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高校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民办高校在我国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加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提升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在概述产学研用结合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从科研管理工作重视度、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高校与社会以及企业密切结合四方面提出了提升并优化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产学研用;民办高校;科研管理

前言:一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都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学研结合作为民办高校不断改革和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产学研结合背景下,注重其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被提上安排日程而备受重视。由此可见,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产学研用结合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一)产学研用结合的内涵

“产学研用”作为一种合作系统项目工程,其中“产’主要是指企业生产,即社会服务;“学”主要是指教学,即人才培养;“研”主要是指科学研究,即集基础研究、学术研究以及来发应用为一体的研究,其主要通过“研”带动“产”和“学”,进而实现为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用”主要是指实践运用,即学以致用[2]。在民办高校中,产学研用结合教育的应用,其主要是指在充分利用民办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和科研机构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3]。

(二)产学研用结合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征即作用

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与产学用结合时,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任务组织协调、项目实施、结果统计以及归档等等[4]。另外,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包括各种科研技术活动或会议的筹划、成果的转化、技术的咨询以及社会服务协助等等。产学研结合的本质就是促进教育、科技以及产业经济的有机结合[5]。因此,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具体来说,产学研用结合主要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展开深入的合作,从而促使民办高校获得较为先进的科技教育资源,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转移以及成果转化。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其更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产学研用结合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管理者对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现阶段,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存在岗位兼职现象十分严重。其中,科研管理工作岗位大多是由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以及个别专职教师兼任[6]。另外,民办高校在配备专职科研秘书时,对其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只有连续几年在科研经费方面大到一定数额时,才会予以配备。另外,科研管理岗位中的人员变动十分频繁,这不仅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不连贯,更影响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科研管理工作者还身兼数职,其不仅任务繁重,且涉及面也比较广,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不到位。由此可见,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岗位兼职现象普遍,同时岗位人员配备过程中要求较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民办高校管理者对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进而导致其在科研管理工作的岗位投入水平较低。

(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鉴于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且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方面存在投入不高以及科研成果不高等,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与此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致使科研管理人员很难获得职务晋升,同时也很难获得较高的薪酬待遇。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导致其不仅缺乏应用的工作激情,同时还缺乏较高的服务意识。另外,激励机制的缺乏还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意识,进而导致其在管理工作中进处于低水平的维护式管理,从而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完善

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由于其管理者并不重视该项工作,同时其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而导致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民办高校科研机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在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科研管理人员。另外,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业务水平提高途径,也是导致其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另一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方面也较少,进而导致其没有相应的培训,从而影响了其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完善。

(四)民办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结合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在与社会以及企业有机结合时,均存在融合度较低、科研成果充分应用程度较低以及合作力度不强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在评价科研成果时,主要是以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以及获得经费和奖励级别等进行评判的[7]。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其与社会去需求不符,与企业生产脱节,即可利用程度低,进而对经济的发展的贡献力也不高,进而更难以获得企业的青睐。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过程中,科研开发项目由于存在利益分配以及风险承担等争议,进而更导致其在经费分配和使用方面存在问题,进而阻碍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和推进。

三、提升并优化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民办高校管理者加大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应从民办高校管理者入手,具體来说,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民办高校管理者重视并加大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如通过设立专门的科研秘书岗位,以为从科研管理工作实处重视该项工作;第二,加大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投入,以建立专业化、研究性且业务熟练的科研管理团队,进而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第三,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在政策的引导下,降低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配置的标准,以引进充实并壮大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

(二)民办高校应注重建立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鉴于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影响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应注重建立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并健全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考评机制,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能有晋升的平台;例如,在产学研用结合下,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促使其发挥各自优势,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第二,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如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以及竞争激励机制的应用等,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创新意识;第三,建立科学奖励激励机制,进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最后,建立与教学人员同等水平的晋升激励机制,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注重参加职称评选,以提高其工作水平。

(三)注重完善并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加强业余时间的学习,熟练掌握并使用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的信息化办公软件,以此为基础,不断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动态,并及时搜集相关信息,以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第二,注重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如将民办高校中科研管理的骨干选派到先进的研究机构或大学进行培训或学习,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最后,通过科技人员“一对一”帮扶或挂职等方式,为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实际的锻炼机会。

(四)加强民办高校与社会以及企业的密切结合

产学研用结合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因而民办高校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社会以及企业高度融合,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例如,民办高校可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如产学研用合作基地建设等,以改善民办高校的科研条件;第二,开展贴近企业需求与发展的各种活动,以促使民办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相符;第三,校企合作共同攻关科研项目,并促使高校与企业和赎回高度融合;最后,引导科研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企业生产,以促使获得锻炼机会,同时还增强其对社会和企业的全面了解,进而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能够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同时也促使其科研成果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科研管理工作也应引发民办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民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了人才,更为产学研用结合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动力。然而,在产学研用结合背景下,我国部分民办高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如民办高校管理者对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完善以及民办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结合不紧密等等。因此,未来还应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完善力度和强度,以促使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参考文献:

[1]俞俊毅.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2(10):18-19.

[2]汪克亮,何刚,程云鹤.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19): 162-163.

[3]钟劲松.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财会通讯,2015,21(28):121-122.

[4]谢光华,万瑶,吴泳思.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14(1):133-135.

[5]闫飞.文化大发展背景下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以高校音乐院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6(1):68-69.

[6]李春海,刘美婧.工科高校产学研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5,19(1):19-21.

[7]王超,崔星华.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24(1):216-218.

作者:聂琴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就现在的教学情况下,我国高校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特点不鲜明、不适应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问题。高校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作出改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产学研用”原则协同创新的角度实现各部门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带动国家创新力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上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配备不均衡,生源数量增多,生源质量基础不统一,使得教师疲于教学,科研力量的不足,不能很好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近几年来招生录取分数线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专业学生录取数量增加,虽然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注重人才的培养,集中实践教学在总学分的比重,但因为学生数量增加且基础质量不统一,导致学生实习的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导致实习时间不足,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为响应国家对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号召,很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来水涨船高,但生源质量、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毕业找工作来临之际,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成绩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导致很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旧模式,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保障就业。

(二)专业设置不对口,片面迎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

很多高校为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和彰显学校的优势,片面迎合需求多变的社会市场前景,开设热门但与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不相符的专业,不考虑专业是否能在学校软硬设施配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得到持续存在和发展积累,因此,在消耗了自身财力、物力的情况下也逐步失去了学校自身发展的信誉优势。

(三)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人才培养不保障

在目前的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都不具备与自身发展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存在“近亲繁殖”的情况,即在各自学校内部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就失去了与相关科研院或教育机构进行人才交流,增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动力。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存在识人不清的情况,导致学校引进的人才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策略

(一)“产学研用”原则

“产学研用”原则是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研究和实践运用进行有机结合的系统合作过程。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对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特点。学校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而企业、科研单位等的教育以通过实践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背景下,如果三者能够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对于培养专业全能型人才,向国家输送有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产学研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中国产学研结合走过的道路表明,要使产学研结合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实践应用经验,只能结合前辈经验和课本内容进行“纸上谈兵”,特别是刚刚是投入教育事业工作岗位上的年轻教师,更需要通过加强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的借鉴,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实践基地建设、跨请农林专业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教资队伍,并建立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三)因地制宜,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与之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增加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感性认识所学专业,可以加强其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现代化农业的出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像黑龙江垦区是目前来说,中国现代化农业水平的最高水准。从根本上来说,这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向黑龙江垦区输送大量的专业和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但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垦区经济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垦区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变化。黑龙江八一農垦大学也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着力培养适应垦区的应用型人才,为垦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培养符适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要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和人才输出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作者:王琳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3: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多学科视野观照

作者简介:张翠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广州/511483)

本文系张连绪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11JYA880150)成果之一。

摘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目标中,基于我国幅原广大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探索,成为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原理内涵,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外制度机制构建,探索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策略与途径,有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1];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2]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性服务,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服务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7]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8]劳伦斯·克莱因著.凯恩斯革命[M].薛蕃康译.商务印书馆,1962.

作者:张翠玲

上一篇:小学安全演练方案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论文