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零隐患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安全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学生生活的根本保障。职校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价值观和成长预期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实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加强职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会使他们终生受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学生零隐患安全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学生零隐患安全教育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高职安全教育改革探索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以新的视角统筹安全教育,把生命教育和权利意识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起点,以更广的视野推动公共安全教育,以更积极的态度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教育。

【关键词】新形势 高职 安全教育

改革

0093-02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环境进一步复杂化,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更新安全教育理念,调整安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安全需求的人才。

一、夯实起点,以更深刻的视角看待生命教育和权利教育

有学者提出,“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尊重生命是安全需求的起点和目标,有着正确生命观的人,才会热爱生命,进而努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没有对生命的珍惜,就无所谓安全,从这一意义上说,生命教育就是安全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中,生命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计划中并非正式内容,少量有组织的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学生社团的自主活动。这种状况与生命教育在整个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整个安全教育有着更实际的支撑,各高职院校应及时转变观念,把生命教育放在安全教育的首位,通过有效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进而以生命的名义自觉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命质量。

围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衍生的权利,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生命价值的基本体现。生命价值与人的权利相辅相成,没有生命就无所谓权利,没有权利生命就没有价值,对权利的尊重与坚守,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维护,安全的直接目标就是维护与生命相关的各种权利。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必须辅以权利意识教育,人们只有对权利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树立起对权利的尊重与坚守态度,才能给生命教育以坚实的支持。安全教育应同时把生命教育和权利意识教育作为基本支点,让安全大厦立得起,站得住。

二、适应新形势,以更广的视野推动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是指不确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在传统的公共安全观念下,公共安全问题往往局限在少数类型的重特大意外事件上,非指蓄意而为的安全事件,各种应对措施也多是为防范意外伤害而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安全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在一个国家内部,公共安全的范畴已经拓展到由人为因素制造的各种攻击性、破坏性的公共安全问题,如恐怖活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因素,从国际上看,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交织和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复杂化,使得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加。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市场规则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无原则渗透,社会管理的滞后,都使得非传统公共安全问题急剧发展成威胁社会安全和谐的重大课题。但是在原有的安全教育模式下,涉及公共安全的教育呈现零星化的特点,重技能、轻意识的特点突出。零星化的公共安全教育主要表现为公共安全教育以校园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卫生防病饮食安全教育等分散状态存在,这些分别开展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也是以基本技能掌握为主,对相关意识的形成重视不足。由于缺乏统筹和系统化,公共安全教育的随意性大,关联性不足,难以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合力,实际效果不理想,已经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仍然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片断化的技能训练也无法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既难以有效预防公共安全事件,也难以形成面临紧急安全事态时的综合处置能力。

要克服传统公共安全教育的不足,高校在安全教育的理念、方针、措施和内容上就要顺应形势作相应的调整。总的来说,就是要以更广的视野来统筹新形势下的公共安全教育,以公共安全教育统摄原有的零星化的具体教育,科学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公共安全观,帮助学生增强公共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激发青年学生自觉维护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防范失控行为。与此同时,通过具体的校园安全、国防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具体内容的公共安全教育,把相应的安全理念和责任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最终形成系统的正确理解、预防和处理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新载体,以更积极的态度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培养与人交往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网络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网络又有其特有的信息和手段的复杂性,大量如色情、暴力、欺骗、反动等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能够快速而广泛地传播,其传播手段、呈现形式借助其虚拟性和隐蔽性使青年学生不易识别,难以正确处理,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等都能产生不良影响。网络安全问题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如越来越多的经济犯罪、涉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利用网络手段来进行,网络病毒既可以损害信息数据,也可以对人们的网络硬件造成损害,等等。通过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不良信息,认识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保护自己的利益,已经成为高校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安全教育具有本体性,也具有工具性。本体性体现在网络自身涉及多领域、多形式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本身就是安全教育要认识和解决的对象。工具性则是指网络本身即是开展安全教育的载体、途径和手段,通过网络的工具人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如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文本或图片或视频放在校园网络上,既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克服了安全教育课时安排方面的缺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QQ、MSN、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移动飞信、微博等通信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网络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即时性、有效性,但前提是安全教育组织者要重视网络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四、重视职业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教育

多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一直比较严峻,安全生产环境复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设施落后,重特大事故多有发生,发展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仍比较淡漠,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职业病、职业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如此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有硬件和技术条件的原因,更有人为的因素。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人才,无论是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角度、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从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和工作实际环境的角度,还是从推进我国安全生产进程的角度,都非常有必要在高职院校面向学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相关理论教育,让高职学生在职前就对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价值、安全生产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有相应的了解,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通过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高职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就是安全生产本质的反映,是过去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规律性的总结,是指导安全生产的根本准则,形成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工作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是“预防为主、预防为上”的根本实践,是安全生产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高职毕业生最终都要走上生产和服务岗位,职业安全教育既是他们基本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成为他们安全生产教育的基本要求。生产者必须同时具备良好安全意识和相应的职业安全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和职业安全技能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是缺一不可的。职业安全技能教育必须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的保护为根本出发点,涵盖他们作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安全与健康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专业和岗位涉及的安全因素复杂,一些对安全与健康的危害,其形成往往是慢性、积累性甚至是隐蔽性的,其防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加强普识性安全教育的同时,结合具体的专业和岗位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往往成为具体职业和岗位安全生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

[2]魏斌.谈高校校园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2(4)

[3]陆锦冲.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内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4]田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5]于子贻.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3)

【作者简介】古志华(1974- ),男,广西鹿寨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

作者:古志华

高职学生零隐患安全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摘要:安全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学生生活的根本保障。职校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价值观和成长预期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实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加强职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健康成长;稳定发展

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是其在校学习、实习、生活、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高职院校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状况现状

高职院校生安全教育问题是每个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个学校的老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但学生安全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仍时有发生。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势在必行。如何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防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也是家长与社会的共同期盼,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安全问题

从学生方面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初中毕业,他们告别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环境,开始独立面对各种问题,有一部分孩子甚至开始了住宿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环境充满了学习、生活、实习等各方面的挑战。职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相对心理不太成熟,容易感情用事引发一定的安全问题。他们的自控能力也较差,和同伴一起时,安全意识不强,防范能力较弱。大部分同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安全意识都较为淡薄,对灾害事故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违法犯罪的行为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轻视学校及班主任所开展的安全知识教育,觉得类似安全问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危险分子、危险事件离自己很遥远,从而放松了对身边隐患的防范,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心理建设,意识不到意外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自己或周边同学的身上,一旦发生,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认识,便不知所措。

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各级各层领导和老师思想认识上都有了高度的重视,但管理制度和机制不是很健全。管理内容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社会的情况与时俱进,管理方法相对传统。

从社会方面看,父母的期盼,升学压力的增加,学生自伤和轻生现象呈上升趋势。社会各种问题的报道、导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抗挫折能力大大下降。

三、我校学生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1.学校背景介绍

我校为五年制一贯大专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男孩占学生总人数的近百分之九十,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并且处于青春敏感期。有一小部分外地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生活。学校生源素质较为一般,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纪律意识、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还有些学生结交了社会不良少年,这些行为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还有少数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障碍,自暴自弃,无心学习,常常故意捣乱、制造事端,给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安全工作等带来困难和压力。

2.案例情景描述

每年新生刚入学时是安全问题易发时段,以某班16年刚入学时候,发生的一个安全问题为例。该班有38位学生,均为男生,活泼好动,思路活跃,兴趣广泛。入学后,为了便于管理,班主任组建了QQ群,同学们课余时间在群里谈天说地。班主任在课余也会翻阅聊天记录,便于了解学生动态。开学不久后,发现有几位同学在群里经常讨论化学反应,燃烧镁条之类。随后,班主任便找了其中两位周某和华某单独谈话,发现他们是化学爱好者,喜欢做实验。于是,班主任便对他们进行了实验安全教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践自己的实验,以防隐患的发生,实验后务必正确处理实验用品。学生表示认可,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一周后,班主任在群聊天记录里,发现有五位同学放学后一起进行了燃烧物品的事件。由于参与人数较多,班主任一一进行了解。原来某天上学时,华某和周某把易燃品镁条带来学校,课间跟另外三个同学商量好放学后去学校隔壁的小区,找个地方进行燃烧玩耍。放学后,他们找到小区生活垃圾倾倒处,由华某主要负责操作燃烧,其余同学围观,燃烧完毕就回家了。整个事件过程大约半小时,由于地处小区的角落,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居民发现。

3.案例分析总结

当了解完整个事件过程后,班主任对五位同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首先,易燃物品不应该带来学校。学校是公众场合,存放着大量的书本等易燃物品,万一引发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后果不堪设想。学生对于公众场合的责任感,隐患意识非常缺乏。

其次,这个燃烧镁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燃烧的过程中,如果有火花溅到某位同学身上,使得衣物燃烧或者溅到周边的生活垃圾上,引发更大的意外伤害呢?在燃烧完毕后,大家都离开了,是否留意镁条已完全燃烧?是否留有零星火星呢?事发地正是小区的偏僻角落,来往人群较少,如有生活垃圾燃烧,群众也未必能第一时间发现,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面对班主任分析的一个个安全隐患问题,学生们都深深地低下了头,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原来有那么多的安全隐患,考虑的太不周全了,只顾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关心到好多的细节问题。

最后,班主任联系了家长,告知整个事件及孩子们的反思。家长感谢老师的告知,回家后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家校沟通对他们的安全问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1.重视安全教育问题是关键。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多部门齐抓共管。只有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安全教育落实到位是重点。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要考虑全面,管理细致。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不能等到发生问题了才去考虑解决办法,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排查班级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

3.家校配合沟通是桥梁。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应充分尽到安全教育的责任。通过网络媒体、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深入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不仅要及时告知其家长,消除隐患,更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学生发生安全事故。

總而言之,要使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心里,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意识。依靠学校完善的制度、老师科学的管理、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把学校建设成为和谐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 崔德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成教育研究 [J].2009(6)

[2] 魏明,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安全状况,教育论坛 [J].2014(07)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

作者:刘婧瑶

高职学生零隐患安全教育论文 篇3:

探索数控实训工厂化教学模式

摘要:为了能让学校与企业进行人才的“零距离”对接,在数控实训教学上探索工厂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贴近工厂实际生产情景,感受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工厂化教学实训技能车间管理

高职教育都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但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通过实训把技能不遗余漏地教给学生就完事,而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实用性,本文探讨了数控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利用工厂化教学的模式,贴近企业的需求,教授学生实用性的职业技能。

1实训教学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衡量高职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希望毕业生能掌握足够的技能,进入企业后能马上为其带来经济效益。但这种期望与实际情况往往形成较大的反差,学生进入到企业后,通常要从头培养,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培养学生期中,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所能给学生的工资也相应较低。这就造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一过试用期后,就会因为企业的工资较低而辞工,但这时候企业投入培养学生的成本还没有收回,所以很多企业因成本问题不愿招聘毕业生,干脆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招聘难,毕业生的就业也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企业与学生间的诚信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学校教育学生方法传统,尽量系统的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而忽略技能的实际应用,知识技能也滞后于企业,使得學生毕业后与企业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严重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培养。而且要贴近企业要求进行培养,那么在实训教学中进行工厂化教学模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2工厂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工厂化教学的模式实际上是引入工厂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与车间生产的真实环境,以“项目课题”的形式把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融入到各个项目中去,通过模拟工厂加工生产的模式进行实训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工厂化教学模式有以下的优点:①通过工厂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工厂真实加工的情景,体验产品的生产的真实过程,了解工厂的生产管理制度,从而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目的。②有利于学生的身份转变,提前让学生感受作为一位生产工人的身份去对待操作实训,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③生产中,学生所加工处理的东西不再是单纯的作业、作品,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产品只有合格与废品之分,让学生更努力的去追求产品的合格率,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④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学生树立追求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观念,能促进学生对生产的管理、技能的水平进一步的提高。⑤能让学生掌握工厂加工真正需求的技能,为企业“零距离”输送急需的人才,学生到企业后马上能投入到生产中去,为企业创造效益,有利于解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我们利用工厂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从环境、管理、技术都十分贴近工厂的情景,让学生能尽早体会到真实生产情况,有利于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3实现工厂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3.1课程改革以适应工厂化教学。先对数控专业的企业岗位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各个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学生的学习特征、学生的预备知识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改革数控专业的几门重要的课程,把课程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融入企业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在实训上,直接利用工厂一线生产的产品作为例子,让学生能更加接近真实工作情境进行教学,以达到工厂化教学的要求。

3.2工厂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该模式是基于以上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有机结合项目化教学与工厂化教学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与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教学执行主要由项目导入、计划制定、计划实施、与教学评价四部分完成。

项目导入,基于工厂化教学平台上,把工厂一线生产实例进行分析、详解,让学生较为直观的了解到该项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然后再布置学习的任务,对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进行学习。

计划制定,学生在学习完本项目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后,要求学生基于工厂化的实习平台上着手制定实训的计划,如对产品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路线、编辑加工程序、选择装夹方式等来完成产品的加工,以此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熟练程度。

计划实施过程,在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基于工厂化的实训平台上进行操作,一切按工厂真实加工产品的要求进行,教师则现场巡视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工厂加工的真实情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目的。

教学的评价,实训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不再是只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测量。而是要求学生要对自己所选的加工方案进行解释,检验学生所制定的加工路线、加工工艺、加工程序、选择装夹方式等是否适合工厂的真实生产,是否有利于批量生产、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检验工件时也采用工厂检验产品的标准,只有合格的产品与废品。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能够在实训中帮助学生确立注重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制定的加工方案进行反思与完善,成为学生追求更高的技能水平的动力。

3.3车间的管理制度工厂化。参照真实工厂生产的要求,进行车间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我们为了“零距离”贴近工厂,在实训车间的管理上可引进“6S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生产质量与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作环境整洁而有序,是现代工厂常用、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工作习惯与职业素养。

整理:就是将工作场所内任何必要的东西留下来,不必要的东西全部清理掉,以达到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洁净的工作场所的目的。实训时,要求学生只拿出本次实训时必要的工具,把本次用不到的工具放在固定的工具箱里面,特别是在一些车间的安全通道上不能摆放工件、工具箱、材料等任何物品,避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候堵塞安全通道,造成安全事故。

整顿:为了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让工作场所简洁,节省寻找物件的时间,把必要的东西按照规定的位置整齐放置并加以标识。实训中要求学生把刀具、量具、材料、工件都放在工作台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讓学生随便把这些东西放置机床工作台或机床的顶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与设备、工具的损坏。

清扫: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减少工业伤害,要对整个车间的工作环境进行清扫,保持车间干净明亮,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完成实训后,首先就要对机床进行彻底的清扫干净,有利于机床的保养,其次要把整个车间清扫干净,不留死角。教师进行检查,将此项作为学生实训成绩构成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清洁:为了让车间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现场,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着所在工位的整洁,不能出现脏、乱、差的情况。

素养:就是培养员工具有遵守规则、有责任心、刻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等素质。在素养培养上,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些素养是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所必须具备的,而我们的学生在从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过程中,恰恰这方面的素养是最缺乏的,所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是否称职。

安全:就是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安全教育是实训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每次实训课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阅读安全守则,注意安全。

3.4实训基地建设。要想顺利进行工厂化教学,实训场地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离不开教学条件与教学设备的支持,而且这些教学环境必须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相似,因此可以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实训场地,打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能更多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工厂化教学模式给高职:校的实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学生能贴近工厂真实生产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学到企业一线生产所需技能与职业素养,解决学校与企业间的人才“零距离”的输送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与企业对急需技能型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志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建议[J].机械职业教育,2007(2).

[2]肖智军.6S管理实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亚双,杨兵,陈建保.生产性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M].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2.

作者:赵少君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法院近年来保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