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与发展农业旅游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发与发展农业旅游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开发与发展农业旅游论文 篇1:

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农业“嫁接”旅游,通过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第一产业再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农业与旅游业产业的融合引发经济的乘数效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我国农业旅游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农业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旅游的认识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多数农业旅游点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重模仿轻研发,加上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季节性强,资源闲置等因素,致使我国农业旅游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如何因势利导,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主导,加强区域协调合作

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例如从业人员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分散的村寨与市场的断裂;旅游基础设施匮乏等等。因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人才、管理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以保障农业旅游的发展。此外,由于农业旅游地的形象是一种公共产品,其营销处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政府应该在旅游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定期举办各种农事和节庆活动,组织以特定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等,以此来扩大农业旅游区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提高回头率、缩小旅游淡旺季差别。旅游产业是跨区域的产业,各种联合与合作是当前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发展农业旅游必须彻底改革传统农业自成体系,封闭经营的模式,要冲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走一条开放型的区域旅游的发展路子。

二、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发展农业旅游应全面规划、科学开发,特别要考虑到发展旅游农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不要农业,而是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扩大农业优势,增加综合收入,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各旅游项目更具特色、服务设施更加完备齐全、旅游服务更加体贴周到,同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选准主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由于许多地方农村经济还不发达,资金有限,并且旅游农业市场的发育又具有渐进性,因此,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农业旅游进行开发建设。在发展旅游农业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洋而盲目搞一些重复建设、相互雷同的项目,尤其一些人造景观的建设,一定要慎重、以避免成为“人造负担”。同时要突出当地的特色,体现鲜明的个性。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教育意识

在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生态意识,对各行各业和全区居民及外来游客进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强制性的法律与公众自律的道德规范相结合,加快农业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损害野生动植物、白色污染、毁花木、毁林、毁文化古迹、乱排放污水和在观光农业景点区周围乱搞现代建筑、商业网点等行为,要加强教育和坚决制止,避免类似行为的再次发生,要确保湖泊、湿地、森林、草地和文明古迹的原始风貌不受污染和破坏。

四、科学开发,搞好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藉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在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中,旅游资源评价是明确旅游地的性质,辨识旅游资源开发顺序的基础分析。分析和利用本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是农业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评价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选择最能反映地区个性,既与竞争性旅游区相区别,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特征和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加强和提高。客观分析制约农业旅游区发展的要素,寻求消除其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在对农业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从可行性论证-一开发规划一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开发方式。

五、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增加农民收益

强调社区参与农业旅游的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理论结合点。农业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农业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 现在很多地区的旅游业由于忽视社区因素及当地居民的要求,没有与社区建设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造成旅游环境污染乃至恶化,经济秩序混乱乃至失控,文化传统扭曲乃至丧失等。所以,为了协调社区居民与农业旅游发展中的矛盾与不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倡导社区参与农业旅游发展。乡村社区的参与要能在农业旅游规划中反映居民的想法,以便规划实施后,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从而实现乡村社区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作者:李 娟

开发与发展农业旅游论文 篇2: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摘要: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商业化与环境污染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何景明(2005)分析了成都“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家乐”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转变做出分析。

黄亮等(2006)在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园时也提出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游是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6)分析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模式。王铁,张宪玉(2009)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路径研究,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是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影响这一模式开发的主要因素,并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提供指导意义。张骁鸣,保继刚(2009)运用“起点—动力”假说解释了乡村为何要选择旅游这条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以及为何要转变为旅游为主导的乡村。Baoren Su(苏宝仁)(2011)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选取六个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农家乐”这一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解释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

早期的研究中多是探讨乡村旅游中利益主题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以及各群体在乡村旅游中的定位。国外学者Byrd E. T.等人(2009)对于北卡罗来纳州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当中利益主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居民、企业家、政府官员、游客)对于旅游影响在大多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黄郁成等人(2007)对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罗永常(2006)、古红梅(2012)分别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和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利益机制进行了研究,罗永常认为要保障民族村寨利益需要转变开发观念、法律保护、明确产权、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古红梅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3.3品牌形象与市场需求研究

卢政营等人(2009)对乡村节事旅游活动品牌形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以罗平油菜花節为例,分析了该节事旅游活动在满足旅游者文化体验过程中的品牌形象问题,并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消费者关注的尊重度、熟悉度、关注度、归属度、信任度、忠诚度和发展度7个品牌形象因子,提出了改善罗平油菜花节品牌形象的对策建议。Park D B, Yoon Y S.(2009)以韩国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市场细分与旅游动机。通过问卷调查和聚类分析得出家庭团聚、被动旅游、纯旅游、学习和兴趣探索四类不同的细分对于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了解游客的动机需求、更好的开展旅游有一定的启示。Devesa M(2010)等人通过对西班牙一个乡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乡村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游客满意度等级的直接结果,动机是对乡村旅游评估标准的决定因素,这一研究对于针对游客旅游动机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有先行指导意义。

3.4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乡村旅游即是在乡村地区展开的旅游。因此,旅游业和农业的产业融合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2010年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提议从2010年开始每年将联合组织开展以“全国欢乐乡村游”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

Fleischer A,Tchetchik A(2005)从微观上研究了旅游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能给农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对于游客,在农场中从事农业活动没有价值,而农民在农业中能更有效的获利。王琪延,徐玲(2013)基于产业联合的思想对北京市的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需求拉动作用要大于旅游业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北京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旅游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二者之间缺乏明显的相互主动融合的动力。袁中许(2013)研究了旅游业和农业耦合的动力和趋势,结果表明旅农耦合对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明显的牵动效应。提出旅农耦合模式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可靠途径和主导模式选择。根据旅农特色不同,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

从上述观点可见,乡村旅游中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对二者发展都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很长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和农业的被看作是没有关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也受到关注。学者们的研究也推动了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未来乡村旅游的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会不断深化。

4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文选取了2003—2013年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五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品牌形象与市场需求、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内容涉及到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但是缺少乡村旅游整体架构的理论研究,个案研究很大程度上具有特殊性,研究结果不能很好的得到推广。从研究方法上看,以实证研究为主,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很少有模型分析。国内学者多以选取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案例地的旅游发展服提供指导。

通过梳理文章,看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才能不断的发展进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状、问题会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

[3]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5,(3):6368.

[4]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5,20(6):7174.

[5]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5):5356.

[6]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21(10):4548.

[7]王铁,张宪玉.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J].旅游学刊,2009,(11):3035.

[8]张骁鸣,保继刚.旅游发展与乡村变迁:“起点动力”假说[J].旅游学刊,2009,(6):1924.

[9]Su B.Rural tourism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6):14381441.

[10]Byrd E T,Bosley H E,Dronberger M G.Comparisons of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tourism:Impacts in rural eastern North Carolina[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5):693703.

[11]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6):7579.

[12]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21(10):4548.

[13]古红梅.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例[J].旅游学刊,2012,(1):2630.

[14]卢政营,张威,唐静.乡村节事旅游活动品牌形象的实证研究——以罗平油菜花节为例[J].旅游学刊,2009,(5):6166.

[15]Park D B, Yoon Y S. Segmentation by motivation in rural tourism:A Korean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1):99108.

[16]Devesa M,Laguna M, Palacios A.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visitor satisfaction:Empirical evidence in rural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4):547552.

[17]Fleischer A,Tchetchik A.Does rural tourism benefit from agriculture[J].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4):493501.

[18]王琪延,徐玲.基于產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旅游学刊,2013,28(8):102110.

[19]袁中许.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J].旅游学刊,2013,28(5):80

作者:王帅 伍进

开发与发展农业旅游论文 篇3:

我国区域品牌研究进展的可视性分析

摘要:文章将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拟对CNKI数据库中2002~2019年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把握我国区域品牌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结果表明,国内区域品牌研究已从高速发展转为平稳发展;广大专家学者跨单位、跨学科的科学合作较少。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可主要归结为四大热点内容,区域品牌理论与经验、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生态文化旅游区域品牌,且研究热点的演化已从区域旅游品牌与农业品牌研究并行阶段转入区域农旅品牌相融合的研究阶段。未来该领域应加强研究学者间与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合作;研究视角更应朝多元化发展,寻求新的研究切入点,争取实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则应更多采用多种方法交叉应用的方式。

关键词:区域品牌;CiteSpace;可视化

一、引言

区域品牌通过整合跨区域资源,塑造统一形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品牌,具有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和产品宣传扩展的作用。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价值驱动下,区域品牌化战略被不少国家和地区陆续推行与实施。近几十年国内区域品牌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奋发崛起,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针对国内2002~2019年区域品牌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梳理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的热点内容与演进趋势,以期能够对国内区域品牌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依托于中国学术期刊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区域品牌”为主题、“2002~2019年”为时间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年1月31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剔除重复的、与主题不相关的和下载量低的新闻报道、会议通知、政策解读与文献后,确定有效文献201篇作为最终样本。

(二) 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应用程序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数据处理,以多元、动态的可视化语言对科学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知识图谱集中展现研究领域的演进历程,进而跟踪研究热点并探测研究发展动向。国内于2005年引入该研究方法后,学者们将其广泛应用于医学、信息科学等六十多个领域。本研究采用的CiteSpace版本为5.7.R3,其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时区视图等功能,有利于各专业探究研究领域的知识演进过程,发现研究热点与前沿。

三、 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特征分析

(一)发文时间与数量分析

研究领域内历年文献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反映出研究领域的总体发展态势,对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年文献发表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的2002~2019年发文数量图,说明国内区域品牌研究总体经历了由高速增长到平稳增长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 1所示。

1. 初始研究阶段(2002~2004年)。区域品牌在此阶段引起了国内一定数量学者的关注,学术界发布的文献数量从2002年的2篇发展至2004年的5篇,此阶段研究总量少,发文数量波动小,基本呈现缓慢攀升的趋势。

2. 显著发展阶段(2005~2010年)。此阶段区域品牌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内容,此阶段发文量大幅度上涨,年平均发文量为18篇,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发文数量从上一阶段末2004年的5篇迅速提升至本阶段初2005年的13篇,又持续攀升至2007年产生22篇的小高峰,经历下降后于2010年发表24篇再创新高。该阶段研究总量较多,发展过程中波动较大。

3. 平稳发展阶段(2011~2019年)。前期的高速发展已使区域品牌领域具备一定研究基础,该阶段则在此基础上不斷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文献数量从2011年的9篇攀升至2016年的12篇,后又下降至2019年的8篇,基本在7~12篇之间浮动,总体保持较为稳定的文献发表数量。

以上分析表明,国内学者对区域品牌的关注度较高,并已形成一定研究规模,预测未来几年区域品牌相关研究的文献发布数量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二)发文作者分析

若同一篇论文中同时出现不同作者,说明几位研究者之间存在科学合作。分析图2的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得到308个节点,212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45,节点半径越大则发文量越大,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区域品牌的研究作者较为分散,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密切。由表1频次可知,发文量最多的研究者是李敏,发文量达5篇,其次是熊爱华为4篇,此外,黄俐晔、张辉和马向阳发文量均为3篇。本研究中201篇文献共304位作者,其中最高产作者5篇,排名前10位作者发文数量占总发文数量的13.93% , 表明在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中,这些作者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了领域内的研究基础。再依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发文量等于或大于2篇的作者便可视作核心作者,共有17位,发表论文42篇,占总文献数的20.89%,低于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发表50%文献量的数值。这表明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内作者集中度较低,核心研究学者群体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且该群体相关研究的深入性与持续性有待加强。

(三)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所属的机构进行分析,可了解2002~2019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分析图3的可视化图谱,得网络节点共209个,连接线共46条,网络密度为0.0021,上述数据表明研究机构之间关系并不密切,合作关系薄弱,各研究机构之间应加强学术交流。表2为2002~2019年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文献发表数量的前10家机构的统计,可知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与科研院所,南开大学与武汉科技大学并列第一名,发表文献皆为4篇;其次为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和天津大学,这些研究机构成果数量皆为3篇;而排名以后的研究机构如山东财政学院、长春税务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成果数量皆为2篇,总体来说,各研究机构成果数量差异较小。

四、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由于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对关键词进行分析便可讨论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图4为通过CiteSpace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而得到的可视化图谱,图中关键词节点越大,表明出现频率越高,受到学者关注越多。由分析结果可知,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品牌建设、区域品牌,但因以上关键词是进行文献检索时设置的主题词,所以单独分析的意义甚小。而其他高频关键词如农产品品牌建设、旅游品牌、产业融合、文化品牌等,则很可能是不同时期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对分布在不同时期内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合并,可提炼出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图5为通过CiteSpace对高频共现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的可视化图谱,共7个聚类标签,包括#0产业集群、#1旅游品牌、#2农产品品牌、#3农产品、#4营销、#5品牌营销、#6经验。本文根据聚类标签与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特点,将7个聚类标签提炼为4大研究领域,即2002~2019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

1. 区域品牌理论与经验:包括“#4营销”“#5品牌营销”“#6经验”三大聚类,关键词主要有区域品牌、品牌构建、战略定位、中介效应、创新体系、嵌入性理论、实证分析、培植模式、建设路径、保障措施等。区域品牌被国外学者定义为具有附加吸引力的品牌识别后,国内学者如夏曾玉(2003)、蒋廉雄(2005)、孙丽辉(2010)等相继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界定。基于此国内学者结合具体案例对区域品牌内涵、构建要素、传播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从理论与经验方面助力区域品牌更好地发挥其集聚效应、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农产品区域品牌:包括“#2农产品品牌”“#3农产品”两大聚类,主要关键词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绿色农产品、农产品出口贸易、烟台苹果、农业行业协会、发展现代农业、区域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南丰蜜桔、优势农产品、农业示范区等。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竞争能力,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研究中发现农产品区域品牌也存在着品牌基础薄弱(李甲枚,2017)、品牌价值低(程关怀,2017)、品牌保护力度小(由志刚,2016)等问题,对此学者也从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李冰,2010)、加大对农产品的品牌宣传(田甜,2017)、树立品牌意识(王溶花等,2013) 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解决了部分问题。

3. 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包括“#0产业集群”聚类,关键词主要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伞、企业集群、集群升级、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区域会展品牌、品牌联盟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能够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协同效应并形成共同进化机制,同时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侯可,2007)。夏曾玉与谢健(2003)提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有赖于产业基础雄厚程度、行业核心竞争优势与名优产品的多寡,李永刚(2005)梳理了由产业集群发展而形成的区域品牌的三种类型,并将其形成分为自发形成和地方政府推动两大类型。

4. 生态文化旅游区域品牌:包括“#1旅游品牌”聚类,关键词主要有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冰雪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农家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方文物、旅游文化产业等。随着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不少地区依托于当地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区域品牌,成功创建许多极具品牌效应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基于此背景,张深(2003)、股柏慧(2004)、马勇(1996)、曹诗(2003)、邱继勤(2004)、梁明珠(2004)、李伟(2006)和赵振斌(2006)分别对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大武汉旅游圈、大三峡旅游固、川黔渝三角泛珠三角区、大香格里拉区域和三国文化旅游跨區的旅游合作及其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趋势分析

为探讨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的演进情况,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对2002~2019年的区域品牌研究热点进行时区分析,从时间维度表示知识的演进过程,所得结果如图6所示,可看出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热点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2014年),为区域旅游品牌与农业品牌并行的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关键词如旅游品牌、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产业、农产品品牌、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合作社等纷纷显现。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生态经济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国内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区域内成功的旅游品牌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农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的趋势,特别是在2010年后一段时期内,中央“一号文件”围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使得区域旅游品牌与农业品牌引起政府、学界等多方关注与研究。第二阶段(2015~2019年),为区域农旅品牌相融合的研究阶段,不断涌现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大数据、农家乐、乡村振兴等关键词。2017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多学者专家关注通过整合农村农产品资源与旅游产业实现农村产业融合,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要素也引起学者大量关注,并愈加频繁地被运用于此阶段研究,以期进一步有效拉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

五、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研究评述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中国学术期刊CNKI数据库内2002~2019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201篇文献为样本,对其发文时间与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关键词演进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分析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特征后发现:首先,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发展已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具体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始研究阶段(2002~2004年)、显著发展阶段(2005~2010年)与平稳发展阶段(2011~2019年)三大阶段。其次,李敏、熊爱华、黄俐晔、张辉和马向阳等人是国内区域品牌领域的引领者,但各研究学者间以及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弱。

通过分析国内区域品牌研究热点与趋势发现:2002~2019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四大内容,分别为区域品牌理论与经验、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生态文化旅游区域品牌,其演进趋势则可分为两大阶段,包括区域旅游品牌与农业品牌并行的研究阶段(2002~2014年)和区域农旅品牌相融合的研究阶段(2015~2019年)。

(二)研究展望

总体来说,国内区域品牌研究正处于学科大发展时期,研究内容正被学者们持续完善与充实,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建议未来研究更重视以下三方面:

首先,针对研究学者间与研究机构间联系少的情况,今后研究中应通过构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法,加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学者、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目前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多采用大尺度大视角选择研究对象,且更倾向于策略研究,而未来研究视角更应朝多元化发展:多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和设计学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交叉融合进行研究;多与新媒体和传播方式相结合,如进行区域品牌数字化等新课题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当前研究方向,而应对区域品牌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切入点,突出理论创新的同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促进区域品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我国区域品牌研究领域应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应加强区域品牌文化相关研究,以进一步帮助公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最后,针对研究方法,由于该研究领域内学者多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研究,未来则应更追求多种方法的交叉应用,如将访谈、讨论等定性方法与数据分析的定量方法相结合,使区域品牌研究更为全面科学化,最终使区域品牌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献:

[1]Chen Chaomei,SONG L-Yeol, YUAN Xiaojun.The matic and citation landscape of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85~2007)[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8,67:234-259.

[2]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李甲枚,阳仲斌,赵佑柏,胡军和,金雯昕,金晨钟.新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272-273.

[4]程关怀.生态先行 绿色发展 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J].江西农业,2017(14):14-15.

[5]由志刚.胶州市农业品牌发展探析[J].农技服务,2016,33(08):166.

[6]李冰.关于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10,28(05):48-49.

[7]田甜.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嘉鱼县新农蔬菜合作社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116-118.

[8]王溶花,朱倩.中国出口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1):86-88.

[9]侯可.区域品牌初探[J].科技和产业,2007,7(01):10-11+41.

[10]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43-48.

[11]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01):22-27.

(作者单位:陈平、杨佳旋,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吴润佳,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杨佳旋为通讯作者)

作者:陈平 吴润佳 杨佳旋

上一篇:市区教研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基建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