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精选9篇)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1

细目一: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特点

2.小儿病理特点

3.小儿稚阴稚阳观点的意义

细目二:年龄分期

1.年龄分期标准

2.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的关系

细目三:生长发育

1.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囟门、牙齿)

2.各年龄段呼吸、脉搏、血压常数

3.生长发育规律

4.小儿感觉、运动和语言发育

细目四:四诊概要

1.儿科望诊的主要内容

2.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3.啼哭声的诊断

4.儿科问个人史、预防接种史的内容

5.儿科基本脉象

6.小儿按诊(皮肤、头颅、胸腹、四肢)

第二单元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细目一:营养基础 能量、营养物质、水的需要

细目二:婴儿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与方法

2.辅助食品添加原则

3.小儿保健的主要内容

细目三:营养不良

1.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度

2.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机

3.营养不良的中西医治疗

细目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佝偻病的病因

2.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诊断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鉴别诊断

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急救处理

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黄疸的概念

2.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3.湿热熏蒸证、寒湿阻滞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四单元免疫性疾病

细目一:支气管哮喘

1.哮喘的病因:内因、外因

2.哮喘发作期的中医病机

3.哮喘的诱因

4.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5.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6.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7.哮喘的中医分期辨证论治

8.哮喘发作期的西医治疗

9.哮喘的预防

细目二:急性风湿热

1.风湿热的西医病因

2.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3.风湿热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及jones诊断标准

4.急性风湿热的治疗与预防

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细目一:厌食

1.厌食的概念

2.厌食的病因及主要病机

3.小儿厌食的辨证论治及其它疗法

细目二:婴儿腹泻

1.婴儿腹泻的中西医病因及病机

2.婴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3.婴儿腹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小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脱水的分度

5.婴儿腹泻的中医分型证治

6.婴儿腹泻的西医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7.婴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细目三:鹅口疮

1.鹅口疮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2.心脾积热证、虚火上浮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六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及临床表现

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兼挟证(挟痰、挟滞、挟惊)

3.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邪感冒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细目二:急性支气管炎

1.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证、风热咳嗽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2.支气管炎痰热咳嗽证、阴虚咳嗽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细目三:肺炎

1.肺炎的中西医病因

2.肺炎的分类方法

3.支气管肺炎、腺病毒肺炎、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4.肺炎心衰的诊断标准

5.肺炎病原学治疗的抗生素药物选择

6.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

7.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心阳虚衰变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2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表, 按照学生学号随机抽取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五年制本科2011级40名学生及中医学五年制本科2012级级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1级40名学生考核方式采用传统考核方式, 2012级40名学生采用模拟执业医师考试的考核方式。两组学生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均一致, 且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授课方式采用“PBL、LBL及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模式”, 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出教学相关问题, 小组讨论, 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讲述, 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方面, 采用外科实训室集中示教、演练、纠错的方式。

1.2 考核方法

传统考核: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方式, 试题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题库系统随机抽取, 共计100分, 题型包括单选题 (30题, 每题1分) , 多选题 (10题, 每题2分) , 填空题 (10空, 每空1分) , 判断题 (5题, 每题2分) , 简答题 (3题, 每题5分) , 病例分析题 (1题, 15分) 。平时成绩共60分, 包括课堂提问 (20分, 每次提问最高分5分)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 (40分, 包括缝合10分, 单手打结10分, 器械打结10分, 穿刺 (胸腔、腹腔、腰椎随机抽取1项) 10分。综合得分= (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按照执业医师的考核要求, 考核分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采取网上查阅和购买方式, 依托我校试题库系统建立执业医师真题外科相关试题库, 题型与实际考试相同即:A1型题 (单句型选择题) , A2型题 (病例摘要型选择题) , A3型题 (病例组型选择题) , A4型题 (病例串型选择题) 和B1型题 (标准配伍题) , 各题型数量分布按照执业医师考试标准, 依据传统考核随机抽取的内容及知识点从执业医师真题题库中进行选题并组合试卷, 题数100, 每题1分, 共100分;外科临床基本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方式, 进行多站式考核, 包括病史采集 (采用同一病例)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头颈部、胸部、腹部随机抽取) 、病例书写 (随机抽取一份病例) 、医嘱用药 (采用同一份病例同时进行考核) 、外科缝合技术 (包括缝合、打结、剪线、拆线) 、换药、穿刺 (包括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 三项中随机抽取一项) 、留置导尿、无菌技术 (包括刷手、穿手术衣、手术区消毒、铺巾等) 、手术协作, 制定每站考核的评分细则,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每站10分, 共100分。带教教师不参与技能考核评分, 每站考核由同一教师进行评分, 考核教师接受专门培训, 熟悉考核内容、考核要求以及考核相关规定。综合得分= (理论考核×40%+技能考核×60%) 。

上述两种考核方法的理论考核内容均符合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 所考核的知识点具有一致性。

1.3 问卷调查

考核结束后采用匿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两部分, 一是学生对考核的整体满意度调查, 内容包括考核形式、考核难度;满意度评价:①非常满意;②不满意。二是考核对自身能力的反映程度, 内容包括医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按照强弱程度评分, 很强5分, 强4分, 较强3分, 弱2分, 很弱1分。三是考核的导向作用, 包括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 有助于临床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有助于临床与基础知识的链接;按照强弱程度评分, 很强5分, 强4分, 较强3分, 弱2分, 很弱1分。问卷回收及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 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 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对考核满意度调查结果

由表1可知, 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形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考核 (P<0.05) , 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难度的满意度低于传统考核 (P<0.01) 。

2.2 考核对自身能力反映程度评分结果

由表2可知,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对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反映程度均高于传统考核 (P<0.01) 。

2.3 考核导向作用评分结果

由表3可知,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的改进、临床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临床与基础知识的链接的导向作用均高于传统考核 (P<0.05) 。

2.4 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由表4可知, 传统考核中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及综合得分均高于模拟执业医师考核 (P<0.01) 。

3 讨论

考核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导向, 不完善的考核体系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偏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的行业准入考试, 能考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3], 亦是检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4]。将执业医师考试引入外科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能做到完善, 因为它较全面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相结合;其次, 达到了规范的要求, 因为它是行业准入考试, 有统一的标准;第三, 能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说明医学生具备了医疗行为能力, 达到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第四, 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中,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中的临床技能考核属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 研究表明[5,6]OSCE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 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学院、医院、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因此,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可以准确地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能力, 为学生今后尽快由“准医师”过渡到“执业医师”奠定基础[7]。

3.1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辅导和促进作用[8], 并为学生营造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的交互学习方式, 在整个过程中, 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9]。因此,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突出考核对学习动机及知识学习的导向作用, 注重执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反映。基于上述几个原则, 此次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评价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效果。从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形式的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形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考核形式, 说明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形式易于被学生接受;从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对自身能力反映程度的评价结果来看,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考核能够让学生尽早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的缺陷, 激发学习动力, 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的锻炼和知识的学习, 使自己更符合医学生执业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导向作用的评价结果来看,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临床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临床与基础知识的链接, 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提高教学效果,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2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虽然在执业能力的反映和学习的导向上均有很好的效果, 是一种能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需要的有效考核方式, 但是, 从此次研究的考核成绩比较来看,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理论考试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较传统考核低, 而且从学生对考核难度的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认为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难度较高。研究表明[10], 执业医师考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不扎实、基本操作技能环节薄弱以及考试与教材脱。从本次研究考核结果来看, 面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 学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临床技能操作都是欠缺的, 这种欠缺也说明了教学与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不适应, 造成这种不适应的原因无疑与现有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关系密切。

执业医师考试较传统医学考试更加注重执业能力的考察, 其命题形式更加趋向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 是通过某一病例的某些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外科学教材内容是从一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整个过程去阐释疾病, 这就造成课堂教学所传输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临床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 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得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生面对A2型题、A3型题及A4型题难以应对, 也就导致本次研究中模拟执业医师考核成绩较低。

为适应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及达到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辅助和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及知识结构的构建。②转变教学模式,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案例教学模式 (Case-based Learning, CBL) 、标准化病人教学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以及多元化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教师知识更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熟悉与外科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将知识点及考点贯彻落实到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导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 将外科实践技能考点和要求, 融入到外科实训课程中, 规范操作, 统一标准。④完善培养方案, 注重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 对教学大纲中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分配进行重新修订, 以适应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因此,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不单是医学课程考核体制的改革, 更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

摘要:目的 探讨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五年制本科2011级40名学生及2012级级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传统考核和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分析比较2组学生的成绩、学生对考核形式和难度的满意度、考核对自身能力反映程度评分以及考核导向作用评分。结果 学生对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形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考核 (P<0.05) , 对考核难度的满意度低于传统考核 (P<0.01)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对学生能力的反映程度及对学习和知识的导向作用均高于传统考核 (P<0.05)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成绩低于传统考核 (P<0.01) 。结论 模拟执业医师考核的实施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对提高西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导向均有重要意义。但是, 为适应模拟执业医师考核, 教学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方案的完善势在必行。

关键词:执业医师,考核,西医外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自强, 颜伟, 孙梯业, 等.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4) :65-68.

[2]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2 (6) :1085-1086.

[3]缪李丽, 黄易, 谢波, 等.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探讨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5) :781-783.

[4]袁蕾, 蔡耘飞, 吴亚丽, 等.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审视军队医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342-344.

[5]郭争鸣, 肖延龄, 肖跃群, 等.客观结构化考试在学生中医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 2008, 27 (6) :60-62.

[6]郭楠, 张宇, 刘丽杰, 等.临床多站式考核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 (2) :26-27.

[7]赵芳, 杜玥, 陈明, 等.模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在医学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7) :70-72.

[8]Brandon AF, All AC.Constructivism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to curricula[J].Nurs Educ Perspect, 2010, 31 (2) :89-92.

[9]钟飞, 仲向平, 许劲松.建构主义在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3 (8) :682-683.

中西医,哪个更科学? 篇3

其实,自清朝末年西医被引入中国开始,中医便受到了严重冲击,人们开始不断争论中医的存废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医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如今,西医成为世界主流医学,中医不断因“科学”的问题而饱受质疑,甚至在国内,中医的发展环境也远远不如西医。近些年来,中西医之间的口水战和引起轰动的大事件也不胜枚举。“打假专家”方舟子2007年曾撰文称“经络并不存在”,并以解剖学等原理试证经络理论的荒谬,一时引发热议。2012年,甘肃省卫生厅官网挂出“甘肃省医务人员练真气40余人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有学员讲述自己培训后的感受,“第四天时脑中出现水开声”,因而被网友调侃。近年来,对于中医“针灸麻醉法”的质疑时常出现。争议较大、转载较高的网文如《“针灸麻醉”骗局现形记》等。

“约战”本身的意义

“挑战赛”发起人阿宝:这件事如果能做成,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具有极大的意义。这件事将被载入医学史册,在几十年上百年后,都被人记忆和谈论。谁能拒绝做成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诱惑呢?作为此事发起人,我觉得非常荣幸和自豪,甚至有些激动。

《北京晨报》佟彤:现在哪位中医会放着B超、“尿妊娩”测试不用,非要靠自己摸脉判断是否怀孕?即便有,而且真的这样做了,也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而非治病救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将“脉诊验孕”拿到公众台面上说事儿,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挑战者为了炒作自己!以对中医的不合理非议做代价,把自己炒成名人,作为一个中国医生,太自私了!

搜狐网友正义之声:阿宝医生也是的,你的专业是什么?你挑战中西医治烧伤优劣也罢了。谁都明白,用仪器检查当然优于脉诊,但并不能由此否认中医在脉诊对孕妇及其他诊断中的作用;不能因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了,动不动就拿现代科技与中医人本身的经验去比较长短。换取话说,现代科技也不能说明是哪一个人的技术水平高低,那也只是现代科技进步的结果,并不是哪一科医生的水平高低。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这样的约战,无法厘清中西医之间的各种成见。当前,人们对于“中医是不是伪科学”这个问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是,去争议这样的问题,有何益处?就如这种约战背后,除了沦为娱乐新闻,是否还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其实,对于中医而言,或者反思一下这一门传承了几千年的国粹缘何在今天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才是真。而西医那种动辄以“科学”的名义俯视中医,或许显得太过于狭隘。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应思考一下,在现代社会里,两者该如何互补与借鉴。

贴吧网友闭关苦练:都是一群闲人才那么无聊……你看真正的国学大师攻击过西医没?真正的西医学专家攻击过中医没?

中医怎么了

四川在线网友天涯浪客:但凡信奉西医的人,都把中医说得一无是处,说中医理论“玄”,是在装神弄鬼。的确,中医理论比较抽象,不像西医理论那样直观、科学,但并不代表中医理论不科学,只能解释为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的理论体系,它实实在在的治疗效果不应受到抹杀,对某些慢性疾病治疗效果,西医只能望其项背。

凤凰网友无心匪类:我想大家现在对中医了解得太少,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几乎看不到高明的中医,可以说,现在的中医已经开始失传了,一些厉害的中医已经很少了。有资料说现在老中医真正厉害或者说真正继承了中医精髓的也就有50个人而已!所以,现在来比较中医西医,当然是西医更好,因为西医一直在发展提高,而中医在前些年就开始凋零了!而凋零的原因是多种的,并不是因为其效果不好!

独家网江上客:同样是学中医的,有人学成了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黄元御和邓铁涛,而有些人则学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中医的很多问题是学习中医的人的问题,而不是中医学说本身的问题。

天涯社区yeerhome3:实际上,如果中医药没有科学道理,只靠玩弄“阴阳五行”“君臣佐使”欺世盗名,别的不说,历朝皇帝就把他们杀光了,根本不需要等到今天,由那些反对中医的先生对它宣判“死刑”了。

哪一家科学?

腾讯博主双子猪:抗菌素能治好所有的感染性疾病吗?如果不能治好就要否定抗菌素吗?激素能治好所有的肾病吗?如果治不好就要否定激素疗法吗?

果壳网网友火成岩:有必要争论中医的科学性么?人家外国人都考中医执照,你一个中国人在这里否定中医,丢人不?我们不懂中医,可以只考虑它的实用性,能治病就行……鸡蛋好吃,你需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么?

《长沙晚报》文峰:在德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医疗效果显著,保险业者也开始将针灸治疗纳入保险范围。这说明,在西医的发源地,外国人也在渐渐接受中医的合理部分。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这些并不能成为西医与中医谁更先进的依据。

生物物理学家张长琳: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中医中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但是不能因为中医存在不合理的部分而全盘否认中医存在的价值。反观西医也是如此。

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波克特:现代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并没有自己的药理学基础,所以现代医学甚至只是一种生物医学或者动物医学,还并没有发展到人类医学的程度。同时,认为西方医学已经走进了方法论的死胡同,完全不能像中医一样对病人个体的病机作出具体、准确的辩证和论治,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论治则是中医最大的优势,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

中西医何必争意气

京城名医肖相如:走进中医的世界,我们就不能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先在没有现代科学手段认识疾病和生命科学的历史情况下,观察、思考、参悟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并以外揣内地探索出了这门为现代科学还不能理解的生命医学体系。或者可以说,在没有现代科学手段的情况下,中国古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从而透过生命活动的现象而总结发现了许多生命医学的奥妙或者本质,而这些本质性的生命规律则是现代医学通过现代的“科学理论”或者“科学手段”很难发现或者理解的。

红歌会网友二大爷:中医当然不是科学。科学源自于西方,在西方的“科学”诞生之前中医就存在了。非要把中医纳入西方的所谓“科学”范畴,本身就是西化的一种表现。

复兴网网友主席的追随者:这是中国科学界的悲哀,恐怕很多人连“科学”两个字的定义也没有搞懂!百度无解,也该“维基”一下吧,那种正宗西方对“科学”的解释。据此定义,怎么能说中医不是科学呢?世间事物,每一样都包含科学成分。科学本身不分对错,科学只是揭示事物本质。难道中医就没有其本质性的东西?那么多的草药,每一种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中医怎么就不科学呢?

《人民日报》王君平:事实上,中医药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对中医的盲目质疑和否定,是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也是对中华文明史的不尊重。

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曾宪:既往中西医之争一直没有结果,主要原因是双方没有共同认可的标准。当西医以西医科学为标准、中医以中医疗效为标准时,谁嗓门高、人气旺,谁就能形成话语霸权,就是赢家。这显然不公平。 我们的子孙后代在了解了今天的这场争论后,说不定会一声长叹——咱那些老爷爷们,怎么净干些打着科学旗号反科学的蠢事呢!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4

细目一:细菌性痢疾

要点:

1.病原学。

2.传染源、传播途径。

3.临床表现及分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及中毒型菌痢的救治。

细目二:霍乱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诊断。

5.治疗及预防。

细目三:伤寒

要点:

1.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临床特点及并发症。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预防。

细目四:病毒性肝炎

要点:

1.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

2.流行病学特征。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治疗原则及预防。

细目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要点:

1.病原学。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及预防。

第二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支气管炎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防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及分型。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病因及病理。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及中毒性肺炎的处理。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病原学、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2.诊断及鉴别诊断。

3.抗痨药物的应用及大咯血的处理。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痛

要点:

1.病因及临床表现。

2.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第三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要点:

1.基本病因及诱发因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呼吸衰竭的概念。

3.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细目三:风湿热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防治原则。

细目四:风湿性心脏病

要点:

1.左房室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表现。

2.诊断及并发症。

3.防治原则。

细目五:高血压病

要点:

1.分型及分期。

2.缓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

4.降压药物的使用。

5.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

细目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要点:

1.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2.心绞痛的分类。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5

由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执业的考生请注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九规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满二年),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满五年),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方可以报考执业医师。其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年限的时间计算截止至报考当年的8月31日。曾办理注册变更手续的,须提供原注册部门打印的电脑注册证明单(加盖注册部门公章)。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6

2010-3-9 11:03:55 阅读:234 评论:0.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上都是面对面的考试,尤其是在面对监考老师答题时很容易紧张,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就更加不知所措。那么作为考生,我们应该如何扭转这种状态,转败为胜呢?医师实践技能答题技巧谈教你几招。

一.如何在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中多争取时间?

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时间太短,大家一定要抓紧。

1、要争取先进考场;

2、要争取坐在后面;

3、拿到手册和答题纸要立即写下名字及考号及考试类别;

4、把病史采集的公式先写上,我是指公式的标题及问诊的后几点!因为这几点的内容是固定的,无论什么病例都实用:发病诱因:发病相关症状:伴随症状:发病 后一般状态:睡眠、饮食、二便、体重。相关病史:发病后是否到医院检查及治疗过,经过及结果如何?药物或其它物品过敏史。是否有手术史。

5、病例分析,最好确定是什么病,如果没把握,千万不要在这上面过多耽误时间,因为这只不过是几分而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写下面的!最后一定记得写健康及饮 食治疗!

6、另外一定要注意听监考老师的话,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二、第二三考站抽题及礼貌技巧

1、第二、三考站尽量抽小号,这就得靠自己临时发挥了!因为小号一般都是前面的题,相对要简单一点

2、对老师一定要礼貌!如:老师您好:我是某某!是从哪家医院来的!是什么科室的!对临床知识不熟,请老师在我答的不好的地方多多帮助!

二、三站的时间基本是老师自己掌握,时间非常充分,所以不要慌,一边想一边答!

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培养问题探讨 篇7

1 创新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方式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资源的发展与更新, 培养智能型、应用型、创造型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趋势的要求, 也是社会的要求。为此, 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在2000年提出了培养符合“全球最低基本要求” (global minimal essential requirements, GMER) 的临床医师的观点, GMER涵盖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7个领域[1]。达到以上标准, 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临床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的长期累积。随着道德、伦理等社会观念的发展及医患关系的改变, 既往从患者身上学习、实践医学知识的医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该新形势。

2 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方式的几点创新

2.1 引入PBL教学法改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是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及较为推广的教学法, 具体实践形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 学生围绕某一儿科相关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过程, 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2]。池美珠[3]以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作为研究对象, 证实了PBL教学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教育, 有利于提高儿科临床实习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在医疗团队中积极合作的能力。PBL围绕临床问题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综合在一起, 利于学生对医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在儿科临床实践的应用, 实习医师不仅掌握了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医学内容, 而且对现行社会中医生与患者、医师与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体会。新型儿科临床医师培养对医疗技术掌握水平和处理相关医疗关系至关重要。在医疗资源系统中, 实践性在医疗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表现为理论指导临床技能, 在该过程中, 需要患儿或医务人员的配合。PBL教学法不仅重点提出临床教师与实习医师的积极互动, 而且提及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合作性的教学, 提高实习生对医学团队精神的理解, 有助于培养协作的集体观念。

2.2 运用SP来解决临床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临床教学的实习对象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的关键, 标准化病人的提出及将其应用在儿科临床技能教学中, 这较好地处理了上述问题并且为其提供了正能量。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 又称模拟病人 (simulated patient) , 是对健康人进行培训, 能够准确模拟出教学病例所需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医患沟通的语言特点, 通过量表对临床学生效果的学习进行评估[4]。SP有助于儿科临床实习生的临床医患沟通能力及病史采集、查体技能等各种临床技能的提高[5]。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 实习医师增加, 临床带教老师相对减少, 同时患儿家长对临床学生相对缺乏理解与耐心, 同时儿科疾病发病具有季节性特点, 部分属于罕见病, 导致儿科疾病的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甚至空白。SP的应用在解决儿科临床教学资源匮乏上起到积极作用,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化。

2.3 重视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人文教育

儿童具有表达信息不确定、临床查体不配合及沟通困难等特点, 因此人文教育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6]。人文教育有三个重要作用, 具体如下。 (1) 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儿科临床实习医师不仅要注重患儿的疾病诊治, 还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不仅要领会医学专业知识和掌握临床技能, 还要了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 (2) 提高儿科临床实习医师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3) 改善医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在医治小儿机体疾病的同时, 不仅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问题, 而且要顾及患儿家长。根据儿童对疾病的不同心理反应, 给予适宜沟通方式及适度心理辅导, 这就要求临床儿科医师对医学理论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理解, 要以人为中心, 完善人格结构。因此, 在儿科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儿科实习医师对人文结构及以人为中心的关护意识的理解。从医学本源来深刻理解人文教育对儿科临床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儿科教学中能够早期、针对性引入相关人文教育内容, 从而完善医学教育。

3 创新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方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现行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培养方式大多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 因此, 创新教学方式引入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效果非常必要, PBL教学法以其生动的模式吸引着受教育者的注意力, 全覆盖式的教学内容考量来保证从理论维度到实践维度的紧密联系, 高度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保证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身心投入, 从而保证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培养效果。教学资源的匮乏, 特别是医疗试验对象资源匮乏是长期困扰医学发展的问题, 对于儿科医学理论和实践而言更是如此, 极少家长愿意将自己的孩子置于“被试验”的相对有风险的处境中。而SP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困境。可以预期, 随着SP资源大量引入儿科临床实习医师教学中, 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明显提升。

当前我国医师培养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倾向:高度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 而相对忽视人文教育。长期的医学实践证明, 身病还需心药医, 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师能够更好地得到患者配合, 从而有利于更早实现患者的康复。因此, 强化对实习医师的人文教育, 也是改善儿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效果重要的创新性举措。

摘要:临床实习是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 随着医学资源的发展与更新, 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培养问题日益得到关注。本文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临床实习对象及人文素质教育三方面对儿科临床实习医师的培养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实习,儿科,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娜, 蔡定彬, 吴进军, 等.临床见习“5+5”模式和传统模式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效果的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 2010, 16 (28) :157-159.

[2]邵庆亮, 姚签, 赵霞霞.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4) :167-168.

[3]池美珠.运用PBL模式优化儿科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5) :1015-1017.

[4]熊菲, 杨凡.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 2013, 6 (3) :44.

[5]黄文, 郑健.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 2010, 39 (4) :501-503.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8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已成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经过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全面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眼科医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87-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3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达2.06人,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而,对医师质量的要求已超越对医师数量的要求,成为医师培养的首要目标。著名医学家陈灏珠院士有言:世界上任何一所医学院校,都不能培养出一毕业就是最高明医师的学生[1]。可见,作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

当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条途径,两者的衔接已得到教育部、国家卫计委的共识[2]。

一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背景和现状

住院医师的培训是培养临床医疗技术骨干的主要途径,通过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医疗质量和医学水平。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最早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后逐渐被世界各国医学界认可[3]。

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始建于1876年,并于1992年建立了以授予专科医师证书为目标的考试程序。与我国不同,美国内科系统医学生需参加3-4年、外科系统需参加5-7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毕业后成为主治医,主治医师便是医师中的最高级别职称[1]。

我国于1993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此后各地逐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前期探索。

二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现行的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眼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3年,旨在通过为期3年的培训,使眼科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眼科临床工作基础并掌握准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并在培训结束后,获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的能力。眼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期,以了解常见眼科疾病,为进一步学习眼科学打下夯实的基础为目标。第二、三阶段是系统培养期,开展全面系统的、着重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

1.注重培养医患交流能力

医患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溝通欠缺、不畅所造成的。对于眼科学研究生,缺乏真正的临床工作经验,在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常因为紧张、不自信而表达不清,缺乏沟通技巧,这一点在术前谈话时面对患者及多名家属的问询时表现尤为明显,并有可能成为日后医患矛盾产生的伏笔。因此,培养眼科住院医师的医患交流能力,开设诸如《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有关法律法规》等课程,既能提高眼科住院医师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又能有效自我保护,是眼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第一步。

2.临床技能的培养

眼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培养主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一阶段。感知期内,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参加培训基地的门诊活动,尤其是跟随高年资医师参加眼科普通门诊的工作,为期5个月。之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眼科急诊值班工作,并在眼科门诊部、门诊治疗室、眼科急诊室、辅助检查室(超声扫描、视野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和眼电生理检查)培训轮转,以及参加眼科显微手术实验室训练。

3.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依赖的是第二、三阶段的培训。在系统培养期内,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培养实际工作能力。通过眼科病房的轮转,熟悉掌握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病、眼外伤、眼眶病与眼肿瘤等的病房工作和手术。

此外,作为与眼科疾病密切先关的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轮转的科室。通过相关科室的轮转学习,掌握诸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与全身状态有关的眼科疾病。

三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问题

虽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沟通能力、眼科技能、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解决两者并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提高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又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仍有待探讨,比如何处理好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与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急需学科建设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2]。

参考文献

[1]吴占勇,Fangyi Zhang.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A]. 第二届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论文集[C]. 2014

[2]朱小平, 尹思源, 李星, 等.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衔接培养的实践初探[J]. 中医教育, 2014, 6: 017.

中西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篇9

细目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外寒里饮证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降逆。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痰浊阻肺证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4.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肺。

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7.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细目二 支气管哮喘

(一)发作期

1.寒哮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证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细目三 肺炎

1.邪犯肺卫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细目四 肺结核

1.肺阴亏损证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细目五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

治法:祛湿化痰,清热解毒。

方药: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细目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急性期

(1)痰浊壅肺证

治法:健脾益肺,化痰降气。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药: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止咳化痰。

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细目七 慢性呼吸衰竭

1.痰浊阻肺证

治法:化痰降气,活血化瘀。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合参蚧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湿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4.痰蒙神窍证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5.阳微欲脱证

治法:益气温阳,固脱救逆。

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三 慢性心力衰竭

1.心肺气虚证

治法:补益心肺。

方药: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味。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疏肝通络。

方药: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阳虚饮停证

治法:益气温阳,蠲饮平喘。

方药:真武汤加减。如喘促明显,加参蛤散。

5.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6.痰饮阻肺证

治法:宣肺化痰,蠲饮平喘。

方药: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加减。

细目五 快速性心律失常

1.心神不宁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2.气血不足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方药:生脉散加减。

5.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6.心脉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

7.心阳不振证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细目六 缓慢性心律失常

1.心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心阳,通脉定悸。

方药:人参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2.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温阳利水。

方药: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养心通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4.痰浊阻滞证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通脉。

方药:涤痰汤加减。

5.心脉痹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细目七 心脏性猝死

1.气阴两脱证

治法:益气救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

2.痰蒙神窍证

治法:豁痰活血,开窍醒神。

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

3.元阳暴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加减。

细目八 原发性高血压

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

治法:祛痰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平潜肝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5.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细目十 心绞痛

1.心血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浊闭阻证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痹。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3.阴寒凝滞证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

治法: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

细目十一 心肌梗死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寒凝心脉证

治法:散寒宣痹,芳香温通。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3.痰瘀互结证

治法:豁痰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滋阴,通脉止痛。

方药: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阳利水,通脉止痛。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细目十二 心脏瓣膜病

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味。

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养心,活血通脉。

方药:独参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3.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心肾,化气行水。

方药:参附汤合五苓散加减。

4.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助阳,泻肺行水。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心阳虚脱证

治法:补虚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

细目十三 病毒性心肌炎

1.热毒侵心证

治法: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方药:银翘散加减。

2.湿毒犯心证

治法:解毒化湿,宁心安神。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心阴虚损证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5.阴阳两虚证

治法:益气温阳,滋阴通脉。

方药:参附养荣汤加味。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细目一 急性胃炎

1.寒邪客胃证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止痛。

方药:清中汤加减。

3.食积气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调理气机。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肝气犯胃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补脾胃,散寒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7.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细目二 慢性胃炎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醒脾化浊。

方药: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细目三 消化性溃疡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

治法:健脾养阴,益胃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4.肝胃郁热证

治法:清胃泄热,疏肝理气。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5.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

细目四 胃 癌

1.痰气交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方药: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4.胃热伤阴证

治法:清热和胃,养阴润燥。

方药:玉女煎加减。

5.瘀毒内阻证

治法:理气活血,软坚消积。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6.痰湿阻胃证

治法:燥湿健脾,消痰和胃。

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减。

7.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和营。

方药:八珍汤加减。

细目五 肝硬化

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寒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散寒,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补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化气利水。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细目六 原发性肝癌

1.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湿热瘀毒证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3.肝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柔肝,软坚散结。

方药: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加减。

细目七 溃疡性结肠炎

1.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白头翁汤加味。

2.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健脾温肾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味。

4.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5.阴血亏虚证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化湿。

方药:驻车丸。

6.气滞血瘀证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膈下逐淤汤加减。

细目八 上消化道出血

1.胃中积热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火犯胃证

治法:泻肝清胃,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不统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4.气随血脱证

治法:益气摄血,回阳固脱。

方药: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加减。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细目一 慢性肾小球肾炎

1.本证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

方药:异功散加味。

(2)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

方药:玉屏风散和金匮肾气丸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2.标证

(1)水湿证

治法:利水消肿。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三仁汤加减。

(3)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4)湿浊证

治法:健脾化湿泄浊。

方药:胃苓汤加减。

细目二 肾病综合征

1.风水相搏证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利水消肿。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5.脾虚湿困证

治法:温运脾阳,利水消肿。

方药: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细目三 尿路感染

1.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2.肝胆郁热证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通淋。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石苇散加减。

3.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细目五 慢性肾衰竭

1.本虚证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平肝。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温扶元阳,补益真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全鹿丸加减。

2.标实证

(1)湿浊证

治法:和中降逆,化湿泄浊。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湿热证

治法:中焦湿热宜清化和中;下焦湿热宜清利湿热。

方药:中焦湿热者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下焦湿热以四妙丸加减。

(3)水气证

治法:利水消肿。

方药:五皮饮或五苓散加减。

(4)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5)肝风证

治法:镇肝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第五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细目一 缺铁性贫血

1.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4.虫积证

治法:杀虫消积,补益气血。

方药:化虫丸合八珍汤加减。

细目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

1.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

治法: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方药: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助阳,益气补血。

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细目三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1.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2.脾肾亏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外感温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玉女煎加减。

细目四 急性白血病

1.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2.痰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五阴煎加味。

5.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

细目五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祛瘀。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2.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4.热毒壅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扶正祛邪。

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细目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清热止血。

方药: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

3.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第六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细目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气滞痰凝证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消瘿散结。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消瘿散结。

方药:生脉散加味。

细目二 亚急性甲状腺炎

1.肝胆郁热证

治法:清肝泻胆,消肿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热,软坚散结。

方药:清骨散加减。

3.痰瘀互结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4.脾阳不振证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细目三 糖尿病

1.阴虚燥热证

(1)上消(肺热伤津证)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脉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6.并发症

(1)疮痈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

(2)白内障、雀目、耳聋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羊肝丸、磁朱丸加减。

细目五 痛 风

1.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2.风湿热郁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3.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饮加减。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第七单元 风湿性疾病

细目一 类风湿关节炎

1.活动期

(1)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四妙丸加减。

(2)阴虚内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祛风通络。

方药:丁氏清络饮加减。若兼湿热者,当合以三妙散清热祛湿。

(3)寒热错杂证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化湿。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2.缓解期

(1)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加减。

(2)肝肾亏损,邪痹筋骨证

治法: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细目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

1.气营热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2.阴虚内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玉女煎合增液汤加减。

3.热郁积饮证

治法:清热蠲饮。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

4.瘀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5.脾肾两虚证

治法:滋肾填精,健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6.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7.脑虚瘀热证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8.瘀热伤肝证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活血。

方药: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细目一 癫 痫

1.风痰闭阻证

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方药: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心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方药: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细目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息风,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

2.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

治法:豁痰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细目四 脑血栓形成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息风。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

6.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继以羚羊角汤加减。

8.痰湿壅闭心神证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息风。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

治法: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方药: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细目五 脑栓塞

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

细目六 腔隙性梗死

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

细目七 脑出血

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

细目八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本单元“细目四”。

细目九 血管性痴呆

1.髓海不足证

治法:补精填髓养神。

方药: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还少丹加减。

3.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4.痰浊阻窍证

治法:健脾益气,豁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

5.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神。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细目十 Alzheimer病

辨证论治可参照本单元“细目九”。

心肝火旺证

治法:清心平肝,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安宫牛黄丸。

细目十一 帕金森病

1.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息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肾养阴,柔肝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3.风痰阻络证

治法:行气化痰,息风通络。

方药:导痰汤加减。

4.血瘀动风证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兼以息风。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第十单元 内科常见危重症

细目一 休克

1.气阴耗伤

治法:益气固脱,敛阴生脉。

方药:生脉散。

2.真阴衰竭

治法:育阴潜阳,复脉救逆。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3.阳气暴脱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加味。

4.热毒炽盛

治法:清里泄热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

5.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开闭,活血通脉。

方药: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6.心气不足

治法:补养心气。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第十一单元 肺系病证

细目一 感冒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附: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细目二 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证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痹证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十二单元 心系病证

细目一 不寐

1.肝火扰心证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细目二 厥证

1.气厥

(1)实证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虚证

治法:补气,回阳,醒神。

方药:四味回阳饮加减。

2.血厥

(1)实证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方药: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2)虚证

治法:补养气血。

方药: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3.痰厥

治法:行气豁痰。

方药:导痰汤加减。

第十三单元 脾系病证

细目一 痞满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方药: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方药: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方药:益胃汤加减。

细目二 腹痛

1.寒邪内阻证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2.湿热壅滞证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3.饮食积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细目三 泄泻

1.寒湿内盛证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

4.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6.肝气乘脾证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细目四 便秘

(一)实秘

1.热秘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

3.冷秘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

(二)虚秘

1.气虚秘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

2.血虚秘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3.阴虚秘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减。

4.阳虚秘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

第十四单元 肝系病证

细目一 胁痛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血阻络证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证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减。

细目二 积聚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2)食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药:六磨汤加减。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3)正虚瘀结证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细目三 鼓 胀

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水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3.水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瘀结水留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6.阴虚水停证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细目四 眩晕

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方药:左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瘀血阻窍证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第十五单元 肾系病证

细目 水肿

(一)阳水

1.风水泛溢证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侵淫证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

2.肾阳衰微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3.瘀水互结证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第十六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

细目一 郁证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证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4.心神失养证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5.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细目二 血证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

(2)胃热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

(3)肝火上炎证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4)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3.咳血

(1)燥热伤肺证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加减。

(2)肝火犯肺证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3)阴虚肺热证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4.吐血

(1)胃热壅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火犯胃证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气虚血溢证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5.便血

(1)肠道湿热证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

(2)气虚不摄证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睥汤加减。

(3)脾胃虚寒证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

6.尿血

(1)下焦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2)肾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3)脾不统血证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4)肾气不固证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7.紫斑

(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十灰散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加减。

(3)气不摄血证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细目三 痰饮

1.痰饮

(1)脾阳虚弱证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饮留胃肠证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2.悬饮

(1)邪犯胸肺证

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

(2)饮停胸胁证

治法:泻肺祛饮。

方药: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加减。

(3)络气不和证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4)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3.溢饮

治法:发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4.支饮

(1)寒饮伏肺证

治法:宣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细目四 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2.心血不足证

治法:养血补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4.邪热郁蒸证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细目五 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2.血虚发热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3.气虚发热证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阳虚发热证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5.气郁发热证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6.痰湿郁热证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7.血瘀发热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细目六 虚劳

(一)气虚

1.肺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加减。

2.心气虚证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加减。

3.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4.肾气虚证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二)血虚

1.心血虚证

治法:养血宁心。

方药:养心汤加减。

2.肝血虚证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加减。

(三)阴虚

1.肺阴虚证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2.心阴虚证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3.胃阴虚证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

4.肝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加减。

5.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加减。

五脏的阴虚在临**均较常见,而以肾、肝、肺为主,且以肝肾为根本。

(四)阳虚

1.心阳虚证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保元汤加减。

2.脾阳虚证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3.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第十七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

细目一 痿证

1.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2.肺热津伤,筋失濡润证

治法: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3.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加减。

4.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证

治法: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证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大补阴煎加减。

细目二 腰痛

1.寒湿腰痛证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

2.湿热腰痛证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3.瘀血腰痛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4.肾虚腰痛证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上一篇:学习要笨鸟先飞下一篇: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