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共9篇)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1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收费经营的旅游景点共有两处:一处是太阴寺,另一处是紫云寺。这两处景点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收入也十分有限。

太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存有全国最大的独木雕释迦牟尼涅槃像,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原庙大部分建筑已经灭失,仅存的一个具有金代风格的单体建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缺乏好的发展前景。

紫云寺是沸泉龙岩山旅游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景区内有山、有水、有庙、有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休假旅游景点。每年“五一”、“十一”长假期间都能吸引不少观光游客。但景点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目前,这个景点也没有引起更多游客的重视。

东华山庙主要依托东华山森林公园经营开发。该景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开发力度不大,目前,只是一个每年阴历三月十八庙会季节性的旅游景点。

二、发展目标

从长远目标分析,我县境内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都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东华山位于中条山北麓,绛县卫庄镇张上村辖区内,相传为沉香劈山救母溅石而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和文化旅游价值。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周边数省百县千万游客旅游朝拜的圣地。位于东华山脚下的太阴寺和东华山庙作为道、佛并融的旅游景点连片开发,可吸引一大批游客旅游观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沸泉龙岩山旅游景区独具南国特色。成片的状元竹林、初具规模的佛教寺庙紫云寺、神秘的沸水源头和风景秀丽的月牙湖,是北方地区罕见的一处旅游胜地。

我县是一个地上、地下文物都非常丰富的地区。现已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已经上报的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

地下文物以横北西周墓群的发掘为代表,引起了全国上下业内外的巨大轰动。横北西周墓群的发掘以揭开古倗国地理谜团而获得两项国家级大奖:一个是自上世纪70年代秦陵兵马俑考古发掘之后,时隔30多年出现的第二个国家田野考古一等奖,一个是200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目前,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又正在对我县的周家庄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是我县人文景点旅游开发又一个新的兴奋点。

三、发展思路

在旅游景点建设上,我们计划自然景观上开发好“一山一水”(东华山、沸水),人文景观上做好以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为基础的“三路十二景点”(远古及晋文化旅游线路、三教文化旅游线路、古代精美艺术旅游线路)建设。

1、拟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集旅游、购物、娱乐、餐饮居住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东华山旅游区。

建成后的东华山旅游区由六个小区组成:

一是道教文化朝圣区。以标志性建筑浑元塔为轴心,分院建成玉帝庙、送子娘娘庙等十一座庙宇,满足道教信仰人士的朝拜需求。

二是佛教文化朝圣区。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为主区,逐步修复古寺山门、配殿、十八罗汉、四大金刚、舍利塔等佛教建筑,形成比较系统的佛教建筑体系。

三是生态景点观光区。以原始森林、白云洞、神仙脚印、石狮卧翠柏等景点开发建设为主,突显大自然的秀美神奇、峻险纯真,引导游客融入自然,陶冶性情。

四是红色遗址瞻仰区。建设高标准的中条山红军游击队纪念亭和绛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一个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是休闲娱乐区。投资建设水上公园、动物园、儿童乐园、避暑山庄、疗养院、影剧院、歌舞厅等游乐设施,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六是商贸购物区。以张上村为中心,建设固定的百货、餐饮、烟酒副食、工艺品购物大街和旅馆、交通等服务设施。

2、沸水自然风景区建设,将以原3543军工企业遗留下的保存完好的数万平方米旧厂房、办公楼、住宿楼为依托,突出南国特色,重点建设沸水源头和虹鳟鱼场观赏点、状元竹林观赏点、紫云寺佛事活动区、月牙湖水上游乐园、农耕文化园,以及相配套的旅游宾馆、饭店等设施。

3、文物修复和文物景点建设。主要是争取上级文物部门支持,县政府积极配套资金,重点修复元代以前古建筑太阴寺、景云宫、董封戏台(以上三处为已公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春观、文庙、成汤庙、南柳泰山庙、东仇龙庆院寺、南樊石牌坊、乔寺砖碑楼(以上七处为拟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和明清精品民居博物馆、横北墓地出土文物博物馆等十二处景观,逐步形成以周家庄遗址、姜嫄墓、帝尧遗迹、晋都车厢城、范村将军庙、晋献公墓、晋文公墓、晋灵公墓为主要景点的远古及晋文化旅游线路;以佛教寺庙太阴寺、紫云寺,道教宫观景云宫、长春观、南柳泰山庙、东华山庙、成汤庙、龙庆院寺,儒教圣地文庙、月宫楼、探花府为主的三教旅游线路;以南樊石牌坊、乔寺砖碑楼、董封戏台、横北墓地出土文物博物馆、明清精品民居等为主的古代精美艺术旅游线路。

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东华山旅游景区的管

理体制已经理顺,由东华山森林公园统一管理并组织景区开发。紫云寺完成了第二期景区工程建设任务,二A级旅游景点国家旅游局已经授牌。元代以前文物本体维修工程已经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太阴寺、景云宫、长春观、董封戏台和文庙的维修,总投资810万元。南柳泰山庙、东仇龙庆院寺、成汤庙、南樊石牌坊、乔寺砖碑楼已经完成维修项目申报工作,南柳泰山庙、东仇龙庆院寺两处元代建筑去年11月编制完成了保护维修方案,今年可望开工建设。明清精品民居博物馆建设,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254处明、清民居基础上,集中迁建30处精品民居,目前已经完成了筛选工作。横北墓地出土文物目前正在整理阶段。

经过一个时期的基础建设,绛县将会迎来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2

关键词: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思路探索

高职旅游学院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方式使用不科学等,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所培养的旅游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符, 无法快速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被缩小, 不利于第三产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改变高职旅游学院教学质量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最佳方式就是, 将高职旅游学院与地方旅游产业相联系, 改进完善高职旅游学院的教学内容, 保证教学与社会实际情况的结合, 保证教学的最终效果, 能够培养旅游行业所需的人才, 促进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注意事项分析

第一, 全面、详细分析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 进而确定高职旅游学院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技能的改进方向。这样能够防止出现教学内容无用化、教学无序化情况的出现, 能逐步捋顺教学节奏以及教学内容, 使教学逐步实现计划性以及现实符合性。第二, 高职旅游学院要及时与当地的旅游产业合作以及商谈, 保证地方旅游产业与高职旅游学院的顺利对接, 同时要及时、合理、有效地使用资源。第三, 保证学生能及时接触地方旅游产业的运作以及地方旅游产业的内容, 实质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保证学生能够提前适应旅游行业的运作形式以及有方向地提升自我能力, 完善自我知识层面。

二、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对策探究

(一) 政府参与其中, 发挥搭桥作用

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的实现不能够单纯依靠两者的努力, 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旅游产业以及高职旅游学院不是私人的, 不能够通过个人的决定而实现对接, 这会打乱地方的运作以及地方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会导致出现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不正当操作。只有政府参与、调控, 才能够保证对接进展的可控性以及进展的顺利性, 同时也能够保证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的目的纯粹性, 切实促进高职旅游学院与地方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政府可根据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现状, 向院校推荐制定高职旅游学院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范围, 确定高职旅游学院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高职旅游学院与地方旅游产业合作, 保证两者资源的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到旅游产业之中, 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作用。这样既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也可以为地方旅游产业不断供应高素质人才。

(二) 通过宣传以及参观, 提高学生的认同度

高职旅游学院通过与地方旅游产业的合作, 实现引导学生参观地方旅游产业, 实际感受到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 同时通过实例展示, 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以及向往感, 改变旅游行业工作性质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认知。这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旅游学院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高职旅游学院学生对地方旅游产业坚定从业想法, 能够实现高职旅游学院与地方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三) 管理操作严格化

政府参与也不能够完全杜绝不合理的对接行为, 这是我国旅游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潜在威胁。因此, 需要加入相关部门的管理, 具体操作就是对地方旅游行业的资格证以及营业证进行全面管理, 保证与高职旅游学院合作的地方旅游产业的稳定性, 促进高职旅游学院的教学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的机制完善化, 旅游产业的人才划分明确化。

三、结语

高职旅游学院对接地方旅游产业能够促进高职旅游学院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完善、有效以及有序, 同时能够引导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定、科学、机制合理、人才充足, 进而保证我国旅游产业对于我国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 陈晖.高职旅游专业对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设研究[J].财经界, 2013 (36) :26.

全新发展思路打造旅游产业宏图 篇3

如果仅仅用“来势喜人”来描述永定区旅游的现状,则太过简单。首开湖南旅游先河,初创辉煌,到离开核心旅游资源,陷入迷茫,再到“重整”山河,攀登巅峰,32年的历程,饱含酸甜苦辣,是一首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进行曲。

思路决定出路

永定区前身是大庸市,市的前身又是县,1988年大庸升格为地级市才有了永定区。

永定人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发现并创建了全省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青岩山风景区,也就是1982年由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自此,旅游产业在这片奇山异水间横空出世,方兴未艾,并由此带动了紧邻公园的索溪峪、天子山的开发。开放型产业及迅速提升的知名度给永定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种种惊喜,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意义的“创业期”。

正当永定人铆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之际,出于国家产业布局和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他们视为“护身金符”的核心旅游资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整合到了另一个行政区——武陵源区。

迷茫和不适紧随而来,许多人认为失去了核心资源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从此与永定区无缘。

很长一段时间,永定区游离于旅游主战场之外。

所幸,历届区委、区政府一直清醒地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了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态度之明确,思路之清晰,一以贯之。从建区之初“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方向判别,到后来“打造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的果断选择,为永定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旅游当成强区富民的主导产业,作为全面领跑张家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永定区旅游日益做大做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区委书记刘泽友这样说:“在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命运的诸多选项中,思路永远是至关重要的第一选项。”

11月初,永定区委、区政府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与北京大学联手,对全区的旅游发展作出了“2011-2030”总体规划,在新视野的“扫描仪”上,他们已锁定“国际一流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构造“五大产品体系”和“六大支撑体系”。全新的发展思路,给永定区旅游产业描绘了一幅更加恢弘的蓝图。

特色就是价值

在旅游产品的诸多特质中,没有什么比特色更能体现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当初,永定人开发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时,走的就是一条特色之路。

对“特色”最直观的阐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建区之初,永定人瞄准了另一个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重拾信心。

“山不转水转”。1989年,区旅游局长田贵君带领一帮无畏青年历尽艰险,在澧水上游的茅岩河上,用橡皮舟荡开了一条永定旅游新的发展之路。茅岩河水流湍急,峡谷幽深,沿途风景奇绝,浪高滩险,有“百里画廊”之誉。泛舟其间,惊险刺激,快乐体验,其乐无穷。当年,国家旅游局把“茅岩河漂流”开发写进了《全国旅游业发展八五规划》,让茅岩河成为无可争辩的“中国旅游史上第一漂”。

从当年怀揣“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斗志,在数百群众的壮行下驭舟而下,到如今西线公司超过2个亿的资产规模,茅岩河上的橡皮舟穿过市场的风浪,创造的不仅是数以亿计的财富,更多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

从此,永定人对特色之路的探索脚步再也没有停下。无论是自然资源,亦或人文资源,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足印。到目前为止,形成了天门山、天泉山、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军声画院、老院子等1家5A、3家4A、2家3A级景区(点),撑起了永定区旅游的市场规模。

天门山,这座海拔1518米、离城区仅8公里的江南名山,因山顶绝壁天然洞开而得名,因人文历史而显赫,因伟岸挺拔、气势雄伟而被誉为“武陵之魂”。但因地势险峻,基础设施投资过大而起步艰难。8年前,永定区委、区政府敞开胸襟,引进战略投资合作开发,沉寂千年的名山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天津宁发集团入主天门山后,短短8年间,投资已过8亿,修建了有“中国公路奇观”之称的盘山公路,有世界最长的高山观光索道,有叹为观止的“鬼谷栈道”,有名闻遐迩的“天门山寺”。同时,公司不断加大营销力度,成功举办了飞机穿越山洞、高空走钢丝竞赛、法国蜘蛛侠徒手攀爬绝壁、美国翼装人飞越山洞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营销活动,让天门山名声远播,倍受游客青睐和市场热捧。每年的游客进山量大幅攀升,今年前10个月就已突破260万人次,从而彻底改变了张家界市原来核心景区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变成了“双核驱动”的喜人局面。

天门山今年已获得全国5A级风景区殊荣,靠的就是自身的特色气质成就的品牌价值。天门山让永定旅游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高端”展示前景

当来自洞庭湖滨的“刘海哥”与“胡大姐”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深情呼唤、当源自武陵山区的苗族大鼓在天门山下激情擂响、当出自苍山洱海的民歌在张家界的夜空里传唱,一台中国旅游演艺的金奖大戏——《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在永定区的大山中横空出世。这台从2009年3月登场的大戏,一上演就受到了游客的狂热追捧,至今已演出553场,观众达70万人次,创下了上亿元的收入佳绩。

《天门狐仙》的高度演示了张家界旅游演艺市场一片光明的前景,同样在永定区,一系列“高端制造”新鲜出炉,预示着整个旅游产业的美好前景。

在城区,除了贴有国家标签的国际空港、海关口岸、铁道等项目之外,事关旅游环境的高星级酒店、国际商贸城、高尔夫球场、休闲度假等项目已全面启动,这些高起点、高规格项目的建成,将使永定旅游更上一层楼。

旅游市场营销的大手笔、大气魄也让永定旅游受益匪浅。俄罗斯空军在天门山上空的飞行表演,动用了中俄两个国家的许多资源。无论是飞机穿越天门,或是高空走钢丝,包括今年9月底进行的翼装飞越天门,任何一场营销事件,都有多家国家级的电视、网络媒体现场直播,上百家中外媒体直接见证,受众数以亿计。

在这样的高度上,对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进行规划,自然会是更高的起点。在编制新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永定人的眼光已越过了重重山峦,投向了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4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文化旅游业是以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新兴产业。文化与旅游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活动本身即是寻求文化差异与满足文化消费的一种行为。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则体现在内涵。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宏观指导。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要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满足人民群众潜在的旅游文化需求,是旅游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县在制订和修订本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时,必须要注重或丰富旅游文化发展的内容;在指导A级景区创建、地方旅游工作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时,要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举魏源旗,打花瑶牌,善于运用我县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指导旅游产品开发时,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指导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中,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

(二)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

一、深度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名人对当代的现实意义。魏源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财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

古愈尽,便民愈甚” 对当前改革、科技、国防、财税、工业等诸多方面的建树具有重大的意义。邹汉勋父子作为湖湘八大家之一,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为我国的舆地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谭人凤维护共和,倡导民主,提出的许多民主观点可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借鉴。建议:一是在举办金银花节时举办魏源学术研讨会(暨魏源文化旅游节)对我县历史文化名人予以推广;二是安排经费在学术期刊、文史博览等学术期刊和时尚文史杂志上开设专版或增刊;三是在加强学习型党组创建中,将魏源、谭人凤和邹汉勋等隆回历史名人列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课程必学的项目;四是与教育教科部门衔接,将谭人凤纳入到中学的历史教材辛亥革命篇章中。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旅游特色名镇(村)、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旅游资源,结合自然、人文资源,展示文化魅力,提升旅游审美价值。三充分发挥文广传媒的优势,调动文化专业队伍、民间艺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在重要景点景区设立高等院校绘画和舞蹈基地,创作编排大型专题文艺节目,打造我县旅游文化的知名品牌。

(三)构建全县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一是融入长潭娄邵湖南精神文化旅游走廊。长沙有黄兴、谭嗣同,湘潭有毛泽东,彭德怀,娄底有曾国藩,邵阳有魏源、蔡锷、谭人凤,他们诠释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务实笃行、坚忍不拔”的湖南精神。按地域看,长沙是湖南省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湘潭韶山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区,娄底曾国藩故居为乡间侯府,邵阳则为改革(魏源经世致用与时俱变)和民主(谭人凤缔造、蔡锷维护共和)的发轫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交通优势,积极构建以长沙为中心,湘潭、娄底和邵阳为南北两翼的文化旅游走廊。在长沙、湘潭和娄底加大文化旅游开发力度的同时,加强项目的对接与拓展,拓宽我县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在进一步完善魏源故居相关设施的同时,加强对谭人凤故居和邹汉勋故居的国保单位申报,有重点地进行保护性开发。

二是构筑湘西南文化旅游“桥头堡”。花瑶作为湘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东部楚汉文化及梅山文化结合地所反映出的独特文化资源,对提高湘西乃至整个湖南旅游的品位与层次不容低估。崇木凼古树林、花瑶古寨、大托石瀑和旺溪瀑布辅之以网络博客和摄影展览所描绘的自然山水与人的和谐,古风古韵纯正质朴,使之具备史上“最美的边城”之誉。此外,滩头年画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老鼠娶亲》为鲁迅先生珍藏,为大英博物馆收藏,作为文化旅游收藏品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建议由文广新局和旅游局牵头,与专业设计公司和高校美术学院和艺术院所的美术设计、美工设计和创意设计人员联系,将我县的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的内容予以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

前,推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领导人物漫画形象、中非会议万国来贺、世界政坛风云人物以及雷锋、袁隆平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时代先进典型人物四个题材的年画。

(四)推动县城旅游文化功能区建设。

建设相对集中的旅游文化功能区,既是国际上成熟的发展经验,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县是湖南省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在重点旅游城市发展旅游文化功能区,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议将以下两处作为开发重点:一是倾力打造桃花坪至狐狸岛沿江生态区历史文化风光旅游带。这是一个主要依托资江赧水河段,以历史文化和水上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带状区域。从桃洪八景到乐欢天主题公园,从元木山电站至中洲电站,再到抗日阵亡将士墓,无不体现着隆回古城文化发展清晰的脉络。二是不断完善以工商街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工商街是我县的历史商业老街,浓厚的商业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人居环境,是该区发展城市游憩商业区的优势。三是严格按照县城总规修编,按照功能分区,建设教育文化中心,力争隆回博物馆项目获得启动和投入建设。

(五)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盛会。

通过金银花节、瑶族服饰模特大赛和虎形山蜂人大赛的成功举办,我县已初步有效地整合了全县旅游资源,塑造了旅游整体形象,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在节会活动的助推下,我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当前需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拓宽客源市场。旅游节会可将客源重点放在长株潭、衡阳、邵阳、怀化、娄底、张家界和永州的大批省内游客,找准适宜时机打入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以及港澳地区等。

二、打造精品线路。崀山申遗成功后前来踩点打造“崀山+花瑶”线路的旅行社和旅行商团络绎不绝,需着力引导旅行社应时开辟“花瑶—崀山”精品线路地接,将我县旅游资源纳入旅游圈。

三、丰富文化内涵。依托花瑶“讨僚皈”和“讨念拜”等传统节后等,规范和组织对山歌、篝火晚会,梅山绝技等民族民俗文化活动,提升民俗文化品位。

(六)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新世纪艺术馆发展旅游产业思路 篇5

新字„2012‟08号

新世纪艺术馆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

为积极推介本土文化和产业特色,促进醴陵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落实市委提出的“学赶浏阳、挺进三强”战略决策,助推我市“旅游升温战”,湖南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进行“经营产品”到“经营文化”的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2011年12月1日,由湖南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的新世纪艺术馆开馆,成为我市首个专业陶瓷文化旅游准AAA级旅游景点,开启了湖南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目前,新世纪艺术馆已经成为醴陵对外展示醴陵陶瓷文化、醴陵产业发展成果的一张名片。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李薇薇,副省长何报翔,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株洲市委副书记、市

长先后王群等领导先后视察我新世纪艺术馆,并对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发展旅游产业给以高度肯定。

新世纪艺术馆日益发展成为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艺术交流、科研创新、教育教学为一体的陶瓷文化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通过馆藏珍品收藏、文化墙、陶瓷组雕等方式弘扬陶瓷文化、酒文化、酒容器文化等传统文化,举办胡云富书画展、中国陶瓷名家作品展等多次展览,成为中国首家瓷酒文化艺术馆。新世纪艺术馆在醴陵率先推出“陶瓷制作体验游”,一汽大众车友、韩国抱川市游客先后在新世纪艺术馆体验醴陵陶瓷制作,并且带走自己创作的陶瓷作品,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通过“体验”这种模式,对醴陵陶瓷印象更为深刻。新世纪艺术馆还率先开发了BIO艺术陶瓷净水器、烟斗、烟嘴、保温杯,古典酒具,绿彩茶具等“旅游陶瓷”,得到市场广泛好评。

截至到7月份,新世纪艺术馆已经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其中包括阿塞拜疆、韩国等外籍游客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游客,为推荐醴陵、宣传醴陵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旅游业号召,使得醴陵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规模、成为精品,新世纪艺术馆积极进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湖南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今年10月份可以完成验收,这将是醴陵第一个国家AAA级陶瓷文化景区。新世纪艺术馆还编订了《新世纪艺术馆发展旅游产业五年规划(2012年—2016年)》,今后五年,新世纪艺术馆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丰富馆藏,使得游客有更多的珍品可“看”。一是大量征集民间醴陵釉下五彩珍品;二是邀请全国知名画家来醴陵创作宣纸画和瓷画,展示瓷艺与国画的不同。

2、对外开放餐饮部,使得游客有美食可“吃”。醴陵菜非常有特色,是和醴陵陶瓷一样有价值的“瑰宝”。新世纪艺术馆计划推出正宗“醴陵菜”,让游客感受醴陵陶瓷文化同时,享受醴陵美食。

3、将新世纪陶瓷艺术瓷分厂搬迁到新世纪陶瓷酒瓶产业园,腾出厂房为专业陶瓷制作体验生产线,大力推荐“陶瓷制作体验游”,让游客有地方“玩”。

4、大力开发“旅游陶瓷”,并且建设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让游客有商品可“买”。

5、建设一个大型游客中心,投入资金建设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升新世纪艺术馆接待品质。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6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调研工作的通知》(宁党办发[2011]52),我县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就今后加快中宁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以下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关于打造沿黄经济区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宁实际,突出中国枸杞之乡这一品牌,大力挖掘整合和开发“一黄两红”的特色优势资源,以68公里黄河流泾为主线,以南岸枸杞和北岸红枣为主体,以中国枸杞博物馆、中国枸杞博物园、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黄河文化城、石空大佛寺、万亩枸杞观光园、黄河大桥垂钓中心荷花池、泉眼山扬黄水利工程为八景,凸显“黄河红”(一黄两红)旅游特区,竭力实现“一一二八”建设目标。即:一条航线,从泉眼山—牛首山黄河流域航线;一个中心,以中宁黄河大桥为中心,范围2公里以上,辐射黄河两岸;两岸红色生态长廊,兴建黄河南岸滨河大道红枸杞长廊,黄河北岸滨河大道红枣长廊;八个主要景点,中国枸杞博物馆、石空大佛寺、黄河文化城、中国枸杞博物园、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万亩枸杞观光园、黄河大桥垂钓中心荷花池,泉眼山扬黄水利工程。力争三年初建成效,五年逐步完善。平均每年游客达到30—50万人次,每人消费500元,每年收入1.5亿元—2.5亿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综合收入32亿元。可安置就业人员1.5万人。1

到2015年沿黄经济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健全。两岸经济区域单位地区生产总产值能耗比下降20%,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污水处理率达到标准100%,森林绿化覆盖率提高20%以上。呈现出一幅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杞乡清明上河图”。

二、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枸杞文化,做大做强中国杞乡旅游区。以中国枸杞博物馆、枸杞交易中心、万亩枸杞观光园、荷花池划分定位为“中国杞乡旅游区”。以中国枸杞博物馆为核心,打造新一代枸杞主题公园、枸杞文化广场,广场雕塑“王维吟诗、医圣采药、少女打老妇、仙鹤摘杞”造像。建设黄河枸杞学院,枸杞特色商业长廊街、枸杞深加工传统工艺作坊、枸杞诗词书画碑林、枸杞优良品种培育基地、枸杞植物园、枸杞观光园、枸杞文化千米长廊,深入挖掘中宁枸杞文化和精神内涵,提升“中国枸杞之乡”的知名度。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界建设的作用,培育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枸杞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形成枸杞文化 “一条龙”旅游,集公务接待、枸杞文化展示、水上休闲娱乐、公共服务、枸杞风情园、枸杞种植观赏于一体,让游客尽情享受枸杞旅游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枸杞文化产品,以此来扩大中宁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二)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打造黄河金岸明珠旅游景观。以中宁黄河大桥为中心,开发建设黄河南北两岸滨河大道20公里路段景观,参照国际上著名的滨河风景带,创建国际滨河风景道,修建沿黄水上古五渡(石空渡、郭家渡、宁安渡、鸣沙渡、胜金渡),开辟水上旅游航线,发展黄河漂流、观赏黄河金岸奇观。提升黄河金岸旅游品位,建设黄河金岸名人园、九龙喷珠广场、千米河堤文化长廊、黄河之州、高端度假会所、休闲娱乐中心、垂钓中心、滨河浴场、游泳池、黄河鱼庄、农家乐,打造“黄河人家、枸杞农家、红枣人家”休闲旅游,对应当地居民的美食,形成黄河特色餐饮系列,打造中宁餐饮品牌。在黄河文化城,创建中宁古十堡(铁桶堡、渠口堡、张义堡、枣园堡、石空堡、永兴堡、恩和堡、张恩堡、宁安堡、新堡和法国产特式堡、宁夏红酒堡),打造黄河金岸奇观。开发建设高端定制场所,采取时尚混搭的方式,即“黄河文化+时尚主题+高端定制”来打造新的旅游项目。

(三)弘扬佛教文化,加快建设石空大佛寺旅游景区。以石空寺佛教文化及石空神秘的埋藏文物为核心吸引力,开发宗教探秘旅游,体验以石空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及佛家养生哲学。依托“沙漠、窟寺、长城、村庄、果林”相生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鲜明佛教文化主题和乡村游旅品牌,建设引景廊道、生态停车场、天桥游客接待中心、牌坊、牌楼、七宝池、波罗岸等。深度挖掘佛教文化,打造以石空大佛寺为代表的佛教主体旅游,神秘石窟之旅,以及由佛教哲学所衍生的养生旅游产品。

(四)弘扬伊斯兰文化,深度开发红岗子拱北红色旅游景区。以红岗子拱北建筑群为核心,扩大景区范围,增加各项功能,将其打造为全面展示伊斯兰文化以及中国北方穆斯林文化的旅游聚落,形成一个大景区;开展以宗教旅游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活动,通过举行伊斯兰教中的各项宗教仪式,吸引信徒朝拜,可参照麦加朝觐的管理方式由拱北的工作人员实施朝拜的各项管理;逐步拓展拱北的接待功能,不仅要具有大型节事活动的应急能力,更要满足在宗教盛事期间大量信徒涌入,与之配套的各项餐饮接待、住宿等服务;未来,红岗子拱北将逐

洪洞旅游业发展思路浅探 篇7

一、洪洞县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洪洞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 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全县已查明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53处, 大部分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尤其是广胜寺飞虹塔国内首屈一指, 系全国四大名塔之一;古槐迁民遗址, 全国绝无仅有, 海内外最负盛名;明代 (苏三) 监狱保存完好, 全国独此一家。更有虞舜耕历山, 师旷赋五乐, 皋陶制五刑的美丽传说, 成为我国农耕、音律、曲狱的发祥之地。兴唐寺、万圣寺、女娲寝陵等景点古老繁多, 资源品位较高, 开发潜力巨大, 共同构成了人文、自然皆有、古代、现代皆备的旅游资源特色, 是全省首屈一指的旅游资源大县, 有发展资源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 旅游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还没有形成规模、形成系列。主要原因是硬件建设不完善;软件服务设施不配套;宣传促销不到位;旅游产业观念不解放;资金注入渠道少;开发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等, 导致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未能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

二、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为尽快强大旅游产业, 把洪洞县由资源大县建成旅游强县, 必须着重在进一步开发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全县规划, 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从战略上统盘谋划, 把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开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大力建设一批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设施, 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1. 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目前要加大对古槐迁民遗址、广胜寺、明代 (苏三) 监狱的开发力度。尤其以古槐迁民遗址为开发的重中之重。要按照项目远景规划, 加大投资力度, 推进建筑高水平、文化高品位、科技高含量的特色景点, 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功能。广胜寺以修复和附属开发为主, 形成洪广旅游精品。同时要加快山头绿化、美化, 架设缆车索道, 开辟水上乐园。苏三监狱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 增设律条、弄具展厅, 集中展出自秦律至今, 历朝历代的律法律条以及各类刑具制品, 中监狱特定景点的文化附加值。其次经点带新点, 以热点带冷点。完善扩大、开发修复女娲寝陵、历山、唐尧故园、兴唐、万圣寺、西周古墓群等景点, 建成规模区域, 构成我县旅游业业的基本框架。第三要采用北扩南展、东延西伸的方法, 滚动发展, 陆续建成以大槐树、女娲寝陵、唐尧无为重点的根祖文化游;以广胜寺、泰云寺、碧霞圣母宫为重点的休闲度假游。四条线路、三种特色的旅游精品, 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景点的整体效应。

2.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深层次开发旅游业

为了更好地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县政府应当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专业门制定一些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首先, 要打破依靠政策投资的单一格局,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旅游。借鉴晋中兴办旅游业“放开经营、多元开发, 谁设资、谁收益”的发展经验和合资、合作、出售、参股、转让、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 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兴办旅游事业。其次, 要探索一条“以建筑为形, 以文化为魂”的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之路。第三, 倾力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资源的开发, 努力寻找文化与旅游的最佳结合点。

3.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产业工程, 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它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繁荣一方经济, 但同时也深受相关要素的制约, 旅游产业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因此, 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 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配套设施建设, 要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并举, 千方百计改善旅游环境, 形成一条龙综合性服务的旅游新格局。

4. 旅游产品建设

旅游产品是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基本依据。从旅游目的角度出发,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 交通和旅游设施, 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在某种意义上, 旅游品牌就是当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产品, 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旅游者特色旅游产品的组合,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 文化支撑着旅游品牌的丰富内涵, 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基础。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品牌价值构成中, 突显地乡的文化特色, 从而增加旅游品牌的地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含量, 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个性, 增强旅游品牌的吸引力, 县域旅游品牌的塑造和传播离不开有效的旅游营销, 做好旅游总体形象与宣传, 采用多种营销手段, 如推出具有感染力的旅游形象广告语, 印刷和发表旅游文件资料, 制作高质量的旅游光盘, 争取重大会议和活动的主办权等, 同时要特别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 建议旅游网进行广告宣传, 发展旅游电子商店和旅游网络服务为主题的一系列旅游市场营销新理念。

三、积极营造发展旅游业的投资环境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8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具有地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研究,建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意义重大。

一、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1.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生态旅游系统

生态旅游指的是在生态学理论原则指导下,以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取向,以各类自然保护区(含公园)为主要观赏游览对象,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又能较好地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和保护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核是生态,强调人(旅游资源管理者和旅客)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作用,即生态制约、生态平衡和生态反馈,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生态旅游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模式,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主要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有人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以及创新发展新思路探讨

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

(1)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

(2)实现旅游资源生态保护和游客的生态享受,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3)以旅游为媒介开展生态教育,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4)加强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生态重构,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良性循环。

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组织、协调、管理中的职能。同时,也要使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要素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现实地形成和发展。要实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发展要求,关键是要以科学观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制定新的发展措施来推动。

三、进一步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措施

1.以名牌和精品开发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级化发展

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名牌优势产品,避免盲目的相互模仿,复制,从根本上改变旅游地产品开发雷同,档次低,存在“有品无牌”的现象。

2.建立和创新生态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要坚持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推动和战略,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直接管理微观资源配置转向间接调控上。相应地要构架起生态旅游权威的决策管理机构,协调处理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可成立由主管旅游的部门牵头,包括发改委、交通、国土、林业、环保、工商、文化等部门参加的生态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通过管理机构的领导,规范市场和投资、开发行为、经营行为、规划的编制实施,建立和创新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管理新体制。

3.推动生态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予生态旅游开发、经营

从实际出发,深化体制改革,探索生态旅游投资与建设新思路。在坚持旅游资源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使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法律规定的属于集体所有的适合开发生态旅游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可以拍卖土地使用权。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投资者要有选择和规范,要求企业行为要符合政府法规和生态规划以及公众利益,特别是要坚决遏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4.配合生态旅游开发,建立起有效的,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管理、监控、约束新机制

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实施开发。坚持对各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分类指导,要多种开发形式、多种经营模式展开,防止一刀切,可以有严格的高层次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也可以有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景区,也有复合开发模式景区。可以有独资经营、股权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体制应多元化。

5.生态旅游开发要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

大力拓展资本市场,配合生态旅游产业化开发,形成投资市场化为主的新机制,政府、企业、银行企业集团、社会(海内外投资者)都是生态旅游投资的重要主体。制定政策保护其合法收益,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可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发行生态旅游彩票(债券),征收生态資源利用的特殊税种等。

6.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加大营销和提高服务水平,价格策略和政策要符合实际

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各区域实际,可选择不同价格策略:一是生态旅游项目分解,单项定价;二是按季节差别定价;三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殊定价;四是针对游客不同差别定价;五是特殊旅游特殊定价;六是项目组合定价。在营销上,可采取全员营销方式,在促销上应加强区域整体市场促销。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苏维词等: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87-90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篇9

作者:时间:2010-06-07来源:

6月1日,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代表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将进入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旅游业发展任务和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挑战。

规划编制前提

准确判断“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制定阶段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要找准起点,预测终点,把握重点,突出特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说,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中国旅游业的基础和发展环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怎么判断?国家旅游局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将其概括为三句话:“旅游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旅游业进入发展最好的时期”。

与会代表分析,主要依据有:

一是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多元化时代,旅游成为刚性需求。“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方式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旅游业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行业。

二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对旅游业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成为一项长期政策,将持续拓展旅游消费能力,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善,将有利于各地发挥优势、协调发展。

三是一系列国家战略与区域政策为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务院41号文件,旅游法的研究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鄱阳湖生态区等区域旅游政策,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都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必将催生旅游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旅游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未来5年,我国旅游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因此,‘十二五’规划编制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王志发说。

重点解决五大问题确定“十二五”任务目标

会议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问题:一是发展方式粗放。主要表现为开发建设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

效率低,经济效益不显著。二是产品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总量不足,旅游供给水平和不断壮大的旅游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三是产业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单一,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比例不相匹配等。四是管理体制不顺。行政权力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交叉作用,互相掣肘,制约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五是保障体系欠缺。旅游理论体系、旅游法制体系、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政策体系、旅游人才体系,特别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王志发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总体定位”、“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提升产业地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需求应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王志发进一步解释道:

“提升产业地位,就是旅游部门要真正起到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各级政府把41号文件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纳入政府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和规划,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从单纯追求产业规模转向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变只讲速度为‘好’字优先,变主要关注产品建设为关注旅游要素、产业体系的培育,变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为开发和保护相结

合,实现可持续开发。

“创新体制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探讨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从一般性的要素建设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解决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机制。

“满足市场需求,就是要在旅游业爆发式增长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总量,完善产品结构,弥补短缺缺口。”

就总体构想和框架思路征求意见

确保规划编制质量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根据方案,“十二五”规划编制总体构想与框架思路是:将形成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分别为规划纲要、区域规划、要素规划和地方规划。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是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进行具体和深化,同时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衔接,形成指导未来5年旅游业发展的纲要文本。

———“十二五”区域规划。以国家确立的重点区域旅游业为对象编制的规划,目前正在组织编制的区域旅游规划有“粤港澳旅游区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专项规划”、“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

———“十二五”产业要素规划。以旅游业发展特定要素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如旅游人才规划和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等。

———“十二五”地方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全国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上一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