果从科学自身去找原因,可能会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那么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就是内因;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那么中西科学特征的差异就是主因,科学自身的缺陷和封建统治阶的不予重视是形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根源,而科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逻辑理论思维的欠缺是古代中国科学的制约因素。本文只从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探究这一难题,意在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地域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有关部门能以之为鉴。

第6篇:中西方文化比较 读书报告

《希腊神话》读后感---我爱那些神话故事

马克思说:“神话是人民的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许多人谈到神话都必引用这句话,我也不能免俗,因为概括得实在到位。个人认为,神话是伴随着古代先民的两种感觉而生的,这就是恐惧感和无力感。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抱持着恐惧感。古代的先民对于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就有着敬畏和恐惧之感。因此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他们需要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予以解释。这对于处于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也许难以理解,但如果从现代人之于鬼魂的恐惧这一点来理解或许来得方便些。另一方面,先民们辛苦种植粮食,遇到大旱往往让他们颗粒无收;先民们多年来搭建的茅舍,被洪水顷刻间冲毁殆尽。在这些灾害面前,先民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因此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这些现象,而且希望能控制它们为自己服务。也许是某一个先民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神游四海,尝遍美食,左拥右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旧躺在那个潮湿阴暗的洞穴里。从那天起,他开始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经过比拟类推,他认为世间万物应该都有灵魂。泛灵论的出现也许是神话的开端,将这种比拟类推的方式逐渐扩大化,先民们就认为洪水的泛滥是因为有河神,而且是河神如人一般发怒而导致的后果。这样的类推方式有两个优点:合理和可操控,而后者尤其重要。因为有了河神,先民们就能赞颂他,向他祈福;当河神发怒,还能通过献祭的方式平息他的愤怒。因此神的出现,对于先民们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具体谈谈这些神话故事。不论是库恩版《希腊神话》还是斯威布版,其中的故事都可以分为两类:关于神祇的和关于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其中许多故事除了人名和地名不同,内容大体是一致的。神话的特点是隐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标注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体现出当时先民的智慧和思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一部分故事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潘多拉的故事:由于普罗米修斯激怒了宙斯,宙斯造了一个大灾星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欲降祸人间。普罗米修斯多次警告他的弟弟不要接受宙斯的礼物,但厄庇墨透斯贪图潘多拉的美色,将她娶为妻子。最终潘多拉打开了神秘的大匣子,导致各种各样的灾祸降临人间,唯独把希望关在了大匣子的底层。这个故事体现了先民们对于“人祸”的反思,他们认为欲望乃是万恶之源。但反过来欲望又是万乐之源。幸福与罪恶,快乐与灾祸相伴相随,也就构成了希腊悲剧意识和喜剧精神。

伊阿宋和美狄亚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希腊版的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美狄亚与伊阿宋订下爱的盟约,为了伊阿宋,她先后背弃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巫术帮助伊阿宋夺取了象征着幸福的金羊毛。在美狄亚付出一切之后,伊阿宋迷恋上了科林斯国王克瑞翁的女儿格劳刻。得知自己被抛弃,美狄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她设计害死了格劳刻和克瑞翁,在杀死了她与伊阿宋的两个儿子之后扬长而去。失去一切的伊阿宋最后郁郁而终。这个故事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古希腊女性女权意识的苏醒。在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逐步过渡的过程中,女性的地位也随之渐渐丧失,而私有制的出现则使得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在恪守贞节的同时,还需得容忍男人的背叛和无情。美狄亚则是一个例外,她要求当自己将心完完整整地交付于恋人之后,也希望换取恋人完完整整的爱情,她对背叛是零容忍的,为了报复甚至残忍杀子。将这个故事与贯穿希腊神话始终的宙斯与赫拉间出轨与反出轨的拉锯战摆在一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希腊女性并非逆来顺受的主儿,她们要求平等与尊重,她们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维护爱情更可以不顾一切。特洛伊的故事。这是一场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未被邀请怀恨在心的纷争女神在一场

婚礼上扔下了一个金苹果,上面刻着“给最美丽的人”。这引来阿佛洛狄忒,雅典娜和赫拉之间对金苹果的争夺。最终被宙斯指定的帕里斯将金苹果裁决给了答应将赋予她世间最美女子海伦爱情的阿佛洛狄忒。当帕里斯拐走了海伦并偷走了墨涅拉俄斯皇宫的财宝之后,墨涅拉俄斯举兵讨伐特洛伊。这场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惨烈的长达十年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金苹果象征着财富与荣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对于人祸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认为人祸源于人的欲望,而欲望如果不加控制则会导致灾难的降临。随着故事的展开,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人”出现了,他就是阿喀琉斯。在阿喀琉斯之前,不论人抑或神,他们的性格都是扁平的,都是某种性格的象征符号,比如宙斯的淫荡,赫拉的嫉妒。而阿喀琉斯在不同的情境下则体现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于特洛伊人他是残忍无情的,对于他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和老来丧子的普里阿摩斯,他是温厚深情的,当面对阿伽门农抢夺他的战利品和女奴时,他又是体现出了捍卫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而阿喀琉斯的性格三角形的核心则是对于个人尊严与荣誉的理解与追求。

阿喀琉斯正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十足的代表。阿喀琉斯在战争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或是成为英雄,但会因此而丧命,或是苟活一世,而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明知是飞蛾扑火依然奋不顾身,这就构成了古希腊文学的悲剧性因素。最终阿喀琉斯被帕里斯射中了脚后跟,也就是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而死。阿喀琉斯在小的时候,他母亲为了使儿子刀枪不入,把他浸在了神河里,她手提着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因此脚后跟没有被神水浸润,这也就成为了阿喀琉斯身上唯一的弱点。阿喀琉斯之踵一直被认为是希腊文学家们对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一丝担忧。个人意识的觉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反过来,过分追求个人荣誉而不顾集体的利益则会导致人类极大的灾难。特洛伊战争完全是因为贵族为了自身利益挑起的,死伤了无数的普通士兵;阿喀琉斯因为被占有了他自认为应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坐观自己的同胞被特洛伊人杀死,甚至让母亲去请宙斯帮助坑害自己的同胞,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在只顾及自身利益的可怕的结果。关于民族精神的弱点的反思还有一例,那就是那耳喀索斯的故事。那耳喀索斯是个英俊的少年,他觉得除了自己而外没有什么值得爱的。他多次拒绝了神女们的示爱,这导致了阿佛洛狄忒的报复。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没日没夜地在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最终饿毙于河边。这个故事体现了希腊人对于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批判。在阿喀琉斯和那耳喀索斯身上体现的自我中心主义即便是在如今也仍旧是阻碍着人类进步的一个隐忧。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希腊人在对于其自身反省中所体现的极强的洞察力和思考的深度。

最后来谈一下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是一个悲剧,他无意中杀死了一个蛮横的老人,就是他爸;他为了拯救忒拜城,猜出了斯芬克斯之谜,成为了忒拜的国王,娶了原国王的妻子,就是他妈。这个做任何事都出于善良初衷的好人却给忒拜城带来了灾难。因为有个弑父娶母的国王,忒拜城被神诅咒,瘟疫蔓延,而这个可怜人还要追查弑父娶母的恶贼究竟是谁。最后他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带来瘟疫的魔鬼。拯救忒拜城的救世主成为了忒拜城的祸主,正义的就是邪恶的,聪明的就是愚蠢的,天使亦是魔鬼。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命题:一个追求纯洁的人可能变成污浊的人。再说说斯芬克斯之谜,还记得小时候听少儿神话磁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斯芬克斯之谜了。这个故事的谜底一般人都知道,就是“人”。这个关于“人”的故事体现了先民们对人以及人的命运的思考。命运无常,即便是奥林波斯的伟大的众神们也受着命运女神的控制与支配。当俄狄浦斯被刺瞎双目,到处行乞的时候,他对于命运的强势应该怀着深深的无力感吧,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智慧的结晶,是希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这本书不但内容精彩,情节复杂,还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人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使再强悍伟大的人也会有他的弱点 总之,希腊神话故事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的智慧和玄机,要我们去慢慢品味,慢慢来消化。

第7篇:中西方婚礼文化比较论文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的浪漫婚礼

课程名称:

授课老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中西方的浪漫婚礼

摘要: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它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因而这些差异也明显的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婚礼的举行地点、服饰、色调、婚俗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谈中西方不同的婚礼文化。

关键字:婚礼文化差异比较婚俗分析

婚礼,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名词,它是情侣步入婚姻的大门,也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标志,婚礼是一个开始,从此夫妻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相守一生,因而,各种美好的祝愿也都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的珍贵。当然,随着祝福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婚俗,人们愿意将每一种仪式都赋予它特殊的意义,充满了浪漫和美好的气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些婚礼中的仪式和习俗在时间的累积中也渐渐有了差异,虽然随着经济和交流的全球化,许多的中西方的婚俗进行了混合,但是中西方的婚俗始终有不可替代的差异,下面就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浪漫婚礼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

婚礼举行地点比较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既是喜事当然要办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因而婚礼的地点当然也要是能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爽朗的笑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祥和与红火。在当代难以寻得过去的场院,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自然成了首选,与以往一样,从招待到入席,所有的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席间的欢歌笑语都体现了热闹这一传统。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为看重圣洁与庄重,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等安静的地方举行,进行发誓,显得非常的神圣,他们的婚礼井井有条,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婚礼那么热闹。

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新郎则是穿着笔挺的西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也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谓“中国红”,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

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也祝愿着希望新婚的夫妇生活能够红红火火。在传统婚礼中,女子还要穿凤冠霞披,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在中国人的心中龙凤是神圣而美好的,也是最好的婚配,所以古代女子的服饰上会绣凤,而在被褥上也会有龙凤绣。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门两边要贴红色的对联,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

结婚仪式比较

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纳吉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纳征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1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并非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1

22007-1-11中国知网中西方文化浅析2008-08-206

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

可以见得西方的婚礼习俗也很复杂,但无论是怎样的繁琐,其中蕴含的亲朋好友的美好的祝福是不会变的,所有的人都希望一对对新人能够相互依靠、白头偕老。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分析

从以上三大方面的差异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婚礼无论是在举行地点、服饰色调还是婚礼婚俗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的是仪式气氛,更为强调热闹、喜庆,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办喜事要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要让所有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都快乐。而西方人则是更加重视婚礼的感觉,他们的仪式更为庄重、严肃。有结婚誓词,有牧师的主持,婚礼从开始至结束,都是井井有条,一切都很庄重。那么这些差异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观点。

中西方人性格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漫长的封建统治对中国人内在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切都讲“礼治”尤其在大事上,更是礼节繁琐,由这种“框架式”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中渐渐多了内省保守,谨慎顺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婚礼婚俗仪式的繁杂、仪式意义的多样,虽然现今中国人的婚礼不再像过去那样讲究,但是基本的“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虽名字、说法有些变化,但是在中国人婚礼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西方人虽然历史积淀不如中国深厚,但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的西方人的性格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崇尚自由,不受礼节规定的影响,更加注重本心的想法,随心而动,更为讲究感觉。所以在婚礼中他们的礼节显然不如中国的复杂,而婚礼中新人是焦点,大家都注视他们,一切活动有讲究一对新人之间的新婚感觉,例如亲吻。

中西方人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但更多人相信无神论,在中国人的心中祭神是一种仪式,人们相信神鬼精灵,比如龙凤的推崇。但是现如今婚礼婚俗中的拜神等讲究多半是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只是去沿用,而其内在的,发明这些仪式的最初对神的崇敬之情则有所减少。

但是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举行婚礼时也都按照自己信仰的教派的仪式来操办,他们坚信上帝,所以婚礼要让上帝见证,要有牧师的主持,要有结婚的誓词,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婚礼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重的,这也造成了中西方婚礼婚俗的差异。

参考文献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1.1 郁龙于《中西文化异同论》 [M]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4.4

第8篇:中西方婚礼文化比较论文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

题目:中西方的浪漫婚礼系部:经济贸易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2010国际儒商班姓名:方飞鹰

学号:201002050237

2011-12-19

中西方的浪漫婚礼

摘要: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它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因而这些差异也明显的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婚礼的举行地点、服饰、色调、婚俗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谈中西方不同的婚礼文化。

关键字:婚礼文化差异比较婚俗分析

婚礼,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名词,它是情侣步入婚姻的大门,也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标志,婚礼是一个开始,从此夫妻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相守一生,因而,各种美好的祝愿也都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的珍贵。当然,随着祝福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婚俗,人们愿意将每一种仪式都赋予它特殊的意义,充满了浪漫和美好的气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些婚礼中的仪式和习俗在时间的累积中也渐渐有了差异,虽然随着经济和交流的全球化,许多的中西方的婚俗进行了混合,但是中西方的婚俗始终有不可替代的差异,下面就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浪漫婚礼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

婚礼举行地点比较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既是喜事当然要办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因而婚礼的地点当然也要是能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爽朗的笑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祥和与红火。在当代难以寻得过去的场院,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自然成了首选,与以往一样,从招待到入席,所有的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席间的欢歌笑语都体现了热闹这一传统。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为看重圣洁与庄重,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等安静的地方举行,进行发誓,显得非常的神圣,他们的婚礼井井有条,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婚礼那么热闹。

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新郎则是穿着笔挺的西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

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也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谓“中国红”,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也祝愿着希望新婚的夫妇生活能够红红火火。在传统婚礼中,女子还要穿凤冠霞披,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在中国人的心中龙凤是神圣而美好的,也是最好的婚配,所以古代女子的服饰上会绣凤,而在被褥上也会有龙凤绣。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门两边要贴红色的对联,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

结婚仪式比较

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纳吉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纳征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并非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

可以见得西方的婚礼习俗也很复杂,但无论是怎样的繁琐,其中蕴含的亲朋好友的美好的祝福是不会变的,所有的人都希望一对对新人能够相互依靠、白头偕老。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分析

从以上三大方面的差异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婚礼无论是在举行地点、服饰色调还是婚礼婚俗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的是仪式气氛,更为强调热闹、喜庆,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办喜事要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要让所有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都快乐。而西方人则是更加重视婚礼的感觉,他们的仪式更为庄重、严肃。有结婚誓词,有牧师的主持,婚礼从开始至结束,都是井井有条,一切都很庄重。那么这些差异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观点。

中西方人性格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漫长的封建统治对中国1

22007-1-11中国知网中西方文化浅析2008-08-206

人内在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切都讲“礼治”尤其在大事上,更是礼节繁琐,由这种“框架式”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中渐渐多了内省保守,谨慎顺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婚礼婚俗仪式的繁杂、仪式意义的多样,虽然现今中国人的婚礼不再像过去那样讲究,但是基本的“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虽名字、说法有些变化,但是在中国人婚礼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西方人虽然历史积淀不如中国深厚,但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的西方人的性格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崇尚自由,不受礼节规定的影响,更加注重本心的想法,随心而动,更为讲究感觉。所以在婚礼中他们的礼节显然不如中国的复杂,而婚礼中新人是焦点,大家都注视他们,一切活动有讲究一对新人之间的新婚感觉,例如亲吻。

中西方人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但更多人相信无神论,在中国人的心中祭神是一种仪式,人们相信神鬼精灵,比如龙凤的推崇。但是现如今婚礼婚俗中的拜神等讲究多半是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只是去沿用,而其内在的,发明这些仪式的最初对神的崇敬之情则有所减少。

但是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举行婚礼时也都按照自己信仰的教派的仪式来操办,他们坚信上帝,所以婚礼要让上帝见证,要有牧师的主持,要有结婚的誓词,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婚礼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重的,这也造成了中西方婚礼婚俗的差异。

三、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跨文化差异的体系,而且对中西方差异产生了兴趣,了解中西方差异的根基,精髓。中西方的差异和文化冲突显而易见。中方重视集体和谐,西方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中方思维是物性的,西方的思维是物质的。中方的文化有很强的感性化,西方的文化有较强的理性化。我们要不断去细细品味中西的差异,理解双方文化中的精华,互相补充,融合。培养国际化思维,理解文化,体味彼此文化中的酣甜。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到达交流的畅通,和谐,充满理性和感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1.1 郁龙于《中西文化异同论》 [M]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4.4

第9篇: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宋科新,王秀芝,邓英民 (德州学院服装系,山东德州 253015) 摘 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服饰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了解,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时装设计

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在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服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情况,服饰应是首先要看的部分。如何正确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饰美,如何解读设计师的服装设计语言,这需要很好地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把握服饰文化的精髓. 1 东西方文化比较 1.1 饮食习惯的比较 1.1.1 餐具

表1 中西方餐具的比较 比较内容工具特点文化内涵

中国

筷子(两根)代表一阴一阳,缺一不可,简单而又复杂。老人、儿童都能熟练应用 含蓄的,抽象的,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阴阳理论 西方

叉:五个齿,手的形状

刀:匕首去掉尖 外界具象事物的再现直接的、具象的 1.1.2 菜

中国菜:煎、炒、烹、炸、涮,讲究色香味俱佳,“食不厌精”。如“南北大菜、满汉全席”。讲究刀法、火候。是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西洋菜:拌沙拉———各种果菜凉拌;鸡尾酒———各种饮料、酒调制而成;三明治———两片面包、十几片牛肉与菜叶,一种杂糅文化,也体现出西方人易于接受新事物。 1.1.3 做菜方法

中国菜凭感觉的成分多,多用“适量、少许”,是灵性的体现,“百家菜”,百家味。西洋菜以钟表计时,以烧杯量,甚至于用天平称,体现西方人注重实际,科学地对待事物。 1.2 中西方建筑比较

中方:四合院、高院墙,大门紧闭,院内门窗对称,这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一种秩序感。中国园林讲究“水比曲,园比隔”,避免一览无余,这与国人做事的谦虚有关。西方:白色、浅色洋房,房前花园绿地,矮栅栏做墙,园门多处。体现一种开放的思维,易接受新鲜事物。 1.3 国画与油画的比较 1.3.1 时空的意识不同

国画的时空意识是灵性的空间;油画的时空意识是立体的、无尽的空间。“西方人在二度空间 中再造出三维空间,而中国人拿起笔就是空间,如国画《清明上河图》采用多个散点透视法。而油画则是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塑造三维立体,注重用多种色彩来表现自然中的事物美,或以大胆的色彩或形象给观者以感官刺激。 1.3.2 光学规律不同

国画中的昼夜变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光学规律,国画中表现黑夜有一特定意义的物象,(如画 中人手提一盏灯笼)对光影变化不予深究;又如只画一钩弯月在树梢,国画“中得心源多些”。油画表现黑夜要把画面画成黑色或阴影部分画得黑些,因而油画“外师造化多些”。 1.3.3 国画中讲究留白,讲究写意

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样美妙的诗句用国画来表现只是在空白的纸上,斜伸出来一只红杏,如把墙头画出来,那就大煞风景了。又如《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孤舟上垂钓。画面的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是空白。这些留白表现的是空,是虚的,而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这个实就是使冬天的江面上更显得空旷缥缈,寒意萧条,从而更加衬出渔翁凝神专注于垂钓的气氛,也给欣赏者提供一片广阔自由的遐想天地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 1.4 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话(歌)剧

二者的时空观念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在道具运用上:京剧中没有门、车、马等,而关门开门、坐车骑马等都能逼真地表现出来。如京剧中的饮酒,只有酒盅以袖掩面,一饮而尽,实际上并无酒水。西洋话剧道具则尽量逼真,有真的门、车、船等道具。喝酒时真有酒水。又如京剧中,“策马扬鞭八百里”实际演员只是那马鞭在原地转几圈。而话剧中可能主人翁就要等几分钟再上场。又如京剧《三叉口》中武松与时迁深夜对打,虽然舞台上灯火通明,但观众却分明感到两个人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进行着一场精彩的交斗,这些象征性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西方话剧或歌剧中无论如何是不可想象的,无法表现的。由此可见西方人重现实(具体),东方人重想象(抽象)。

1.5 中国的古诗词与西方的诗

中国的古诗词讲究意象美、对仗美、韵律美。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肥”、“瘦”来比喻颜色,真是妙绝,寥寥数字,词人爱花惜花之情跃然纸上。象这类既具意象美,又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诗句在中国古诗词中俯拾皆是。如:“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无晴(情)、有晴(情)这样的谐音来一语双关地表现恋爱中少女缠绵悱恻的心情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又如:“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上滩来。”你看,月牙如眉,挂在柳梢,月华是冰凉的; 溪水清澈如镜,越中美丽的山色倒映其中,一连下了三天的春雨,兰溪的水漫上了岸,等到夜深人静时会有多少鱼儿跳上浅滩啊!诗人描写兰溪初春月夜的景色,全诗没有一个美字,但每个词都给人以此景如画的美的享受。而西方的诗歌更讲究通过直接的词汇及语境来表达感情。、

在服装设计中,同样也应注意,要用不同意象来给观者以美的享受。欣赏时装有些是不能非要说出它象什么,是什么,而要从其整体出发,品出其中的味道。有时一个系列的时装就是一首无言的诗,其意韵需要有高层次的审美才能体会到。 1.6 中、西方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中国宗教主要有佛、儒、道三家。佛教信奉“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佛教中的佛祖慈眉善目,神态宁静平和。儒家讲“中庸之道”,“人之初,性本善”;道家信奉“顺其自然,顺应天道”、“天人合一”等等,给人以心态的宁静、平和之感,反映在中国文化艺术上偏激之作不多,平衡感较强。西方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表情扭曲,表现出一种痛苦感和撕裂感。基督教信奉“人生来有罪”,每每进行忏悔。表现在艺术上多有偏激、失衡的作品产生。

2 服装设计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举例

①伊夫·圣洛郎的作品之一受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的油画启发设计的连衣裙。

②从中国民间美术中得来的灵感设计的“红黑服装”,红黑皆为纯色,胸前图案民俗性强(中国木版年画儿)对比强烈,风格浓郁。

③刘洋设计的草编系列装,受中国古建筑影响,有翘,裙摆上翘,但颜色采用自然的草的淡黄 色,意趣盎然,式样又较前卫。中西结合,既具有东方神韵,又兼西方美感。 ④受京剧影响设计的脸谱系列服装。

⑤受中国剪纸的影响,设计师梁明玉设计的剪纸风格的裙装。 ⑥受中国山水画影响,吴海燕设计的手绘系列装。 ⑦受古希腊壁画中女运动员“跨衣”的影响,奎恩特女士推出的“迷你裙”风靡全球,深受人们的喜爱。

3结语

总之,服装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时不要生搬硬套,而应不断从中西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服装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既具民族风格,又有时代感的现代时装。

上一篇:校园音乐电台广播稿下一篇:教育局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